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 量距及钢尺检定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篇一:施工控制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 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4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03-2017建筑实务(II)-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03-2017建筑实务(II)-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解析: 1. 事件一中,建筑物细部点定位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本工程适用方法:直角坐标法。
2A311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测量
7
谢谢聆听!
注:单选
1
1
1
1
1 0 1 1 1 2 1 0
1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多选
0
0
1
1
主观题(案例题)
时 间 2012.6 题 目 案例二:1 内 容 定位点测设方法
2A312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测量
知识点
2
施工测量的原则:由整体到局部。 步骤: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点→主轴线→细部放样 基本工作:测角、测距、测高差 测量仪器 钢尺:按零点位置分为端点尺和刻线尺。测距。 是楼层测量放线最常用的的距离测量方法。量距时应使用拉力计。 拉力与检定时一致。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倾斜等修正。 水准仪: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DS+数字) 精度:每千米往、返测得高差中数的中误差(mm) 经纬仪: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DJ+数字) 精度: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的秒数。 激光铅直仪:点位的竖向传递。建筑施工测量一般采用1/(4 万)精度。 全站仪:电子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记录装置
2A312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测量
知识点
3
测设方法:
1.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 布设,一般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主要测量方法:直角 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随着全站仪的 普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 2. 建筑物施工高差控制网: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主要 建筑物附近的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2个。控制点的高程值一般采 用工程±0.000高程值。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草案)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草案)

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如图4-5所示,A、B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欲在A、B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C、D等分段点。

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 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钢尺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的钢尺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您正确进行钢尺校准。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标准:在进行钢尺校准之前,首先要确认校准所使用的标准是准确可靠的。

1.2 准备校准工具:准备好用于校准的工具,如校准块、测量工具等。

1.3 清洁钢尺表面: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将钢尺表面清洁干净,确保不会影响校准结果。

二、校准过程2.1 确定校准点:根据钢尺的长度和测量要求,确定校准点的位置。

2.2 使用校准块:将校准块放置在校准点上,确保与钢尺表面接触完全。

2.3 测量校准结果:使用测量工具对校准块和钢尺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三、校准结果的分析3.1 比对标准值: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计算误差:根据比对结果计算出钢尺的误差值,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3 判断校准结果:根据误差值的大小,判断钢尺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四、校准后的处理4.1 调整钢尺:如果校准结果显示钢尺存在误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测量准确性。

4.2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4.3 定期校准:建立定期校准的制度,确保钢尺的测量准确性始终保持在理想状态。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碰撞:在使用钢尺时要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5.2 防止腐蚀:定期清洁钢尺表面,防止腐蚀影响测量结果。

5.3 妥善保管:在不使用钢尺时,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或丢失。

结论:正确的钢尺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只有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校准,才能确保钢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正确进行钢尺校准,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

第一章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第一节距离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

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必须考虑垂曲改正。

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钢卷尺,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

一、普通量距(一)测距方法(二)精度要求二、精密量距(一)测距方法(二)零尺段的丈量(三)量距精度三、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一)钢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二)温度改正(三)倾斜改正(高差改正)(四)垂曲改正如果钢尺在检定时,尺间按一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丈量,而在实际作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丈量,钢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行垂曲改正。

(五)拉力改正钢尺长度在拉力作用下有微小的伸长,用它测量距离时,读得的“假读数”必然小于真实读数,所以应在“假读数”上加拉力改正数,此改正数可用材料力学中虎克定律算出,而在弹性限度内,钢尺的弹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式为:通常,在实际量距离时所使用的拉力,总是等于钢尺检定时所使用的拉力,因而不需进行拉力改正。

(六)钢尺尺长方程式及其改正数表的编制和算例对于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第二节已知角度的测设方法第三节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

一、直角坐标法从上述可见,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

二、极坐标法三、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

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四、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

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

五、距离交会法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须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建筑工程测量(全文)

建筑工程测量(全文)

建筑工程测量前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治理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为建筑工程项目各项工作进行服务的工作,是为建筑工程提供基础数据与图纸的重要工作,其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指引,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

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与经营治理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为规划设计提供完整可靠地形资料的工作,是按照规定精度要求进行施工阶段定线放样的工作,是在经营治理阶段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观测,推断建筑物稳定性的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使用的重要。

根据其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不同职能,建筑工程测量分为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测量、简述工程施工阶段测量以及经营治理阶段测量三方面,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有着较高的针对性。

2 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2.1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及其重要性分析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通过地面人工测图与摄影测量成图方式完成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内容。

地面人工测图是根据建筑工程总体到局部的原则,在测区内建立平面和高程操纵XX 点,根据操纵点测绘地形、地貌。

现代测量技术的进展使得该项工作强度大大降低,通过具有电子速测仪与机助制图系统的多功能速测系统是需将地形和地貌特点整点的三维坐标数据输入制图系统即可完成系统的自动成图。

2.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重点及其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是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建立施工操纵XX点,并以此为基础在实地上以要求的精度放样出建筑物与生产设备位置的工作。

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与安装的基础依据。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测量放样工作质量存在问题造成的烂尾楼等时有发生。

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测量放线工作存在质量问题,测量工作治理与质量监控不到位造成。

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对工程投资企业、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木工程测量--距离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距离测量

Wild 新T2+DI1000
Wild T1600+DI4L
Kern ME5000激光测距仪-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测距仪
喜利得(HILTI)手持激光测距仪PD30 • 产地:德国 • 用途:建筑施工与房产测量中的距离、面积、体积 测量。 • 测距范围:0.5~200M • 测距精度:±1.5MM
徕卡DISTO A8手持激光测距仪
Kl C 待测两点的高差
h iv
仪器高i
中丝读数ⅴ
4.2.3 视线倾斜的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 水平距离
D Kl cos
2
高差公式
1 2 h Kl cos i v 2
视距测量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量仪器高; 盘左盘右观测 (2)保证仪器 可提高精度 视距丝在视距尺范围内
B
B1
M
无障碍延长定线方法
C
有障碍延长定线方法
4.1.3 直线一般丈量法
(1)适用条件:平坦地段、可沿地面直接丈量;精度 要求不高。 (2)丈量方法: 1)平地丈量法:用测钎标志尺端位置,用整尺段丈 量。在末尺段用零尺段丈量。设钢尺长度为l,末尺 段的长度为q,并且共丈量了n个整尺段,则丈量的总 长度为
注意:相邻定线点之间 距离要小于钢尺长度
(二)钢尺量距
最基本的要求——平、准、直。
按精度分: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
1、一般量距步骤 (1)定线:在两点之间确定一系列中间点的工作 按精度分:目估法和经纬仪法。
(2)丈量
(a)喊“预备”、“好”前后尺手同时读数,相减。 (b)在山区,可用平量法、斜量法。 测钎
历年真题讲解
•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往测为178.344米, 返测为178.296米,则该段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 】 • A.1/3000 B.1/3700 C.1/3900 D.1 /4000 • 5.视距测量时,量取仪器高的精度至 【 】 • A.mm B.cm C.dm D.m

工程测量 第4章 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 第4章 距离测量

②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主要有温度计、弹簧秤、锤球、测钎和标杆 温度计:测定温度;弹簧秤:控制拉力; 垂球:垂球用来投 点 ;测钎:用来标记所量尺段的起止点和查记尺段数;标杆: 标定直线。
测钎:测钎用粗铁丝磨尖制成,长约 30cm , 用来标志
所量尺段的起、 止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
标杆:标杆长2-3m,直径3-4cm,杆上涂以20cm间隔 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
一、电磁波测距原理
设电磁波在测距仪与反光镜(合作目标)之间 往返的时间为t。则测距仪至反光镜的距离
1 S Ct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0=299792458米/秒。
按电磁波理论: 光是电磁波,其数学表达式为: E A sin(t 0 ) 它表达了光波在转播空间任一位置上电磁振动 的状态。 其中: A是振幅;
(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4-3 光电测距
1948年瑞典AGA厂推出了第一台光波测 距仪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光学、微电子学的发 展使电磁波测距的技术迅速发展。进一步推 进了测量学的发展。尽管GPS应用很广,短
程电磁波测距仪仍然大有用途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载波分 • 微波测距仪 • 激光测距仪 • 红外光测距仪 按测程分 • 远(长)程测距仪 • 中、短程测距仪
平距 高差 D(m) h(m)
高 程 H(m )
1.817
1.310 B 1.316
0.796 1.03 9 93°22′ 48″
- 3°22′48″
103.539
6.121
1.835
A:1/2(m+n) -v= -0.0005
B:1/2(m+n) -v= -0.0005

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距离测量的方法的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法量距光电测距第四章第四章距离测量距离测量4141钢尺量距钢尺量距4242视距测量视距测量4343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作业411距离丈量的工具皮尺精度较低仅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距离丈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 的方法
钢尺量距 视距法量距 光电测距
A 1 2 3 4 5B
2、串尺法量距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两人拉尺,两人读
数,一人记录及观测温度。 量距时由后尺手用弹簧秤控制施加于钢尺的拉
力(30 m钢尺,标准拉力为100 N)。前、后读数员 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估读到0.5mm。每尺段要移 动钢尺三次不同位置,三次丈量结果的互差不应超 过2mm,取三段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尺段的最后 结果。
检核:
若相对误差
K

D往 D返 D往 D返

1 M

K容
2
容许相对误差:平坦测区K容=1/3000
困难测区K容=1/1000
则D=(D往+D返)/2
二、倾斜地面丈量
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尺拉平丈量时, 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行丈量。每段的长度视坡 度大小、量距的方便而定。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较多的是短程 红外光电测距仪。
一、测距原理
光电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
往、返传播的时间t2D,计算待测距离D:
DLeabharlann 1 2 ct2D式中:c — 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测距方法 光电测距仪按照t2D的不同测量方式,
可分为: 脉冲式(直接测定时间)
相位式(间接测定时间)

建筑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建筑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根据精度不同进行划分) 根据精度不同进行划分)
1、电磁波测距 2、钢尺量距 3、视距法测距
图4-1
§4.1 钢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建筑工程测量》CAI课件
钢尺
标杆
测钎(测针) 测钎(测针)
《建筑工程测量》CAI课件
二、直线定线
定义: 定义:确定直线的走向 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 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 需要在两点的连线(或延长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分为: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分为:
n = 上 读 -下 读 =1.426−0.995 = 0.431m 丝 数 丝 数 ′ = −2°42′ α = 90 −竖 读 = 90 −92 42 盘 数 D = Lcosα = Kncos2 α =100×0.431×cos2 (−2°42′)
° ° °
=43.00m
h = Dtanα +i −l = 43.00×tan( −2 42′) +1.45−1.211
解: D
A B
= nl + q = 4×30m+ 9.98m= 129.98m
DBA = nl + q = 4×30m+10.02m= 130.02m
1 1 D = (DAB + DBA) = (129.98m+130.02m = 130.00m ) av 2 2
DAB − DBA 129.98m−130.02m 0.04m 1 K= = = = D 130.00m 130.00m 3250 av
《建筑工程测量》CAI课件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简介 §4.4 全站仪及其使用 §4.5 直线定向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1.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在勘测设计阶段,测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绘制地形图,为规划设计提供图纸资料;在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在实地测设出来,作为施工依据。

在运营阶段,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测量的基准面有哪些?各有什么用途?答:测量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

测量的基准线:铅垂线、法线。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3.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答:绝对高程即海拔、高程,指地面点到平均海水面〈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即假定高程,指地面点到假定零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俩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俩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高程差与高程起算面无关。

4.试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与数学上的直角坐标系统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1)测量上取南北方向为纵轴(X轴),东西方向为横轴(Y轴)测量(2)角度方向顺时针度量,象限顺时针编号。

相同点:数学中的三角公式在计算中可直接应用。

5.测量工作为什么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答:测量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可以保证作业精度,防止误差累积;将测区划分成局部,便于作业6.何谓铅垂线?何谓大地水准面?它们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铅垂线是重力的作用线。

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水面,是重力等位面。

是高程的起算面。

\第二章☞1.试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什么叫高差法、视线高法?☞3.简述望远镜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何谓视准轴?☞4.什么叫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5.什么叫圆水准器轴和水准管轴?圆水准器和水准管在水准测量中各起什么作用?何谓水准管分划值?☞6.什么叫水准点?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离应该大致相等?☞7.何谓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8.简述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操作程序。

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

⑶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 丈量第二、第三、……第n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 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 对准B点并读数q,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n——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 l——钢尺的整尺长度; q——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用此法进行丈量,从山坡上部向下坡方向丈量比较容易, 因此,丈量时两次均由高到低进行。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2.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可以在斜坡丈量出AB 的斜距L,测出地面倾角α,或A、B两点高差h,如图 4.7所示,然后可以计算出AB的水平距离D,
上述由A→B的丈量工作称为往测,其结果称为D往。
⑷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往、返各丈量一次。 同法,由B→A进行返测,得到D返。
⑸计算往、返测平均值。
⑹计算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K,把往返丈量所得距离 的差数除以该距离的平均值,称为丈量的相对精度。如 果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则将往、返测平均值作为最 后的丈量结果。
例如:用钢尺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往测值为165.423m, 返测值为165.454m,则AB距离:
D= (165.423+165.454)/2=165.439m
相对误差:
K=
165 .423 165 .454
0.031

1
165 .439
165 .439 5300
相对误差的分母计算时收舍至百位。该例量距精度合格, 则可取往、返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钢尺丈量距离的方法

2、钢尺丈量距离的方法

在精密方法量距的结果中应加入(
【05、08、11、13、15】
A 拉力改正数
B 尺长改正数
C 温度改正数 D 倾斜改正数
)。
1、尺长改正数
由于尺面上注记的名义长度 l与 尺的实际长度 不l 0
符,会产生尺长误差。如某尺尺面注记30m,而 它的实际长度只有29.988m,用此尺每丈量一尺 长,就产生+0.012m的误差,也就是每丈量30m, 则应加入-0.012m的改正数,则每名义丈量一尺 长30m,实际长度为30.012m,这就是尺长改正
钢尺精密量距时,当丈量温度为25℃时, 则温度改正数为( B )。
A 小于零 B 大于零 C 等于零 D 正负不定
3、倾斜改正数
精密丈量是在木桩桩顶间丈量其尺段长度,由
于桩顶间存在高差,丈量是在倾斜面上量得的
斜距 li ,而不是水平面上的长度。由于斜距 li
比水平距离长,故此项改正数与高差的正负无
然后用检定过的钢尺,在弹簧秤控制下按 标准拉力逐尺段丈量两木桩顶”+"字交点 间的尺段长,如图4-10所示。要求用移动 钢尺位置的方法(单位法),读取同尺段三组 不同位置的读数,用前端读数减后端读数
得三次尺段长。三次尺段长之间的互差应 小于2mm,取其三次的平均值为该尺段的 丈量长度。同时记录该尺段丈量时的温度, 读至0.1℃。若三次尺段长的互差超过2mm, 应予重读出第四组读数。
D平均
117.891117.909 2
117.900m
K
1 117.900
1 6550
1 3000
0.018
1
AB边长为117.900m,其相对误差为6550,达 到一般丈量的精度要求,野外作业成果合格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单元4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单元4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单元4 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子单元1 钢尺量距
2.经纬仪定线
当直线定线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经纬仪定线。如图,将经 纬仪安置于A点,用望远镜照准B点,固定照准部制动螺旋。然 后将望远镜向下俯视,用手势指挥乙移动标杆,当标杆与十字丝 纵丝重合时,便在标杆的位置打下木桩,再根据十字丝在木桩上 钉下铁钉,准确定出1点的位置。同理定出2点和其它各点的位 置。
D = (D往 + D返)/2 距离丈量的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K表示:
K = |D往 – D返|/D 相对误差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式。如丈量某直线,D往 =248.12m,D返=248.18m,则:
K=|248.12 - 248.18|/248.15 = 1/4100 相对误差分母愈大,则量距精度愈高。平坦地面钢尺量距精度 不应低于 1/3000,困难地区不低于1/2000。
温度改正 :△ lt = α( t t0)l 式中, △ lt为尺段的温度改正数,t为量距时的温度,α为钢尺 膨胀系数,l为尺段的斜距。例如,在表4-1中,α= 0.000012 , 第一段的t = 28.8°C,则第一段的温度改正数为:Δlt =
0.000012×(28.8—20)×49.8652 = 0.0053 m
式中,lt 为尺段的温度改正数,l0 为钢尺名义长度,t为量距时的温度, α为钢尺膨胀系数,l为尺段的斜距。
钢尺检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与 标准尺进行比较,二是利用两固定点 已知长度检定钢尺。
单元4 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子单元1 钢尺量距
2.精密钢尺量距的外业操作程序
在拟丈量的两点方向线上,清除影响丈量的障碍物,用经纬仪 进行定线,标定分段点桩位和标志,用水准仪测定相邻桩顶间的 高差,用检定过的钢尺分段丈量相邻桩点之间的斜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 .439 5300
注意事项
相对误差的分母计算时收舍至百位。该例量距精度合格, 则可取往、返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直线定向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在倾斜地面丈量距离,当尺段两端的高差不大但地面 坡度变化不均匀时,一般都将钢尺拉平丈量。
⑵由后尺手指挥,使钢尺位于AB方向线上,这时后尺 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人同时用力将钢尺拉平,前 尺手在尺的末端处插一测钎作为标记,确定分段点。
⑶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 丈量第二、第三、……第n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 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 对准B点并读数q,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n——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 l——钢尺的整尺长度; q——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
上述由A→B的丈量工作称为往测,其结果称为D往。
⑷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往、返各丈量一次。 同法,由B→A进行返测,得到D返。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
1.应用经过检定的钢尺量距。
2.前、后尺手动作要配合好,定线要直,尺身要水平, 尺子要拉紧,用力要均匀,待尺子稳定时再读数或插 测钎。 3.用测钎标志点位,测钎要竖直插下。前、后尺所量测 钎的部位应一致。
4.读数要细心,小数要防止错把9读成6、或将21.041 读成21.014等。 5.记录应清楚,记好后及时回读,互相校核。 6.钢尺性脆易折断,防止打折、扭曲、拖拉,并严禁 车辗、人踏,以免损坏。钢尺易锈,用毕需擦净、涂 油。
⑸计算往、返测平均值。
⑹计算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K,把往返丈量所得距离 的差数除以该距离的平均值,称为丈量的相对精度。如 果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则将往、返测平均值作为最 后的丈量结果。
直线定向
k D往 D返
1
D平均
D平均 / D往 D返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相对误差K是衡量丈量结果精度的指标,常用一个分子 为1的分数表示。相对误差的分母越大,说明量距的精 度高。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低于/3000,在量 距较困难地区不应低于1/1000。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一 定义:
直线定线

当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超过钢尺的全长时,用钢尺一次 不能量完,量距前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分段 点,并竖立标杆或测钎以标明方向,这项工作称为直线 定线。
直线定线通常可分为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二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2.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可以在斜坡丈量出AB 的斜距L,测出地面倾角α,或A、B两点高差h,如图 4.7所示,然后可以计算出AB的水平距离D,
D=Lcosα
D L2 h2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丈量工具
距离丈量常用的工具有: 钢尺、标杆(花杆)、测钎及垂球等。 钢尺又称钢卷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 的长度通常有15m、30m、50m等几种。
钢尺卷放在金属尺架上,如上左图所示。钢 尺的基本分划为毫米,每米处、分米处、厘 米处都有数字注记。由于尺上零点位置的不 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如上右图所示。
目估定线:
如上图所示,当要测定A、B间距离时,可先在A、B两 点分别竖立标杆,一人站在A点标杆后1~2米处,由A瞄向 B,同时指挥另一持标杆的人左、右移动,使所持标杆与 A、B标杆完全重合为止,此时立标杆的点就在A、B两点
间的直线上,在此位置上竖立标杆或插上测钎,作为定点 标志。同法可定出直线上的其他点。
4.1量距工具和直线定线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距离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时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
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
有卷尺(皮尺和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电 磁波测距等。
各种测距方法适合于不同情况,不同精度要求, 应视需要选择测距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常采用钢尺量距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这种方法。
平坦地面上 例如:用钢尺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往测值为165.423m, 的丈量方法 返测值为165.454m,则AB距离: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D= (165.423+165.454)/2=165.439m 相对误差:
钢尺量距的
K= 165 .423 165 .454
0.031
1
165 .439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定线时相邻点之间要小于或等于一个整尺段, 定点一般按由远而近进行。
经纬仪定线
经纬仪定线是在直线的一个端点安置经纬仪后,对中、整 平,用望远镜十字丝竖丝瞄准另一个端点目标,固定照准 部。观测员指挥另一测量员持测钎由远及近,将测钎按十 字丝纵丝位置垂直插入地下,即得到各分段点。
如图,丈量由A向B进行,后尺手立于A点,指挥前尺手将 尺拉在AB方向线上,后尺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前尺手 将尺子抬高并目估使尺子水平,然后用垂球将尺的某一刻 划投于地面上,插以测钎。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用此法进行丈量,从山坡上部向下坡方向丈量比较容易, 因此,丈量时两次均由高到低进行。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垂球用于不平坦地面丈量时投点定。
测钎用于标定尺段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如图 所示。
标杆又称花杆,多用木料制成,直径约3cm, 长度为2~3m,其上面每隔20cm涂以红、白漆, 如图所示,用来标定直线的方向。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丈量工具 直线定线
平坦地面上 的丈量方法
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
钢尺量距的 注意事项
直线定向
平坦地面上的丈量方法
在钢尺一般量距中目估定线与尺段丈量可以同时进行, 如图所示。
丈量步骤如下:
⑴后尺手手持一测钎并持尺的零点端位于A点,前尺 手携带一束测钎,同时手持尺的末端沿AB方向前进, 到一整尺段处停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