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总学时数:32学时适应专业:对外汉语(2+2)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语言学概论》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比较的语言理论基础。
3、课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语法、词汇、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
教学中应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语言语音、语法。
难点是语言的演变、语法的显形规则与隐性规则。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学生自修、课后作业练习。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本课程以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为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1]伍铁平1993《普通语言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胡壮麟2000《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3]高名凯1995 《语言论》商务印书馆[4]王力1981 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5]德·索绪尔1980 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6]高名凯、石安石1963 《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二、正文部分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
掌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第二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知识要点:1、语言和说话。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5、使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础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它是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语言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英语》等.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1、考试方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作业占 20%六、正文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认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双语
外国语学院
先修课程(Prerequisite)
语言学概论
后续课程
post
课程负责人(Instructor)
课程网址
(CourseWebpage)
*课程简介(中文)(Description)
(中文300-500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该课程分三个部分介绍语言智能,即语音技术、人工智能在自动评分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涵盖了的语音、外语测试、和外语教学的应用。
3,4
第十六章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现状与趋势
2
讲授
(江妍)
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并总结思考
学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3,4,5
注1:建议按照教学周学时编排。
注2:相应章节的课程思政融入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语言相关问题。
二、课程目标
1.理解语言的定义、功能、结构以及涉及的各个层面;
2.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它们进行语言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3.了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流派,理解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4.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语言问题。
三、教学内容
1.语言学概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语言的结构和层次(音韵、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
4.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
5.语言与思维、文化的关系;
6.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
7.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法学等主要流派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参与等;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其进行评分;。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的规律和现象。
在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中,学生将会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等内容。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概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学习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将会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如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从而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学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他们将会了解到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工具,它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的进化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学生将会了解到人类语言的起源可能与人类大脑的发展和语言习得的能力有关,并了解到语言的变化和演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第三部分:语言的结构和语音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学习语言的结构和语音的基本知识。
他们将会了解到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和音位,以及语音的产生和感知机制。
同时,学生还将会学习到语言的音系、音节、音变等结构组成部分,以及语音的调、重音等语音现象。
通过学习语言的结构和语音,学生将会对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四部分:语言的语法和句法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学习语言的语法和句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他们将会了解到语言的句子结构、短语结构、词类和句法关系等内容。
同时,学生还将会学习到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和差异,以及语法的变化和演化。
通过学习语言的语法和句法,学生将会对语言的结构和规则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部分:语言的语义和语用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学习语言的语义和语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他们将会了解到语言的意义和信息传递的规律,以及语言的使用和交际的原则。
同时,学生还将会学习到语言的语义关系、语义角色和语用推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语言的语义和语用,学生将会对语言的意义和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course of linguistics 课程编号:总学时:32 先修课程:英语精读、英语泛读、现代汉语、英美概况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学习完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英语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以及它们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从而加强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英语教学法的研究,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英语语言教学能力。
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既能借助语言学理论整理和吸收语言知识,又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语言。
二、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和结业标准1. 教学内容:本课程由7章构成(1)导论:导论:语言学的概念和意义,语言学的概念和意义,语言学的概念和意义,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和语言学里一些重要区别性概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和语言学里一些重要区别性概念。
(2)语音学:语音学的概念和范畴,辅音的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
了解发音器官和国际音标。
(3)音系学:音位学的定义,音素的区别性特征以及跟音素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超语段特征:音节、重音、音高等。
(4)形态学:形态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词素的类型,构词法种类。
(5)句法学: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生成规则;直接成分分析法,句法功能和范畴。
(6)语义学:语义学的研究范畴吗,各种意义关系以及意义分析的方法,历史上不同的意义观和研究语义学的方法。
(7)语用学:语用学的概念,意义和语境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了解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了解会话含义,礼貌原则。
(8)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 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语言的变体,Sapir -Whorf 假说。
2. 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5、使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础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它是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语言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
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
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英语》等。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1、考试方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作业占 20%六、正文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认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学的建立过程(二)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主要贡献)(三)主要的语言学门类和派别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第一课时)1、认识课程,明确学习目的2、学习方法(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课时)1、“语言学”定义2、语言学的对象——语言3、语言学的任务(三)语言学的建立(形成过程)1、语言学产生原因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四)语言学流派(第三课时)1、历史比较语言2、结构主义语言学(五)语言学类别(分类)(第四课时)1、从研究功能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从具体的研究对象来看,可分为一般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3、从研究时段来看,可分为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4、从描写方法来看,可分为描写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5、从研究对象的状态来看,可分为静态语言学与动态语言学;6、从研究角度与范围来看,可分为宏观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
(六)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七)语言学的功用本章基本概念:语言学、语文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第一章语言(7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语言的含义;认识语言的性质;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内涵,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二)语言符号的特点(三)语言的社会性(四)语言系统的秩序(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与言语(第一课时)(一)什么是语言、言语(二)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三)语言与言语的联系第二节语言的符号性(第二课时)(一)什么是符号(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2、二重性3、线条性4、稳定性第三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课时)(一)什么是系统(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层级性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第四节语言的社会性(第四课时)(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是社会的产物(二)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2、语言为社会服务3、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4、个人语言受社会制约5、语言交际是集体性的活动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产物第五节语言的全民性(第五课时)(一)语言没有阶级性1、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2、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3、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二)语言全民性的体现1、为全民创造2、为全民使用3、为全民服务第六节语言的社会功能(第六、七课时)(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思维职能1、什么是思维2、思维类型3、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2)语言离不开思维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本章基本概念:语言、言语、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符号、系统、思维本章思考题:1、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4、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5、动物有没有语言?为什么?6、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7、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与语言无关?第二章语音(11学时)教学目的: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掌握音位的归纳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给普通话注音;了解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一、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二、确定音位的基本原则三、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四、音位的组合规则五、语流音变的具体表现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第一节语音的性质(第一课时)(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性质1、生理属性2、物理属性3、社会属性第二节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第二课时)(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2、国际音标(三)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2、元音(第三课时)3、辅音(1)辅音的特点(2)辅音的分类第三节音位(第四课时)(一)什么是音位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辩义功能)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3、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4、总属于具体语音或方言的(二)音位变体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第五课时)(三)确定音位的原则(归纳/划分音位的原则)1、对立原则2、互补相似原则3、语音相近原则(第六课时)(四)音位的分类→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1、调位2、量位3、时位第四节语音的组合与聚合(第七、八课时)(一)语音的聚合→(音位的区别性特征)1、音位的区别性特征2、音位的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二)语音的组合单位——音节1、什么是音节2、语音单位为什么要组合3、音节的发音过程4、音节的构造第五节音位系统(第九课时)(一)什么是音位系统(二)音位系统的表现(三)音位系统的内容(四)普通话音位系统(五)不同语言音位系统的差异1、音位数目不同2、具体音位不同3、音位对立重点不同4、音位的组合规律不同第六节语音的发展变化(第十课时)(一)语流音变1、什么是语流音变2、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1)同化与异化(2)弱化和脱落(3)增音(4)换音/合音(第十一课时)(一)历时音变1、什么是历时音变2、历时音变的规律性3、音位体系(系统)的演变本章基本概念:音素、国际音标、音位、超音质音位、调位、量位、时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典型变体、区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本章思考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是什么?3、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ch和sh,而大部分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或者发音很费劲,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4、谈谈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
5、[t☑ t☑’☑]与[ts ts’ s] [t▪ t▪’▪] [k k’ x]均构成互补分布,能否合并?6、归纳下面的音位(使用方言)1、[t☑ t☑’☑]与[k k’ x]2、[n]与[l]3、[d]与[t]4、[t▪ t▪’▪ ]与[ts ts’ s]5、[a]与[ã](鼻化音)6、[ i ↗⇧ ]第三章语义(8学时)教学目的:理解语义的性质及分类;认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掌握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内容和特点;简单了解语义学的发展;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和相关的语义场理论。
教学重难点:一、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二、怎样进行义素分析三、语义场理论及类型四、词义演变的原因和演变途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义的内容和性质(第一课时)(一)语义的定义(二)语义的内容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2、语法意义3、附加意义/色彩意义/附属意义(1)感情意义(2)形象意义(3)风格意义(第二课时)(三)语义的性质1、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区别和联系2、语义的性质第二节语义学简介(第三课时)(一)什么是语义学(二)语义学的发展历程1、语文学时期(19世纪前)2、传统语义学(19世纪——20世纪二三十年代)3、现代语义学(20世纪20、30年代至今)第三节语义的构成(第四课时)(一)义素(二)语素义(三)义句(四)言语作品义第四节义素分析法(第五课时)(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二)区别义素与共同义素(三)义素分析法的步骤1、明确分析对象,确定语义场2、比较分析3、描写(四)义素分析法的价值第五节语义的组合与聚合(第六课时)(一)语义场(二)多义词(三)同义词与近义词第六节义句(第七课时)(一)什么是义句(二)义句的构成(三)义句的结构类型1、简单义句2、复合义句3、复杂义句第七节语义的发展演变(第八课时)(一)词的各个不同义项的发展变化1、义项的增加2、义项的减少(二)词的同一义项的发展演变1、义项的量变2、义项的质变(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三)词义演变的原因1、外部原因2、内部原因本章基本概念:词义、理性意义、附加意义、语法意义、义项、义素、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场、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2、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3、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4、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