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小说

合集下载

90年代的小说-(二王现象)解析

90年代的小说-(二王现象)解析

是的,亵渎神圣是他们常用的一招。所以要讲什么玩文学, 正是要捅破文学的时时绷得紧紧的外皮。我们必须公正地说, 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比如江青和林彪摆出了多么神圣的 样子演出了多么拙劣和倒胃口的闹剧。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 又一次地与多么神圣的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到生 命开了玩笑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的!其次才有王朔。
王小波认为让小说来负道义责任,那就如希腊人所 说,鞍子扣到头上来了。但这是仅就文学内部而言。 从整个社会而言,道义责任全扣在提笔为文的人身 上还是不大对头。从另一方面来看,负道义责任可 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的艺术标准。
我自己以为自己的本义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 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的说教。我的写作态 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 良的青年。
欲望想象
(一)性想象
从1993年东征的陕军开始,到布老虎丛书,再到90 年代的《上海宝贝》,对文学中性描写的争论从没 停过。
《废都》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偷版、盗版约有 1000多万册。《废都》最让人非议的是口口口口口 (作者删去×××字)。贾平凹既是作者又是删者, 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双重权威身份,他在文本中设置 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一个任何读者都可以参与 进去的关于性的想象空间。
90年代的性文学热点,所利用的正是道德失范时期, 人们对欲望的盲目沉溺与无限追逐。其对性的粗鄙 展示,完全失去了释放生命原欲的意义。
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 作家 1993年深圳文稿拍卖会。 1993年9月28日,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周洪签定了中
国大陆第一份购买作家的合同。 许多作家开始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职业,甚至自称
是码字师傅。
读者
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于工作和家务的时间不断 减少,特别是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拥有较多闲暇时间提供 了保障。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秋刀鱼之味》、《鲍家街女人》、《流金岁月》等。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和风格。

在20世纪90年代,王蒙以一系列描述不同季节的长篇小说成功吸引了全国读者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情节和深入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首先,我们来介绍《秋刀鱼之味》。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变迁。

小说描绘了小人物秋刀鱼在大环境中的抗争和生活态度,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农民形象。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获得了读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谈谈《鲍家街女人》。

这是王蒙创作的又一力作,以一个北京老胡同的女人们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通过描绘女性的命运和经历,作者呈现了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细腻的文笔,令读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流金岁月》。

这部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描述不同年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引人深思。

作者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历史的变迁,还能够对个体命运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以其深入观察社会现象、生动描绘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他通过这些作品探索和反思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思考。

这些作品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第十三章90年代小说(一)

第十三章90年代小说(一)

刘震云作品
池莉(1957――,湖北沔阳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从1987 年起,《烦恼人生》、《不谈爱 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 好》、《你是一条河》、《预谋 杀人》等显示出了新写实创作实 绩。九十年代中后期,主要作品 有《来来往往》、《化蛹为蝶》、 《小姐你早》、《致无尽岁月》、 《云破处》、《口红》、《生活 秀》等。
张炜(1956——,籍山
东栖霞县,生于山东龙口)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古 船》( 1986年) 和《九月 寓言》(1992年)是他创作 生涯的两次高峰。《柏慧》、 《家族》、《外省书》、 《能不忆蜀葵》、《一潭清 水》、《怀念黑潭中的黑鱼》 等。
史铁生艺术特色
史铁生对生存、痛苦、死亡和困境表现 出一种超越感,对人、世界和自然充满着善 意和爱心。
第十三章 90年代小说(一)
——新写实小说、 ——文化道德小说、 ——女性小说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等
90年代新写实小说进一步发展。 刘震云、池莉、方方、刘恒是突出 代表。
刘震云(1958――,河
南延津人),1978年考入 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年 以后,他的新写实系列小 说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前期作品有《单位》、 《一地鸡毛》等。90年代 如《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故 乡面和花朵》。
桥词典》文体探索的继续。
第三节 女性写作 王安忆、陈染等
女性写作作为90年代中国文学一个异常 重要的维度,女性作家的成熟以及女性对时 代和自身的奇特观照都赋予90年代中国文学 以新异的品格。
王安忆(1954——,出生于南京), 1955年随母
茹志鹃移居上海。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 《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 《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 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 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 等。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揭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如何以它巨大的腐
蚀性 和消解力介入并规范每个普通人的私人生 活。 采用冷峻与反讽相结合的叙事姿态。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1.“官场系列”: 《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官人》 就是失去本真的自我、使人性蒙尘的过程。 2.“故乡系列”: 长篇《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中篇 《温故一九四二》《头人》 展现的是无所不在的权力关系对人性的腐蚀,小林们成熟的过程也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4.历史小说:90年代的历史小说力图站在当今文明的高 度,以现代审美眼光关注民族的历史和未来,以深邃的 理性发掘民族精魂;作品的史诗性与文学性增强,人性
与人情的因素渗透其中。
5.新历史小说:是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的一种小说。它不 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是把 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来表现当代人的人生 态度与思想情感。
《风景》开拓出了一种写作的新空间,即
处于社会底层的都市民间的生存世界。
《风景》的文化意义正是在于使我们对生
存本身恢复了应有的警醒与思考。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思考:
(一)新写实小说的特征(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1.内容上不再是以往的重大题材,而是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普通人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新历史小说的特点:
(1)作家的人文关怀:在现实困境中将文学切入历史,把文学的现 实品格提高到文化哲学层面,使小说中的现实人生获得了历史性。 (2)是作家危机意识的产物,它通过对往昔人类经验的追忆,以历 史形态的灾难演示人类末日的前景,热衷于展示灾难、毁灭、死亡、 痛苦等主题,文本的主观性、抒情性很强。 (3)它无意再现历史真实,而着眼于拟构一种整体的具有历史意味 的文化氛围,从更深层次突入现实,在哲学高度上观照人类生存的 历史。

90年代的小说

90年代的小说

90年代的小说90年代的长篇小说收获颇丰,但并不像80年代一样,具有明显的潮流特征,而是在题材形式上具有丰富的分支。

90年代小说的潮流有以下这些:历史题材小说在90年代长篇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二月河的帝王序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唐浩明的《曾国藩》,凌力的《少年天子》,刘斯奋的《白门柳》等。

这些小说影响甚大,但可能是因为接近通俗小说和流行文化的原因,并不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对于当下的网文历史类来说,这些小说的经验值得被重新挖掘和重视。

历史题材中还有一些更偏重于“文学性”的家族小说,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写家族的兴旺,多半融入政治、经济、党派、宗族、文化、欲望等多种复杂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十七年时期单一的阶级视角。

这些小时候有陈忠实的白鹿原,我认为这大概是受到20世纪一些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吧,比如福克纳和马尔克斯?90年代初最先形成潮流的是女性写作,这在之前已经介绍过了。

林白陈染等人在90年代前期风光无限,还引领了文学界耳熟能详的个人写作私人写作。

90年代中期出现的则是所谓现实主义冲击波,在90年代中后期涌现了一大批以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小说。

首先出现的是刘醒龙、何申、谈歌等人,写城乡经济生活和改革中社会矛盾的小说,之后出现的则是广场小说(主要写反腐,因而也叫反腐小说),代表人物有周梅森陆天明等人(周梅森最近还有《人民的名义》)。

这些小说一方面回应了有关新文学“反映现实”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和国家意识形态部门的操作有关,将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纳入主旋律文化战略的结果,因而这些小说的相当部分都可以被称为是主旋律小说。

不过这些小说依然存在着对文学性和娱乐性的追求,有时会一定程度上偏离官方意识形态,比如发掘放大现实中的黑暗,以便满足作品的批判要求和娱乐要求(官场、黑幕)。

联系到近几年来网文中国家声音对现实主义的呼吁,看来建构主旋律作品的确是我国的文艺政策一以贯之的经典手段,但相对的,似乎在管理一个有自身传统的文艺行业这个方面,我国从建国起就缺乏这种能力……所以,在大众文艺行业初步发展成熟的当下,对文艺政策的不满成为普遍状况。

18.九十年代小说

18.九十年代小说

就在他们对生活满是憧憬的时候,更大的变故随之
而来。农民运动失败,黑娃出逃,打破了田小娥原
本平静、幸福的生活,开始了她的最为悲惨的人生
命 ,任人宰割。她求鹿子霖救黑娃,却遭鹿子霖哄骗
运 ,迫使以肉体相报,不仅心灵上遭到了侮辱,身体 的 上也遭到残害。后来她又被鹿子霖利用成为白、鹿 转 折 两家明争暗斗报复的工具,导致了白孝文的堕落和
作者简介
陈忠实其人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 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34中, 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 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文革 后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屡获 多项文学奖。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 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获得第四届矛盾 文学奖,4个月之内,销行6版40万册,成为 9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长篇小说。
朱先生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 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他只 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 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 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 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后,又 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记录风 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令人敬 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富 贵不能淫。


而就在此时黑娃 的出现唤醒了田小娥这座沉睡 的火山。两人不顾一切的走到一起,此时田小娥 被压抑的情感被彻底的释放,在妥协中开始了命 绝 运的抗争。然而这一切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小娥 处 遭休、黑娃被辞,田秀才因觉得女儿败坏门风, 逢 将她扫地出门。这时黑娃上门求亲,顺顺利利的 生 娶了田小娥,一切看似这么顺其自然,对于田小 的 娥来说可谓是绝处逢生,然而命运就是会如此, 反 造化弄人,岂会料到日后命运更是不堪。 抗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90年代是一个浪漫而激情的年代,也是爱情文学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的爱情作品在这个年代诞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爱情的90年代书单,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

1.《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当年最火的一本爱情小说,讲述了一段纠缠不清的三角恋。

小说中的男主角白玫瑰和红玫瑰都深深地爱着女主角小英,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动容。

2.《爱在午夜降临前》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两个陌生人在火车上相遇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他们在短短的一夜之间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磨难,最终选择了放弃。

小说中充满了浪漫的氛围和深情的对白,让人心生向往。

3.《霸王别姬》这是一部以京剧艺术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

他们在戏剧舞台上相遇并相爱,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小说中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和无奈离别,令人动容。

4.《恋恋笔记本》这是一本关于初恋的小说,讲述了男主角在高中时期与女主角相遇并相爱的故事。

他们之间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小说中充满了甜蜜和感动的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5.《小王子》这是一本关于纯真爱情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王子与玫瑰的故事。

小王子为了寻找真爱而四处旅行,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

最终,他明白了爱的真谛,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6.《挪威的森林》这是一本青春爱情小说,讲述了大学生渡边与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之间经历了许多的喜怒哀乐,最终却因为各自的选择而分道扬镳。

小说中充满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7.《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关于友情和爱情的小说,讲述了两个男孩之间的故事。

他们在童年时期相识并成为好朋友,但因为一场意外而分离。

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友情和爱情。

8.《雨季不再来》这是一本关于失恋的小说,讲述了男主角在失去女友后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第十章--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4.历史小说:90年代的历史小说力图站在当今文明的高度,以现代审美眼光关注民族的历史和未来,以深邃的理性发掘民族精魂;作品的史诗性与文学性增强,人性与人情的因素渗透其中。 5.新历史小说:是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的一种小说。它不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来表现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情感。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三、池莉的小说 (一)创作阶段 1.学步期(80年代初): 以青少年题材为主,具有浓郁的青春气息。 2.成名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对生存的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和琐碎性作原生状态的展示。 3.都市言情期(90年代中期以后): 表现市场经济大潮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变化。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白嘉轩: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遵循“耕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治家治族守正不阿,将村里家家温饱、人人仁义作为人生的目的;但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白孝文:族长接班人—堕落—国民党保安—人民政府县长 白 灵:国民党—共产党 —死于“整肃” 黑 娃:不安的雇农—农运领袖—红军战士—土匪头目— 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 田小娥:举人小妾—私奔—被辱—色的工具—被公公所杀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第三节 新历史小说等 一、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创作背景与主旨: 写民族秘史、悲怆国史、隐秘心史 (二)小说的史诗品格 1.把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形成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2.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设置和意象描写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朱先生:济世苍生的白鹿 白嘉轩:民族心灵的写照 鹿子霖:负面文化价值的象征 白鹿:贯穿小说始终的文化原型、神话意象 3.丰满鲜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4.艺术探索的气魄和力度。 传统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

90年代余华等小说

90年代余华等小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
一、作品简介
1987年,余华以一篇风格独特的短篇

篇 小 说
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正式踏上文 坛,小说讲述了一个以少年初次离家 的一段行程,其中充满了一种梦魇般 的惊异与恐惧。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 “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 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 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 以捉摸的情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 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 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 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 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 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 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 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
撒手人寰,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 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 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 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 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 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 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 下去。
记叙方式——
活 着
《活着》运用第一人称,以主 人公福贵的口吻,从讲述 “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 角度,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 人及时代真相的认识。
文本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 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而且,由于他 的丈人是城里一家米行的老板,他竟经常要一个妓女

篇 小 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
三、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性

9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小说

9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小说

“说你看我。”她命令道。 “我被割破了。”“说你爱我!” 惨忍和疯狂在她大睁的双眼中像 水底礁石露出,赫然醒目。“我 爱你。”我被刀压得几乎透不过 气来,声音喑哑。 有人“咚咚”敲门。“救……”我 的喉咙咕噜响了一下。 “你要叫,咱们就死在一起。”
《动物凶猛》 《一点正经没有》
三、陈忠实的《白鹿原》1993年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巴尔扎克
白嘉轩
白孝文 白孝武
白灵
鹿子霖
鹿兆鹏
鹿兆海
鹿三
黑娃
田小娥
兔娃
朱先生
白鹿原的传说
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都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 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 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 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 鹿飘过以後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 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 白鹿跑过以後,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 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 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 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看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 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看筛子拣取麦子里混 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 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
简论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艺术成就。
《马桥词典》的“词典体小说”叙事方式丰富了小 说的形态品种,是他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小说 以马桥土语为符号,将马桥乡的历史、地理、风俗、 物产、传说、人物等等汇编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乡 土词典,并对这些词条逐条做出了文学性诠释。 《马桥词典》保持了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韩少功 力图通过开掘长期被公众语言所遮蔽的民间词汇, 来展示同样被遮蔽的民间生活,同时对这些语词所 蕴含的“集体无意识”进行了内在的批判。 《马桥词典》还隐含着对于国家霸权话语的批判。 小说的真正独创性在于运用民间方言颠覆了政治话 语甚至日常语言,从而揭示出一个不被人们意识到 的民间世界。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由上海市作协和《文汇报》联合发起组织的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活动,已推选出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现分别给予点评。

《长恨歌》(王安忆著) 张志忠:上海市民精神的镂刻,小说叙述方式的试验何镇邦:9 0年代长篇小说“婉约派”代表作吴秉杰:生活哲学与从弱者出发的历史意识李星:人性深刻内涵的哀婉叙述扬杨:开启了当代都市怀旧小说的先河施战军:上海里弄的佳人故事《白鹿原》(陈忠实著) 王纪人:史诗式作品张志忠:对民族文化与现代历史的独到思考李星:传统农业家族最完备的文本何镇邦:代表着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高度《马桥词典》(韩少功著) 吴秉杰: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探索贺绍俊:对民间文化的语言性开拓邹平:独到的叙事视角和语言王鸿生:对方言的存在性呈现马以鑫:人物与历史的独特表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王纪人:向通俗靠扰的先锋文学洪治钢:以迅速、质朴、温情的方式表绝望潘凯雄:温馨地直面苦难,耐人寻味张志忠:在单纯与反复的叙述中展示民众的善良与牺牲《九月寓言》(张炜著) 邹平:对城市化进程的现代寓言洪治纲:诗性的残酷,但又不绝望魏心宏:用传统文化救中国的立场与众不同《心灵史》(张承志著) 樊星:优秀的理想主义之作贺绍俊:偏激的却是反抗世俗的悲悯之心《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张志忠:学者眼光、历史情怀、文学品位毛时安:一本书使一个人成为商业品牌《活着》(余华著) 李星:深刻体味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邹平: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我与地坛》(史铁生著) 毛时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务虚笔记》(史铁生著) 贺绍俊:具有个性的内心沉思樊星:优秀的哲理小说王鸿生:以个人之思承担了历史《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王纪人:向通俗靠扰的先锋文学洪治钢:以迅速、质朴、温情的方式表绝望潘凯雄:温馨地直面苦难,耐人寻味张志忠:在单纯与反复的叙述中展示民众的善良与牺牲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王纪人:向通俗靠扰的先锋文学洪治钢:以迅速、质朴、温情的方式表绝望潘凯雄:温馨地直面苦难,耐人寻味张志忠:在单纯与反复的叙述中展示民众的善良与牺牲《活着》(余华著) 李星:深刻体味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邹平: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PPT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PPT

20世纪90年代,伴随女性意识的充分凸显,女性写作异军 突起。她们自觉地疏离男性作家所热衷的政治、历史、社 会之类宏大命题,回归女性的经验领域,并藉此来挑战和 颠覆男性话语中心。
影响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主要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埃莱 娜·西苏认为要改变妇女在二元对立关系中被压抑被奴役的 地位,只有写作。
陈染
林白
海男
3,写实型。这类作家以对于当下现实的书写为主, 文本透发出浓郁的时代心理写实气息,对90年代的 商业语境下的种种生存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与 描写。这类作家的代表人物是何顿、朱文、韩东、 邱华栋、述平、徐坤等。
何顿
朱文
邱华栋
徐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女性作家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 开始在社会文化层面反思两性关系,质疑传统的性别秩序, 产生了《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等代表性文本,女 性写作开始具有性别意识。稍后,王安忆的“三恋”、 《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棉花垛》等小说将女性意识向 前推进了一步,女性作为欲望主体浮出历史地表。
90年代小说
第一节 90年代小说概述
90年代的小说创作 一方面,由于80年代从人道主义主义的论争、先锋
小说的美学冲击与文化寻根的本土探寻,小说创作 获得了当代以来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王安忆、陈 忠实、莫言等一批作家逐渐走向小说创作的成熟与 大气。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伴随着市场消费文 化,带来了小说创作的个性化与大众化共存的局面。
“新历史”意味着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历史意识开 始走进文学的领域,不仅仅在于题材的独辟蹊径, 也不单在历史人物的特别选取。
新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 莫言的《红高梁》、《丰乳肥臀》, 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故 乡相处流传》、《温故二零四二》, 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罂粟 之家》、《妻妾成群》、《红粉》、 《我的帝王生涯》、陈忠实的《白 鹿原》,尤凤伟的《石门夜话》, 余华的《活着》(1992)、格非的 《迷舟》(1987)、《敌人》 (1990)以及王安忆的《纪实与虚 构》(1993),叶兆言的“夜泊秦 淮”系列、《枣树的故事》、 《1937年的爱情》,李锐的《旧址》 等

第十三章九十年代小说

第十三章九十年代小说

2、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的特点与局限 ①这类小说表现最多的是国有企业生存的艰难。而国有企 业的艰难最突出的表现在企业工人的生存窘迫上,而其 中最尖锐的就是企业工人的失业下岗问题。 ②在表现国有企业世纪末艰难的同时,一些作家试图找到 解决或克服这种艰难的办法,并且不无天真地在作品中 开出自己的药方:“分享艰难”。 ③“分享艰难”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明显的性格分裂性。作 者借助种种容忍与谅解、无奈与心安理得的情绪渲染, 使这些人物——基层政府或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完成了 对自己道德形象的包装。他们在使用各种包庇纵容、拉 拢腐蚀等不正当手段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同时,又以正 面形象出现,比如有着强烈的道德自律感和自我牺牲精 神,为企业解决困难而绞尽脑汁、东奔西走。
第十三章九十年代小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90年代小说概述 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等 新历史小说 陈忠实等 女性写作 王安忆 陈染等 转型期先锋小说 余华等 文化道德小说 张承志等 其他
第一节
90年代小说概述
一、9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征: ——多元并存,多向发展 1、普遍放弃对形而上价值的执着追求,转向对现 实生存场景、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的展示。 2、在群体性写作氛围中注重对个人经验、个体特 征的呈现,形成小说个体化艺术特征。 3、寻求各种艺术样式、文学体裁、艺术手法的融 会贯通,体现出较自觉的文本意识。 4、民间的发现和传统审美趣味的回归。
②小说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饱满、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 物形象,如白嘉轩、鹿子霖、黑娃、田小娥、白孝文等。 作品注重描写人物的复杂性,不但写出了他们的理性行 为,而且探索了他们包括性、暴力、死亡意识在内的隐 秘的潜意识世界。小说着意从文化视觉刻画人物,在文 化性格的塑造上尤见功力,特别是白嘉轩塑造得最成功。 ③在突出人物的文化品格的同时,小说有意识地淡化了人 物的阶级身份在政治倾向和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 ④小说在表现艺术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家创造性将 现实情节同原始文化、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融会在一起, 卓有成效地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深邃神秘、富有象征 意味的艺术效果,从而在总体上满足了作品对于史诗性 和文化省思的文学诉求。

90年代小说概述复习资料

90年代小说概述复习资料

90年代小说概述一、90年代文学面临的新局势1、文学失去社会轰动效应,进入平静而寂寞的发展时期。

2、文学由社会话语中心走向边缘。

3、商业主义大潮突起,精英文化受挫。

二、90年代的重要小说现象(一)新写实小说(二)新体验小说(三)新市民小说(四)新生代小说(五)新现实主义小说(六)女性小说(七)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创作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1985年之后,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处于低落状况之时,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池莉《烦恼人生》(1987)、方方《风景》(1987)等小说,以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

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刘恒:《狗日的粮食》《力气》《陡坡》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方方:《风景》《纸婚年》《黑洞》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新兵连》新体验小说1、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明显存在着脱离生活的倾向。

《北京文学》从1994年第1期起,接连推出¡°新体验小说¡±,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新体验小说¡±的倡导者对文坛的这种现状深感不满,从而倡导一种具有亲历性、可读性的¡°新体验小说¡±的创作。

2、作家作品(1)毕淑敏:《预约死亡》《预约财富》等(2)陈建功:《半日跟踪》等(3)王愈奇:《房主》等(4)关仁山:《落魂天》等(5)母国政:《在小酒馆里》等(6)许谋清:《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新市民小说1、背景(1)市民是中国白话小说的主要读者。

(2)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繁盛而市民文学的创作就显得十分薄弱。

(3)市民文学浓烈的趣味性、消遣性受到强烈反对和批判。

(4)新时期以后,依然把关注乡村关注农民的题材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对地忽略了都市文学市民文学的创作。

90年代小说(王朔陈染刘震云池莉林白等等)概要

90年代小说(王朔陈染刘震云池莉林白等等)概要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14
• 王朔说金庸小说:总体印象,情节重复,行文啰 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说清楚的偏不说 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候, 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档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 些胡乱深仇大恨,整个故事就是靠这个推动着。 • 王朔说"金迷":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儿活的太 累,很多人活的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 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能无端生些豪气, 跟着 感受一道善恶是非终有抱这一古老的中国便 宜话,第二天去受罪还能怀着点的希望。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9
• 短篇小说《等待》。《等待》是一篇时代印迹很浓并 且颇为稚拙的小说,文笔还很学生腔。然而在1978年 刚刚粉碎四人帮的当时,它无疑是清新可喜的,一投 中的也显示了王朔的创作潜力。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 大。其间他曾经试图经商,不但没赚到什么钱,倒是 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 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 和《许爷》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商人 的视角使他知道什么东西适于出售,于是他挑选了在 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为自己的描写对 象,果然,在《当代》上一投而中。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4
• (二)不足:
• 1、在充实现实主义的同时,却消解了现实主 义的某些长处。 • 2、某些作品肤浅,表层化,人物形象淡薄, 模糊,色调灰暗,阴冷,读后感到沉重,压抑, 少亮色。 • 四、现实主义冲击波: • 90年代中期,河北出现了“三驾马车”— —谈歌、何申、关仁山,他们的崛起使新写实 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称“现实主义冲 击波”。他们的创作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第十三讲9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小说介绍

第十三讲90年代以来的一些重要小说介绍
话份
呀哇嘴巴 你老人家(以及其他) 茹饭(春天的用法) 打玄讲 泡皮(以及其它)
“话份”在普通语中几乎找不到近义词,却是马桥 词汇中特别紧要的词之一,意指语言权利,或者说 在语言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的权利。有话份的人, 没有特殊的标志和身分,但作为语言的主导者,谁 都可以感觉得到他们的存在,感觉得到来自他们隐 隐威权的压力。他们一开口,或者咳一声,或者甩 一个眼色,旁人便住嘴,便洗耳恭听,即使反对也 不敢随便打断话头。这种安静,是话份最通常的显 示,也是人们对语言集权最为默契最为协同的甘心 屈从。相反,一个没有话份的人,所谓人微言轻, 说什么都是白说,人们不会在乎他说什么,甚至不 会在乎他是否有机会把话说出来。他的言语总是消 散在冷漠的荒原,永远得不到回应。这种难堪的事 多了,一个人要保持开口的信心,甚至要保持自己 正常的发声功能,是不无困难的。盐早最后几乎成 了一个真正的牛哑哑,就是话份丧失的极端一例。
“改屁!你这辈子改过什么?除了尿炕改了生来 什么模样现在还是什么模样。”少妇哭闹起来, “不过了,坚决不过了,没法过了,结婚前还见 得着面,结婚后整个成了小寡妇。” 少妇一抬手把桌上的杯子扫到地上,接着把 一托盘茶杯挨个摔在地上。马青也抓起烟灰缸摔 在地上,接着端起电视机:“不过就不过!” “别价。”少妇尖叫着扑过来按住他的手, “这个不能摔——你是来让我出气的还是来气我 的?” “你说过你丈夫急了逮什么摔什么。”马青 理直气壮地说,“你又要求我必须象他。” “可我丈夫急了也不摔贵重物品,你这是随 意发挥。”
主要作品列表:
《浮出海面》; 《空中小姐》; 《永失我爱》; 《动物凶猛》,后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玩儿的就是心跳》; 《我是你爸爸》; 《顽主》; 《过把瘾就死》,后改编为同名电影; 《你不是一个俗人》; 《看上去很美》,后改编为同名电影.等。

90年代小说

90年代小说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伴随着市场消费文化,带来 了小说创作的个性化与大众化共存的局面。
90年代,文学与人的观念新变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着海德格尔、萨特的 “存在主义热”逐渐取代了80年代早期的“弗洛 伊德热”、“尼采热”。
“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论以及关于 世界是荒诞的思想等理念,深人中国文学创作界。
.
张承志(1948年生于
北京,回族,原籍山
东济南),1967清华
附中毕业后到内蒙古
大草原插队。张承志
在80年代出版的小说
集主要有《北方的
河》、《黄泥小屋》、
《奔驰的美神》,长
篇小说《金牧场》,
散文集《绿风土》。
张承志
.
《心灵史》是用文学形式写 就的一部宗教史。
这部反映折合忍耶回民心灵 故事的书被作家认为是继 《黑骏马》、《北方的河》 以来自己“文学的最高峰”
.
苏童(1963-——,原名 童忠贵,苏州市人),
主要作品有《妻妾成
群》、《米》、《妇女
生活》、《红粉》、
《1934年的逃亡》、
《我的帝王生涯》、
《离婚指南》、《碧奴》
等。
小说《米》,在阐释人
类的求生意志、食与色
的本能和派生出来的权
力欲及占有欲的同时,
更多地将笔触落到五龙
身上的凶残和变态。
苏童
. 刘震云(1958——,生于河南
新乡延津县)《故乡天下黄花》 以北方农村“马村”为背景, 截取了中国近、现、当代最有 代表性的几个时期:民国初年、 抗日战争、土改运动、文化大 革命。在这四个不同的历史发 展阶段,历史表象虽然呈现独 特的面貌,但是当我们撇开具 体人物和故事时,可以发现, 村庄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李文闹、许布袋、赵刺猬、赖 和尚等,斗争的目的都为了争 当“头人”,为了能天天吃 “夜草”。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随后,中篇小说《康家小院》和《蓝袍先生》中, 陈忠实开始触及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命题。
《白鹿原》
这部小说构思于1986年,1988 年
4月动笔,历时4年,到1992年3 月定
稿,后先刊载于《当代》杂志 (1992
年第6期和1993年第1期), 1993年6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1998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迄今
(1955―,原名汪芳),主要作品 有《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 《行云流水》、《落日》、《桃花 灿烂》、《乌泥湖年谱》等。
方方的小说主要集中在对人生世相 的揭示和存在困境的思考。《风景》 中,一方面是恶劣到极点的生存环 境与蝇营狗苟的生存挣扎,无情地 吞噬着这个家庭苟延残喘的一点人 性。另一方面在这个充满着粗鄙粗 野粗暴粗俗场景的故事里则体现了 作家对底层生存的同情与人性的思 考。
新生代小说是在80年代先锋小说落潮后一种文体内 容的反拨和审美形式的发展相互融合的青春性体验 写作。对于缺少历史记忆的新生代作家,他们的 “个人化写作”是缘于对传统文学启蒙姿态的失望, 对于政治化、群体性创作的反感,对于文学崇高责 任的躲避。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关 注自我人生,凸显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欲望追求、 困惑心理、人性挣扎。其中主要有朱文、鲁羊、韩 东、徐坤、刁斗、李冯、王彪、邱华栋、毕飞宇、 刘继明等。
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末期。这一 时期的小说由于大多取材于商州,而被人们称之为“商州” 系列。
二,第二阶段,从1990年代开始到2002年前后,贾平凹 的文学视点从乡村转向城市,对物质文明所造成的人文精 神失落、生命力萎顿深刻省思。主要作品有《废都》、 《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 报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染
林白
海男
.
新生代作家企图在文本中表现出穿越生存表象、直抵生命 本真的愿望,这使其小说对人类生存的关怀中在透出一些 哲理意味。他们以个体生命经验的方式切入对生命的哲学 追问。
新生代小说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局限:精神意义和美感的 缺失、叙述的琐碎和粗鄙化、作品气度和格局的狭窄、自 我的重复和模式化倾向等
新生代小说
新生代小说,是在80年代先锋小说落潮后一种文体 内容的反拨和审美形式的发展相互融合的青春性体 验写作。
对于缺少历史记忆的新生代作家,他们的个人化写 作是缘于对传统文学启蒙姿态的失望,对于政治化、 群体性创作的反感,对于文学崇高责任的躲避。
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关注自我人生, 凸显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欲望追求、困惑心理、人 性挣扎。
.
阿来(1959——,
藏族,出生于四川阿
坝藏区的马尔康县),
主要作品有诗《棱
磨河》,小说集《旧
年的血迹》、《月光
下的银匠》,长篇小
说《尘埃落定》、
《空山》等。
阿来
. 《尘埃落定》,以奇异的艺
术感觉、神秘的叙述风格以 及来自语言和文本深处的那 种独特魅力,为90年代的先 锋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 力。 《尘埃落定》首先打动人的 是它的精彩曲折的故事。 《尘埃落定》在历史破败的 寓言中所表达的那种精神哲 学与生命哲学也给人以深深 震撼。 整部小说如泣如诉,语言纯 净透明,结构单纯整饬。
. 张炜 (1956年——,生于山
东龙口,原籍山东栖霞县), 1980年毕业于烟台师专中文系。 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 言》、《柏慧》、《家族》、 《外省书》、《能不忆蜀葵》 (2001)等。 《九月寓言》(1992)描写一 个叫廷鲅的海滨小村的几代村 民在艰苦岁月里的劳动、生活 和爱情。
特点:
一、浓郁的时代感和当下生活气息的敏锐捕捉, 既承续了五四问题小说精神传统,在艺术魅力上 又有大的超越。
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与典型性的人物形 象,对世纪末中国社会中下层官员的刻画作了尝 试,塑造了有时代感和立体感的形象。
三、注重以生动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细节凸显时代 感和现实感,而且对时代心理和人物心态的刻画 也都来自生活本来面目。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伴随着市场消费文化,带来 了小说创作的个性化与大众化共存的局面。
90年代,文学与人的观念新变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着海德格尔、萨特的 “存在主义热”逐渐取代了80年代早期的“弗洛 伊德热”、“尼采热”。
“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论以及关于 世界是荒诞的思想等理念,深人中国文学创作界。
这作为一部高扬主体意识的 小说,在作家的历史叙述中总 是伴随着强烈的个人体验和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把宗教、 历史、考证、传说、诗歌、 散文等非小说因素融化在灵 动的现代叙事中,诗性的表达 和美文的笔调在小说中相得 益彰。
这部作家的得意之作却引发文学界不同反应。 一种观点认为《心灵史》是一部“真诚地诉说苦
.
新写实小说, 提倡回归现实的土壤,还
原生活的真实,在注重表 现市场语境下的世俗生存 基础上,吸收后现代主义 文学的解构特征。 池莉的《太阳出世》、 《你是一条河》,方方的 《祖父在父亲心中》、 《桃花灿烂》,刘震云的 《一地鸡毛》,刘恒的 《苍河白日梦》,叶兆言 的《挽歌》、《关于厕所》 等。
.
其二,陈忠实民族秘史观 建构的一个重要体现,是 书写生活在历史中人们的 欲望世界,揭示出宗法农 民文化历史原始、本真的 形态。
声音 我决定在
这部长篇中把性 撕开来写。
(陈忠实《关 于〈白鹿原〉的 答问》)
. 其三,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性审视与焦虑思考,这是《白 鹿原》的又一文化价值。
.
长篇小说创作是9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景观。 主要作品有苏童《米》,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张炜《九月寓 言》,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刘 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王安忆《长恨歌》,史铁生 《务虚笔记》,韩少功《马桥词典》,阿来《尘 埃落定》,曾维浩《弑父》,陈染《私人生活》,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张承志《心灵史》,朱 苏进《醉太平》,莫言《丰乳肥臀》,铁凝《大 浴女》等。
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对立、个人自我的尊严、 当代人的失落感、孤独感、荒诞感,选择、寻找 的主题,这些存在主义思想伴随着艾略特、卡夫 卡、加缪、福克纳、伍尔夫、劳伦斯、奥尼尔、 斯特林堡、贝克特、尤奈斯库等一大批西方现代 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被持续引进中国,渗透在80年 代后期与9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
.
一方面他们认为,写作等同于生活本身,往往从一个特定角 度切人当下社会和当下个体。
何顿
朱文
邱华栋
徐坤
. 个性化、私人化经验,尤其是在对边缘经验的发现和言说 中凸现个体的生命存在。韩东、鲁羊、刘剑波等作家的诗 人化的经验构成了新生代小说私人化景观的一个层面,而 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新生代女作家对女性个人化 经验的言说则代表了私人化景观的另一个层面。
陈忠实
. 《白鹿原》
这部小说构思于1986年, 1988年4月动笔,历时4年,到 1992年3月定稿,后先刊载于 《当代》杂志(1992
年第6期和1993年第1期), 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单行本。
1998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迄今
出版超过120万册。
其一,小说在处理历史
. 刘恒(1954——,生于北京,原名 刘冠军),曾在海军服役,退伍后 当工人。1986年发表小说《狗日的 粮食》,主要作品有《白涡》、 《虚证》、《黑的雪》、《逍遥 颂》、《苍河白日梦》等。 《狗日的粮食》中展示了一个基本 的人生命题:吃饭与生存。吃饭成 了瘿袋女人生命中的唯一目的;生 命因放逐了意义而沦为生存的悲剧。 《伏羲伏羲》故事的显性层面是一 个家庭(杨金山、杨天青和菊豆)的 乱伦,而隐性层面则在于揭示了生 命原欲与伦理冲突的人性悲剧的不 可避免。
.
张承志(1948年生于
北京,回族,原籍山
东济南),1967清华
附中毕业后到内蒙古
大草原插队。张承志
在80年代出版的小说
集主要有《北方的
河》、《黄泥小屋》、
《奔驰的美神》,长
篇小说《金牧场》,
散文集《绿风土》。
张承志
.
《心灵史》是用文学形式写 就的一部宗教史。
这部反映折合忍耶回民心灵 故事的书被作家认为是继 《黑骏马》、《北方的河》 以来自己“文学的最高峰”
刘恒
.
《贫嘴张大民的幸 福生活》是刘恒90 年代中后期的重要 作品,小说放弃了 在此以前的灰暗阴 冷的叙述基调,而 代之以一种调侃和 幽默去化解生存的 苦难。
.
新现实主义小说
在取材上贴近现实,表现出现实参与意识,与 传统的现实主义相呼应。谈歌《大厂》、何申 《信访办主任》、刘醒龙《分享艰难》、张继 《黄坡秋景》等中短篇小说及张宏森《车间主 任》、周梅森的《人间正道》、《至高利益》、 张平《抉择》等长篇小说都以关注当下品格而 引起关注。
池莉
池莉(1957―,湖北仙桃人),1980 年代创作了《烦恼人生》、《不谈 爱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等,展示了世俗生存卑微琐碎的一 面。
九十年代,池莉的小说在市民化的 基础上进一步与市场消费相结合, 主要作品有《来来往往》、《小姐 你早》、《云破处》、《生活秀》、 《口红》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 再是为生存奔波的芸芸众生,而是 在商场搏击的金钱英雄。
.
时追求“秘史”品格。 “秘史”与正史相对而 言,因此,小说在处理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时, 能够超越阶级叙事模式, 通过暗示、隐喻的方式, 将重大历史事件的潮起 潮落和革命力量的此消 彼长融入到白鹿两家几 代人的政治选择、家族 兴衰以及个人命运变迁 之中, 并且在历史叙事 中融入了大量经济、宗 教、文化、欲望等复杂 因素,显现出了丰厚的 历史文化蕴涵。
毕飞宇
鲁羊
刘剑波
东西
女性小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女性作家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 开始在社会文化层面反思两性关系,质疑传统的性别秩序, 产生了《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等代表性文本,女 性写作开始具有性别意识。稍后,王安忆的“三恋”、 《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棉花垛》等小说将女性意识向 前推进了一步,女性作为欲望主体浮出历史地表。
.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第一节 90年代小说流变
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渐次展开并开始获得体制上的合法 性,将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带入一个商业化、世俗化的语境 当中。
一方面,源于80年代从人道主义主义的论争、先锋小说的美 学冲击与文化寻根的本土探寻,90年代小说创作获得了当代 以来从未有的自由空间,王安忆、陈忠实、莫言等一批作家 逐渐走向小说创作的成熟与大气;
.
新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 莫言的《红高梁》、《丰乳肥臀》, 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故 乡相处流传》、《温故一九四二》, 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罂粟 之家》、《妻妾成群》、《红粉》、 《我的帝王生涯》、陈忠实的《白 鹿原》,尤凤伟的《石门夜话》, 余华的《活着》(1992)、格非的 《迷舟》(1987)、《敌人》 (1990)以及王安忆的《纪实与虚 构》(1993),叶兆言的“夜泊秦 淮”系列、《枣树的故事》、 《1937年的爱情》,李锐的《旧址》 等
. 刘震云(1958——,生于河南
新乡延津县)《故乡天下黄花》 以北方农村“马村”为背景, 截取了中国近、现、当代最有 代表性的几个时期:民国初年、 抗日战争、土改运动、文化大 革命。在这四个不同的历史发 展阶段,历史表象虽然呈现独 特的面貌,但是当我们撇开具 体人物和故事时,可以发现, 村庄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李文闹、许布袋、赵刺猬、赖 和尚等,斗争的目的都为了争 当“头人”,为了能天天吃 “夜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