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5.1头面部推拿5.1. 1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坐在受术者头侧。

5.1.1.2操作步骤——揉印堂(约30sec)——开天门(6~8遍)——分阴阳(6~8遍)——按揉、分推前额法——点按睛明(2~3遍)——点按印堂(2~3遍)——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每穴2~3遍)——点按太阳穴(2~3遍)——抹眼眶(6~8遍)——捏双眉(1~2遍)——捏面颊三线、按揉诸穴法——拍前额及面颊法——搓掌浴面法——揉捏耳廓(2~3次)——搓耳根(8~10遍)——按揉、搓运太阳穴(8~10遍)——按五经、震百会法——按揉头部(约1 min)——叩击头部、拉头皮法(约30sec)——干洗头法(约1min)——拿颈部(1~2遍)——点按风池、风府(每穴1~2遍)——拿肩背(1~2min)——点按肩井穴(约30sec)——叩击肩背(约1min)5.2上肢推拿5.2.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2.2操作步骤——按揉肩及上肢法——拿上肢(1~2遍)—?拿揉肩及上肢(约3min)——按压极泉法——摇关节、抖上肢法摇3-5圈抖上肢1min ——推按手掌及捻、拔指关节法(约1min)——点按上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拍打舒搓上肢——活动上肢关节(约1min)——拔伸、牵抖上肢(约30sec)——叩击、拍打上肢(约30sec)——按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5.3 颈肩背部推拿5.3.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3.2操作步骤——拿颈部(约 1 min)——弹拨颈部(约2 min)——拿肩井(约1 min)——按肩背部(约3 min)——肩背部(约2min)——点按风池、风府、翳风、天柱、璇玑、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每穴约15sec)——叩击、拍打肩背部(约1 min)5.4 胸腹部推拿5.4.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头顶部及一侧。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 推拿按摩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  推拿按摩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 推拿按摩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专注于推拿按摩的实施。

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按压、推拿、揉捏等手段,调节人体经络、血脉,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舒筋活络、疏通经络、健身保健的效果。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推拿按摩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技术的正确实施和安全性。

操作规范:1. 操作环境:- 推拿按摩应在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下进行。

- 操作室应保持整洁,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 操作室应配备必要的推拿按摩工具和设备,并保持其清洁和消毒。

2. 操作前准备:- 推拿按摩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

- 在操作前,应与接受推拿按摩的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其身体状况、健康问题、病史等信息,并根据其特殊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3. 操作技术:- 推拿按摩从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巧。

-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应结合中医理论,根据个体差异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法和力度。

- 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沟通和反馈,及时了解受推拿按摩人员的感受和反应,并根据其反馈进行调整。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按摩前,应对受推拿按摩的人员进行询问和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禁忌症,以避免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对于孕妇、老年人、儿童和特殊人群,应特别慎重对待,并根据其身体特点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手法和力度。

- 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强力挤压、推拿搓揉等过度刺激的手法,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5. 安全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推拿按摩从业人员应保持专注和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力度的控制,避免用力过大导致受推拿按摩的人员疼痛或不适。

- 如发现受推拿按摩的人员出现异常反应或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寻求协助或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

6. 操作记录:- 推拿按摩从业人员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手法、部位、反应等信息,为后续评估和调整提供参考。

全身保健推拿法

全身保健推拿法

5.摩腹法 术者以掌心先置于脐部,以脐 为中心,然后缓慢至全腹,先顺时针后 逆进针方向旋转轻摩腹部30次,或以腹 部发热内透为度。 6.提拿腹直肌法 术者用双手自上而下提 拿腹直肌3—5次。 7.振腹法 以脐为中心掌振1—2分钟。
四、下肢前、内、外侧推拿
• 下肢部推拿具有缓解疲劳、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改善 远端血液循环和缓解不适症状等作用。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一侧。 • 1.按揉下肢法 术者以手掌按揉下肢大腿前、内、外侧及 小腿外侧,上下往返3~5遍。再以拇指按揉血海、梁丘、 膝眼、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等穴,每穴按揉半分钟。 • 2.按压腹股沟法 术者以小鱼际按压腹股沟处动脉1分钟, 然后放松,受术者会感觉一股热流流向小腿。 • 3.拿揉下肢法术者以双手拿揉大腿的前、内、外侧及小 腿外侧,上下往返3—5遍。 • 4.叩击下肢法 术者以双手小鱼际叩击大腿前、内、外 侧及小腿外侧,上下往返3~5次。
5.按揉面颊诸穴法 术者以双手中指指面按揉巨髎、 颧髎、下关、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承 浆、地仓、大迎至颊车,每穴按揉半分钟。 6.揉耳廓、擦耳根法 术者以中指指面按揉角孙、 翳风,然后以拇、食指推擦耳背降压沟,揉捏耳 廓、外耳道,食、中指推擦耳根,各操作3—5次。 7.拍前额及面颊法 以五指指面轻拍前额及面颊部 3—5遍。 8.按五经、拉头皮法 术者以双手拇指指面按压头 部五经(督脉及头部两侧的膀胱经、胆经),然后 双手十指夹头发,轻拉头皮,各操作3—5遍,手 法力度宜适中。
全身保健推拿法
• 全身保健推拿包括目前俗称的“保健按 摩”、“沐浴按摩”、“旅游按摩”等。 它是通过对全身各部的推拿,达到调节精 神、放松肌体、解除劳累、恢复体能、改 善肌肉的弹性、促进新陈代谢· 、帮助慢性 疾病康复等目的的一种常用保健方法。

全身推拿操作方法

全身推拿操作方法

全身推拿操作方法
全身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手法的力量和技巧,对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全身推拿操作方法:
1. 轻轻搓手热,稍微把手掌揉一揉,然后用手心轻压脊柱两侧,由上到下进行推拿,注意力要集中在脊柱两侧的肌肉上,用力要适中,避免造成不适。

2. 用手指轻轻按压头部的太阳穴和头皮,循环按摩约20次,注意按摩力度要适中。

3. 用手指腹轻轻按压额部,从中间移到两侧,然后慢慢向下按摩到颧骨处,也可以用指拇指轻轻按摩双眼周围穴位,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4. 将手掌放在颈部两侧,由上向下轻轻揉捏颈部肌肉,可以以向下的方向为主,也可以稍微穿插左右转动颈部来放松肌肉。

5. 用手掌按压肩部,由上向下进行揉捏,可以辅以肩膀的转动和扭动动作,帮助放松肩颈肌肉。

6. 用拇指按摩手臂的内外侧,可以循环按摩到手部,注意手部穴位的按摩可以调节全身经络。

7. 用手掌推拿胸部和腹部,可以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拿腹部,有助于促进消化和舒缓腹胀。

8. 用手掌按压臀部,辅以拇指揉捏臀部肌肉,可以减缓臀部的压力。

9. 用手掌按摩大腿和小腿,由下向上进行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10. 用手指腹轻按足底的穴位,可以辅以局部的推拿动作,有助于放松脚部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

在进行全身推拿时,需要注意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伤害。

同时,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推拿。

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中医推拿按摩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全身穴位和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推拿按摩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保持双手清洁,将手心搓热,使双手温暖。

同时,让受按摩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

2. 开背推拿。

首先,进行开背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脊柱两侧的肌肉进行推拿,力度要适中,以舒缓为主。

3. 推拿腰部。

接着,进行腰部推拿。

受按摩者侧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重点放在腰部两侧的肌肉上,以缓解腰部的疲劳和不适。

4. 推拿四肢。

接下来,进行四肢的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先对腿部进行推拿,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腿部肌肉的方向进行揉捏和推拿;然后对手臂进行推拿,同样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

在进行四肢推拿时,可以根据受按摩者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力度和手法。

5. 推拿头部。

最后,进行头部的推拿。

受按摩者坐在椅子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用双手的指腹轻轻按摩受按摩者的头部,包括头皮和头部的穴位,以舒缓头部的压力和疲劳。

以上就是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通过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理脏腑,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保持手法柔和,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掌握了这些手法后,能够在家中为家人进行全身推拿按摩,促进身体健康。

全身按摩操作规范

全身按摩操作规范

全身按摩操作规范全身按摩是一种常见的健康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身体紧张和压力,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然而,为了确保按摩的效果以及避免可能的损伤,按摩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以下是全身按摩的操作规范:1.了解客人的身体状况:在进行按摩之前,按摩师应该与客人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以及个人喜好和需要。

这样可以为按摩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确保按摩过程中的安全性。

2.创建舒适的环境:在开始按摩之前,按摩房间应该保持温度适宜、灯光柔和、音乐轻松愉悦。

床铺和按摩用油也应该准备好,以便顺畅的按摩操作。

3.核对客人的健康状况:在操作前,按摩师应再次与客人核对健康状况,特别是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骨折或其他伤病历史等情况。

如果客人有任何健康问题,应适当调整按摩力度和区域。

4.按摩前暖身:在按摩之前,按摩师可以为客人提供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以松弛肌肉并提高身体活动性能。

这有助于提高按摩效果并减少潜在伤害的风险。

5.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按摩师应根据客人的肤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油,并在手掌心预热后适量涂抹。

按摩油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力,使按摩更加顺畅,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滋润效果。

6.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按摩师应根据客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

一般包括揉捏、推拿、拍打、搓揉等手法,以及用手、指、手肘、前臂等进行操作。

在进行按摩时要遵循肌肉纤维的走向,避免施力过大或过快。

7.优先按摩疲劳部位:按摩时,可以首先重点按摩客人经常使用或疲劳的部位,例如颈部、肩部和背部。

这些部位通常紧张和疲劳,通过有效的按摩可以缓解不适和疼痛。

8.保持沟通和反馈:在按摩过程中,按摩师和客人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

按摩师可以询问客人的感受,了解力度和手法是否适当,以便及时调整。

客人也应主动反馈任何不适或疼痛感,以便按摩师采取相应措施。

9.按摩后休息:按摩结束后,通知客人适当休息和放松。

全身保健程序及手法穴位

全身保健程序及手法穴位

全身保健推拿程序手法和穴位1.头、面部推拿程序和穴位(1)开天门:印堂穴神庭穴(2)抹双柳: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3)掐鱼腰:鱼腰穴(4)揉太阳:太阳穴头维穴耳门穴(5)掐四白:四白穴瞳子髎穴(6)掐睛明:睛明穴四白穴颧髎穴耳门穴(7)点巨髎:巨髎穴迎香穴颧髎穴(8)推揉颊车:颊车穴听会穴(9)双揪铃铛:捻揉耳廓,揪耳垂。

(10)搓掌浴面:(11)分推前额:(12)推正顶:素髎穴印堂穴神庭穴上星穴卤会穴前顶穴百会穴后顶穴强间穴脑户穴风府穴哑门穴(13)按百会:百会穴四神聪穴(14)分抹五经:(15)推抹桥弓:(16)扫散少阳术:(17)干洗头:啄法(18)指尖叩击:(19)揉捏池颈,点揉风池:风池穴(20)四指归提:(21)合掌刁颈:2.胸腹部推拿程序和穴位(1)分推胸部至两肋:(2)开胸顺气: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膻中穴中庭穴(3)宽胸法:1.双手四指按压两侧中府穴云门穴2.双手掌同时推两侧渊液穴大包穴3.双手拇指腹按揉天池穴食窦穴(4)腹部横摩:叠掌(划小船法)从一侧章门穴横摩到另一侧章门穴(5)腹部斜摩:单手掌从一侧章门穴斜摩到对侧水道穴归来穴(6)提拿腹肌:双手放在两侧章门穴处,向内挤压腹肌,然后双手合拢将腹肌捏拿提起。

(7)按全腹:1.掌心放在神阙穴处,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揉动(各30圈)2.推按任脉路线和任脉两侧(肾经和胃经)3.按揉任脉肾经胃经主要穴位(8)点按三腕.天簌.气海穴:用拇指腹(中指)按压穴位做颤法1.神阙穴上5寸(胸骨剑突下2寸)上腕穴2.神阙穴上4寸(胸骨剑突下4寸)中腕穴3.神阙穴上2寸(胸骨剑突下5寸)下腕穴4.神阙穴下1.5寸气海穴5.神阙穴下3寸(气海穴下1.5寸)关元穴6.神阙穴下4寸(关元穴下1寸)中极穴7.神阙穴旁开2寸天枢穴双手点按8.天枢穴下3寸水道穴双手点按9.水道穴下1寸归来穴双手点按(9)狮子滚绣球:神阙穴周围做狮子滚绣球手法3. 上肢部推拿程序和穴位(1)拿揉上肢:(2)双手揉球:双掌相对,揉肩关节和三角肌。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中医全身保健按摩目录:⒈前言⒉按摩的原理⒊全身按摩的步骤⑴头部按摩⑵颈部按摩⑶肩部按摩⑷背部按摩⑸手臂按摩⑹腿部按摩⑺足部按摩⒋全身穴位按摩⑴头部穴位按摩⑵颈部穴位按摩⑶肩部穴位按摩⑷背部穴位按摩⑸手臂穴位按摩⑹腿部穴位按摩⑺足部穴位按摩⒌按摩的注意事项⒍参考资料⒈前言本文档介绍了中医全身保健按摩的方法和步骤。

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内脏功能,达到全身保健的效果。

通过按摩,可以舒缓疲劳,缓解身体不适,提高免疫力。

⒉按摩的原理按摩使用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通过调理经气血流通,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按摩可以舒缓疲劳,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免疫力。

同时,按摩还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⒊全身按摩的步骤⑴头部按摩头部按摩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舒缓头痛和眼部疲劳。

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由前额向后脑勺方向进行,注意不要过于用力。

⑵颈部按摩颈部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颈肩疲劳。

使用双手的指腹在颈部周围做旋转按摩,注意避开喉咙部位。

⑶肩部按摩肩部按摩可以缓解肩颈部的紧张和疲劳。

使用手掌从肩部开始往下推拿,重点放在肩胛骨周围的肌肉。

⑷背部按摩背部按摩可以舒缓背部的紧张和疲劳。

使用手掌从脊椎两侧开始向外推拿,重点放在脊椎周围的肌肉。

⑸手臂按摩手臂按摩可以缓解手臂的疲劳和酸痛。

使用手掌从手腕开始往上推拿,可以轻轻捏揉手臂的肌肉。

⑹腿部按摩腿部按摩可以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舒缓腿部的疲劳和肌肉酸痛。

使用手掌从膝盖往下推拿,可以轻轻捏揉小腿和大腿的肌肉。

⑺足部按摩足部按摩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舒缓足部的疲劳和肌肉酸痛。

使用手掌和手指按摩足底的穴位,可以使用按摩器辅助。

⒋全身穴位按摩⑴头部穴位按摩头部穴位按摩可以舒缓头疼和眼部疲劳。

按摩百会穴、印堂穴、风池穴等穴位,可以用指腹轻轻按压或环形按摩。

⑵颈部穴位按摩颈部穴位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颈肩疲劳。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中医全身保健按摩一、简介中医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技巧和特定穴位的刺激,能够促进气血流通,调整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达到健康保健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全身保健按摩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二、头颈部按摩1.头部按摩:用指腹刮搓头部,由前额开始,向头部后方刮搓,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2.颈部按摩:用大拇指在颈侧的两侧搓揉穴位,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

三、上肢按摩1.肩部按摩:用手掌推拿肩部,自上而下按摩肩部肌肉,缓解肩部紧张和疼痛。

2.手臂按摩: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手臂内侧,刺激经络,有助于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四、胸腹按摩1.胸部按摩:用掌心轻轻按摩胸部,由上往下进行,可改善胸部血液循环。

2.腹部按摩: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揉搓腹部,促进消化和排便功能。

五、腰部按摩1.腰部按摩:用掌心或拳头按摩腰部,由上向下进行,舒缓腰部疼痛和僵硬。

六、下肢按摩1.臀部按摩:用掌心按摩臀部,从上到下进行,可促进臀部血液循环。

2.腿部按摩:用掌心揉搓腿部,由上往下进行,有助于缓解腿部疲劳和改善血液循环。

七、脚部按摩1.脚背按摩:用拇指按摩脚背,刺激反射区,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

2.足底按摩:用手指按摩足底,特别是穴位,有助于调理身体各脏腑的功能。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传统中国医学的一种,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为基本理论。

2.穴位: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位,具有调理身体功能的作用。

3.气血:中医学中的概念,指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养分。

4.阴阳: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代表着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中医全身各部位按摩养生方法附手法操课件

中医全身各部位按摩养生方法附手法操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仰卧位
头面部操作程序 一、一指禅偏峰推法
• 印堂→神庭 往返4~5遍 • 印堂→阳白→太阳→头维 4~5遍 • 眼∞字 4~5遍 • 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
→水沟→环口角→承浆 4~5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项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拇指分推法9次 二、一指禅指腹罗纹面推法
沿三条线: 1.后发际→大椎, 2.颈夹脊后发际→大椎平面, 3.风池→大椎平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掌推法9次 足底掌跟揉 足底肘推法 足跟捶法雀啄法 直擦足底、横擦涌泉 踝关节足趾摇法、揪抖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头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坐位
• 指推法(沿经推各9次) • 丹凤朝阳3次 • 拿五经4~5次 • 抓法 • 抓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胸部手法程序
• 掌按双肩5~8次 • 分肋法9次 • 推摩法(平推法)9次 • 揉按胸肌法1~2分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按胸骨法4~5次 • 按中府云门法3~4次 • 点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养生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推拿程序(加笔记)

养生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推拿程序(加笔记)

养生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推拿程序(加笔记)红字为笔记,希望各位同学一起完善,上传到共享一仰卧导引(一)头面部A 面部1 开天门(印堂→天目→神庭)2 分推前额(天目→太阳)3 分推眉骨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揉揉一按,捏捏眉骨)4 中指分推下眼睑,点按健明→承泣→球后5 轻点眼球6 点揉太阳(用三指→大拇指→指掌)7 点揉迎香→鼻中→睛明→轻推鼻旁8 点揉四白→下关→颊车(捏捏下巴)→地仓9 点按人中→承浆→人迎(喉结外一寸)→往后揉动至翳风10 点揉翳凤→听会→听宫→耳门11 揉捏耳垂→耳轮→耳甲腔→耳甲庭→三角窝12 提搓耳廓13 堵拔耳眼(3次)B 头顶部1 按压脑三线(由前→后,0°→45°→平行线)2 按压脑四线(由顶→两侧,额发际→后一寸→后一寸→百会)3 分推肠胃反射区(鱼腰直上发际后一寸),生殖反射区(头发分稍→太阳)4 点打三角区(鱼腰-太阳-头围)5 指拔头,揉头,搓头,弹拔头,合掌挤压头(揉→挤→压)6 合掌扣击头7 单手滚揉头C 头侧部(以左侧为例,右侧同左侧)1 三指揉斜方肌肌腱2 三指扣揉风池,睡眠穴3 揉头侧4 扣推头晕放射区(耳尖上)D 颈后部1 揉颈项(从大椎→风池,左右手交替)2 双手顶抖脊椎(从至阳→风池)(肩胛骨下角连线中间,点抖八次)3 摇头(顺逆时针方向)4 向前顶扳颈椎(二)胸部1 双手揉、捏、拿、颈肩臂2 双手指按压中府→云门→气户穴(锁骨中点)3 双手拇指分点璇肌穴(锁骨连线中点)→肩部4 双掌揉胸部(男),双手食中指点按从胸骨往下沿肋下至大包穴(女)5 双掌揉压肩胸部6 双掌拍击肩胸部(三)手臂部1 压臂(至内关),点揉、击劳宫,刮手心2 揉手臂外内侧(换手)3 拇指点按中府→云门→肩髃→手五里→尺泽→曲泽→曲池→少海→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穴注:肩髃——肩峰下方;曲池——肘纹端点;手五里——曲池上三寸;手三里——曲池下三寸;4 环搓手腕生殖腺5 抖腕6 直推、分推手背,掐拿八邪穴,捏五指尖7 推揉手心(小指扣大拇指与小指),点压大小鱼际、四缝穴8 分推手心至手指9 合掌击掌拇指环推手心,捶击掌心10 摇腕,摇肘,向前、左、右、后扳指11 摇,拧,捋,拽五指12 回血(至内关)13 牵抖手臂(向下向左右)14 反臂揉(拉手过头)、牵引、扳15 搓臂、扣击放松四)腹部1 单手推揉上下腹部(一手不动,先上后下,掌根去,掌尖回)2 双掌交替斜推腹部(从大包过肚脐眼至气冲)3 双掌拿捏腹肌4 狮子滚绣球5太极手(顺时针)6 点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穴注:中脘——肚脐上四寸;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气海——肚脐下一点五寸;关元——气海下一点五寸;水道——关元旁开两寸7 双掌揉腹、抖腹8 双掌两侧提、拉、按腹肌(五)腿部1 压腿(单掌压、叠掌压、双掌分压)2 双手正面提捏3 双掌扣揉腿内外侧,双手叠揉腿,前臂揉4 双手拇指弹拨腿内外侧,其余四指弹拨腿内外侧5 双手拇指点腿(从上→下至足背)(分外侧与内侧,外侧过足三里)6 双掌拍击腿放松(侧坐,把腿弯曲)7 双手提捏大腿内侧,小腿内侧,点揉昆仑、太溪穴(脚踝上)(把腿扶正)8 双手指点扣大腿前中线,双掌揉大腿内、外侧9 双手拇指反扣大腿后侧至膝月国,点按委中10 双掌揉小腿、点承山穴、揉膝盖11 双手拇指点按鹤顶、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膝眼、足三里、三阴交(内环上三寸)、解溪(足背窝)、太冲穴、内庭穴12 单腿旋压、扣击臀腿部13 单拉抖腿三次(顺势扳指,放松)14 理拨足趾二(以上左右相同)15 双手抖揉双腿,分压踝关节(向外、向内、向下)16 双手抓踝抖腰17 拍击双腿放松二俯卧(一)头后部1 导引a 双手直推背部俞线(到底部抖一抖)b 单手直推脊椎c 双手分推腰背部2 双手揉按风池、睡眠穴(三指,揉完扣抖)3 单手中指揉按凤府穴4 双手扣压后脑三线、脑四线5 双手揉后脑部、横搓脑地6 三指扣推后脑平衡线7 双手弹拨脑后部8 双掌扣击后脑部9 单手滚揉(二)颈后部1 单手揉拨颈侧大筋(一寸和0.5寸,左手拨左侧,右手拨右侧)2 单手揉拨颈椎一侧(另侧同)3 单手拇指正揉颈椎(正压)4 双掌合揉颈项5 单掌滚揉颈项(三)肩背部1 双手拿捏肩,上臂部2 双手拇指揉大椎→肩井→大小圆肌3 双手拇指揉双肩胛骨内缘4 双掌、肘、前臂揉肩胛骨5 双手拇指、肘、前臂拨肩、肩胛骨(肉多用肘,骨头用前臂)6 双掌拍击肩部(四)背腰臀部A 压1 双掌斜分压、正分压肩臀部、单掌推压(从腰到小腿踝关节)2 双掌叠压肩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3 双掌弹压肩、背、臀部(外、中、内三线)B 揉1 双掌叠揉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2 掌跟揉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3 双拇指揉俞线(从肩中俞开始)4 双掌合揉、分揉背、腰、臀部5 双掌推揉背、腰、臀部6 前臂揉背、腰、臀部(点揉肾俞、命门、腰眼)7乌龙摆尾(鱼际→前臂→肘)8 单手滚揉背、腰、臀部C 拨1 双手拇指拨大小圆肌→肩胛骨→天宗穴→俞线→肾俞穴→骶髂关节→臀部→环跳穴→承扶穴(另一侧相同)2指拨华佗夹脊2 肘拨华佗夹脊→腰眼→八髎3 前臂拨背腰臀部D 滚1 双掌并滚背、腰、臀部2 双手指拳分滚背、腰、臀部3搓滚放松,阴阳拳4 前臂推滚背、腰、臀部5 单手滚背、腰、臀部E 点1 双手拇指点按大椎→肩中俞→肩愚→天宗→膀胱经→肾俞→腰眼→八髎(骶骨上左右各四个洞)→环跳→承扶等穴位2 双手拇指推点华佗夹脊F 啄双手五指并拢成啄形,从上→下啄点背、腰、臀部(上轻下重)G 拍双掌从上→下拍击背、腰、臀部H 抖双掌从上→下抖动背腰臀部(五)腿后部1 单掌压、叠掌压、分压腿部2 双掌提捏腿部3 双掌扣揉腿内、外侧,叠掌正揉腿部,前臂揉4 双拇指拨腿外侧,其他四指拨腿内侧5 双拇指点揉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涌泉、风市等穴6 双掌拍击腿部(放松)7 肘推脚底,并点揉涌泉穴(腿背放大腿上)8 摇踝,并重扣脚底9 推压小腿(一手拇指点压委中)10 揉捏小腿11 拍击腿部(放松)12 内、外压踝关节13 双小腿叠起向前交叉推压14 抓踝关节抖腰15 拍击,抖动肩、背、腰、臀、腿部(从上往下)三坐位1 揉太阳穴2 揉颈项,轻点揉风池、凤府穴3 揉肩、背、腰部4 拍击肩、背、腰部5 导引结束。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初级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 头面部
1、开天门、抹双柳 2、轻摩眼眶 3、轻摩下颌至面部 4、按压印堂至百会 5、勾点风池 6、梳理头皮 7、胸部至两肋 3、掌揉腹部 4、轻拿腹肌 。
上肢部
1、指揉三阴三阳 2、按揉腕关节 3、点按曲池、手三里、合谷 4、推揉手掌并拔伸指关节
上肢部
1、指揉三阴三阳 2、按揉腕关节 3、点按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神门、 劳宫 4、推揉手掌并拔伸指 5、抖动上肢 6、摇肩关节
• 下肢前、内、外侧部
1、直推下肢前、内、外侧 2、拿揉下肢前、内、外侧 3、按压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4、抱揉膝关节 5、拍打下肢前、内、外侧 6、推摩足背 7、活动踝关节
• 下肢前、内、外侧部
1、直推下肢前、内、外侧 2、拿揉下肢前、内、外侧 3、按压足三里 4、推摩足背 5、活动踝关节
• 颈、肩部
1、拿揉颈部 2、拿揉肩部 3、按压肩井穴
背腰部
1、直推背腰部 2、按压脊柱左侧 3、掌揉背腰左侧 4、转右侧重复1至3 5、按揉肾俞
• 下肢后侧部
1、直推臀部及下肢后侧 2、拿揉臀部及下肢后侧 3、轻压环跳、委中、承山穴 4、搓推足心 5、推按足底 6、叩击足底
• 颈、肩部
1、拿揉颈部 2、指压棘突两侧 3、拿揉肩部 4、按压肩井穴、秉风、天宗 5、滚肩部
背腰部
1、直推背腰部 2、掌按膀胱经 3、掌揉足太阳膀胱经 4、点拨足太阳膀胱经 5、滚腰背部 6、转右侧重复1至5 7、按揉肾俞 8、搓命门 9、拍打背腰部
• 下肢后侧部
1、直推臀部及下肢后侧 2、拿揉臀部及下肢后侧 3、滚臀部及下肢后侧 4、轻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穴 5、拿揉昆仑、太溪 6、抱揉下肢后侧 7、叩击臀部 8、按摩足底反射区 9、拔伸趾关节 10、推、叩击足底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stemic manipulation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指导原则. 14 准备工作. 15 操作方法. 15.1头面部推拿. 15.2 颈肩背部推拿. 45.3 腰背部推拿. 45.4 胸部推拿. 55.5 腹部推拿. 55.6 四肢部推拿. 56禁忌症. 7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77.1意外情况. 77.2处理措施. 8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雷龙鸣,庞军,伦轼芳,甘炜,唐宏亮,周海丰,王开龙,向古生,李艺专,苏海玲,卢莉。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全身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高级保健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

高级保健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

高级保健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术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上。

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印堂(奇,两眉头连线之中点);神庭(督,前发际正中上5分)2.分推前额以两手拇指桡侧置于前额正中线,向外进行分推,由轻至重,重而不滞,反复进行3~5次,然后两拇指桡侧在头维、丝竹空穴长按1~2分钟。

头维(足阳明胃经,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眉梢外侧端凹陷处)。

3.抹双柳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至丝竹空穴止,推抹数次。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鱼腰(奇,眉中);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眉梢外侧端凹陷处)。

4.掐鱼腰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到上关穴止,反复推摩数次。

上关(足少阳胆经,颧弓上缘,下关穴直上方)。

5.环抹眼周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上、下眼皮,由内向外进行摩动,使眼眶上的皮肤跟着运动,分抹的力度宜轻,不宜重,反复进行3~5次。

6.揉太阳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处,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白头维穴起,经太阳穴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抹。

太阳(奇,在眉稍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耳门(手少阳三焦经,听宫穴上方,与耳屏上切迹相平处,张口取之)。

7.掐四白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然后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

四白(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瞳子髎(足少阳胆经,眼外角侧0.5寸)。

8.掐睛明以两手拇指甲缘轻掐两眼内眦处睛明穴,持续1~2分钟。

再以两手拇指端轻揉睛明穴,然后以双手拇指指腹向外下方推抹,经四白、颧髎到下关穴止,反复推抹3—5次。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颧髎(手太阳小肠经,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9.点按巨髎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巨髎穴,反复点按3—5次,力度逐渐渗透,以有酸胀感为宜,切勿暴力。

全身按摩操作规范

全身按摩操作规范

全身按摩操作步骤一、头面部1、点揉印堂、开天门(5-10次)印堂:眉间取2、分抹印堂至太阳(5-10次)太阳: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被称为“经外奇穴”)3、点揉攒竹、鱼腰、丝竹空,分抹上眼眶(5-10次)攒竹: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鱼腰: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的穴位丝竹空:位于眉梢凹陷处;在眼轮匝肌处4、点揉睛明,分抹下眼眶(5-10次)睛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5、点揉迎香、巨髎、颧髎,推抹鼻翼至颧髎(3-5次)迎香:鼻翼外缘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颧髎: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凹陷处6、点揉水沟,推抹水沟至地仓(3-5次)水沟: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地仓: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7、点揉承浆,轻摩下颌至颊车(3-5次)承浆: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8、轻柔颊车(听会、听官、耳门、上关)至太阳(3-5次)听会:耳屏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听官: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上关: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9、点按印堂至百会(3-5次)百会: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属督脉)10、点按攒竹至头顶(3-5次)11、点按鱼腰至头顶(3-5次)12、点按丝竹空至头顶(3-5次)13、勾压风池、风府穴1-2分钟(并可揉捏池颈30秒)风池:在颈部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开始长头发的地方)14、搓掌浴面30秒-1分钟(干洗脸)15、梳理头皮2-3分钟(干洗头)16、轻揉耳廓1-2分钟,双揪铃铛3-5次,双风贯耳3次二、胸腹部1、掌根按压双肩(中府、云门)5-6次中府: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属手太阴肺经)云门: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属手太阴肺经)2、分推胸部至两胁3-5次3、全掌(叠掌)揉腹部2-3分钟(顺时针)4、轻拿腹直肌3-5次(先归拢再提拿)5、点按上、中、下脘、天枢、气海、关元(各1分钟)上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属于任脉)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属任脉。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文字版)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文字版)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文字版)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程序一、头面部1、食指中指点按印堂(两眉中间)揉至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轻按几秒神庭,左右手各一次,再抹开。

2、食、中、无名指由额中揉至太阳穴三遍,轻按太阳穴,大拇指分三线点按前额指太阳穴(越密越好)3、双手交叉按压太阳穴,双手逆时针揉按太阳穴,再用双手食指轻切额头。

4、蚂蚁上树额头,左右各一次。

5、小鱼际摆前额,大鱼际揉按前额至太阳穴6、拇指揉按攒竹(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位于人体的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再抹开,捏眉两次。

7、揉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至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中食指点按睛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揉上眼球。

8、拉眼皮,上下左右抖睫毛。

9、双手搓热后敷眼球,用四指弹上额。

10、单手食指、中指点按睛明滑至迎香穴(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并点按该穴再抖至神庭。

11、双手中指食指搓鼻梁至神庭,再点按睛明穴推至迎香穴。

12、点按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揉面部,扫脸颊。

13、双手拇指开天门抹至太阳穴14、蚂蚁下树,扫至承浆(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人中(位于鼻下.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分三次扳下颌,食指中指揉太阳穴至听宫穴()15、双手同揉耳廓,中指揉压外耳道,反耳后捂实耳廓轻弹三次16、揉耳廓(顺逆各三圈)轻压几秒突然放开,点按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17、双手搓发梢放松二、头部按摩1、点按揉压印堂至百会穴,揉按四神聪(百会旁上下左右各一寸)2、以百合位中心,由小圈至中圈最后大圈点按头部(垂直点按)3、十指按压头部,放松。

4、指尖敲头,放松。

5、拳滚头部,左右各一次。

6、十指合掌敲头数下。

7、隔手掌敲头。

三、手部按摩1、手捏肩部至手腕(内侧及外侧)再拍打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stemic manipulation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指导原则.14准备工作.15操作方法.15.1头面部推拿.15.2颈肩背部推拿.45.3腰背部推拿.45.4胸部推拿.55.5腹部推拿.55.6四肢部推拿.56禁忌症.7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77.1意外情况.77.2处理措施.8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雷龙鸣,庞军,伦轼芳,甘炜,唐宏亮,周海丰,王开龙,向古生,李艺专,苏海玲,卢莉。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全身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

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

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

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

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

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

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

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

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全身推拿疗法是指在全身相应部位施行相应保健推拿手法的一种养生方法,它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而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

全身推拿通过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及理筋整复从而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全身推拿具有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施术安全及容易推广等主要特点。

本《规范》的编写和发布,对于规范全身推拿的概念及其操作规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适于广大推拿从业人员使用。

本《规范》审定组成员:沈同、许志仁、桑滨生、李俊德、王琦、孟庆云、郑守曾、徐荣谦、刘红旭、刘平。

王永炎、邓铁涛、颜德馨、余瀛鳌、张其成等专家对《规范》进行了审订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全身推拿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施术前的准备工作、常用推拿方法、禁忌症、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养生保健行业内的保健推拿(按摩)从业人员,指导从业人员开展全身保健推拿服务工作。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全身推拿Systemic manipulation指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在全身相应部位施行某些特定的推拿手法,从而达到保健及延年益寿目的的推拿方法。

3指导原则3.1全身推拿主要应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此外也可以用于延年益寿及美容等。

3.2对于受术者在过饥、过饱、酒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时一般不予立即推拿。

3.3保健推拿师在操作时必须选择适当的体位;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和询问受术者的反应,随时调整操作所施的力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4操作后,受术者要饮适量的温开水;为年老体弱者操作操作后应嘱其卧床休息片刻再起来,以防发生意外。

4准备工作4.1受术者在接受保健推拿前应注意清洁皮肤,使皮肤清洁干净,宜穿宽松的专用衣裤,同时还应排空二便,并保持身心安静。

4.2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可根据受术者的需要放一些轻音乐。

4.3施术者操作前应去除戒指、手链、手表等硬物,并清洁双手。

4.4准备好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推拿介质。

5操作方法全身推拿包括对头面部、颈肩背部、腰背部、胸部、腹部及四肢部等全身部位的推拿。

5.1头面部推拿5.1.1坐位5.1.1.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身旁。

5.1.1.2操作步骤——揉印堂(约30sec)——开天门(6~8遍)——分阴阳(6~8遍)——点按睛明(2~3遍)——点按印堂(2~3遍)——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每穴2~3遍)——点按太阳穴(2~3遍)——抹眼眶(6~8遍)——捏双眉(1~2遍)——揉捏耳廓(2~3次)——按揉、搓运太阳穴(8~10遍)——沿督脉点按印堂至百会穴(1~2遍)——按揉头部(约1min)——拿头部(约1min)——叩击头部(约30sec)——拿颈部(1~2遍)——点按风池、风府(每穴1~2遍)——拿肩背(1~2min)——点按肩井穴(约30sec)——叩击肩背(约1min)5.1.2仰卧位5.1.2.1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坐在受术者头侧。

5.1.2.2操作步骤——开天门(6~8遍)——分阴阳(6~8遍)——揉面部(1~2遍)——点按睛明(2~3遍)——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每穴2~3遍)——点按上关、下关(每穴2~3遍)——点按颊车穴(2~3遍)——点按廉泉穴(2~3遍)——点按人中、承浆(每穴2~3遍)——点揉地仓穴(2~3遍)——点揉迎香、鼻通(每穴2~3遍)——点揉承泣、四白(每穴2~3遍)——揉颧弓(约30sec)——抹眼眶(3~5遍)——搓鼻翼(3~6遍)——捏双眉(1~2遍)——分抹前额(2~3遍)——分抹面部(2~3遍)——揉捏耳廓(2~3遍)——搓耳根(8~10遍)——按揉、搓运太阳穴(8~10遍)——沿督脉点按印堂至百会穴(1~2遍)——拿头部(约1min)——叩击头部(约30sec)——拿颈部(1~2遍)——托顶胸椎(1~2遍)——勾点风池、风府(每穴1~2遍)——搭肩抬颈(1~2遍)——侧向牵拉颈部(每遍牵拉10sec,1~2遍)——按肩井(1~2遍)——点按肩井穴(1~2遍)5.2颈肩背部推拿5.2.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2.2操作步骤——拿颈部(约1min)——弹拨颈部(约2min)——拿肩井(约1min)——按肩背部(约3min)——点按风池、风府、翳风、天柱、璇玑、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每穴约15sec)——叩击、拍打肩背部(约1min)——上肢操作(注:可以选择性地操作上肢,受术者仍取坐位,施术者取立位。

操作:拿揉、弹拨三角肌、腋后大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三至五遍;点按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内外关穴、臂臑穴、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摇转肩、肘、腕关节;拿揉整个上肢。

时间约5min)5.3腰背部推拿5.3.1体位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一侧。

5.3.2操作步骤——拿颈部(约1min)——按揉肩背(约2min)——拿肩井(约1min)——按肩背部(约10min)——按压肩胛内缘(约1min)——肩背部(2min)——揉腰背部(1~2遍)——横擦腰骶部(8~10遍)——臀部(3~5遍)——点按膀胱经穴及腰眼、秩边、环跳(每个穴位各1min)——捏脊(4~5遍)——直推背部三线(督脉及其两侧,2~3遍)5.4胸部推拿5.4.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头顶部。

5.4.2操作步骤——按揉肩前部(3~5遍)——直推任脉(6~8遍)——分推胁肋(5~8遍)——点按云门、中府、膻中(每穴3~5遍)5.5腹部推拿5.5.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边。

5.5.2操作步骤——运八卦(顺、逆时针各6~8遍)——拿腹肌(6~8遍)——顺时针按搡腹部(2~3min)——点按天枢、气海、关元(每穴1~2min)——震腹(1min)5.6四肢部推拿5.6.1上肢(俯卧位)5.6.1.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床边的一侧。

5.6.1.2操作步骤——拿上肢(1~2遍)——按上肢内外侧(1~2遍)——上肢(1~2遍)——点按上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叩击上肢(1~2遍)——搓上肢(1~2遍)——牵拉抖臂(4~6次)——按上述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5.6.2下肢(俯卧位)5.6.2.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床边的一侧。

5.6.2.2操作步骤——臀跟牵拉(1~2遍)——拿下肢(1~2遍)——分推下肢(1~2遍)——揉按下肢(1~2遍)——按压、弹拨胆经(1~2遍)——点按下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下肢(约1min)——活动下肢关节(约1min)——按上述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下肢5.6.3上肢(仰卧位)5.6.3.1体位受术者仰卧平躺于床面上,施术者站在受术者上肢床边的一侧。

5.6.3.2操作步骤——拿上肢(1~2遍)——上肢(约3min)——捻手指(约1min)——推掌心(约30sec)——活动上肢关节(约1min)——拔伸、牵抖上肢(约30sec)——点按中府、云门及上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叩击、拍打上肢(约30sec)——按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5.6.4下肢(仰卧位)5.6.4.1体位受术者仰卧平躺于床面上,施术者站在受术者上肢床边的一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