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课标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精练含解析201912071168
![课标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精练含解析201912071168](https://img.taocdn.com/s3/m/59c45c851a37f111f1855be1.png)
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2019辽宁大连一模)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D.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答案 A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此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正确;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还有少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C正确;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D正确。
2.(2019湖南益阳模拟)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需要多种酶参与B.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既消耗ATP,又产生ATPC.不同生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不同D.NADH也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答案 C 由题图可知,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连续的反应过程,包括多个反应,每一个都需要酶参与,故A 正确;图中显示的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该阶段既消耗ATP,又能产生少量的ATP,B正确;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C错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NADH,并产生少量的ATP,D正确。
3.(2019河南八市重点高中第四次测评)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做检测试剂,可判断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做检测试剂,既可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也可测定呼吸速率D.比较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答案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无氧呼吸分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做检测试剂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进行了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所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能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也不能测定呼吸速率的快慢,C错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的底物和无氧呼吸的类型不确定,所以比较氧气的消耗量与CO2的生成量之间的差异,不可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考点学与练 专题0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考点学与练 专题0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5482a35901020206409c1c.png)
专题0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1.由近几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频度很高。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
2.从命题的题型来看,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都有,但非选择题较为突出。
多数情况下,高考的四道非选择题有一道出在本专题。
多数题目通过文字、坐标图或表格给出一定的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3.备考时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各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要作为重点复习,还要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知识网络】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图:(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①物质变化:C :CO 2――――→暗反应有机物――→呼吸Ⅰ丙酮酸―――→呼吸ⅡCO 2H :H 2O―――→光反应[H] ――――→暗反应 (CH 2O)――――――→呼吸Ⅰ、Ⅱ[H]―――→呼吸ⅢH 2OO :H 2O―――→光反应O 2―――→呼吸ⅢH 2O②能量变化:光能―――→光反应ATP――――→暗反应 (CH 2O)――――→呼吸作用⎩⎪⎨⎪⎧ATP 热能―→各项生命活动 2.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去向分析知识点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利用典型装置测定光合、呼吸速率(如下图)(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①NaHCO 3溶液的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O 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 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
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①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NaHCO3溶液换成NaOH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课件: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课件: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7c4e6705bceb19e8b9f6ba19.png)
命题点一
专题二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命题点四
命命题题直直击击••题题型型突突破破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能量变化 1.图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
-2-
题组训练
命题点一
专题二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5-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四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2.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中气体变化规律
(1)黑暗状态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
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吸收O2并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体 外,如图甲所示。
命题点一
专题二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命题点一
专题二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第4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命题点四
命命题题直直击击••题题型型突突破破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7-
题组训练
(2)弱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①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时,植物的气体代谢特点与黑暗情 况下相同,都是从外界吸收O2、排出CO2。但吸收O2与放出CO2量 较少(如图乙)。 细胞呼吸相对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
命命题题直直击击••题题型型突突破破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11-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四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方法规律
图解物质含量变化关系 在解答光合作用相关物质含量变化的试题时,要结合图解或其中
部分图解(如图1所示)进行分析推理,如在突然停止光照、CO2供应 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另外,应记 住C5、[H]、ATP的含量变化是一致的,且都与C3的含量变化相反。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限时集训: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含答案)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限时集训: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f35efbceb19e8b9f6ba37.png)
专题限时集训(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一、选择题1.(2017·名校联考)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
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锄地有利于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B[锄地改善了根细胞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根细胞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A项正确;“锄头下面有肥”的谚语不是指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B项错误;锄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根细胞提供矿质元素,C项正确;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D 项正确。
]2.(2017·东城区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中有热能的释放C.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少量的ATPB[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A错误;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少量能量的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B正确;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属于中间产物,不是终产物,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 错误;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中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3.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2~24 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D.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C[在12~24 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为无氧呼吸,A项错误;曲线相交时,细胞呼吸吸收的O2与产生的CO2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胚根长出后,O2的吸收量明显增多,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C项正确;萌发种子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干物质的总量会减少,D项错误。
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4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
![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4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b9fc97dff524ccbff021845b.png)
第4讲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b 细胞呼吸的原理2.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异同b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b 1.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a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提取与分离2.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b 2.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b 3.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4.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c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b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细胞呼吸的原理(1)需氧呼吸①含义: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②过程③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 +能量。
――→酶 (2)厌氧呼吸①场所:细胞溶胶。
②过程a .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
③反应式a .产物为酒精: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
――→酶 b .产物为乳酸:C 6H 12O 62C 3H 6O 3+少量能量。
――→酶 2.光合色素(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色素功能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叶绿素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黄素:黄色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2)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实验过程操作过程操作目的①选取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②将新鲜的菠菜叶烘干、粉碎成干粉,研磨时加入2~3 mL95%的乙醇溶解叶片中的色素③研磨时加入少许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研磨充分和保护叶绿素④迅速充分研磨防止溶剂挥发并充分溶解色素提取色素⑤盛放滤液的小试管口加棉塞防止色素分子被氧化①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使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快②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分离色素③滤液细线要细、齐、直使分离的色素带平齐,不重叠④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3~4次 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⑤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烧杯内的层析液中3.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①条件:光、色素、酶、水。
2020高考生物大二轮课标专用精练:专题二 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化练)
![2020高考生物大二轮课标专用精练:专题二 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化练)](https://img.taocdn.com/s3/m/a95f3e65bb68a98270fefa16.png)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化练)一、选择题1.(2019河北唐山一模)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A.基质中含有O2B.基质中含有ADPC.基质中含有 NADPH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答案 C 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氧气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且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A、D正确;合成ATP 的原料是ADP和Pi,B正确;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指NADH,C错误。
2.(2019河南商丘一中预测)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均是由ATP提供的B.某同学500米赛跑时,细胞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均来自葡萄糖C.若污染物Q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没有影响D.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产生ATP答案 D 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并不都是由ATP提供的,GTP等也可提供能量,A错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若污染物Q 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也有影响,C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产生,D正确。
3.(2019江西南昌二模)若呼吸底物全为葡萄糖,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B.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多C.环境温度从0 ℃升到37 ℃,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逐渐上升D.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答案 A 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就会产生6摩尔的CO2,同时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所以人体在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A正确;相比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葡萄糖分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马拉松比赛时,肌肉细胞以有氧呼吸为主,也进行无氧呼吸,步行时肌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少,B错误;人体内酶的活性受体温影响,环境温度从0 ℃升到37 ℃,人的体温不变,故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D错误。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二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二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52b872f12d2af90342e62c.png)
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2019辽宁大连一模)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D.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答案 A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此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正确;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还有少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C正确;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D正确。
2.(2019湖南益阳模拟)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需要多种酶参与B.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既消耗ATP,又产生ATPC.不同生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不同D.NADH也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答案 C 由题图可知,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连续的反应过程,包括多个反应,每一个都需要酶参与,故A正确;图中显示的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该阶段既消耗ATP,又能产生少量的ATP,B正确;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C错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NADH,并产生少量的ATP,D正确。
3.(2019河南八市重点高中第四次测评)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做检测试剂,可判断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做检测试剂,既可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也可测定呼吸速率D.比较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答案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无氧呼吸分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做检测试剂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进行了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所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能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也不能测定呼吸速率的快慢,C错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的底物和无氧呼吸的类型不确定,所以比较氧气的消耗量与CO2的生成量之间的差异,不可以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提升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90c5956294dd88d0d26bc4.png)
专题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提升卷1.(2019湖南株洲质检)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答案】B【解析】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发生上述过程,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结构①能够驱动ATP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并且需要借助于载体①,因此属于协助扩散,D项正确。
2.(2019·湖南株洲模拟)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产生大量A TP,为生命活动供能,故推测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 TP的产生导致真菌死亡,B项正确;在自然界中存在具有抗药性的真菌,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C 项正确;厌氧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吡唑醚菌酯抑制的是有氧呼吸,对无氧呼吸无作用,D项错误。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5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5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b76d30975f46527d3e14b.png)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氧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B.过程②⑤所需[H]全部来源于①C.过程①③⑤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D.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2.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B.画滤液细线时,在点样线上需连续重复多次画线C.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D.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距离明显3.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甲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B.条件乙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ATP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不同的D.试剂X是重铬酸钾4.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A.18O2、18O2B.O2、O2C.18O2、O2D.O2、18O25.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ATPB.酶和ATP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PC.酶的催化必然伴随ATP的供能D.ATP的合成和水解都离不开同一种酶的催化6.如图表示将一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条件下,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ab段,叶肉细胞CO2固定速率增加B.bc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C.ab段,CO2固定速率比C3的还原速率快D.bc段,可能是有关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7.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代谢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
DNP作用于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果如下表,从结果得出的推论错误的是( )8.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含解析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c198cdba1aa8114431d9d3.png)
专题限时集训(四)(B)(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 (2019 •五省创优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能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B.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释放少量能量并合成少量ATPC. 线粒体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会释放大量能量并合成大量ATPD. 同一细胞可能同时具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和酒精的酶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有DNA能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A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也不合成ATP,B错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同一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和酒精的酶,D错误。
]2 . (2019 •合肥期末)下列关于提高北方冬天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 加盖稻草帘可降低呼吸作用B. 施用农家肥可促进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C. 适当的增加昼夜温差,可减少有机物消耗D. 采用蓝紫色薄膜,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C [白天加盖稻草帘减小光照面积,降低光合作用产量,晚上加盖稻草帘有保温作用,可提高呼吸作用,A错误;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补充CQ,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不能促进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B错误;蔬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可积累有机物,晚上无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适当的增加昼夜温差,可减少有机物消耗,C正确;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红光,对蓝紫光利用较少,采用蓝紫色薄膜,不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D错误。
]3. (2019 •合肥一模)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某同学将生长状态相似的番茄幼苗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置于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组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B.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光补偿点变大C. 实验组色素带的位置与对照组不同D. 实验组色素带的宽度与对照组相同B [实验组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也降低,A项错误;实验组的光补偿点相比对照组变大,B项正确;实验组色素带的位置与对照组相同,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会变窄,C D两项错误。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专题能力训练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488910f90f76c660371a85.png)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能力训练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专题能力训练第8页一、判断题1。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2。
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数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3.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但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5.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 )6.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的有氧呼吸过程。
()7.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分离色素的作用,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得就越慢。
( )8。
细胞呼吸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9.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消耗的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中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10.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11.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1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13。
黑暗处理后的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14。
某一光照强度下,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15。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CO2的固定加快。
( )16.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17.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18。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均能产生[H],但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 )19。
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到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不考虑类囊体膜),需穿过4层生物膜,扩散到相邻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需穿过6层生物膜.()20。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a76adcdd3383c4ba4cd23d.png)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C6H12O6 2CH3COCOOH+4H+能量(葡萄糖) (丙酮酸)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答案 D解析题干反应式可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两者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2.由于酒后开车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危害极大,因此,我国严惩酒后驾车行为。
但是一些人因酵母感染而导致酒精中毒,常呈醉酒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进行无氧呼吸,但二者的细胞结构明显不同B.酵母菌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组成成分不同C.酒精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在正常情况下,酵母菌都是将糖类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来获取能量答案 D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不同;酵母菌与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但主要成分不同,前者是几丁质,后者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在正常情况下,酵母菌都是通过有氧呼吸将糖类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来获取能量的。
3.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 ℃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
从采摘后算起每10 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第20 d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第40 d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答案 C解析当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时,表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由图可知,第20 d对照组CO2/O2大于1,表明蓝莓进行了无氧呼吸,有乙醇产生,而CO2处理组CO2/O2为1,表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没有乙醇产生;第40 d时,对照组蓝莓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约等于2,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约为有氧呼吸的3倍;分析可知,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无氧呼吸。
2020高考生物课标二轮(天津专用)专题能力训练: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020高考生物课标二轮(天津专用)专题能力训练: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a911fa9e9b89680202d82504.png)
专题能力训练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2019全国Ⅰ理综)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A解析:黄瓜幼苗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由20g长到40g,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增加的质量来自吸收的水、矿质元素以及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空气中的CO2转化成的有机物。
2.(2018天津实验中学考试)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C.①③④与①②过程相比,前者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D.过程③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④需要水的参与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会产生CO2,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
因此,人体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A项错误。
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会受到抑制,但有利于过程③的进行,B项错误。
①③④为有氧呼吸,①②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能彻底分解有机物,C项正确。
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D项错误。
3.离体叶绿体在光照下稳定地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离体叶绿体在光照下稳定地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会使C3合成减少,一段时间内暗反应逐渐减弱,其消耗的ATP也逐渐减少,故ATP相对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暗反应的减弱,光反应也逐渐减弱,故叶绿体内O2含量逐渐减少。
4.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能量都来自太阳能,A项正确。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477cc71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3.png)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 (3)无氧呼吸不需要O 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 )(4)放置时间过长的牛奶发生胀袋,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 ×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应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 2浓度过低。
( × )[解析] (1)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中的能量,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无[H]的积累。
(4)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气体,所以胀袋不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层析液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6)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7)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细读教材,查缺补漏(1)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教材必修1 P94)(2)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教材必修1 P93)(3)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教材必修1 P93)(4)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
2020浙江高考生物二轮课后作业:第4讲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生物二轮课后作业:第4讲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7e5cc453610661fd9f4dd.png)
姓名,年级:时间: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浙江4月选考)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
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答案:A2.下图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代谢简图,①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为糖酵解,所有活细胞中均能发生此过程B.NADH比NADPH少一个磷酸基团,是一种辅酶C.丙酮酸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进入线粒体D.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内膜,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解析:选D。
过程①为糖酵解,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被分解,产生丙酮酸和NADH,所有活细胞中无论是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均能发生此过程;NADH比NADPH少一个磷酸基团,是一种辅酶;丙酮酸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内膜,NADH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小部分用于合成ATP。
故D错误。
3.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 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解析:选B。
正确选材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漏斗基部放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A项错误;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时,需用干燥的定性滤纸,B项正确;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需等滤液干后再重复画线1~2次,C项错误;研磨叶片时是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D项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4-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疑难突破)(含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4-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疑难突破)(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0b73c336c1eb91a375dc4.png)
专题4.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疑难突破1.(2015·全国Ⅰ,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1)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 TP和[H]【解析】(1)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说明C组黑暗条件下进行了部分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了ATP和[H],为下一次的光照时间内光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ADP、Pi和NADP+等,所以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训练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专题能力训练第8页一、判断题1.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2.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数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3.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但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5.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
()6.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的有氧呼吸过程。
()7.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分离色素的作用,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得就越慢。
()8.细胞呼吸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9.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消耗的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中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10.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11.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1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13.黑暗处理后的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14.某一光照强度下,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1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CO2的固定加快。
()16.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17.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18.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均能产生[H],但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19.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到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不考虑类囊体膜),需穿过4层生物膜,扩散到相邻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需穿过6层生物膜。
()20.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像光合作用一样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不同。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B.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答案:B解析:光反应进行的过程有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而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产生ATP和还原氢,第三阶段由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与氧结合产生大量能量,A项错误。
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扩大膜面积,而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凹陷成嵴扩大膜面积,二者都有复杂的酶系统与其功能相对应,B项正确。
线粒体不能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C项错误。
C6H12O6→C3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2.(2019河北安平中学检测)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光照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活细胞内都能进行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持续进行D.过程③产生的[H]、ATP一般不用于过程①答案:C解析: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暗反应不需要光照,A项正确。
②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活细胞都能进行,B项正确。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C项错误。
过程③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H2O,产生的ATP通常用于光合作用之外的生命活动,D项正确。
3.(2019全国Ⅲ理综)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在黑暗中萌发的种子,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种子中的有机物总量减少;种子在萌发时吸收水分,细胞中的自由水增多,呼吸强度增强,A项正确。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光照12 h,20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12 h,30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光照下吸收的CO2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的CO2量代表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如果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能生长,A项错误。
并且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5 ℃,B项错误。
如果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 h,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12×净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则在温度为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25×12-1.50×12=21(mg),为同种条件下最多,C项正确。
30 ℃时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 黑暗,有机物积累是10 ℃时的一半,D项错误。
5.(2017全国Ⅲ理综)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解析: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A项错误。
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项正确。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可用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通常用O2的释放速率或CO2的吸收速率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故C项正确。
波长为640~660 nm 的光为红光,叶绿素对其吸收量较大,在此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于叶绿素参与了光合作用,故D项正确。
6.在CO2的体积分数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0C.若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D.D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答案:D解析:光照强度为1 klx时,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项错误。
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0=20 mg/(100 cm2叶·h),B项错误。
C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因此突然停止CO2供应,CO2固定受阻,短时间内导致C3的含量会减少,C项错误。
D点时植物乙到达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CO2的浓度,D 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7.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以防止叶绿素降解。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 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若在20 min 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填序号:①C5②ATP③[H]④C3),可推测20~25 min 曲线的斜率为(填“正值”“负值”或“零”)。
答案:(1)CaCO3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2)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溶解氧(3)提供CO2增大后稳定(4)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①②③负值解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CaCO3研磨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果肉薄片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故果肉薄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因色素溶解在乙醇中而变白。
(2)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均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测定放氧速率时,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
(3)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目的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
若提高NaHCO3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大,故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后稳定。
(4)由图2可知15~20 min O2浓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物[H]、ATP的产生减少,C3的还原减慢,C5的消耗不变,故C5、ATP、[H]的含量下降。
20 min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20 min后停止光照,则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20~25 min 曲线下降,斜率为负值。
8.(2019河北示范性高中4月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水稻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CO2的速率(单位:m·h-1)随温度变化的部分(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 h,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CO2的体积分数为、光照下温度为和黑暗下温度为的条件,以保证水稻中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答案:(1)呼吸速率光照强度、温度、CO2的体积分数(2)在温度和CO2的体积分数都相同的情况下,C组的光照强度强于B组的,C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较多,促进了C3的还原,使暗反应加快,光合速率升高(3)全光照 1.22%30 ℃10 ℃解析:(1)A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可以表示水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根据表格信息判断,此实验中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和CO2的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