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章选择题大全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练习题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A2.D3.C4.A5.A6.A7.B8.C9.B 10.B 11.C 12.A 13.A 14.C二、多项选择题1.BCD2.BCD3.ABC4.ABC5.AB6.ABCD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根据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适时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曾经结合俄国的国情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所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的力量、观点和判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品质是与时俱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从而也不会过时。

2、答: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力量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仅停留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力量、观点和方法的体系,那是不够的。

四、简答题1、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其创立和发展的主体来看,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而又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和学说体系;从其阶级属性来看,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涨潮和退潮B、日蚀和月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万物皆备于我19、《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天下无心外之物?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的心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到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B)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C)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B)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8.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选择题库(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选择题库(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绪论一、单选题: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A休谟B爱因斯坦C马克思D康德2、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8、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1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1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2、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1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1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17、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从而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强调物质第一的原则,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基本形态,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对立面的斗争,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历史的辩证分析,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总结和解剖,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第一的原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实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具有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运动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进程的演变。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E、“一国两制”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思辨性E、不彻底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它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E、它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第三题、判断题(每题 1 分,5 道题共 5 分)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错误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正确错误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正确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正确错误错误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 02 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 02 章在线测试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 20 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那么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那么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5 道题共 5 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 ( )B.唯心论 ( )C.二元论(√)D.不可知论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各章节题目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各章节题目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2、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形而上学观点B、不可知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一元论观点3、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4、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B、一种实验、一种科学C、人的精神创造活动D、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6、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7、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物质的依赖性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8、承认人的意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C、机械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9、自在世界是指( )A、自然界B、客观的世界C、天然世界D、主观想象的世界10、“我们周围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 )A、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践改造过的世界B、意识是人化世界的决定性因素C、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D、社会与自然界完全没有联系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2、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B、存在就是被感知C、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来自人类思维的创造D、意识是人脑分泌出的特殊的物质13、旧哲学的主要缺陷在于( )A、不承认世界是物质的B、没有把握实践的本质C、在物质概念上的局限性D、没有把实践从世界观的高度来把握,没有把实践贯穿于整个哲学的全部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的真理体系的形成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15、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和对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B、大脑一种特殊的生理感应过程C、用于指导实践的精神理念D、与“物质”概念相对立的哲学范畴16、科学证明,人脑是( )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17、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和存在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时间和空间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4、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人的意识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 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0、发展的实质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9、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 “擅苗助长”的事例是(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0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考作业(1-8含答案)

20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考作业(1-8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一.一、判断题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错)。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对)。

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

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对)。

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对)。

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对)。

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对)。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错).二、单选题1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C )。

A.主要矛盾B.重要矛盾C.基本矛盾D.次要矛盾1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A )。

A.傅立叶B.费尔巴哈C.费希特D.李嘉图1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C )。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C.《神圣家族》D.《哲学的贫困》1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马克思原理题库第一章 题库

马克思原理题库第一章 题库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0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BA.革命性和批判性B.实践性阶级性C.科学性和历史性D.辩证性和彻底性2、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DA.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3、“万物皆备于我”是D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得出这一结论 AA.必须通过人的意识B.根本不要通过人的意识C.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D.纯粹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CA.存在B.精神C.物质D.原子7、“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8、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

则表明 D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着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9、实践最本质的特征是 A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C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 B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 A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1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D.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和不变的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动力观点的对立14发展的本质是A事物的量的变化B.一切变化和过程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范围的扩大二、多项选择题 5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BCDA、意识和精神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D、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E、存在与物质同一性的问题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BDE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物质的存在方式C.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E物质的根本属性3、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联系表现BC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成就的概括C.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D.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条件E.后者为前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4、人脑和意识的关系ABD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人脑自生的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E.人脑的生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5、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 B D.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6、下列论断是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和表述的有 ABCDEA.“独中又自有对”B.“反者道之动”C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D.无独必有对E.“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8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8章

马兊思主丿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讲解主讲老师:朱亚平绪论马兊思主丿是兰亍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选1.下列选项中丌属亍马兊思主丿直接理论杢源的是( B )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启蒙思想C 、英国古典经济学D 、英法两国穸想社会主丿学说2.在马兊思主丿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丿是其( B )A 、理论基础B 、核心内容C 、指导原则D 、前提条件3、马兊思主丿是时代的产物,为马兊思主丿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的是( B )A 、资本主丿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B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叱舞台C 、19 丐纨上半右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D 、马兊思、恩格斯本人既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二、多项选择:1.当20 丐纨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叵(BBC)用几周的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结果马兊思高居榜首。

马兊思主丿乀所以至今仌受到人们的普遍兰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BD)A 、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待B 、它具有不时俱迚的理论品质C 、它完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D 、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马兊思主丿的产生不19 丐纨自然科学的迚步密切相兰。

对马兊思主丿的产生起了巨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成果有( BCD )A 、万有引力定待B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待C 、绅胞学说D 、生物迚化论3、马兊思主丿的根本理论特征有( A B C D)A 、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B 、公然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C 、强调按照丐界的本杢面目如实地认识丐界D 、深刻揭示了物质丐界发展的客观规待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兊思主丿理论体系结构中的地位1、马兊思主丿的含丿仍狭丿上马兊思主丿即马兊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仍广丿上马兊思主丿丌仅指马兊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丌断发展着的马兊思主丿。

马兊思主丿的科学定丿:马兊思主丿是由马兊思、恩格斯所创立,为他们后续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丿、建设社会主丿以及兯产主丿为最织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例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例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例题及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B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 C)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D)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D)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第一张答案

马克思第一张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3.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5.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志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6.主观唯心主义认为: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正确的C.整个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D.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某种精神实体是世界的本原7.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的3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是A.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8.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9.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分泌物B.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D.观念的综合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1.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A.唯物主义一元论B..二元论C.主观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12.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脚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3.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活动B.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C.繁衍人自身的活动D.认识世界的探索性的活动1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5.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一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科学性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A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0)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原第1章 选择题

马原第1章 选择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单项选择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D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正确答案】A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6、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正确答案】C7、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A.矛盾普遍性原理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正确答案】D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C9、发展的实质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D10、“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确答案】C11、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B。

不可知论C。

诡辩论D。

二元论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A.客观存在的B。

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

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

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

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

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

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

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关系B。

一般与个别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关系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A.阶级性B。

科学性C.革命性D。

实践性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对立统一规律B。

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

为人民服务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D。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

物是观念的集合C。

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

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从内容上看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容,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具体科学只是相对真理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A.它的研究对象发生深刻变化B.它的理论内容日益完备和科学化C.它的功能不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D.它具备了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E.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7.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是()A.那时社会发展没有客观规律B。

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斗争不力C.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难以揭示比较隐蔽的经济根源D.剥削阶级思想家有意歪曲解释社会历史E.社会领域人们有意识活动造成意志支配历史的假象第二章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

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

是对物质的自我猜测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8.空间是指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9.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

是有限的 C。

是可知的 D。

是相对的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脚分工 B。

语言的产生 C。

社会的出现 D。

劳动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唯意志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存在性 B。

它的物质性 C。

它的可知性 D。

它的矛盾性14.事物的规律是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

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现象之间的联系 D。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5.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主要区别在于()A.人化自然有属人的性质,自在自然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属人的性质B.自在自然是既成不变的,人化自然是随着人的实践而变化的C.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改造,自在自然则没有经过人的实践改造D.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在人的实践中向人化自然转化二、多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时间和空间即“物质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运动着的物质 D。

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客观时间空间的反映E.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主观概念2.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A。

意识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会产生出比人类思维更高级的思维C。

辩证唯物论关于意识本质规定的科学性D.由于人脑是可以认识的,思维模拟因而是可能的E.人类思维将最终发展到机器思维3.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在理论上会导致()A.机械唯物论B。

庸俗进化论C。

庸俗唯物论D。

各种唯心论E。

折衷主义4.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表现在( )A.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能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C.意识不仅能反映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D.意识不仅能认识现在,而且能预见将来E.意识不仅能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而且可以构造一个幻想的世界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和静止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中 D。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E.运动和静止可以截然分开6.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A.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 B。

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C.时间和空间随着人们的观念变化而变化 D。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不变的E.“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能否定的7.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纸上谈兵 B。

画饼充饥 C。

实事求是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E。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第三章1.辩证联系的含义是()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3.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被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是()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

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

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

辩证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6.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8.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

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