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史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古时期

一、阿拉伯的语文学研究

(一) 阿拉伯及阿拉伯语概况

(二) 古阿拉伯语文学派及其贡献

阿布尔·阿斯瓦德(Abul Asvad)--阿拉伯语语法的奠基者。他研究对象主要是《古兰经》。

萨卡费(Sakafi波斯人),写过70多篇论文,企图对阿拉伯语的语法规律作系统阐述。

巴士拉学派:

代表人物西巴维希(Sibawaihi)--写出第一部有系统的阿拉伯语语法--《书》(Al-kitabu)。

《书》的内容:首谈词类,确定名动形的定义,叙述了主格、属格、宾格、呼格的形式,助词、代词、数词的用法和名词、动词的构词法,然后谈句法,之后举出一些阿拉伯语的语音现象和词源现象。

哈里尔编出了第一部阿拉伯语词典,建立了阿拉伯诗律的体系。库法学派:

代表人物—基赛(AI-Kisai),给后代留下了许多阿拉伯语文学的著作,包括深受欢迎的《阿拉伯语语法简明指南》。

两派的特点

巴士拉学派治学态度比较严谨,偏重于古典阿拉伯语语法的研究;库法学派不仅研究古典阿拉伯语,而且着重研究了一些活的、游牧部落的语言。他们对确立阿拉伯成语和同义词的研究都有贡献

巴格达学派:到10世纪,巴士拉和库法两个学派合并成的第三个学派。

代表人物是古太巴。曾编写《口语句法指南》一书,提出了许多有关成语的问题。

从11到12世纪,阿拉伯语文研究逐渐进入了它的古典时期的末期,其特点是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语法和词典的编纂上。

波斯人札马赫沙利编《阿拉伯·波斯语词典》。

伊本·西德《阿拉伯语词典》(十七卷,11世纪)

萨加尼编《浪漫》(二十卷,13世纪)

曼殊尔编《阿拉伯语词典》(二十卷,14世纪)

费鲁札巴底编了一部六十卷的大词典,只有两卷称为《海洋》流传到现在。

另有为实际需要编的通俗语法和修辞著作。如萨加基的《标准修辞学课本》、马立克《简明语法》、伊本·希沙姆的一套通俗语法书等。

从16世纪起,阿拉伯语文研究走向衰弱。到18世纪,阿拉伯国家相继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阿拉伯科学文化经历了真正的危机。

(三)阿拉伯语文学的成就、特点及其影响

阿拉伯的语文研究在古代曾受印度人和希腊人的影响,但因为阿拉伯语是闪族语言之一,跟古印度梵语和希腊语有很大差别,因此他们没有照搬古印度和古希腊语文研究的成果,他们只是借用了印

度语文学和希腊语文学的某些一般范畴和分析描写的原则,把它们运用于自己的语文研究之中,在应用上往往有自己的特殊解释。

古阿拉伯的语文学家在研究他们的语法的时候,极其精确地分出了闪族语言所特有的由三个辅音组成的词根,并注意到其间元音的变化和个别辅音所起的特殊作用。

例如,kataba (他写,过去时)

katabat (她写,过去时)

katib (写者,即作家)

kitab (被写者,即书)

这几个词中,表示词汇意义的只有 k—t—b 这三个辅音,即词根,其余的元音和辅音都是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成分。这一点后来对于欧州的语法理论,特别是十九世纪初对于德国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波普(F Bopp)和格里姆(T Grimm)等人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欧洲人之知道有词根的概念和名词、动词等的构词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了印度语文学和阿拉伯语文学的影响。

在语音方面,早在西巴维希的著作中就已根据发音的物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确定了各种语音的类型,如清音和浊音、紧张音和非紧张音、开音和闭音、高音和低音并指出它们的发音部位。这些原则一般都是符合语音科学的原理的。

阿拉伯语文在书写上用一种很特殊的阿拉伯字母。这种字母一般只代表辅音而没有元音,同一个字母在词头、词中和词尾或独用时各有不同的符号,书写时自右至左横行。这个体系,直到现在,除阿拉

伯文以外,其他如乌尔都文、波斯文、马来文以及好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都还在使用着。土耳其文和印度尼西亚文从前也采用阿拉伯字母,后来才改用了拉丁字母。

古阿拉伯语文研究的最主要成就不是在语音和文字方面,也不是在语法方面,而是在词汇、修辞和词典编纂方面。阿拉伯语的词汇丰富多彩,古代阿拉伯的语文学家曾花了很大力气把这些材料收集起来,分门别类编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词典。例如关于“剑”这个词,他们就收集了五百多个同义词,“狮子”一词也收集了约五百个同义词,“骆驼”一词则收集了一千多个同义词,甚至“灾难”一词也收集了四百来个同义词。当然,他们在这些同义词的处理上是存在着缺点的,因为没有注意到其中哪些是文学语言的词,哪些是方言词或古词语,哪些是一般使用的,哪些是有特殊用途的,并分别加以说明,但他们在收集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是足以令人起敬的。

二、中世纪欧洲的语言学研究

(一)概说

1、两个阶段和两大事件

中世纪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5.AD ———— 1100年

后期:1100 ———— 15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两大事件:

基督教的传播

“中世纪”是指欧洲历史上,从作为文化和行政统一体的罗马帝国的崩溃(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通称为“文艺复兴”、并一般视为近代史开端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文化变革的历史阶段。

在中世纪前期,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民族先后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封建国家,这些国家长期混战,使得文化荒废,科学发展缓慢,因此这个时期长被称为“黑暗时期”或“黑暗时代”,以区别于从1100年左右到文艺复兴的中古后期。

虽然中古前期相对黑暗,但也不是黑得一无是处。因为这时许多日耳曼部落已经改信基督教,很愿意把自己看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且也的确为了保卫他们新获得的领土而抗击了更为野蛮的部落。过去,也正是那些部落的攻击,迫使他们进攻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的西部省份虽然受到日耳曼人的多次入侵,但当地的拉丁语生存了下来。这些地区的口头拉丁语后来演变为现代罗曼诸语言,日尔曼人的语言仅仅在这些语言里留下少量日耳曼词语而已。

历史学家近些年来肯定了中世纪早期特别是加洛林王朝时代(9世纪初叶)学者的工作,认为他们在保存拉丁语的教学资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有上述积极因素,但在罗马帝国西部(西罗马帝国),大量的古典文献还是无可弥补地丧失了。对希腊语的研究,甚至有关希腊语的知识,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减少了很多。黑暗时代能看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