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商业银行导论
第1章 商业银行导论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二、商业银行的功能
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 融通资金的功能
支付中介
货币结算、收付、兑换和转移存款等 节约现钞使用和降低流通成本
信用创造
又称货币创造功能 创造 派生存款、扩大货币供应量
排名 2005 国际 银行业 排名 A 1 2 3 4
银行名称 花旗银行 摩根大通公司 汇丰控股公司 美洲银行公司
一级资本(百万美元) 74,415 68,621 67,259 64,281
5
6 7
农业信贷集团
苏格兰皇家银行 东京三菱金融集团
63,422
43,828 39,932
8 9 10
瑞穗金融集团 苏格兰海法银行 巴黎巴国民银行
富国银行公司
荷兰国际银行 美联公司 瑞士银行 荷兰银行 德意志银行 法商业与储蓄银行 法国兴业银行 法国民互助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29,060
28,792 28,583 27,440 26,993 25,507 25,056 25,008 24,773 23,530
2009-2010年世界银行排行榜:
第二步:国债注资
第三步:剥离不良资产
第四步:股改上市
2003年年底,动用外汇储备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 工商银行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三家银行先后实现在香港和上海成 功上市。 中国农业银行09年1月完成股改上市。
25
交通银行
成立于1908年。 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国内 业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 行。 1987年重新组建后,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 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5年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 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 2007年,交通银行回归A股。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2、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监管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3)
3、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英美等 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至今仍以短期自偿性商 业贷款为主。 这种传统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持银行 的安全性和清偿力;缺点是银行业务的发展受 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是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 这一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商业银行不仅提 供短期商业性贷款,而且提供长期贷款,甚至 可以投资于企业股票与债券,参与企业的决策 与发展,为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提供财务咨询、 财务支持等投资银行服务。 这种传统的优点是利于银行开展全面的业 务经营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缺点是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因而对银行的 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拥有一定的资本金 ◆从事货币信用经营 ◆有收入,也有支出,照章纳税 ◆实行经济核算,以赢利最大化为目的。 获取最大利润不仅是商业银行产生的基 本前提和商业银行的基本目标,也是商 业银行的内在动力。
第二、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特殊——货币资金 ◆商业银行是高负债企业 ◆商业银行关系面广,渗透力强 ◆商业银行更容易冒风险 ◆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与社会形象是其生存 与发展的根基 ◆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社会成本特别大
(3)银行控股公司制
◆银行控股公司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 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 的银行。在法律上,这些银行是独立的, 但其业务与经营政策,统属于同一股权 公司所控制。这种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最为流行。 ◆银行控股公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非
第1章 商业银行导论

(1)西方商业银行的原始状态 ) 1)古巴比伦的“里吉比”银行和寺庙、希腊的寺院 )古巴比伦的“里吉比”银行和寺庙、 2)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银行: 银行:bank bankruptcy 意大利文“ 意大利文“banca”:板凳 : 破产: 破产:
(2)早期银行业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发展 )早期银行业产生的原因: 银行的先驱——货币兑换业和货币经营业 货币兑换业和货币经营业 银行的先驱 (3)现代银行业的出现 ) 1)现代银行业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现代银行业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08:35:18 21
2000年 2000年3月,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顿银 正式合并为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 行正式合并为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再次 以12500亿美元的资产荣登世界榜首,形成 12500亿美元的资产荣登世界榜首, 亿美元的资产荣登世界榜首 巨型金融航空母舰。 巨型金融航空母舰。
08:35:18
08:35:18
13
(1)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 )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 (2)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3)业务范围综合化 ) (4)金融业务与工具的不断创新 ) (5)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financial securitization ) )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 (6)银行业务电子化 ) 注: 这些金融发展趋势的出现对今后商业银行制度与业务将 产生深远的影响
08:35:18 16
1999年 1999年3月21日,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21日 与意大利商业银行合并 成立欧罗银行, 合并, 与意大利商业银行合并,成立欧罗银行, 总资产达到2600亿欧元,位居欧洲第五; 2600亿欧元 总资产达到2600亿欧元,位居欧洲第五; 数小时后,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圣保罗 数小时后,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圣保罗 意米银行与罗马银行合并 合并, 意米银行与罗马银行合并,组建一个总资 产达2860亿欧元的银行集团。 2860亿欧元的银行集团 产达2860亿欧元的银行集团。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PPT课件

中银控股、中保国际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工商亚洲、工商香港、工商国际、香港友联银行
农业银行 香港农银、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
建设银行 首创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43.35%)、香港建新银行(100%)、中信嘉 华银行(5.19%)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美国1933年 颁布,其影响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能否从 事证券业务有不同的规定。并由此对商业 银行划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 能银行、美国式职能银行。
混业经营制度和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制度,即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
范围如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业务、短期信贷与 长期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 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银行业务领域多元化。 混业经营一般又可分为两种模式:德国式的全 能银行、英国式的全能银行。
3、监督系统 (1)监事会 (2)内部审计(稽核)部门 4、管理系统
(1) 全面管理(2)财务管理 (3)人事管理 (4) 经营管理(5)市场营销管理
董事会
银行管理委员会
商
业
银
企业金融部
个人金融部
基金金融部
信托部
行
的
内
财务
财务
财务
财务
财务
部
组
织
结 构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稽核
稽核
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存、放、汇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 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综合性\ 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第一章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二)分支行制
法律允许除了总行(总行制和 总管理处制)以外,在本市及 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 指挥。 分行制度起源于英国。 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 采用分行制度。
第一章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三)控股公司制(银行 持股公司或集团银行制)
银行控股公司是指由一个集 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 司以持股方式控制或收购其 他独立的银行。 控股公司类型:
非银行控股公司:如英国汇丰 集团、中国的光大集团等。 银行控股公司:美国商业银行 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如美国的 花旗集团和大通集团、瑞士信 贷集团、中国的中信公司等。
第一章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一章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公元前2000 年,古巴比 伦寺庙对外 放款
商业银行的起源
公认的近代银行 业起源:文艺复 兴时期的意大利
Banca Bank bankruptcy
公元前575年, 古巴比伦的 “里吉比”银 行
公元前400年, 希腊的寺院、公 共团体及私人商 店进行货币兑换
公元前200年,罗 马出现货币兑换、 信贷和信托业务, 明确的管理银行业 的法律条文
第一章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三、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原则
谨慎原则——“CAMELS”原则 C:Capital 资本,最重要的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A:Asset 资产,如资产的规模、结构 M:Management 管理,即管理者的能力 E:Earning 收益,即盈利能力 L:Liquidity 清偿能力,银行满足提 款和借款需求的能力 S:Sensitivity敏感性,针对市场风险。 其中每类又分为稳健、满意、中等、勉强和不及格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本章精粹】◆商业银行的起源、性质与功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商业银行监管与存款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管理“银行”一词的起源在西方,银行(bank)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这个单词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长凳)。
为什么长凳会演变成银行一词呢?这其中有个典故。
11世纪时,欧洲商业银行日渐兴起,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沟通欧亚贸易的要地,四面八方的生意人云集此地,这里流通着各国货币,为了鉴别和兑换货币,就出现了货币商。
当时由于条件简陋,货币商一般都是坐在一条长凳上办理业务,所以意大利人就称货币商为“banca”,即长凳。
16世纪末,欧洲各国市场经济活跃,货币商生意兴隆,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实力较强的大货币商,便筹建起正规的、更广泛地办理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
英语就将这种从原来意大利人称为“长凳”的“banca”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音译为“bank”。
后来由于英语的普及,欧美各国都沿用这个称谓。
在我国,“银行”一词起源于唐朝,最迟到845年,苏州就出现了“金银行”的组织,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银行”。
到了宋朝日渐兴盛。
北宋1057年蔡襄做福州知府时,制定了教化百姓的十六条政策,其中第六条即“银行辄造吹银出卖,许人告捉”,意思是不准“银行”铸造成色低劣的银锭出售,此为“银行”一词单独出现的最早时间。
这里的“行”是指在商品交换发达之后,手工业作坊和商人不断增多,他们为了维护和发展各自的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团体;而“银”则指白银。
所以“银行”顾名思义就是指买卖白银的行业。
由此可见,古代的“银行”所办理的,并不全是现代银行业务,所经营的仅仅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
在古代办理现代银行业务的机构,并不叫做“银行”,而是分散在历代各个互不统属的官私机构中。
(资料来源:卫月望. 银行的起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3 (6))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总分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CAMELS评级存款保险制度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性质与功能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其起源对于认识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 第1章 导论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 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 充当了买卖 “ 资本商品使用权” 的商人角色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 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 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 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 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 为客户办理各 种货币结算、 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 业务活动。 从历史上看,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要早于信 用中介功能。但当信用中介功能形成后,支付中 介功能的发挥就要以信用中介为存在前提。
❖ 代理监督和调节经济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银行 (bank)一词来源于意大利banco,意思是 早期经营货币兑换的商人办理业务活动的板凳。 后来泛指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 结算业 务的金融机构。
商品交换
货币兑换商
委托支付 和汇兑
早期银行(存贷款、
汇兑支付、结算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可以从外部组织形式和 内部组织结构来分析。
外部组织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 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内部组织结构是指就单个银行而言,银 行内部各部门及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组织管理系统,
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 单一银行制 指银行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 不设或 法律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比如美国。 优点: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经营灵 活,银行独立自主性强;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其监管。 缺点:大多数单一银行制银行规模小,不能获得规 模经济优势;抗风险能力弱;金融创新发展受限。
执行机构
商业银行 第一章 导论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
•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银行的发展遵循着以下两种传统: • 1.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 至今,英美两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仍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这一传统最早在英国形成,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国家,也是最早建立股份制的国家(东印度公司),所以英 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资本市场 募集。 另外,工业革命初期,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较强。银行 资金的来源也大多都是活期存款,本身的信用创造能力有限。 同时,银行为了经营安全,也不愿提供长期贷款。 优点是银行的清偿力强,经营的安全性较好;缺点是银行的 业务规模受限制。
二、商业银行的起源 1、线索:古代的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辨别、鉴定、兑换)— 货币经营业(保管、兑换、汇兑)——早期银行业(存款、贷 款、汇兑) 2、国外(西欧等)——国内(票号、钱庄等) 3、近现代商业银行的建立 (1)1587年,在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近代银 行。也是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 (2)1694年,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建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也意味着高利贷在信用 领域的垄断地位已经被动摇。
• 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借助于这一功能,商业银 行成了工商企业、政府、家庭个人的货币保管人、出纳人和 支付代理人。 • 历史上,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要早于信用中介功能。因 为商业银行只有在保管货币和代理支付的基础上积存了大量 的货币,才能用于放款,才能形成信用中介只能,但是,现 代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已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 因为只有当客户在商业银行具有一定存款的基础上,银行才 能为客户代理支付和兑付现款,如客户存款不足,就会向银 行申请贷款和透支,而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又需进一步办 理转账支付和提取现金等。 •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居民、企业、机关和团体的货币保管者、 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现金出纳中心和 转账结算中心,围绕商业银行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支付链条和 债权债务关系。
第1章 商业银行导论

第1章商业银行导论第一节银行及其提供的服务1、什么是银行银行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是各个经济主体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银行的作用更为重要。
传统的银行主要从事存款、贷款及汇兑等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已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
2、银行所提供的服务银行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中介职能、支付职能、代理职能、担保职能及政策职能等。
3、最新的银行业务近年来,商业银行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包括消费信贷、金融咨询、企业现金管理、保险、投资银行业务、退休金管理、租赁和信托业务等,使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大大拓宽了。
第二节银行的组织结构银行的组织形式与其发挥的功能有关,也受到银行规模的影响。
1、单元银行制也称独家银行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在美国较为普遍。
优点是有利于竞争;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经营灵活;便于管理。
缺点是风险大,规模小。
2、分支行制特点是法律允许除总行外,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优点是风险分散;规模大;便于监管当局管理。
缺点是易形成垄断,内控困难。
3、银行控股公司制这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银行的组织形式。
银行控股公司是为了持有至少一家银行的股票而成立的公司。
这种组织模式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以及降低风险等。
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也有快速发展的势头。
4、代理银行制指银行之间开展的互相代理服务。
第三节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1、为什么要对银行实施监管政论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在于:保护储户的利益;控制货币及信贷供给,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提高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等。
2、监管的主要内容由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所决定,政府对银行业监管以谨慎监管为原则。
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银行业准入、资本的充足性、清偿能力、活动范围、贷款集中程度等。
3、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管制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
4、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放松了对银行业的管制,导致存款成本提高、经营风险增大等,但给银行客户带来了更多的服务和利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导论.

意义:
1、对外—展示企业精神、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 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 2、对内—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企业精神支撑企业发展。
CIS策略的经营理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企业界, 尤其是大企业所接受。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 用CIS策略包装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大商业银 行都有自己的CIS策略。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超市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策略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二)流动性原则 (三)盈利性原则 (四)“三性原则” 的关系与协调
(一)、安全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的含义:规避风险、稳健经营
2、银行经营遵循安全性原则的必要性:
银行的自有资本较少,有更高的负债比率
缺点:与现代经济横向发展的趋势不协调;业务集 中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不利于分散风险;不易取 得规模经济效益。
分行制
起源于英国。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分行制度。
特点: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 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 挥。 优点:业务分散,有利于保障银行的安全性;易于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银行总数较少,便于宏观经济管理 缺点:容易形成垄断,降低经济效率;内部层次复 杂,管理困难。
城市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
四大银行
新建股份制银行
3、商业银行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经营规模——跨国银行及银行业的并购浪潮
经营范围——混业经营(相对于分业经营、分业监 管而言) 经营理念——金融创新(包括经营策略、业务种类、 金融工具等)
经营手段——电子化(将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引入银 行经营)
二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四)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 (1995—2003) )
第二阶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 第二阶段, 业的监管。( 。(2003、4) 业的监管。( 、 )
人行变革: 人行变革:
1、83年,工行从人行中分离出来。人行实现央 、 年 工行从人行中分离出来。 行与商行的分离。 行与商行的分离。 2、90年代,92年,证监会成立;98年,保监 年代, 年 证监会成立; 年 、 年代 会成立,进一步把对证券、 会成立,进一步把对证券、保险市场的监管从 人行中剥离出来。 人行中剥离出来。 3、03年4月,银监会成立。人行货币政策与银 、 年 月 银监会成立。 行监管职能的分离。 行监管职能的分离。
(三)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源自于20世纪 年代金融大危机之后的美国 存款保险制度源自于 世纪30年代金融大危机之后的美国,其 世纪 年代金融大危机之后的美国, 当时建立的的宗旨是,重新唤起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当时建立的的宗旨是,重新唤起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保 护存款者的利益, 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营 活动。 活动。 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率 缴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 缴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投保银行经营破产或发生支付困 难时,存款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难时,存款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目前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 目前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 (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美国 )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 (2)政府与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机构。日本 )政府与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3)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前联邦德国 )银行出资自己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一章导论

董事会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商业银行的 经营计划和政策。
行长
负责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 施董事会制定的各项决议。
监事会
负责对董事会和行长的监督,确保商业银行 的合法合规经营。
02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
01
经济增长
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财富,进而影 响银行的贷款需求。
市场风险定义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商业银行遭受损失 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来源
市场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市 场价格的波动。
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冲、分散投资、限额管理等策略 来降低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定义
操作风险是指因商业银行内部流程、系统、人员等因素出 现故障或失误,导致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职能
吸收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各种存款,集 中社会闲置资金,用于发放贷款 和进行投资。
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通过发放各种形式的贷 款,满足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需 求,同时获得利息收入。
办理结算
商业银行提供各种结算服务,如 支票、汇票、本票等,方便企业 和个人进行经济交易。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01
操作风险来源
操作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内部流程设计 不合理、员工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等。
02
03
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控 制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建立风险监 控系统等策略来降低操作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回购协议
通过回购协议获得短期融资。
1.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竞争;
效应;
输入您增需要强的银文字行内容实请力在此,处提高抗输风入您单需要一的文制字银内容行请在的此不处 足及规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 (2)有利于银行调剂资金添加、文险本内能容力请在,此处弥添补加文单本一制银添行加文避本内法容请律在对此处设添加置文分本 支机构
府 的 协 调 , 能适 应 本 地 转移风险;
25 中国银行业体系结构
图2 2021年末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占比
26 中国银行业体系结构
【例2 多选题】下列( )属于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
A.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26%
31%
主 要 标D题.中国农业主发要展标银题行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
社,2007
➢ 3.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 4.约瑟夫・F.辛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请在此处
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请在此处
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内容。
内容。
输入标题文字
输入标题文字
27
【答案】A;B;D
【解析】目前,我国有开发性金融机构1家——国家开发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2家——中国进出口银26行% 和中国农业发31展% 银行,
2017年
召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金融稳 定发展委员会成立。
2013年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 行)》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2018年至今
我国银行业进入规范发展的新时期,并 经受住了经济增速下行、新冠疫情、西 方货币政策冲击等
商业银行管理(1)

(2)保护性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 保险制度。
4、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提供缓冲余地; 2、提供启动资金; 3、树立公众信心; 4、提供发展资金; 5、保证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 6、满足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三、盈利性原则
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业务收入与费用开支的 差额。
业务收入可分为资产收入和服务费收入两部分。 资产收入有贷款利息收入、证券投资收入、外汇 交易收入等;服务费收入包括商业银行从事咨询、 代理、信托、租赁等业务时获取的收入。
业务支出则包括利息支出、工资支出、固定资 产折旧等。
国内银行存款
75
备用信用证的 信用对等额
+150
225 ╳ 0.2 = 45
风险权重为50%类
家庭住宅抵押贷款
75 ╳ 0.5 = 37.5
风险权重为100%类
对企业的贷款
975
对企业长期信贷 承诺对等额
+150
1125 ╳ 1 = 1125
1207.5
(3)计算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
资本充足率=
╳ 100%≥ 4风%险资本
(资产*风险权重)
总风险资本比率 =(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100% ≥ 8%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资产╳风险权重)
表内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 表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风险权
重)
1、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
综合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部 资产负债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 财务会计部 投资管理部 海外行管理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银行控股制
银行控股公司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 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在法律上,这些银行是独立的,但其业务与经 营政策,统属于同一股权公司所控制。这种商 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在美国最为流行。
银行持股公司使得银行更便利地从资本市 场筹集资金,并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上的好 处,也能够规避政府对跨州经营银行业务的限 制。
(2)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12
金融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联系更
加复杂,各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人们对财富的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商业银行根据 客户的要求不断拓展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如信托、 租赁、咨询、经纪人业务及国际业务等,并在商业 银行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也就 有了“金融百货公司”的称呼。
早期银行业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发展
3
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资本主义商 业银行
(1)原因:封建时期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严重 阻碍着社会闲置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
(2)途径:由旧高利贷的银行转变而来;按照 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 (3)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 行—英格兰银行(1694年)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银行内部各部门及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组织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 (1)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 (2)执行机构:行长、各委员会、业务部门 (3)监督机构:监事会
21
典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图
监事会 总稽核
股东大会 董事会 行长、总经理
委员会
一、二、 三级分行
7
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自有资金,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对象特殊; 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特殊;责任特殊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既有别于国 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 构
8
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 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9
信用中介
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 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 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
一,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 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二,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 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 加速经济增长;三,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 货币资本
16
分行制
(1)特点: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 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 行领导指挥。
(2)分行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 分行制度。
(3)分行制按总行的职能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划分 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
17
分行制度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业务分散,有利于保障银行的安全性; 易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银行总数较少,便 于宏观经济管理
4
中国古代的银钱业
南北朝的典当业 唐朝的“飞钱”:中国最早的汇兑业务 明清时期的当铺、钱庄
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5
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发展
(1)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 (2)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3)金融业务与工具的不断创新 (4)金融管制不断放宽,金融自由化 (5)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 (6)出现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
投资
放款
存款
国际
信托
会计
人事 教育 控制 公关
10
支付中介
(1) 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 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 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2)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 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 周转,促进了经济发展
11
信用创造
(1)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 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教材:《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三版) 主编:庄毓敏 2010年12月
1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商业银行的原始状态
古巴比伦的“里吉比”银行和寺庙 希腊的寺院、公共团体、私人商号 公元前200年的罗马 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bank和bankruptcy的来源
19
我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控股公司发展迅速,出现了 光大集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海尔集团、首创 集团等金融资本控股和实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公 司。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金融业高 度管制所造就的垄断利润的存在。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还存在法律 的缺失。
20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注: 这些金融发展趋势的出现对今后商业银行 制度与业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
商业银行的性质
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法 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13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必须以满足顾客的需 求为前提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必须以效率为原则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受到银行规模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受到政府对银行业的
监管要求的影响
14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即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1)单元银行制 (2)分行制 (3)银行控股公司制
15
单一银行制
也称独家银行制。它的特点是银行业务完 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 支机构。这种银行制度在美国非常普遍
优点:有利于自由竞争;有利于银行和地 方政府的协调;独立性和自主性,经营灵活; 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的监管
缺点:与现代经济横向发展的趋势不协调; 业务集中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不利于分 散风险;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