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方法谈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都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函数,特别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公差d ≠0时),而其求和公式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数列的单调性的判断可以借助于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数列中各项大小的比较,可以借助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来比较.因此,许多数列问题可以用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加以解决.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看成自变量为n 的一次函数(公差d ≠0时)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其前n 项和为n S ,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221

1n n n ka S S +-=-成立.

分析:将n a 看成是n 的一次函数,设出函数解析式并代入进行求解.

解:设存在常数k ,使得2211n n n ka S S +-=-成立,

令n a pn q =+(p 、q 为常数),

则221()1n n k pn q S S ++-=-.①

又∵(12)(1)2n p S p n nq n n nq =++

++=++,, 代入①式变为22223121()22kp n kpqn kq pn p q n p q ⎛⎫++-=+-+-+ ⎪⎝⎭

, 22321221()kp p kpq p q kq p q ⎧=⎪⎪⎪∴=-+⎨⎪⎪-=-+⎪⎩

, ②

, ③, ④ 由②,得 0p =或32

kp =. 将p =0代入③、④不成立. 将k p=代入③,得 4p q =-

, 代入④,得 21164kp p p -=-+,即331324

p p -=-, ∴3227p =,从而得出8164

k =. ∴存在常数k ,使得2211n n n ka S S +-=-成立.

评注:存在型探索性问题,是指判断在某些确定条件下的某一数学对象(数值、图形、

函数等)不确定的问题.这类问题常常出现“是否存在”、“是否有”等形式的疑问句,以示结论有待于确定.解答此类问题的思路是: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或暂且认可其中一部分的结论,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若由此导出矛盾,则否定假设;否则,给出肯定结论的证明.

2.构造一次函数模型,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题

例2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30,前2n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n 项和为( ). (A)30 (B )170 (C )210 (D )260

分析: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先对1(1)2

n n n S na d -=+进行变形,122n S d d n a n =+-,则122

n S d d n a n =+-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再利用点共线的性质求解.

解:由1(1)2n n n S na d -=+

,可得122n S d d n a n =+-, 由此可知数列n S n ⎧⎫⎨⎬⎩⎭

成等差数列, ∴23323n n n S S S n n n n n n ⎛

⎫⎛⎫⎛

⎫ ⎪ ⎪ ⎪⎝⎭⎝

⎭⎝⎭,,2,,,三点共线. ∴310030302323n S n n n n n n n n

--=--, ∴3210n S =.

评注:①n S n

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直线上的离散点,本题是利用点共线的条件建立方程求解3n S 的.运用该法还可以推得在等差数列中若()p q S q S p p q ==≠,,则()p q S p q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也可以看成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利用该性质可推知等差数列中若()p q a q a p p q ==≠,,则0p q a +=.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可看成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

例3 已知等差数列{}n a ,首项1a ,且310S S =,问此数列前几项的和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分析: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为特殊的二次函数,所以可采用配方法求其最值. 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

∵310S S =,即116

d a =-,

∴211111*********(1)(1)22612248n S na n n d na n n a a n a ⎛⎫⎛⎫=+-=+--=--+ ⎪ ⎪⎝⎭

⎝⎭, ∴当n =6或n =7时,67172

S S a ==为最大. 评注:关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大(小)问题,可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加以分析,但应特别注意,当对称轴不是正自然数时,应将与对称轴最接近的两个自然数代入函数关系式,再求值比较,以便确定n 取何值时,n S 最大(最小).

4.利用函数单调性知识解(证)数列中的单调性问题

例4 已知函数()22x x

f x -=-,数列{}n a 满足2(lo

g )2n f a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n a 是递减数列.

分析:①本题已知函数关系式,并给出了n a 的关系式,将其看作关于n a 的方程解出即可.②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借助函数的增减性的方法来证明数列的增减性.

(1)解:∵2()22(log )2x x n f x f a n -=-=-,,,

∴22log log 2

22n n a a n --=-,即12n n a n a -=-.. ∴2210n n a na +-=, (※)

解得 21n a n n =-+ 又∵0n a >,∴21n a n n =+;

(2)证明:由22122(1)1(1)111(1)1(1)

n n n n a n a n n n n +++-++==<+-++++. 又∵10n n n a a a +>∴<,

.. ∴数列{}n a 是递减数列.

评注:本题主要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题,(※)式可看成是关于n a 的方程;而求出的通项公式又反映了n a 是关于n 的函数.解题过程中0n a >这个细节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