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 训练说话(一年级看图说话讲座)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训练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看图说话练习,帮助他们扩展词汇,提高句子构建的能力。
练习1:动物园第一幅图:一只大象正在吃草。
学生可以说:“大象在吃草,它有大长鼻子和大耳朵。
”第二幅图:几只猴子在树上玩耍。
学生可以说:“猴子在树上玩耍,它们跳来跳去,好像在开心地说话。
”第三幅图:一只狮子正在休息。
学生可以说:“狮子正在休息,它们是很强壮的动物,有很大的牙齿。
”练习2:四季景色第一幅图:春天的图片,有鲜花和绿树。
学生可以说:“春天来了,鲜花开满了大地,树木也变得很绿。
”第二幅图:夏天的图片,有太阳和沙滩。
学生可以说:“夏天来了,太阳很高很亮,大家去海边游泳和玩沙子。
”第三幅图:秋天的图片,有红叶和果实。
学生可以说:“秋天到了,树叶变红了,果实也成熟了,我们可以采摘水果。
”第四幅图:冬天的图片,有雪人和雪景。
学生可以说:“冬天来了,天气很冷,有雪下了,我们可以堆雪人和滑雪。
”练习3:日常生活第一幅图:一个男孩在吃饭。
学生可以说:“男孩在吃饭,他对着盘子里的食物流口水。
”第二幅图:一个女孩在画画。
学生可以说:“女孩在画画,她手里拿着画笔,专注地在纸上画。
”第三幅图:一个家庭在看电视。
学生可以说:“这个家庭在看电视,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得很开心。
”通过这些看图说话的练习,一年级学生可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学习如何描述图片中的人物、物品和动作。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扩展词汇,提高句子构建的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口语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表达中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巧借插图,历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杏坛新语巧借插图■文/赵淑莲插图,即附在教材里的图画。
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页都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颜色鲜艳,生动有趣,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互相搭配,互相补充,互相说明,相得益彰,可以说是课文内容的“第二语言”。
借助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识字,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插图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面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借图激趣,引发学生表达热情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颜色鲜艳,直观性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这些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部编本教材第三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说说自己从插图中读懂了什么,选择自己能够看懂的或者感兴趣的插图说一说。
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我从第一幅图中知道了蒲公英妈妈的种子像降落伞。
当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继续追问:你还看懂了什么?学生借助插图回答道:有风吹来,降落伞就可以随处飘荡,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
教师接着追问:你从插图中可以看出苍耳与豆荚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采取这样的方法,鼓励学生看图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根据课文插图的特点,我主要鼓励学生认真看图,并进行说话练习。
这样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以图引思,推进学生表达深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是很丰富,在语言表达上难免会出现表达较浅的情况。
鉴于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提出恰当的问题,鼓励学生向深处思考。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部编本教材第一册第十四课《小蜗牛》时,课文中配备了相应的插图:夏天到了,草莓成熟了;秋天到了,蘑菇长出来了;冬天来了,下雪了。
学生在开始借助插图进行说话练习的时候,只能说出几句很简单的话。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挖出插图背后的意蕴,笔者结合插图的意蕴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同学们,看着课文的插图,想着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对话,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大屏幕提示:__________对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观察、分析、表达、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话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今天的学生借助各种渠道,已经积累大量的口头词汇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求知欲望渴望得到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直观性事物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喜欢直观、生动、色彩鲜明的东西,而低年级语文教材则很人性化的抓住了这个特点,在每一课中都设计了生动、明朗、富有儿童情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课文插图。
于是,我便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而学生在每堂语文课上都能得到口语训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积累了许多说话的方法经验,而更可贵的是,我发现学生发言越来越积极,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连平时说不成话的学生也能流利地说上几句通顺的话了,这对于我研究的课题来说,将研究渗透到每天、每堂课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而且,我让学生把说过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行展示交流和互相学习,学生们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与热情超乎我预料,令我感动。
目前为止,我所带班级学生每人都有二十多篇课文插图写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就打开学生心灵之门,让他们愿说、爱说、会说。
下面,谈谈我怎么抓住课文插图进行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的:一、利用图画,想象说话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直观性事物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方面,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插图,为培养学生说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也是一篇看图学文。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按自己喜欢的顺序把这幅图介绍给大家吗?”让学生根据画面描绘秋天景色,进而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
1、看一幅图说一句话:看一幅图说一句话,学生在课文与插图中从感性初步认识了句子的主干,在这里主要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实践,进一步认识句子的组成。
巧用插图训练说话(一年级看图说话讲座)

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
的在(
)。他们玩得可(
)了。
要求:尽量按观察的顺序依次填入活动名称。
自选商场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有(
),
有(
),有(
),还有
(
)。
菜园里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啊,有(
),有
(
),有(
),还有
(
)。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啊,有紫色的
(
),有绿绿的(
),有红
红的(
),还有又大又黄的
以上是我对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训 练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初步的尝试,没 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仅为一己之言,难 免有些片面,甚至有失偏颇,望各位老 师在多多包涵之余,不吝赐教。谢谢!
一去二三里
1、了解观察顺序:
常见的观察顺序有: 近—远 左—右 上—下 ……
2、确定观察顺序:近—远
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观察图片上有哪些景物, 按顺序一一叙述出来。
操场上
1、观察要有顺序:近—远 左—右 上—下
2、叙述要有条理: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位有的在( ),
一年级学生对于公共利益的概念还不是 很明确,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要他们说出 “怎么做”不算难,但要说出这样做为什么 不好?能把理由说出来,难度是很大的。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现在我们看到了这 种行为,你打算怎样做?(板书:劝说)
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明确:要说出这样做不好的理由,道理 要能把人家说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话时还要态度大方,有 礼貌,语气温和,不能强硬等等)
以下做法值得尝试:
趣味引导,让插图说话

趣味引导,让插图说话
想要让插图说话,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和构思。
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插图更有故事性和感染力,而一个好的构思则是插图表达创意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画了一幅插图,一只小熊走在森林里寻找自己的家。
这个构思可以帮助我们让插图更有主题性和情感性,读者能够感受到小熊的孤单、迷茫和无助。
然后,对于插图的构图和细节也需要精心设计。
插图的构图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和视角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比如正视角可以让读者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插图中的内容,斜视角可以增强插图的戏剧性和动感性。
在插图的细节方面,需要注意色彩和光影的表现,细节的丰富和表现力可以让插图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比如画一只小飞鸟,在背景的颜色上可以使用大面积的浅绿色和灰色搭配,突显出小鸟的鲜艳色彩,同时在小鸟羽翅上加入渐变效果,让鸟翅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立体。
在插图的表现手法上,可以使用不同的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感觉。
比如使用水彩笔画出柔和的线条和颜色,可以增加插图的诗意和柔美感;使用线描描绘插图,可以让插图更加精细和立体。
最后,要提醒的是,插图不仅仅是单独使用的,还可以与文字或其他插图搭配使用。
通过将插图和文字或其他插图结合,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讲述故事。
让插图说话是一种很有趣的创意和表达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构思、细节和技巧来制作插图,让它们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和情感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享受到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盛宴。
一年级看图说话技巧PPT课件

.
5
掌握要领 1. 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2. 物/景+怎么样(外形、给人的感觉)
.
6
.
7
我会观察还会说:
什么时间?有谁?在哪里?他们在 干什么?玩得怎么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家长们引导孩子看图说话的方法, 不妨看看超流行的“五部曲”法则!
1、首先让孩子看一些图片,而且还是要感兴趣的图
.
3
顺口溜 1. 一看环境和人物, 二看动作和表情 2. 一丝一毫看得准, 融入生活来想像 3. 原因经过加结果, 事情过程才完成 4. 口头说通莫忘记, 时间地点要说清 5. 心理想法和语言, 二者一样不能丢
.
4
必知要点 1. 时间(根据图意为图选一个合理 的时间) 2. 景物(如果图上有景物:按从上 到下;从远到近观察) 3.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是看 图写话中最重要的一点)
片哦;
2、然后家长着让孩子把说的都写下来,不会写的用拼音代
替;
4、开始让孩子观察身边的随景,看到什么,你都可
以问他:“那个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你写下来
给妈妈看一下。”
5、刚开始孩子总是写了那么一两句话的,当这个阶
段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妈妈你就可以让孩子写多点东
西。
.
16
看图说话
通过观察,看清图的内容,弄懂 图的含义,把所看到的内容按照一定 的规律写下来。
主讲老师:颜艳琴
.
1
掌握要领: 1、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2、物/景+怎么样(外形、给人的感觉)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正在逐渐形成。
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看图说话来培养对语言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有趣的图片或图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让他们根据图画内容进行描述。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有关动物的图画,让他们依次描述图画中的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称、特征、动作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乐趣,从而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需要通过看图说话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画,要求他们根据图画内容进行描述。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学会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来进行描述,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副词、连词等来丰富他们的句子,使他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和丰富。
学生需要通过看图说话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幅图画,要求他们一起讨论、描述和呈现图画内容。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应该多方面进行,既要注重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又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要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看图说话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训练方法,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训练方法:
1. 给学生看一张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一会儿,然后让他们讲述图片里的事情。
这
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给学生看一幅画,画里面是一只小猫在睡觉。
询问学生:“小猫在做什么?”
学生可以回答:“小猫在睡觉。
”
2. 让学生看一些图片,然后让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图片里的内容。
例如:给学生看一张图片,有一个男孩坐在树上。
老师问学生:“那里有一个男孩,
他在哪儿?”学生可以回答:“他在树上。
”
3. 给学生看一些简单的故事图片,然后让他们讲述故事的情节。
这可以提高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给学生看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气球,但气球飞了起来,
让小女孩很伤心。
询问学生:“小女孩怎么了?”学生可以回答:“气球飞了起来,小女
孩伤心了。
”
总之,通过看图说话的训练,一年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来。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图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
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看图说话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
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下面是一些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图像训练活动:
1. 描述图中的人物和事物
给学生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事物。
可以
提问一些问题,如图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样的
练习,学生可以学会使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图像中的各个方面。
2. 图示故事
给学生展示一个由几幅图组成的故事,并要求他们按照图中的顺序将故事讲述出来。
可以逐幅图地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组织故事的逻辑关系。
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
3. 图像补充
给学生展示一幅未完成的图像,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完成图像。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图中还缺少什么?学生希望添加什么人物或事物?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图像分类
给学生展示几幅不同类型的图像,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些图像分成不同的类别。
可以根
据图像的内容、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
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趣味引导,让插图说话

趣味引导,让插图说话导语:一、观察插图细节插图可能是一幅细致入微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中的细节来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
例子1:《小王子》中的插图《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它的插图描绘了小王子和他遇到的各种人和事物。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小王子的插图,他的眼睛里有没有闪光的东西?他的笑容是否真实?他的姿态是否自信?这些细节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王子的内心世界。
例子2:科学插图中的细节观察如果我们在一本生物学教科书中看到了一幅插图,它描述了细胞的结构。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幅插图中的细胞膜、细胞器等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二、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插图往往是作者对故事的一个视觉化的表达,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来理解插图所要传达的信息。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人物和情节。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插图描述哈利、赫敏和罗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的一些冒险情节。
通过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绘本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图画书籍,其中的插图通过故事情节和色彩等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世界。
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在一幅插图中,我们可以想象小动物们在森林中的冒险旅程,他们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等等。
三、创造与插图的对话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与插图的对话,来更深入地理解插图所表达的意思。
例子1:与插图对话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描述插图中的人物动作、表情、环境等内容,来创造与插图的对话。
一幅插图中画着一个小女孩,她正站在大树下看着远方,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与插图的对话,来描述小女孩在想什么。
与插图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插图所呈现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巧借插图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巧借插图,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山东省莱芜市高庄苍龙峡联小何桂香翻开小学语文课本的任何一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有大多数课文都配了插图。
为何要配上与教材相符的插图呢?因为它是教材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课本中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具体形象,富有童趣,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而,教学时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借助插图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效果会更好。
1、利用插图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文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绘制的,富有插图的课文实质上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体。
特别是中低年级的教材,编者根据儿童的思维特征,许多童话、儿歌或描写景物的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具体形象的连环式插图,一幅插图代表一部分课文内容,几幅连续性插图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教学《酸的和甜的》时,利用插图导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动感画面,让学生用“谁到了葡萄树下……”的句式,说说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到了树下,怎么想的?结果怎样?借助插图说说议议,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愉悦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依据插图,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语文课文,图文并茂,意蕴深远,大多数教师虽然注意到了插图,但往往草草了之,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积极思考,理解词语、句子。
如《长城》中的“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对词语“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理解,“长龙”的比喻,长城的形象,在观察课文所配的插图后,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又如《花园、果园》一文,表现春天、秋天果园景物特点的词句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要理解果树的种类、形状,教学时,我们不讲其意,只借助插图让学生直接感知词语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学生也能明白。
这样不仅能达到理解词句发展语言的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学词、句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利用课文插图,有效训练口头能力

巧妙利用课文插图,有效训练口头能力摘要: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配有图画,在教学中巧用插图,找准插图与语文知识间的结合点,把知识的学习与插图的理解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文插图;训练;口头表达低年级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
这些插图的中心人物多是与学生同龄的孩子,或是可爱有趣的动植物,以其生动活泼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展示教材内容,密切配合课文内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如能灵活、巧妙地运用插图,找准插图与语文知识间的结合点,把知识的学习与插图的理解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插图进行有效训练呢?一、观察入学启蒙插图,有效训练口头表达学生刚入校加上年纪小,自律性差,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督导。
经过学前教育,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往协作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
此时的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表达,快乐探究。
在入学教育部分,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这几幅图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引导看这些插图说话时,可以先以谈话导入拉近师生间距离。
“今天你就是小学生了,幼儿园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早上是谁送你来的?他们把你送到哪里?”经过几番交流,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而后这样提问: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同时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学生回答的时候可能就简单的几个字:“老师。
”“小朋友。
”“爸爸。
”“妈妈。
”或者是比较笼统的“在说话。
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面貌。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鲜明的时代精神、灵活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
而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也是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基础。
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在教学中对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抓住好奇的时机。
低年级学生最有好奇感,当他们接触一样新鲜事物时,情感热烈,易感染和激动。
说话写话教学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抓住这好奇的时机激励情趣。
例如讲《祖国多么广大》时,我出示课文插图(由4幅图组合而成),引起了全班学生惊讶。
大家好像走进了这画面的怀抱,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感受着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我让学生分着说说画面内容,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发言的学生可多了!有的说:“山上覆盖着白雪,这幅图是冬天的景色。
”有的说:“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
树是绿的,草是绿的,满目的绿色,真想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
”还有的说:“碧蓝的天空,高大翠绿的椰子树,海南岛的夏天可真美啊!”……接着我告诉学生这4幅小图描绘的是同一个季节—春天的景色。
同学们惊讶得睁大了双眼。
季节相同,景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我让学生看图学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自己从课文中寻求答案。
再要求学生又一次观察画面和祖国地图,体会我们祖国的地域广阔、山河壮丽,并联系课文和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感觉到祖国的广大,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出来。
我的要求没有过高,让学生自由一点,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祖国多么广大》来写。
同学们写得可真好。
有的写:“爸爸去外地打工,到那个地方坐火车要两三天呢!”有的写:“我穿着毛衣去东北舅舅家,到了那儿非常冷,还要再穿上羽绒服。
例借助语文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

例谈借助语文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听说读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部,其中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绝大部分课文都配备了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单幅图,对比图和连续图。
插图的配备为训练学生说话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插图训练学生说话。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骄傲的孔雀》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初步看图,进行描述性说话描述性说话就是把课文插图内容用简单平直的语言表述出来,描述性说话是联想性说话和创造性说话的基础。
它可分为三步进行:1、通过看图大体了解图意,使学生得到一个初步概括的印象。
这一步要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画了什么,主要画了什么,它们的颜色、形状、位置怎样。
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插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a、图上画了什么?主要画了什么?b、孔雀在哪散步?孔雀的颜色怎样?从头到尾说一说。
c、喜鹊站在哪?从头到尾说一说。
2、逐一观察图上的事物,初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要引导学生逐个说出图上的事物都在干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插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a、从孔雀和喜鹊的外表看,它们谁长得漂亮?b、我们看孔雀的姿态,它的头、胸、脚、尾各是怎样的?谁能用一段话说说孔雀的样子?c、喜鹊的头对着谁?谁能用一段话说说喜鹊的样子?d、从它们的姿势看,孔雀和喜鹊在干什么?3、进行整体观察,理清条理,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有顺序地说出插图的主要内容。
以上说的是如何看一幅图进行描述性说话,对于对比图和连续图可以逐图逐步进行训练。
但用一段话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时,根据课文插图类型的不同,应有所侧重:单幅画应引导学生抓住画的主要事物去说;对比图应引导学生抓住两幅图的不同点去说;连续图应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或事物去说。
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课插图一时,在进行完描述性说话的第一、二步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用一段话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学生们说得都很好,其中一名学生说:“图上画了一只孔雀和一只喜鹊。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和提高,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呢?看图说话是一
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
一、准备工作
1、准备丰富多样的图片素材,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场景等,图片要简单、明了,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2、准备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参与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训练方法
1、首先,给孩子们展示一幅图片。
让孩子们看图,问他们:“这是什么?”孩子们
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回答。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
2、接着,问孩子们:“这个东西(人物、动物等)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回答,如“这是一只黄色的鸭子”。
4、最后,让孩子们描述一下图片中的情景,比如“这只鸭子很开心,它在池塘里游泳,水花四溅,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三、注意事项
1、训练时间不要过长,以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
2、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要引导孩子们用简洁的语句进行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慢慢地增强他们的
语言表达能力。
4、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发挥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看图说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表达训练方法。
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适应日益增长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需求。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如何利用小学语文插图提高学生看图说话能力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看图说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学习环节,之所以让很多同学感到头疼,首先是因为他们对图片的理解还有待于提升,其次在于他们对于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语文课本上的图片进行看图说话的初级练习,一步步地帮助学生提升看图说话的能力。
一、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上的情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篇新文章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直接从汉字的学习入手,然后进入文章的讲解中去,这种教学方式是无法帮助学生提高看图说话能力的,因此在刚刚讲授一篇文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课文中附带的图片,让学生简单说一说图片中都画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不学习课文之前,先对图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看图说话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课文《快乐的节日》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翻开课文的第二页,仔细观看课文中下面的图片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这样询问学生:“大家仔细看看下面的图片,谁能告诉我上面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仔细观看了图片后回答道:“画面上画了3个小朋友,他们在笑”“上面画了几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他们在草丛中,非常开心地笑着。
”每个学生都在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非常满意,但是发现小朋友们把小鸟忽略了,于是进一步询问:“大家说得非常好,但是大家好像把什么东西给遗忘了啊,”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草丛上还有小鸟。
最后教师说:“谁能给大家用一句简单的画描述一下这个图片内容?”“三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草丛中与小鸟儿一同玩耍。
”教师露出满意的笑容。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图片,简单地分析一下图片内容,就可以说出一些很好的语句。
二、认真学习课文,了解图片中的内容当学生对图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但是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边学习课文边观察图片,这一次再看图片就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图片了,辨认画面所画的内容是课文中的那一段,了解图片中的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究竟在做什么,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他们在做这些事时都想了些什么等内容,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到图片与课文之间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着,我启发道:“谁能向她挑战? 说得更好。”很多学生举起了手。一个 同学站起来说:“图上画有哥哥、弟弟, 还有妈妈。”我鼓励道:“真了不起, 用上了一个好词‘还有’,谁再说一句 话,也用上这个词儿。”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说:“图上画有妈妈、弟弟还有哥 哥。”
光知道图上画的有哥哥、弟弟、 还有妈妈还不行。你们知道他们在 做什么吗?一学生说:“哥哥在画 美丽的荷花。” 另一学生说: “弟弟牵着妈妈的手在看哥哥画美 丽的荷花!”我说:“哇,真了不 起,能说这么长,这么美的句子。 这个好句子老师给你收藏了。
一去二三里
1、了解观察顺序:
常见的观察顺序有: 近—远
左—右
上—下
……
2、确定观察顺序:近—远
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观察图片上有哪些景物,
按顺序一一叙述出来。
操场上
1、观察要有顺序:近—远 2、叙述要有条理:
左—右
上—下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位有的在( ), 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 的在( )。他们玩得可( )了。
过桥—引导说话
今天天气真好,小白兔背着书包快乐乐地上 学去,快走到独木桥的时候,忽然看见河对岸走 来了猴妈妈和猴弟弟,他们要过河来摘桃子。 桥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怎么办呢?小 白兔马上大声喊到:“猴妈妈,你们先过来吧!” 猴妈妈说:“小兔,你上学要紧,你先过桥 吧” “没关系的,我还来得及,还是你们先过来 吧!猴弟弟,过桥小心点啊!” “谢谢小兔,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猴弟弟也对小白兔说“谢谢兔姐姐,我以后 也要向你学习”。 小白兔真开心,因为他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要求:尽量按观察的顺序依次填入活动名称。
自选商场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有(
),
有( (
),有( )。
),还有
菜园里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啊,有( ),有 ( ),有( ),还有 ( )。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啊,有紫色的 ( ),有绿绿的( ),有红 红的( ),还有又大又黄的 ( )。
小小的船
弯弯月儿小小的船。
弯弯月儿像小小的船。 弯弯月儿像香蕉。
弯弯月儿像镰刀。 ……像……
两幅图,这两幅图色彩鲜明、环境优美, 但图中人的行为与这自然的美不太一致: 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 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 盆里的水正哗哗地往外流,图中的大姐姐和 小朋友都在劝说他们“这样做不好”。
过桥—情境表演
一、选几个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几个人物:小
白兔、猴妈妈、猴弟弟 二、把讲台当作独木桥,重现故事情景。 三、评一评:最佳表演奖、说话小能手
通过观察、说话、表演,既训练了孩子 们的说话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整 堂课,孩子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学习热情都非常高。
总之,看图说话—小学低年级语文 教学中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让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看 图说话能力,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事 情,现行的语文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 是图文并茂,如果我们能够在带领学 生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带领学生分 析一下图片,并借助图片内容帮助他 们提高自身的看图说话能力,将会是 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训 练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初步的尝试,没 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仅为一己之言,难 免有些片面,甚至有失偏颇,望各位老 师在多多包涵之余,不吝赐教。谢谢!
当我问到图画上还有什么时,学生 说:“还有荷花在跳舞”,这时,我鼓 励学生积累一个成语——翩翩起舞。学 生马上说:荷花在池塘里翩翩起舞。荷 花在池塘里游泳。荷花在池塘里玩耍。 荷花在池塘里做游戏等等,精妙的语言 从孩子们的嘴里脱口而出。尽管语言描 述还不够准确,句子还很稚嫩,但我也 为此感叹孩子们想象力之丰富。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看 图说话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看图理 解图片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 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思所想表述 出来,学生只有具有这种良好的语 言表达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写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你是怎样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的?
一、观察图片,分析图片? 二、学习课文,了解图片内容? 三、分析图片,想象故事 ? 四、忽略图片,直接跳过 ?
一年级学生对于公共利益的概念还不是 很明确,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要他们说出 “怎么做”不算难,但要说出这样做为什么 不好?能把理由说出来,难度是很大的。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现在我们看到了这 种行为,你打算怎样做?(板书:劝说) 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明确:要说出这样做不好的理由,道理 要能把人家说服,说话时还要态度大方,有 礼貌,语气温和,不能强过他们吗?
2、你做过这样不好的事吗?今后该怎 样做?
过桥—观察图片
一、确定观察顺序:近—远
二、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有哪些景物。 小河、独木桥、小白兔、桃树、猴妈妈和猴
弟弟、学校。 三、思考:今天天气怎么样?小白兔要去干 什么?猴妈妈和猴弟弟要去干什么?你是怎 么知道的?谁先过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以下做法值得尝试:
一、说完整,说通顺,说“好听”。
(好听,就是生动形象。) 二、观察要有顺序,说话要有条理。 三、想象要丰富。 四、通过表演激发说话兴趣。
出示图片,我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有谁? 一个学生说:“哥哥、弟弟、妈妈。”我说: “说话一定要说完整的话。”学生重说: “图上画的有哥哥、弟弟和妈妈。”我马上 表扬,“好,真能干!能把一句话说完整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