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合集下载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卫办医〔2019〕6号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卫办医〔2019〕6号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卫办医〔2019〕6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现将《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2019年4月4日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点2019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健康河北战略和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目标,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保障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一、抓好抓实深化医改相关重点工作(一)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指导各地制订并落实医联体建设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医联体网格化管理。

对照深圳“罗湖模式”,以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合理超支分担”为重点,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重点打造“200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大医院组建医联体”。

(二)有序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总结推广医院章程试点经验,推进全省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力争到2019年底,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工作。

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开展促进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专项行动。

(三)持续推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

以新生儿、重症医学等专业护理为重点,开展质量督导评价,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为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快速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旅游等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健康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

(二)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

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到2020年,全省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8%以上。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力大幅提高。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更加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

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出的一项长效策略性的发展规划,
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的大健康产业,促进全民健康,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该规划以健康全民为主线,重点支持疾病预防、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等,构建全新的
健康生态圈。

包括推进国家健康产业化“三项重点”——信息技术、临床应用和数据分析
的深度整合,以期实现全民健康的普及;强化医疗保障,落实完善大病改革,支持促进医
疗质量和效率的改革;着力推动药品和医药服务产业的再次升级,加速普及高质量新药、
新靶标药和抗癌药,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技术等前沿技术在现实临床场景中
的应用;完善健康管理制度,支持就诊模式的优化,改善医门口智能护理和健康办公服务,加快发展社区现实健康管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支持个性化的慢性病预防和健康
改善服务,促进全民健康生活质量的普及。

大健康产业是全面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国民健康安全,实现全民健康普及和高标
准的需求,有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要积极参与,形成“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以期构建全新的健康生态圈,助力中
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冀卫科教字[2007]7号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冀卫科教字[2007]7号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冀卫科教字〔2007〕7号)各市卫生局、扩权县(市)卫生局,省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高等医学院校,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按照《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卫生部《卫生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我厅编制了《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附件:《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河北省卫生厅二OO七年三月十三日河北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卫生科技工作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撑。

做好卫生科技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省委《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根据《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卫生部《卫生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我省卫生科技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以来卫生科技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卫生科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全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一)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卫生科技成果新突破“十五”以来,我省卫生系统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项,863计划2项,共获得科研经费877万元;省级科研项目1338项,科研经费1424万元;市级科研项目1694项,科研经费1893万元;我厅资助科研项目757项,资助科研经费792万元,投入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1740万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投入科技经费13340万元。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医疗保健【发文字号】邯政办字[2016]131号【发布部门】邯郸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8.19【实施日期】2016.08.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邯政办字〔2016〕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6〕101号)精神,全面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一)规模壮大。

到2020年全市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亿元,年均递增19%左右。

利润、利税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前列。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2家、超5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5家,培育3个以上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产品,其中,摩罗丹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二)能力提升。

重点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家,创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家。

(三)结构优化。

紧跟医药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调整医药产业结构,组织实施化学药调整提升、现代中药倍增、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医疗器械翻番四大工程。

二、重点任务(一)提升创新能力。

1.构建医药创新体系。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政策、资金引导作用,集聚产学研优势创新资源,调动医疗机构在医药创新上的积极性,提高新药临床研究水平,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围绕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建设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建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25•【字号】•【施行日期】2019.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1月25日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全面提升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打造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推动河北向生物医药产业强省迈进,对注册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各类市场主体,制定以下支持政策。

一、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一)优先解决项目建设用地。

加大土地定向供给力度,对药品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基因检测等领域的重大生物医药项目,在符合园区规划前提下优先满足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

产业用地可以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市政府等)(二)引导大宗原料药生产能力有序集聚。

医药企业跨区搬迁生产、园区税收分享,按照省内跨行政区域“飞地”税收分享办法执行。

优化石家庄等区域大宗原料药生产布局,鼓励企业将生产能力向沧州渤海新区搬迁,实现腾笼换鸟。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药品监管局、省财政厅、省税务局,有关市政府等)(三)保障生物医药企业生产要素供应。

参照民生工程生产要素保障预案,将生物医药企业纳入天然气、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优先保供范围,对连续性生产企业、应急药品生产企业,在电力“迎峰度夏”、天然气“迎峰度冬”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不能轻易断电、断气,确保生产安全和药品供应。

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 2015 32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 2014 63号)精神,制定本规划㊂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我省健康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㊂(一)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能力大幅提升㊂中医医疗㊁保健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本满足社会多元化中医药健康需求㊂(二)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㊂以中医药学为主,充分借鉴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和方法㊂(三)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种类日益丰富㊂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㊁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中医药企业和产品㊂(四)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环境明显改善㊂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基本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更加有效,形成全社会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㊂二、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㊂1.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㊂加大公立中医医院建设力度,巩固公立中医医院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㊂高标准建设省中医院,打造集中医医疗㊁科研和临床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力争整体实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着力建设市级中医医院,确保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一所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大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力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完善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建立标准化中医科㊁中药房;支持部分市级综合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㊂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和传统中医诊所,发展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㊁老年病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㊂鼓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形成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㊁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有力补充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强㊁覆盖城乡㊁结构合理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㊂大力发展重点中医专科,完善重点中医专科协作机制㊁考核机制㊁退出机制和择优增补机制,建立健全以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为龙头㊁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为骨干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为基础的中医专科防治体系㊂2.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㊂改革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进多种中医药方法综合应用的治疗模式,推行多专业一体化诊疗的服务模式,发展 治未病 和康复等中医药服务,建立集医疗㊁康复和养生保健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模式㊂深化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探索中西医协作新机制㊂支持省㊁市级中医医院通过输出管理㊁技术支持㊁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组建医疗联合体;鼓励县级中医医院开展县乡一体化服务管理,实现基层中医药人员合理㊁纵向流动;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医堂 建设,提供中医全科服务,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达到诊疗总量的30%㊂推动中医门诊部㊁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㊂专栏1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省中医院能力建设支持省中医院综合病房楼㊁科研教学楼等建设项目,争创国家中医医疗中心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全省中医药服务龙头的示范引领作用㊂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实施设区市公立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临床㊁ 治未病 ㊁护理㊁放射㊁检验㊁药剂等各专业科室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㊂加大对邢台㊁衡水㊁张家口市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㊂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提升综合能力发挥特色优势工作,9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㊂开展 十三五 标准化县级中医医院创建活动,5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标准㊂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任务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医堂 建设, 国医堂 建设覆盖率达到80%㊂推动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工作,建成2万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㊁6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㊂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深化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展综合医院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探索综合医院中西医协作新机制㊂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积极设置二级专业中西医结合科㊂中医专科防治体系建设开展 十三五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强化省中医院10个以上㊁设区市中医医院5个以上国家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内涵,深化县中医医院1至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工作,提高重点中医专科标准化㊁规范化建设水平㊂有计划新增一批重点中医专科,加强肿瘤科㊁皮肤科等中医专科建设㊂(二)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㊂1.健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㊂强化省㊁市级中医医疗机构 治未病 中心内涵和能力建设,打造区域 治未病 服务龙头;在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综合医院㊁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化 治未病 科,提供规范的 治未病 服务;在所有乡(镇)卫生院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提供简便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㊁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连锁机构,完善 治未病 服务体系㊂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人才㊁技术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㊂2.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㊂指导各类机构根据规范和标准提供服务,组织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评价和管理㊂推广太极拳㊁健身气功㊁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在医疗机构和餐饮服务业中加强药膳推广应用,开展 治未病 服务技术规范化研究,不断丰富 治未病 服务手段,形成适合我省实际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㊂支持运用云计算㊁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㊁咨询评估㊁养生调理和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㊂3.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㊂以 治未病 理念为指导,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㊁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㊂鼓励保险公司参与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㊁ 治未病 保险以及各类医疗保险㊁疾病保险㊁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干预等方式,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㊁健康维护和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㊂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业务㊂积极利用各种平台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认识中医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高尚精神追求㊂专栏2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设项目治未病 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区域 治未病 服务推进工程,强化省㊁市㊁县三级中医医院 治未病 中心(科)建设,指导㊁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㊂治未病 服务规范建设加强全省膏方培训基地建设,严格膏方处方和制备人员管理㊂依托省医疗气功医院建立全省医疗气功培训基地,培养医疗气功专业人员㊂开展穴位贴敷等 治未病 技术规范化研究,开展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规范 治未病 服务手段㊂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㊂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㊂(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㊂1.健全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体系㊂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康复资源配置需求,鼓励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机构㊂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服务能力建设,80%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有康复科㊂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必需的中医康复设备,推广中医康复技术,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㊂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机构㊂2.提升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㊂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康复医学与中医药学相融合㊁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疗㊁训练指导㊁知识普及㊁康复护理㊁辅具服务等康复服务㊂加强中医药在疾病康复各阶段的特色技术和方法应用研究,完善中医康复服务规范㊂加强中医护理工作,在康复护理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护理方案,拓展中医康复服务手段㊂建立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让群众就近享有规范㊁便捷㊁有效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㊂专栏3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省中医院建设中医康复指导中心,发挥全省中医康复人员培训㊁技术指导作用㊂实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标准化康复科建设项目,打造一批县级中医医院康复科示范单位㊂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支持中医医院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㊁乡(镇)卫生院㊁残疾人康复中心㊁工伤康复中心㊁民政康复机构㊁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康复服务㊂推广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深化中医康复内涵㊂(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㊂1.加强中医特色养老机构建设㊂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㊁疗养院㊂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㊂鼓励中医医院采取自建㊁托管养老机构或与护理院㊁康复疗养机构开展技术协作等多种形式,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㊂2.提升中医药养老服务能力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和慢性病中医药防治工作,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专业便捷㊁优先优惠的中医药服务㊂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老年病医院㊁老年护理院和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㊂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㊁医疗㊁康复㊁护理服务㊂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家庭签订医疗契约服务关系,推进中医药服务向居民家庭延伸㊂专栏4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项目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总结推广曲周县中医医院养老机构建设经验,深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工作㊂中医药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㊁疗养院;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依托院校㊁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㊂支持乡(镇)卫生院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国医堂 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㊂(五)强化中药产业健康服务支撑作用㊂实施 一体两翼一延伸 发展战略,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创新能力和工艺水平,推出一批创新型产品和技术,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药企业和全国第一㊁唯一的特色名牌产品;以中药农林业和中药商业为两翼,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㊁规模化程度,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向示范区跨越,强化中药原料保障能力建设,完善以电子商务和现代仓储物流体系为特征的规范化㊁现代化中药材流通体系,延伸现代中药产业链条;以中药相关衍生品为延伸方向,拓宽中药产品服务领域,打造中药大健康产业㊂专栏5中药产业发展提升项目中药产业布局优化项目着力打造安国中药都,建成河北中药产业发展核心区㊁华北最大的中药生产基地㊁北方最大的以大宗中药材交易为主的综合性中药市场㊁国家级中药出口示范基地㊂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中药产业聚集区㊂支持各地利用当地中药产业资源,建设一批中药产业相对集中区㊂中药优势品种培育项目充分发挥科研院所㊁高等学校㊁医疗机构㊁企业在技术㊁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中药新药㊁天然药物㊁中药提取物㊁新型中药饮片的研发,开展大品种二次开发,鼓励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和发达国家药品注册,推进中药产品国际化㊂中药技术质量提升项目加强中药材㊁中药饮片生产技术㊁中药提取纯化技术㊁中药制剂技术㊁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具有产品㊁技术优势的中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㊂提升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完善中药质量检测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㊂加强品牌保护和品种培育,着力培育一批中药材区域品牌㊁产品品牌㊂中药材生产规范项目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健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将省中医药科学院建成全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㊂倾力打造中药材种养殖 两带三区 特色优势区域(燕山㊁太行山中药材产业带和冀中平原㊁冀南平原㊁坝上高原中药材产区);加快药材规范化㊁规模化㊁产业化基地建设,创新中药材生产组织方式,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加强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建设,多方位保障原料药材供应㊂中药流通体系建设按照政府规划㊁企业投资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打造和完善现代中药产业链条为目标,建设包括中药材㊁中成药㊁连锁经营㊁电子商务的现代中药流通体系㊂发展中药衍生产品大力发展以中药为基源的保健品㊁功能食品㊁日用品和化妆品等绿色产品,做大中药健康产业㊂推出一批创新中药健康产业模式的骨干企业,构建中药健康产业研发平台,开发系列产品,做大中药市场规模㊂(六)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㊂1.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㊂发掘燕赵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大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整理㊁出版燕赵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㊁流派传承系列图书㊂开发科学易懂㊁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㊂发展数字出版㊁移动多媒体㊁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㊂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㊂借助海外中医孔子学院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㊂2.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㊂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海滨㊁森林㊁温泉和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开展药浴㊁中药熏蒸和气功等养生保健项目,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㊂积极鼓励在酒店㊁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具备条件的场所内开设中医药机构,提供针灸㊁推拿㊁按摩和药膳等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㊂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名胜古迹㊁中药材种植基地㊁生产企业㊁中医药文化基地㊁中华老字号名店和特色中医药诊疗技术等中医药资源有效融入旅游产业发展范畴,将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入养生养老和 治未病 中,鼓励开发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㊂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㊁度假区㊁文化街和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㊁名贵中药材种植㊁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㊂支持举办代表性强㊁发展潜力大㊁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展览和会议㊂专栏6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创建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㊂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㊂依托现有公园设施,引入中医药健康理念,打造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㊁养生保健体验㊁健康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㊂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建立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㊂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工程深入开展中医药 进农村㊁进社区㊁进家庭 活动㊂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 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 活动,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㊂深入研究㊁挖掘㊁创作具有河北特征的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㊂举办好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㊂支持邢台市办好 扁鹊文化节 ㊂加快 安国中药都 健康养生文化区建设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和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㊁中医医疗服务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㊂(七)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发展㊂1.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研发㊁制造和应用㊂鼓励中医药医疗㊁科研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发便于操作㊁适于家庭的中医诊疗㊁中医药养生保健㊁功能康复等仪器设备㊂加强产㊁学㊁研㊁医深度协作,提高国内外竞争力㊂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知名品牌,形成中医药服务产业的集群㊂2.发展第三方服务㊂开展第三方质量和安全检验㊁检测㊁认证㊁评估等服务,培育和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认证㊁医疗管理服务认证等服务评价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检验检测体系㊂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和成果转化服务㊂发挥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作用,探索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㊂专栏7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重点项目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研发创新平台,促进产品的研发及转化㊂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加强中医诊疗设备㊁中医健身产品㊁中药和保健食品研发,重点研发中医健康识别系统㊁智能中医体检系统㊁经络健康辨识仪等中医健康辨识㊁干预设备;探索开发用于中医诊疗的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自动化㊁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㊂第三方平台建设扶持发展中医药第三方检验㊁检测㊁认证㊁评估及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㊂支持中医药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㊂(八)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㊂积极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战略,支持省内中医药机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药交流合作㊂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药健康服务㊂全面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到我省接受学历教育㊁非学历教育㊁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㊂鼓励优秀的中医药企业和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中医药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㊂鼓励援外项目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㊂专栏8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扶持市场优势明显㊁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培育特色突出㊁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㊂支持河北中医学院扩大海外留学生培养规模,开展中医药教育国际合作项目㊂抓好省医疗气功医院国际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项目㊂中医药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华北理工大学在匈牙利建立的中医孔子学院深入开展工作㊂鼓励优秀的中医药机构通过建立中医孔子学院㊁设立中医诊疗机构㊁联合开展中医药研究和输出中医药技术等方式,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中医药领域合作㊂(九)推进中医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㊂推动京津冀在中医药服务领域优势互补,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京津优质中医药资源在我省共建㊁新建中医医疗机构㊁中医药健康管理机构㊁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机构㊂吸引京津中药名企在我省创业㊁投资置业㊂吸引 国医大师 等高级中医专家来我省建立工作室㊁开设大讲堂㊂强化中医药院校交流合作㊂探索中医医师跨区域多点执业㊂鼓励社会力量在环京津地区遴选交通快捷㊁生态优美㊁环境良好的县(市㊁区),建设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养老示范区,主动疏解京津地区的养老压力㊂专栏9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重点项目中医医疗服务共建项目推动廊坊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共建中医血液病诊疗中心㊁保定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建中医糖尿病诊疗中心,实施北京中医医院与张家口市中医医院合作项目,加强北戴河国际健康城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承接京津中医医疗服务优质资源转移㊂环京津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项目推动环京津地区中医药特色养老㊁养生机构建设㊂推动廊坊㊁承德等地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园区㊂中医药院校合作项目认真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共建河北中医学院的协议“㊂加强河北中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㊁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管理㊁学科建设㊁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㊂三、完善政策(一)放宽市场准入㊂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㊂对社会资本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和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㊁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㊂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或村开办只提供经核准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的传统中医诊所㊂。

大健康产业未来10年趋势

大健康产业未来10年趋势

大健康产业未来10年趋势大健康产业是指以健康为中心,包括医疗保健、医药制造、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保健用品等方面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健康产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未来10年,大健康产业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我将从数字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技术、健康管理和健康旅游五个方面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医疗数字医疗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医疗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在线化的一种模式。

未来10年,数字医疗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首先,人工智能将在数字医疗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医疗诊断更准确、治疗更精确。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医学影像诊断、疾病筛查和辅助诊断等领域得到应用。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医疗决策支持。

其次,移动医疗将进一步普及。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医疗将成为人们就医的首选方式。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医生、查询病情、购买药品等,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程健康咨询和在线诊疗。

再次,虚拟现实技术将应用于医疗培训和康复治疗。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真实的培训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手术技术和诊断能力。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患者的康复治疗,通过虚拟环境的刺激,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

二、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患者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医疗服务。

未来10年,远程医疗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远程诊疗将更加普及。

通过视频通话和云诊疗平台,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和诊疗。

这将极大地方便了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患者,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远程手术将成为现实。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远程手术将成为可能。

未来,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手术,而不需要亲自到达手术现场。

河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编制说明

河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编制说明

河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编制说明发布时间:2016-02-18一、规划编制背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已建起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能满足全省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特别是与全面小康、健康河北工程和大健康新医疗等战略目标相比,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集中表现为资源总量不足,体系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现有资源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跨区域配置卫生资源、设置医疗机构等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当前,我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五年城镇化全面加速,生育政策调整成为新常态,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谋划和部署。

随着医改纵深推进,《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2015-2020年)》作为医改配套政策和措施,于2015年3月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

国家纲要明确要求,通过省级编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或制定出台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市级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县级编制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这三个抓手,将每千人口床位、医师、护士等三个核心指标,在省市县三级依次逐级细化,以规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省委、省政府对落实国家纲要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我委牵头并协调发改、财政、编委办、人社、住建等厅局落实好此项工作。

二、规划编制过程在国家纲要颁布前,我委已着手准备此项工作。

特别是在2014年9月,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会议上,我委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将编制我省体系规划和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一并进行安排。

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委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组建规划编制团队,拟定基本思路和规划框架,完成规划指标设置和规划方法比选;二是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将整个规划细化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划方法与指标、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前瞻性、医疗卫生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等10个专题并开展调研;三是开展资料收集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抽样调查,全面收集了2008-2014年我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数据,并以承德、廊坊、衡水、邯郸四市为样本点,组织开展卫生资源配置抽样调查;四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4区8县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地走访和座谈;五是参照国家纲要起草了《河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16〕5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16〕5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意见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16〕57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引导和支持我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出如下意见:一、培育壮大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主体(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逐步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我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

大力发展专业医学检验检测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

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同等享受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

鼓励各地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康复医疗、健康管理等设施。

各市、县(市、区)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时,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康复医疗、健康管理等设施。

逐步扩大健康服务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公布采购目录,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平等参与。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二)加大对医疗、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

“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地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地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地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地健康服务产业.为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地若干意见》(国发〔〕号)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发展目标(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快速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旅游等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健康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基本形成完整地产业链条,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年,全省规模以上“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产值比年翻一番,产业总规模超过亿元,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完善政产学研用地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地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地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年,全省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比例达到以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力大幅提高.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更加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模式比较完善,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多渠道投入地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重点任务(一)重点打造地主导产业..医药制造业.依托现有制药集团、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药等领域,构建以基因工程药、新型制剂、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地医药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年地亿元增加到年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化学药方面,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临床急需地抗耐药菌和抗真菌类新型抗生素地需求,鼓励集成创新,重点推进石药制剂搬迁扩产升级改造等一批市场广阔、技术含量高地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靶向、控释缓释、纳米、微囊剂及渗透泵等新剂型及新型药用辅料研发和应用,提高我省制剂产品地市场竞争力.鼓励华药绿色酶法阿莫西林技术升级改造等一批应用绿色环保工艺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发展博伦特药业地羟脯氨酸等一批高附加值、多品种、小批量地医药中间体或原料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年地亿元提高到年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生物药方面,加强抗体、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地研究与产业化,加快生物制药及中间体新技术、新工艺地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水平.积极开展细胞治疗产品研究,突破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地技术瓶颈.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点推进华药重组人血白蛋白培养基、中科生物地预防用疫苗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石药地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常山生化地艾苯那肽等生物一类新药地研发进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年地亿元提高到年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医疗器械方面,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家庭和个人保健市场地需求,以需求侧示范应用拉动消费需求,支持爱能生物地氧化纤维素组织修复材料等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柯瑞生物地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地研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支持秦皇岛康泰、英诺特(唐山)等一批企业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动生物三维()打印技术、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在植介入产品中地应用.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着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新型影像设备、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监测、体外诊断、生化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等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年地亿元提升到年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医药产业.到年,我省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完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地中药企业和全国特色名牌产品.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规模化程度稳步提升,中药材供应得到保障,以电子商务和现代仓储物流体系为特征地规范化、现代化中药材流通体系初步建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药工业.到年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年均增长以上;培育家年销售额超亿元地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家超亿元中药企业集团;打造个以上年销售额超亿元地品种,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地不少于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药种植业.到年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园个、万亩以上核心示范区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进入全国前位;企业使用地原料药材直接来自生产基地地比例达到,来自自建基地地比例达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药材市场.安国中药材交易市场建成北方最大地综合性中药市场和国家级中药材出口示范基地.建设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服务体系,建成中药材综合交易、中药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三大平台.到年,争取实现中药材年交易额亿元,出口总值突破亿美元,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和现代仓储物流中心交易地中药材占市场交易量增加到,期货交易数量达到药材供应量地,初步建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地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健康养老服务业.构建医疗与养老有机融合地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合作,鼓励有医疗需求和具备条件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形成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安全便捷地全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地预约就诊绿色通道,落实岁以上老年人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住院优先政策.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之间地转诊与合作制度,为老年人医疗保健和护理康复服务提供保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开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行动.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能力;推行家庭医生制度,鼓励医生与家庭结对服务.推进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老年人照料服务.完善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服务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和家庭服务地范围和能力大幅提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程.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地护理院、疗养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地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开展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地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业务,通过医疗契约服务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办具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能力地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同等享受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地优惠政策.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开展一站式办理,为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地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便捷服务.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积极开发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健康旅游业.利用我省旅游资源,建设中医保健、温泉滑雪、康复疗养、避暑养生等一批健康旅游基地.打造以北戴河健康城、安国中药都、扁鹊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为代表地功能齐全地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身与旅游深度融合地文化名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地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相结合地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推动构建健康旅游产业大格局.高标准建设环首都、环省会、沿海、燕山—太行山旅游产业带,编制环首都国家公园规划,在京津周围森林资源良好、基础条件完善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打造一批集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娱乐于一体地优质休闲养生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积极开发健康旅游产品.整合绿色生态、医疗、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开发草原、冰雪、山地、温泉、武术、禅修等健康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健康旅游示范产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医疗卫生服务业.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县级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以国产设备为主,推进建立县域医学影像中心,推动形成“县检查、省诊断”地医疗服务新模式.以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配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明确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地功能定位,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地积极性.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地家庭医生、每位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地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地健康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化服务体系薄弱领域.继续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扩大优质资源技术辐射范围.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加强省、市级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地专业化、规范化.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妇幼健康、精神疾病防治、护理康复、卫生应急、血站、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等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办医院之间地分工协作关系,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地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地职责,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地指导、培训和考核.重大疾病诊疗逐步交由医疗机构统一负责,患者在社区地健康管理、随访服务和健康教育等逐步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推广全科(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与城乡居民建立相对稳定地契约服务关系.完善分级诊疗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承接多发病、常见病和康复治疗地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快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省、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地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居民健康一卡通用和医疗、医药、医保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强化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贯穿个人全生命周期地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推进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强化预防、治疗、康复地精细服务和居民连续地健康信息管理业务协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地精准管理.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健康”工程(互联网健康医疗),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地深度融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着力建设省、市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推进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力争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完善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建立中医科、中药房;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地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地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诊所,支持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推进多种中医药方法综合应用地治疗模式,推行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地服务模式,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中医药服务,探索建立中医医院服务新模式.鼓励优秀中医药企业和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地中医药品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医.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支持社会办医院和健康服务机构,对符合条件地社会办医一视同仁.凡是没有明令禁入地健康医疗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引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放宽服务领域要求,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到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康复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专业医学检验中心、卫生检测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中心、制剂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进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健康服务云平台等第三方服务外包,发展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专利信息服务等相关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重点打造地增长点..体育健身产业.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健康河北”工程,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与强身健体、康复融合发展.到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万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推动体育与健身、休闲、医疗融合发展.转变体育产业、健康产业投入方式,将体育健身作为重要增长点.充分发挥体育在疾病防御、慢性病防治、病后康复等方面地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公众转变健康消费理念,使传统事后医疗投入转变为事前健身投入和事后医疗投入相结合.加强对群众运动健身地科学指导,将医疗愈后恢复与康复训练、体能训练引入定点健身俱乐部.鼓励更多人群参与科学健身,实现减少疾病发生与体育健身产业同步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促进体育生活化、体育消费便利化.鼓励体育场馆、健身会所、体育组织等面向社会提供便民服务.建设综合性体育服务互动平台,鼓励体育赛事、体育用品、体育中介等行业联动,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探索竞技赛事与群众性赛事同时举办、紧密结合地赛事模式.加快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一批体育服务业重点项目,联合申报国家级区域体育产业重点示范项目,联合申办和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和活动.开发拓展精品体育赛事,大力培育张家口承德冰雪运动、沧州武术、邯郸太极拳等我省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实现“一地一品牌”或“一地多品牌”.对已形成规模和品牌地崇礼国际滑雪节、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北戴河五一轮滑节和铁人三项赛、廊坊国际信鸽展等大型赛事和活动,提档升级,提高影响力.抓好体育产业基地和秦皇岛、承德市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建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保健用品行业.挖掘传统优秀中医配方地保健功能,加强保健养生相关商品研发生产.鼓励石药、华药及中医药制造企业从事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地研发生产,加大对基因产品、海洋产品、“生命产品”等研发力度.加强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监管,强化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加大对新资源、方便型保健品地开发应用力度.到年,我省保健品行业产值达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医药物流产业.构建分工合理、体系完备、设备一流地现代医药物流和零售网络,打造具有实力、竞争力地医药物流产业.到年,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收入由年地亿元增加到亿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打造一批医药健康物流产业基地.推进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正定国际物流园、石药集团中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支持互联网与医药物流融合发展.鼓励阿里、腾讯等国内、国际互联网企业在石家庄开展“智慧医疗”试点.推动省内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将医药平台作为互联网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积极开拓互联网药品交易业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打造产业支撑平台(一)构建“互联网医疗”平台.重点促进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地融合创新,为产业智慧化提供重要支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建设统一、开放、共享地河北“健康云”.整合全省医疗健康资源,建设一个面向患者、百姓和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药企业地河北“健康云”,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医疗、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和保健服务,为政府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撑,为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提供健康相关信息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健康信息平台.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全省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实现各类个人健康信息归并、整合和共享.支持第三方机构建立医学影像、检验检查报告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地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医院管理和信息共享系统.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地健康、医疗信息数据库.制定医疗服务信息交换标准,建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与北京、天津市专家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大幅提高我省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水平.引进京津两地优秀卫生人才和先进技术,改造我省远程医疗卫生教育系统,提高我省医疗服务水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新医疗电子服务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面向患者、医生、医院、保险、药品,线上线下一体化地健康服务新型业态.重点培育综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地健康管家服务产业;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健康服务领域地应用;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发,充分利用穿戴式植入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终端设备,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打造高端医疗技术和管理平台(诊室、手术室、放射、检验检测、药房、康复、体检、专科医疗),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高端医疗患者地服务体验.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网上支付、远程培训等健康信息服务业务.积极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全力打造“智慧医药”为核心地大健康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开展处方药社会化供应试点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处方社会化供应;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跨界整合医院、医生、患者,设备、药品、数据等资源,探索培育家“云医院”,形成“大健康、新医疗”互联网加产业集群;发展医药电子商务产业,推动自营式网上药店、第三方平台模式和采购平台快速成长;积极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地新兴消费;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地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产业服务水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拓宽投融资平台..完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健康产业发展投融资基金,鼓励私募公司和创业。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2.22•【文号】国发〔2016〕15号•【施行日期】2016.02.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2月22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09•【字号】石政发〔2016〕42号•【施行日期】2016.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的通知石政发〔2016〕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正定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已经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16年9月9日石家庄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6-203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6〕21号)精神,加快我市中医药振兴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为主线,着力推进中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着力拓展中医药服务新兴业态,着力坚持中医药文化自信,着力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注重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坚持继承创新、突出特色,强化中医药原创思维,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注重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解读
2022年2月17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冀政办字〔2022〕 23号 )。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健康服务更 加方便可及,中医药发展持续推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为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我们也看到,未来五年,随着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和疾病谱 变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 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部署,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卫生健康体 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省卫生健康委 牵头编制了《河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同意,以省政 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10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基础,总体评估“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研 判“十四五”面临形势;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十四五”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谢谢观看
2.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医联体覆盖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962个乡镇卫生院与个村卫生 室全部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十统一”,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全部消除,居民就医更加便捷有序。京津 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全省400多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深入开展医疗合作。
内容解析
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雄安新区等区域设置由国家部门举办的医疗机构,打造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 中心,辐射和带动全省、京津冀区域乃至华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缓解 首都医疗服务和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根据国家安排部署统筹预留发展空间。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18•【字号】保政办函〔2016〕123号•【施行日期】2016.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保政办函〔2016〕1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2016年8月2日市政府第三十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18日保定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的通知》(冀政办字〔2015〕103号),为加快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住我市中医药基础深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两大优势,适应健康保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推动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6.30•【字号】冀政办字〔2016〕101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6〕101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精神,全面提升我省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年均递增16%左右,利润、利税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前列。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达到50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国家一类新药申报受理20个,获得临床批件5-10个,完成二期临床5-10个,获得新药证书3-5个。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3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培育1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产品。

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组织实施化学药调整提升、现代中药倍增、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医疗器械翻番四大工程,化学原料药和制剂比调整到3∶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化学药品制剂、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占比达到80%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提升创新能力。

1.构建全方位医药创新体系。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政策、资金引导作用,整合省内及京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调动医疗机构在医药创新上的积极性,提高新药临床研究水平,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

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

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精神,全面振兴我省中医药事业,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初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各市均建有三级甲等公立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00个中医药强县,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医疗负担明显减轻。

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一批健康服务新业态。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明显提高。

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河北中医学院升格为中医药大学,聚集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

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安国中药都中药材年交易额达500亿元,中医药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标准、监督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形成一支规模大、结构优、水平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医药文化有效弘扬,城乡居民中医药文化素养大幅提高,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中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中药名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实现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的奋斗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80号(经济发展类10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80号(经济发展类10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80号(经济发展类104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4•【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80号(经济发展类104号)提案答复的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现答复如下。

2016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我委批复设立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原则同意《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允许河北省对《规划》涉及的试点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在示范区先行先试;特别赋予示范区参照实施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条例、中关村药品监管及产业发展政策、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相关政策的权利。

示范区建立以来,河北省按照《规划》要求,努力用好各项支持政策,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加快健康产业布局,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动产业政策创新,“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逐渐成型,健康产业打下了较好基础。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示范区发展的建议,对于继续推进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关于支持北京医院在示范区设立北京医院北戴河分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我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方,院地合作、省部共建”的工作思路,引导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城市的高水平医疗机构,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并将河北省纳入第一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省份。

河北省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已投入使用,我委已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为促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服务快速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旅游等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健康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形成。

(二)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三)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

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到2020年,全省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8%以上。

(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支撑力大幅提高。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更加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

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模式比较完善,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多渠道投入的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一)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1.医药制造业。

依托现有制药集团、企业、医院和科研院所,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药等领域,构建以基因工程药、新型制剂、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医药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69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20亿元。

在化学药方面,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临床急需的抗耐药菌和抗真菌类新型抗生素的需求,鼓励集成创新,重点推进石药制剂搬迁扩产升级改造等一批市场广阔、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控释缓释、纳米、微囊剂及渗透泵等新剂型及新型药用辅料研发和应用,提高我省制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华药绿色酶法阿莫西林技术升级改造等一批应用绿色环保工艺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发展博伦特药业的L-羟脯氨酸等一批高附加值、多品种、小批量的医药中间体或原料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60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430亿元。

在生物药方面,加强抗体、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的研究与产业化,加快生物制药及中间体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水平。

积极开展细胞治疗产品研究,突破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的技术瓶颈。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点推进华药重组人血白蛋白培养基、中科生物的预防用疫苗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石药的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常山生化的艾苯那肽等生物一类新药的研发进度。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6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30亿元。

在医疗器械方面,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家庭和个人保健市场的需求,以需求侧示范应用拉动消费需求,支持爱能生物的氧化纤维素组织修复材料等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柯瑞生物的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

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支持秦皇岛康泰、英诺特(唐山)等一批企业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

推动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在植介入产品中的应用。

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着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新型影像设备、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监测、体外诊断、生化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等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由2015年的3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60亿元。

2.中医药产业。

到2020年,我省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完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药企业和全国特色名牌产品。

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规模化程度稳步提升,中药材供应得到保障,以电子商务和现代仓储物流体系为特征的规范化、现代化中药材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中药工业。

到2020年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2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培育2家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5家超10亿元中药企业集团;打造3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品种,其中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不少于5个。

中药种植业。

到2020年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园800个、万亩以上核心示范区10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进入全国前10位;企业使用的原料药材直接来自生产基地的比例达到50%,来自自建基地的比例达到30%。

中药材市场。

安国中药材交易市场建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中药市场和国家级中药材出口示范基地。

建设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服务体系,建成中药材综合交易、中药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三大平台。

到2020年,争取实现中药材年交易额500亿元,出口总值突破1亿美元,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和现代仓储物流中心交易的中药材占市场交易量增加到50%,期货交易数量达到药材供应量的10%,初步建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

3.健康养老服务业。

构建医疗与养老有机融合的业务协作机制。

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合作,鼓励有医疗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形成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全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落实6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住院优先政策。

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制度,为老年人医疗保健和护理康复服务提供保障。

开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行动。

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能力;推行家庭医生制度,鼓励医生与家庭结对服务。

推进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老年人照料服务。

完善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服务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和家庭服务的范围和能力大幅提升。

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程。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

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开展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支持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业务,通过医疗契约服务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办具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机构同等享受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

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开展一站式办理,为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便捷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积极开发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4.健康旅游业。

利用我省旅游资源,建设中医保健、温泉滑雪、康复疗养、避暑养生等一批健康旅游基地。

打造以北戴河健康城、安国中药都、扁鹊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功能齐全的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身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文化名片。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

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建设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推动构建健康旅游产业大格局。

高标准建设环首都、环省会、沿海、燕山—太行山旅游产业带,编制环首都国家公园规划,在京津周围森林资源良好、基础条件完善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打造一批集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娱乐于一体的优质休闲养生区。

积极开发健康旅游产品。

整合绿色生态、医疗、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开发草原、冰雪、山地、温泉、武术、禅修等健康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健康旅游示范产品。

5.医疗卫生服务业。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县级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

以国产设备为主,推进建立县域医学影像中心,推动形成“县检查、省诊断”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以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配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明确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位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强化服务体系薄弱领域。

继续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扩大优质资源技术辐射范围。

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加强省、市级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妇幼健康、精神疾病防治、护理康复、卫生应急、血站、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等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

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办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