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59fd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0.png)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主题,主要探讨的是哪些内容?A、元素的周期性B、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C、化学键的本质及不同类型D、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在设计高中化学实验课时,以下哪种设计原则不太适合?A、安全优先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C、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原则D、强调学生主体性原则3、以下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受反应物浓度影响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C、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与温度无关D、压强对气体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4、在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技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馏过程中,冷却水应该从下往上流动,以确保冷凝效果B、中和反应过程中,如果酸过量,则溶液的pH值会低于7C、在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如果观察到火焰呈现绿色,则样品中一定含有钾D、液态空气的分馏过程中,氮气先于氧气被分离出来,因为氮气的密度大于氧气5、在下列化学实验中,不能直接观察到沉淀生成的操作是:A.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D. 铁与稀硫酸反应6、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以下哪项实验操作最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这一概念?A. 碘与酒精反应B. 硫在空气中燃烧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D. 氢氧化钠溶解于水7、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下列哪种方法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A、教师讲解法B、实验探究法C、课堂测验法D、自学阅读法8、下列哪个选项是构成化学探究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A、学生的自我学习B、教师的课堂教学C、实验探究活动D、学生的课外阅读9、在分析化学试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准确测定某一物质的含量?A. 滴定法B. 分光光度法C. 质谱法D. 电子天平法 10、在讲授化学课程时,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A. 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B. 通过实验演示来展示化学反应过程C. 仅阐述学科概念,不涉及实际应用D. 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并未与学生互动11、在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12、在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B. 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C.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将向生成物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放热方向移动1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下哪个实验最适合用于演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4、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有效?()A、将元素周期表制成折页,让学生进行记忆B、制作多媒体动画展示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C、让学生逐个查找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D、教授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和发现过程15、在以下化合物中,哪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A. NaOHB. HClC. NaClD. NaNO316、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化学分离方法?A. 离心分离B. 萃取C. 冻结蒸馏D. 重量分析法1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是()A. Cl2 + H2O = HCl + HClOB. 2Na + Cl2 = 2NaClC.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D. Cl2 + 2KBr = 2KCl + Br218、在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实现将溶液中的氯离子定性检测的是()A. 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 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 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 向溶液中加入氯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9、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电子云是描述所有电子在其原子轨道上的具体位置。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115f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不包括()。
A.指导教学B.选拔人才C.评价学习D.编写教材2.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3.“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A.应用水平的问题B.理解水平的问题C.评价水平的问题D.知识水平的问题4.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C.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方式多样化5.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简称“三序”)。
下列不属于“三序”之一的是()。
A.学生的认知顺序B.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C.学生的身体发展顺序D.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6.下列不属于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的是()。
A.实验者?B.实验内容C.实验仪器D.实验地点7.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②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③氢气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④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证据是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构成要素B.高考试卷的难度系数一般应在0、7左右C.科学学习就是记忆基本实验事实D.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教学大纲9.以化学学科内容为基础、以传授问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属于()。
A.实践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10.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51faf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9.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题干: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Fe + CuSO4 → FeSO4 + CuB. 2H2 + O2 → 2H2OC. Zn + 2HCl → ZnCl2 + H2↑D. CaCO3 → CaO + CO2↑2、题干: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在过滤实验中,漏斗的下端尖嘴应该紧贴烧杯内壁B.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 在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体积的1/3D. 在检验氢气纯度时,应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B.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对共享形成的。
C. 金属键存在于所有类型的金属元素之间。
D.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真正的化学键。
4、在标准状况下(0°C, 1 atm),下列哪种气体占有体积最大?A. 1 mol H₂B. 1 mol O₂C. 1 mol CO₂D. 1 mol He5、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下哪种实验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B. 使用酒精灯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在量筒内直接加热固体药品D.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在容器上方6、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教学法D. 实验探究法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B.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C.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11777b8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0.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作为酸碱指示剂时,在pH=7附近颜色变化最为明显?A. 酚酞B. 甲基橙C. 溴百里酚蓝D. 石蕊2、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属于置换反应?A. H2 + O2 → H2OB.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3、题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直接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B. 通过实验演示化学反应过程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提问自主学习D. 强制学生背诵化学反应原理4、题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理解?A. 仅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B.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结合实验演示和讲解C. 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强调公式的推导和应用D.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5、下列哪种物质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能力最强?A. K2Cr2O7B. KMnO4C. H2O2D. I26、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g),如果增加体系的压力,平衡将会如何移动?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先向左后向右移动7、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合作学习法D. 问卷调查法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实验操作,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B.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结果,忽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C.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只注重实验操作,忽视实验原理的讲解9、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 氯化钠B. 氢气C. 氧气D. 铜丝 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KClO3 → 2KCl + 3O2↑D. Zn + H2SO4 → ZnSO4 + H2↑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2H₂O₂ → 2H₂O + O₂B. 2HCl + 2NaOH → 2NaCl + 2H₂OC. N₂ + 3H₂ → 2NH₃D. CaCO₃ → CaO + CO₂1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硫酸(H₂SO₄)D. 氧化钙(CaO)1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氯化钠溶液C. 纯碱D. 水玻璃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完全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C.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慢D. 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加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Cl + Zn → ZnCl2 + H2↑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KClO3 → 2KCl + 3O2↑D. 4NH3 + 5O2 → 4NO + 6H2O1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以防火灾B. 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随意混合,以防发生危险C. 在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以防爆炸D. 在进行易燃气体实验时,应先将气体排空,再进行实验17、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属于正确操作的是()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口紧贴试剂瓶口,防止药品洒落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正放,避免污染药品C. 在进行试管加热实验时,试管底部应与火焰接触,使试管均匀受热D. 使用天平时,将待称物质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无需使用称量纸1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Zn + 2HCl → ZnCl2 + H2↑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19、在化学实验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体积?A. 量筒B. 容量瓶C. 烧杯D. 滴定管 2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哪种类型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C. 2KClO₃ → 2KCl + 3O₂D. H₂SO₄ + Ba(OH)₂ → BaSO₄ + 2H₂O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简述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这些策略。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c6c85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第一章:化学学科知识1.1 有机化学1.1.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1.1.2 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合物。
考生需要了解羰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及其应用,包括醛、酮、羧酸、酯、酰胺等。
1.2 无机化学1.2.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无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及其实际应用,包括盐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等。
1.2.2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实际应用,包括底物的选择、配位体的选择以及协同作用。
第二章:教学能力2.1 课程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2.2 教学方法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3 课堂管理能力教师需要掌握课堂管理技能,能够有序地组织课堂,确保学生的学习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合作意识。
2.4 学科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学科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在学科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总结: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两大方面。
考生需要扎实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学科创新能力。
只有全面需求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成功通过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c278da667ec102de3bd890a.png)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刻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出guo教师资格证提供: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希望对您有帮助!一、考试目标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化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化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0597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b.png)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化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 “活动”和“情景”三者应()。
A. 各自孤立地设计B. 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 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 突出“任务”、整体设计2.(单项选择题)(每题3.00 分)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
A. 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 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 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 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3.(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解释又可以表示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这说明了元素周期表的本质是()。
A. 假说B. 定律C. 理论D. 模型4.(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冲洗B. 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C. 苯酚的水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D. 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苯酚晶体,晶体溶解并产生CO2 气体5.(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A. 文献综述法B. 实证研究C. 案例研究D. 行动研究6.(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 探查学生的已有认识C. 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 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7.(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结课时应注意首尾呼应,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体现了结课的()。
A. 复杂性原则B. 一致性原则C. 适时性原则D. 多样性原则8.(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属于传统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A. 标本B. 电影C. 电视D. 投影9.(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反应条件、用量、浓度等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e59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b.png)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化学教材不包括()。
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 C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B.纸笔总结性测验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A5、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答案】 B6、下列属于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A.板书B.教科书C.模型D.录像【答案】 D7、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A8、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 A9、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10、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高级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级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7a02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c.png)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以下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答案:C解析:A项,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但必须是同一物质,且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B项,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是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mol/L,不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故B错误;C项,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故C正确;D项,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很快,但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 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D. 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答案:B解析:A项,0族元素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是8,故A错误;B项,过渡元素包含副族元素与第VIII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C项,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不是呈周期性变化,故C 错误;D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增强,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酸性不一定增强,如次氯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故D错误;3、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定值B. 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压强无关C. 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D. 化学平衡常数K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答案:B;D解析:A项,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可能发生变化,故A错误;B项,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压强无关,故B正确;C项,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项,化学平衡常数K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B和D。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必背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730100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f.png)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必背一、化学学科知识1.元素周期表: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规律,包括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和族别的规律、元素名称、符号及其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2.化学键:理解和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化学键,包括非共价键和共价键的类型和性质、键能、键长、键角等。
3.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等。
4.酸碱化学:掌握酸碱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氢离子浓度、pH值、酸碱中和反应、弱酸弱碱等。
5.氧化还原化学:了解氧化还原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其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氧化数的计算等。
6.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其计算,了解化学计量在化学分析、合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7.化学热力学:掌握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内能、焓、热容、熵、反应焓等,理解热力学第一性原理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8.电化学:了解电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电解质、电离度、电极势、电池、电解等。
9.化学元素的应用:了解化学元素的应用范围,掌握合成、提取、加工、使用化学元素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加深对化学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10.有机化学: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包括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反应,了解有机化学在化学工业、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能力1.课程设计: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学生需求制定具体的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注意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要素。
2.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入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组织管理: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合理把握授课时间、进程和节奏,保证课程质量高效进行。
有条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课堂纪律,积极维护教学环境和秩序。
4.知识传授:将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件、实验,大量实例等不同的途径,使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知识,形成归纳总结和应用实践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580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0.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B. 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
C.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主族序数。
D.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中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
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且都能放出气体的是:A. NaHCO₃B. Al(OH)₃C. SiO₂D. CuSO₄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水(H2O)C. 氧化碳(CO2)D. 甲烷(CH4)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室进行加热实验时,试管应倾斜放置,以防止试管底部炸裂B. 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以防止滤液溢出C. 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时,应将蒸发皿放在铁三角架上,用酒精灯直接加热D. 实验室进行滴定操作时,滴定管应垂直放置,以防止滴定液外漏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B.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数目相同。
6、在实验室制备氯气(Cl₂),通常使用的试剂组合是:A. 浓盐酸(HCl)与二氧化锰(MnO₂)B. 稀盐酸(HCl)与铜(Cu)C. 浓硫酸(H₂SO₄)与氯化钠(NaCl)D. 氯化钾(KCl)与高锰酸钾(KMnO₄)7、在以下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嘴吹灭灯焰B. 进行过滤实验时,漏斗的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C. 配制溶液时,可以直接将固体溶质倒入容量瓶中溶解D. 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应插入到被滴定溶液中8、以下关于化学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B.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C. 氯化钠晶体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D.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9、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将待测液直接滴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变化B. 使用滴管时,应避免滴管接触试管壁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应倾斜一定角度,使液体沿着量筒内壁流入 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H2 + O2 = 2H2OB. CaCO3 = CaO + CO2↑C. HCl + NaOH = NaCl + H2OD. 2KClO3 = 2KCl + 3O2↑11、在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2H₂OB. 2KClO₃ → 2KCl + 3O₂↑C. CaCO₃ → CaO + CO₂↑D. HCl + NaOH → NaCl + H₂O12、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称量固体时,应将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砝码盘上B. 实验室中,试管口应朝向自己进行加热C. 使用酒精灯时,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 在进行溶解实验时,可以直接用手搅拌1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O → 2H2 + O2B.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C. 2KClO3 → 2KCl + 3O2↑D.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铝:Al2OB. 碳酸钙:Ca(OH)2C. 氯化钠:NaClD. 硫酸铜:CuSO415、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下哪种实验方法适合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A. 控制变量法B. 观察法C. 模拟实验法D. 实验设计法16、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溶解度”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互动讨论法C. 多媒体展示法D. 实验演示法17、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氢氧化钠C. 硫酸铜晶体D. 氧气1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KClO3 = 2KCl + 3O2↑D. CH4 + 2O2 = CO2 + 2H2O19、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铁在空气中会生锈?”的问题,最恰当的教学策略是:A. 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记住B.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C.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D.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 20、以下关于化学教学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评价内容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B. 评价方法单一,只采用纸笔测验C. 评价主体只包括教师和学生D.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发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f5a5b7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3.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
B、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减顺序排列。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D(s))达到平衡后,若增加体系的压力,平衡将如何移动?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3、题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过程,以下哪个环节最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A. 实验准备阶段B. 实验现象观察阶段C. 实验数据记录阶段D. 实验结果分析阶段4、题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小组讨论法5、题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同位素”的概念,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实验法6、题干:在组织化学实验课时,教师应如何确保实验的安全性?A. 允许学生在实验中自由探索,不设限制B. 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C.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行负责安全D. 实验过程中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品7、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无机盐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乙醇(C2H5OH)C. 硫酸铜(CuSO4)D. 氨水(NH3·H2O)8、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2HCl + Fe → FeCl2 + H2↑B. 2HCl + 2Na → 2NaCl + H2↑C. 2HCl + Mg → MgCl2 + H2↑D. 2HCl + Al → AlCl3 + H2↑9、题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实验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计算题训练 10、题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A. 仅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无需记录B.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现象,但无需分析C.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D. 让学生自由观察实验,无需教师引导11、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实验探究法D. 讨论法12、在组织化学课堂讨论时,教师最应关注的是哪一方面?A.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B.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积极性C. 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理解深度D. 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表达1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CuSO4 → FeSO4 + CuC. Zn + 2HCl → ZnCl2 + H2↑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 在进行固体加热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 在进行液体的加热实验时,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D. 在进行过滤实验时,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2H2 + O2 → 2H2OB.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C. 2KClO3 → 2KCl + 3O2↑D. 2H2O → 2H2↑ + O2↑16、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A. 硫(S)B. 铁(Fe)C. 氯化钠(NaCl)D. 水(H2O)17、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A. 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B.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现象,增强直观感受C. 过度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18、以下哪项不属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A. 安全第一B.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C.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D. 过分强调实验结果19、在下列化学实验中,为了防止实验操作中的交叉污染,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实验用过的滴管可以混用B. 使用过的酒精灯可以用嘴吹灭C. 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需要定期清洗D.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可以使用同一把玻璃棒搅拌两个不同的溶液 20、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案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B.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 讲授法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D.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化学现象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阐述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62cf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2.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真题篇一: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_完整版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3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 ()。
关于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元素 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 D.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增大的是( )。
A.HclB.3.浓度均为0.1A.C. C.D.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B.D.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常湿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O.l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03溶液反应,产生C0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I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①②⑦ B.①④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6.下列化合物中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丙烷 B.丙醇C丙醛 D丙酮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用煤气灯加热,分解产物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1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9为了使变暗的古代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则需要( )。
A用气体漂白 B.用稀擦洗 C.使用漂白 D使用氯水擦洗10下列气体可用PdCl2溶液检出的是(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大约出现于处B.物理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C.紫外光谱中若在220—280 nm范围内无吸收,则该化合物必然不含醛基D液一固分配色谱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12教师素质的核心是(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ea6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6.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 + H2O = Ca(OH)2B、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2H2O2 → 2H2O + O2↑D、NaOH + HCl = NaCl + H2O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KOHB、NH3C、CH3COOHD、C6H12O63、中学化学中的红磷和白磷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白磷在常温下能自燃,其原因是()A、白磷比红磷更容易反应B、白磷自燃不需要外界条件C、白磷的反应活化能比红磷低D、白磷的分子结构更不稳定4、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下列哪种试剂不是用来鉴别CO2气体的?()A、澄清石灰水B、紫色石蕊试液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D、鸡蛋壳5、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 分离液体混合物时,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汽油和酒精。
C. 准备实验室用的氯气时,可以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D. 在做固液反应实验时,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将固体物质加到液体中。
6、在以下化学式表示法中,正确的是:A. H2O表示水的化学式。
B. O2表示一个氧分子。
C. CO2表示一氧化碳的化学式。
D. HCL表示氯化氢的化学式。
7、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电解质?A. 蔗糖B. 酒精C. 氯化钠D. 二氧化碳8、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哪一种气体的体积最大?A. 1摩尔氢气(H₂)B. 1摩尔氧气(O₂)C. 1摩尔氮气(N₂)D. 它们体积相同9、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物质的性质。
以下哪种实验探究方法不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A. 观察法B. 分类法C. 控制变量法D. 模拟实验法 10、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物质的性质。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1c0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答案】 B3、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③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④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 C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材料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答案】 C5、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答案】 D6、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94e5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7.png)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B.选拔化学人才功能C.反馈调节功能D.检查诊断功能【答案】 B2、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答案】 D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
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4、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答案】 C5、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 A7、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03、Na2S0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
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8、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运用1.化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学科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1)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化学教学知识(1)了解化学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一般知识。
(2)认识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中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核心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3)知道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化学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计1. 化学教材分析能力(1)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掌握高中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确定课时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材内容和化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3)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阐述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2. 确定化学教学目标(1)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1)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化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4. 设计化学教学程序(1)理解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价教学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三)教学实施1. 课堂学习指导能力(1)了解化学情境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知道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能力(1)掌握化学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冲突的能力。
(2)了解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实施有效教学能力(1)能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2)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1. 化学学习评价(1)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化学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 化学教学评价(1)能够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学科知识运用30% 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教学设计30% 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教学设计题教学实施30% 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评价10% 单项选择题诊断题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约40% 非选择题:约60%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某教师的板书,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A.木炭、铵盐B.银氨溶液、已烯C.油酯、碳铵D.活性碳、铵基酸(3)IV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A.+2氧化态的稳定性B.二氧化物的酸性C.单质的熔点D.氢化物的稳定性2.简答题一位化学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盐类的水解”,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
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盐类的水解”内容为例,设计两个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
(2)请结合这两个课堂教学问题,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3.诊断题某教师在过程性考试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多数学生的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如下:[试题]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A.CuSO4B.Mg(NO3)2C.Al(NO3)3D.Na2SO4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答案是,解题思路是。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学科或专门领域内的问题解决涉及大量专门知识的应用,这些专门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
离开这些知识,就无法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又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Joseph D. Novak (1984)认为概念图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强调的是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和相互联系,因而能够反映被试的陈述性知识的组织特征。
在概念图中化学概念之间的横向连线越多,纵向连线越深,说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掌握程度越好,头脑中的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越高……(摘自牛拥,李广洲. 学优生与学困生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差异的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8-9):4)根据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哪些类型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适宜选择哪些教学方法?为什么?(3)试以中学化学某一知识为例,画出该知识的概念图。
(4)试简要说明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形成困难的原因。
5.教学设计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目录(略)。
材料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硝酸的性质”原文(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写出本课的化学三维教学目标。
(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选择适合于本课的教学方法。
(5)设计一个包含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段。
(6)请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衢州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