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7:分层结构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平台概述 (3)二平台逻辑架构 (3)三平台业务架构 (5)四对外接口服务 (6)五功能设计 (7)5.1 基础视频功能 (7)5.1.1 资源导航 (7)5.1.2 视频监控 (7)5.1.3 视频预案及轮巡 (8)5.1.4 云镜控制 (9)5.1.5 录像回放 (9)5.1.6 告警应用 (10)5.1.7 电视墙控制 (11)5.1.8 网络对讲 (12)5.1.9 抓拍抓录 (12)5.1.10 查询中心 (13)5.1.11 下载器 (13)5.1.12 上传器 (14)5.1.13 环境量应用 (14)5.2 微卡口功能 (15)5.2.1 过车查询 (15)5.2.2 微卡口告警 (15)5.2.3 车辆布控 (15)5.3 报警应用功能 (15)5.3.1 报警配置 (15)5.3.2 报警处理 (15)5.4 视频网管功能 (16)5.4.1 资源监控 (16)5.4.2 统计分析 (16)5.4.3 告警中心 (16)5.5 电子地图功能 (16)5.5.1 地图基本应用 (16)5.5.2 静态地图应用 (17)5.5.3 GPS应用 (17)5.6 多媒体交互功能 (18)5.7 视频会议功能 (18)5.7.1 会议管理 (19)5.7.2 关联监控点 (19)5.7.3 语音广播 (19)5.7.4 切换视频流 (19)5.7.5 视频轮巡 (19)5.7.6 更改窗口显示 (19)5.7.7 全屏 (20)一平台概述在电子政务外网部署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公安视频资源、政府各部门视频资源、行业单位视频资源以及社会视频资源的统一接入,满足各职能部门视频监控应用,打造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服务,同时为综治业务的实战应用打下基础。
二平台逻辑架构体系结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系统所能提供的业务服务的规模和水平。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屋顶-卷材防水屋面构造-课件PPT及视频介绍
(1)天沟(或檐沟)防水构造
①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当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 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设置防水涂膜附 加层;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铺 一层卷材。
②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 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 200mm。
③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2)泛水防水构造
随着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 发展目标和技术路线是大力发展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限制发展和使用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 卷材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淘汰焦油类防水材料和用高碱玻纤制成的复 合胎基材料,积极推广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发展环保型防水涂料,研究 开发高档建筑密封材料。
二、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1)沥青防水卷材。非永久性建筑的屋面防水 层采用二层油毡和三层沥青胶做法,简称二毡三油 防水层(共五层;分别为沥青胶、油毡、沥青胶、油 毡、沥青胶)。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方法有热 熔法及冷黏法两种。热熔法是用火焰加热器将卷 材均匀加热至表面光亮发黑,然后立即滚铺卷材使 之平展并辊压牢实;冷黏法是用胶黏剂将卷材粘贴 在找平层上,或利用某些卷材的自黏性进行铺贴。
课后作业
1.卷材防水屋面构造依次是?
2.屋面坡度<3%时,卷材宜
铺贴;
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
铺贴;
屋面坡度>15%时,沥青防水卷材应
铺贴。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为防止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 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分格缝上 面应覆盖一层 200-300mm 宽的附加卷 材用黏结剂单边点贴。分格缝的宽度一 般为20mm,纵横间距不大于6m。
《第1节__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
2.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3.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如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形状。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模拟,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和实物,如地球仪、地层模型等。
2. 准备实验所需的器具和材料。
3. 设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按照以下是实验所需的一些器具和材料:器具:1. 实验台2. 试管、烧杯、量筒等实验室器具3. 电源插座和导线4. 显微镜5. 天平6. 计时器7. 温度计材料:1. 各种化学试剂和溶液2.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生物样本3. 各种类型的实验设备4.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塑料或木质模型5. 各种类型的纸张和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6. 各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演示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了设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实验主题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工程师或医生等,通过模拟实验过程,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
3.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与他人分享。
4. 问题解决: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
5. 展示和分享: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效果,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他们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所需的器具和材料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地球的形状: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和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诠释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屋顶-刚性防水屋面构造-视频讲解及图文说明PPT课件
课后作业
1.什么是刚性防水屋面? 2.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依次?
谢谢观看
因此,刚性防水层中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 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1)分格缝
2、分格缝设置部位。 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 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 齐。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3、分格缝构造。 分格缝的宽度为5~30mm,分格缝内应嵌填 密封材料,缝口表面用防水卷材铺贴盖缝作为 保护层,卷材的宽度为 200-300mm。
3、当采用女儿墙外排水时,常利用倾斜的屋面板与女儿墙间的夹角做成 三角形断面天沟,沿女儿墙周边作泛水,天沟内也需设纵向排水坡。
(5)雨水口构造
为防止雨水从雨水管与沟底接缝处渗漏,应在雨水口四周加铺卷材,卷材 应铺入管内壁,沟内铺筑的混凝土防水层应盖在附加卷材上,防水层与雨水 口相交接的位置用油膏嵌封,挑檐雨水口大多采用直管式。
房屋建筑学-第七章:屋顶
第四节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课件
同学们,先一起来看看刚性防水屋面施工视频动画:
一、刚性防水屋面
定义: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即为刚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多用于我国南方地区防水等级为Ⅲ级的屋面防水,也可 用作防水等级为I、Ⅱ级的屋面多道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 其主要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缺点:易开裂,对气温变化和屋面基层变形的适应性较差。
(2)女儿墙泛水构造
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交接 处,应留宽度为 30mm 的缝隙,并应用 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应有足够高度,一 般不小于 250mm;泛水应嵌人立墙上的 凹槽内并用压条及水泥钉固定;泛水处 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3)变形缝构造
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交接处应留宽度为 30mm 的缝隙,并应用 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变形缝应填充泡沫塑料,其 次是填放衬垫材料,并应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变 形缝分为横向变形缝和高低屋面变形缝两种。 图7-33为高低屋面变形缝构造: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7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第7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能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第2课。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生活中的分支结构,了解其特点是依据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能够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并通过程序验证。
分支结构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顺序结构的深化认识,又是双分支结构的应用基础。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思想,了解分支结构流程图的表示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的分支结构,掌握分支结构的特点。
(知识)2.学会用流程图描述分支结构算法,能通过程序算法验证分支结构。
(能力)3.通过分支结构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素养)重点:分支结构的理解认识与算法设计思维。
难点:分支结构的应用与判断条件的设立。
【核心素养指向】计算思维:能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能对简单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制订简单的解决方案,验证解决方案,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利用信息科技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交流,运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学习资源,开展数字化探究和创新活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流程图的表示方法,了解了顺序结构,而在本节课中通过生活问题出发,以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验证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分支结构解决现实问题,容易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构想】1.整体设想本节课整体上是以理解分支结构的三个环节展开,包括认识分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用算法验证分支结构。
第一环节认识分支结构: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案例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分支结构的自然语言描述方式;第二环节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以生活中前往游乐园游玩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生自学微视频,认识分支结构的符号组成及含义,体会分支结构流程图绘制方法,并实践组合成“过红绿灯”流程图;第三环节用算法验证分支结构:通过乘车前往游乐园过程中能否免票这一真实情境,尝试将流程图与程序对比,运用程序来验证分支结构的条件是否正确,在程序验证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最后尝试在已有程序基础上进行拓展,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不同判断条件下可选择不同执行路径。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注:⽹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学术派标准OSI参考模型有七层,⽽⼯业标准TCP/IP模型有四层。
后者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在介绍时通常分为5层来叙述但应注意TCP/IP模型实际上只有四层。
1、TCP/IP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提供具有机械的,电⼦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2)数据链路层主要提供链路控制(同步,异步,⼆进制,HDLC),差错控制(重发机制),流量控制(窗⼝机制)1) MAC:媒体接⼊控制,主要功能是调度,把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负责根据逻辑信道的瞬时源速率为各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
MAC层主要有3类逻辑实体,第⼀类是MAC-b,负责处理⼴播信道数据;第⼆类是MAC-c,负责处理公共信道数据;第三类是MAC-d,负责处理专⽤信道数据。
2)RLC:⽆线链路控制,不仅能载控制⾯的数据,⽽且也承载⽤户⾯的数据。
RLC⼦层有三种⼯作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采⽤不同的模式。
3)BMC:⼴播/组播控制,负责控制多播/组播业务。
4)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负责对IP包的报头进⾏压缩和解压缩,以提⾼空中接⼝⽆线资源的利⽤率。
(3)⽹络层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1)IP:IP协议提供不可靠、⽆连接的传送服务。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IP地址是重要概念2)ARP:地址解析协议。
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
以太⽹中的数据帧从⼀个主机到达⽹内的另⼀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的,⽽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
7音视频加工与制作
一、播放精彩视 频介绍,引入课 题
播放视频(从网上下载的精彩视频剪接) 问学们喜/、喜欢看电影?
想不想成为"大导演” ?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成为大导演的第一课
震撼于超俗的视觉效果
齐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视频的产生 原理
问学们有没有看过知道〈〈蜡笔小新》图书 的?你能帮没看过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这 本书的制作特点吗?
观看视频、学习
认真练习,小组互助
感觉其乐融融
三、主题练习
任务五:分组用GoldWave录制两位的问学 的朗读,(内容自选)保存在D盘中,并将 录首做适当的处理。
巡视,并适当加入某些小组
作品展示和评价
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对软件未 知功能的探索意识和精神
汇报并"各组收获,注意说 明自己在本小组中扮演的角 色
情感目标:
1、关注音频的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探索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 验科技带来的乐趣;增强音乐版权的保护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镜头的过渡、配音和字幕的编辑
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对视频文件处理的过程5■法。同时通过分析一实践一总结等
节,强化和升华知识点, 使学生主动建构起加工音频文件的一般思路与方 法。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模拟练习、任务驱动式、问题解决式等|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一、播放问题录 音,引出新课
播放课前录制好的一段处理前和处理后的 朗读录音
仔细听,您能够辨别出它们的不同吗?哪 个效果更好?
仔细听,认真辨别
泛应用。
情感目标:
数字视频处理第7章三维视频处理 55页
图7-20 多模式选择立体视频编码算法
7.5 基于对象的三维编码
• 与二维编码相似,基于对象的三维视频编码 比基于像素的编码更有潜力,能获得更高的 编码效率。基于对象的三维视频编码的基本 原理如图7-21所示.
图7-18 基于对象的三维视频编码结构
7.6 基于模型的三维编码
• 基于模型的三维编码与基于知识的编码非常 类似,适用于场景中的大部分可能对象均已 知的情况。由此可对每个可能的对象建立各 自的模型,编码器不断的检测场景,当发现 已有独立模型的对象时,就对它应用其独立 模型进行处理。
• 对三维视频编码而言,深度感觉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信息,人类视觉系统的深度感觉特性 是设计三维视频采集和显示系统的依据。
7.2 立体成像原理
• 上一节讨论了视差的定义和人类视觉系统对 三维视频图像的一些感觉特性,本节讨论视 差和深度的关系,这是三维视频编码的理论 基础之一。
7.2.1 平行摄像机配置
2. 利用视差矢量、运动矢量相关性的快 速估计算法
图7-13 基于视差矢量空间相关性快速算法实验结果 (①为全搜索法结果,②为快速算法结果)
图7-14 视差矢量与运动矢量相关性
7.3.4 视差估计残差图像的编码
1.基于小波变换的立体残差图像编码 2.基于DCT的立体残差图像编码
图7-15 基于小波变换的残差图像编码
1. 基于块的视差估计
• 基于块的视差估计首先把右图划分为适当大 小的块,然后根据某种误差准则,在左图的 搜索范围内为右图的每一个块寻找最优匹配 的块,得到块的视差矢量。
误差准则
• 均方误差准则
MSE= ∑ ∑ [xl(i,j)-xr(i,j)]2
• 修改
空间局部平滑特性:同一物体,其各个部分的视差应 当是接近的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第7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支结构》是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
本课内容处于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二单元安排了算法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在分支结构中还安排了算法的验证,整个内容这样安排都意在为解决问题找方法,进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第三单元的《用算法解决问题》做铺垫。
因为算法是五年级刚接触的内容,因此在第二单元学习算法设计前需要对算法及算法的描述有一个初步认识。
故把算法的控制结构安排在了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的表示”之后。
处在第7课的《分支结构》主要是讲单分支,为第8课的《双分支结构》做铺垫。
【学情分析】所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对信息科技并不陌生,已经具备了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三四年级已经学过office软件,在知识的迁移下相信学生会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自带的流程图工具绘制流程图。
而且在本教材第一单元中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想必学生绘制流程图的熟练程度也有所提高,所以在本次课中绘制流程图应该并不难。
但与上一节课不同的是,学生需要考虑条件的设定,确定判断条件的方法十分重要,也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必须要联系生活仔细地去思考、探索,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去尝试找出确定判断条件的方法。
本课迎来了首次用伪代码来验证,验证的目的也在于找出算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伪代码易懂,但要找出算法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有难度,所以在验证这一环节上,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并演示验证过程来化难为易。
在任务的布置上,考虑到学生水平的不同,可以进行分层布置。
【教学目标】1.通过采用顺序与分支两种结构的比较,用自然语言描述诈骗过程和测体温的过程来认识分支结构,体会分支结构的作用。
2.能用流程图描述入校测体温的过程,掌握使用在线工具绘制含有分支结构流程图的方法。
3. 知道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验证分支结构,在验证的过程中完善算法。
核心素养目标:1.会用自然语言描述诈骗过程和测体温的过程,认识分支结构,体会分支结构的作用。
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一、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
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
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
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
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第一层物理层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
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
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
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
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MPEG标准
MPEG视频数据流的结构
运动图象序列
图片
图片组
图片切片
宏块
MPEG-1数据体系结构
块 8 象 素
8象素
运动序列 表头+图片组+结束标志
图片组 一系列图像
图象信号分3个部分:
一个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度信号U、V Y:U:V=4:2:2。
色度和亮度 的位置关系
亮度信号Y由偶数个行和偶数个列组成, 色度信号U、V分 别取Y信号在水平、垂直方向的1/2。如图所示, 黑点代表 色度U、V位置,亮度Y位置用白圈表示。
多路复合而成的码流假设以介质特定格式存储在 DSM或网络上, 标准不规定介质特定格式。
系统解码器从输入多路复合流中抽取定时信息,并 对输入流进行分流处理, 输出两个基本流分别给视 频和音频解码器。
视频和音频解码器分别解码输出视频和声音信号。
系统、视频、音频和介质4个解码器之间用定 时信息进行同步。
支持的图像标准分辨率:NTSC制为352×240; PAL制为352× 288,每秒30帧画面, CD音质。
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 可将一部120分钟长的 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因此,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 VCD制作。
4.2 MPEG-1标准
MPEG-1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数字视频和数 字音频等多样压缩数据流的复合和同步问 题。
多路复合流构造为2层: 系统层和压缩层。系统 解码输入的是系统层; 而视频、音频解码器输
入的是压缩层。
系统解码器执行两类操作:
一类是作用在整个多路复合流上的操作,称为复合流操作; 另一类是作用在单个基本流上的操作,称为特定流操作。
系统层分为两个子层:
一个子层称为包(pack),是复合流操作对象; 另一个子层称为组(packet),它用于特定流操作。
MPEG-7标准介绍
第三章MPEG-7标准介绍MPEG-7[18]的正式名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
其制定目标就是通过制定一组标准的描述符(Descriptor) 及其描述方案(Description Scheme)来为不同类型的多媒体信息提供一套描述多媒体内容数据的标准化工具集, 使得内容描述与媒体内容结合, 构造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多媒体检索平台来支持基于内容的快速、高效的检索, 满足实时、非实时以及推拉应用的需求。
本章介绍了MPEG-7目标和对象、体系结构、描述工具、描述定义语言及系统工具。
3.1 MPEG-7 目标和对象MPEG-7标准的目的是要制定一种针对各类多媒体信息的描述标准。
该描述与内容有关,并能够达到快速高效地搜索用户感兴趣的素材。
无论描述的形式如何,描述都可以附在任何一种多媒体素材之后。
具有此种附加信息的存储素材就可以被方便地索引和搜索了。
尽管MPEG-7描述与被描述内容的表达方式无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MPEG-7标准,在该标准中提供了一种将声音图像内容作为在时间(同步)和空间(屏幕)上有一定联系的对象来编码的方法。
MPEG-7定义的“多媒体”含义十分广泛,包括:1.客观类:图像、图表、文本、三维模型、音频、语音、视频等。
2.主观类:对对象/事件的概括、人的感性色彩等。
3.合成类:各种元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演示。
如人的面部表情、性格特征、以至一段电影的主题都是MPEG-7中的数据类型之一。
为此,MPEG-7定义了“标准描述子集合(Standard Set of Descriptors)”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数据,与之相应的“描述方案(Description Schemes)”用于规范多媒体描述子的生成和不同描述子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些描述子与所指定的多媒体对象的内容紧密联系,采用提取对象特征的方法为实现基于内容的语义的准确检索提供了接口。
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7层和4层
计算机⽹络分层模型-7层和4层计算机⽹络中会把⽹络结构分层⽬前主要有2种7层(osi国际标准组织定制)4层(tcp/ip标准,美国军⽅制定)虽然osi是国际认证,但是⽬前⼤部分⽤的都是tcp/ip标准7层:物链⽹输会⽰⽤应⽤层:⽤户交互协议:FTP(⽂件传输协议),SMTP(电⼦邮件传输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表⽰层:数据处理(加密,格式转换,压缩和恢复),⼈类语⾔变成机器语⾔协议:ASCII码会话层:建⽴连接,添加校验点,在链接失效时重新连接同步数据(⼤⽂件传输)协议:ADSP,ASP传输层:端到端通讯,两个主机的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协议:TCP(可靠传输,3次握⼿保证建⽴连接,双⼯通讯(双⽅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利⽤缓存保证数据完整有序,添加了序号和确认号验证数据完整性(⽐如3次握⼿演⽰中中经常出现的的seq和ack),电⼦邮件⼀类的⼀般使⽤这个,保证可靠性,不⽤太在意即时性),UDP(不可靠传输,⼀直发送,没有流量控制(有多少发多少),不纠错,⼀般视频会议⼀类的使⽤这个,保证数据速度和即时性,偶尔掉帧什么的⽆所谓)⽹络层:选择最佳路径,控制发送端流量,纠错(保证传输层数据正确),阻塞控制(控制整体流量)协议:IP数据链路层:数据组装成帧(把⼀个⼤数据分成⼀个⼀个的数据帧101010101010011.。
⽅便物理层传输)物理层:物理媒体上数据⽐特流的透明传输(把 0 1 数据帧变成⾼低电压信号传输出去)协议:IEEE802.4,Rj244层:接⽹输⽤应⽤层: 7层中的应⽤层,表⽰层,会话层协议:FTP(⽂件传输协议),SMTP(电⼦邮件传输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传输层: 7层中的传输层协议:TCP,UDP⽹际层: 7层中的⽹络层协议:IP⽹络接⼝层: 7层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Ethernet(以太⽹(现在⼤部分局域⽹都是这种,⽆连接(没有三次握⼿),不可靠(没有数据帧号,丢了不知道))),ATM(异步传输模式(信元传输)), Frame Relay(帧中继(数据帧传输,已经过时了))主要记住:每个层的名字,每个层的作⽤,每个层的协议。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7-1识读建筑剖面图
500
500
500
+0.000
4500
1200
C
1-1剖面图
B 1:100
A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剖面图一般剖切位 置选择房屋的主要 部位或构造较为典 型的部位,如楼梯 间等,并应尽量使 剖切平面通过门窗 洞口。
剖面图的图名应与 建筑底层平面图的 剖切符号一致。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剖面图一般剖切位 置选择房屋的主要 部位或构造较为典 型的部位,如楼梯 间等,并应尽量使 剖切平面通过门窗 洞口。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楼面
屋顶 地面
建筑剖面图用来 表示建筑内部的 结构构造、垂直 方向的分层情况、 各层楼地面、屋 顶的构造及相关 尺寸、标高等。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标高
标高
建筑剖面图用来 表示建筑内部的 结构构造、垂直 方向的分层情况、 各层楼地面、屋 顶的构造及相关 尺寸、标高等。
建筑剖面图的图示内容
•1.识读剖面图的剖切位置 与编号; •2.识读被剖切到的墙体、 楼板、屋顶和楼梯; •3.识读可见的部分; •4.识读剖面图上的尺寸标 注。
•1.识读剖面图的剖切位置 与编号; •2.识读被剖切到的墙体、 楼板、屋顶和楼梯; •3.识读可见的部分; •4.识读剖面图上的尺寸标 注。
•1.识读剖面图的剖切位置 与编号; •2.识读被剖切到的墙体、 楼板、屋顶和楼梯; •3.识读可见的部分; •4.识读剖面图上的尺寸标 注。
剖面图的图名应与 建筑底层平面图的 剖切符号一致。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窗 门 楼面
楼梯
墙体 地面
建筑剖面图用来 表示建筑内部的 结构构造、垂直 方向的分层情况、 各层楼地面、屋 顶的构造及相关 尺寸、标高等。
Easy7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_V7.5T-用户使用说明
用户使用说明Easy7 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Version 7.5T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编写日期:2018/3/29目录目录 (2)1.系统说明 (5)1.1概要 (5)1.2功能简介与特点 (5)1.3硬件配置 (5)1.4软件平台与运行环境 (6)1.5术语 (6)1.6阅读指导 (6)2.系统安装 (7)2.1安装环境 (7)2.1.1操作系统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完全安装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智慧城市平台数据库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智慧城市平台Web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升级安装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智慧城市平台数据库升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慧平台配置 (7)4.系统登录 (11)4.1进入系统 (11)4.1.1进入Easy7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 (11)4.2下载、安装插件 (12)4.2.1插件下载 (12)4.2.2插件安装 (13)4.2.3插件环境配置 (19)5.Easy7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 (20)5.1首页 (21)5.1.1实时视频 (21)5.1.2离线视频 (26)5.2以图搜图 (36)5.2.1视频点位检索 (37)5.2.2本地文件检索 (42)5.2.3导出 (44)5.2.4详细 (45)5.3数据检索 (47)5.3.1全部搜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结构含义
对每一层进行定义:
下一层为本层提供的服务
第n层 服务请求 第n-1层
…
本层为上一层提供的服务
本层需要完成的功能
接口 服务响应
对相邻层之间接口进行定义:
n层通过接口发出服务请求,n-1层通过
接口提供服务响应。
第2层 第1层 第1层
只要n-1层与n层之间的接口不变,其他
层的变化不会对n层实现过程产生影响
学习内容
分层结构含义 分层的原则 分层结构实例 分层结构优点
分层结构含义
某高校
一系
A 教 研 室 B 教 研 室
学院
三系
E 教 研 室 F 教 研 室
高层
二系
C 教 研 室 D 教 研 室
系 教研室
中层
基层
分层结构:将复杂的功能体,分解为若干层功能子体,每一层功能
子体完成功能体的部分功能,所有功能子体协调完成功能体的全部功能。
三是两端位于相同位置的层的功能是相同的
分层结构实例
南京
接口 约定
芝加哥
收信人
信纸 信
发信人
信纸
信
邮局
地址、邮编、分发规则 运输规则 运输规则 航空
邮局
信袋
上海
南京站 铁路
上 海 站
上 海 机 场
芝加哥机场
芝加哥
邮包
公共运输系统提供运输服务
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 邮局对下一层请求提供运输服务,为上一层提供信件投递服务 水 平 方 向 两 端 功 能 相 同 的 层 之 间 的 协 调 公共运输系统提供的运输服务对寄信人和收信人是透明的
分层结构实例 分层结构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适用于不同主板的PC
操作系统 相同的操作系统接口
主板1接口 主板2接口 主板3接口 主板4接口 主板5接口
BIOS
主板
分层结构实例
南京
信纸
发信人
约定
芝加哥
收信人
信纸
接口
信
邮局
地址、邮编、分发规则
邮局
信
运输规则 信袋 上海 南京站 铁路 上 海 站
上 海 机 场
分层结构的优点
分层可以简化复杂系统实现过程 每一层的实现技术对其他层是透明的 可以屏蔽底层差异 可以借用已有公共服务 分层容易使每一层功能实现过程专业化 分层容易使每一层功能实现过程标准化
小结
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分层实现 相邻层之间存在接口
每一层要清楚地定义功能
层与层之间的功能划分要清晰
层的划分要综合考虑实现难度和运行效率
分层的原则 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独立,相邻层之间功能划分清晰
功能层越多,功能层实现越简单,但网络运行效率越低,必 须综合考虑实现难度与运行效率
分层结构实例 PC结构
操作系统 BIOS 主板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接口,为应用程序设计 者提供高效的应用程序开发和运行环境。 通过一组程序,以统一的接口向操作系统提供基 本的输入输出服务。 底层主板是硬件,用于执行指令,控制数据输入 输出过程。
运输规则 航空 芝加哥机场 芝加哥 邮包
邮政系统传递信件过程
分层结构实例
南京
接口
约定
芝加哥
收信人
信纸 信
Hale Waihona Puke 发信人信纸 信邮局
地址、邮编、分发规则 运输规则 运输规则 航空
邮局
信袋
上海
南京站 铁路
上 海 站
上 海 机 场
芝加哥机场
芝加哥
邮包
一是信件投递过程涉及寄信人一端和收信人一端
二是两端都分为三层:寄信人或收信人、邮局和公共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