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陋室铭》作者简介文言文译文注释
刘禹锡《陋室铭》作者简介文言文译文注释刘禹锡《陋室铭》作者简介文言文译文注释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简介(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诗现存800余首。
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
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
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
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
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
名句很多,广为传诵。
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
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
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
刘禹锡《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陋室铭》的故事
摘要:
一、刘禹锡简介
二、陋室铭创作背景
三、陋室铭诗意解读
四、陋室铭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刘禹锡及其陋室铭的影响
正文:
一、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与白居易、元稹并称“新乐府三杰”,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禹锡一生坎坷,曾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仰。
二、陋室铭创作背景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被贬谪到连州(今广东连县)时创作的。
当时,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在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时,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陋室铭》最为著名。
三、陋室铭诗意解读
《陋室铭》全文共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诗人以山、水、仙、龙四物,寓意陋室的高尚品质。
虽然房子简陋,但居住者的品德高尚,使得陋室焕发出
迷人的光彩。
四、陋室铭的现实意义
《陋室铭》不仅是一首描绘陋室的诗,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追求物质财富,忽略了精神的丰富。
而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关注内心的修养,才能拥有真正美好的人生。
五、总结刘禹锡及其陋室铭的影响
刘禹锡的一生,尽管屡遭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的作品,尤其是《陋室铭》,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知识总结延展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2.写作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3.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二、文章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重点读音1.德馨(xīn) 2.苔痕(tái) 3.鸿儒(rú) 4.案牍(dú) 5.调素琴(tiáo)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四、词语释义1.斯:这。
2.惟吾德馨: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5.丝竹: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6.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不加装饰的。
7.案牍:官府文书。
8.劳形:劳,使……劳累。
形,形体、躯体。
9.乱耳:乱,使……扰乱。
五、词语积累(一)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提宾标志,不译。
【是】斯是陋室:判断词,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
【名】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陋室铭》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
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言简意赅,韵味无穷,是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重要篇目。
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 年—842 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二、原文及译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重点字词解释1、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2、灵:灵异。
3、斯:这。
4、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6、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8、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四、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导读:《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刘禹锡的陋室铭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刘禹锡的陋室铭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该文章通过描述自己的住所——一个简陋的小屋,道出了作者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内心富足的求索之道。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现了一种平淡而又富有哲理的生活理念。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的居所,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深思熟虑。
作者并没有渴望奢华富贵的境遇,而是以一种轻松、宽厚的态度接受了自己拙陋的居所。
文章中的“陋室”被赋予了一种象征的意义。
它不仅是作者的居所,更是一种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拒绝和反思。
刘禹锡生活简朴,拥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屋,但他并不感到失落或不满。
相反,他以平和的心态观察世间百态,淡泊名利,专心致志地追求内心的满足和人生的真谛。
《陋室铭》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者通过他对陋室的描述,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刘禹锡通过自己简陋的居所,反思了现实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的盲目竞争和执着,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心灵的栖居与修养。
这篇文章正是凭借着对于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得刘禹锡的《陋室铭》成为了一篇广为流传、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
它引领着人们思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呼唤追求内心富足和价值的追求。
这一思想不仅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更一直激励着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文章介绍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名篇的背景和重要性。
其次,文章提出了本文的目的,即对该作品进行解释和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
正文部分包含两个解释内容。
首先,文章解释了陋室的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文章中陋室的描述和刘禹锡的思考,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文章解释了陋室的哲学思考。
通过分析刘禹锡的哲学观点和对陋室的思考,探讨其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和对世界的看法。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诗作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诗作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典雅、清新、含蓄、优美而闻名于世。
他的代表作品《陋室铭》和《竹枝词》被后人称为“禹锡之二绝”。
刘禹锡于772年出生于陇西,早年曾经读过儒家经典,担任过官职。
由于他文笔出众,后来被唐德宗招聘为内供奉,留在宫中编纂文集和草拟官方文书。
他曾经担任过诏状、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等多位皇帝的统治期。
他的一生中,文学成就和官场地位都很高。
刘禹锡的诗歌体裁广泛,既有田园诗、山水诗,又有咏物诗、抒怀诗、议论诗等。
诗歌内容通常表达他对天地自然、人事沧桑、生命苦难等现实问题的思考。
他的诗歌语言朴素、质朴清新,富有感情和哲理,被后人誉为“风流婉丽、情致绵绵、雅致含蓄”。
《陋室铭》和《竹枝词》是刘禹锡的代表作。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武功县台城山寺里写下的一首文字,铭文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前言为引。
“刍狗”指的是牲畜,铭文由此论述了人的自我价值问题。
全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刻阐述了刘禹锡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悟。
《竹枝词》是一首唐诗中的乐府诗,写的是刘禹锡在观赏春色中的感悟。
词中以蒹葭倚玉树、青青园中葵为主题,从唯美的角度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色和生命的神奇。
全词用意优美、旋律秀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曲佳作。
除了《陋室铭》和《竹枝词》之外,刘禹锡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和崔宗之登柳州城楼》、《乌衣巷》、《悯时命》等。
这些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诵和推崇。
总之,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超群的才华,让他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留下的众多优秀作品不仅为后人铸造了文学的珍品,更是极好的文学经典,展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成长与发展历程。
《陋室铭》赏析
《陋室铭》赏析《陋室铭》赏析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
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
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六八。
有《刘宾客文集》。
[注释]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陋室铭》写作背后的故事
《陋室铭》写作背后的故事《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陋室铭》写作背后的故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人物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
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
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写作背景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一名篇的艺术性倍受中学语文教师的青睐和推崇。
但其思想性却被定为“安贫乐道、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教学时往往要学生“批判的接收”。
可是,如果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会发现,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是不够正确的,我们误把他“清政廉洁”的主题思想理解成了“自命清高”,并抹杀了它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斗争锋芒,贬低了它的实际价值。
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
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
《陋室铭》:刘禹锡的简朴生活与人生态度
陋室铭:刘禹锡的简朴生活与人生态度
1. 简介
"陋室铭"是唐代文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于他自己居住环境的描述,反映了刘禹锡所追求和推崇的简朴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刘禹锡的简朴生活
刘禹锡在文章中描绘了自己居住的"陋室",这个词常常被解读为他所居住的破旧狭小之处。
然而,在这样一个拙斋中,刘禹锡却能够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并将其与富贵繁华相比较。
他以简约、寒素、自给自足为美德,不追求奢侈并对物质享受持谦逊态度。
3. 人生态度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表达了他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尽管他身处贫困之地,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抱怨,相反,他从容以对。
他以自己为例,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平静和欢乐的态度面对困境,并寄望于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有志向有品质的人。
4. 影响力
《陋室铭》作为一篇反映简朴生活与人生态度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强调了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方式,并表达了对物质追求和浮躁时代风气的反思。
这种积极向上、朴素真实的人生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引导着更多人重新审视并珍惜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5. 结论
刘禹锡通过《陋室铭》描绘了自己简朴而满足的生活,并呼吁人们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
这篇散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领着读者去思考人生价值和对待物质享受与内心愉悦之间关系。
最新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赏析引言:《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陋室铭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和赏析等,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
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
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
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
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2〕注释: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
德馨,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
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o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
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3〕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着名了。
刘禹锡《陋室铭》背后的故事
刘禹锡《陋室铭》背后的故事《陋室铭》,人们大都知道这是由刘禹锡撰写,一千多年来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却很少有人晓得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故事版本一:刘禹锡,字梦得(公元772 —842年),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御史、太子宾客等职,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通判。
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
刘禹锡自是心知肚明,不但不生气埋怨,反而十分高兴,并顺手撰写对联一副贴于门上。
上联为:“面对大江观白帆”下联是:“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见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好小子,我不但没有制伏你,反倒为你办了个好事,如此这般我怎么向我的主子交代?于是,知县便心生一计,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住房也由原来的三室减为一室半,看你怎么还“面对大江观白帆? ”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慧眼独识,他发现此房虽小,也不临江,却位于德胜河边,岸边还有一排老柳树,风景十分秀丽。
于是,他便又题作一联:“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和州秦代称历阳)心在京。
”和州知县见刘禹锡实在是无可救药,便让他住进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凳的小屋。
谁知刘禹锡因祸得福,他住进小屋,灵感突至,遂写下了流芳百代的传世佳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前,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风峻节高尚的情操,及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德。
故事版本二: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还精通医术,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称他为“诗豪”。
刘禹锡18岁考取进士,后不断擢升,历任御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
他为人正直,气骨高遒,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逐出洛阳长达20余年之久,最后革职为安徽和州县刺史。
陋室铭 刘禹锡
读准下列字音: xīn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hé n rú
dú shǔ
读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 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 活情趣。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 得,洛阳人。曾中进士, 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 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 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 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 ··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出名、闻名 只 灵异的(水) 这 香气,指(品德)高尚 大学问家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使„„扰乱 弹 使„„劳累 有什么简陋的呢
指(嘈杂的)音乐声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
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 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 只要我 德馨 有美好 的品德(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 苔藓的痕迹蔓延上台阶, 野草的颜色映入帷帘
刘禹锡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诗句
刘禹锡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诗句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笔下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诗艺,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刘禹锡的简介以及几篇代表作品中的一些经典诗句。
一、刘禹锡的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晋卿,唐代文学家与政治家,河南陈留(今开封)人。
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大臣刘敬叔,家境优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年轻时,刘禹锡曾任昭义军节度推官,后又任鄜州刺史、弘农太守等要职。
他在政治生涯中,一直力求改革,反对官僚主义,尤其是他对于政治腐败的斥责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除了政治上的才华,刘禹锡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格调高妙卓绝,作品既能自然淡雅,又能激情澎湃。
他曾说过:“口吟古诗书不足夸,耳听辞章意自娱”,深得后人的喜爱和崇敬。
二、刘禹锡代表作品及相关诗句1、《陋室铭》——“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篇代表作,是一篇有关“吾宁道人”寓所的铭文。
这篇铭文通过对吾宁道人住所的形容,借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这两句诗句:“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这句话意味着春天在鸟鸣的声音中转换,寒冷的气候在一定的节律中转换。
它不仅表述了自然的变迁,也启示人们要知道人生也是万物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流逝。
2、《京都韵》——“半夜铜瓶冷木已”《京都韵》是刘禹锡晚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深情,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往事的怀念。
这首诗共有40句,其中较为经典的诗句有:“齐天乐奏上元雪,独酌家书一百篇。
”这句话描绘了上元节的同乐和陶然饮酒的特殊场景,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半夜铜瓶冷木已,星宿仍明月早圆。
”这句话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3、《竹枝词》——“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炉明又灭”《竹枝词》是刘禹锡的作品中的一篇,这首词主旨抒发了对情感的强烈怀想。
词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炉明又灭”这句话是原作中最为著名的,它寓意着“喜与悲”和“生与死”的对比。
《陋室铭》
何陋之有:有 何陋 宾语前置 谓语 宾语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于 灵验 出名,著名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扰乱 劳累。使身体劳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到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 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 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 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 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 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 佛经。没有奏乐的 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 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 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简陋,但因为居住 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仿 写 作 品 展 示 :
检查铭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 远,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 哄。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 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闻香流口 水,举杯论英雄。八两白干下肚, 吹、许、封。汇报皆未入耳,看啥 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 城。众人云:“官僚典型”。
仿 写 作 品 展 示 :
仿 写 作 品 展 示 :
贪官铭
官不在高,有权则名,职不 在大,有宠则灵。斯是衙门, 惟我独尊。茅台千盅白,龙井 一杯清。谈笑有高官,往来无 下情。可以卧高枕,醉太平。 无国法之逆耳,无群众之呼声。 东屋空调室,西厢电视屏。嘻 嘻乎,鱼肉人民!
仿 写 作 品 展 示 :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 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 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 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 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 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 繁森与焦禄,赢得万人钦。众 人曰:公仆精神!
最新《陋室铭》诗意赏析及朗读
《陋室铭》诗意赏析及朗读《陋室铭》诗意赏析及朗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
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
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六八。
有《刘宾客文集》。
[注释]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刘禹锡的简介及作品介绍
刘禹锡的简介及作品介绍刘禹锡是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唐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成就以诗歌为主,代表作品为《陋室铭》、《竹枝词》、《三峡》等。
他曾担任过唐宪宗手下的宰相,但由于反对唐宪宗的外戚专权政策而被贬谪。
本文将就刘禹锡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进行综合介绍。
一、生平刘禹锡于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是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
他的父亲是唐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曹鹤嘉的好友。
因此刘禹锡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的素养极高。
在他原本应该登封学宫学习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入学,转而自己精心地打磨自己的文学天赋。
刘禹锡年轻时,曾担任过唐宪宗的侍从官。
后来他被提拔为刑部的大夫,于是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了。
由于他的才华和为人处世的光明磊落,很快就被皇帝赏识,让他担任宰相。
但他反对唐宪宗的外戚专权政策,这让唐宪宗很不舒服,让他离开了京城,被贬谪到了琼州岛。
在两年期间的流亡中,刘禹锡着手撰写了《陋室铭》一文,并在归京后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当时他所在的职位是处士的职位。
在九年的从政时间中,他多次被朝廷责罚,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理念。
直到他的离世,他都是一个忠诚的公仆和一位执着的文学家。
二、主要作品介绍1. 《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流亡琼州期间所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短文描述了一所位于闲山野径上的陋室,因为其茅草顶及窗户豁口,被称为“茅庐”。
文中描写了茅庐主人的生活方式和处境,以此来表现他的精神风貌和处世态度。
文章整篇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执着追求和人文关怀的主题。
2. 《竹枝词》《竹枝词》是刘禹锡的另一首代表作,这首词以江南的景色和文化为题材。
它的乐曲即“竹枝”的旋律,描绘了江南的风光和热闹的汉家风情。
文章流畅、自由而又舒缓,意境深邃,同时也表现出刘禹锡对生命和人情的细致描写。
3. 《三峡》《三峡》是刘禹锡的另一首代表作,也是写一篇诗。
它描绘了江水在桥边呼唤着近岸的渡船,风景秀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检测
看谁读得好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朗读欣赏
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1.辨音识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重 1.辨音识字: 点 苔( 德馨( xīn ) tái)痕 案牍( dú ) 字 鸿儒( hónɡ rú) 西蜀( shǔ ) 词 何陋 ( lòu )
5、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山 水 引
景 人 描 事 庐 亭 赞
淡泊名利 陋 室 铭 (德馨) (不陋) 安贫乐道 托 物 言 志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6、南阳诸葛庐, 往来无白丁。 西蜀子云亭。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ຫໍສະໝຸດ 《陋室铭》题解 《陋室铭》题解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 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 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 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 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解题: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 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2.辨析多音字: 调素琴( tiáo ) / 调动( diào ) 3.辨析字形: 馨(xīn )德馨 / 罄 ( qì )罄竹难书 nɡ 牍( dú)案犊 / 读 ( dú)读书 儒( rú )鸿儒 / 濡 ( rú)相濡以沫
重点词语
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4.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 ) 并自为其名( )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
刘禹锡
刘禹锡 (772 ~ 843) , 刘禹锡简介 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 刘禹锡简介 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 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 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 , 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 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 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 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 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 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 推崇。
5.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映入)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再读课文,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惟吾德馨”。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 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 样写?
•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 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 “仙”、“龙”衬“德”,以 “名”、“灵”衬“馨”,暗示陋 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 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4.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出名) 并自为其名(名字)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臵的标志,无意义)
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5.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往来无白丁 ( ) 无案牍之劳形 ( )
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 《陋室铭》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 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 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 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 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 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 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 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 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探 究:
本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 人生志趣,对于作者这种思想,你有怎样的 看法呢?
仿写作品之一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 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 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 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 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课文研读 重点字词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想一想
1、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 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 因。
2、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 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