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模拟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新高一初高衔接开学考试模拟练习语文试题(湖北省地区专版)(含答案)
2024年新高一入学考试模拟检测(湖北专用)语 文 试 卷命制母版:2024年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24.08 本试卷共9页,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色彩观呈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轨迹,沉淀着人们对世间万物独有的生存体验、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中华文明的传统色彩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最深远的当属“五色观”,“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周礼·考工记》即有“画缋之事,杂五色”的记载。
作为人类最早接触并使用的色彩之一,红色从远古时期开启,就已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的起源脉络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一)古时,人们对红色区分较细,汉语中较多指称红色的词即可证明,如绛、赤、朱、丹、红等,它们同属红色,深浅略有差别。
“绛”是深红色,《说文解字》曰:“绛,大赤也。
”《释名》曰:“绛,工也,染之难得色,以得色为工。
”可知绛色最早经由绛草提炼而成,且染制难度极高。
汉朝时,这种浓重的红色常被用作染制帷帐,马融“绛帐传薪”由此而来。
“赤”则比“绛”稍浅,比“朱”要暗。
《说文解字》曰:“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古代,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人把春天称为“春暖花开”,寓意着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春天,人们喜欢走出家门,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他们或漫步于田野之间,或徜徉在公园小径上,或泛舟于湖光山色之中。
春天,大自然赐予我们美丽的景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春天的风,温暖而柔和。
它吹拂着人们的脸庞,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春天的雨,细密而滋润。
它滋润着大地,滋养着万物。
春天的阳光,明媚而温暖。
它照耀着大地,让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3)“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春暖花开”这一成语的理解。
(5)请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案:(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美景,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3)“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春天的赞美和向往。
(4)“春暖花开”这一成语寓意着春天温暖宜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它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5)我认为文章中最美的句子是:“春天的风,温暖而柔和。
它吹拂着人们的脸庞,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这句话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风,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秋天的怀念》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思绪万千。
湖北省武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内容:想象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之一。
在古代,人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文学作品。
而在现代社会,想象力则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想象能够帮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创造出无数奇妙的事物。
比如,从简单的一张白纸出发,通过想象力,人们可以将其变成一本精美的图书,或者成为一个精美的工艺品。
想象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对于集体也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一些重大的科技突破,往往需要一群富有想象力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想象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特质,它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更加需要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1.下列关于想象力的说法,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A. 想象力只能在古代发挥重要作用。
B. 想象力仅限于个人层面的影响。
C. 想象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D. 想象力无法将一张白纸变成精美的图书。
1.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能够了解到想象力的哪方面作用?(3分)A. 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作用。
B. 只能独自想象创造出艺术品。
C. 不仅是个体层面,对集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 只能在科技领域发挥作用。
1.文中提到的想象力在现实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未被直接提及?(3分)A. 科学发明。
B. 艺术创作。
C. 商品销售。
D. 文学创作。
1.根据文章,想象力的作用是什么?(4分)A. 创造神话传说。
B. 仅限于创造文学作品。
C. 达到创建图书或工艺品的能力。
D. 帮助人们以新视角看待世界,并创造奇迹。
1.根据文章,以下哪项是未来发展方向?(3分)A. 忽视个人想象力。
B. 抑制群体的想象力。
C. 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
D. 避免使用想象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浙江省杭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
浙江省杭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绿皮书包小杨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学生,他有一个绿皮书包,那是他上小学时爸爸送给他的。
这个书包陪伴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活,见证了他在知识海洋中的成长。
小杨始终珍视这个书包,把它放在书桌的最显眼处。
随着升入高中,小杨的学业变得更加繁忙。
一天,他在整理书籍时,意外发现书包里有一个泛黄的笔记本。
翻开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他从小学到高中的点点滴滴。
他看着这些字迹,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小杨想起,小时候,他总是带着这个绿皮书包去上学。
书包里装满了书籍和文具,沉甸甸的。
每当放学回家,他都会把书包里的书本拿出来,一一整理好。
那时候,他觉得自己肩负着家庭的希望,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高中时,小杨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个绿皮书包的陪伴。
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书包里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那些鼓励他的话语。
这些话语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运动会。
小杨报名参加了百米赛跑。
比赛前,他坐在跑道旁,看着绿皮书包。
突然,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一个他珍藏的护身符。
他迅速打开书包,拿出护身符,戴在脖子上。
比赛开始了,小杨拼尽全力向前奔跑。
终点线越来越近,他超过了前面的选手,赢得了比赛。
赛后,小杨把书包里的护身符取下来,放在书桌上。
他看着这个护身符,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个护身符陪伴了他多年,见证了他的成长。
他决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这个护身符一样,勇敢面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杨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学生,他的绿皮书包陪伴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活。
B. 小杨在高中时,书包里的笔记本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
C. 小杨在参加百米赛跑时,戴上了书包里的护身符,这让他更加勇敢。
2.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标题“绿皮书包”有什么作用?4.文章中,小杨对绿皮书包的感情是怎样的?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珍惜身边的事物,勇敢面对困难”的理解。
云南省昆明市语文高一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现代文阅读I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日絮语秋风乍起,带着几分凉意,拂过树梢,带走了夏末的最后一抹绿意。
漫步在林间小道,落叶如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在空中轻盈地翻飞,最终安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每一片叶子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关于成长与离别,关于生命中的每一次绽放与凋零。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是时光留下的印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那是秋天特有的味道,带着收获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
偶尔,几声鸟鸣划破宁静的天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魅力。
此刻,站在秋天的门槛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就让这秋风带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留下一颗平和宁静的心,迎接每一个新的黎明。
问题:1.文章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作者是如何形容落叶的?3.请简述文中提到的秋天特有的味道是什么?4.秋天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变化?5.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文章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
2.作者形容落叶如同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3.秋天特有的味道是泥土的气息,它带着收获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
4.秋天勾起了作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他想起了过去的记忆,并对过往岁月产生了怀念,对未来日子则怀有憧憬。
5.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感激与期待,希望以一颗平和宁静的心迎接每一天。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漂浮不定的人生像梦一样,能有多少欢乐时光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晚游乐,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模拟选科走班调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模拟选科走班调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
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
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
例如,企业的改组,就会出现人员的去留问题;国家机关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要转做别的工作,有些人就会有意见,等等。
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
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
这是毫无疑义的。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
郑州一中27届(高一)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郑州一中27届(高一)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高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峥嵘(zhēng)踌躇(chóu)缱绻(quǎn)B. 踌躇(chóu)缱绻(qiǎn)峥嵘(zhēng)蹉跎(cuō)C. 缱绻(qiǎn)踌躇(chú)峥嵘(zhēng)蹉跎(cuó)D. 蹉跎(cuó)峥嵘(zhēng)踌躇(chú)缱绻(qu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
D.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窗外的风,呼呼地吹着。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作者是左丘明。
B.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C.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新高一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新高一入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发髻.(jì)莅.临(wèi)B. 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 唱和.(hè)湛.蓝(zhàn)葡萄蔓.(wàn)芊芊..细草(qiān)D. 肥硕.(shuò)枯涸.(hé)丁丁..(zhēng)剽.悍(b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轻飞漫舞B. 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 点缀博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 荫蔽岐斜祷告恍然大悟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他小心翼翼....地走在洪水漫过的桥梁上。
B. 这位得奖青年果然长得相貌堂堂,在同伴中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
C.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D. 小明同学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C.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每个青年应有的品质。
5. 名句默写。
(8 分)(1)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汇总一篇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汇总一篇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__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新八省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含解析)适用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4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江苏省常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的滋养①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滋养,这种滋养来自许多方面,但文学的滋养无疑是其中最为丰富和深邃的。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宽广和深刻的人生境界。
②文学的滋养,首先体现在它对我们情感的抚慰与启迪上。
在文学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欢笑,有泪水,有愤怒,有哀愁……这些情感,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剖析,让我们在共鸣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我们在反思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以力量,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③文学的滋养,还体现在它对我们思想的启迪与提升上。
文学作品是思想的载体,它们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世界的奥秘和规律。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
这种思想的启迪与提升,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④文学的滋养,更体现在它对我们人格的塑造与完善上。
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如英勇无畏的英雄、坚韧不拔的奋斗者、无私奉献的爱心使者等,都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被这些人物形象所感染,所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也以其丑陋的面目和卑劣的行径,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⑤总之,文学的滋养是全面而深刻的。
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吧,去汲取那无尽的滋养,去拥抱那更加宽广和深刻的人生境界!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能滋养人的心灵,引导人走向更加宽广和深刻的人生境界。
2023_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及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
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通过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
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
正如他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人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
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
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其社会地位并不高。
然而,千百年来工匠以业维生,并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
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提高我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如他所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无论是三峡大坝、高铁动车,还是航天飞船,都凝结着现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重细节、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了无数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如历代精美陶瓷以及玉器。
这的工艺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工匠对细节完美追求的体现。
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
对细节与精确度的把握,是长期工艺实践和训练的结果,通过训练培养成为习惯气质,成为品格,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更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实却令人忧虑:许多人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浏览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
因此,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呼唤。
②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智者,能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智慧的火花和生活的美好。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进行心灵的对话,汲取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和满足,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
③阅读能够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分析和判断,以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我们形成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阅读还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背景,从而增强我们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④阅读还能够促进我们的情感发展。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进而引发自己的共鸣和思考。
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培养我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同时,阅读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在虚构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体验不同的人生和情感。
⑤当然,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非易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学习和社交等事务,很难抽出时间静下心来阅读。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我们还需要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徽省合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
安徽省合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标题:在时间的河流里时间,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它无声无息地穿越岁月的长廊,带走了无数过往,也留下了无数的记忆与痕迹。
在这条河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叶扁舟,随着水流起伏,时而顺流而下,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时而逆流而上,面对着挑战与困难。
我时常站在时间的长河边,凝视着那不断向前涌动的河水,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过去,是那些已经消逝的日子,它们像一本本尘封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翻开这些日记,让思绪随着文字回到那些难忘的时刻,感受那份纯真与激情。
然而,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它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变化。
有时,我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容颜的老去。
但更多的时候,我会感激时间给予我的一切——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它们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塑造了我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
面对未来,我总是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未来是未知的,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变数。
我不知道前方会有多少坎坷和挫折,但我知道,只有勇敢地面对它们,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无论未来多么艰难,我都会坚持走下去,直到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
但只要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就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舟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时间吧!感谢它给予我们生命、成长和机遇;感谢它让我们在时间的河流中相遇、相知、相爱;感谢它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比喻手法,将时间比作河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与思考。
B.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
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
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
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至于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
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
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
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
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
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
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但五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
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
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又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2023_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为四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诛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恢弘”意思相同的是()。
A. 宏伟B. 幽雅C. 可爱D. 渺小答案:A2. “形容这位艺术家的画作,没人能在文学上超过他。
”这句话中,“形容”二字的意思是()。
A. 赞美B. 描绘C. 表达D. 评价答案:B3. 词语“苍劲”的意思是()。
A. 幼稚B. 精美C. 粗犷D. 稚嫩答案:C4.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暖”的意思的一组是()。
A. 温暖、寒冷B. 暖和、寒冷C. 温和、冷静D. 暖和、冷静答案:B5. “温文尔雅”的意思是()。
A. 彬彬有礼B. 沉默寡言C. 言辞激烈D. 粗鲁无礼答案:A二、填空题1. 五一长假期间,人们蜂拥而至的旅游景区都是()。
答案:拥挤不堪2. 这个小镇的环境非常优美,是个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真是生态()。
答案:宜人3.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的疑惑一下子()了。
答案:消失4. 这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我()地读了下去。
答案:毫不犹豫5. 她是个()的孩子,总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
答案:好学三、简答题1.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浩渺”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浩渺意为广阔无边、浩大无穷。
例如,我们站在大海边上,远眺海的尽头,只见一片浩渺的蓝色,无边无际,让人感到无比宏伟壮观。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张扬”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张扬意为外表或行为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
例如,她性格外向,总是张扬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怕别人的眼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乐趣”的作文。
提示:1. 读书可以带给人们无穷的乐趣;2.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增加知识;3.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4.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出你对读书乐趣的理解。
答案:(略)。
湖南省郴州市“十校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含解析
郴州市“十校联盟”高一期末模拟考试语文科目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在他们,“团体”是生活的前提。
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人们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
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团体的象征。
在这样的神的观念下,派生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与此相反,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已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已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
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
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仁”字,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屡次对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
每当他积极地想要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又退到了“克已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团体”缺乏,“天下归仁”就是一个无法清晰解释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秀山高级中学2019级高一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卷2016.12第Ⅰ卷表达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的剧烈变化时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不管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都是饱满昂扬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阴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产生思想、研究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官,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
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
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
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可以说当时的“科技成就绝对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等等,他们的集古代兵家大成之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是这个民族精神生命的源泉。
当我们被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惑时,当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历史泡沫面前迷失或不知所措时,我们应该去向我们民族的原生文化宝库寻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瑰宝,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袁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弘博大与灿烂辉煌,能使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民强国、团结奋斗的主调。
(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1.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B.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C.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C.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天职许行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
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
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
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
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
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
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是海尔曼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
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
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
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
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
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
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
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
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原文略有删改)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意思都是指海尔曼心中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
C.“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高大,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5、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4分)6、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
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4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数学家的诗意人生对普通人,数学抽象而深奥,繁杂而死板,但在谷超豪眼里,数学研究却是趣味无穷、诗意盎然。
“你钻研进去会发现,数学有种惊人的吸引力。
”对于他来说,数学绝不只是一种学术,更是解决人类生活各种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对世间规律的精确刻画与极简表达。
从在浙江大学数学系遇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那时起,谷超豪便逐步领会了数学的真谛,越来越“享受”数学研究那在错综复杂条件中苦心孤诣思考和计算、至灵感闪现让难题迎刃而解的过程,那份在“山重水复”之后到达“柳暗花明”境界的喜悦。
迷恋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谷超豪从来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
正在他因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时,看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1958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正在莫斯科留学的谷超豪便决定开垦偏微分方程这块国内数学领域的薄弱园地。
他从听力学院士的本科生课程开始学习,通过大量阅读资料,发现了众多有趣而艰难的数学问题。
回国后以机翼的超音速绕流问题为突破口,他对空气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作数学证明。
在他带出的李大潜等优秀学生沿着老师指点的方向继续研究时,他却毫不犹豫的摆脱功名的利诱和束缚,以创新的姿态再一次掉头,转向于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研究,并在“文革”的干扰中,以最落后的电子计算机,算出了导弹设计中很有意义的数据。
上世纪70年代,谷超豪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合作研究,获得了多项很有意义的成果,杨振宁称赞他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著名的物理学杂志《物理学报告》为此出了一本专辑,还破天荒地加上1页中文摘要。
通过研究,谷超豪从物理学中提炼出的“波映照”问题,引发了一批国际上的后续研究。
到80年代后期,花甲之年的谷超豪又对偏微分方程另一前沿领域“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发起进攻,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担任了首届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非线性科学》的首席科学家。
连在受命担任中国科大校长的5年间,繁重的管理工作也没能使他放弃钻研数学的努力,而是利用一切坐车、乘飞机的间隙研究。
年轻时喜欢爬山的谷超豪曾有一诗,描写的正是这位数学大家不断寻找和征服数学高峰、领略不同风景的心情:“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