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深度调试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制约因素,然后作者根据本人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实践提出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风险防控措施和经济运行技术措施,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检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的方案措施不但切实可行,而且确实提高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由东方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DG1128/25.4-II6型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汽轮机为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NC350-24.2/0.4/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供热、湿冷凝汽式机组。

为进一步摸索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确保深度调峰期间安全环保经济运行,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影响机组调峰能力的制约因素和风险点,明确了目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调峰下限,并根据风险点制定了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制约因素(一)锅炉最小给水流量限制。

按照东锅初设,公司最小给水流量设计为282t/h;经与锅炉厂与调试单位最终优化至248t/h,折纯凝电负荷约76MW;综合考虑锅炉低负荷水循环动力及水冷壁冷却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运行经验,锅炉连续安全运行最小给水流量可按照285t/h 控制,折纯凝电负荷约85MW。

(二)锅炉干湿态转换限制。

按照东锅初设,锅炉给水流量282t/h进行干湿态转换,经最小给水流量优化后,目前按照最小给水流量 248t/h进行干湿态转换节点控制,折纯凝电负荷约76MW。

受锅炉上水主路流量限制,若继续降低干湿态转换节点流量,运行中需频繁切换锅炉上水旁路运行,存在一定风险,不继续降低转态流量节点。

(三)锅炉最小给煤量限制。

目前,公司两台炉最小给煤量下限已优化至70/68t/h,按照入炉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不低于40控制,锅炉最小给煤量下限可优化至60t/h。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摘要: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在电网的日常运行中,峰谷负荷偏差不断增大。

是电网机组深度调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负荷调度过程中,当负荷小于额定负荷的50%时,调峰时间将会不断增加。

当某一时刻调峰深度达到70%以上时,调峰负荷深度明显变大。

如果正常改变调峰减载方式,运行量大,需要燃油喷射稳定燃烧。

本文论述了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调峰深度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火电机组的几种控制策略及优化控制技术。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优化与控制;策略;深度调峰;前言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由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电网支持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电厂深度调峰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和2017年平均弃风率约为15%,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火电厂调压符合仅为10%~20%。

探索实现火电厂峰谷深度的技术途径,对适应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逐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大容量火电厂深度调峰可以节能降耗,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和火电厂的深峰容量,提高经济效益。

1、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现状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深度调峰能力,对协调控制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大型火电机组DCS及控制系统,负荷响应快,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稳定。

为了提高深度调峰的灵活性和性能,有必要研究和开发新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和算法,使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主要参数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提高电厂的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国家电力体制改革。

由于DCS厂家对应用软件的设计和配置投入较少,早期采用的国外控制方案和算法较多,现场调试不够详细。

火电厂大多数控制系统基本能满足小负荷变化或低速负荷变化的调节要求,但是在机组深度调整运行的情况下,主蒸汽压力、功率、主蒸汽温度、水位等主要运行参数波动频繁。

2、安全性影响分析如果发电机组的调峰深度过大,特别是全厂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一旦机组发生故障,处理不当将导致全厂停电。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_张振宇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_张振宇

收稿日期:2021-01-05 第一作者:张振宇 (1983—),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发电厂过程控制研究。E-mail:249679057@
窑120窑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 (2)
节能技术
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面临的热工控制领域各方面的 局限,从基础逻辑优化、低负荷稳燃控制、变负荷 速率提升、脱硝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及考虑设备寿命 的优化控制等方面,给出了深度调峰控制系统改造 的潜在技术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机组可实现 25% ~30%额定负荷值及以上负荷全程协调控制。文献[7] 分析了某 300 MW 亚临界供热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 技术研究,同时从热控逻辑优化和保护定值方面对 主汽压力、一次风压等相关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达到纯凝工况下 30%额定负荷值灵活性深度调峰之 目的。本文以某 330 MW 火电厂 # 1 机组为例,在 机组无设备改造,不投油助燃的情况下,全面评估 排查自动调节品质,并对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
节能技术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 (2)
DOI:10.16056/j.2096-7705.2021.02.023
窑119窑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
张振宇,王刚,刘宗奎,高文松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郑州 450000)
摘 要:在电力消费增速放缓、煤电机组投产过多、非化石能源高速增长的形势下,煤电的深度调峰或低负荷运行
随机查看该火电厂 #1 机组 1 月的负荷分布 (如 表 1 所 示), 机 组 在 30% ~50% 负 荷 区 间 占 比 77.2%,30%负荷以下占比 4%。可以看出机组调峰 幅度较大,机组在中低负荷段运行占比较多,设备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23-02-21T05:11:05.111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杨世界[导读] 本试验以机组最低稳燃负荷试验为基础,新协调全程投入,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然后对各系统、新协调性能、和设备适应性进行评估。

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松原 131109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受制于时间、气候影响,对电网影响较大,电网为确保其稳定性,在新能源电量上网较大时,要求传统煤电机组进行调峰。

以前300MW级以下机组做为调峰主力机组,近年6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也开始进入深度调峰。

完成深度调峰试验对深度调峰后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故制定深度调峰试验实施方案,保证深度调峰试验顺利进行。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并网后进行深度调峰调试工作且保证10日内完成,达到深度调峰要求,编制以下深调方案按计划实施。

关键词:66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以机组最低稳燃负荷试验为基础,新协调全程投入,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然后对各系统、新协调性能、和设备适应性进行评估。

二、试验过程1、机组并网后1-2天,INFIT新协调厂家调整建模参数及对50%-100%负荷段新协调进行维护。

2、并网后第3天,厂家重点进行300MW-250MW 负荷区间调试。

3、并网后第4天,厂家重点进行250MW-220MW 负荷区间调试。

4、并网后第5天,厂家重点进行220MW-190MW 负荷区间调试。

5、并网后第6-7天,厂家对各负荷段协调出现问题的区域重新调试,再优化。

6、值长每天协调好调峰时间段,且应在白班进行油枪试投工作,发现缺陷及时联系维护人员处理。

7、值长根据运行制粉方式对煤斗上煤,在2号煤场70-120货位取顺兴煤种,保证所有煤斗顺兴煤比例大于75%,每日对入炉煤化验监督,保证煤质灰分、硫分、热值均在设计范围内,严禁混入经济煤种。

300MW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1 )由于煤 种所 限 , 燃 烧 调节 比较 被动 , 运 行 的两 磨 低 负荷 时各 拉两根 粉 管 , 稳定 性较 差 , 需要 的油 枪 也较 多 , 用了4 根 , 油压 O . 8 5 1  ̄ P A 。直 到煤 种 变 化 后 才 将 逐渐 将 拉 掉 的 粉 管 投 入 , 开 始投 入 时 负压 波 动较 大 , 后面 的粉 管均 派 人 到就 地 用 吹扫 风
大 出力可达 到 1 0 0吨 / h 。
1 )适 当加 大送 风量 , 使 脱硝 入 口温度 不低 于 3 2 5 ℃。 2 )对 于 脱 硝入 口温度 低 于 3 2 5 ℃时汇 报 负 责脱 硝 调试 的生 技部 副主任 , 要求 热工 修改 脱硝 入 口温度 定值 。 对 锅炉 方 面 的应对 措施 :
调 沟 通 协调 , 延缓 降负 荷 , 给 热 用户 争 取 处理 时 间 ( 该 过 程 至 少2 小时) , 避 免用户 经 济损 失 。 3 )减 负荷 过程 中密 切监 视供 热压 力 , 及时 调整 。 4 )到 1 0 0 W M时全 开供 热所 有 阀 门 , 按 当 时 的用 户 情 况 能保 持 1 . 0 M P A的供 热压 力 。 5 )到 8 0 M W时 能保 持 0 . 8 M P A 左右 , 要 求热 客户 做 好用 户 的 限制 、调度 工作 。
事故。
本 文 结合 永 福 电厂 近 期保 障 调 峰运 行 安全 稳 定 的技 术 措施 和 注 意事项 作简 要分 析 。 国 电永福 发 电有 限公 司成 立 于 1 9 9 8年 1月 1日。 二 期 2 ×3 0 0 M W机 组 扩 建 工 程 # 3 机 、# 4机 分 别 于 2 0 0 7年 1 月2 3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致 ,在 正常 的运 行 中此 设 备 的炉顶 部 大罩 盖 的温度 应 达 3 5 0 ℃以上 。在这 种情况 下 ,温 度测 点和原供 货位 的不 一
第 四 ,在机 组设备调试 过程 中出现 的其他安全 问题及
解 决措 施:
7 7
( 1 )在6 0 0 M W 机组设备中D C S 有2 台操 作员站、1 台数字 式的 电液控制系统 站,通过这些设 备来进行整合 完成一体
致会 导致设备 中热 电偶补偿 的导线被烧 毁,从而 引发 火灾 等 。因此 ,在对 设备供货 的检 查 中,如 果发现 问题我们 可 以采用热 电偶来代替原供货位 的热 电偶 。 另外 ,在 6 0 0 M W 机组 设备 的安装 调试过 程 中我们 还发
现:如果设备 中轴瓦温度测点的攻丝深度不满足实际需要, 比如:热 电阻引线过短 、攻丝深度不足、设备 中热电阻引线 无法 引出其轴承箱等 ,或者在 安装调试的过程 中出现了前箱 和高 中压缸热膨胀 的安装位置冲突 ,这些安装 问题都很容易
其有2 台操 作员站及 i 台工程 师站 。在 调试 中 ,首先遇 到 的
问题就是对接 口的安装 。由于6 0 0 M W 机组锅炉 中其真空泵就 地控制装置 的反馈 的信号无 组设计 D C S 的公用系 统现场 控制 单元 的供 电情 况。一般来说 ,设备机组中的D C S 电源分配盘如果 出现故障
被砸断,因此会使得油泵轴承箱的出线盒漏油。在这种漏油
状况下,还继续进行工作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因此在6 0 0 M W 机组设备供货调试及安装的过程 中,我们应该
2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一 ,由于本次 调试所选用 的设备为6 0 0 M W 机组锅炉 ,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摘要: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中的电站锅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开展监督及检测工作,而为满足锅炉的供需要求,需要通过火电机组功率的快速调节来保证火电机组的运行效能,以控制发电质效,使该区域内的电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文章分析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深度调峰技术引言为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应加强对火电机组功率方面的思考,利用煤炭来代替可燃物进行燃烧,使锅炉的热能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采用深度调峰技术,可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让锅炉的功率不会发生调节不当的问题,增设发电机设备并实现能源的转换,促使电力能够进行持续性地输出,确保电力的并网质效有所提升。

一、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在电蓄热的调峰领域内,会依靠三相电极,采用水资源完成高热阻的操作,促使设备的电导率能够提高,让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放电并将其中的99%的电能进行转换,让其转变成热能,进而形成热水及蒸汽。

在此基础上,自“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电力企业当前的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使光伏发电的比重增加,提高了火电机组的实际占比。

因此,为衔接输电、发电、变电以及配电环节的各类工作内容,需将电力进行转换,增加绿色能源的应用,控制当前的调峰难度,运用电网调配的方式,补充风电中的不足,以创建出完整的电力网络,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1]。

例如:运用深度调峰技术,使电网中产生负荷变化能够被记录,使发电机组能够完成曲线的控制操作,使该部分的负荷率能够控制在30%-40%之间,以保证火电机组的顺利运行。

凭借锅炉与火电机组的接触,使机组能够提高自身的发电效率,强化在工作模式中的灵活性,促使火电机组能够满足电力供给需求[2]。

二、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一)实行火电机组的DEB控制方案为实现对火电机组功率的调节,应重视其中的调峰能力,采用增强功率的方式,实行非线性的控制操作,也可运用模糊算法,实现对火电机组中具体负荷的计算,实时监测其中的压力变化值,以确认火电机组的特征。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风电、光伏建设如火如荼,火电机组逐渐沦为保供电源。

为满足电网公司能源结构优化的要求,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提上日程。

关键词:深度调峰;水动力差;脱硝效率低;空气预热器堵塞;烟气流场不畅;0引言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降低,灵活调节能力要继续提升。

当前电力需求刚性增长、能源结构优化难度增大、国际形势变化都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对于很多火电机组来说,机组深调将成为今后的常态,未来火电机组的一大部分收入将来源于调峰和辅助服务。

随着大量火电机组深调的推进,机组深调运行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1锅炉侧问题锅炉深度调峰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锅炉燃烧不稳、水冷壁水动力差、局部受热面超温、设备可靠性下降、烟道积灰、脱硝入口烟温低等。

1)锅炉燃烧不稳煤电机组在进行深度调峰时,锅炉总给煤量小,炉膛温度下降,燃烧状况恶化,燃烧稳定性变差。

受限于风机最低出力,为保证粉管最低风速(防止堵粉),低负荷下煤粉浓度下降,加剧了燃烧状况的恶化。

各大电厂为降低成本,入厂煤种杂,煤质掺烧导致燃烧着火特性差,加大了低负荷炉膛稳燃难度。

2)水冷壁水动力差当机组负荷低于30%额定工况时,锅炉水冷壁流量接近最低流量,水循环出现恶化,管内工质流量偏差增大,低负荷下二次风压较低,射流刚性差,致使烟气侧燃烧热负荷均匀性变差,水冷壁换热失去平衡,造成水冷壁局部超温或壁温偏差增大,热应力增加,导致水冷壁开裂。

尾部受热面通常不装壁温测点,无法监视壁温差,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深调还存在锅炉干、湿态转换问题。

通常机组在负荷30%左右锅炉干、湿态转换,当深调至额定负荷30%以下时,锅炉有可能转入湿态运行。

锅炉因频繁干、湿态转换,水冷壁应力将会增加,受热面使用寿命进一步缩短,爆管风险也会增加。

3)爆磨、风机喘振风险增加机组深调时,给煤量偏低,受最低一次风量限制,磨煤机煤粉浓度有所下降,进入爆炸浓度范围,显著增加了磨煤机的爆磨风险。

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技术探讨杨韦

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技术探讨杨韦

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技术探讨杨韦发布时间:2021-08-17T07:08:45.741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6期作者:杨韦[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清洁能源的迅速开发和不断变化的电网,对660MW机组进行了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以应对机组适应间隔增加和适应任务增加的问题。

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度调峰解决方案的优化运行,引入了更好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CCS),阐述了660MW机组的先进深度调峰控制技术。

杨韦(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 56150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清洁能源的迅速开发和不断变化的电网,对660MW机组进行了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以应对机组适应间隔增加和适应任务增加的问题。

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度调峰解决方案的优化运行,引入了更好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CCS),阐述了660MW机组的先进深度调峰控制技术。

关键词:AGC变负荷试验;660 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优化近年来,随着大量大容量机组的投产,发电能力严重过剩。

与此同时,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也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吸收这些新的可再生能源,当地电网采取了额外的服务措施来补偿深度调峰。

一、概况随着发电机组规模扩大,发电能力过剩,火电利用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火电运行困难。

电网峰差逐年增大,火电厂实施深度调峰控制,需求也在增加。

为解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网中比重快速上升带来的用电问题,各省纷纷采取补偿措施,对机组深度调峰辅助服务进行补偿,以优化电力市场效率,某公司对三期机组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步是达到最大负荷调峰的35-100%,第二步是达到最大负荷调峰的25-100%。

传统的50%~100%的调峰协调控制是不够的。

我们对变负荷协调控制技术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并对AGC协调进行了35%~100%的变负荷试验。

实验表明,这些优化方案是可行的。

机组配置2台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

主要设备为DG1958/28.25-II13型型煤粉锅炉。

火电基建热控深度调试方案

火电基建热控深度调试方案

火电基建热控深度调试方案一、引言火电基建热控系统是指对火电厂的热能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系统,是确保火电厂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热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深度调试。

本文将介绍火电基建热控深度调试的方案。

二、调试目标1. 确定火电基建热控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情况、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2. 发现和解决热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优化热控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三、调试步骤1. 准备工作(1)明确调试目标和范围,确定调试计划;(2)组织调试人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3)准备必要的调试工具和设备。

2. 系统检查(1)对热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2)检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接线是否正确;(3)核对热控系统的仪表读数与实际数值是否一致。

3. 参数校准(1)校准各个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校准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调整控制策略的灵活性。

4. 系统调试(1)按照调试计划逐个调试热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2)对热控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3)通过模拟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故障排除(1)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分析和排查,找出根本原因;(2)修复和更换故障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数据分析(1)对调试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

7. 调试报告(1)整理调试过程中的记录和数据,编写调试报告;(2)总结调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四、调试注意事项1. 在进行调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调试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调试计划;2. 调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3. 调试过程中要保持记录和沟通,及时记录调试过程和结果,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4. 在进行参数校准和控制策略优化时,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坏;5. 调试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调试记录和数据,编写调试报告,并对调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试的实践与探索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试的实践与探索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试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面对上网竞价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降本增效成为火力发电厂的生存之道,因此,如何保证火电机组长周期、安全、经济、稳定、高效运行成为发电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就此课题提出方案建议,即:通过对机组设备采取深度调试的管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机组设备性能,从而达到机组高效运行。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试;实践;探索在电力行业竞价上网的市场环境下,电厂单纯的稳定运行已不再能够满足当前电力市场的要求,成本的控制已然成为当前电厂的生存之道。

火电工程建设中,启动调试作为一个关键程序,是对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的全面检验。

它关系到机组移交生产后能否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发挥投资效益。

然而常规的调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常规调试工作是以基建交机为主要目标,降低机组能耗、提高机组可靠性等任务留到生产期去解决,不能适应当前市场要求。

为使火电机组长周期、可靠及经济运行,必须采取深度调试的管理模式,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前期能源供需形势紧张,建设单位往往以尽快投产为调试目标,导致调试时间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发挥调试为工程设计优化、质量把关和技术指导的作用。

同时调试单位以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首要目标,对机组投产后的整体性能及运行的经济性重视不够,未能最大程度的发掘机组的节能潜力,造成机组煤耗、油耗、水耗、电耗、汽(气)耗等经济运行指标偏离设计值,机组可靠性不高,不能满足电力市场竞争的要求。

我公司在机组调试伊始即提出了深度调试的工作要求,通过贯彻“事前策划、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和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路,以调试为中心最大限度挖掘设备潜能,努力提高设备可靠性、机组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性指标。

1.建立深度调试组织机构首先,建立了以电厂基建负责人为组长的深度调试工作组,总调试工程师为常务副组长,下设汽机、锅炉、电气、热控、化学、环保、资料7个专业小组,各小组成员由建设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主要设备厂家专业人员组成。

深度调峰下控制系统策略优化

深度调峰下控制系统策略优化

深度调峰下控制系统策略优化摘要: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各区域电网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要求逐步增加,如华北电网要求火电机组深调能力达到20%额定负荷。

并在“两个细则”中AGC及一次调频对火电机组考核的基础上,各区域电网纷纷制定了《并网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专门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的AGC及一次调频的考核指标要求进行说明,逐步完善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的考核体系。

随着深调的常态化,具备深调能力的机组逐步增加,《并网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的逐步完善,针对深调机组,也会加大AGC及一次调频考核力度。

若发电企业无法在50%负荷以下投入AGC,则会增加发电企业受电网的考核,影响机组深调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深度调峰;控制策略;优化Strategy optimization of control system under depth peakregulationCenfeng(Inner Monglia Datang International Xilin Hot Power GenerationCo.Ltd.,Xilin Hot 026000,China)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two-carbon" background, the regional power grid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depth peaking capacity of thermal power units. For example, the North China Power Grid requires the depth regulating capacity of thermal powerunits to reach 20% of the rated load.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rmal power units by AGC and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the "Two Detailed Rules", each regional power grid successively formulat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ep Peak Modulation of Grid-connected Generating Units, specifically explaining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C and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ssessment indicators under deep peak modulation of thermal power units, and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under deep peak modulation of thermal power units.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deep modulation, the number of units capable of deep modulation is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ep Peak Modulation of Grid-connected Generating Units is gradually improved.For deep modulation units, AGC and primary frequency modulation assessment will also be strengthened. If the power generationenterprise cannot input AGC below 50% load, it will increase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wer grid for the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which will affect the economy of deep transfer operation of the unit.Key words: Depth peak reg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optimizing.0 引言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电力的发展方向转变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上了一个快车道,从2019年底风能、光伏双双突破2亿千瓦到2025年有望实现“双4亿”发展目标。

机组深度调峰探讨

机组深度调峰探讨

机组深度调峰探讨摘要:2013年下半年,由于河南电网用电量增长缓慢,电网装机容量增长较快,在网运行机组按照电网调度命令超常规调峰,负荷低于50%调峰的频次和时间加长,甚至个别时段深度达到65%的调峰,在深度调峰期间,机组运行积极性严重下降,运行工况严重化,威胁设备安全。

关键词:深度调峰技术措施注意事项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大唐安阳发电厂#9、10机组为例,探讨深度调峰的相关技术措施。

深度调峰定义深度调峰就是受电网负荷峰谷差较大影响而导致各发电厂降出力、发电机组超过基本调峰范围进行调峰的一种运行方式;深度调峰的负荷范围超过该电厂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以下;目前河南电网深度调峰幅度在60%MCR左右。

机组参与深度调峰运行时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调节阀切换时易造成轴承振动增大,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机组必须先进行充分暖机,使汽缸膨胀均匀、转子充分加热。

若转子出现较大的应力时,不允许增加机组负荷,应保持稳定负荷进行暖机。

其次,调节阀切换时应尽量在调节阀开度较大,负荷较高时进行确保调节级受力均匀。

机组由定压运行切换到滑压运行以及减负荷较快时,机组负向轴向位移增加。

机组参与深度调峰运行时,除氧器压力较低,造成汽置泵入口压力较低,有效汽蚀余量偏低,易造成汽置泵汽蚀。

引起汽置泵轴向推力变化,易造成串轴现象。

由于汽轮机各段抽汽压力较低,会引起加热器疏水不畅,各加热器水位出现报警。

主机轴温和轴位移发生变化。

由于炉膛热负荷较低,送入炉膛燃烧量减少,热风温度降低,以及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相对较多,使得炉膛热负荷和炉温降低,燃烧稳定性降低。

300MW机组参与低负荷100MW调峰运行时,因煤粉浓度的制约,必须2台磨煤机运行,因此跳停磨煤机或给煤机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威胁较大,如处理不当将导致锅炉全火焰丧失(MFT)。

为此,要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必须加强对辅机可靠性状态的分析和管理。

安阳电厂深度调峰基本原则深度调峰以保安全、保设备为主。

根据调峰负荷情况及机组设备状况,合理分配两台机组负荷及运行方式,确保机组安全、减少助燃油量。

火电厂机组深度调峰下AGC协调优化

火电厂机组深度调峰下AGC协调优化
(五)采用多目标控制技术
火电机组大部分的控制回路要兼顾多项控制需求,而普遍控制策略仅设计单一的主控制目标。当主控制目标与副控制目标出现冲突时,需要频繁的人工干预,控制性能和运行经济性均受损(例:过热汽温调节,当出现局部壁温超温时,需要运行人员人工改变汽温设定值来干预,如果频繁壁温超温,通常会解除自动,将减温水门开很大)。
(六)采用独立的硬件平台,调试效率、安全性和升级能力明显提升
1.3辅机设备安全性
在燃煤发电机组中,如果长期处于低负荷的状态,可能会导致给水泵和风机偏离标准工况,对辅机系统的做功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出现风机的失速、跳闸等问题。目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采取变频运行的方法[2]。
1.4 AGC协调性能
由于锅炉侧多项基础自动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不佳,对机组的AGC性能造成明显影响,同时由于一次调频和AGC控制存现相互影响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度调峰时,低负荷机组稳定性欠佳,严重影响锅炉稳燃和机组安全性。
(四)用大滞后控制技术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控制系统先将自适应SMITH控制技术、状态变量控制技术及相位补偿技术融于一体,对再热汽温被控对象的大滞后特性进行动态补偿,有效减小补偿后再热汽温广义被控对象的滞后和惯性,而后以广义预测控制器作为反馈调节器、以模糊控制作为控制系统的智能前馈,所构成的新型再热汽温控制系统。通过对多种大滞后控制策略的有效组合,成功地实现了以烟气档板调节为主、事故喷水调节为辅的再热汽温自动控制,有效减少了再热汽温的喷水流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火电厂机组深度调峰下AGC协调优化
摘要:由于我国新能源发电的迅猛发展及煤电产能的过剩,当新能源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扩大时,对调峰电源的需求也逐渐升高,煤电机组在未来持续低负荷运行或者深度调峰将成为常态。大型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大多数火电机组当初大多是作为带基本负荷机组设计的,不适应深度调峰运行的要求。如果参与调峰运行,由于频繁启动及大范围负荷变动,机组要经常承受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使转子、汽缸等厚壁部件产生交变热应力,导致机组厚壁部件的低周疲劳损伤。在这种工况下,机组寿命损耗增加较多,燃料损耗也增加很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调度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调度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调度摘要:目前,以风电发电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其发电负荷有着强随机性,导致电网的消耗能力不强,从而导致新能源发电发展停滞。

为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的效率,需要实现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并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引言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并网风电3.3亿kW,并网光伏3.1亿kW。

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导致系统调峰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电网调峰电源仍以火电为主。

提高新能源消纳,火电机组须进行深度调峰改造。

深度调峰火电机组运行成本增加,但也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给电网带来了收益。

因此,如何平衡深度调峰运行成本与电网收益,研究新能源及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的优化调度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对于新能源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多能源互补联合调度研究较少,且大多忽略了提高新能源消纳所带来的收益。

文中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调度模型进行研究,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引入备用容量来应对风光荷的预测误差及突发事件;考虑油耗、机组寿命、环境等因素对深度调峰经济性的影响,分别从调峰深度、新能源消纳量、火电企业收益等方面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优化调度进行分析。

1现有的对于需求侧响应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面对电力市场中潜在的DR用户整体,根据常见的响应规律建立DR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于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2)对居民和商业用户需求侧响应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研究。

文献构建基于价格响应的居民混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运行和风电的日前调度模型,加强风电消纳并降低居民用电成本。

文献针对居民用电,制定了主动式负荷需求响应策略,基于补偿促进居民改变自身用电量增强对于新能源的消纳。

文献从聚合商的角度建立了考虑供暖、通风和空调的DR模型,以平衡每小时风力发电量。

在上述研究中,需求侧响应资源较为分散,单位容量较小,需要根据调配结合成容量较大的需求侧响应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响应计划。

调整试验质量管理规定

调整试验质量管理规定

调整试验质量管理规定1. 引言为规范火电工程机组调整试验、交接验收工作,深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对调整试验过程旳质量提出了详细规定,是对企业管理原则《试运行管理制度》QB/CSEEC3217有关质量管理规定旳补充。

2. 重要内容与合用范围本规定对调整试验过程质量控制作了对应旳规定,合用于我司承接旳火电工程启动试运、交接验收。

本规定不包括机组考核期和机组性能试验过程质量控制。

本规定合用于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旳各类新建、扩建、改建旳火力发电建设工程。

单机容量为300MW如下旳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不合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新能源发电机组和输变电工程等非火力发电工程。

3.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规定旳引用而成为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随即所有旳修改(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规定。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应合用于本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23]第279号《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L/T1144-2023《火力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国能综安全[2023]45号《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3《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至第9部分》DL/T5190.1~9-20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评估规程第1至第8部分》DL5210.1~8 _2023~20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查及评估规程第l至第17部分》DL/T5161.1~17 - 20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查及评估原则》原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111号《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23《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855-2023《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234. 术语和定义4.1 启动调整试验是指对安装旳设备和系统进行启动、调整、试验和试运行,消除并解诀发现旳缺陷和问题,经试运行考验后移交生产。

600MW机组深度调峰操作及注意事项简述

600MW机组深度调峰操作及注意事项简述

600MW机组深度调峰操作及注意事项简述作者:李叔楠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17期摘要近年以来,随着电网负荷结构的显著变化以及电网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电网日常运行中负荷的峰谷差日益增大。

有的时候高峰与低谷负荷的峰谷差最多甚至接近一倍,给电网的调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作为发电主力的火电厂也承受着巨大的调峰压力,为了在激烈的发电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厂在调峰过程中如何既能按要求进行调峰,又能将调峰造成的风险降低最低值得探讨。

【关键词】600MW机组深度调峰近期以来,随着电网用电量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以及电网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电网日常运行中负荷的峰谷差不断增大。

作为发电主力的火电厂承受着巨大的调峰压力,在日常的负荷调度过程中负荷低于50%额定负荷的调峰的频次和时间不断增加,个别时段调峰深度甚至达到70%。

某厂两台600MW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最低降至350MW。

这种调峰方式,时间较短,降负荷深度较深,如果按照正常方式转“湿态”降负荷方式的话,操作量大且需要投油稳燃,风险较大。

如果能找到一种既不需要操作量很大也不需要投油稳燃的话势必能成倍的提高机组的安全性。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作者通过不断地探索、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深度调峰的经验,既避免了深度调峰过程中的大量投油造成经济性急剧下降,又保证了省网调峰任务的顺利完成。

1 机组简介某厂两台600MW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1900/25.4-YM4型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本生(Benson)直流锅炉。

型式为单炉膛、平衡通风、尾部双烟道、全钢架悬吊结构、固态排渣,π型布置,制粉系统共有6台中速辊式磨煤机组成,燃烧器为前后墙对称布置、对冲燃烧方式。

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L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反动式汽轮机。

发电机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QFSN-600-2YHG型汽轮发电机(静止励磁),本型发电机为三相交流隐极式同步发电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30-1984】 5.2 5.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 《固体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 法》 【GB/T16157-1996】 5.4 《 燃煤 烟气 脱硫 设备 性能 测试 方法 》 【 GB/T21508— 2008】 5.5 5.6 5.7 5.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GB/T21509—2008】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50177-200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 火 力 发 电 机 组 及蒸 汽 动 力 设 备 水 汽 质 量 标 准 》 【GB12145-2008】
4
5.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GB8978—1996】
5.10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4962-1985】 5.11 《L-TSA 汽轮机油》 【GB11120-89】 5.12 《 电 厂 用运 行 矿 物 汽 轮 饥 油维 护 管 理 导 则 》 【 GB/T 14541-2005】 5.13 《 火 力 发 电 建 设 工 程 启 动 试 运 及 验 收 规 程 》 【DL/T5437-2009】 5.14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DL/T852-2004】 5.15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863-2004】 5.16 《电网运行准则》 【DL/T1040-2007】 5.17 《 火 力 发 电 厂 热 工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技 术 规 定 》 【DL/T5175-2003】 5.1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655-2006】 5.19 《 火 力 发 电 厂 汽 轮 机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6-2006】 5.20 《 火 力 发 电 厂 模 拟 量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7-2006】 5.21 《 火 力 发 电 厂 开 关 量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8-2006】 5.22 《 火 力 发 电 厂 分 散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8
5.59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电综[1996]40 号】 5.60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 【国电 发[2002]598 号】 5.61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007 版) 5.62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 年版)》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 法) 》 【HJ/T179-2005】 5.64 《固定污 染源烟气排放连续 监测技术规范 》 (试行 ) 【HJ/T75-2007】 5.6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测 方法》 (试行) 【HJ/T76-2007】 5.66 《水电解制氢设备》 【JB/T 5903-1996】 5.67 《生活杂用水标准》 【CJ/T49-1999】 5.68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5.69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建设工程调试管理手册》 5.70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关键节点质量督查 管理办法》 5.71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生产系统加强新(扩)建机组 过程参与重要节点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5.72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扩)建机组生产运营准备 工作管理制度》
6
5.3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 电厂化学》 【DL/T5190.4-2004】 5.34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DL/T912-2005】 5.35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 【DL/T1076-2007】 5.3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T5068-2006】 5.37 《 电 力 基 本 建 设 热 力 设 备 化 学 监 督 导 则 》 【 DL/T 889-2004】 5.38 《 火 力 发 电 厂 超 滤 水 处 理 装 置 验 收 导 则 》 【DL/Z952-2005】 5.39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951-2005】 5.40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T794-2001】 5.41 《化学监督导则》 【DL/T246-2006】 5.42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 【DL/T665-1999】 5.43 《 火 力 发 电 厂 在 线 工 业 化 学 仪 表 检 验 规 程 》 【DL/T677-1999】 5.44 《 火 力 发 电 厂 停 ( 备 ) 用 热 力 设 备 防 锈 蚀 导 则 》 【DL/T956-2005】 5.45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 4 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DL/T805.4-2004】 5.4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 1 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 处理》 【DL/T805.1-2002】
5
【DL/T659-2006】 5.23 《 火 力 发 电 厂 厂 级 监 控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条 件 》 【DL/T924-2005】 5.24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 301 部分: 公 共 信 息 模 型 (CIM) 基 础 》 【 DL/T890.301-2004/IEC 61970-301:2003】 5.25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 计技术规定》 【DL/T5182-2004】 5.26 《 火力 发 电 厂汽 轮 发 电机 热 工 检测 控 制技 术 导 则 》 【DL/T591-1996】 5.27 《 火力 发 电 厂热 工 自 动化 系 统 检修 运 行维 护 规 程 》 【DL/T774-2004】 5.28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试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DL/T5403-2007】 5.29 《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DL/T997-2006】 5.30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 【DL/T998-2006】 5.31 《火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96-2004】 5.32 《 湿 法 烟 气 脱 硫 工 艺 性 能 检 测 技 术 规 范 》 【DL/T986-2005】
3
告,提交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同时也应完成 深度调试总结工作, 会同调试单位的深度调试的技术报告以及 相关数据、曲线、验收签证存档。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 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 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5.1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 GB/T
2
管理单位进行确认。 3.4.3 完成深度调试报告,并提出具体问题的落实和优化意 见。 4 管理要求
4.1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是深度调试的组织者, 调试单位是深度 调试的主要执行者,生产单位是深度调试的主要验收单位, 设 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制造厂家是深度调试的关联单 位,必须积极响应,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4.2 机组进入整套启动前,调试单位应会同项目建设管理单 位、生产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深度调试应具备的技 术条件和安全条件进行盘点, 详细确认和落实深度调试的实施 计划,评估各深度调试项目的安全风险并落实风险预控措施。 4.3 机组在进入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前,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须 向集团公司火电部提出申请,集团公司火电部组织进行机组 168 前的深度调试质量检查, 对现场深度调试情况进行评估并 出具报告决定机组能否进入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4.4 因存在客观原因未完成的深度调试项目, 项目建设管理单 位应提出书面清单,说明原因、制定方案,在机组 6 个月的考 核期内解决。 经过努力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深度调试项目, 调试 单位应提供报告,说明原因,提出解决建议,进行后续改进。 4.5 深度调试工作完成后,调试单位应编写深度调试的技术报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火电机组深度调试管理办法
1 目的 本办法突出化学清洗、 吹管及整套启动等重要节点作为深 度调试重点,严格规范调试方案、措施的编制,严格规范调试 项目的工艺过程、验收标准、管理要求。提高集团公司新建火 电机组投产水平,保证机组投产后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达到优 良值,使机组实现长周期、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全资控股新建火电机组。 本办法仅明确各阶段关键项目的深度调试要求, 办法中未 明确的调试项目仍按相关文件、手册和规程执行。 本办法不替代集团公司《火电建设工程调试管理手册》 、 《专业化管理火电新机组启动试运管理规定》 《 火电工程关键 、 节点质量督查管理办法》 《 新建火电机组 168 小时试运质量验 、 收管理办法》 、 《新建火电机组移交生产后专项评价管理办法》 等启动试运及验收相关文件。 3 职责
3.1 集团公司火电部 3.1.1 负责集团公司火电机组深度调试有关文件的编制、 修订
1
与解释。 3.1.2 指导并督促深度调试工作,适时对深度调试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 3.1.3 指导并跟踪督查深度调试报告中整改问题的完成情况。 3.2 区域分公司、子公司(以下统称二级单位) 3.2.1 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火电工程深度调试的有关要求。 3.2.2 根据深度调试的具体要求,组织进行深度调试工作的质 量控制和督查工作。 3.2.3 负责对各节点深度调试报告中提出问题的落实及不符 合项关闭、确认工作,并上报集团公司火电部备案。 3.3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3.3.1 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 二级单位火电工程深度调试工 作各项文件要求。 3.3.2 负责深度调试组织与策划,同时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 落实。 3.3.3 负责组织对深度调试报告及不符合项、 遗留工作的组织 落实,并按要求上报整改材料。 3.4 调试单位 3.4.1 遵守集团公司深度调试的要求, 对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进 行调试工作。 3.4.2 对不满足深度调试的项目内容进行整改,并由项目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