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微生态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害微生态控制
杨治平 103331432 林学104
例1: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等的生态控制技术温度条件的调控。1)深冬季节遇上连阴等灾害性天气,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瓜类灰霉等病害发生为害的主要原因。实践中,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米留一个通风窗(离地面1~1.2m,规格为0.4m*0.5m),晴天早揭草帘,下午及时盖帘,保持棚膜干净透明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棚室内温度。温度超过30℃,及时放风,防止瓜果受害。冬春季节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大棚,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2)光照条件的调控。光照条件与温度条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光照不足,温度难以保证。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棚膜质量差,有水滴、灰尘,都影响光照。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在建棚时,要求棚室向西偏10°左右,以提高棚室温度。3)水分条件的调控。棚内湿度过大也是这些病害发生为害的关键因素。为此,棚内蔬菜应轻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早上棚内湿度达90%以上时,及时放风20-30min,可有效降低棚内湿度。2000年,在青岛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试验测定,采用双膜覆盖,膜下浇水,及时通风的,下午3时棚内RH(相对湿度)为62%;双膜覆盖,膜下滴灌的为58%。单膜覆盖的对照棚RH为86%。4)气体条件的调控。温室大棚内CO2浓度过低,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生长势弱,降低抗病力。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多施有机肥,增加CO2,或在见瓜见果后,从揭草帘到中午12时,增施CO2肥,也明显增强瓜果长势,增强抗病性,瓜果可增产50%以上。
例2:西瓜、黄瓜枯萎病的生态控制1)采用日光高温土壤消毒。每667㎡采用稻草或麦秸500-1000kg,切成4-6cm长,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00kg,或生石灰500kg,翻地、铺膜、灌水,然后密闭大棚温室15-20d,夏季地表土温可达60℃以上,可有效地控制枯萎病、线虫及其他土传病害。试验结果表明,该措施对重茬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2)嫁接换根。利用南瓜对西瓜尖镰孢菌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高抗或免疫特点,选择云南黑南瓜籽或南砧1号作砧木,对黄瓜苗和西瓜苗进行嫁接换根,可有效地控制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为害。本市棚室黄瓜、西瓜采用该项技术的已几乎达到100%,其防病效果都在95%以上。
例3:水稻纹枯病微生态控制技术1)清除菌源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菌源是菌核,主要来自越冬土壤之中,其次来自病稻残体以及田间、田边杂草和其他寄主植物上。菌核存活率高,在土表能达95%以上,在土层10~25 cm可达到85%左右。翌年稻田翻耕灌水平整,菌核上浮,夹杂于水面浮渣之中,俗称“浪渣”,随风向漂移,水稻生长期间菌核依附于稻株基部。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水稻,形成水稻纹枯病。因此在水稻播种或移栽前,必须反复打捞氽在水面的“浪渣”,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据跃进农场试验,清除“浪渣”1次的水稻纹枯病初发病率为7.5%,清除2次以上发病率为1.5%~2.5%,对照田为25%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彻底清除菌源是水稻纹枯病生态控制的技术关键。2)生态培肥是创建水稻良好生长的基础,应通过培肥土壤来提高土壤自然生产力、稳定土壤有益微生物、保证水稻需肥的均衡供应,使水稻长势清秀、健康生长;同时使稻株体内不出现过量的游离态氮,达到水稻生理养分平衡,从而使病菌难以入侵,或入侵后病菌不具备繁殖扩散蔓延的内在条件,起到控制纹枯病流行为害的作用。跃进有机水稻基地的具体做法是,前茬种植绿肥,春季翻耕腐熟,增施生态有机生物肥75~100 kg/667 m2作基肥,基肥用量占水稻全生育期需肥量的65%~
70%,控制纯氮肥用量,穗肥同样配施有机生物肥45~50 kg/667 m2。据跃进农场2009~2010 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态培肥的粳稻稻株干物积累比常规增加12%~15%,根系容量比常规增加1.3~1.5 倍,根系长增加2~3.2 cm,千粒重增加1.0~1.5 g,纹枯病发病率下降65%~78%,主要害虫的发生量减少45%~50%。3)稻田水生境好坏是水稻健壮生长的关键,是影响纹枯病流行与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稻田水生境灌溉调控必须按水稻生理需水要求予以实施,达到水稻根系生长茂盛、茎秆粗壮、叶片挺拔,以提高水稻自然抗病的能力,同时起到控制纹枯病菌源流动、病菌侵入扩展蔓延的作用。4)水稻纹枯病的大发生是水稻病菌、稻田、生境三者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的结果。采用有效的菌源控制和生态栽培(生态培肥、水生境调控等)后,不可能出现水稻纹枯病的大发生,如大发生即表明是生态调控措施不到位。单纯依靠药剂防治来解决纹枯病的流行危害是水稻生产上的误区,应把药剂防治列入生态控制技术体系之中,其作用是促使水稻与病害之间的再平衡,因此药剂防治仅是水稻纹枯病生态控制技术体系中辅导措施,亦只是水稻生产上的应急防御措施。5)选用和推广抗病品种是纹枯病生态控制技术体系中最重要途径,但迄今为止,优质、高抗、免疫的粳稻品种尚是空白,仅有相对中抗的品种,如跃进农场采用的经过育种改良的优质粳稻品种“8004”,就比其它常规粳稻对纹枯病有较好抗性。
例4: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us)AR11菌株处理南方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incognita)的二龄幼虫(J2)和卵,以评价生防菌AR11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12、24、36和48 h后,5倍稀释菌液(AR11-5)对J2的活性抑制率分别比对照(清水)高55.17% 、59.15% 、81.0%和47.15% ;用1倍稀释菌液(AR 11-10)和5倍稀释上清液(S-AR11-5)处理卵8 d后,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高29.11% 和29.17%。用不同浓度的AR 11菌液进行温室盆钵实验,结果显示:8周后根系上的根结和卵块数明显减少,其中以10倍稀释菌液处理组减少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少68.12%和75.10% ;同时番茄的冠重比对照组高25.16% 。上述结果表明:AR11菌株对番茄根部根结和卵块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二龄幼虫的活性,但对雌虫产卵能力没有影响;低浓度的菌悬液和上清液对卵的孵化有促进作用;此外,该菌株还对番茄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例5:采用分离自水稻苗期根内、根面的固氮菌阴沟肠杆菌M R12和争论产碱菌R4(LB 液体培养至浓度为108cfu/ m l) 分别喷洒水稻植株孕穗期叶面5 d 后,用蘸有白叶枯病原菌( X anthomonas or y z ae pv . ory z ae ZHE173) ( 108cfu/ ml) 菌悬液的剪刀剪取水稻叶片接种病原菌后20 d,按6级标准记载病情,统计发病情况。结果发现,M R 12、R4预处理水稻叶片后其对水稻白叶枯病害的抗病性有所提高,病情指数分别为0. 48,0. 56,防治效果分别为38% ,27% 。表明植物促生细菌M R 12与R4预处理水稻叶片能够明显提高其对水稻白叶枯病害的抗病性。
参考文献:
[1]梁宗贵,宁协峰;等保护地几种蔬菜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方法[ J ].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12 ):13-14
[2]张觉晚;等.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原理与措施[ J ]. 茶叶通讯,2005,32(2 ):19-22
[3]肖斌,顾宇雷,樊卫妹;等水稻纹枯病生态控制技术[ J ]. 上海农业科技,2011,114
[4]丁国春;付鹏;李红梅;等.枯草芽孢杆菌AR11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 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2 ):46249
[5]杨海莲;孙晓璐;宋未;等.水稻内生阴沟肠杆菌MR12的鉴定及其固氮和防病作用研究[ J ].植物病理学报,2001,31(l):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