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古诗诵读 秋浦歌_沪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浦歌教案1 沪教版
秋浦歌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2、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课件1】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几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李白。
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第14首。
(板题:强调怎么记住“浦”字)2.读题,释题(1)师:谁来读读诗题。
(指名读)追问:知道“秋浦”在哪儿吗?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指名读】补充:李白晚年曾五游秋浦,所作《秋浦歌》共17首。
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14首。
(3).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秋浦歌》这首诗,注意,认认真真读上2遍。
读时,注意诗中的一个生字,结合注解把它读准了,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1)自由练读(生自由读课文)【课件3《秋浦歌》原文】(2)检查读 (指名朗读) (同桌互读)三、读悟诗句预设一:炉火照天地【课件4】(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2)师追问:这景象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壮观、美丽、气势浩大)(3)师:请读出场面的壮观——炉火照天地。
【板书:壮观】预设二:红星乱紫烟【课件6: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2)师追问:那“乱”是什么意思?(3)师问: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热火朝天、壮观、壮美、危险的、你的心真细啊!不愧是农民的子女!)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起。
(生读)(4)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预设三:赧郎明月夜【课件7】(1)问:谁眼前还出现了什么画面?(在这月夜里,一群光着膀子的冶炼工人,他们的脸被熊熊的炉火烤得通红通红。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秋浦歌》。
全文如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2. 诗歌朗读与解析3. 诗歌意境与情感分析4. 诗歌仿写与创作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浦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朗读、解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分析。
2. 教学重点:诗歌朗读与解析,以及诗歌仿写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氛围。
2.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讲解《秋浦歌》的作者李白,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3. 诗歌朗读与解析:(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意。
4. 诗歌意境与情感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诗歌仿写与创作:(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仿写。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朗读与解析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秋浦歌》。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以“秋天”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2. 答案:(1)略。
(2)示例:秋风轻轻吹,黄叶纷纷飞。
果实香满园,丰收喜气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与情感的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与情感分析2. 诗歌仿写与创作3. 作业设计一、诗歌意境与情感分析1. 意境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中的具体描绘,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咀嚼重点词语,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劳动场面,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和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咀嚼重点词语,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劳动场面,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和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它的题材非常特殊。
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不仅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而且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因而弥足珍贵。
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它却能流传于千古,活跃于眼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秋浦歌》,去感受他笔下劳动者的光辉形象。
一、检查预习,了解诗题和诗歌创作背景1、理解诗题《秋浦歌》秋浦: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歌:诗歌,歌颂2、创作背景: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 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在自己的人生之路已是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副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
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到新生。
于是,他忘却自身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
一、自由朗读,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勾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一)“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译】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飞溅在紫色的烟雾中。
(这里把钢花比作红星,形容冶炼时火花四溅的场景;紫烟:冶炼时炉中升腾起的烟,颜色娇红,在夜色中带紫。
古诗《秋浦歌》课件
古诗《秋浦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秋浦歌》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教材第二册第四章《诗海拾贝》单元,详细内容包括对诗句的解读、诗意的领略、诗歌背景的了解以及诗歌中意象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浦歌》的字词、句式及诗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了解并感悟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和诗歌背景的掌握。
教学重点:诗句的字词解释、诗意领略及诗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感受,进而引入《秋浦歌》。
2. 诗句解读:详细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诗意领略:通过分析诗句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4.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句解读:列出诗句,标注关键词汇。
2. 诗意领略:用表格形式展示诗句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3. 背景介绍:简述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翻译《秋浦歌》的诗句,并阐述其意境。
答案示例:秋浦,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
诗人借景抒发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2. 作业题目:分析《秋浦歌》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示例:意象有“秋浦”、“水”、“天空”等。
这些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读2. 诗意领略3. 背景介绍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诗句解读1. 词语解释:详细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汇,如“秋浦”、“水如镜”等,以便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义。
《秋浦歌》课文教案
《秋浦歌》课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海拾贝》中的《秋浦歌》。
具体内容包括:阅读诗歌,理解诗意;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秋浦歌》的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品味,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入《秋浦歌》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人介绍: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境,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6. 随堂练习:设计诗歌鉴赏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秋浦歌》2. 结构:起、承、转、合3. 重点词语:秋浦、白帝城、猿声、轻舟、梦魂4. 诗人简介:李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秋浦歌》的鉴赏短文。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方法的掌握。
《秋浦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浦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浦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据了解,语文性质的讨论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有持工具论者,有持人文论者,课标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
最近也有认为各国母语课程的性质均为民族性和语文性。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秋浦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期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鉴戒。
《秋浦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知道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遭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照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分。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
【学习重难点】感悟诗情教学设计一、导入1、我们在校本课程“名人名诗”中学了近二十首李白的诗。
李白成了我们跨时空的朋友。
出示李白图片,对这朋友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
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
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利用学生以前的积存,穿越时空,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好像就是近在身边的朋友。
」二、初读,了解诗意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
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注释?缘,由于,由于。
现在我们使用的原因、缘由都有这个意思。
谁先来交换一下自己的知道?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由于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
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是啊,我们好像看见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后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词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词11、《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词21、《有感》作者:谭嗣同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题宋徽宗画鹰》作者:谭嗣同落日平原拍手呼,画中神俊世非无。
当年狐兔纵横甚,只少台臣似郅都。
3、《潇湘晚景图》作者:谭嗣同袅袅箫声袅袅风,潇湘水绿楚天空。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秋浦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字词,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学生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明确学法1.板书:秋浦歌2.明确学法:解诗题→知作者→释字词→明诗意→悟诗情三、学习古诗,品读感悟(一)解诗题1.学生质疑2.汇报交流:秋浦:地名歌:歌颂、赞美秋浦歌:歌颂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二)知作者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2.学生介绍李白3.教师补充介绍作者(三)释字词1.学生初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导朗读古诗。
3.小组内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
4.交流汇报:①乱:到处飞溅②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③报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④动:荡漾⑤寒川:冰冷的河水。
(四)明诗意1.出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2.出示“报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五)悟诗情1.播放歌曲《劳动号子》,学生想象诗歌画面。
2.引导学生想象工人劳动的情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四、感悟写法,品味诗韵1.学生背诵诗歌。
2.师生共同交流写法、品味诗韵。
①诗歌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你发现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教师小结: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瑰丽多彩。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分别为《秋浦歌》和《歌》。
《秋浦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歌》则以山水为背景,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秋浦歌》和《歌》的诗歌内容、背景及诗人情感。
2. 领悟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的韵律、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入《秋浦歌》的学习。
2.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秋浦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秋浦歌》为例,讲解古诗的韵律、表现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歌》的韵律、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秋浦歌》《歌》2. 诗人及背景介绍3. 诗句解析4. 古诗韵律、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秋浦歌》和《歌》的异同点,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韵律、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秋天或山水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过程中的难点理解。
2. 古诗韵律、表现手法的教授与练习。
3. 课后作业设计及反思拓展。
一、诗句解析1. 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关键词,如描绘景象的“秋浦”、“山水”等,以及表达情感的“向往”、“赞颂”等。
2. 通过分析诗句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例如,《秋浦歌》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句,通过描绘白鹭在秋天的水中嬉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感受其诗歌的魅力。
2、引导学生理解《秋浦歌》的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赏析古诗的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2、难点深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感受诗歌意境,领悟诗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特点。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古代诗人有哪些关于秋天的诗作,从而引出李白的《秋浦歌》。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重点突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和风格。
讲述《秋浦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理解诗意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关键语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情感体会组织学生讨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如忧愁、悲愤、无奈等。
6、艺术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借景抒情等。
让学生体会这些艺术手法对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的作用。
7、诵读诗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情感和韵味。
可以分组朗读、个人朗读或全班齐读,互相评价。
8、拓展延伸展示李白的其他与秋相关的诗作,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感受李白的创作风格。
让学生尝试模仿《秋浦歌》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
小学语文《秋浦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秋浦歌》。
该诗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教学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四册教材第七单元《秋天的歌》中的《秋浦歌》。
2. 详细内容:学习《秋浦歌》的全文,理解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秋浦歌》,理解并掌握生词、成语和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秋浦歌》,培养观察、想象、审美和表达能力,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成语,朗读和背诵《秋浦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秋浦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细节:逐句解读诗句,分析生词、成语,讲解诗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白帝城中云水郎,百战余生一疏狂”,讲解成语“百战余生”的含义。
教学细节: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并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细节: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丰富描述。
教学细节: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浦歌》2. 生词、成语:白帝城、云水郎、百战余生、疏狂3. 诗句解读:重点诗句的解析4.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秋浦歌》。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见教材课后习题。
(2)示例:诗句“白帝城中云水郎,百战余生一疏狂”描绘了一位历经沙场、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
《秋浦歌(其十四)教学设计》
读诗悟境用诗解诗——古诗主题式阅读教学《秋浦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十册五单元《古诗二首》之《秋浦歌第十四首》。
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再现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进一步读懂李白,走进李白。
教学思路:《秋浦歌》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对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本节教学设计采用“读诗入境——画里悟人——以诗解诗——感悟李白”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抓住“红星”、“炉火”、“红星”、“紫烟”展开丰富的想像,感悟古时候冶炼工人工作的劳苦,以及乐观的工作态度。
然后,引领学生深究教材,进一步走近李白。
抓住“动寒川”,借助课外资料以及《秋浦歌》第十五首的对比教学,感受李白内心世界的“寒”,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李白如此讴歌赧郎们的真实缘由了。
在现代媒体的运用上,更是注重巧用,凸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互动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本课的教学上,为学生情感体验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流程:一、诗海遨游,诵诗入题。
师:刚才同学们背诗的样子真可爱!我知道你们每个人心里都装了不少诗歌。
哪位同学单独来背一背,哪个先来?生:自由背诵师:(以同学背诵李白诗为契机)这是一首李白的诗,谁还能背他的诗歌?生:自由背诵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秋浦歌(其十四)》。
(课件出示诗歌)[设计意图:在学校基于“双主”的主体式古诗教学课题研究大潮下,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背诗”“斗诗”,充分发挥校本教材《古诗接龙》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浦歌》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浦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秋浦歌》。
歌曲描绘了秋浦的美景,通过歌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秋浦歌》,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秋浦的美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演唱《秋浦歌》,理解歌词的意义。
难点:感受歌曲的节奏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学具:乐谱、歌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秋浦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2. 新歌教学:(1)教唱歌曲: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教师学唱《秋浦歌》。
(2)解析歌词: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如“秋浦”、“白露”、“明月”等,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3. 歌曲练习:(1)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
(2)节奏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变化,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4. 歌曲展示:(1)个人展示:学生依次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2)集体展示:全班学生共同演唱歌曲,感受团队协作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词《秋浦歌》,并在关键音符上方标注节奏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秋浦歌》的歌词意义和旋律特点。
2. 作业答案:《秋浦歌》歌词描述了秋浦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演唱《秋浦歌》,对歌曲的歌词意义有了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但在节奏练习方面,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节奏。
秋浦歌古诗教案
秋浦歌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秋浦歌》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
《秋浦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的背景,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分析诗的结构,背诵并默写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秋浦歌》的内容、背景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品味古诗语言、感受古诗意境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诗的结构,品味诗的语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
(2)提问:秋天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享对秋天的感受。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诗人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让学生自读《秋浦歌》,理解诗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1)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的结构。
(2)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的意境。
(2)讲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2)让学生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堂背诵(10分钟)让学生集体背诵《秋浦歌》,感受诗的美。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浦歌》2. 板书内容:(1)诗人:白居易(2)诗句解析(3)诗的意境与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秋浦歌》。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秋浦歌》的意境和情感?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秋天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
(2)开展“我心中的秋天”主题活动,让学生以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静女《诗经·邶风》1.自主学习,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等读懂大意,并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2.赏析诗歌的细节描写、重章叠句、双关手法,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
3.反复诵读,把握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1.重点:诵读、赏析诗歌,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表现手法。
2.难点:了解古代的爱情观,梳理正确的爱情观。
一、导入新课“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话形象地说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心态、心境: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人类总要诗意地栖居。
就像我们的祖先,虽然生活艰辛,却能够诗意地生活,以歌舞为伴,从而创造出了被后人称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诗经》文化常识。
教师总结整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又称“诗三百”,反映了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是诗六义。
“风”“雅”“颂”是《诗经》的内容。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是铺陈,“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它物以引出所咏之物。
二、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一)学习活动1:阅读全诗,同位交流讨论,理解全诗内容。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的女子很漂亮,在城角等待我。
你藏在哪里,怎么不出现?急得我用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娴静的女子真美好,送我红色的管状物。
红色的管状物红润有光泽,喜爱你的美丽。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从远郊归来将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茅草芽)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古诗内容,弄懂诗句意思,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
《秋浦歌其第十四首》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秋浦歌其第十四首》说课稿本文是关于《秋浦歌其第十四首》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说教材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秋浦歌》李白对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而生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词汇"赧郎",用来表达他对眼前的辛勤工作的劳苦大众的由衷的钦佩之情,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本来就十分敏感的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
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二.说学生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不少古诗,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实际、融入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较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秋浦歌》教材分析:《秋浦歌》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李白的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诗海遨游,诵诗入题。
同学们,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海中,有这么两位伟大的诗人,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
他们一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另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李白。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1.(生背《静夜思》)师:这是一个思念家乡、乡愁满怀的李白!2.(生背《望庐山瀑布》)师:这也是一个游遍大江南北、寄情山水的李白!3.(生背《赠汪伦》)师:这又是一位对朋友一往情深、重情重义的李白!4.(生背《早发白帝城》)师:这还是一位遇赦后欣喜若狂的李白!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再学习一首李白的诗!老师先读一遍,你们仔细听,待会老师要考考你们哦。
师:“赧”读什么?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有预习过,谁愿意说说题目的意思?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
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
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这首古诗吧。
(全班齐读)四、读悟结合,感受画面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
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把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画出来。
(学生自由诵读,个性得到张扬。
环节灵动,教师依据学生思路安排教学,目的构建起那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受李白热情讴歌劳动工人质朴,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
)1、预设环节一:“炉火”师:为什么炉火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板书“炉火”)生:炉火红艳艳,照亮了整个天地。
师:炉火还是怎样的?你想到什么句子或词语来形容这里的炉火?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照天地师:是呀!天地之间一片红彤彤,你觉得炉火照红了哪?生:工人们的脸庞、铁锹、河水、树木、云彩、月亮……t师:(随便指教室里的任何物件或人)这儿是红的,这也是红的,那儿也是红的。
惟宇茫茫,都笼罩在红的天地里!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些什么?生1:拿画笔记录此时的壮观美丽!生2:在这红艳艳的世界里,我陶醉了,我只想一饱眼福,让这美丽时刻永远留在脑海里。
生3:激情燃烧的红色浸润着我,我诗兴大发,用诗歌记录下此时的豪言壮语。
(读诗)生4:我只想兴奋的尖叫起来……2、预设环节二:“红星”、“紫烟”师:从他的朗诵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板书:红星)生:飞溅的火花到处都是。
师:“红星”是什么?“紫烟”又是怎么来的?生:红星是钢花飞溅,紫烟是炉火太热,燃烧了许多东西,而冒起来的轻烟。
师:红星怎么样?“乱”是什么意思?生:红星乱,乱飞乱溅的意思。
师:飞溅着的红星可能会溅到哪儿?生:工人的衣服上、脸上、手上、炉火中……师:从这个“乱”字,你感受到什么?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以上预设环节画面组合)师:(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师:看到这种热烈而壮观的画面,你最想吟诵诗中的哪两句?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
半空中烟雾袅袅。
如划过长空的流星跳的非常欢快。
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生: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3、预设环节三:“赧郎”师:你还想强调你脑海中的哪一幅画面?(课件出示诗歌)师:你强调的是一幅赧郎冶炼的画面,“赧郎”什么意思?(板书:赧郎)师:“赧”什么意思?赧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
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师:赧郎们个个脸红通通的,工人们的心情如何?他们是怎么劳动的?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生2:激动,他们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师:唱着歌儿劳动,是呀,“歌曲动寒川”,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们会唱什么歌呢?生:(唱——)师:想听一听吗?(播放课件:冶炼图配乐劳动号子)师:这样的劳动号子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
生:高亢激昂、热情奔放、扣人心弦、鼓舞人心……师:这们的号子难道仅仅就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曲子吗?这分明就是李白心中的一首?生:赞歌师:赞美了冶炼工人什么?生:乐观向上、热爱劳动、积极进取……(板书)师:这样高亢的号子,这样催人奋进的赞歌是该把冰冷的河水给震动了!但这能真地震动吗?这是什么写法?生:夸张师:你还知道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有夸张的修辞手法?生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觉得“动”仅仅就是震动的意思吗?结合情景说一说它还可能是什么意思?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响亮的劳动号子惊动了寂静的夜。
(读)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
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
(读)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心,使他为之一振。
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
师:是呀,铮铮号子,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李白的心;冶炼工人那十足的干劲、乐观的精神折服了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五、拓展升华,感悟李白师:这里的寒川就不仅仅是冰冷的河水了,其实它还是什么?生:“寒川”还是李白那颗冰冷惆怅的心。
郝郎们那激人奋进的劳动场面感动了李白,消融了李白心底的那丝如寒川般的哀愁。
师: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百篇”。
才华横溢、浪漫不羁的他本应享有仙人一般的天伦之乐,可他却为什么满怀惆怅,心里冰凉?师:出示李白资料,朗诵。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为什么愁了吗?生1:他愁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
生2、他愁自己再也不能实现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了。
生3、他愁自己一身才学,却没有一个发挥的大舞台。
生4、他愁社会动荡,眼见百姓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却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生5、他愁朝政日趋势下,奸佞当道,国家蒙受灾难。
师:是呀,李白无比忧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那个愁呀让他那满头青丝不知何时变成了秋霜?(课件出示)秋浦歌(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课件播放朗诵带)师:这就是《秋浦歌》组诗第十五首。
你知道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吗?生:“愁”?师:真棒!我们的忧愁看不见,李白的忧愁却能看见,三千丈!他的愁是什么?生1:老了,没多少时间了,不能再享受人生师:是啊,人生苦短,李白有远大的报复,想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四十岁之前功成名就,四十岁之后悄然隐退,现在自己已满头白发却什么都没有,怎么不愁呢?生2:他愁时间走的太快师:叹时间流逝生3:他可能是愁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师:李白虽在翰林院,但只是写诗逗妃子笑,得不到皇上重用,心中何等郁闷,愁白了头!生:齐读《秋浦歌其十五》师:(课件回到《秋浦歌其十四》)李白的愁好比寒川,却胜过寒川。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山穷水尽,没有了出路,没有了光明。
也就是在这时,一副感人至深的劳动场面,让他震撼了。
在这一瞬间,他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举杯泼墨诗一首,热情讴歌众郝郎。
”终于一首不朽的诗歌《秋浦歌》诞生了,一首诗坛上为数极少的热诚讴歌劳动工人的《秋浦歌》诞生了。
生:配乐有感情的朗诵。
六、质疑延伸,浅酌收获师:学完这首古诗,你读懂了什么,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七、作业设计:(1)背诵默写《秋浦歌》(2)李白《秋浦歌》系列诗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
课后搜集其他的十五首,下周举行《秋浦歌》品颂会。
板书设计:炉火乐观向上红星赧郎热爱劳动动寒川不畏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