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九章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
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 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论十大关系》
3.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 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二
大炼钢铁
“大跃进”时期宣传 画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
“大跃进”时期浮夸 风
在发动“大跃进”的同时,还开展了人民公社
化运动。1958年7、8月,毛泽东在视察期间对小社
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
题的决议》,提出“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 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1958年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一决议, 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在
1958年底毛泽东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某些错误,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 会议开始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 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初步纠“左”的努力。
(2)调整国民经济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 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 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 发生严重困难。 针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决定认真 进行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毛泽东号 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 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 到严重破坏。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八大”是全方位立体化初步探索的高峰
毛泽东在八大 上致开幕词
刘少奇在八大 作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 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 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 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议恢复 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 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 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1年,由于八字方 针贯彻不够坚决,虽然取 得一些成绩,但调整进度 缓慢,收效甚微。为了进 一步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切实贯彻八字方针,1962 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 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 的工作会议,共计七千余 人参加,又称“七千人大 会”。
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
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 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
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背景: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 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 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第二,国际上出现了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 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
2、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毛泽东是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地觉察并实 际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但是这种纠 “左”是在继续坚持总路线、“大跃进”、 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 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研读本章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还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接受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
一、良好的开局(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今本的知道原则,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发展《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论十大关系》主要是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让社会主义成为广大民众的事业”为基本方针,重点发展国内重工业,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
同时,它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来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并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盒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路线的正确制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仍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必须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故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献,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良 好 的 开 局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党的八大表明,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表 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工作重心将转 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去,并将在经济体制、政 治体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八大 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良 好 的 开 局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在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贡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 指导意义。它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2、“大跃进”及其纠正经过
11 动 ( 到 1 高) 19 潮 “ 58 阶 大 段跃 11 ( 进 ) 19 ” 57 由 发 —— . .
7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今 年夏季丰收说明了什么》宣称:“只 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 出多少粮食来”。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大跃进”发动的原因
第四,国际上,受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的鼓舞和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在15年内超过美国 的启发,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2、“大跃进”及其纠正经过 从1957年11月《人民日报》社论提出 “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揭开 “大跃进”的序幕,到1966年5月“文化 大革命”开始这十年,可以分作4个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因苏联专家撤走而停产的工厂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
由于纠“左”进程的中断,加上苏联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因 而出现了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应有的灾难。
6000
5726.1
5000
4000
3000
2263.6 2000
1000 0
137 1949年
316 1976年
粮食总产量(单 位:亿斤)
粮食亩产量(单 位:市斤)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原因
➢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但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 ➢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不足 ➢ 国际因素
中共八大二次 会议主席台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 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了严重 错误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事业仍 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
03 PART THREE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Constract get great schievements Expioration results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1、识记:(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全面展开。
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2、领会:《论十大关系》及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其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简单运用:(1)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
制定:(1)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4、综合运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专政的方法解决、后者只能说服、教育、“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
【毕业论文】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重要地方:1、《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1956-1978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与经验教训。
一、《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点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先后听取国务院工业、农业、商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
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报告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问题,为八大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建国后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的第一篇理论著作。
该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木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一方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
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二、中共八大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功绩■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初步探索。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政策: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良好的开局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 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 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 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们已经建设起来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 们已经建设起来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6) 毛泽东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 以苏联为榜样
a.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短时间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大成就。 大成就。 b.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b.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怎样在中国建 设社会主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设社会主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中国共产党选择了 一边倒” “一边倒”。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论十大关系》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1956. ① ② ③ 背景: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6.2~ 背景: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6.2~4) 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简)
结果:
由于“大跃进”中片面地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 指标,在各项高指标中又特别地强调钢铁指 和标 粮和 食粮 指 食标指,标严, 重严 地重 破地 坏破 了坏国了民国经民济经各济部各门部的门综的 合综 平合 衡平 。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于社 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判断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仍 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判断各种复杂矛盾的指 针;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提出了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 中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人民应该有 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 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 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 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 界的先进水平。”
——毛泽东(1956年1月)
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知 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讲话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1995566年年44月月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9月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 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 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
送”。
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独立的、 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一)较快的发展 速度 (二)从根本上解决 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的问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及扩大化 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 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 的社论。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 国规摸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国规摸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1956年 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全面确 立,标志着中 国进入开始全 面建设社会主 义的历史阶段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 1953-1957)的 ) 胜利完成, 胜利完成,建 立了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初步 基础, 基础,积累了 社会主义有计 划建设的宝贵 经验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挫折 第三节 艰难曲折中的成就和成果
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本章主要概述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共产党人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本章主要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956至1966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曲折探索时期,期间面临的两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八大提出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八字方针的提出和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都是这个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
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是在曲折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但能有错必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后,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至1976十年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是全局性的错误。
不过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受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本节的主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以及1957年前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早期积极探索。
本节的知识要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合作”的思考,《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远指导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
刚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苏联的建设经验来建设新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42年与1957年的整风运动
年代 名目
1942年
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1957年
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 主义 为了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改进党的作风
内容 原因
在思想上彻底清除“左”和右的错误
作用
使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 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 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 基础
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 及对他的个人崇拜。这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 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也由此破除 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 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 中苏关系破裂。 (国际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 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 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失误和挫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前进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在 探 索 中 曲 折 发 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党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党开始了艰苦 的探索。 (国内背景)
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 及对他的个人崇拜。这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 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也由此破除 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 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此, 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 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 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9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 . 4.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 5.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 . 6.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 . 7.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 .
复习思考题
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 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 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 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 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 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 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 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这实质上是一 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 进行多次。
(二)犯错误的原因
1.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 的历史更短, 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 2.党内出现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 3.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 .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由于没有正确解决领袖 . 和党的关系问题而出现过的一些严重偏差, 和党的关系问题而出现过的一些严重偏差,对中国共 产党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4.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 充”的思想,即: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 自由生产为补充;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 自由市场为补充。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对错误进行科学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 .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 宗旨都没有改变。 宗旨都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作是自己根本 利益的代表者, 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表示信任并寄予希望 2.中国共产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 .中国共产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 人民群众,并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 人民群众,并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现错 抵制错误, 误,抵制错误,纠正错误 3.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的 . 历史时期, 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取得了举 世公认的重要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7、8月,毛泽东在视察期间对小 社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
(2)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提出“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 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3) 1958年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 一决议,在全国 范围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高潮。
2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 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 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2)中共中央还把拟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 业发展纲要(草案)》提请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向全国 人民公布。
14
纠正“左”倾错误
15
3.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 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18 个问题,要求与会者讨论。
4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时间: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2)地址:北京 (3)主要内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了正确的 经济、政治路线。
第一,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 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 (1)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 (2) 1956年4月初,毛泽东提出我们要进行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 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发表是江青秘密策划的。文 章发表后,《人民日报》和北京各报在十多天内没有转载。北京市被批评为‚针插不 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毛泽东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 这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上更为严重的政治色彩。此后,批判涉及的范围迅速扩 大。 1966年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召集文化革命五人 小组开会,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被称为‚二月提纲‛),试图 对学术批判中已经出现的‚左‛的倾向加以适当约束。 就在‚二月提纲‛拟定的同 时,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纪要》, 认定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 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为了在全国发动‚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4日至 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于5月16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 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对‚二月提纲‛进行了全面批判,并指出:‚混进党里、 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 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林彪在会 上的讲话中大肆散布党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的谎言,竭力鼓吹个人崇拜。会议决定 撤销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小组,成立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为顾问,江青、张春桥等 任副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小组),使之实际上成为不受中央政治 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此后,‚文化大革命‛异常迅猛地发动 起来。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 良好的开局
第0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发表(1957年2月 ) 1.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 论 2.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科学分 析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7年) 1.整风运动的形式——开门整风 2.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 3.反右派运动的全面展开及扩大化 4.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重要影响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全面内乱的形成 (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四)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 (五)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一)错误的性质 1957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所犯的 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 ) 2.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和主要任务作了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 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 4.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探索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二)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三)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959 年)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 (五)“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962年) 2.调整国民经济任务基本完成 (1965年) (六)“左”倾错误指导的继续发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 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 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 备。它所阐述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在当时乃至后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大跃进”:1958年至1960年进行的超越
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无视经济规律的、 以高指标浮夸风为特征的群众性经建设 运动。
2、初步纠“左”的努力 3、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4、国民经济的调整和七千人大会
二、“文化大革命”
1、文革的发动 2、“文化大革命”的经过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5.11-1966.12) (2)全面内乱的形成(1967.1-1969.4) (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69.5-1973.8) (4)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1973.91975.1) (5)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结束(1975.11976.10)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1、错误的性质 2、犯错误的原因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清 (2)与我党过分依赖革命时期的经验来搞社会主 义建设有关 (3)“左”的错误的产生还有群众基础 (4)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没有能够顺 利发展,国家的领导体制、组织制度不健全。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 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 力。
1957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的发表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一)党的开门整风 (二)对反右派斗争的评价 1、导致轻率地改变“八大”关于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2、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同知识分子、民主 党派的关系 3、使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内作风的进程遭到 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来看,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 从国际来看,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 严重挑战。 严重挑战。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报告比较 系统地揭露了斯大林个人专断、 系统地揭露了斯大林个人专断、滥用权力和破坏 法制的错误,但没指出斯大林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法制的错误,但没指出斯大林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也没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找原因。 也没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找原因。对斯大林 的批判,一方面是一个思想解放, 的批判,一方面是一个思想解放,而另一方面却 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 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 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1956年后, 1956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年后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局良好,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局良好,各方面建 设成就显著,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是, 设成就显著,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是,由 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 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对中国基本国情判 断的某些失误,1957年下半年后 年下半年后, 断的某些失误,1957年下半年后,中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出现了反复与曲折, 主义建设出现了反复与曲折,探索的指导思想 上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向。1966年开始的 年开始的“ 上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向。1966年开始的“文化 大革命” 是错误趋向发展的结果。 大革命”,是错误趋向发展的结果。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第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 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1956年 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1956年5月的政治局 会议决定, 会议决定,我国经济发展要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党的八 大肯定了这一方针,指出: 大肯定了这一方针,指出:一方面我们有可能高 速地发展生产力, 速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估计到当前 经济、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 经济、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不能脱离经济发 展的正确比例。 展的正确比例。党的任务就是随时注意防止和纠 正右倾保守和“ 倾冒险倾向, 正右倾保守和“左”倾冒险倾向,积极而又稳妥 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发展。 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发展。这个方针是我国经济 建设最重要的方针。 建设最重要的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 经济科教文化领域若干政策的调整
八大前后, 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体制与政策 问题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 问题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对单一的 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突破。 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突破。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繁荣科学文化事业。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繁荣科学文化事业。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2.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鉴于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运和国内出现的一些 问题,1957年 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对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对基本矛盾,矛盾的性质是非 对抗性的, 对抗性的,矛盾运动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 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基本矛盾的运 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下的不断完善, 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下的不断完善,即可以 使基本矛盾得到解决。他还指出, 使基本矛盾得到解决。他还指出,正确处理人民矛 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毛泽东在报告的一开始就强调:提出这 毛泽东在报告的一开始就强调: 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 主义事业服务, 主义事业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 社会主义国家。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 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为 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2.《论十大关系》 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 年毛泽东作了 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 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论述了十 个方面的关系(即十个问题、十个矛盾), ),并提出 个方面的关系(即十个问题、十个矛盾),并提出 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原则。这十大关系是: 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原则。这十大关系是: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汉族和少数民族; 汉族和少数民族; 党和非党; 党和非党;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革命和反革命;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革命和反革命;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是和非;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是和非; 中国和外国。 中国和外国。 中央和地方; 中央和地方;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三,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的 第三,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任务。大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 任务。大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反 对官僚主义,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对官僚主义,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 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 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逐步制定完备的法 律,健全法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严格守法和依 健全法制, 法办事等。 法办事等。大会还对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许多 重大原则和措施,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重大原则和措施,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等。 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等。
中国近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一, 第一,八大客观分析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的 基本国情,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会议指出, 基本国情,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会议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剥削 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 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 争,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求同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 求同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 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为实现 该目标,八大制订了长期发展计划, 该目标,八大制订了长期发展计划,以基本上实现 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王顺生 主编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要论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率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1957年下半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在指导 1957年下半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在指导 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倾向。 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倾向。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国共产党、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国和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两者性质不同,处理的办法也不同。 两者性质不同,处理的办法也不同。处理人民内部矛 根本的办法,就是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 盾,根本的办法,就是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 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去解决。 --批评--团结 即“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去解决。刘少奇对于 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主张在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时要注重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时要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如果强调斗争性就会造 成关系紧张; 成关系紧张;他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在政治上的表现主 要是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要是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在经济上主要表现 在分配领域。 在分配领域。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 的理论, 的理论,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出现的新问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