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渡赤水出奇兵》导学案 飘红剑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渡赤水出奇兵》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萧华的文学常识和《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
2. 了解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知识。
3. 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敌重兵(zhòng)压黔境(qián)雪皑皑(ái)草毯泥毡(zhān)2、写作背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在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2月18日东渡赤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3月16日西渡赤水,出兵川南古蔺。3月21日东渡赤水,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敌军甩在江北。红军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3、填空: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
三、学习指导:
(一)、朗读感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二)合作探究: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中心句是哪句?
答: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末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这一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2、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答: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3、歌词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答:歌词中展现了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场面。表现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些场面有: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4、红军长征途中困难重重,战胜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答: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5、找出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答:写工农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时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答: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7、《四渡赤水出奇兵》中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答:《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8、歌词中为什么用了两次“横断山,路难行”,是简单的重复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四、主题思想:
这首歌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五、当堂训练: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
1.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想一想,为什么?(6分)
答:
。
2.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参考答案:1.都是用短句突出局势的严峻。《四渡赤水出奇兵》用短句拟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 2.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情,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