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飞扬之旗)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doc

第55讲哲学第三单元复习一、教学目标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三、典型例题1. (2013·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

(3)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

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10分)答案:(3)(10分)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

(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②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汽车消费为背景,用文字、图表数据等材料给出了2004——2011年间我国居民汽车消费的现状,并分析了这一现状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3)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中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设问要求远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关键关橄是创新。

首先,它指明了解答本题的知识范围,即以“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知识为范围;其次,在本题中它还指明了答题的大致角度,即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次矛盾和创新的作用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2. (2015·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飞扬之旗)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飞扬之旗)

特别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权力属于集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
民统一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是人大代表作为国
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当人大代表个人的权 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所具备的个人权利,二者不 联系 利“集中”起来,就可能变成会议通过的决 能等同。 议、决定,成为权力性存在。
对点 精练
[2012· 全国卷] 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对点 精练
[2012· 广东卷] 下表为某人大代表2011年工作总结的部分 内容。
联名向县人大提交“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思 路”议案 2011 联名对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的采购项目提出质疑并 年 要求答复 对县农业局“农机支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 ) 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C.该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D.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思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 三 单 元 知 识 板 块
中国共产党
我国的政党制度
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的 特 点 和 优 越 性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
E、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5、人民法院
6、国务院
F、国家权力机关
H、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J、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7、人民检察院
8、村民自治组织
难点 释疑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各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它们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能说是 相互监督。 (2)人大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但不等于代替 其他国家机关的具体工作。各国家机关在人大的统一领导下 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3)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既是支持,也是一种制约, 一方面使“一府两院”的工作以人大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 支持,另一方面又把“一府两院”的工作置于人大的有效监 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保证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3.联系的普遍 性
4.联系的客观 性
5.联系的多样 性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7.系统优化方 法
命题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 的重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 性及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 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相协调、生活中 的一些哲理性说法、案例等, 说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等。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知识点3 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
鱼儿离不开水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 多样性 别,事物的联系也多
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2014•江苏高考)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看高考考什么]
知识点1 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普遍的
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三 辩证法的矛盾观(飞扬之旗)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三 辩证法的矛盾观(飞扬之旗)

高考 真题
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 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高考重庆卷)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 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 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 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 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 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 市摊点管理。
相互分离 它体现着矛盾双方______ 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联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 系 发展。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 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 存在和发展。
考点突破
第一,“事事有矛盾”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
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 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原理 归纳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 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 两分法,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

2015文化生活第一课复习(飞扬之旗)

2015文化生活第一课复习(飞扬之旗)

参考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 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 国国家形象提升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的重要精神武器。




文化竞争力的内涵----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 统一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 化素养; 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容。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 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 作用;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 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 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2011· 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 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 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 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版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之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飞扬之旗)

19版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之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飞扬之旗)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金砖国家之间既对立又 统一,共同推动金砖国家的发展。 ②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金 砖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 的特殊利益,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 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 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 对立,实现求同存异。
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 离的倾向和趋势。 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对立,包括 一切差异和对立。它与生活中所 说的斗争,是一般与个别、普遍 与特殊的关系。
理解矛盾的内涵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
②不能认为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它们之 间形成了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有矛盾。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④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既不能被创造和制造, 也不能被消灭。 ⑤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矛盾双 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使事物发展质变。
厘清几点认知 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中,并受同一性的制 约。(千万不能颠倒来讲) ②不能认为“矛盾就是斗争”,而是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 化和发展。(2分)失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芭比之 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2分)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 遗产保护的大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 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 ②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 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 用中保护。(4分)

文化生活第四课复习(飞扬之旗)

文化生活第四课复习(飞扬之旗)

D
5.意义
对民族、国家而言,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对个人而言,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
要点探究
1.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 的影响。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 的重要基础。文化创新, 不仅表现在思想、理论的 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 术形式的变迁中。题干强 调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未涉及文化的竞争,A不符 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 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错误。 D与题意无关。故选B。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讲解点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表现) 3)传统文化的特征 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 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 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决定性因素 其 它 重 要 因 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更替 (外部因素) 科技进步 思想运动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功能 (内部因素)
如何认识 教育的作 用?
【典例3】
立意
解析
答案
【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 (2012· 新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解析】结合材料,尤其是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 最后一段材料,联系设问中 新的源泉和动力、影响文化发 的“广大中医药”,可以确定 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 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 属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 ,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 要途径。以我国科研人员广大 相关知识,分别进行概括、 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中医药文化为背景,要求学生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 总结、然后对应相应的知识 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 做答即可。 不长期依赖进口。 对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化的作用进行“论证和探究”。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 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 【答案】①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 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 展的重要因素。②现代科技有利于 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 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 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 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③有利于建 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传承中医药文化;④网络等现代信 。(12分) 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2015届高三哲学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复习0

2015届高三哲学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复习0
形 而 上 学
联 系
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
发 展
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
孤 立
静 止
片 面
一.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二.基本结构:
孤立 形 静止 而 上 学 片面 唯 对立 物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第九课) 辩 证 创新(第十课) 法 根本要求: 总特征: 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辩 证 2、联系的 客观性 的 联 3、联系的 多样性 系 观 4、联系的
1、联系的 普遍性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 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 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 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5、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P57---58
(1)内容: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 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份的功能及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 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六课(飞扬之旗)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六课(飞扬之旗)
(2014· 浙江卷)材料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 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 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 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 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 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 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 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 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
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1
(2014· 全国大纲卷)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 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 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 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 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5
(2014· 山东卷)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 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 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2
3

16版政治生活第7课一轮复习(飞扬之旗)

16版政治生活第7课一轮复习(飞扬之旗)
性质 宗旨 地位 执政方式 指导思想
中共
基本内容 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关系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方针 根本活动准则 重要机构
民主党派
政治联盟
合作机构 (人民政协)
性质 围绕主题 职能
知识整合
关于中国共产党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等决定的;②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③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④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 党自身建设的需要;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⑥体 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⑦体现了党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考点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⑴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 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⑵内涵: “四个自由”“两个方面”
A、信不信的自由 B、信哪种教的自由 C、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D、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即包括两个方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 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保 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⑶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 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特别提醒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恰恰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②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 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 进行依法管理。 ③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对这些活动的管理不是侵犯公民的宗 教信仰自由。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 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我们可以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 用。

19版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飞扬之旗)

19版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飞扬之旗)

建成智完成了78 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

A 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
一步完善。这表明
(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浏阳蒸菜产业的发展在于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请运用辩证 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浏阳蒸菜产业是如何获得成功的。(10分)
浏阳蒸菜产业的发展在于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请运用辩证 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浏阳蒸菜产业是如何获得成功的。(10分)
①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分)
2010年,浏阳提出“挖掘和包装浏阳蒸菜,做大做强浏阳餐饮品牌”的思路。浏水蒸 香老板重新定位销售方式,瞄准了可以带走、方便即食的蒸菜半成品,客户拿回家一蒸就 能做出一道菜,跳出了传统蒸菜店门口摆蒸笼的模式。2016年年底推出两款浏阳蒸菜年夜 欢聚宴套餐,每个套餐10个浏阳特色菜品,腊味、火焙鱼、粉皮羊肉、肉丸等,都是传统 浏阳菜的代表。3天就到达了将近120万元的销量。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 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 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官方答案: 辩证法对现存在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 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 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 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 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 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 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 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 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 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飞扬之旗)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飞扬之旗)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 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
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
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考点二、意识的作用 2.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突破
①含义:略。 ②要求: A、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B、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C、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 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D、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 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

2、除人脑外,其它动物都不能产生意识,因为只有人脑才是 意识的来源。 ( × ) 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如同照相机、镜子对事物的反 映一样。 ( × ) 【高考警示钟】意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
1)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 4( 、具体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理论是人脑思维的产物。 应明确电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 ( √ )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2014· 上海卷)26.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仿 佛刺猬的英国馆吗?馆内藏有6万粒种子。
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 常见的建筑。那种种子圣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 赫斯 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 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飞扬之旗)

2015级哲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飞扬之旗)

客观的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原理归纳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方法论: 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原理归纳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归纳
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
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原理归纳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含义不同
(1)区别: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
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
-相对主义、诡辩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对点精练
(2013· 衡阳模拟)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 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下呼啸升空。 这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前发射的15颗北斗导 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地球静止轨 道卫星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运动性 B.静止是无条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世界上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对点精练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 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 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七课

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七课

点拨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 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相互 依赖等方面。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 是相互区别的。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 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 量上看它是多。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 认为人在联系面前 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无能为力的观点是 错误的。 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 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联系的多样性的表现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 展,②③正确,选 B。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2.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寂寞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但如 果你能够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你就可以 建立一个丰富的人际网络。这说明 ①人与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不是客观的 与事物的联系离不开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 联系是普遍的和多种多样的 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 C ) ②人 ③事物的
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解析
①错误,人与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二 知识归纳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的地位、 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体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 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 体。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唯物论(飞扬之旗)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唯物论(飞扬之旗)

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世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人脑的机能
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一、辩证唯物论考点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4)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内容 (5)意识的作用 意识作用的表现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
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 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考点突破
四、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 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 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 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 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特别提示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 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固有的根本属性。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反对离开运动谈物 质的形而上学。
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别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 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 精神而言的。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一 哲学常识(飞扬之旗)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一 哲学常识(飞扬之旗)

考点突破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内涵: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总结和反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的含义: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的含义:是指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寻觅社会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共两课)
《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体系
①唯物论: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辩证唯 ②认识论(实践论):实践与认识 ③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 物主义 辩证否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 矛盾、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
对点 精练
(2010· 新课标全国卷)“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 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 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 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 导作用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存在就是被感知
A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考点突破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积极意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②缺陷: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 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三 辩证法的发展观(飞扬之旗)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三 辩证法的发展观(飞扬之旗)

9.下面名言与漫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D.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大学》)
特别提示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具有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实质)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原因)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状态)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路)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方法论)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对点 精练
[2011· 北京卷]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 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 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 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 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 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 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 “国 富民强”。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 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 “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如何实现“民富”? (12分) 答: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促进经 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民富”。(4分) ②量 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并抓 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民富是个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优化分配 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 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4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实现民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在 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健全各类公共 设施等方面努力实现“民富”,对未来充满信心。(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16
17
考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考点突破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对立) 【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 (2)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统一) 整 体 部 分 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 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 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 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 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含义 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 多。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地位 主导地位 被支配地位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作用 整体统率着部分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分。 特别提示 整体大于部分,但不是说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部 * ③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功能 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部分功能小于整体功能 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状态构成整体时,整体 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不合理的、无序的状态构 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18
)
13
(2014· 课标I卷)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 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
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
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 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 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整 系统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 体 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性 有 序 性
优内 化部 趋结 向构 的
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 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 和方向发生作用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 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 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 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
8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联系的多样性
考点突破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多种多样的。 (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 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 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 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条件性)
11
[2014· 盐城期中]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 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
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 “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 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 )
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 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7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突破
2.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 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 A.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 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C.②④源自D.③④14(2014·安徽卷10)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 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 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 鱼类迅速减少、水土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 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体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概览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2、系统优化方法
6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突破
(1)、联系的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内部的联系; C.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2
[2014· 哈师大附中期中]漫画《折腾》给我 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B.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23
[2014· 湖南长沙联考]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 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 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 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 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
[2014· 淮安调研]一些年轻人冲着“2014.1.3”
谐音“爱你一世一生”,起早贪黑排队“抢”结婚
证,南京一天办5700对,赶上平时一个月的登记量。 吉日“抢”结婚证的事实 ( 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表明人们可以创造联系,造福自己 )
C.认为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承认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正确认识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优化方法 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
用综合的思维 方式来认识事 物。要着眼于 事物的整体, 要注意遵循系统 从整体出发, 内部结构的有序 有序性 把各个部分、 性,使各要素按 原则 各个要素联系 照一定的顺序和 起来考察,统 方向发生作用 筹考虑,优化 要注重系统内部 组合,形成关 结构的优化趋向, 于这一事物的 优化 完整准确的认 力求实现整体功 原则 识。 能大于部分功能 21 之和 要着眼于事物 整体性 的整体性,重 原则 视整体的功能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12
[2014· 南京调研]目前,我国通信市场多网并
存,有2G、3G、TD-LTE,4G也渐行渐近,这给了运
营商和移动电话用户更多的选择。材料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选择性 B.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优越性 D.联系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4
[2014· 徐州期中]下列关于系统优化的方法,
正确的有( ) ①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④要求我们用创新思维来认识事物 A.②③ C.①② B.③④ D.①③
25
宋代苏东坡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 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 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 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 读“厚”了。“八面受敌”法启发人们读书要 ( ) A.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整体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2013年10月15日,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 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 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 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 上网,最高速率可达3.25 G,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 M,堪称世 界上最快的“灯光上网”。这说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 具体联系 ③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联系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
(2014· 重庆卷)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 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
想到雾霾、污染、PM2.5。
9.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 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参考答案
①事物是有若干部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
能对整体的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3分) 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 水平的重要环节。(4分)
③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
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
1
思 想唯 方 第 法物 三 与辩 单 创证 元 新法 意 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