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D .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 3+→ 3Fe 2+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H 2SO 4与Ba(OH)2溶液反应:Ba 2++2OH -+2H +十SO 42-→BaSO 4↓+2H 2OB Ca(HCO 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 2++HCO 3-+2OH -→CaCO 3↓+CO 32-+2H 2OC Na 2CO 3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O 32-+CO 2+H 2O→2HCO 3-D CH 3COOH 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H ++OH -→H 2O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 + 2OH - → AlO 2-+H 2↑B .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 - + 2H 2O −−→−电解2OH -+H 2↑+Cl 2↑ C .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 2++H 2O 2 +2H +→ 2Fe 3++2H 2OD .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 + + SO 42- + Ba 2+ + 2OH - → BaSO 4↓+2H 2O15、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石灰乳与Na 2CO 3溶液混合:Ca 2++CO 32-→ CaCO 3B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 4++HSO 3-+2OH -NH 3•+SO 32-+2H 2OC 、酸性条件下KIO 3溶液与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 2:IO 3-+5I -+3H 2O→ 3I 2+6OH -D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 ++NH 3·H 2O→ AgOH ∙+NH 4+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AgNO 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 2S 溶液 2Ag ++S 2-→Ag 2S↓B .过量CO 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 -+CO 2+H 2O →HCO 3-+HClOC .向Na 2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CH 3COOH 溶液 CO 32-+2H +→CO 2↑+H 2OD .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 3溶液 2HSO 3-+Ba 2++2OH -→BaSO 3↓+SO 32-+2H 2O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 2: NH 3·H 2O+CO 2→ NH 4++HCO 3-B.少量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SO 2+H 2O+Ca 2++2ClO -→ CaSO 3↓+2HClOC.用稀HNO 3溶液FeS 固体:FeS+2H +→ Fe 2++H 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 2++OH -+H ++SO 24-→ CaSO 4↓+H 2O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H 2O HCOO - + H 3O + B. CO 2+H 2O HCO 3- + H + C .CO 32- + H 2O HCO 3- + OH - D. HS - + H 2O S 2- + H 3O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的反应:Na +H 2O→ Na ++OH -+H 2↑B .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 2H ++Cl -+ClO -C .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 +→Al 3++3H 2OD .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 ++Cu→Fe 2++Cu 2+20.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思考、复习明确本节学习对象、重难点【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提问】:同学们解读标题,你认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几部分2部分,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投影】学习目标自学学习目标(集体诵读)【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所学,离子反应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是什么状态下既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果我们将不同电解质溶液混合而反应,其实质就应该是离子反应。

电解质、水溶液引入概念【板书】:1、离子反应⑴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理解定义,诵读并记笔记强化概念学习【设疑】离子反应会引起离子数目变化吗?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做实验2-1,观察现象,分析离子种类和数目是否有变化。

【投影】实验2-1做实验,分析变化,并汇报。

1号实验无现象,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数目均无变化。

2号实验有白色沉淀生+-2- 2+成,混合前后Na和Cl无变化,SO Ba生成白色BaSO沉淀而减少。

综合分44析可知电解质溶液反应的本质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数目减少。

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的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⑵、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思考,记笔记【创设情境】表达变化我们一般用方程式,初中表达化学物质变化用化学方程式,为表达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达离子反应就用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 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室器材。

2. 学生准备:学生实验台、实验用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例如:“在化学反应中,我们知道原子通过失去或者获得电子来形成离子,那么离子方程式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PPT或者板书对离子方程式进行讲解,包括离子方程式的定义、例子和书写方法,并强调离子方程式的作用。

3. 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例如溶液电导实验。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疑惑,然后由每个小组汇报出讨论的结果。

5. 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要求学生根据方程式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进行讲解和纠正。

6.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离子方程式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根据实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应用实例。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概括离子方程式的要点和要领,并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并掌握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但是,本次教学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演示的内容和时间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下次教学需要再加以改进。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化学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能够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作用。

2.化学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中生成离子的判断。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仪器、教材、黑板笔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入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的离子生成过程。

2.讲授离子方程式的概念(10分钟):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及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离子方程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

3.化学反应中离子生成判断(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判断化学反应中哪些物质会生成离子,加深对离子生成条件的理解。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15分钟):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示范并让学生跟做。

5.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6.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掌握。

六、课后作业: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七、板书设计:化学离子方程式1.概念及作用2.书写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离子方程式的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知识清单1、离子反应概念:。

2、离子方程式的概念: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2)(3)(4)4、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课前探究问题1:现有三种物质:①HCl、②Ba(OH)2、③Na2CO3,它们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如何进行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填写下表:问题2.现有三种物质:①KOH、②Na2SO4、③BaCl2,它们的水溶液能否导电?其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三、课中探究探究一、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归纳总结](1)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K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_______ __;(2)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 ____;(3)Na2CO3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__ ___;(4)碳酸钙和HCl溶液反__ __;(5)氧化镁和H2SO4溶液反应______ _ _____。

【总结】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探究二、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ⅠⅡⅢ[归纳总结](1)复分解离子反应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复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生成____________,如生成BaSO4、AgCl、CaCO3、Fe(OH)3、Cu(OH)2等沉淀。

②生成________或__________,如生成CO2、SO2、H2S等气体。

③生成__________的物质,如生成H2O等。

(二)课中训练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l—、OH— B.H+、Ca2+、CO32—、NO3—C.Cu2+、K+、SO42—、NO3—D.Na+、HCO3—、K+、H+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B.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 OH—==== H2OC.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D.硫酸与Cu(OH)2反应:H++ OH-—==== H2O3.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来表示的反应是()A.氨水和盐酸反应B.NaOH溶液和CH3COOH反应C.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D.向Ba(OH)2溶液中加入盐酸4.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通用4篇)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通用4篇)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通用4篇)《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篇1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④HNO3 ⑤Cu(OH)2⑥AgCl⑦Na2CO3 ⑧C2H5OH ⑨H2O ⑩Fe ⑾SO2 ⑿石墨(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②③④⑥⑦ (2)①⑤⑨ (3)⑧⑾ (4)②③④⑦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来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请四位同学分别做实验:①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② 硫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③ 硫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④ 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①分别发生什么现象?②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请同学写化学方程式)③这三支试管里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用实验证明实验①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本质。

(Ba2+ + SO42- = BaSO4↓)2、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教材中设置三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探索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通过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2通过练习,深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认识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流程导入:复习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哪些物质可以拆开?哪些物质必须写出化学式?学生回答:教师作出评价设计意图:复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开展做好准备。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2、碳酸钡和盐酸反应3、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一)、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作反应物①(澄清)石灰水拆成离子②(澄清)石灰水拆成离子作生成物写化学式〖练习〗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消石灰与稀盐酸反应(二)、酸式酸根离子的处理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完全拆开。

如:NaHSO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开。

如:NaHCO31、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三)、过量与少量的处理1、氢氧化钠溶液与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2、碳酸氢钠与少量的石灰水碳酸氢钠与过量的石灰水3、溴化亚铁溶液与少量的氯气反应溴化亚铁溶液与过量的氯气反应习题1、下列各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 + OH-=H2O 表示的是()A、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盐酸和氨水反应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D、碳酸溶液和石灰水反应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 H++SO42-=BaSO4↓+H2OB、纯碱溶液和硝酸反应CO32- +2H+=H2O + CO2↑C、硫酸铵稀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D、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CH3COOH + NH3·H2O = NH4+ + CH3COO-+ H2O六、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了过量问题,学生们总是搞不清楚少量、过量离子方程式的区别,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全面把握,难以形成知识生成的能力其实总结一下分为两个问题:一是酸碱中和问题,此时先拆,看看哪些离子。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案高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近五年高考所考查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进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使学生掌握快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科学探究、交流探讨,解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养成学生科学与创新意识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科学探究,讨论分析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利用近五年高考题,引入正题导入:以天津卷近五年离子方程式在高考考查真题引入本堂课,引导学生分析近年来天津卷在离子方程式这块知识点在命题趋势。

(1)(2014•天津卷Ⅱ)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2,常用作脱氧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015•天津卷Ⅱ)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Ⅱ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2+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天津卷Ⅱ) 步骤d中加入H2SO4溶液反应后,若溶液pH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

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7•天津卷Ⅱ)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5)(2018•天津卷Ⅱ) 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活动二】温故知新与同学们一起简单回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②拆③删④查【活动三】重点突破(一)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活动四】重点突破(二)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复分解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活动五】巩固练习【活动六】学生作业,巩固技能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宜过大,最好选用与所讲例题相似题,且所选物质以学生较熟悉的物质为宜。

化学高中二年级下册教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高中二年级下册教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高中二年级下册教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化学方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原则和书写方法,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原则离子方程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各种离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反应方程。

离子方程式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离子方程式必须平衡在化学方程中,反应物的离子总电荷必须等于生成物的离子总电荷,以保持电量守恒。

因此,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需要确保方程两边的离子电荷总数相等。

2. 需要考虑溶解度规律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不是所有化合物都能溶解在水中。

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我们需要根据离子溶解度规律来判断产生离子的化合物是否会溶解。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 离子的电离和组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基于离子的电离和离子的组合。

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离子会从分离态变为溶解态。

例如,氯化钠(NaCl)在水中溶解会产生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NaCl(s) → Na+(aq) + Cl-(aq)。

2. 弱电解质和溶解度规律对于一些弱电解质,它们只在一部分物质溶解成离子,而另一部分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

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溶解度规律判断是否产生离子。

例如,硫酸钠(Na2SO4)在水中溶解只会部分电离生成钠离子(Na+)和硫酸根离子(SO4 2-)。

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s) → 2 Na+(aq) + SO4 2-(aq)。

3. 酸碱反应在酸碱反应中,酸会释放氢离子(H+),碱会释放氢氧离子(OH-)。

当酸和碱反应时,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会结合形成水分子(H2O)。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会产生氯化钠(NaCl)和水(H2O)。

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及规律。

2. 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能根据具体题目找出合适的方法。

3. 了解离子方程式对化学实验和现象的解释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通过离子方程式解释化学实验现象。

3. 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讨论、归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热身
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询问有哪些问题未解决,然后进行解答。

2. 理论知识讲解
(1)介绍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和作用。

(2)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基本书写方法。

(3)分别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及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为例,讲解具体写法,并提出解题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讲解如何判断反应是否为酸碱滴定反应。

3. 示范操作演示
老师现场示范将不同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并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结果记录。

4. 总结归纳
总结学生在看演示、实验操作、结果记录及分析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提出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5. 课堂练习
老师提供一组浓度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然后通过计算推算出题目中的未知变量。

6. 教学反思
听取学生对于此次课的评价,了解学生在何处存在疑惑,并向学生提供帮助。

五、板书设计
离子方程式
●定义:
●作用:
●基本书写方法:
氢氧化钠与盐酸:
氯化钙与碳酸钠:
●注意事项:
酸碱滴定反应的判断:
六、教具准备
实验仪器、化学试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

离子反应(二)一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第二部分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为第二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又包含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以及属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二教学设计针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这部分内容,学生借助导学卡基本上可以将一些基础知识独自消化。

尤其是复分解反应在初中就已经学过。

但是遇到稍有难度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还是有些棘手。

所以本节课这样安排;第一课时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卡。

第二课时,教师设计一些类型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交流等,最后归纳并得出结论。

这样同时也将离子反应内容得以升华,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属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1借助导学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获得基本内容2运用设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究,甚至相互交流,从而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教会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同一类型,归纳小结,得出结论3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四教学重点1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2属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五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六教学方法引导,设疑,提问,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设计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设计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设计引言: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涉及的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对于化学学习和实验中的现象解释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理解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方法;3. 掌握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的电荷和平衡状态的表示方法;4. 能够通过反应方程式推导出离子方程式;5. 能够用离子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二、教学步骤:1. 引入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等形式引起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兴趣,并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什么用处?2.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原理在进行实际书写之前,学生需要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等形式来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离子、离子的电荷表示以及离子在反应中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3. 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并通过示范的方式来教授。

教师需要强调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离子的正确书写顺序,并解释离子之间的化学键和离子之间的配位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实例来演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

4. 推导离子方程式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应方程式来推导离子方程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反应方程式,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通过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学生可以逐步推导出离子方程式。

5. 应用离子方程式描述反应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的应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化学反应实例,并要求学生用离子方程式描述其反应过程。

通过实际的应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作用以及书写方法。

三、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个人或小组练习,检测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推导过程是否掌握。

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内容)一,主题:学习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内容分析: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位于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中一个小知识点,知识点虽然小,但很重要。

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学习高中化学其他内容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重要内容。

同时,离子方程式也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一般出现在第一卷的选择题型中或第二卷的综合题型中,经常与元素化合物,实验或离子推断题综合在一起考查,因此更凸显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分析:知识基础:本课程针对于高一的在校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化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认识却是感性的,比较浅薄的。

因此接下来的学习,同学们要建立起理性认识事物及事物本质的思维特征。

心理特点:作为刚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们来讲,高一刚刚接触的知识必然会比初中学的更加深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遇到困难的同学们必然会表现出浮躁,焦急的心理状态。

因此作为老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做到有耐心,细致的讲解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点背后的本质。

认识因素:由于同学们处在高一阶段,又是未成年人,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并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运用实验,视频,幻灯片以及合理的板书等材料来刺激他们的感官,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了解事物的本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设计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通过实验现象推断出离子反应概念;掌握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化学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离子方程式教案

离子方程式教案

离子方程式教案引言: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描述离子反应发生过程的方程式。

它能清晰地表达物质的离子化和解离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本教案将介绍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书写规则和实际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第一节: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离子方程式是一种能够准确描述离子反应发生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在离子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通过离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和结合,形成新的物质。

第二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电离和解离反应的描述离子方程式应能准确描述物质的电离和解离过程。

对于电离反应,要明确标记出离子起始物质和生成物的电离程度,并注意化学式的平衡性。

例如,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方程式为:NaCl(s) → Na+(aq) + Cl-(aq)2. 离子反应的状态标记离子方程式中应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包括固体(s)、液体(l)、气体(g)和溶液(aq)等。

例如,银离子(Ag+)与氯离子(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方程式为:Ag+(aq) + Cl-(aq) → AgCl(s)3. 离子反应的离子平衡和电荷平衡离子方程式应保持离子数目平衡,并确保反应前后电荷的平衡。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的方程式为:Cu2+(aq) + SO42-(aq) → CuSO4(s)第三节:离子方程式的实际应用离子方程式在化学实验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机理、预测产物和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以下是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1. 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描述溶液中发生的沉淀反应,帮助我们了解产物的生成和特性。

例如,铵离子(NH4+)和碳酸根离子(CO32-)反应生成碳酸铵沉淀的方程式为:NH4+(aq) + CO32-(aq) → NH4CO3(s)2. 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描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指导我们进行酸碱滴定分析等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高中化学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的本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即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其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若离子间能结合成水或难溶物或气体等,那么这个反应就能进行,否则反应便不能发生。

为说明酸、碱、盐溶液间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我们引入了离子方程式,要求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化学反应。

但是在实际书写及运用离子方程式时,我们感觉到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如何有效地确认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真实性,即要快速判定哪些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拆开为离子,哪些物质不能拆开为离子;二是在理解离子方程式表观含义的基础上看看离子方程式到底还有哪些深层含义,三是离子反应到底有何具体应用价值?所以本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点评】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酸、碱、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教师提供探究所用信息检索方法及必要知识:①化学物质能否拆开写成离子符号,由其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态所决定,即是以离子为主还是以分子或沉淀为主;②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的常见酸、碱、盐分子式书写及分类知识;③表中四种常见酸的强弱分类及“强”、“弱”二字基本含义解释;④表中碱的强、弱及溶解性规律;⑤表中三种含氧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性规律及钠盐、钾盐、铵盐的溶解性规律。

限于学生知识程度,单质及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规定暂不涉及)【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按照水→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四种酸(暂不拓宽)→四种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只分析石灰水,不拓宽)及其他碱→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CaSO4、Ag2SO4暂不涉及)→碳酸盐(不拓展)→铵盐→钠盐→钾盐的顺序进行归纳。

【点评】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不随意拔高或提前讲授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有叙储存知识,这是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减负”。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这一内容,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高考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几乎是每年的必考内容。

二、设计思想:引入易溶、易电离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巩固前学,为离子反应概念做铺垫。

离子反应概念理解:学生判断反应类别。

分析离子反应概念。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课时对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能写出常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本课时要指导学生在电离的基础上分析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同时,利用讨论,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本质3、学会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六、教学难点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七、教学过程:预习案阅读课本31—33页及结合名师一号1.回忆初中学过的物质溶解性口诀2.什么是离子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离子反应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离子方程式?怎样将一个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举例说明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5、怎样写出离子方程式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例如课本P34【我的疑问】对课本预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预习自测】1.常见的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强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复习课)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高中化学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试的重、难点之一。

教学中发现,当学生遇到有限量条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的量的关系着手,帮助学生掌握破解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了解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易错点,对离子方程式书写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更好地攻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理解限量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的量的关系,掌握限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微观思维感受化学反应的奥妙。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的离子间的量的关系,理解和掌握限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2、学讲课堂——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一)引课1、课前热身——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练习,结合情境回答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2、考点解读——分析考纲中离子反应相关考点,绘制思维导图,指出本节课复习主要内容。

(二)知识梳理1.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型①生成难溶性的物质,如Al(OH)3、BaSO4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3等。

(2)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

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络合反应型:如Fe3++3SCN-===Fe(SCN)3。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08化学(2)班 18号陈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
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我们把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那我们怎样正确的书写离子方程式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AgNO3中滴加NaCl 溶液的反应一起来探究。

AgNO
3
和NaCl都是无色的溶液,当向盛有AgNO3的试管中滴加NaCl时,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悬浊液,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是由于AgNO3和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AgCl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NaNO3+AgCl↓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反应:
NaCl和AgNO
3都
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如下:NaCl = Na+ + Cl-
AgNO
3= Ag+ + NO
3
-
对于AgCl它是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我们用化学式表示;而NaNO3 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同样也要发生电离,即:NaNO3=Na++ NO3-。

我们把NaCl、AgNO3和NaNO3用离子形式表示,把AgCl用化学式表示,则有:
Na+ + Cl-+Ag+ + NO3- =AgCl↓+ Na++ NO3-
观察等式两边,我们发现等式两边均有Na+和 NO3- ,进而可以判断在此反应中这两个离子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我们把它们删掉,即该反应为:Ag+ + Cl-=AgCl ↓,写完后,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通过上述AgNO
3
和NaCl反应的分析,我们来总结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1.写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
3+NaCl=NaNO
3
+AgCl
2.拆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包括强酸、强碱、盐等;把气体、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难溶于水的物质写成化学式
Na+ + Cl-+Ag+ + NO3- =AgCl↓+ Na++ NO3-
3.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Ag+ + Cl- =AgCl↓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四、课堂练习:
上面我们讲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拆”这一步,一定要明确那些物质要拆,那些物质不能拆,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以保证离子方程式的正确性。

下面请同学们写出Zn和FeCl3,Al和H2SO4、MnO2和浓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Zn+ 2Fe 3+=2 Fe+3 Zn2+
2Al+2 H+ =2Al3++ H2↑
MnO2+(浓)4H++ 4 Cl- = Mn+ + 2Cl- + Cl2↑+ 2H2O
作业
课后练习第6第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