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
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
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作者:孙雪琳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4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非婚同居现象也不断增加,已然构成了对传统婚姻家庭的挑战。
法律是否调整、如何调整非婚同居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社会非婚同居现象、成因、立法状况的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对规制非婚同居法律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非婚同居;婚姻;法律规制一、非婚同居的界定非婚同居顾名思义是指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从广义理解,非婚同居包括既无配偶的双方共同生活也包括同居一方或双方有配偶但共同生活的情况,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非婚同居,即同居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自愿不履行结婚手续,而持续公开地生活达到一定期间而形成的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相互依赖、紧密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非婚同居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非婚同居者均无配偶非婚同居当事人不能是已婚者,如果非婚同居者已经结婚,在具有合法婚姻关系前提下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重婚,违反我国婚姻法中“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法律所禁止。
因此只有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才能成为非婚同居的主体。
(二)未履行结婚手续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质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最关键的区别之一就是非婚同居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是同居生活来得更随意,更自由的同时,也将同居置于不确定、暧昧不明的法律状态,但结婚必须经过登记并履行相应的结婚手续受法律认可并为法律所保护。
(三)持续公开共同生活非婚同居当事人的共同生活要求同居必须以公开而不是隐秘的方式为世人所知,形成共同生活的正当性要求和意义,即共同体的社会效应。
故而非婚同居除了一起居住的形式要件之外,还必须在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等紧密连结而达到相互扶持、依赖的紧密程度。
同居双方须持续公开的处于稳定共同体之内,而不能是临时的、短暂的、中断的。
二、非婚同居的现状及立法状况(一)非婚同居的起源和发展非婚同居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推崇一夫一妻制,但在过罗马帝国却广泛存在着与这一精神不符的婚外同居关系的现象,即“姘居”,由于社会地位悬或无法得到法律的承认的社会成员不能结婚但却共同生活的现象。
同居的法律法规
同居的法律法规现代社会越来越民主,男⼥未婚同居是⽐较常见的现象,这种做法对双⽅来讲都不保险,⽽且很可能容易引发更多的法律纠纷,此时当事⼈应当承担⼀定的风险。
那么,同居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店铺⼩编和⼤家⼀起在下⽂中进⾏了解。
⼀、同居的法律法规男⼥未婚同居是否违法应按以下两种具体情况来分析。
(⼀)形成事实婚姻的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种⽅式,是指男⼥双⽅未按法律规定进⾏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活所形成婚姻。
在这种情形下,未婚同居的⾏为并不违法,⽽且是受法律保护的。
1、1994年2⽉1⽇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双⽅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2、1994年2⽉1⽇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双⽅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未形成事实婚姻的对于未形成事实婚姻的,未婚同居的⾏为不合法,但是也不属于违法。
也就是说,未婚同居(⽆配偶)的双⽅对是否选择同居可以⾃由决定。
没有任何⼈可以阻⽌双⽅同意的未婚同居,只是此时的未婚同居不受法律的保护,⼀旦发⽣纠纷了,则法律不会像保护正常结婚的夫妻⼀样保护未婚同居者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未婚同居属于⽆配偶的双⽅⾃由选择同居的⼀种类型,不受别⼈的阻⽌,既不违法也不合法。
⼆、婚外同居有哪些危害婚外同居通常也被称为“姘居”,是指同居的⼀⽅或双⽅当事⼈在同居当时已有合法的婚姻存在且还没有解除。
这种同居它影响到了他⼈的婚姻,所以,婚外同居⼜称为“涉及他⼈婚姻的同居”。
这种同居现象主要表现在“⾦屋藏娇”、“养情妇”、“养⼩秘”、“包⼆爷”、“包⼆奶”等。
在现实实践中,有婚姻⼀⽅的多为男性,⽽同居的另⼀⽅⼥性多为年轻的⼥⼦,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别⼀般是很⼤的,10 到40岁不等。
他们之间的同居,为了爱情的很少,更多的则是建⽴在⾦钱和性欲上的。
这种同居关系不再像未婚同居那样只是引起⼀些社会治安问题,⽽是直接违法了。
非法同居的相关法律规定
非法同居的相关法律规定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起,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关系对待。
离婚后双方未再婚,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的,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
非法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行为。
我国法律对非法同居时什么态度?《婚姻法》对非法同居有哪些规定?根据《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第32条第3款第1项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有配偶者相对方离婚的法定原因。
第46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婚姻法》对于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没有规定。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该条规定的同居就是指的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婚姻法》共有三处出现“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第一处同居是《婚姻法》第三条“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从保障婚姻原则的贯彻提出的禁止性规定;第二处是《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准予离婚的理由“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是从保护合法婚姻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要求提出的;第三处是《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婚姻损害赔偿“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是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惩罚,是从保护对因此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合法权益提出的。
民法典中结婚前的同居关系怎么认定
民法典中结婚前的同居关系怎么认定
在现实⽣活中,有些男⼥朋友在结婚前会同居的,⽽男⼥同居往往会产⽣⼀些纠纷的,特别是离婚时,对同居期间财产的处理等问题,那么民法典中结婚前的同居关系如何认定的?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中结婚前的同居关系怎么认定
民法典规定,男⼥双⽅在没有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结婚,是合法的。
如果⼀⽅有婚姻关系同居的,就是属于⾮法同居。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零四⼗⼆条【婚姻家庭的禁⽌性规定】禁⽌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涉婚姻⾃由的⾏为。
禁⽌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重婚。
禁⽌有配偶者与他⼈同居。
禁⽌家庭暴⼒。
禁⽌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同居关系该怎么解除
1、双⽅均⽆配偶之间的同居,⾃⾏解除。
双⽅⽆须去法院办理解除同居关系,⾃⾏解除同居关系即可。
但是如果双⽅对解除同居关系后的财产分割、⼦⼥抚养⽆法达成协议的,起诉到法院,法院是可以审理判决的。
单独的请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不会管。
2、有配偶者与⽆配偶者之间的同居,诉讼解除。
只要是有配偶者与他⼈同居的,想要解除同居关系的,可以去法院起诉办理解除同居关系,不限于因财产分割和⼦⼥抚养的范围。
3、双⽅均有配偶者之间的同居,可以到法院起诉解除同居关系并分割财产,判决⼦⼥抚养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有配偶与他⼈同居是属于⾮法同居,如果男⼥双⽅同居时没有婚姻关系的,同居就合法。
如果⼀⽅有配偶与他⼈同居的,就构成⾮法同居。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非婚同居犯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
非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生活、共同经济条件等因素,自愿选择不进行婚姻登记而共同居住的生活方式。
然而,非婚同居关系在法律上并未得到正式承认,因此,在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时,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将从非婚同居的定义、现状、法律风险以及法律规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婚同居的定义非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双方在未进行婚姻登记的情况下,基于自愿、平等、自愿放弃婚姻登记的原则,共同生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一种生活状态。
非婚同居关系不涉及法定婚姻关系,双方不具有法律上的配偶身份。
二、非婚同居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非婚同居现象呈现出以下特点:1. 数量逐年增加。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未婚男女选择非婚同居。
2. 层次逐渐提高。
从最初的城市低收入群体,逐渐扩展到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甚至一些白领、公务员等职业人群。
3. 存续时间延长。
以往非婚同居关系多为一时冲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非婚同居关系呈现出长期稳定的特点。
4. 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非婚同居者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导致在发生纠纷时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非婚同居的法律风险1. 权益保障不足。
非婚同居者不具有法律上的配偶身份,因此在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2. 离婚纠纷复杂。
非婚同居者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往往面临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纠纷,处理起来较为复杂。
3. 法律地位尴尬。
非婚同居者在面临意外事故、疾病等风险时,无法享有法定配偶的权益。
4. 社会歧视。
非婚同居者在社会上可能遭受歧视,影响其正常生活。
四、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非婚同居现象,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婚同居者的权益保障,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
2.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法律宣传教育,提高非婚同居者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3. 建立健全调解机制。
对于非婚同居纠纷,应建立健全调解机制,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减少诉讼成本。
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
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非婚同居现象也不断增加,已然构成了对传统婚姻家庭的挑战。
法律是否调整、如何调整非婚同居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社会非婚同居现象、成因、立法状况的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对规制非婚同居法律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非婚同居;婚姻;法律规制一、非婚同居的界定非婚同居顾名思义是指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从广义理解,非婚同居包括既无配偶的双方共同生活也包括同居一方或双方有配偶但共同生活的情况,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非婚同居,即同居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自愿不履行结婚手续,而持续公开地生活达到一定期间而形成的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相互依赖、紧密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非婚同居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非婚同居者均无配偶非婚同居当事人不能是已婚者,如果非婚同居者已经结婚,在具有合法婚姻关系前提下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重婚,违反我国婚姻法中“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法律所禁止。
因此只有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才能成为非婚同居的主体。
(二)未履行结婚手续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质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最关键的区别之一就是非婚同居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是同居生活来得更随意,更自由的同时,也将同居置于不确定、暧昧不明的法律状态,但结婚必须经过登记并履行相应的结婚手续受法律认可并为法律所保护。
(三)持续公开共同生活非婚同居当事人的共同生活要求同居必须以公开而不是隐秘的方式为世人所知,形成共同生活的正当性要求和意义,即共同体的社会效应。
故而非婚同居除了一起居住的形式要件之外,还必须在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等紧密连结而达到相互扶持、依赖的紧密程度。
同居双方须持续公开的处于稳定共同体之内,而不能是临时的、短暂的、中断的。
二、非婚同居的现状及立法状况(一)非婚同居的起源和发展非婚同居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推崇一夫一妻制,但在过罗马帝国却广泛存在着与这一精神不符的婚外同居关系的现象,即“姘居”,由于社会地位悬或无法得到法律的承认的社会成员不能结婚但却共同生活的现象。
论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
论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
非婚同居是指未经过婚姻登记而男女以夫妻同居的行为。
关于
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情况不同。
以下
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国家未对非婚同居关系进行法律规定,该关系不存在法律地位,未能获得法律保护。
2.国家或地区将非婚同居关系归类为事实婚姻,认为只要居住
在一起一定会涉及到财产、抚养、扶养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非婚
同居的一些权益予以保护。
这些权益可能包括一些权利和义务,例
如财产分配、养老补贴、社会保险、遗产继承等。
3.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规定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例如,法国、加拿大等。
这些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明确规定非
婚同居关系的财产分配、抚养、扶养等方面的问题,以便在涉及到
法律问题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总之,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因地区、国家和文化背景而异,需要结合当地的法律体系和立法情况来具体分析。
一般非法同居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我国,非法同居是指未婚男女或已婚男女双方在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非法同居的法律后果,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非法同居在法律上存在以下后果:一、民事法律后果1.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同居期间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
具体分割方式如下:(1)共同财产按比例分割,但分割后的财产应足以维持双方的基本生活。
(2)对共同财产中的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分割时应考虑双方的居住需求,优先照顾女方及未成年子女的居住权。
(3)对共同财产中的动产,如车辆、存款等,分割时应尽量保持财产的完整性,减少损失。
2.同居期间债务承担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承担的债务,按共同债务处理。
具体承担方式如下:(1)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向任一方或双方同时追偿。
(2)双方协商一致,可由一方承担全部债务,但需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3)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将共同债务从共同财产中扣除。
二、行政法律后果1.非法同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非法同居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2.非法同居可能被注销户籍根据《户籍管理条例》的规定,非法同居可能被注销户籍,包括男方或女方。
三、刑事法律后果1.非法同居可能构成重婚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非法同居可能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2)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3)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4)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6)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7)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2024年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范文
《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非婚同居,是指无婚姻关系的两个人自愿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变迁,非婚同居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发普遍。
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社会价值观等差异,非婚同居的法律制度亦各不相同。
本文将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劣与挑战。
二、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现状(一)国外非婚同居法律制度1. 欧美国家:在欧美国家,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和保护。
一些国家通过制定非婚同居法规,保障同居者的财产权、继承权、医疗保险等权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国家通常对婚姻与同居持不同看法,因此对于非婚同居的权益保障仍有一定的限制。
2. 亚洲国家:亚洲国家在非婚同居问题上普遍持保守态度,对于非婚同居的法律保障相对较少。
但在日本等国,也有一定的关于非婚同居的法律条款。
(二)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在我国,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
虽然《民法典》中对于婚姻关系有明确规定,但对于非婚同居的权益保障尚无具体规定。
这导致非婚同居者在面临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各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一)权益保障程度在欧美等国家,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相对较高,其权益保障较为完善。
而亚洲及我国等国家在非婚同居的权益保障方面仍有待加强。
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于财产分割、继承权、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规定差异较大,这也体现了各国对婚姻与同居的不同看法。
(二)法律制度实施效果在实施效果方面,欧美等国家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相对成熟,能够较好地保障同居者的权益。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实施效果亦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非婚同居的法律制度实施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四、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一)明确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为保障非婚同居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应明确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非法同居的定义标准
非法同居的定义标准非法同居是指未婚男女未在法律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却以夫妻身份在同一个居住空间内居住并保持稳定性的现象。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非法同居的定义标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非法同居定义标准,并重点讨论法律规定和社会影响。
一、法律规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法律对婚姻和同居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
例如,中国大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只有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后才能成为合法夫妻。
因此,在未经婚姻登记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同居即构成非法同居。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对非法同居有进一步规定。
例如,韩国《刑法》规定非法同居可能构成重婚罪,罪成者将受到刑事处罚。
在伊斯兰教法国家,未经宗教仪式合法认可的同居关系也可能被视为非法。
二、道德观念非法同居在一些社会中仍受到道德观念的负面评价。
在传统观念较为深厚的社会或宗教背景中,未经婚姻登记的同居关系可能被视为道德败坏或不合规范。
这种观念常常导致社会对非法同居的指责和歧视。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文化和社会环境逐渐接受并宽容非法同居。
尤其是在西方社会,随着性观念的解放和个人自由权利的强调,非法同居逐渐被视为个人选择和权利的一部分。
三、经济关系非法同居的经济关系也是定义标准之一。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同居关系可能被视为事实婚姻,即使未经婚姻登记,但一方可能在法律上获得与婚姻相似的经济权益和责任。
这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要求和经济共同承担等条件。
四、共同生活非法同居关系的共同生活也是定义标准之一。
如果男女双方在同一个居住空间内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和经济互助关系,被社会普遍视为配偶关系,并可能受到法律保护或限制。
例如,某些国家和地区要求非婚同居关系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享受婚姻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非法同居的定义标准可能包括法律规定、道德观念、经济关系和共同生活等方面的要素。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对非法同居有不同的看法和规定,因此定义标准可能略有差异。
非法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同居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
然而,同居并非婚姻,双方并未在法律上确立夫妻关系,因此在法律上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非法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法律参考。
二、非法同居关系的定义非法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确立夫妻关系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我国法律上并未得到承认。
三、非法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是我国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律,对于非法同居关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二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结婚,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
(2)第三十二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规定,非法同居关系不属于婚姻关系,因此双方之间的财产关系、子女抚养等问题,应当依据《合同法》进行调整。
(1)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之间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具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可以依法设立合同。
(2)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法》规定,非法同居关系中的财产继承问题,可以参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第二十二条: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第三十二条:被继承人死亡后,未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以适当分得遗产。
四、非法同居关系的法律风险1. 法律地位不明确:非法同居关系双方在法律上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因此在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容易产生纠纷。
2. 遗产继承问题:非法同居关系中的财产继承问题较为复杂,往往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 侵权责任:在同居期间,一方侵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五、如何避免非法同居关系带来的法律风险1. 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结婚是合法同居关系的唯一途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非婚同居及其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变迁,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
非婚同居,即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
在我国,非婚同居尚未被法律明确定义,其法律地位和法律后果也较为复杂。
本文将从非婚同居的定义、法律后果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婚同居的定义非婚同居是指男女双方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这种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非婚同居双方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不具备法律上的夫妻身份。
2. 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非婚同居双方在日常生活中,以夫妻名义进行共同生活,如共同居住、共同消费等。
3. 没有法定婚姻关系:非婚同居双方不具有法定婚姻关系,不受婚姻法的保护。
二、非婚同居的法律后果1. 经济后果(1)财产共有:非婚同居期间,双方共同购置的财产属于共有财产,离婚时需进行分割。
(2)债务共担:非婚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承担的债务需共同偿还。
2. 人身关系后果(1)子女抚养:非婚同居期间所生的子女,在法律上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离婚时,子女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需由双方协商解决。
(2)探望权:非婚同居关系解除后,非婚生子女的另一方享有探望权。
3. 法律责任(1)违反法律规定:非婚同居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2)侵权责任:非婚同居期间,一方侵犯另一方合法权益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应对非婚同居的法律措施1. 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2. 完善婚姻登记制度:简化婚姻登记程序,降低婚姻登记门槛,引导公众依法结婚。
3. 加强对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明确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规范非婚同居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4. 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对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工作,引导双方依法解决纠纷。
5. 强化司法救济:对于非婚同居关系中的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非婚同居在我国社会现象日益普遍,其法律后果较为复杂。
非婚同居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
非婚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虽然非婚同居在法律上并不等同于婚姻关系,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却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非婚同居的法律后果。
一、财产关系1.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共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然而,对于非婚同居关系,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同居期间的财产共有问题。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同居期间的财产共有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 非婚同居解除后的财产分割当非婚同居关系解除时,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成为一大难题。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财产分割:(1)同居期间购置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若未明确约定归一方所有,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同居期间一方所获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津贴等,若另一方对此有所贡献,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同居期间双方共同经营所得的财产,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若双方均有所贡献,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二、子女抚养1. 非婚同居关系解除后,子女抚养问题成为焦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 对于非婚同居关系,法律同样规定了子女抚养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三、人身关系1. 非婚同居关系解除后,双方的人身关系将恢复原状。
同居期间,双方并无法律上的夫妻关系,解除同居关系后,双方无需进行法律手续。
2. 非婚同居关系解除后,一方对另一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受影响。
同居期间,双方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解除同居关系后,双方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婚非法同居怎么处罚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未婚非法同居怎么处罚【婚姻家庭法律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未婚非法同居怎么处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如果同居二人,没有扯结婚证,且和其他人都没有婚姻关系,未婚之人居住在一起,也可以叫做非法同居,但这种同居是不会受到法律上的处罚的。
非法同居怎么处罚,也要看你们二人具体情况。
在这之前,先要弄明白什么叫非法同居。
如果同居二人,没有扯结婚证,且和其他人都没有婚姻关系,未婚之人居住在一起,也可以叫做非法同居,但这种同居是不会受到法律上的处罚的。
还有一种是,同居二人双方没有领取合法的结婚证,但其中一人或者双方都和其他人有婚姻关系,领取了政府认可的结婚证,那么这种非法同居,就违反了我国一个丈夫一个妻子的法律制度,这种情况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但是如果和其他人有婚姻关系的一方的配偶已经死亡,那么这种情况也是不会被处罚的。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需要先到法院进行起诉,法院才会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再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否则,法院也是不会对犯了非法同居者的人进行处罚的。
也就是受害方在搜集到一定证据后,即可向法院申诉。
受害方可以提出离婚,也可以要求一定的经济赔偿。
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可以进行一定的民事制裁的。
情节相对较重的重婚罪,根据我国的刑法文件的相关规定,是有可能被判处一定期限的拘役或者两年以内的有期徒刑。
总之,还是要看受害方是否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提起诉讼,就会被处罚,否则不会被处罚。
—————————————————————摘要:如果同居二人,没有扯结婚证,且和其他人都没有婚姻关系,未婚之人居住在一起,也可以叫做非法同居,但这种同居是不会受到法律上的处罚的。
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
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非婚同居现象也不断增加,已然构成了对传统婚姻家庭的挑战。
法律是否调整、如何调整非婚同居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社会非婚同居现象、成因、立法状况的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对规制非婚同居法律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非婚同居;婚姻;法律规制一、非婚同居的界定非婚同居顾名思义是指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从广义理解,非婚同居包括既无配偶的双方共同生活也包括同居一方或双方有配偶但共同生活的情况,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非婚同居,即同居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自愿不履行结婚手续,而持续公开地生活达到一定期间而形成的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相互依赖、紧密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非婚同居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非婚同居者均无配偶非婚同居当事人不能是已婚者,如果非婚同居者已经结婚,在具有合法婚姻关系前提下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重婚,违反我国婚姻法中“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法律所禁止。
因此只有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才能成为非婚同居的主体。
(二)未履行结婚手续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质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最关键的区别之一就是非婚同居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是同居生活来得更随意,更自由的同时,也将同居置于不确定、暧昧不明的法律状态,但结婚必须经过登记并履行相应的结婚手续受法律认可并为法律所保护。
(三)持续公开共同生活非婚同居当事人的共同生活要求同居必须以公开而不是隐秘的方式为世人所知,形成共同生活的正当性要求和意义,即共同体的社会效应。
故而非婚同居除了一起居住的形式要件之外,还必须在经济、感情、性等方面等紧密连结而达到相互扶持、依赖的紧密程度。
同居双方须持续公开的处于稳定共同体之内,而不能是临时的、短暂的、中断的。
二、非婚同居的现状及立法状况(一)非婚同居的起源和发展非婚同居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推崇一夫一妻制,但在过罗马帝国却广泛存在着与这一精神不符的婚外同居关系的现象,即“姘居”,由于社会地位悬或无法得到法律的承认的社会成员不能结婚但却共同生活的现象。
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
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犯法吗法律常识: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视不同情况如下:1、如果均没有配偶的两个成年人,无论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既不违法,更不犯罪,只能说是一种不适法的行为,不能受到法律保护;2、如果是有配偶的人与婚外的第三人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那么是一种违法但不犯罪的行为;3、如果是有配偶的人与婚外的第三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那么不但违法而且是一种犯罪的行为,涉嫌重婚罪;4、如果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构成破坏军婚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5、如果是一个成年男子与一个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同居,涉嫌强奸罪,从重处罚,不论幼女是否自愿。
强奸罪的规定: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4)二人以上轮奸的;(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九条【破坏军婚罪】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一、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是否犯法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不犯法,法律并没有规定不是夫妻就不能开房同居。
不过如果是有配偶的人与第三者开房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则会构成重婚,如果重婚的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重婚罪,此时就是违法的。
《民法典》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摘要: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西方思想的输入,自由,人权等观念深入民心,人们受到国外同居浪潮的影响,也在国内兴起了同居风。
虽然我国法律对于这种同居关系不予保护,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非婚同居关系已成为婚姻家庭领域的一种重要法律关系。
要想把这种趋势压制下来是不太可能的,同居不可能代替婚姻,但是却肯定会慢慢成为一种稳定的婚姻的补充。
不久前杨立新教授在检查日报发文强调“未婚男女同居,包括老年人的同居,不是对现行婚姻制度的冲击,而是人们选择自己认为更为适当的方式,解决男女之间结合关系的形式。
这样,更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男女关系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婚姻生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对于同居是否会对婚姻制度带来冲击,我们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杨教授对于同居的看法代表了一些法学家的观点。
“我们对于同居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只要同居双方不违背善良风俗,不妨碍其他人和公众,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其法律地位就应该得到承认。
”对于单身的异性恋人未婚同居我们不应该限制和谴责,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私人生活方式。
从法律层次来讲,只要不妨碍他人自由,不损害公共利益,法律就不应该取缔或者漠视,不应该置之不理。
未婚同居的单身男女,是社会的成员,是国家法律应该予以保障的对象。
关键词:非婚同居;同居关系;法律规制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呈蔓延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非婚同居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理智和审慎地处理男女关系的一种选择。
现在许多学者也开始认同同居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对此加以论证。
然而,我国并没有法律规范对同居关系加以规制。
基于同居关系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无法可依而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同居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
因此,在法律上对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进行规制势在必行,这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非婚同居当事人发生纠纷时,也可以增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一、非婚同居概念的法律界定非婚同居,顾名思义,既非婚姻关系的双方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事实状态。
目前学者对非婚同居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上的非婚同居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姘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同性恋同居、变性同居都属此类。
狭义上的非婚同居仅指无配偶的双方基于合意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模式,双方是否有结婚目的在所不论。
目前,现代婚姻家庭法领域的非婚同居都更倾向于采取狭义的概念,主张由此来构筑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的逻辑体系。
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同居,如"包二奶"、"包二爷"、养情人等,既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为,也是为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因此不应属于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的范围。
同性恋同居、变性恋同居这类特殊同居关系虽然不危害社会,从人权的角度讲完全可以给予法律承认和保护,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的深刻影响,对此行为暂时还不能接受,目前将其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还为时尚早。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应采狭义说,在立法中应明确规定: "非婚同居"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无配偶的男女,在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自愿、长期、公开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性结合方式,但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二、非婚同居的基本特征(一)在主体上,当事人为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包括未婚者、离婚者或者丧偶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单身者(单身汉)。
它不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同性恋者同居。
强调没有配偶,目的在于将非婚同居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婚外同居区别开来,婚外同居等是违反“一夫一妻”原则的违法行为;强调同居主体为男女异性,是为了与同性婚姻或者同性恋相区别。
因为非婚同居者有的将来可能会登记结婚,而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是自然条件下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主体必须是异性男女,婚姻的自然属性也决定了婚姻的主体必须是异性男女。
同时,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我国法律不承认同性婚姻,禁止同性之间结婚。
(二)在主观方面,男女双方具有共同生活互相照顾的共同意思表示。
在表现形式上有具有结为夫妻并终身共同生活的意愿和不愿成为夫妻而只愿成为生活上的伴侣关系两种之分,前者如作为婚姻之先导的试婚,后者如离异后的同居。
它不包括非自愿的同居,也排除了短暂的耦合。
但如果完全排除婚意则不利于对非婚同居行为加以适当规范和限制,也不利于保护弱势者的权利。
同时,非婚同居与婚姻不同之处还在于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相互一致的结婚意愿,即日后是否结婚不确定,因此它不同于婚姻,也与事实婚姻有别。
(三)在客观方面,男女双方公开持续共同生活达一定(法定)期间。
它不包括非公开的秘密同居、通奸等行为。
共同生活意味着两性关系的长期性。
在西方国家,两性关系持续的期间是认定构成非婚同居的要素之一。
长期性的共同生活也使得双方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符合社会伦理的基本要求。
三、非婚同居的成立要件如前所述,如果立法上将非婚同居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它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法律规制的非婚同居必须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基于双方合意而自愿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共同生活行为。
依笔者之见,它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即男女双方通过合意建立非婚同居关系,排除一方对他方欺诈、胁迫等非自愿的情形,也不允许第三人对其进行干涉。
同时,也排除同性恋者同居。
这种合意,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包括对今后共同生活过程中涉及的人身、财产甚至生育子女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选择和安排等等,至于双方有无婚意在所不问。
从这个角度衡量,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单身者的婚前同居(试婚)、无婚意同居(包括离异后的同居)、生活伴侣同居等等。
(二)男女双方均无配偶、同居伴侣。
即当事人为没有配偶或者同居伴侣的男女双方,包括未婚者、离婚者、丧偶者或者其他单身者。
对非婚同居的主体,可以用“同居伴侣”的身份来界定其相互关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违法的,而已有同居伴侣者,也不能允许再与其他人建立非婚同居关系。
这类似于对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的要求,目的与婚姻关系一样,是为了确保非婚同居关系的排他性。
(三)男女双方为无禁婚亲或禁婚疾病的成年人。
这符合非婚同居关系的长期性、稳定性要求。
有禁婚障碍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不能成为非婚同居的主体。
(四)男女双方公开持续共同生活达一定(法定)期间。
持续公开共同生活意味着两性关系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公开性,这是非婚同居的重要特征和构成要素。
至于共同生活的期间,应以一年以上为宜。
四、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规制(一)非婚同居当事人人身关系的法律规制非婚同居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人身关系从性质上说,界乎合法的婚姻关系和违法的同居关系之间,实质上更类似于或接近于婚姻法中的夫妻人身关系。
"现行法律不承认非婚同居者的夫妻身份关系,却不能因此就认为它们之间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形成的同居关系是违法的这样一概认为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不产生类似于夫妻关系,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对这一关系中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在非婚同居成为人们一种相对普遍的生活方式的今天,适度保护非婚同居双方因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人身关系进而保护其财产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况且,从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非婚同居现象给以宽容的态度,承认其具有与正常婚姻相类似的法律地位。
但非婚同居关系终究不是婚姻关系,"对于同居双方人身关系的规定应测重于同居双方自身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同居行为的直接效力,间接效力则侧重于同居者与其子女的亲子关系"。
大多数国家也没有赋予非婚同居者与合法配偶等同的身份。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既不能一概否认非婚同居者的身份关系,也不能让其与合法配偶具有等同的身份关系,法律应该就以下人身关系提供保护:1、同居者的内涵和登记问题本人建议同居法中的同居主体应包括异性未婚同居和同性同居。
这里的同居者是指为了要共同生活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人,不以性别区别对待。
法律允许他们向政府登记在册。
相关负责部门应该起草一份可选择和添加内容的协议,让前来登记的双方按照民法中平等自由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来约定他们同居生活中的权利义务。
这里的同居关系可以说使相当于一种契约关系,只是加入了情感的成分。
2、同居年龄问题本人认为政府允许同居登记的年龄应该比结婚年龄早一些,因为有很多的同居者选择同居本来就是因为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实在比较的晚,其他的国家一般都比我国早两年,有的国家像韩国甚至比我国早好几年。
现在我国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公民资质和身体发育方面不会比别的国家的人差,只要同居者不生育,对国家人口方面也不会增加压力,那允许还不到结婚年龄的但身体和思维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公民选择同居生活也未尝不可,本人认为这反而使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个好的方法,从人们对婚姻制度的不满意来讲也使一个缓冲。
本人建议,允许同居的年龄应当比允许结婚的年龄早2岁。
3.同居与忠实的义务正如婚姻关系中夫妻有同居的权利和义务一样,非婚同居双方也负有同居的义务,同居义务是基于双方的同居合意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产生双方同居期间其它权利义务的前提和确定非婚同居关系的标准,更是国家管理非婚同居行为的需要。
忠实义务,即同居双方在同居期间相互应具有人身占有关系,在解除同居关系之前,任何一方不能与他人保持两性关系,欧洲许多国家的同居伴侣关系法就明确禁止已经缔结同居契约的人另外再缔结同居契约"。
因感情而结合在一起的非婚同居关系正如婚姻关系一样,非婚同居双方也应感情专一。
4.同居双方相互抚养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严格来讲,只有夫妻之间因双方的身份关系而享有相互抚养的请求权,非婚同居不产生夫妻身份而不享有抚养请求权,大多数国家也不承认同居者相互之间有扶养权,如埃塞俄比亚。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非婚同居而产生的非婚姻家庭已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家庭生活方式,法律就应当在一定条件下承认非婚当事人之间有此种请求权"。
我国过去司法实践中在解除非法同居问题时,如果一方有困难,法院要求有条件的一方应给予有困难的一方以一定的经济帮助。
因此,笔者认为,法律上可以有条件的规定非婚同居当事人的扶养义务,即必须有扶养的必要和有扶养能力的存在,具体讲,只有当非婚同居的一方没有足够的维持生活的能力,或者不能靠自己的财产维持生活,而且不能从事工作或有失业时,有请求非婚同居另一方给予扶养的权利,并且扶养方确有扶养能力时,此项请求权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