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教案

合集下载

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2.掌握去括号的方法;3.能够正确地去除括号,使句子通顺、简洁。

二、教学重点1.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2.去括号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地去除括号;2.如何使句子通顺、简洁。

四、教学内容1. 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括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在句子中插入补充说明或注释。

括号分为圆括号、方括号和花括号三种,其中圆括号最常用。

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如下:1.圆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或注释,一般放在句子的后面;2.方括号用于在引用他人的话时,对原文进行补充或更改;3.花括号用于表示集合或组合关系。

2. 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是指将句子中的括号去除,使句子通顺、简洁。

去括号的方法如下:1.如果括号中的内容是必要的,可以将其转换为非括号形式,如用逗号、破折号等符号代替;2.如果括号中的内容不是必要的,可以直接去除。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解:通过讲解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和使用场景;2.演示:通过示范去括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技巧;3.练习:通过练习去括号的例子,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述实际生活中括号的使用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3. 演示教师通过示范去括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技巧。

4. 练习教师通过练习去括号的例子,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方法和去括号的技巧的掌握情况;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评价检测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方法和去括号的技巧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使用方法和规则,掌握去括号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讲解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2.演示要详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去括号的过程;3.练习要充分,让学生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第一章:去括号的基本概念1.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理解括号在整式运算中的作用。

1.2 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概念,理解去括号的运算规则。

1.3 教学内容:1.3.1 去括号的定义:去掉整式中的括号,使整式简化。

1.3.2 去括号的运算规则:(1)去掉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如果是正号,则直接去掉括号;如果是负号,则去掉括号并将括号内的每一项变号。

(2)如果括号前有系数,去掉括号后,系数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

1.4 教学活动:1.4.1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1.4.2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去括号的方法。

第二章:去括号的方法2.1 引入: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去括号方法的兴趣。

2.2 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去括号操作。

2.3 教学内容:2.3.1 去括号的方法:(1)如果括号前是正号,直接去掉括号。

(2)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并将括号内的每一项变号。

(3)如果括号前有系数,去掉括号后,系数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

2.3.2 去括号时的注意事项:(1)去掉括号后,要保持整式的平衡,即等号两边的项数要相等。

(2)去掉括号后,要注意各项的符号和系数的变化。

2.4 教学活动:2.4.1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4.2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去括号的方法。

第三章:去括号的练习3.1 引入: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去括号的能力。

3.2 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内容:3.3.1 练习题:提供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3.2 练习题解答:教师讲解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3.4 教学活动:3.4.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4.2 教师讲解练习题解答过程,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去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引入:让学生了解去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2. 培养学生解决整式加减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的定义和作用。

2. 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去括号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去括号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2. 采用例题演示法,展示去括号的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整式的加减法,引入去括号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用例题展示去括号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去括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去括号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去括号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去括号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3. 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八、教学拓展:1.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介绍去括号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代数、几何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去括号的其他方法和技巧。

九、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十、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清晰、易懂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去括号的方法。

2.2.3去括号(教案)

2.2.3去括号(教案)
此外,我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去括号这一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数学本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都会更上一层楼。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并掌握相邻括号去掉时符号的变化规则。
-举例:式子(3x - 2y) - (x - 4y)去掉括号后,变为3x - 2y - x + 4y,内层括号前的负号作用于括号内每一项。
-难点二: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特别是多层括号和含有变量的情况。
-举例:求解方程3(2x - 4) + 5 = 2(5x - 3) - 7,需要先去掉括号,再进行求解。
-举例:式子3x + (2x - 1)中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项保持原有符号,即变为3x + 2x - 1。
-重点二:能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简化整式和求解方程。
-举例:简化表达式(4x - 3) - (2x + 5),求解方程2(x - 3) = 10。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例题、练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强调这些核心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针对这些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通过动画、图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符号变化规则。
-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和练习,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共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讨难点的解决策略。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去括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简化算式或方程的情况?”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可能会遇到带有括号的算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去括号的奥秘。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
这是七年级去掉括号的教案,是一篇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和家长借鉴。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对数的运算法则教案
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通过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思想,渗透化归思想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法则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胆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推导和应用
难点是法则的探究与证明.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对数的概念,那么什么叫对数呢?通过下面的题目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看到这个式子会有何联想?
由学生回答(1) (2) (3) (4) .
也就要求学生以后看到对数符号能联想四件事.从式子中,可以总结出从概念上讲,对数与指数就是一码事,从运算上讲它们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既然是一种运算,自然就应有相应的运算法则,所以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对数的运算法则.
二.对数的运算法则(板书)
对数与指数是互为逆运算的,自然应把握两者的关系及已知的指数运算法则来探求对数的运算法则,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指数的运算法则.
由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投影仪打出让学生看:,,.
然后直接提出课题:若是否成立?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实例说明其不成立(如可以举而 ),教师在肯定结论的正确性的同时再提出
可提示学生利用刚才的反例,把 5改写成应为,而
32=2 ,还可以让学生再找几个例子,.之后让学生大胆说出发现有什么规律?
由学生回答应有成立.。

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

课题:3.4.3 去括号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会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能力.(2)根据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题目的求解过程,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情感态度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得出等式,探索出去括号法则,进一步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观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难点对“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的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探究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流程安排流程图目的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通过旧知的复习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二、研究实例,探索新知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究,概括并理解去括号法则.三、应用新知,拓展训练通过对找朋友、火眼金睛两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直接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通过教师板演、学生板演并让学生及时纠错、讲解,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价值.四、回眸课堂,自我提升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则,将知识内化.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多项式8a+2b-(5a -b)中有同类项吗?2、想一想怎样才能合并同类项?教师首先提出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点题.教师板书课题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回答.通过两个问题的复习,让学生很自然的在复习旧知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和统一.3、出示目标(1)探索去括号法则;(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教师出示目标,一学生读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以备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二、研究实例,探究新知最近,各个超市为了留住顾客,都在打优惠战,佳联超市也打出了各种优惠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1、佳联超市牛奶区在优惠活动前夕,为了备足货源,在原有牛奶a箱的基础上,又从仓库运货两次,第一次运牛奶b箱,第二次运牛奶c箱,该牛奶区共有牛奶多少箱?提出问题(1),学生分析思考后,回答牛奶区共有牛奶数量的两种不同的代数表达式.教师关注:1、学生可能对a+(b+c)的表示方法,若想不起来,应适时点拨.2、对学生的讲解,及时进行点评.探究得出等式a+(b+c)=a+b+c,为探究去括号法则做好准备.2、活动结束,超市负责人清点货物,若牛奶区原有a箱牛奶,第一天卖出去b箱,第二天卖出去c箱,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还剩多少箱牛奶?在问题(1)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分析结果并回答.教师关注:1、学生对代数式“a-(b+c)”的理解,学生对等式a-(b+c)=a-b-c的理解.2、对学生的讲解,及时进行点评,及时鼓励.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a-(b+c)=a-b-c意义.为探究去括号法则做好准备.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3、观察等式a+(b+c)=a+b+ca-(b+c)=a-b-c等式从左到右有何改变?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吗?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1、先独立思考;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3、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见解.4、师生共同总结从形式上——括号没了从符号上——①括号内b、c的符号没有变②括号内b、c的符号改变了教师接着提问:1、符号变与不变和谁有关系?2、等式右边b的符号是括号前面的符号吗?3、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去括号的规律吗?学生叙述法则,师生共同总结法则.教师关注: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程度.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交流来亲身感受“去括号法则”的探究发现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层层设问,让学生思维自然发展,教学有序的进入实质部分.同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能力、分组合作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等.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四、应用新知,拓展训练1、法则的直接应用你能找到它们的好朋友吗?① a+(b-c)A、a-b+c②a-(b-c) B、-a-b+c③-a+(-b+c)C、-a+b-c④-a-(-b+c)D、 a+b-c 教师给出问题,你能在A、B、C、D中找到①、②、③、④的好朋友吗?说一说你依据什么找到的?请举手回答.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还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这个环节是直接应用法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法则,初步理解法则的应用.2、判断下列去括号是否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1)-(a-b+c)=-a+b+c ()(2)-(a-b)-(-c-d)=-a+b+c-d ( )(3)2b+(-3a+1)=2b-3a+1()(4)c+2(a-b)=c+2a-b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讲解.教师接着提问:通过做这几个题目,你觉得应该给你的同伴提醒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关注: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学生对第(4)题的错误是否真正理解.继续巩固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强化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认识. 特别是应用乘法分配律时常出现的错误的认识.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3、讲解例题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a2+2ab+b2)-(a2-2ab+b2) 2、3(2x2-y2)-2(3y2-2x2)1、学生独立思考第一题,然后学生说教师板演,强调格式.2、学生总结解题步骤.先去括号,在合并同类项.教师提问:1、第(2)题和第(1)题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看到括号前面的系数不为一.)2、第一个括号怎样去?(学生回答,教师板演.)3、第二个括号呢?学生口答.4、还有不同的做法吗?引导学生得出两种做法.一种是:现将3分配到括号里每一项中去,再去括号;第2种方法:直接将-3看作整体分配到括号中的每一项,强调注意符号.教师关注:1、学生语言的准确性.2、对例2的理解程度.通过例题教学,突出本节重点,特别是练习难度层层加大,尤其对例2的一题多解的分析,其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对新知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4、练一练你一定行化简:(1)(x+y-z)+(x-y+z)-(x-y-z) (2)(x2-y2)-3(2x2-3y2)(3)7a2b-(-4a2b+5ab2)-2(2a2b -3ab2)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关注:①书写是否规范、结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学生纠错并讲解原因.教师关注:1、学生能否规范地做题.2、对括号前面是“-”且系数不为1时,能否正确解题.采用学生板演,教师巡回的辅导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书写格式,及时的订正和指导.5、佳联超市出售牛奶糖和水果糖,牛奶糖单价(2x-y)元/千克,水果糖单价(X+y)元/千克(1) 1千克牛奶糖比1千克水果糖多多少元?(2)1千克牛奶糖和2千克水果糖共多少元?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题意,通过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进行抢答.教师关注:①学生能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算式;②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以他们喜爱的糖果为背景,进一步突破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五、回眸课堂、自我提升1、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让学生从知识、应用、启示方面总结收获.教师关注:①学生能否正确叙述去括号法则;②是否体会到去括号法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回顾反思,总结知识,提炼方法,进一步明确本节的主题和中心环节.使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挑战自我(备用)如果一个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a厘米,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2b)厘米,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学生阅读题意,通过独立思考,教师引导:第一条边长为( )厘米第二条边长为( )厘米第三条边长为( )厘米怎样求三角形的周长?学生独立做,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解题过程,规范解题格式.教师关注:①学生计算的准确性;②是否丢掉“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认真、严谨、规范的学习习惯.2、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112页习题3.4 第7、8题(2)(选做题)已知:x、y 满足 5(x+2)2 +∣y-3 ∣=0,求代数式-7x2+(6x2-5xy)-(3y2+xy-x2)的值.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通过必做题作业的完成,巩固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应用.通过选做题作业的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引导他们关注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够正确地去掉整式中的括号。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法则的讲解。

2. 去括号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去掉整式中的括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去括号法则。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去括号。

2. 讲解去括号法则:讲解去括号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白如何去掉整式中的括号。

3. 练习题:布置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去括号法则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去括号技巧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去括号的过程和例题。

2. 练习题库:准备充足的去括号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

3.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适当的工具,如白板或黑板,以便学生在讨论时展示和解释他们的思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去括号法则,讲解基本概念和规则。

2. 第二课时:进行去括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和实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4. 第四课时:总结去括号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去括号小学数学教案

去括号小学数学教案

去括号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简化代数表达式
教学内容:
1. 了解去括号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去括号法的步骤
3. 进行练习,加深对去括号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去括号法的概念,并给出一个示例让学生思考。

例如:5(2x + 3) = 10x + 15,如何简化这个表达式?
二、讲解去括号法的步骤(10分钟)
1. 将代数式中的符号和分配律结合起来,即将括号内的数乘以括号外的数。

2. 然后去掉括号。

三、练习(15分钟)
1. 8(3x + 2) = ?
2. 4(2y - 5) = ?
3. 7(4z + 1) = ?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去括号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并选做一道拓展题目:6(2a + 3b) = ?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掌握去括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从而能
够熟练简化代数表达式。

4.2.2 去括号-教案

4.2.2 去括号-教案

分课时教学设计
预设:主桥与海底隧道长度的和(单位:km )92b+72(b-0.15)
主桥与海底隧道的长度相差(单位:km)
92b-72(b-0.15)
指出:与数的运算一样,进行整式的运算时也会遇到去括号的问题。

想一想:上面的两个代数式都带有括号,应如何化简它们?
预设:利用分配律,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解:92b+72(b-0.15)
=92b+72b-10.8
=164b-10.8
92b-72(b-0.15)
=92b-72b+10.8
=20b+10.8
归纳:一般地,一个数与一个多项式相乘,需要去括号,去括号就是用括号外的数乘括号内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试一试:你能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吗?
(1)+(x-3);(2)-(x-3).
分析:这两个式子可以分别看作是1与-1分别乘(x-3),据此可以去括号.
解:(1)+(x-3)=x-3
(2)-(x-3)=-x+3
例1:化简
(1)8a+2b+(5a-b);(2)(4y-5)-3(1-2y).解:(1)8a+2b+(5a-b)
=8a+2b+5a-b
活动意图说明:。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加减法、乘除法等;(2)提问:如何将一个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简化?2. 教学新课:(1)介绍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题目。

3.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讨论:如何将去括号法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记忆;(2)强调去括号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去括号方法和规律的掌握程度;2. 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课后,要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总之,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

3.4.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第一课时:去括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运算律主动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时法则的运用及括号前面有系数的去括号。

三、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观察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展示目标1. 复习: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 问题:多项式8a+2b+(5a-2b)中有同类项吗?怎么样才能合并同类项?3. 学习目标:①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②能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例一:周三下午,学校图书馆内起初有a 位同学。

后来某年级组织阅读,第一批来了b 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 位同学。

则图书馆内共有()c b a ++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后来两批一共来了()c b +位同学,因而, 图书馆内共有()[]c b a ++位同学。

由于c b a ++和()c b a ++均表示同一个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c b a c b a ++=++ ⑴引例二:教室里原有a 名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第一批走了b 名同学,第二批走了c 名同学,试用两种方法写出教室里还剩下多少同学?第一种:c b a --第二种:()c b a +-()c b a c b a --=+- ⑵(三)、观察交流,达成共识观察我们刚刚得到的两个等式中括号和各项符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c b a c b a ++=++(2)()c b a c b a --=+-(1)括号没了,正负号没变;(2)括号没了,正负号却变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用语言描述变化,总结去括号的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第2课时去括号》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重点)2.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还记得用火柴棒像如图那样搭x个正方形时,怎样计算火柴的根数吗?方法1:第一个正方形用四根,以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火柴棒就增加三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________根.方法2: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四根火柴棒搭成的,然后再减多余的根数,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________根.方法3: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一根火柴棒加3根火柴棒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搭x个正方形共需____________根.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去括号下列去括号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改正.(1)+(-a-b)=a-b;(2)5x-(2x-1)-xy=5x-2x+1+xy;(3)3xy-2(xy-y)=3xy-2xy-2y;(4)(a+b)-3(2a-3b)=a+b-6a+3b.解析:先判断括号外面的符号,再根据去括号法则选用适当的方法去括号.解:(1)错误,括号外面是“+”号,括号内不变号,应该是:+(-a-b)=-a-b;(2)错误,-xy没在括号内,不应变号,应该是:5x-(2x-1)-xy=5x-2x+1-xy;(3)错误,括号外是“-”号,括号内应该变号,应该是:3xy-2(xy-y)=3xy-2xy+2y;(4)错误,有乘法的分配律使用错误,应该是:(a+b)-3(2a-3b)=a+b -6a+9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时,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先把括号前的数字与括号里各项相乘,再运用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探究点二:去括号化简【类型一】去括号后进行整式的化简先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1)x+[-x-2(x-2y)];(2)12a-(a+23b2)+3(-12a+13b2);(3)2a-(5a-3b)+3(2a-b);(4)-3{-3[-3(2x+x2)-3(x-x2)-3]}.解析:去括号时注意去括号后符号的变化,然后找出同类项,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解:(1)x+[-x-2(x-2y)]=x-x-2x+4y=-2x+4y;(2)原式=12a-a-23b2-32a+b2=-2a+b23;(3)2a-(5a-3b)+3(2a-b)=2a-5a+3b+6a-3b=3a;(4)-3{-3[-3(2x+x2)-3(x-x2)-3]}=-3{9(2x+x2)+9(x-x2)+9}=-27(2x+x2)-27(x-x2)-27=-54x-27x2-27x+27x2-27=-81x-27.方法总结:解决本题是要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并且不要漏乘.有多个括号时要注意去各个括号时的顺序.【类型二】与绝对值、数轴相结合,代数式去括号的化简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c|+|a+b+c|-|a-b|+|b+c|.解析:根据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即可确定a,b,c的符号,进而确定式子中绝对值内的式子的符号,根据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去掉绝对值符号,对式子进行化简.解:由图可知:a>0,b<0,c<0,|a|<|b|<|c|,∴a+c<0,a+b+c <0,a-b>0,b+c<0,∴原式=-(a+c)-(a+b+c)-(a-b)-(b+c)=-3a-b-3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对于含有绝对值的式子的化简,要根据绝对值内的式子的符号,去掉绝对值符号.探究点三:含括号的整式的化简求值【类型一】化简求值先化简,再求值:已知x=-4,y=12,求5xy2-[3xy2-(4xy2-2x2y)]+2x2y-xy2.解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原式=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当x=-4,y=12时,原式=5×(-4)×(12)2=-5.方法总结:解决本题是要注意去括号,去括号要注意顺序,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负数代入求值时,要加上括号.【类型二】整体思想在整式求值中应用已知式子x2-4x+1的值是3,求式子3x2-12x-1的值.解析:若从已知条件出发先求出x的值,再代入计算,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可把x2-4x看作一个整体,采用整体代入法,则问题可迎刃而解.解:因为x2-4x+1=3,所以x2-4x=2,所以3x2-12x-1=3(x2-4x)-1=3×2-1=5.方法总结: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运用整体思想对某些问题进行整体处理,常常能化繁为简,解决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探究点四:含括号整式的化简应用某商店有一种商品每件成本a元,原来按成本增加b元定出售价,售出40件后,由于库存积压,调整为按售价的80%出售,又销售了60件.(1)销售100件这种商品的总售价为多少元?(2)销售100件这种商品共盈利多少元?解析:(1)求出40件的售价与60件的售价即可确定出总售价;(2)由利润=售价-成本列出关系式即可得到结果.解:(1)根据题意得40(a+b)+60(a+b)×80%=88a+88b(元),则销售100件这种商品的总售价为(88a+88b)元;(2)根据题意得88a+88b-100a=-12a+88b(元),则销售100件这种商品共盈利(-12a+88b)元.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三、板书设计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注意:①去括号法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推出的;②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并没有改变式子的值.【教学反思】去括号法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这节课的准备上,选择了规律探究的“火柴棒”问题教学的引入,探索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探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运用法则去括号时,开始学生确实容易混淆,因为刚探索出来的东西毕竟是陌生事物,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马上接受,所以必须经过练习,经过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则.《第2课时去括号》同步练习能力提升1.三角形的第一条边长是(a+b),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2),第三条边比第二条边短3,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5a+3bB.5a+3b+1C.5a-3b+1D.5a+3b-12.如果a-3b=-3,那么5-a+3b的值是( )A.0B.2C.5D.83.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题:(x2+3xy)-(2x2+4xy)=-x2【】.此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则空格中的一项是( )A.-7xyB.7xyC.-xyD.xy4.化简(3x2+4x-1)+(-3x2+9x)的结果为.5.若一个多项式加上(-2x-x2)得到(x2-1),则这个多项式是.6.把3+[3a-2(a-1)]化简得.★7.某轮船顺水航行了5 h,逆水航行了3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a km/h,水流速度为b km/h,则轮船顺水航行的路程比逆水航行的路程多.8.先化简,再求值.(1)(x2-y2)-4(2x2-3y2),其中x=-3,y=2;(2)a-2[3a+b-2(a+b)],其中a=-16,b=1 000.9.已知A=2x2+3xy-2x-1,B=-x2+kxy-1,且A+B的值与y无关,求k的值.★10.由于看错了符号,某学生把一个多项式减去x2+6x-6误当成了加法计算,结果得到2x2-2x+3,则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创新应用★1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a-b|-|c-a|+|b-c|-|a|.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B 三角形的周长为a+b+(a+b+a+2)+(a+b+a+2-3)=a+b+a+b+a+2+a+b+a+2-3=5a+3b+1.2.D 由a-3b=-3,知-(a-3b)=3,即-a+3b=3.所以5-a+3b=5+3=8.3.C4.13x-1 (3x2+4x-1)+(-3x2+9x)=3x2+4x-1-3x2+9x=13x-1.5.2x2+2x-1 (x2-1)-(-2x-x2)=x2-1+2x+x2=2x2+2x-1.6.5+a 按照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的顺序,得3+[3a-2(a-1)]=3+(3a-2a+2)=3+3a-2a+2=5+a.7.(2a+8b)km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了5(a+b)km,在逆水中航行了3(a-b)km,所以轮船顺水航行的路程比逆水航行的路程多5(a+b)-3(a-b)=5a+5b-3a+3b=(2a+8b)km.8.解:(1)原式=-x2+y2.当x=-3,y=2时,原式=-.(2)原式=2b-a.当a=-16,b=1000时,原式=2016.9.解:A+B=(2x2+3xy-2x-1)+(-x2+kxy-1)=2x2+3xy-2x-1-x2+kxy-1=x2+(3+k)xy-2x-2.因为A+B的值与y无关,所以3+k=0,解得k=-3.10.解:2x2-2x+3-2(x2+6x-6)=-14x+15.创新应用11.解:由题意知a-b<0,c-a>0,b-c<0,a<0,所以原式=-(a-b)-(c-a)-(b-c)-(-a)=-a+b-c+a-b+c+a=a.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 去括号》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合并同类项:(1)a a 37-;(2)22135ab ab -;(3)2232234929x x y x x y -++.2.乘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知预习1.填一填2.通过上表你发现a +(-b +c ) 与a -b +c ,a -(-b +c )与a +b -c 有何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3.运用分配律去括号:(1) +(3-x )= , +23(3-x )= ;(2)-(3-x )= , -32(3-x )= . 想一想:观察上述等式,从左边到右边发生了那些变化?【自主归纳】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_______.2.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_______.三、自学自测化简下列各式:(1)ab +2b 2 -(5ab -b 2); (2)(5a -3b )-3(a -2b )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去括号化简问题:比较①、②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120(t-0.5)=+120t-60 ①-120(t-0.5)=-120t+60 ②要点归纳: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例1 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2)(5a-3b)-3(a2-2b);(3)(2x2+x)-[4x2-(3x2-x)].【归纳总结】1.当括号前面有数字因数时,可应用乘法分配律将这个数字因数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2.当含有多重括号时,可以由内向外逐层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逐层去括号.每去掉一层括号,若有同类项可随时合并,这样可使下一步运算简化,减少差错.探究点2:去括号化简的应用例2 两船从同一港口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问: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例3:先化简,再求值:已知x=-4,y=12,求5xy2-[3xy2-(4xy2-2x2y)]+2x2y-xy2.【归纳总结】在化简时要注意去括号时是否变号;在代入时若所给的值是负数、分数、有乘方运算的,代入时要添上括号.针对训练1.化简:(1)3(a 2-4a +3)-5(5a 2-a +2);(2)3(x 2-5xy )-4(x 2+2xy -y 2)-5(y 2-3xy );(3)[2(3)4]abc ab abc ab abc ---+.2.先化简,再求值:(3a 2-ab +7)-(5ab -4a 2+7),其中a =2,b =13 .二、课堂小结1.去括号时要将括号前的符号和括号一起去掉;2.去括号时首先弄清括号前是“+”还是“-”;3.去括号时当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应用乘法分配律,切勿漏乘.【当堂检测】1.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A .22(21)21a a a a --=--B .22(23)23a a a a +--=-+C .3[5(21)]3521a b c a b c ---=-+-D.()()a b c d a b c d -++-=---+2.不改变代数式(3)a b c --的值,把代数式括号前的“-”号变成“+”号,•结果应是( )A .(3)a b c +-B .(3)a b c +--C .(3)a b c ++ D.(3)a b c +-+3.已知a -b =-3,c +d =2,则(b +c )-(a -d )的值为( )A.1B.5C.-5D.-14.化简下列各式:(1)8m+2n+(5m-n);(2)(5p-3q)-3( p2-2q ).5.先化简,再求值:2(a+8a2+1-3a3)-3(-a+7a2-2a3),其中a=-2 .。

2024去括号与去分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去括号与去分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去括号与去分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

2.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

难点: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去括号1.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吗?2.探索我们来观察一个简单的例子:\(2\times(3+4)\)。

大家觉得去掉括号后,这个式子会变成什么?很好,去掉括号后,式子变成了\(2\times3+2\times4\)。

这就是去括号的法则,即乘法分配律。

3.练习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去括号的法则。

题目1:\(5\times(2+3)\)题目2:\(4\times(62)\)题目3:\(3\times(24)\)经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去括号的法则。

记住,当我们遇到括号前面有乘号时,要将括号内的每一项分别乘以括号外的数。

第二课时:去分母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的法则,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去掉式子中的分母。

2.探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frac{2}{3}\times(4+5)\)。

去掉分母后,这个式子会变成什么?对,去掉分母后,式子变成了\(2\times4+2\times5\)。

这就是去分母的法则,即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3.练习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去分母的法则。

题目1:\(\frac{3}{4}\times(52)\)题目2:\(\frac{5}{6}\times(7+3)\)题目3:\(\frac{2}{5}\times(94)\)经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去分母的法则。

记住,当我们遇到分母时,要将分子乘以分母的倒数,然后进行计算。

第三课时:混合运算1.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法则,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去括号-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去括号-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去括号-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以及去括号后的最简形式。

2.能够正确去掉括号,并会应用分配律把式子拆开。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去括号法则。

二、教学重点1.去括号法则的学习和运用。

2.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去括号和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应用分配律。

2.运用分配律拆开式子。

3.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引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分配律的思想。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共同研究一个问题,配合完成一个问题,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入例如,一个表达式(a + b) × c,其中有括号,后面出现了× c的乘号。

我们想要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但这样要怎么操作呢?2. 理解加法分配律通过引入适当的例子,如3 × (4 + 2) = 3 × 4 + 3 × 2,让学生理解加法分配律。

3. 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入例子,如2 × (3 + 4) = 2 × 3 + 2 × 4,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4. 与学生一起应用分配律通过引入表达式(a + b) × c,与学生一起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即(a+ b) × c = ac + bc。

5.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加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第二课时1. 教师应用例子引导针对去括号问题,引入问题2(x + 3) + y(x + 3),并以具体操作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去掉括号,发现结果为 3x+2y+6。

2. 提出类似例子如(a + b) × (c + d)或(a - b) × c + (a - b) × d,与学生一起去掉括号,让学生发现这些式子可以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去括号和分配律的应用。

去括号初中教案

去括号初中教案

去括号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1. 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发现需要去掉括号才能解决问题。

2. 教师提问:什么是去括号?为什么需要去括号?二、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讲解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例如:去括号时,正号不变,负号变号。

3. 教师讲解如何处理括号内的运算,例如: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三、练习去括号(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去括号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应用去括号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2.2.2 去括号 教案

2.2.2 去括号 教案

2.2.2去括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掌握去括号法则;2.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整式.【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过程,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规律,归纳得到去括号法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代数表达能力,领悟整式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整式.【教学难点】理解括号前面是负因数的去括号法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 h,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 h,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 km,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 km,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100t+120(t-0.5) km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 km②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应用去括号法则计算典例1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2)(5a-3b)-3(a2-2b).[解析](1)8a+2b+(5a-b)=8a+2b+5a-b=13a+b;(2)(5a-3b)-3(a2-2b)=5a-3b-(3a2-6b)=5a-3b-3a2+6b23b.下列各式与x3-5x2-4x+9相等的是()A.(x3-5x2)-(-4x+9)B.x3-5x2-(4x+9)C.-(-x 3+5x 2)-(4x-9)D.x 3+9-(5x 2-4x )[答案] C探究点2 去括号法则的实际应用典例2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 km/h,水流速度是a km/h.(1)2 h 后两船相距多远?(2)2 h 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解析] 顺水航速=船速+水速=(50+a ) km/h,逆水航速=船速-水速=(50-a ) km/h .(1)2 h 后两船相距(单位:km)2(50+a )+2(50-a )=100+2a+100-2a=200.(2)2 h 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单位:km)2(50+a )-2(50-a )=100+2a-100+2a=4a.三、板书设计去括号去括号{去括号法则应用注意事项◇教学反思◇去括号法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情景导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运用法则去括号时,开始学生确实容易混淆,因为刚探索出来的东西毕竟是陌生事物,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马上接受,所以必须经过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则。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

4.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去括号教师追问:通过这两个式子的计算,同学们对前两个含字母的式子的化简有没有什么思路呢?学生尝试解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结构相同,用字母b代表数字2,因此根据分配律(1) 92b+72(b-0.15)= 92b + 72b - 10.8= 164b - 10.8(2)92b-72(b-0.15)= 92b + (-72)·b - (-72)×0.15= 92b - 72b + 10.8= 20b + 10.8定义总结:师生活动:教师提问:括号里的符号相同,为何去括号后符号会不一样?教师可提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适时更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与填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讨论:比较+ (x - 3) 与- (x- 3) 的区别.师生活动: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得出:+(x- 3) 与-(x- 3) 可以看作1 与-1 分别乘(x- 3).教师追问:同学们可以将这两个式子去括号吗?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适当评价与引导,得出结果:+ (x- 3) = x- 3;-(x- 3) = -x + 3.例题精析例1 化简下列各式.(1)8a + 2b + (5a-b);(2) (5a-b) - 3(a2- 2b).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板书,教师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练一练1.判断下面去括号的算式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并改正.- (a-b) = -a + b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1.数式类比,提升迁移能力。

初一数学去括号教案3篇

初一数学去括号教案3篇

初一数学去括号教案3篇初一数学去括号教案篇1一、知识导航1、主要概念:变量是 ;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2、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其特点是:列表: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的值找到,查询方便;但是欠,不能反映变化的全貌,不易看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关系式: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但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或不能用关系式表示。

图像:形象直观。

可以形象地反映出事物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趋势和某些特征;但图像是近似的、局部的,由图像确定因变量的值欠准确。

3、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和比较的方法(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和数学建模思想(举例说明)。

二、学习导航1、有关概念应用例1下列各题中,那些量在发生变化?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①用总长为60的篱笆围成一边长为L(m),面积为S(m2)的矩形场地;②正方形边长是3,若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为y.2、利用表格寻找变化规律例2 研究表明,固定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0.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使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变式(湖南)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后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时间/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速度/米/秒 0 0.3 1.3 2.8 4.9 7.6 11.0 14.1 18.4 24.2 28.9①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因变量?②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③当t每增加1秒时,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1秒中,v的增加?④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的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时,试估计大约还需要几秒小汽车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3、用关系式表示两变量的关系例3.、①设一长方体盒子高为10,底面积为正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体积v与底面边长a的关系。

去括号教案 教案

去括号教案  教案

3.3.1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七年级数学组备课人:赵振锋[教学目标]1、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3、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4、通过分析“顺逆水”和“配套”问题,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1.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重点;2.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是重点;3.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是难点。

4.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是难点。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授课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但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时,列出的方程也会较复杂,解方程的步骤也相应更多些,如下面的问题。

二、探索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某加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0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上半年用电度数+下半年用电度数=1500000。

设去年上半年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上半年共用电多少度?下半年共用电多少度?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 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

由此可得方程:6 x+6(x-2000)=1500000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去括号。

去括号,得6 x+6x-12000=1500000解得x=13500所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思考: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例: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 000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问两蔬菜各种了多少亩?分析:设王大伯共种了x亩茄子,则他种西红柿__________亩.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那么种茄子一共用去了________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则他种西红柿共用去了______________元.根据王大伯种这两种蔬菜共用去了44000元1700x+1800 (25-x)=44 000练习1.某校准备将2000元奖金全部发给20名三好生,其中市级三好生每人得奖金200元,校级三好生每人得奖金50元,请问全校市级三好生、校级三好生各有多少人?解:高全校市级三好生x人,列方程200x+50(20-x)=2000解,得x=5.所以校级三好生:20-x=15(人)答:市级三好生5人;校级三好生15人.2.一个笼中装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看,共有21个头;从下面看,共有66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解:设鸡x只,列方程2x+4(21-x)=66解,得x=9所以兔的个数为:21-x=12(只)答:笼中有鸡9只,兔12只三、例题例1 解方程:(1)2x - (x+1) = 5x + 2(x-1)去括号,得2x-x-1=5x+2x+2移项,得2x –x-5x-2x=2+1-6x =84∴x = -3(2)3x-7(x-1)=3-2(x+3)解:去括号,得3x-7x+7=3-2x-6合并,得-4x+7=-2x-3移项,得-4x+2x =-3-7-2x =-10∴x =5注意:括号外面是负号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积都要变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并能掌握去括号的法,能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化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并能从运算律的角度理解去括号.
(三)情感目标: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使学生体验数
学由繁到简,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括号前是“-”号时法则的运用及括号前有系数的去括号.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用具: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列代数式,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做一下黑板上的“做一
做”.
(1)周三下午,校图书馆内起初有100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同学阅读,
第一批来了32位同学,第二批来了20位同学.则图书馆共有多少位同学?
解: 100+ (32+20) = 100+ 32+20 ①
(2)若图书馆原来有100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
32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20位同学.图书馆还剩下多少为同学?
解: 100﹣ (32+20) = 100–32-20 ②
观察①②两个等式中括号的变化.①式左边和右边括号有什么变化?我们用
什么方法去掉括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去括号.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两个式子(括号去掉后,括号里各项符号有什么变化).
去掉括号,符号不改变去掉括号,符号改变
① 100+ (32 + 20) = 100+ 32 + 20 ② 100- ( 32+ 20) = 100–32-20
通过我们的观察与分析,下面让我们总结去括号的法则.
1.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各项符号不改变(改变).
用代数式表示 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 随堂练习
(1)判断正误
①c b a c b a +-=+--)( ( )
②c b a c b a -+=---)( ( )
(2)填空.(填“+”或“-”)
①d c b a d c b a ________)()(-+=--+-
②222222)____(z y x z y x +-=-
2.去括号步骤
一看二去三定号
除了用上面的去括号法则来去括号以外,还能用什么运算律来理解去括号呢?
3.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三) 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前面我们做的练习括号里都是两项的,括号里是三项、四项甚至更多项这个法则同样适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例1.
例1 化简)()()(z y x z y x z y x ---+-+-+
解:原式=z y x z y x z y x ++-+-+-+
=z y x ++
像例2这样的题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例2 化简)23(2)2(32222x y y x ---
解:原式=)46()36(2222x y y x ---
=22224636x y y x +--
=22910y x -
原式=)46()36(2222x y y x +-+-
=22224636x y y x +--
=22910y x -
<方法总结>:括号前面既是“-”号,又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用数字因数分别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运算时注意符号及防止漏乘.
同学们在你的草稿纸上做下面这道同类型的题.(在讲解例1后马上让学生做巩固练习第1题,讲解例2后让学生做巩固练习第2题)
(四) 课堂练习,反馈新知
1.)2()2(222222c b ab a c b ab a -+--+++
2. )32(3)(2222y x y x ----
(五) 总结提炼,升华新知
1.去括号的法则、方法、步骤.
2.括号前面既是“-”号,又有数字因数的去括号
(六) 作业布置,分层落实
1.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
2.必做题课本109页 1、2题,选做题课本110页3、4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添括号》.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