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40301,授教育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需要,能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进行教学、训练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体育教学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根据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实验,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动向,关注社会和生产实际的现状及其关键问题;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方面的书刊,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熟悉现代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管理理论知识。
3.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体质健康评价与建模2.体育政策分析
3.休闲体育管理4.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5.体育产业经济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实践环节:由于学科特点,硕士研究生均需要参加实践环节的学习,其中本科阶段非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必须通过体育专项课学习,至少掌握两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其中至少有一项达到本科教学项目的中级水平。
2.体育社会实习:社会实习在第三学期进行,时间至少3个月,包括参与体育部的教学、群体、训练和科研等实践活动;参与体育部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导师的教学助教实践。实习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由相关人员和部门依据研究生的实习态度、组织纪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予以综合评分。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3.学年论文: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写出2篇学年论文;每学年至少在体育部以上级别的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中作一次学术报告。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表现,其撰写工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1)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用于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应达到一年以上的工作量;论文选题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或者在相关工作实践中有一定的实
用价值。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正式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或获得全国大学生比赛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的前八名,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研究;在第三学期10月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研究生办公室组织开题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为:①选题的来源、意义;②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③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④理论与实践方面预期的创新性;
⑤前期已完成的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条件;⑥主要参考文献。
(3)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环节:开题答辩通过之后,研究生应经常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并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4)研究生论文完成后通过导师签字认可,研究生办公室预审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40303,授教育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需要,能够在体育教育和训练领域进行教学、训练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体育教学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根据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实验,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动向,关注社会和生产实际的现状及其关键问题;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方面的书刊,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熟悉现代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管理理论知识。
3.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实践2.体育信息收集与处理
3.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4.体育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5.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篮球、网球、武术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实践环节:由于学科特点,硕士研究生均需要参加实践环节的学习,其中本科阶段非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必须通过体育专项课学习,至少掌握两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其中至少有一项达到本科教学项目的中级水平。
2.体育社会实习:社会实习在第三学期进行,时间至少3个月,包括参与体育部的教学、群体、训练和科研等实践活动;参与体育部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导师的教学助教实践。实习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由相关人员和部门依据研究生的实习态度、组织纪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予以综合评分。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3.学年论文: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写出2篇学年论文;每学年至少在体育部以上级别的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中作一次学术报告。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表现,其撰写工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1)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用于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应达到一年以上的工作量;论文选题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或者在相关工作实践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