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作业布置
备注
完成《创新导学案》习题
教(学)后反思
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
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拓展提升
备注
1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2: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
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
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之趋势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6.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7.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8.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蓄水保土 B.改善生产条件
思考二:试分析回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其下游地区利弊影响
思考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物、工程措施矛盾吗?为什么?
当堂检测
备注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 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 灾情
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主要是
2.工程措施:包括 、 、打坝淤地。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 的沟道流域。
(2)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从 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内完成
(30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
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能力提升类”
合作探究
备注
思考一:我国因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在哪里,试说明原因
中国黄Baidu Nhomakorabea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学会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培养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
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
2.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C.荒漠化的防治 D.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 )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作业布置
备注
完成《创新导学案》习题
教(学)后反思
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
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拓展提升
备注
1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2: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
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
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之趋势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6.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7.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8.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蓄水保土 B.改善生产条件
思考二:试分析回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其下游地区利弊影响
思考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物、工程措施矛盾吗?为什么?
当堂检测
备注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 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 灾情
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主要是
2.工程措施:包括 、 、打坝淤地。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 的沟道流域。
(2)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从 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内完成
(30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
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能力提升类”
合作探究
备注
思考一:我国因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在哪里,试说明原因
中国黄Baidu Nhomakorabea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学会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培养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
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
2.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C.荒漠化的防治 D.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