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名师资料合集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3.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4.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即为正品。
5.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均为伪品。
6.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7.代用品:当某些药材的资源缺乏时,选择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品作用相似的药材,代替正品使用的品种。
8混淆品:由于药品的外观像或者名字像或其他因素,导致两药品混乱。
9.中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10.药材:仅在产地简单加工,通常指没有炮制加工的。
11.草药:民间或地区性用药,这些药物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临床深入研究。
12.生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者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好矿物类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13.天然药: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
1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5.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6.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至燃烧;有的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大量成垛堆置,产生的内热扩散不出,使中央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保护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五大鉴定法:⏹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类药材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状纹理,如黄芪等。
车轮纹:指药材的断面纹理呈车辐状,如防己星点:指大黄髓部的异型复合型维管束。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白颈:地龙表面有一戒指状灰白光亮的生殖环带。
翘鼻头:蕲蛇吻端上翘。
方胜纹:蕲蛇背部有多块白色菱形花纹念珠斑:蕲蛇腹部两侧有黑色圆形斑块排列佛指甲:蕲蛇尾巴末端有1长三角形角质鳞片龙头虎口:吻端上翘如龙头,口大如虎口。
胆仁:熊胆胆囊内干燥的胆汁。
挂甲:牛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色,经久不褪。
乌金衣:牛黄中“胆黄”外表挂有一层黑亮的薄膜通天眼:对光透视,羚羊角自中部起有一细孔道直通角尖。
合把:羚羊角下段有隆起环脊,手握则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罗盘纹:商陆木部隆起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3~10个同心性环状层纹珍珠盘:银柴胡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砂眼:银柴胡有多数圆形凹陷小孔泛油:某些含油药材因贮藏不当,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统称“走油”或“泛油”。
红花水浸泡后,水液变成金黄色,其花不褪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溶液熊胆仁投入水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有黄线下垂至杯底而不扩散伞形科根及根茎类中药品种根类:白芷、当归、独活、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明党参根茎类:羌活、川芎、藁本植物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具香气。
➢茎常中空.➢叶互生,通常羽状或多裂复叶,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
➢伞形花序。
➢双悬果。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的名词解释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别、鉴定和质量评价的学科。
它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化学组成、药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下将为您解释中药鉴定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
1. 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是指通过观察、检测和比较,确定某种药材的真实身份。
中药鉴别主要依靠药材的形态特征、宏观性状、显微特征以及组织构造等进行判断。
例如,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颜色、质地等特征,并与实物样本或标准参照进行对比,确定药材的鉴别结果。
2. 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质量评价是评估中药产品质量的过程。
它包括对中药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
中药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安全和疗效有效性。
3. 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用于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是通过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对中药的复杂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中药的化学特征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领域。
4. 中药活性成分:中药活性成分指的是中药中具有药理活性和作用的化学成分。
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中药提取物、纯化物以及中药指纹图谱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些活性成分不仅对中药的疗效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中药的质量评价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5.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将生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和炮制工艺处理,使其达到适合临床应用的要求。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药效、安全性和可溶性。
中药炮制过程中,常采用熟焯、熟炙、炒炙、蒸制、浸泡等炮制方法,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的药效和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是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安全和疗效有效性。
通过对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可以提高中药的品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
在日益重视健康和中医药的今天,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1.药物: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2.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类药材。
3.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4.中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包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
5.中药材:指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临床使用,或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6.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7.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8.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使用的民间药物称为“民族药”。
9.有效成分:指具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10.辅成分:指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
11.无效成分: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
12.真伪鉴定:是鉴定所用的药材是否与规定的或实际需要的品种相符。
13.纯度鉴定:是检查药材中可能混入的各类杂质以及杂质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
14.品质优良度鉴定:是确定生药是否符合药用标准。
生药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15.正品:其来源与药典收载相符的品种。
16.伪品:是指来源和药效均与正品不同的品种。
它主要是由于采药人员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故意以假充真造成。
17.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18.代用品:在来源上与正品不同,但已经过系统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有与正品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生药使用。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中药材的鉴定、鉴别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与中药鉴定学相关的名词解释。
一、鉴定学基本概念1. 中药材:指用于中药制剂炮制或用于直接入药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化石等。
2. 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等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确定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3. 鉴别:通过对多种相似的中药材进行比较,辨别它们的特征和差异。
4. 质量评价: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包括外观、品质、化学组成和含量等指标。
二、中药鉴定学方法1. 外观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确定其真伪和性质。
2. 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细胞形态和组织构造等特征,进行鉴别和鉴定。
3. 理化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如溶解度、熔点、比重、折光率等,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
4. 化学鉴定:通过对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进行鉴别和鉴定。
5. 生物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和评价,比如对中药材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进行测试和评价。
三、中药鉴定学常用指标1. 外观指标:包括中药材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
2. 理化指标:包括中药材的溶解度、熔点、比重、折光率等理化性质。
3. 化学指标:包括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如有效成分的含量、挥发油的含量等。
4. 显微指标:包括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细胞形态和组织构造等显微观察指标。
5. 质量指标:根据中药材的外观、理化和化学指标等综合评定其质量。
四、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应用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鉴别真伪:中药鉴定学可以辨别中药材的真伪,避免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2. 确定质量: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理化和化学指标等进行鉴定,可以评估中药材的质量优劣。
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题库-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4.霉变: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5.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或某些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在贮藏上必须采取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
6.发汗:是将某些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质地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7.钉头:指矿物或较坚硬药材表面乳头状突起。
8.变色:药材储存不当,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变质现象。
9.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有较稀疏的放射装纹理,其颜色不一,一直延伸至中心部,并相间排列成车幅状。
是由维管束或木质部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而成。
10.细胞间隙腺毛:指存在于大型薄壁细胞间隙的腺毛。
11.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
12.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有棕色斑点,色如虎皮,习称虎皮斑。
13.马牙嘴:炉贝外层两鳞瓣大小相近,顶端稍尖,多开口,称“马牙嘴”14.怀中抱月:川贝母中的松贝,形状呈圆锥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5.狮子盘头:指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头部膨大,并且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形如狮子头,如党参。
16.通天眼:羚羊角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17.合把:羚羊角环脊之间有一定距离,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18.二杠:为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19.单门:指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莲花:指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
21.当门子:在香囊中位于囊孔口处,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为麝香仁之佳品。
名词解释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题库-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4.霉变: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5.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或某些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在贮藏上必须采取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
6.发汗:是将某些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质地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7.钉头:指矿物或较坚硬药材表面乳头状突起。
8.变色:药材储存不当,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变质现象。
9.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有较稀疏的放射装纹理,其颜色不一,一直延伸至中心部,并相间排列成车幅状。
是由维管束或木质部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而成。
10.细胞间隙腺毛:指存在于大型薄壁细胞间隙的腺毛。
11.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
12.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有棕色斑点,色如虎皮,习称虎皮斑。
13.马牙嘴:炉贝外层两鳞瓣大小相近,顶端稍尖,多开口,称“马牙嘴”14.怀中抱月:川贝母中的松贝,形状呈圆锥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5.狮子盘头:指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头部膨大,并且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形如狮子头,如党参。
16.通天眼:羚羊角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17.合把:羚羊角环脊之间有一定距离,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18.二杠:为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19.单门:指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莲花:指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
21.当门子:在香囊中位于囊孔口处,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为麝香仁之佳品。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一、名词解释1、发汗:指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的物。
3、车论纹:指广防己等药材横切面的木部有放射状纹理,形如“车论纹”4、星点:指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的异常维管束。
5、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如云朵状的花纹。
6、罗盘纹:商陆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排列数个同心环列的纹理,形似罗盘纹7、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性纹理。
如当归、白芍、党参。
8、过桥:黄连的节间长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9、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
如党参、黄芪、板蓝根10、珍珠疙瘩:指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11、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芽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12、铁线纹:人参表面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13、油头:指药材根头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
14、起霜:指茅苍术等药材断面暴露在空气中,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包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16、马牙嘴:指炉贝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开口习称马牙嘴。
17、虎皮斑:指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18、鹦哥嘴:天麻顶端具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19、凹肚脐:天麻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20、连三朵:款冬花单生2-3个基部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
21、镶嵌细胞:指伞形科药材的内表面上可见5到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个群以斜角相连成镶嵌状。
22、错入组织:槟榔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如组织23、白颈:地龙第14-16环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中药鉴定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3.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4.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即为正品。
5.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均为伪品。
6.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7.代用品:当某些药材的资源缺乏时,选择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品作用相似的药材,代替正品使用的品种。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8混淆品:由于药品的外观像或者名字像或其他因素,导致两药品混乱。
9.中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10.药材:仅在产地简单加工,通常指没有炮制加工的。
11.草药:民间或地区性用药,这些药物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临床深入研究。
12.生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者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好矿物类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13.天然药: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
1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5.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6.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至燃烧;有的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大量成垛堆置,产生的内热扩散不出,使中央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5*2 )1中药鉴定学: 2、 中药 3、 脉岛数 4、 气孔指数: 5、 栅表比: 6、 菊花心: 7、 云锦花纹: 8、 蚯蚓头: 9、 膨胀度: 10、 性状鉴别: 11、 显微鉴别: 12、 理化鉴别: 13、 过桥: 14、 珍珠点: 15、 车论纹: 16、 狮子头: 17、 泥鳅头: 18菌丝: 19、 菌丝体: 20、 菌核: 21、 子座: 22、 过支合把: 23、 挂甲: 24、 乌金衣: 25、 通天眼: 26、 道地药材:二、 简答(6*7)1、牛膝横切面图:2、大黄横切面图:-14 - 21諄樹逼■切血ft如幷f1, 2.屋喘}. PMI厳*円畑% MAM i.点・咗T,A « 4.1薄荷横切面图:2、冬虫夏草横切面图:3、番泻叶横切面图:4、大黄性状鉴别: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前两种称“北大黄”后一种称“南大黄”。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的网状纹理。
质坚,横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可见星点,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根类药材形层层明显,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残留。
②皮层:窄,有草酸钙簇晶。
③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含棕色物质,韧皮部有粘液腔。
④形成层:呈环状。
⑤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华。
⑥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在内,木在外)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二、根横切面无髓部其他同根茎。
三、粉末: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②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
复粒有2-7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①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与状结晶加碱结晶消失并显红色。
②取少量粉末于履职上加1% NaOH aq滤纸染成红色③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于滤纸上,晾干----棕色至红棕色荧光。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整理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整理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真伪优劣),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道地药材:指药材质优效佳。
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特有化学反应作为中药鉴别特征。
例大黄粉末升华物呈黄色针状、枝状和羽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
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荧光的性质进行中药的品种鉴别。
水试: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及颜色、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性变化等特殊现象鉴别药材的方法。
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基源鉴定:又称来源鉴定。
它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拉丁)学名保证物种正确的过程。
显微鉴定:指利用显微镜通过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以及内含物特征,进行药材品种鉴定的方法。
分体中柱:网状中柱由断续环状排列的周韧型维管束组成,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网状中柱的单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
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
锦纹:指大黄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所形成的网状纹理。
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的同心多环异型维管束,其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陷,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状层纹,形似罗盘。
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指药材横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色或淡黄色,宛如金玉相映。
如板蓝根、黄芪、桔梗、(苦参)等。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分光光度法、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有害物质的检查【叶类药材显微鉴别的五大常数】气孔常熟,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脉端数【中药鉴定学的概念】: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保护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1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2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3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4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科名来源:【根及根茎类】1.蓼科:大黄、何首乌 2.蚌壳蕨科:狗脊 3.鳞毛蕨科:绵马贯众7.苋科:牛膝、川牛膝8.商陆科:商陆10.毛茛科: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防己科:防己13.十字花科:板蓝根15.豆科:甘草、黄芪17.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18.伞形科: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19.龙胆科:龙胆22.唇形科:丹参、黄芩23.玄参科:玄参、地黄27.桔梗科:桔梗、党参、28.菊科:白术、苍术、34.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35.薯蓣科:山药38.兰科:天麻【茎木类】3.木通科:大血藤豆科:苏木、鸡血藤、降香 6.瑞香科:沉香【皮类】2.毛茛科:牡丹皮 3.木兰科:厚朴 4.樟科:肉桂 5.杜仲科:杜仲芸香科:黄柏8.木犀科:秦皮【叶类】4.十字花科:大青叶 5.蔷薇科:枇杷叶 6.豆科:番泻叶【花类】 3.桃金娘科:丁香 4.茄科:洋金花 5.忍冬科:金银花 6.菊科:红花8.鸢尾科:西红花【果实及种子类】木兰科:五味子 2.十字花科:葶苈子8.伞形科:小茴香10.马钱科:马钱子17.棕榈科:槟榔18.姜科:砂仁、【全草类】麻黄科:麻黄【藻、菌、地衣类】麦角菌科:冬虫夏草3.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树脂类】 2.棕榈科:血竭【其他类】海金沙科:海金沙爵床科、蓼科、十字花科:青黛【动物类】钜蚓科:地龙19.脊索动物门眼镜蛇科:金钱白花蛇20.脊索动物门蝰科:蕲蛇21.脊索动物门游蛇科:乌梢蛇脊索动物门鹿科:麝香、鹿茸脊索动物门牛科:牛黄、羚羊角【矿物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朱砂 3.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1.【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草酸钙砂晶】牛膝麻黄细辛枸杞子钩藤秦皮洋金花【草酸钙针晶】(束)麦冬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草酸钙方晶】麻黄细辛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栀子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草酸钙柱晶】补骨脂沉香、肉桂【草酸钙棱晶】五倍子【草酸钙结晶】防己(细小杆状)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豆蔻浙贝母【晶纤维】鸡血藤、黄柏、番泻叶苦参石菖蒲【晶鞘纤维】番泻叶、甘草医【树脂道】人参、三七、西洋参【石细胞】乌头、附子、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巴戟天、党参、苍术、槲寄生、鸡血藤、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麦冬、辛夷、五味子、木瓜山楂吴茱萸连翘枸杞子栀子槟榔砂仁【油室】当归川芎枳壳吴茱萸丁香、木香、苍术【油管】小茴香、防风、柴胡【乳管】桔梗、党参【油细胞】厚朴肉桂辛夷五味子砂仁豆蔻石菖蒲【淀粉粒】大黄、何首乌、商陆、太子参、乌头、附子、防己、葛根、板蓝根、甘草、人参、西洋参、白芷、川芎、黄芩、半夏、石菖蒲、川贝母、浙贝母、山药、钩藤、牡丹皮、肉桂、山楂、五倍子豆蔻【糊粉粒】苦杏仁补骨脂小茴香豆蔻.【菊糖】桔梗、苍术、党参、木香【钟乳体】穿心莲【薄壁细胞含核状物】地黄21.【薄壁细胞含糊化的淀粉团块】白芍、延胡索、【气孔不定式】细辛金钱草青蒿川贝母【气孔不等式】金钱草、大青叶【气孔平轴式】补骨脂、蓼大青叶、番泻叶【气孔直轴式】广藿香穿心莲【气孔近环式】枳壳【气孔内陷】麻黄.【菌丝】茯苓、猪苓【保卫细胞哑铃】麻黄.【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薄荷【硅质块】砂仁.【蓝黑色色素颗粒】蓼大青叶【薄壁细胞含紫色素】紫草产地:药用大黄:四川、贵州、云南、湖北4.何首乌:河南、湖北 5. 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河南(四大怀药)8.川乌、附子:四川、陕西9.白芍: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10.黄连::四川;云莲:云南11. 防己:浙江、安徽13. 板蓝根:河北、江苏14.甘草:内蒙古、甘肃、新疆15.黄芪:山西、黑龙江、内蒙古16.人参、关木通:吉林、辽宁、黑龙江17.三七:云南、广西18.白芷:河南禹县称“禹白芷”;河北安国称“祁白芷”;杭白芷:浙江、福建、四川习称“杭白芷”和“川白芷”19.当归:甘肃岷县21.川芎:四川22.防风:东北、内蒙古东部23.柴胡:北柴胡: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南柴胡:湖北、四川27.黄芩:河北、山西、内蒙古29.党参:山西、陕西、甘肃31.苍术:茅苍术:江苏、湖北、河南33.半夏:四川、湖北、河南36.麦冬:浙江(杭麦冬);四川(川麦冬)38.天麻:四川、云南、贵州40.沉香:白沉香:广东;沉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42.牡丹皮:安徽、河南、四川、山东43.厚朴:四川、湖北、浙江、江西44.杜仲:湖北、四川、贵州47.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49.丁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50.洋金花:江苏、浙江、福建51.金银花:山东、河南59.砂仁:阳春砂:广东;绿壳砂:云南;海南砂:海南61.麻黄:华北、西北、东北64.广藿香:广东石牌、海南66.薄荷:江苏的太仓71.血竭:印度尼西亚54个重点药四大鉴定总结:大黄天麻何首乌黄连甘草麦冬麻黄薄荷川乌白芍黄芪人参川贝母金银花红花小茴香穿心莲细辛牛膝商陆附子赤芍延胡索葛根白芷当归川芎黄芩地黄桔梗党参白术苍术半夏浙贝母沉香钩藤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关黄柏番泻叶丁香洋金花五味子苦杏仁陈皮马钱子槟榔砂仁广藿香秦皮【大黄】为蓼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1)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2)黄棕色至红棕色(3)去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4)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5)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6)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
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黄芪。
【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吐脂(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其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
【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金】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如知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3.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4.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即为正品。
5.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均为伪品。
6.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7.代用品:当某些药材的资源缺乏时,选择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品作用相似的药材,代替正品使用的品种。
8混淆品:由于药品的外观像或者名字像或其他因素,导致两药品混乱。
9.中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10.药材:仅在产地简单加工,通常指没有炮制加工的。
11.草药:民间或地区性用药,这些药物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临床深入研究。
12.生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者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好矿物类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13.天然药: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
1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5.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6.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至燃烧;有的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大量成垛堆置,产生的内热扩散不出,使中央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
17.气调养护(气调贮藏):调节库内的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达到很好的杀虫灭菌的效果。
18.来源鉴定(基原鉴定):是应用植(动、矿)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无误。
19.性状鉴别: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20.松泡: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
21.粉性:药材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22.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
23.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
24.水试:是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及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性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
25.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26.显微鉴定: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
27. 理化鉴定: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
28.呈色反应:利用药材的某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来鉴别。
29.沉淀反应:利用药材的某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沉淀反应来鉴别。
30.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细胞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
31.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32.显微化学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是将中药粉末、切片或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结晶或特殊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33.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性质进行鉴别。
34.本草考证: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加以考证和整理出有用的药学史料和品种,促进现代中药科学发展。
35.中药PCR鉴别:PCR即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的体外酶促合成特异性核酸片段技术,它以待扩增的两条DNA链为模板,有一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介导,通过DNA聚合酶促反应,在体内进行特异DNA序列扩增。
36.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
37.浸出物测定:结合用药习惯、药材质地及已知的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量以控制质量,适用于有效成分还不明确或尚无确切定量方法的药材。
38.中药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保护和发展物种资源。
加强法制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药用植物、动物自然保护区,建立珍惜濒危药用植物园和动物园,进行引种驯化,迁地保护变野生为栽培或驯养,运用离体保护、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保护与发展物种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9.次生皮层:有的双子叶植物的根,栓内层比较发达。
40.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栓化,行保护作用。
41.后生皮层:有的双子叶植物的根,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
42.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43.通道细胞:有的单子叶植物的根,内皮层细胞壁全部增厚木化,少数不增厚的内皮层细胞称。
44.内生韧皮部:位于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有的与木质部里端密切接触,构成正常的双韧性维管束;有的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
45.分体中柱:蕨类植物的根茎一般具有网状中柱,网状中柱的每一个维管束又称。
46.韧性纤维:是一种木纤维,存在于次生木质部中,细胞细长像韧皮纤维,通常具有厚壁及单纹孔,纹孔数目很少,这种纤维称为韧性纤维。
47.纤维管胞:为次生木质部中纤维的一种类型,为韧性纤维和管胞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
一般具有厚的壁,尖的末端,并有双凸镜状或缝状开口的具缘纹孔。
48.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49.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50.筋脉点:中心维管束外围散有多数点状异常维管束,排列成2到4轮。
51.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52.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53.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54.铁线纹:指山参紧密深陷的环状横纹。
55.珍珠疙瘩:山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56.雁脖芦:山参细长的芦头。
57.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58.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59.艼:人参的不定根。
60.枣核艼:参似枣核的不定根。
61.圆芦:指山参靠主根根茎光滑无茎痕。
62.筋条:三七的支根。
63.剪口:三七的芦头。
64.绒根:三七的须根。
65.铜皮铁骨:三七表面灰褐或灰黄,有皮孔和纵皱纹,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疣状突起,体重质坚实。
66.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67.凤眼圈:防风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色,构成凤眼状。
68.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69.虎皮斑:炉贝类白或淡棕黄色具有棕色斑点。
70.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71.马牙嘴:炉贝顶端开口而略尖。
72.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73.硬韧部:黄柏韧皮部中含有大量晶纤维,且排列成带。
74.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75.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76.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77.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78.玫瑰心:麻黄断面具纤维性,髓部为红棕色。
79.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80龙头:蕲蛇头居中向上,三角形而扁平。
81.翘鼻头:蕲蛇吻端向上。
82.虎口:蕲蛇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
83.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
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84.连珠斑:蕲蛇腹部灰白,鳞片大,黑色类圆形斑点。
8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一枚。
86.剑脊:乌梢蛇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87.云皮(银皮):麝香中层皮膜棕褐或灰褐,半透明。
88.当门子:麝香大块可挡住囊口的颗粒。
89.冒槽: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空插入,转动槽针,搓取麝香仁,槽内的麝香仁可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90.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91.二杠:花鹿茸的据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
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92.单门: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
两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岔。
四岔茸枝顶端多无毛,称捻头。
93.血片(蜡片):花鹿茸的茸尖部切片。
蛋黄片:花鹿茸中上部的切片,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
老角片:花鹿茸的下部切片称老角片,中间有蜂窝状细孔,质坚脆。
94.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95.挂甲: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96.茯神:中间抱有松根的茯苓。
97.砂眼:银柴胡表面多具有孔穴状或盘状小凹坑,习称砂眼。
98.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略膨大,有多数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或茎的残基。
99.罗盘纹:商陆切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
100朱砂点: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101起霜: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102.腺鳞:鳞片状的腺毛,头部大而扁平,柄部极短或无,排列成鳞片状。
103. 刚毛:是哺乳类动物的硬毛,以及其他动物体上所生的硬的毛状物。
105车轮纹:防己断面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106乌药珠:乌药药材多成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
107朱宝砂: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的朱砂。
镜面砂:呈板片状,色红鲜艳,光亮如镜,质较脆。
豆瓣砂:呈块状,暗红色或灰褐色,质坚不易碎。
108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109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这种断裂面呈为断口。
110脆性:矿物容易被击破或压碎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