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bbc8de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c.png)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
分享阅读是指在小班教育环境中,老师或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分享阅读体验并进行互动交流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有以下好处:
1. 增强阅读兴趣
通过分享阅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分享阅读时,孩子们可以借助老师或家长的帮助,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更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分享阅读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进一步理解书中的情节和主题,从而更好地领会书中的深层含义。
4. 建立合作意识
分享阅读需要孩子们与老师或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建立起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对于孩子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5. 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
通过分享阅读,家长和孩子可以一同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总之,分享阅读对于小班教育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
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幼儿园小班分享阅读案例
![幼儿园小班分享阅读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a820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3.png)
幼儿园小班分享阅读案例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分享阅读案例,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下面是一个可以分享给小班幼儿园孩子们的阅读案例:标题:《小猫钓鱼》主要角色:小猫、鱼、山羊故事梗概: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猫去钓鱼,但却吓跑了所有的鱼,最后山羊教给小猫一些钓鱼的技巧,小猫终于成功地钓到一条鱼。
故事起承转合:起:故事开始时,小猫非常喜欢钓鱼,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钓鱼。
承:于是小猫跑到湖边选了一根好看的鱼竿,然后借着湖水上的风,小猫用鱼竿戳了下去,结果吓跑了所有的鱼。
转:小猫烦恼地回去找山羊,希望得到一些帮助。
山羊告诉小猫要耐心等待,不要吓到鱼,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合:山羊的建议对小猫非常有用,小猫按照山羊的教导选择好地方和鱼饵,终于成功地钓到了一条鱼。
故事结构分析和理解:·故事起承转合清晰明了,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
·故事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故事通过小猫的经历告诉孩子们成功需要耐心和努力,以及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的重要性。
故事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适当引导孩子回答一些问题,或参与进故事中,增加互动的思考和表达:1.小猫为什么喜欢钓鱼?2.小猫是怎么去找山羊的?3.山羊给小猫了什么建议?4.你觉得小猫钓鱼时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5.你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通过引导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增强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结束后,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价值观以及对故事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
同时,可以通过给孩子们配发和故事相关的绘本或者手工活动,深化他们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通过阅读案例《小猫钓鱼》,可以帮助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适当引导和互动能够使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加强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a21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b.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以下是一份适合小班的分享阅读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案名称:《我爱我的家》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并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图书,学习翻书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绘本《我爱我的家》
2. 准备材料:家庭照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教师出示绘本,介绍书名《我爱我的家》。
3. 教师带领幼儿逐页翻阅绘本,讲述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4. 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5. 教师总结: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
6. 课后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这个故事,并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以适应幼儿的学习需求。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请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你的教学风格和幼儿的特点。
小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 教案设计
![小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574d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e.png)
小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苍蝇,苍蝇,快走开》2. 苍蝇玩具或图片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CD:《苍蝇,苍蝇,快走开》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苍蝇,苍蝇,快走开》,让幼儿熟悉故事中的角色。
2.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图书讲述《苍蝇,苍蝇,快走开》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观察与讨论(5分钟):教师展示苍蝇玩具或图片,让幼儿观察苍蝇的特征,引导幼儿讨论苍蝇的生活习性。
4. 创作环节(7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苍蝇,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展示与分享(3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如苍蝇、蚊子等,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班级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捉苍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幼儿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课件、苍蝇玩具等,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苍蝇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小班分享阅读教学设计
![小班分享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45a1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2.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孩子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享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本文将探讨小班分享阅读教学设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建议。
一、教学目标分享阅读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技巧。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独立选择读物、积极思考和理解故事等。
2. 拓展孩子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享阅读活动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阅读体验。
4. 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帮助他们分析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
二、教学内容分享阅读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故事等适合小班的读物。
选取一些简短且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孩子的年龄、兴趣和阅读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活动建议1. 绘本分享:在课堂上引入一本绘本,通过绘本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老师可以将故事情节简单展示给孩子,然后引导他们谈论和分享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感受。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和交流。
2. 角色扮演:选择一些经典故事,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可以分成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创建阅读角落:在教室中创设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放置各类适合小班的读物。
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向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4. 图书馆探索:组织小班的图书馆参观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图书馆的宁静氛围和浩瀚的书海。
引导孩子了解图书馆的分类和借阅流程,并在图书馆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
5. 组织读友会:在家长的支持下,组织小班的读友会活动。
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读一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通过读友会活动,扩大孩子的阅读圈子,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上床睡觉》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上床睡觉》](https://img.taocdn.com/s3/m/c8cfe3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7.png)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上床睡觉》一、故事简介《上床睡觉》是一本儿童启蒙绘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上床睡觉前的一系列事情,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本书适合3-5岁的孩子阅读。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2.培养孩子整理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能力;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教学准备1.《上床睡觉》绘本;2.枕头、被子、玩具、洗漱用具等道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歌曲或手指游戏等方式热身,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并准备好听故事。
2. 故事阅读教师给孩子讲述《上床睡觉》的故事,让孩子听懂并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从故事情节中体会细节,感受情感。
3. 教师提问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变化、周围环境等方面,让孩子在思考中学习。
4. 互动交流教师鼓励孩子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5. 结束活动教师与孩子一起回顾故事情节和道理,引导孩子总结归纳,培养孩子整理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表现及听故事后的表情、反应等方式进行评估,以便教师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道理,判断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孩子愉快地学习的原则,教师讲述故事时语言简单明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
提问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提出的问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引导孩子思考,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提问环节也不能过于复杂。
最后,教师与孩子总结的归纳结论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更好地延伸教学效果。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adaf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e.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教案名称:《我喜欢的动物》小班分享阅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2. 通过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资源:1. 《动画世界》绘本2. 图片和海报展示材料3. 彩笔、纸张等学习工具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
- 学生们自由说出他们喜欢的动物,并简单介绍一下原因。
2. 阅读绘本(10分钟)- 使用《动画世界》绘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观察和欣赏绘本中的动物插图。
- 教师可以解释生词和提问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学生们准备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分享,可以使用绘画、剪纸等方式制作卡片或图片展示。
- 学生们轮流分享并描述他们喜欢的动物,包括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等。
- 其他学生可以对分享内容进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绘画活动(10分钟)- 学生们使用彩笔和纸张,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创作。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图指导和技巧,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5. 结束(5分钟)- 学生们将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并说出自己所绘制动物的特点。
-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们的分享和互动,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将分享的内容写成小短文,进行阅读交流。
2.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其他关于动物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展开动物调查和研究活动,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储备。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https://img.taocdn.com/s3/m/84ede1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e.png)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海龟的成长历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海龟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小海龟》的图书、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通过展示小海龟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展示小海龟图片)(二)展开部分1、教师逐页展示图书,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讲述故事。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海龟的故事吧。
”(1)第一页:展示小海龟刚刚出生的画面。
师:“小海龟从哪里来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第二页:小海龟努力爬向大海。
师:“小海龟要去哪里呢?它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第三页:小海龟在大海里游啊游。
师:“小海龟在大海里会遇到什么呢?”让幼儿发挥想象。
(4)第四页:小海龟长大了。
师:“小海龟长大了,它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观察小海龟的外形变化。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小海龟的成长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海龟是怎么长大的吧。
”3、引导幼儿讨论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海龟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结束部分1、总结故事内容,强调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师:“小海龟的成长很不容易,我们要爱护它,也要保护它生活的环境。
”2、让幼儿模仿小海龟的动作,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1、在阅读区投放相关的图书,让幼儿自主阅读。
2、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小海龟。
五、活动反思在本次分享阅读活动中,幼儿对小海龟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观察图画、讨论交流等方式,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于小海龟的成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6047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8.png)
小班共享阅读教案小班共享阅读教案1活动目标:1、情愿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初步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活动预备:小狗和小狗妈妈的手偶。
活动目标:一、导入活动观赏故事好宝宝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老师戴上手偶,叙述故事好宝宝不挑食,引导幼儿发觉挑食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危害。
老师:小灰狗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什么2、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由于挑食,小灰狗越来越瘦,身体也越来越差,所以差点儿被风吹跑了。
老师小结:小灰狗由于挑食,越来越瘦,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差点儿被风吹跑了。
二、依据故事内容争辩1、老师以故事中狗妈妈的口吻提问,小伴侣有没有像小灰狗那样的挑食习惯2、老师引导幼儿说说如何来挂念小灰狗改掉挑食的习惯。
老师:我们应当对小灰狗说什么我们应当为小灰狗做些什么3、老师小结:小伴侣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需要各种养分。
假如挑食,就会使小伴侣的身体缺少养分,最终像小灰狗一样,长不高、长不大,浑身没有力气。
三、说一说、想一想1、老师结合班上幼儿普遍挑食的状况,找出这些食物的图片,挂念幼儿了解这些食物的养分价值。
老师:这些食物中哪些是你吃过的哪些是你宠爱吃的老师:它们对小伴侣有哪些养分价值呢小结:牛奶——是补充钙,让小伴侣长得高而壮;鱼肉、羊肝——让小伴侣的眼睛更加光明;肉——补充热量,让小伴侣更有劲儿。
活动反思:小伴侣入园将近一年,虽然老师每天吃饭都在强调不挑食,但有些小伴侣还是挑食,一会儿不吃青菜,一会儿不吃肉。
有的小伴侣在老师的鼓舞下,还能坚持把菜吃完,有的小伴侣就是把不要吃的菜放在桌上,桌上一片狼藉。
我们班顾笑语、汤俊琪特殊挑食,所以这次活动着重针对这几个小伴侣。
在故事提问时我特意我请了平常爱挑食的几个小伴侣答复我们应当对挑食的小灰狗说什么我们应当为小灰狗做些什么从而让他们知道不挑食才能身体好。
活动下来,幼儿根本明白吃饭不挑食的道理,局部幼儿也表示以后不挑食了。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https://img.taocdn.com/s3/m/0c5249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阅读,认识小海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绘本《小海龟》。
2、小海龟的图片、视频资料。
3、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里都有什么动物呀?”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展示小海龟的图片,问:“看,这是谁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海龟。
”2、阅读绘本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小海龟》,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画面,讲述小海龟的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如:“小海龟在哪里出生的?”“小海龟是怎么游向大海的?”“小海龟在大海里会遇到什么危险?”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
3、观看视频教师播放小海龟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海龟的生活。
观看后,组织幼儿讨论:“小海龟可爱吗?为什么?”4、模仿游戏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海龟在沙滩上爬行和在海里游泳的动作,增强幼儿的体验。
5、绘画活动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工具,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海龟。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6、分享交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画的小海龟在做什么。
四、活动延伸1、在图书角投放与小海龟相关的书籍,供幼儿自由阅读。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小海龟的知识。
五、注意事项1、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模仿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碰撞。
3、对于幼儿的绘画作品,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做过多的评价和比较。
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幼儿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分享阅读中获得快乐和知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小班的幼儿对小海龟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https://img.taocdn.com/s3/m/500f65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b.png)
【小班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教案: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小海龟故事,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海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分享、勇敢面对困难,最终与伙伴们一起快乐生活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让幼儿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分享的意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分享。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海龟手偶、分享物品(如糖果、玩具等)。
2. 学具:幼儿画册、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海龟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小海龟是什么样的吗?它们生活在哪里?”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运用故事课件,逐页讲述小海龟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提问:“小海龟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分享物品,如糖果、玩具等。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和小海龟一样分享你的玩具/糖果吗?为什么?”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故事情节,用彩笔、贴纸等材料在画册上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完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从创意、表现力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小班分享阅读活动——小海龟板书内容:1. 故事梗概:小海龟成长过程中,学会分享、勇敢面对困难,与伙伴们一起快乐生活。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小海龟为什么受到大家的喜爱?2. 答案:小海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勇敢面对困难,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https://img.taocdn.com/s3/m/927e78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3.png)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分享阅读,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分享和合作的精神,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熊熊与朋友们之间的分享和合作。
2. 故事情节:熊熊有一个美味的蜂蜜,朋友们都想尝一尝。
熊熊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蜂蜜,大家吃得开心,友谊更加深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分享阅读,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内容,准备好故事课件或图书。
2. 幼儿准备: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参与互动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分享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扮演,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区域活动:设置阅读角,提供相关图书、图片等材料,让幼儿自主阅读、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针对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67f0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d.png)
一、教案名称:小班分享阅读教案二、课时安排: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学会与人合作。
四、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或故事书。
2.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3. 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4. 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5.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或经历。
五、教学步骤:1. 开场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观察图片(5分钟):教师展示绘本或故事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3. 朗读故事(1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4. 讨论故事主题(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5. 分享自己的故事(5分钟):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或经历,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分享自己故事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 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或故事书。
2.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教具。
3. 手指游戏音乐及视频素材。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或故事书,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提高他们的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
4. 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课后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进行分享阅读。
2. 开展阅读角活动,鼓励幼儿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https://img.taocdn.com/s3/m/6a35c7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1.png)
小班语言教案-分享阅读——熊熊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分享阅读,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分享2. 故事主要角色:小熊、小兔、小松鼠等3. 故事情节:小熊有一个美味的蜂蜜蛋糕,它邀请了小兔、小松鼠等好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以便进行分享阅读。
2.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小蛋糕模具,以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以便进行绘画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坐好,告诉他们今天要分享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
2. 分享阅读:利用课件或图书,逐页展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对他们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2. 绘画活动: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和彩笔,邀请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小熊蛋糕。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熊蛋糕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七、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小熊、小兔、小松鼠等角色。
让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分享游戏:准备一些小玩具或食物,邀请幼儿进行分享游戏。
让幼儿学会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食物给同伴,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同伴关系。
八、教学总结: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养。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03b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能理解儿歌的内容,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集体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享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分享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分享真快乐》、分享物品(如玩具、零食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2) 教师总结:分享是一种美德,能让人感到快乐。
2. 朗读儿歌:(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分享真快乐》。
(2) 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3. 理解儿歌内容:(1) 教师讲解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互相交流。
4. 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分享物品。
(2) 小组讨论:如何分享这个物品,让大家都感到快乐?5. 分享实践:(1)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分享行为。
五、课后拓展1. 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分享的重要性。
(2) 家长记录孩子的分享行为,下次上课分享。
2. 下一课内容预告:学习儿歌《好朋友》,感受友谊的美好。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能理解儿歌的内容,了解友谊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集体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友谊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6c9c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1.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分享的意义:通过故事讲解、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2.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4. 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2.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享的意义。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5.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故事书籍:准备与分享主题相关的故事书籍,用于讲解和引导学生阅读。
2. 实例材料:收集一些实际的分享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小组讨论卡片: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角度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互动游戏道具: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互动游戏的开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分享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关注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的参与情况和分享行为。
4.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了解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六、教学活动:1. 分享故事会:挑选适合小班的分享主题故事,如《小猴子的分享树》、《分享的快乐》等,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
2. 实例分享:呈现生活中实际的分享案例,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分享食物等,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小组讨论卡片,让学生围绕卡片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你觉得分享有什么意义?”“你曾经有哪些分享的体验?”等,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373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8.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教案主题:小班分享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阅读理解训练:通过阅读不同主题的短文,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阅读速度提升:通过不同的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阅读技巧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经验。
4.书面表达训练: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撰写一个关于阅读的主题文章。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和讨论。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识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小班分享阅读。
提问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重要性。
Step 2: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分发一篇适合小班阅读的短文,并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与短文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阅读速度提升教师介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例如使用手指指导阅读,每天坚持阅读等。
然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简短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互相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4:阅读技巧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经验,例如使用词典、标记关键词、批注等。
学生可以轮流分享,并互相学习。
Step 5:书面表达训练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阅读相关的主题,例如“我喜欢阅读的原因”、“我的最喜欢的书籍”等。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撰写一篇有关主题的文章。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Step 6:小组合作学生按小组讨论并阅读一篇新的短文。
每个小组成员读一段,然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讨论。
Step 7:总结和展示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展示他们的书面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文章,或展示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经验。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900aa7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6.png)
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分享阅读对小班的好处读书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大餐,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步骤。
对于小班的孩子,分享阅读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未被充分重视的学习方式。
在小班阶段,分享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带给他们许多其他好处。
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班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未完全发展,他们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分享阅读能够拓展孩子的语言知识,扩大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更好的与外部世界交流。
2. 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分享绘本,孩子们可以看到各种神奇的事物,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可以在看到绘本时,想象他们自己是书中的主人公,或者与书中其他角色作为朋友一起经历各种冒险。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引导他们发掘自己内心的世界。
3. 培养爱阅读的习惯在孩子尚在幼儿园时期,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分享阅读是非常好的方式。
通过分享各种各样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教会他们如何阅读好书,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爱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4. 培养孩子的情感智能通过分享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智能。
教师通过向孩子分享情感丰富的书籍,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体会他人的感受和思想,学会关爱他人。
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更强的情感智能。
总的来说,分享阅读对于小班儿童意义重大。
通过分享阅读,孩子们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语言范畴,开拓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培养爱读书的习惯和情感智能。
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孩子们体验书中的世界,让他们在书中享受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
![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b6b644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3.png)
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亲子共读、师生互动和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在这个小班中,孩子们将有机会接触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同时也能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的课程设置、教学特色和师资团队。
一、课程设置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的课程设置涵盖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绘本阅读、故事分享、诗歌朗诵、文学作品欣赏等。
在小班中,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交流互动。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小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特色1. 亲子共读: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推崇亲子共读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家长会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故事,通过讨论、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2. 师生互动:老师在小班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孩子们的互动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互动,激发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多元阅读材料:小班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绘本、故事书、诗歌、科普读物等。
这些材料既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又有利于开拓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4. 融合语言培养:除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还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师资团队奕阳教育分享阅读小班的师资团队由经验丰富、热爱教育的专业教师组成。
这些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有着无比的热情和耐心。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36c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6.png)
小班分享阅读教案第一章:认识分享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知道分享的意义。
2. 培养幼儿愿意与他人分享的意识。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学内容:1. 分享的概念介绍2. 分享的故事讲解3. 分享的游戏实践教学活动:1. 讲解分享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
2.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明白分享的意义。
3. 设计分享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分享,记录分享的美好时刻。
第二章:学会倾听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幼儿通过倾听理解他人的需求。
教学内容:1. 倾听的概念介绍2. 倾听的故事讲解3. 倾听的游戏实践教学活动:1. 讲解倾听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
2.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3. 设计倾听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倾听的乐趣。
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倾听,记录倾听的美好时刻。
第三章:学会表达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 培养幼儿自信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表达的概念介绍2. 表达的故事讲解3. 表达的游戏实践教学活动:1. 讲解表达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
2.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明白表达的重要性。
3. 设计表达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表达的乐趣。
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表达,记录表达的美好时刻。
第四章:学会尊重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尊重的概念,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尊重的乐趣。
教学内容:1. 尊重的概念介绍2. 尊重的故事讲解3. 尊重的游戏实践教学活动:1. 讲解尊重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
2.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明白尊重的意义。
3. 设计尊重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尊重的快乐。
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尊重,记录尊重的美好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分享阅读
《谁的足迹》
的教学目标由199:
1班分享和阅读。
根据图片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
2.学会通过比较来观察事物 3.试着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书中的内容教学准备:6本大书和6本小书的教学过程: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书。
让我们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脚印?我们一起数数好吗?这些脚印是一样的吗?那你猜这本书会说什么?(足迹)
它的名称是什么?(原来它的标题是谁的脚印),让我们谈谈(谁的脚印)
2:读图片(小鸡小鸭)
让我们看看它将是谁的脚印?不知道
:你认为这两个脚印是一样的吗?它们(尖的和圆的)有什么区别?它们可能是谁的脚印?让我们看看这是谁的脚印。
知道:这些是谁的脚印(小鸡和小鸭)你怎么知道的?我们来看看,好吗?
这是谁?小鸡在哪里留下了脚印?(雪)鸡脚印看起来像什么?另一只小鸭是吗?这只小鸭在雪地里走着,留下了一串脚印?小鸭的脚印看起来像什么?
(小狗和小猫)这两个脚印一样吗?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有4个圆圈)有什么区别(一个有尖锐的顶部,另一个有圆形的顶部)这些圆形脚印是谁的?(孩子们猜)这些尖锐的脚印是谁?(儿童猜)谁是
圆和圆脚印?(小猫)最初,小猫的脚印是圆的?它看起来像什么?圆圆的脚印属于小猫。
它们属于谁的尖尖的脚印?(哇!原来,这是小狗的脚印)
(小牛和猪)
咦!这两个脚印看起来像吗它看起来像什么(用手分成两部分),有什么区别?(两点)谁的脚印是
两瓣?谁的脚印有两点?(小猪)
谁会猜下一个脚印?(儿童推测)哇!这些是谁的脚印?(脚印)它呆在哪里?(在沙滩上)
3: end
今天,让我们猜猜谁的脚印在那里?(用6本小书复习)他们(人)最后是谁的脚印?你在哪里留下脚印?你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回家洗脚时,请让爸爸妈妈在干净的纸上留下你的脚印。
你能观察一下并告诉我你明天发现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