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土地利用变化。本文分析了四

川省南江县不同地质背景条件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并试图建立建立符合

各区地质条件的土地利用模式。针对不同地质条件,认为南部白垩系、侏罗系倾

斜式单面低山和侵蚀台坎状窄谷低山紫色土适合开展种植和养殖;中部侏罗系、

三叠系单面低、中山紫色土黄壤适合发展以林地为主的多经济作物;北部三叠系、震旦系、寒武系、中山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可开展林牧作业。

关键词:南江县;地质条件;LUCC;动态变化

LUCC study under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Nanjiang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Qu Shaodong, LiYanan, XiongYufei

(1.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2.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3.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land use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on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in Nanji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nd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land use model that meet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each reg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purple soil

of Cretaceous and Jurassic tilted single-sided low mountains and eroded terrace like narrow valley low mountains in the south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and breeding; the yellow soil of Jurassic and Triassic single-sided low and middle mountain purple soil in the middle is suitable for developing multi economic crops dominated by forest land; the limestone of yellow brown soil of Triassic, Sinian, Cambrian and middle mountain yellow soil in the north can be used for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Keywords: Nanjiang district; Geologicalcondition; LUCC; Dynamic change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其利用和变化,这也是全球变化的主因之一[1]。自从1995年“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

与“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机会(IHDP)”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计划(LUCC)”以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该项研究的不

断深入和发展,LUCC研究的热点逐渐转化为区域和局地土地利用变化[2]。在土

地利用开发的调控过程中,地质背景可以作为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的依据。它涵

盖与土地利用、开发有关的所有地质特征及有关问题,包括沉积特征、土地特性、母岩组成、地形地貌、地球化学、水文水资源、地质构造及其他因素等。所以,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覆被有关或有影响的所有与地址相关

的因素(组成)以及内外地质作用,我们都可以认定位地质背景[3]。

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和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我国开展了大量区域土地利

用变化的科研项目,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四川东北部地区,

较少开展该项工作。目前在该地区开展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遥感

影像解译,政府调研报告,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开展相关空间和数量分析,很少有

结合地质背景条件开展相关工作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4-7]。因此本文拟对川东

北南江县开展地质背景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该项研究可以为当地和其他

类似地区LUCC研究和政府制定土地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1研究区及地质背景

1.1研究区概况

南江县地属四川省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边缘,米仓山南麓,东临通江,

南接巴州,西界旺苍,背靠陕西省南郑县,地处东经106°26′~107°07′,北纬

31°52′~32°44′,幅员3382.8平方公里。历史悠久,迄今建县1500年历史,南朝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置难江县,因“江水难涉”而名难江(图1)。

图1南江县地理位置图

Fig.1 Geographic location map of Nanjiang district

1.2地质背景

南江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的北缘,四川地台北缘及川中凹陷褶皱

带中,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北部地区断层发育较多。从南到北主要发育的地质构

造如下: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米苍山东西向构造体系以及古华夏系(包括上两、铁

船山褶断带)三种构造体系。区域地层缺失较少,发育有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和新生代几乎全部地层,仅缺失晚古生代泥盆记和石碳记地层,地层保存完整[8]。在南江县东北部地区,出露有元古界变质岩系,总厚度三千余米,发育有编制程

度不一的板岩、白云岩、片岩、大理岩等。围绕着元古界变质岩系,古生代地层

呈环状发育,主要沉积环境为滨海相-海相,主要岩性为页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在岩石中发育有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整体地层总厚度逾三千米。中生代地层以陆

源沉积为主,主要岩性为陆源碎屑岩,局部发育有海相沉积地层,主要分布在研

究区中南部,总厚度七千余米。新生代地层厚度较小,不超过50米,呈零星分

布于古夷平面、河谷阶地及山间盆地上。整体地层呈条带状出露展布,南部地区

露头主要以白垩纪和侏罗纪地层为主,北部地层较老,大多为元古代地层。

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2.1数据获取

本次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为南江县地形地貌图、1:20地质图、土壤类型及分布图、DEM图、社会经济数据、政府工作报告、文献查阅等途径,通过将以上信息

归并整理和整合,提取出有用数据。

2.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研究所获取的数据,整理出南江县1989年、2000年和2012年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提取,结合南江县实际情况,在土地利用类型原二级分类的基础上,统一提取为6个一级地类:耕地、林地、

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表1)。

表1南江县各年土地利用类型(单位:公顷)

通过分析表1可知,研究区在1989年未利用地面积为0,只分布5个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占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主要

种植区为研究区北部海拔较高区域,呈条带状或面状展布,占当年研究区总面积

近60%,共计193494.22hm2。耕地面积次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和中部海拔较低区域,占当年研究区总面积30%以上,共计117887.93hm2。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不足10%,多呈分散分布。

研究区在2000年未利用地面积依旧为0,只分布5个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的占地面积仍然最大,植被类型、分布范围与1989年相同,为落叶阔叶林和常绿

阔叶林,但占比降至52%左右,面积共计179066.36hm2。耕地面积和占比略有增加,分布区域仍然集中在研究区南部海拔较低地区。草地面积增加较多,总面积

较1989年增加了14045hm2,占比增加到12.6%。水域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