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剖析1.doc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目标:正确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般教学设计和谐共融。

落实情况:教学设计严谨独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但还需更好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

评价目标:确定适合小学生特点与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

落实情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

教学效果显著,能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深刻的领悟,但还需更好地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评价目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并与教学目标一致,暗含目标。

落实情况: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并与教学目标一致,但还需更好地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有利于研究目标的达成。

评价目标:教学方法应与课目标一致,并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求。

教学方法动静相宜、灵活多样、有实效,符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爱。

教学媒体的选择应恰当。

落实情况:教学方法与课目标一致,符合学生特点,灵活多样、有实效,但还需更好地注重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

评价目标:合理采用教学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现兴趣导向,注重教学过程。

落实情况:教学形式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趣味性,体现了兴趣导向,但还需更好地注重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容易参与。

评价目标:教学程序和结构要清晰合理,新颖有效。

教学组织主次分明,进程紧凑、灵活有序,各环节连接自然流畅。

沉着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形并妥善处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落实情况:教学程序和结构清晰合理,教学组织主次分明,但还需更好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评价目标:教师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教学场地的选择恰当,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

落实情况:教师的准备工作充分,教学场地选择恰当,教学环境设置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但还需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品德、知识技能、心理状态等。

1小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1小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一、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

校长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二、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订,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

精心设计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本课程特点的评价,可采用表格、问卷、评语、档案袋等方式,结合学生自评、家长点评一起进行,每学期期末要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三、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四、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五、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校本课程听课评价表1

校本课程听课评价表1

首经贸附中校本课程展示反馈表2015年6月12日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这将改进我们的工作:
1. 您的身份是:A.校外领导 B.家长 C.教师
2. 我校的校本课程目标明确,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您的看法是: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基本符合D不符合
3. 我校的校本课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知识与能力得到提升,您的看法是: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基本符合D不符合
4.您对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印象是:A. 很好 B.较好 C.一般
5.
6.您认为我们的校本课程优势是:
不足是:
建议是:
感谢您的参与,祝您愉快!。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怎么写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怎么写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怎么写评价对象:XX学校管理制度评价标准:根据学校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实施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制度的设立、执行、监督和改进等方面。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设立1. 学校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之间是否相互配套,是否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2. 制度的科学性:制度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校的管理需求,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3. 制度的合理性:制度的制定是否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是否考虑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管理问题。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1. 制度的实施效果: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够实现管理目标,是否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2. 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和遵守,是否存在执行不到位或者执行偏差的情况。

3. 制度的执行监督:制度的执行是否得到有效监督,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监督者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监督1. 制度的监督机制: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监督机制,监督机构是否独立公正,监督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2. 监督效果评价:监督机制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是否能够促进制度的落实和改进。

3. 制度监督的完善性:学校监督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监督盲区和监督薄弱环节,是否能够全面监督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学校管理制度的改进1. 制度改进机制:学校是否建立了制度改进机制,是否规定了改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否给予改进者相应的激励和支持。

2. 制度改进效果评价:制度改进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够解决管理问题,是否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3. 制度改进的进程:学校管理制度改进的进程如何,改进措施是否得到及时实施,是否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评价结论: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价,总结制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校本课程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表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年级:填写日期:评价项目一:课程目标(满分10分)(请在括号内打“√”表示评分)1. 课程目标明确,符合年级特点。

()2. 课程目标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课程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契合。

()评价项目二:教学内容(满分20分)1. 教学内容全面,涵盖课程要求。

()2. 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

()3.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紧密联系。

()4.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升。

()评价项目三:教学方法(满分20分)1. 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3. 教学方法设计合理,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4. 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项目四:学习资源(满分20分)1. 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教材、辅助教材、多媒体等。

()2. 学习资源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

()3. 学习资源质量高,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学习资源利用合理,能够有效支持教学。

()评价项目五:作业与评价(满分15分)1. 作业设置合理,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2. 作业要求明确,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

()3. 评价方式科学公正,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评价提供及时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评价项目六:课堂管理(满分10分)1. 教师课堂管理有序,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能够高效管理时间,保证课堂进度。

()评价项目七:课外拓展(满分5分)1. 课程设计了相应的课外拓展活动。

()2. 课外拓展活动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面和个人兴趣。

()3. 课外拓展活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评价项目八:教师态度与情感(满分10分)1. 教师热情、耐心,对学生关心、关注。

()2. 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二00三年九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组织管理组长:姚水虎副组长:韩小平、李继锋组员:朱春平、孟国伟、李俊民、何瑛、郭建芳、王瑞芳、张俊、汪强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表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总分。

总评:评议人: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总评:评议人:3、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课程管理制度及督查记录

课程管理制度及督查记录

课程管理制度及督查记录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学校的课程信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管理,改善课程教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包括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三、课程管理1. 课程设置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立各种课程,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学习。

2. 课程计划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课程计划的制定,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3. 课程开发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更新与改革,提高教学品质。

4. 课程调整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有权对各类课程进行调整。

5. 选修课管理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开设各类选修课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课程评价学校将对每门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以了解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程督查1. 督查目标学校将通过课程督查来评估教学质量,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 督查内容督查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3. 督查方式学校将采取不定期的督查方式,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校内外专家评价等。

4. 督查结果根据督查结果,学校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督导和监督。

五、课程管理责任1. 教务处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 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 学生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课程教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成绩。

六、课程管理制度督查记录时间:2022年10月25日地点:学校教务处主持人:教务处处长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代表、部分学生代表会议内容:1. 教务处处长首先宣布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参加人员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2. 教务处代表介绍了近期的课程管理情况,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计划、选修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第一节:引言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指引下,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业发展需求,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

它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背景分析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唯有健全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得到充分发展。

在过去,小学课程主要注重传统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简单的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的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第三节:核心原则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原则,注重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培养。

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确保课程既符合社会需求,又贴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第四节: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应侧重于开发独有的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针对本地的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地方文化、社会实践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本地文化认同感,也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五节:学科整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应鼓励学科的整合。

比如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写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在生活中。

这样既能增加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六节:教材选择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应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

教材应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同时,也应注重选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七节:评价体系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品德的评价。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提升。

第八节:教师培训为了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校本课程管理的要求。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评价手段,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本文将从定义、目的、要素、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定义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简称为校本评价,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的一套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参考。

二、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目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目的是多元化、全面化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个性发展。

通过评价结果,为学校提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依据,将教学过程和教育目标更好地对接。

三、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要素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要素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依据和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是指评价的具体对象,可以包括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创新、综合素质等。

评价方法是指实施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课堂表现等。

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业水平和发展情况的具体标准。

评价依据是指评价的依据和数据来源,可以包括考试成绩、作品集、观察记录等。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判的准则与规范。

四、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方法、指标、依据和标准。

然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

最后,学生要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反思自身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五、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效果良好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校本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校本评价还可以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表

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表

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表
XXX学校课程实施教师评价表
本评价表旨在评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表现。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联系课程开发的,是对其的补充,是彰显学校特色的。

教师应该明确清晰地了解校本课程的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到学生分层的因素。

在课程内容方面,教材框架应该清晰有序,教材内容应该科学、启发性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能够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内容开放、容量适量、层次分明、有针对性的教案。

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有新意,且效果好。

课堂语言应该流畅、规范,具有生动性和启发性。

思维清晰,有强度,有坡度。

教师应该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应该无死角、无“闲”人,整体性成效好。

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该运用娴熟,设计内容及呈现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

板书设计应该合理、简洁、规范、美观。

在实施方面,教师应该能够激发并维持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学生评价良好。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并指导学生举行一定范围的展示活动。

最终的评价分值为50分,其中10分为实施成果,15分
为教学过程,10分为课程内容,15分为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

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小学

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小学

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小学为了规范和完善我校的课程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课程设置1.1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制定符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课程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2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教育部门规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

1.3 校本课程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发展性,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管理2.1 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2 教师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2.3 学校要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课程考核3.1 考核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3.2 考核内容应该贴近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验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

四、课程发展4.1 学校要关注课程的发展趋势,及时引进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促进课程的创新和提升。

4.2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3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课程保障5.1 学校要动态跟踪监测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5.2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课程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和整理好各类课程材料和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和运用。

5.3 学校要加强对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兴趣,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上就是我校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DOC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DOC

评价标准(一)成绩评定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分为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50分)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二)成绩管理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

(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

特长分则校本课程学分登记表(二)姓名————班级————理。

此表一式两份,班主任一份,学校一份。

校本课程成长记录袋评价一、成长记录袋总体要求:展示课程学习成果反思自身的变化与成长显示学生所冒的风险显示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学习经验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发展二、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1、成长记录袋目录2、个人课程学习计划34、56789101112A等7-8B5-6分活动记录较完整、资料比较齐全,有8-10件文件,设计较美观、整洁;有一定进步,有学习成果,作品较有创意,有一定程度的特长;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小组评价良好;有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能自我反思,会正确地评价他人。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

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1校本课程是我校依据抚松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本身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加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增补和除去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供应多样化的选择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组结合我校实际订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本领。

(1)、组织参加校本培训,培养老师开发意识。

组织全组老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课程发展动态以及课程改革理论方面的讲座;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类书籍,并写出读后感;在校内、校际间的校本课程沟通活动……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不绝培养和提高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2)、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联合开发格局。

鉴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组内开展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开展经验沟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老师合作互动、经验共享的.格局。

(3)、乐观从事课题研究,提高老师开发本领。

课题研究是提高老师课程开发本领的有效途径。

教研组内老师进行乐观广泛地课题研究活动,并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使老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渐渐变化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让老师的课程开发本领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磨练和提高。

2、建设制度化的组织,加强对老师的监督和管理。

依据开发项目的规模成立教研组一级的开发小组,选定项目负责人,将管理制度明细化,做到责权分工明确,从而督促老师各负其责。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而有效的执行力又是实现制度效能的关键。

学校领导和全组老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倾尽全力,切实将制度落到实处。

我们坚信,凭借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凭借全组老师孜孜以求、不绝探究的兢业精神,凭借日趋完善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校本课程管理制度2一、引导思想为切实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学校开设各类校本课程。

课程管理制度doc

课程管理制度doc

课程管理制度doc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课程管理责任1. 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管理工作,负责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工作。

2. 院系教务员负责院系课程管理工作,负责本院系教学计划的执行和调整、课程管理和教材选用等工作。

3. 专业负责人负责专业课程管理工作,协助院系教务员做好本专业的课程管理工作。

4. 教师负责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按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授课,并做好教学记录和教学反馈。

第三章课程开发与审核1. 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的规划、设计和指导工作。

2. 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计划、研究重大课程建设项目,对课程开发提供指导和监督。

3. 院系负责本院系课程的开发和改革工作,确保课程质量和实效。

4.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工作,提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按时完成课程编写和教材的选用。

5. 课程层次审批:含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教学对象、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由院系进行审核。

6. 课程教材审核:教材形式、使用范围、使用对象、编著内容、时间安排、编写教材人员名单等,由院系进行审核。

第四章课程管理与执行1. 学校教务处负责统筹安排、协调教学资源,监督课程执行,在教学中对关键课程和关键时间节点的实施进行督促。

2. 院系教务员负责本院系课程管理及执行,做好课程的开课备案、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的监督。

3. 专业负责人负责专业课程的管理与执行,做好关键课程的备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

4.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按时上课,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做好相关教学记录。

5. 学生要按时上课,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参与课程评价,提出课程改进建议。

第五章课程评估与反馈1. 学校教务处负责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了解课程开设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下一年度教学计划的依据。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开始受到关注。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来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和管理的制度。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小节,对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分数,而校本课程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发展。

因此,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与主体学校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需要多个主体的积极参与。

首先是教师,他们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负责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其次是学生,他们是课程的接受者,需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供自身的反馈和意见。

还有家长和社会,他们对学生的评价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应该基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

评价内容的确定需要参考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专家的共同参与,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五、评价方法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

六、评价周期校本课程评价的周期应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确定。

较长周期的评价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长期学习中的发展情况,较短周期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评价周期的确定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协商和确定。

七、评价结果运用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应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模板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模板

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模板尊敬的教职员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我们特编制了学校管理制度评价表,请各位老师认真填写,并就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谢谢!评价须知:1. 评价内容包括学校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2.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管理改革的参考依据,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3. 各位老师填写时请务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有私心私念;4. 如有不清楚或疑问的地方,请及时向校领导或教务处反映。

评价内容:一、学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评价1. 是否了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是_______ 否_______ 部分了解_______2. 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是_______ 否_______ 存在问题_______3. 是否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检查评估,并及时修订完善?是_______ 否_______ 少有_____多有______4. 是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是_______ 否_______ 经常_______偶尔_______二、学校管理制度效果评价1. 学校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起到______ 较好______ 一般______ 不明显______2. 学校管理制度是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敬业精神?有_______ 有一部分_______ 没有_______3. 学校管理制度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保障?提供_______ 较好_______ 一般_______ 不足_______4. 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与教师和学生的期望相符?相符_______ 基本相符_______ 不符_______三、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评价1. 是否存在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存在_______ 时有_______ 无_______2. 是否需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或补充?需要_______ 部分需要_______ 不需要_______3. 是否存在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情况?存在_______ 偶尔_______ 未发现_______4. 是否存在管理制度冗余繁杂或重复的情况?存在_______ 偶尔_______ 无_______建议与意见: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就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谢谢!评价时间:__________ 评价人员:__________ 评价结果:__________温馨提示:请各位老师在评价表上认真填写,如有不清楚或疑问的地方,请及时向校领导或教务处反映。

学校管理制度及考核表

学校管理制度及考核表

学校管理制度及考核表一、学校管理制度1. 学校概况学校名称:XX中学学校性质:公立2. 学校办学目标本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丰富知识和扎实基本技能的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3. 学校管理团队学校设有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管理团队,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4. 教育教学管理本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求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自我。

5. 学生管理学生是学校的未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生应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6. 安全管理学校安全是学校的第一要务,学校设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

学校要求任何危险行为都要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

7. 教职工管理教职工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求教职工具有高尚师德和扎实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学校会给予优秀教职工适当的奖励,帮助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8. 财务管理学校设有财务部门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学校要求所有财务收支都要合法透明,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9. 后勤管理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后勤工作,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后勤工作要求高效、精准。

二、学校考核表本考核表是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职工的绩效进行评估,用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1. 教学质量考核(1)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评价标准: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评分范围:满分100分(2)教学效果评估评价标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评分范围:满分100分2. 学生管理考核(1)学生行为管理情况评价标准: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学生的纪律状况、学生的行为表现。

评分范围:满分100分(2)学生综合素质评估评价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最新整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docx

最新整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docx

最新整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xxxx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参与决策的全过程,肩负着审议开发过程中重大决策的任务。

.鉴于审议委员会成员的特殊构成,因此,要求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代表、激、社区人士,必须认真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如《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的相关论述等,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技术。

.校本课程开发起始阶段,审议委员会成员应该进行自我技术培训,如审议《课程纲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培训等。

.分析评估学生、学校、社区的不同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手资料,便于指导工作,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审议委员会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基本原则,客观、公正、科学、xxxx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审议活动,确保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认真负责地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一要审《纲要》内的项目是否齐全;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xx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审议委员会两月召开一次全体人员例会。

每次会议,每个成员必须先汇报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情况,提出疑难问题,大家研讨解决;必须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提出促改意见,还应及时向社会、激报告相关信息。

.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制度,如《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检查与督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工作完成好的人员给予奖励。

.及时地将各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剖析1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

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

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传承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贯穿古今中外,将校本课程与学科紧密结合。

四、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全校校本课程,注重挖掘和开发出具有创新思想、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

管理校本课程的建设全过程及实施过程;做好校本课程的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与学校其它教育活动的关系,使得校本课程在本校有序、有效、有质地开展。

为师生提供个性展示的舞台,为学校提供发展的保证。

五、校本课程的分类(一)将校本课程按照所属学科分类,可分为历史文化、艺术、体育保健、数理化、科技等。

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是校本课程的潜在研究和开发者。

(二)将课程按照探究形式分类,可分为课题类探究型课程,学科类探究型课程、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等。

各种类课程依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教学,有的与学科教学紧密相连,有的则独立成为综合系列课程。

(三)将课程按照授课类型分类,可分为认知探究型课程、技能实践型课程等。

六、本制度的组织与落实本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是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由教导处组织落实和管理。

第二章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机构一、校本课程管理小组(一)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小组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最高的管理组织,由校长室直接领导。

(二)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

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务主任担任。

组员由教研组长、学年组长组成。

(三)管理小组的组员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中起到骨干作用,热心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人选由校长室和教导处共同研究认定,经本人同意,由校长室聘任。

二、校本课程管理小组的职责(一)讨论和审议学校校本课程的规划(二)论证、审议我校校本课程的课题与内容。

(三)指导学校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四)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

(五)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和鉴定。

(六)管理小组有权在调查实际情况后,对于课程进行调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一)课程开发小组是在课程管理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组成员由管理小组讨论确定,开发小组一般由各教研组长担任组长,选取组内热心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组成。

(二)开发小组应针对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课题,由管理小组审定认可后,编写相应的讲义或者教材,进行课程的开发工作。

(三)课程开发小组成员一般都是校本课程的实践者,一门课程只有在编写者实际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并且对其进行修订后才能算比较成熟的课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职责(一)各开发组有责任不断发掘和创造出符合我校学生(初中生)、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内容。

每一年都要有新的内容补充进校本课程。

(二)编写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学校文化、生动活泼的校本教材。

(三)各开发组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应该建立在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确保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确保课程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章校本课程的建设一、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及要求(一)加强观念的建设。

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践行。

校本课程的建设不只是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确定,首要的和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课程观、活动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

(二)坚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核心标准。

校本课程可以多样化,但核心的标准是共同的,那就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

只有教师才是真正促成并衡量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班级的关键人员。

(四)分步落实,稳步前进。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骤的逐步加以落实。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一)将课程按内容分两大类:认知探究类、技能类。

1、认知探究类课程所谓认知探究学习,简单说,就是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技能实践类课程所谓技能实践,可将它理解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技能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技能与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目的上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为主,但同时又是以文化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而指导实践的,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应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二)将课程按照探究形式分类,可分为课题类探究型课程,学科类探究型课程、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等。

1、课题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学习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确立课题,进行观察、调查、试验等研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处理(数据)、推理,得出科学认识的一种模拟科学研究情景和过程的学习课程。

2、学科类探究型课程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型课程。

根据不同的探究形式,它分为学科主题类探究型课程与学科渗透类探究型课程。

3、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德育活动、拓展型活动可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某一项目或活动,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说明项目或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构思,自行设计一个项目或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项目活动;或自行创造设计、制作某一物品。

4、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课外科技、文艺、体育等兴趣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能、优势、兴趣与爱好,自愿参加某一方面的兴趣活动,围绕完成某项兴趣活动的任务,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并取得创造性探究成果(制作、作品等)的学习课程。

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开展。

(三)按学科分类:历史文化、音乐舞蹈、体育健身、数学、理化、食用菌栽培、科技。

1、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类课程主要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若干专题整合,叙述以中国五千年历史为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继承和演变,通过中国历史上名城、民俗、诗词文学等介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史演进的基本过程和古代中国文化的成就与特色。

(详见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制度)2、音乐舞蹈类音乐舞蹈类课程属于技能类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舞蹈专业的训练,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身心一体化的身体训练塑造完美的人格。

3、体育健身类体育健身类课程强调身体锻炼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将健身、健心、健智、健美集于一身,着力培养学生参与健身的兴趣、自觉锻炼的习惯、体育健身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体育与健身课程所特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体育健身的真正功能。

4、数学类数学类拓展型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

5、理化类理化类拓展型课程主要是关注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同时理化类拓展型课程的知识内容将更多地考虑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身边的物理化学知识,能科学地看问题,用物理、化学语言来描述和解释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问题。

6、食用菌栽培食用菌产业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食用菌栽培课程是具有实用性的一门课程。

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7、科技类科技课程是具有为学科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持特征的基础课程。

掌握科技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能够正确选择并有效利用科技技术,提高学习、研究、交流的效率,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培养对科技和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校本课程创设流程(一)教师申报课题方法及课题要求我校先向各教研组布置任务,每位教师可申报一个课题名称,并且可同时选择申报校级或年级课题(校级课题参与的学生可是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年级课题参与的学生只能是本年级的学生),在填表时注明。

(后附表)课题内容要求:1、能突出我校历史文化传统主题。

2、课题内容要有品味、有文化传承基奠。

3、能传承历史,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4、突出我校的特色。

5、课题内容切入口要小,并带有一定的研究性。

(二)小组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