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合集下载

关中平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关中平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关中平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关中平原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土地肥沃,产出了许多优质的农产品。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

那么为什么关中平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呢?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关中平原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物的繁殖,使其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此外,空气污染和工业化程度较低,也避免了化学物质对土壤有机质的破坏。

二、土地利用方式关中平原地区的传统农业特点是粮食交替种植、籽粒种植,以及集中、规模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作物为主体,附带畜牧业、深松耕作,有利于保护土壤,并促进有机质的积累。

三、肥料使用农民在耕种土地时,往往会施用大量的有机肥料,如秸秆、粪肥等。

这些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能够通过自然分解和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机质。

因此,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肥料使用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中平原的生态系统多元化,包括农田、草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类型。

这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循环作用呈现出复杂的生态特性。

在有机物分解、根系生长等过程中,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有机质的积累与保持。

总的来说,关中平原的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这些因素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方式、肥料使用和生态系统等的互相作用,共同为土壤的养分循环、有机质的积累与保持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使得该地区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西汉农业措施

西汉农业措施

西汉农业措施一、引言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

农业在这个时期被视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西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西汉时期的农业措施,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节水灌溉技术、粮食储备和农田水利工程等方面。

二、土地制度改革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西汉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首先,西汉政府取消了秦朝的井田制,并实行了均田制。

均田制是指将土地按家庭人口数量进行分配,保证每个农户都有足够的土地用于耕种。

这一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土地集中和农民分田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此外,西汉还实行了“都亭侯国”制度。

这一制度将大片的荒地分封给功勋卓著的将领和官员,让他们负责开发和利用这些荒地。

这不仅增加了农田面积,还推动了西汉农业的发展。

同时,这一制度也有助于提升封建农民的地位和生活水平。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干旱缺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首先,西汉政府加强了河道的整治和修筑,改善了水源供应。

此外,还建造了大型水库和水渠,用于灌溉农田。

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农田的水分供应,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西汉还推广了灌溉用水的节约措施。

例如,在农田的灌溉中采用了渠道渗水和滴灌等技术,减少了水分的浪费。

同时,还培养农民合理利用雨水,采取雨水集中和利用系统,增加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的生长水平。

四、粮食储备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等突发事件,西汉政府实行了粮食储备制度。

这一制度要求每年向国库缴纳一部分农作物作为税收,以便储备粮食。

储备的粮食用于解决灾荒和战争期间的紧急需求,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

此外,西汉政府还建立了粮仓和谷仓网络,用于储存和分发粮食。

这样的机构和制度有效地保证了粮食的质量和数量,并提高了粮食分配的效率。

五、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演变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演变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演变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演变对于整个时期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此期间,人们不断尝试着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法,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演变。

农耕工具的改进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农耕工具的改进。

在此期间,中国人创造了许多新型的农具,如铧、耙子、镰刀等等。

这些新型农具对于稻田、麦田和棉田的耕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铧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明。

铧是一种可以平整土地的农耕工具,可以在农田中平整土地、排水并拆除田螺。

而耙子则是一种可以将土地翻耕和平整的农耕工具,也在整个时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铁质镰刀,这对于农民来说意义非凡。

铁制的镰刀比起木制镰刀具备更加优良的切割性能,可以更加轻松的收割庄稼,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灌溉技术的进步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农民们开始尝试着利用灌溉技术。

在秦汉时期,灌溉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传统灌溉体系。

其中,以麻兴为代表的引水渠和汉灵丘的牛道屯农田灌溉系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灌溉工程。

这些传统灌溉工程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让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灌溉体系经过不断修改和改进,最终进化成了如今中国珠三角地区广泛应用的现代固定灌溉体系。

种植技术的改进除了农耕工具和灌溉技术外,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也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期间,中国人尝试着种植新品种的作物,如红薯、豆类等等。

同时,中国人还探索着从种子开始改进种植技术。

在种植玉米时,古人们逐渐明白了以后选择自然所适合的变异苗的栽种方法。

总结秦汉时期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探索的时期,而其中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演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中国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这个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

这套技术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如今的中国农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秦汉农业科技成就与发展

秦汉农业科技成就与发展

秦汉农业科技成就与发展秦汉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秦汉农业科技的成就与发展。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和发展。

首先是农具的改进。

秦汉时期,人们通过改进耒耜、犁具等农具,使得耕作更加高效。

特别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对农具的标准化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秦汉时期,还出现了新的农业工具,如种子播种机和田园水利工程等,为农民减轻了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是农作物的改良和引种。

秦汉时期,人们通过选育和引进优质作物种子,改良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在汉武帝时期,他下令朝廷成立了“树草官”,负责收集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进行筛选和培育,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同时,他还提倡多种农作物轮作,科学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增加粮食产量。

二、农业科学研究的推动秦汉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得到了积极的推动。

各地农学家和农业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经验和知识。

在汉武帝时期,还建立了专门的农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学家和农业专家。

这些农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同时,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如《农政全书》、《田家要术》等,这些著作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经验和技术,为后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在水利工程方面,秦汉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灌溉渠道和水利设施,如灵渠、都江堰等,保证了农田的灌溉和水资源的充足。

这在当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在农业科技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和提高,农作物得到了品种改良和引种,农业科学研究也得到了积极的推动。

这些成就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成就中汲取经验,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农业和农民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秦始皇的农田政策助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秦始皇的农田政策助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秦始皇的农田政策助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一位伟大而具有影响力的统治者。

他不仅统一了中国各个国家,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还以其颇具实效的农田政策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秦始皇的农田政策,并介绍其如何助力了农业的发展。

一、优化土地分布秦始皇统一了土地制度,消除了分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实行均田制,重新分配土地资源。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时代的夏秋制,引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化,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这样,通过将土地集中到农民手中,秦始皇保证了农民的稳定收入,激励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二、加强水利建设秦始皇十分注重水利建设,他下令修建灌溉渠道、水库和堤坝等,有效利用了江河湖泊等水源,保证了农田的灌溉供水。

修建这些水利设施,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也为农田排水提供了便利。

通过这些举措,秦始皇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推行农业改良秦始皇还积极推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作物的改良。

他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秦始皇还下令普及优质种子的使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升了整体农业生产水平。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种植条件。

四、鼓励农民劳动为了鼓励农民的生产热情,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激励政策。

他废止了封建时代的劳役制度,规定农民每年只需交纳一定数量的劳役或农业税,剩余的时间则由农民自主安排生产。

这样一来,农民可以更加专注于生产,提高自身的收入。

此外,秦始皇还对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秦始皇的农田政策是助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优化土地分布、加强水利建设、推行农业改良和鼓励农民劳动,秦始皇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他的农田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为秦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后世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中平原人为土形成的历史探析

关中平原人为土形成的历史探析

农学学报2022,12(1):84-89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已改变了原有的陆地表面。

通过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形成如今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农业景观。

在这种景观上,我们可以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所形成的代表不同时期的农耕文化。

以农业土壤为主的人为土即是农业景观类型之一。

关中平原农业历史悠久,所形成的人为土具有连续性、典型性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时期人类作用于土壤的过程及力度,也可以说,关中平原历史时期的土壤与土地利用史即可反映在自然景观上的农业发展史。

关于关中人为土的形成,学术界已从土壤剖面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一般项目“近代以来陕西土壤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2021ND0053)。

作者简介:杜娟,女,1978年出生,陕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方向:历史自然地理。

通信地址:710119陕西省西安市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42号信箱,E-mail :***************.cn 。

收稿日期:2021-05-19,修回日期:2021-07-26。

关中平原人为土形成的历史探析杜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119)摘要:塿土是关中平原主要的人为土类型,其形成受耕作方式、施肥和灌溉等农耕活动的影响,每一次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定会引起土壤资源利用方式及强度的变化。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中关于农业生产过程的梳理,复原了关中人为土的历史形成过程,并探讨农业技术变革与土壤资源利用及土壤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表明:自原始农业开始,对土壤环境与作物的自然认知推动了早期土壤耕作层的形成,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延续与变革,施于土壤的作用力逐渐增强,人为影响成为重要的成土要素,加速了关中地区人为土的形成。

古代关中平原农业生产中的抗旱保墒技术、土粪施用及淤灌是农业土壤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赵世明;雍际春【摘要】秦汉均都关中,加之移民,关中—天水地区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为解决日益增加人口的粮食供应,秦汉政府修建了为数不少的水利工程,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屯田,使农业逐步取代畜牧业,因而植被不断萎缩.同时,秦汉时期战争中的“伐山开道”,城邸等土木建设等行为使森林不断被蚕食,甚至到了远山.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总体规模不大,以及人工苑囿、池沼等建设,植树、定时禁伐禁焚等措施有意无意地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因此,这一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有限,生态环境变迁总体上呈温和状态.【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4)001【总页数】5页(P79-83)【关键词】秦汉;关中—天水地区;农业;森林;环境【作者】赵世明;雍际春【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01;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远古时期,环境的变迁可以更多地理解为各种物理、化学的作用,而人类活动的有限性和人类活动的自然性对环境的影响力当然非常有限。

人类最初的活动是原始狩猎,逐步地出现早期的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已有一定的影响,多少促进了自然环境的演变。

[1]商鞅变法时,对关中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茅草之地,徕三晋之民”,使西安一带的森林砍伐殆尽,影响及秦岭北坡森林。

[2]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不多,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较为有限,人地关系仍非常和谐。

只是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关天地区人地关系才日趋紧张。

一、人口迁入与土地垦殖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的农业开发呈现加速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其时本地区人口增长不仅得益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贡献(关天地区人口的自然性增长),而且得益于秦、西汉定都咸阳和西安的政治贡献(关天地区人口的社会性增长),这二者都可以推动人口向本地区迁徙,导致人口增长。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各个朝代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

我们要明白,粮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人民生活的根本。

所以,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各个朝代的措施。

1. 秦朝秦朝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不能买卖,只能由国家统一分配。

这样一来,农民们就不用担心土地问题,可以安心种地。

秦朝还推行了轮耕制度,让农民们不断更新土地,避免土地退化。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2. 汉朝汉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

比如,设立了农官,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推行了屯田制,让农民们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既可以保卫边疆,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汉朝还大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甘蔗等,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

3. 唐朝唐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

比如,设立了农官,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推行了屯田制,让农民们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既可以保卫边疆,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唐朝还大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甘蔗等,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

4. 宋朝宋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

比如,设立了农官,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推行了屯田制,让农民们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既可以保卫边疆,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宋朝还大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甘蔗等,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

5. 明朝明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

比如,设立了农官,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推行了屯田制,让农民们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既可以保卫边疆,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明朝还大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甘蔗等,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

6. 清朝清朝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

比如,设立了农官,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推行了屯田制,让农民们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既可以保卫边疆,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稻作生产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稻作生产
时期黄河流域 的平均气温大约比当今 高 1  ̄。 . C 秦汉时中原 5
强 的保水性 , 经过耕作 、 施肥及适时灌水 , 其沉积层 的土壤 有机质 和养分状 况相对较高 , 非常适合 水稻 的种植 , 秦汉 时期稻作生产主要是利用淤灌技术在这些地区展开。△
及黄河 中上游 ,大部 分地 区气候 温和 ,平 均气 温较今高
二、 秦汉时期关 中地区的稻作 生产水分气候条件 秦汉 时期的气候 ,我 国著名 的气 候学家竺 可桢先 生
的河 漫滩和低阶地下。据现代的土壤学 知识 , 淤土 的主要
特点是均匀性 。地处河漫滩和低阶地 , 地下水 丰富, 具有很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的初步研究 》 一文 中指出 , 秦汉
1 ℃, . 有适合稻作生产 的气温条件。 5
【班 l 】 【班 2 】 【】 3 范 固. 汉书【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92 16 . 固. 文・ 说 西都赋【 . : 书局,9 7 M】 北京 中华 17 哗后 汉 书【 】 京: M. 北 中华 书局 ,0 7 20.
富的泥沙 的水源对盐碱地进行淤灌 , 种植 水稻对土壤进行
菜 。” 说文》 “ , 田之畦也。” 《 :塍 稻 从所 描述的沟塍排列整
齐 、 横交错 的情形 , 纵 可以看 出当时稻 田和渠道相互交 错。
改造。这在郑国渠和漳水 十二渠上都有成功 的经验。司马 迁在《 史记 ・ 河渠书》 中记述道“ 国渠用注填阔之水 , 郑 溉泽 卤之地 四万余 顷, 收皆亩一钟 , 于是关中为沃野 , 无凶年。”
2 0年 1 01 0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l n
Oc .01 t 2 0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

农业考古农业考古2019·32019年第3期小麦是关中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早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时期时代已有种植。

但汉代以前,关中地区仍是以粟为主的多种农作物种植体系,小麦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

汉唐时期,传统旱作农业优势作物粟、黍等的地位逐渐下降,小麦开始成为关中地区的主粮,并在此后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目前,学者们对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历程研究颇多,但探讨它对特定地域饮食文化影响的文章并不多。

本文拟对汉唐之际小麦得以大规模种植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小麦推广对关中地区饮食结构和面食文化的影响。

一、汉代以前的关中小麦种植迄今为止关中地区的小麦遗存最早发现于陕西省武功县赵家来遗址,距今约4400~4000年,反映出关中地区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小麦种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告麦’和‘受麦’等字样多次出现,据测定,这些甲骨属于殷商早期,距今已有3200多年”[1]。

说明在商代早期,小麦就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

2001年,在扶风县周原遗址出土的史前时期到两周时期的植物种子遗存中,有120粒小麦为先周时期遗存,说明在商代晚期,关中地区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小麦种植[2]。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刘欣朱宏斌摘要:汉唐时期是关中小麦广泛种植传统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不仅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农作物种植和食用加工技术,灌溉设施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面食的普及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此后,小麦主粮地位的确立,使种植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关中地区饮食结构的形成,也渐次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面食文化。

关键词:小麦;关中地区;汉唐时期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3-0026-06On 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Wheat Cultivation in Guanzhong Area During theHan and Tang DynastiesLiu Xin,Zhu HongbinAbs tract: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the key periods for the widespread of Guanzhong wheat.This was not only due to th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for crop cultivation and food processing,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pasta.Since then,the status of wheat has established as the staple food,which ad-justed the planting structure,built up the dietary structure in the Guanzhong area,and gradually formed a rich and varied pasta culture.Key words:wheat;Guanzhong area;Han and Tang dynasties刘欣,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朱宏斌(通讯作者),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古代各个朝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可谓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古人们都是怎么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的吧!1. 夏商周时期我们来到了夏商周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

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和黍米。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们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措施。

比如,他们会在播种前,将田地里的杂草拔掉,以免影响庄稼的生长。

他们还会在田间灌溉,以保证庄稼有足够的水分。

这些措施虽然简单,但却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2. 秦汉时期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发展出了一些更为先进的农业技术。

他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如犁、耙等,以提高耕作效率。

他们还开始实行轮作制度,即在同一块田地上,每年种植不同的作物,以避免土地疲劳。

秦汉时期的人们还发明了灌溉系统,如井渠、水车等,以便于农田灌溉。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往后,我们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育种技术。

他们通过选育、杂交等方式,培育出了一些高产的农作物品种。

他们还开始实行种粮补贴制度,即政府向农民提供一定的粮食补贴,以鼓励他们种植粮食。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粮食产量再次得到了提高。

4. 隋唐时期我们来到了隋唐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

他们不仅掌握了各种农业技术,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比如,他们实行了土地制度改革,规定农民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还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古代各个朝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想出了许多办法。

虽然这些办法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简单粗暴,但它们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正是这些智慧的结晶,才使得我们的祖先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

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古人的智慧,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关中平原土壤问题研究报告

关中平原土壤问题研究报告

关中平原土壤问题探究报告摘要:关中平原是中国的粮食生产重要区域之一,土壤问题对农业进步构成恐吓。

本探究以关中平原为探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室分析,系统探究了关中平原土壤质量、污染状况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引言关中平原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在中国农业进步中具有重要塞位。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规模不息扩大,关中平原土壤问题日益突出,严峻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进步。

因此,深度探究关中平原土壤问题,探讨其成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增进农业进步和保卫关中平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中平原土壤质量状况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土壤类型以黄土为主,具有较强的保肥性能。

然而,长期过度耕作和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肥力逐渐降低。

同时,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关中平原南部地区土壤酸化严峻,pH值普遍偏低,对一些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土壤结构也普遍松散,对于作物根系的支撑能力较弱。

三、关中平原土壤污染问题野外调查和试验室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中铜、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产生恐吓。

同时,关中平原农村地区的大规模养殖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增加,对农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四、关中平原土壤问题成因及影响关中平原土壤问题的主要成因是长期过度耕作、不合理施肥和过度使用农药等。

这些因素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速度加快,土壤肥力下降,对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土壤质量的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土壤污染也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五、关中平原土壤问题防治对策针对关中平原土壤问题,应实行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加以防治。

起首,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施肥和合理农药使用,恪守施肥和农药使用的安全标准,缩减对土壤的污染。

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

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

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变迁,彰显出了极为深厚和独特的民族特性。

其中,关中平原作为古代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遗产为后来的中华文明演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慧。

本文将从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入手,探讨这一古老文明的演变和发展。

一、种植文化的起源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都是基于手工集体的采猎和采集,在经历了一定的演变和进化之后,才开始了农业的生产方式,而农业生产最早出现的地区便是中国。

由于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和气候温和,初步农业生产也主要集中在此,其中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更是尤为重要。

关中平原的土地肥沃,加上黄河、渭河等多条河流的灌溉,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和丰富的资源。

同时,由于关中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适合种植一种叫作“粱”的农作物。

因此,关中平原最早开始了种植文明的发展。

在这里,人们开始进一步了解土壤、气候、植物等自然环境的特性,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二、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1. 耕作技术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者们对土壤、种子、气候等各方面因素的掌握也越来越透彻。

他们不断探索,努力改善现有的耕作方式,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生产效益。

例如,采用夏种秋收的方式,使种植时间更能充分利用;广泛采用翻土耕种,增加土层肥度,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逐渐推广使用各种农具,如犁、锄、鉏、镰等,使人们不再要靠手工耕作。

这一连串的合理化改进和提高了农耕文化的水平,也为过去的人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农耕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关中平原自古以来的特色,影响了广大的中原地区,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 曲阜文化的盛行公元前1045年,周文王创建了周朝,关中平原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文化便是“曲阜文化”。

曲阜文化的形成源于周代的宗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中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又促发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宗教。

关中平原的古代农业发展

关中平原的古代农业发展

关中平原的古代农业发展关中平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就在不停地探索着适应自然环境的种植方式。

一、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东临黄河,中部为咸阳盆地,西南为秦岭山区,南临商洛高原,北邻梁山山脉,总面积达到30000平方公里。

该地区的地势起伏不大,地形平坦,是一个十分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带。

由于地处内陆,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较大,全年温差较大。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少雨,降水不均,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常伴有飞沙走石的沙尘暴。

二、古代种植业的发展在早期,受限于气候和自然环境,关中平原上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是比较耐旱和耐寒的粗粮作物,如棉麻、黄米、黄豆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膳食的品种也逐渐丰富起来。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逐渐增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小麦。

小麦是一种对气温适应力很强的作物,比较适合在关中平原这样的地方生长。

引进小麦的同时,还引进了种植小麦所需的耕作方式和农业工具,这些对于关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秦汉时期的农民们还大力种植柿子、香菇、板栗、栗子、蜜桃等水果和蔬菜类作物,使得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逐渐多样化,产出也日益增多。

三、古代灌溉技术的发展关中平原之所以能够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农作物,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气候环境的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农民采取了先进的灌溉技术。

在古代,灌溉是关中平原经济主要手段之一。

秦汉时期的灌溉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通常的灌溉方式是引水灌溉。

农民会沿着山梁,挖开用来引水的渠道,将水引到耕地,让土地充分吸收水分,有效地避免干旱和土壤沙漠化的问题。

在隋唐时期,关中平原的灌溉、水利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农民们开发了大面积的水源,并将其灌溉到一些需要水分的作物上。

他们使用了一些新的设备工具,如水车和灌溉器,以提高灌溉效率。

总的来说,古代的关中平原农业生产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高考地理小专题——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高考地理小专题——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高考地理小专题——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典型例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 始于西汉的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它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之一,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新疆的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水平集水工程,适用于山麓、沖积扇边缘地带,主要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材料二:坎儿井水利工程结构示意图(图8)及附近气候统计图(图9)。

材料三: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示意图(图10)和呼和浩特气候统计图(图11)。

(1)呼和浩特是我国制糖工业的重要基地,该地布局制糖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这是因_________;呼和浩特发展制糖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

(6分) (2)描述河套灌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6分) (3)简述河套灌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和主要社会区位条件。

(8分) (4)比较坎儿井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在空间分布上有何不同特点;分析两个水利工程的引水渠道各有什么优点。

(8分)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古代人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

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在地表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自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图5 10 1 2 3 4 5 6 7 8 12 9 11 0 100 200 300 400 5000 10 20 30 -10 -20 (℃) (mm ) 气温 阴 库 布 齐 沙 乌兰布和沙漠山 水利枢纽沙漠 河流 城市 灌溉渠道包头 呼和浩特 图10 图11 漠 山区基岩 洪积砾石 冲积砂及砾石 黄土质粘、沙土 工程井 工程井工程井 工程井出水井涝坝 绿洲 潜水面① ②泉 1 2 123 4 5 6 7 8 9 10 11 0 1002003004005000 10 20 30 -10 -20 (℃) (mm ) 气温 图8 图9(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3)当地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__________。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灌溉系统的完善使得农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其次,农具的改进和普及,如犁、耕牛等工具的使用,使得农民的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肥料运用也得到了重视,农民开始使用有机肥料和人工肥料,提高了土地的肥力。

2. 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在秦汉时期,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大规模的农田开垦使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大,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稻谷、小麦、豆类等。

此外,农民还开始种植一些新的作物,如棉花、甘蔗等,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品种。

3. 农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政府开始实行土地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规定了农民的义务和权益。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监督和管理,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如减税、赈济等,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的变迁1. 农村人口的增长在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口的增长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2. 农村社会的等级制度在秦汉时期,农村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形成。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差距逐渐加大,地主阶级通过土地的集中和剥削,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农民阶级则逐渐贫困化。

这种等级制度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农村社会的文化与教育在秦汉时期,农村社会的文化与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民开始有机会接受一些基本的教育,如农业知识、文字和算术等。

此外,一些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也在农村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等级制度的形成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

秦朝的农业生产古代农业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秦朝的农业生产古代农业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秦朝的农业生产古代农业技术的突破与发展秦朝的农业生产:古代农业技术的突破与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不仅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全国一统的政权,也在农业生产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秦朝在农业技术方面的进步,包括灌溉技术、耕作工具和农作物的选育、推广,以及对农田开发和农产品贮存的改进。

一、灌溉技术的突破秦朝在灌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首先,秦朝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例如修复和改造灵渠、引洛水灌溉,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其次,秦朝还推广了上下水梳田法,将田地分成等宽的梳田,并利用平行和交错的灌溉渠道,以确保每块田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

这些灌溉技术的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使得农田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二、耕作工具的改进秦朝对耕作工具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首先,秦朝广泛推广了犁耕技术,用牛或马来拖拉犁,代替了人力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其次,秦朝改进了犁的结构,使用铁制的犁身和犁齿,使得犁具更加坚固耐用,能够在土壤中更好地翻耕。

这些改进使得耕地的开垦更为便捷高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三、农作物的选育与推广秦朝注重对农作物的选育与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选择。

秦朝在粮食作物方面,大力推广了小麦和稻米的种植,研发了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在经济作物方面,秦朝推广了柞蚕和桑树的种植,促进了丝绸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外来作物,如棉花、葡萄等,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农田开发和农产品贮存的改进秦朝在农田开发和农产品贮存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秦始皇下令开展均田制,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划分土地,确保每户农民都有足够的土地来耕种。

这一政策促进了农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秦朝还改进了农产品的贮存技术,发展了窖藏储粮等方法,延长了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了粮食的损耗。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被认为是农业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的时代。

许多技术和方法被发明和应用,其中包括农耕工具、运输手段和水利工程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带来了丰收和国家的繁荣。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秦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内容。

1. 农耕工具的发展秦汉时期,人们发明了许多农耕工具,包括犁、耙、锄等。

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减轻了耕作负担。

特别是犁,其结构和形状经过了改进,使得犁更容易深入土壤,开垦土地更加容易。

耙和锄也得到了改进,使得人们能更好地消除杂草和保护作物。

此外,农民还使用象和骆驼等动物来耕种。

这些高大的动物不仅可以耕种深处的土壤,而且可承载巨大的量商品,有利于商品流通。

2. 技术领域的进步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取代了之前的铜制和木制的农具。

铁制农具坚固耐用,更加适合农业生产。

此外,农业科技还有千斤顶和木工工具等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土地整治的技术也不断创新发展。

在秦朝时就开挖了灌渠和排水沟,来确保农田能够充分肥沃。

同时,汉朝各地陆续开发出不同形式的耕作技术和栽种技巧,如水田、山地、沙地等的治理方法。

这些方法的创新使不同类型的土地变得更加可耕种,并在土地保护、提高产量和繁荣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交通运输的进步在秦汉时期,人们通过农产品的运输也取得了许多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他们开始使用轮式交通工具,包括马车、牛车和轮船等,来运输农产品。

由于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人们可以更轻松地将产品运输到不同地区。

这些交通工具的提高也为未来铁路和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人们在河道中采用宽阔和深入的航道和码头架设,使得水路更为顺畅,方便农产品的运输,也抬高了货币的分布。

在此基础上,一些聚居区形成,并开始有组织地开发农业生产,从而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农业区域,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以上是我对秦汉时期农业技术的一些介绍。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能涵盖其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但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沃土江山也因此繁荣富庶。

秦朝的农田开垦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秦朝的农田开垦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秦朝的农田开垦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强大的统一和卓越的农业发展而闻名。

农田开垦是秦朝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障统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秦朝农田开垦的背景秦朝建立后,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国力强盛。

然而,秦朝境内仍有大量未开垦的荒芜土地。

这些土地的开垦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从而解决人口增长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

因此,秦朝决定以农田开垦为重要举措,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秦朝的农田开垦政策秦朝的农田开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水利建设:秦朝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修筑水坝、水渠和灌溉系统,提供灌溉水源,使荒地得以有效利用。

通过修筑大规模水利工程,解决了旱涝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农田的耕种率和产量。

2. 推广农业技术:秦朝积极推广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如耕耘机械、种植技术和肥料的使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田的耕种效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3. 赏罚分明的政策:秦朝实行赏罚分明的政策,奖励农田的开垦和农业生产的增加,惩罚农田荒芜和农业生产不力的行为。

这一政策激励了人们开垦荒地和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三、秦朝农田开垦的影响1. 提高农田的利用率:通过农田的开垦,荒地得到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这使得更多的土地可以用于耕种,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了人民的口粮需求。

2.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的开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增加了秦朝统治者的民意支持。

3. 增加国家财富和统治地位:农田的开垦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大大提升了国家的财富。

这不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来支持秦朝的军队和政府,还加强了秦朝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的地位。

综上所述,秦朝的农田开垦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强化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技术和实行赏罚分明的政策,秦朝成功地开发利用了大量的荒地,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野千里”15 o被称为天府之地。那么,秦汉时期关中平原“膏壤”的土壤环境、农业生产特性
具体如何呢?
关中平原地貌形态以河流阶地、黄土台塬和山前洪积扇为主。渭河两岸的河流阶地
及黄土台塬由于地形平坦,发育较为完整,成为古代关中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由于一级 阶地形成时间较晚,其上部仅有全新世两层土壤发育,二级阶地及黄土台塬上则发育有两
关键词秦汉时期 文献标识码A 关中平原
土壤环境《汜胜之书》利用改良
中图分类号N092:S.092 文章编号1000.0224(2012)01.0086.08
土壤作为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始终贯穿于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中。
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在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1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杜娟: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89
土壤质地除了通过直接的治土过程得以改善外,古代的治田技术也显著影响土壤质 地的变化。我国古代从原始农业的粗放经营到传统时期的精耕细作,其中一个重要的转 变则是由原来的遍地撒种到对耕作地块进行统筹规划。这种农田规划自周代已开始, “《周礼》所谓‘遂人’、‘匠人’之治,夫问有遂,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
收稿日期:2011—04-26;修回日期:2011.11.07 作者简介:杜娟,1978年生,陕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环境变迁。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0CB950100)
万方数据
1期
杜娟: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不同区域人为土产生的历史过程提供依据。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1卷第1期(2012年):86—93
Studies in the Histo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以上的古土壤M J。一般认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全新世普遍发育了两层土壤,即全新
世黄土(L0)和全新世古土壤(S。),上部全新世黄土开始发育年代为距今3000年左右,正 值全新世大暖期结束,下部全新世古土壤发育于距今8500~3000年左右。‘7’8 o而秦汉时期 农业垦殖也开始于距今2000多年,正是全新世古土壤向黄土发育过渡的时期。因此,秦 汉时期关中平原平坦阶地及台塬上的农业垦殖大多是以全新世古土壤层为耕作层位。古 土壤层粘粒含量高,质地坚硬,具棱柱状结构且大孔隙少,这种土壤质地和结构并不利用
遂注入沟,沟注入洫,洫注入浍,浍注入川。故田亩之水有所归焉,此去水之法也。若夫古
之井田,沟洫脉络,布于田野,旱则灌溉,涝则泄去,故说者日:沟洫之于田野,可决而决,则 无水溢之害,可塞而塞,则无旱干之患”。。1…一种好的农业耕作体系或布田方法,对改进土 壤透水性,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地表径流是有直接意义的。《吕氏春秋・任地》也提出 “上田弃亩,下田弃脚『j”…o的垄作方法,即在易旱的高田要放弃垄台,将作物种植在沟中; 而在下湿的低田要放弃沟,将作物种植在垄台上。这正是通过改变微地形的治田方式达
野千里”15 o被称为天府之地。那么,秦汉时期关中平原“膏壤”的土壤环境、农业生产特性
具体如何呢?
关中平原地貌形态以河流阶地、黄土台塬和山前洪积扇为主。渭河两岸的河流阶地
及黄土台塬由于地形平坦,发育较为完整,成为古代关中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由于一级 阶地形成时间较晚,其上部仅有全新世两层土壤发育,二级阶地及黄土台塬上则发育有两
层主要分布于这些区域,而在塬区缓坡或泾渭河谷低阶地上,受地形及河流泥沙泛滥等影
响,地表外源物质堆积作用显著增强,造成土壤熟化作用和粘化作用大为减缓,使剖面内
全新世古土壤层缺失或发育很弱,粉砂含量高,故而形成质地松散的“勒土”土壤类型。
然而,质地过于粘重或疏松均不利于土壤气、热、水、肥的疏通和平衡,大大降低了土壤的 适耕性。
1期
杜娟: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89
土壤质地除了通过直接的治土过程得以改善外,古代的治田技术也显著影响土壤质 地的变化。我国古代从原始农业的粗放经营到传统时期的精耕细作,其中一个重要的转 变则是由原来的遍地撒种到对耕作地块进行统筹规划。这种农田规划自周代已开始, “《周礼》所谓‘遂人’、‘匠人’之治,夫问有遂,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
万方数据
88
自然科学史研究
31卷
层的特点,孔隙度小,黏性强,土壤紧致,不利于水分的流通和存储,往往成为黄土地层中 的隔水层。而从鞘土的土壤性质来看,质轻而疏松,应属于新近沉积物或发育较弱的黄土
层的性质。 在关中平原内部,各地气候没有显著差异,地形则是造成土壤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从全新世古土壤层广泛分布于黄土塬各级塬面及河流阶地上来看,秦汉时期,坚硬的垆土
除土壤质地影响农业垦殖外,土壤水分与养分也难以满足秦汉时期农业耕作的需要。
关中平原虽位于黄土高原最南端,可供利用的农业气候资源均优于黄土高原其他地区,但
土壤水分不足仍是限制关中平原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尤其农业灌溉技术尚处于起步阶 段的秦汉时期,解决土壤缺水问题就成为农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故古代关中文献中不乏 土壤增水保墒措施的记录。此外,“薄田”、“腊田”、“脯田”等也都是土壤肥力不足、结构 不良的表现。为此,古代先民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通过一系列整地、用地技术改良土壤环 境,从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多方面提高土壤的适耕性。
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当时秦国主要活动范围也位于关中平原,据此可以推断文献
中所载“垆土”与“勒土”应为关中地区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土壤类型。至汉代,汜胜之“教 田三辅”,在其所著《汜胜之书》中详细记录了汉代整地、耕地的技术与方法,其中也强调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上述文献中“坚硬”、“寡泽”而“厚枯”都符合古土壤
到对土壤水分的调节,起到高田蓄水、低田避水的作用。至汉武帝末期赵过任搜粟都尉
时,又推行了代田法,更进一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实行“一亩三咧,岁代处”¨2|,将作物 播于咧中,待出苗后,逐渐将垄台上的土覆于苗根,且每年垄酬互换,这不仅使作物起到抗 旱、抗风、抗倒伏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为使得各种土壤类型都能获得丰产,汉代对商代曾出现过的区田法也进行了积极地 推广与改进。区田被认为是低于地面的田畦,以此聚集水肥。具体做法为:“以亩为率, 令一亩之地,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当横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问分十四道,以通人行,道 广一尺五寸;町皆广一丈五寸,长四丈八尺。尺直横凿町作沟,沟一尺,深亦一尺。积壤于 沟问,相去亦一尺。尝悉以一尺地积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积壤。”19 o并且,根据不 同作物吸收热量、水分的不同,间隔种植的距离及种植株数也不尽相同。依此方法,可根 据地形地势规划数量、大小不等的地块。这使得开垦丘陵及边坡地带时不仅能够提高农
土地垦殖和作物生长。
针对古土壤层质地坚硬、透水性差等特点,古代先民往往通过抢耕,尽可能保证更多 的天然降水储存于土壤当中。《吕氏春秋・辩土篇》就曾提到:“凡耕之道,必始于垆,为 其寡泽而后(厚)枯,必厚(后)其勒,为其唯厚(后)而及。”①《说文》释:“垆,赤刚土也,” 实指黏性强的土壤类型,《广雅・释诂》释:“鞠,弱也,”代表轻质疏松的土壤。该句是说 耕地的道理,开始必定要先耕刚强的垆土,因为它水分少而深厚干枯,必定要后耕轻质疏 松的鞠土,因为它即使后耕也来得及。《吕氏春秋》为吕不韦集其门客所编著,成书于秦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特征
古时关中平原属雍州,《尚书・禹贡》记载,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为上上”。雍州东
邻冀州与黄河为界,南邻梁州以秦岭为界,其广大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厥土惟黄壤”是对 覆盖于黄土高原黄土的直观描述。“厥田为上上”也说明了黄土是一种优良的土壤资源, 对应全国最高的田赋等级。但在黄土高原内部,各地区受气候、地形的影响,土壤类型又 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秦汉时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平原,因“膏壤沃
2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2.1土壤质地与结构的改良
关中平原西部气候湿润状况优于东部,且东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渭北平原很 多地方古称沮洳之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关中平原内部的土地开发存在着由西部 向东部、高地向低地转移的趋势。当许多地势低平的地带由于盐碱地的存在而难以利用 时,关中地区的土地垦殖仍然以黄土塬、黄土丘陵为主。黄土塬及丘陵地带的地形起伏、 微地貌差异也会导致上层沉积物来源的多寡及水分聚集程度的差异,进而造成土壤质地 的强弱差异。这种质地强弱的差异主要由土壤中粉砂和粘粒含量的比例决定,汉代先民 在其耕作体系的建立中,也体会到这种土壤的差异,并用“强土”与“弱土”区分不同的土 壤质地。针对土质坚硬的“垆土”层,采取“强土而弱之”的耕作方法。《汜胜之书》载: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 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L91《说文》释:“摩,研也”,这里为摩平摩碎之意。 通过这种“耕一摩-复耕一复摩”的耕作体系将坚硬的土块彻底打碎,形成细小的颗粒,使其
业产值,而且低畦种植也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因此,汜胜之也强调,区田“非必须良田
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而且区田,“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9 J。
这也说明,汉代对于“非良田”的耕种或荒地的开发采取了直接建区田的治田方法。且从 “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旧。可看出,当时区田显然是为应对旱灾
经验,并被古代农学家总结记载于许多古籍中。有关古代劳动人民土壤耕作的历史演进 一直是农史学界关注的问题,并已开展了许多深入的研究¨_3j。但研究多从理论和方法 层面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壤耕作技术的革新,而对耕作技术的应用与土壤环境变迁的 具体关系则研究较少,也缺少古代土壤耕作的区域性研究。关中平原是我国农业发展最 早的地区之一,很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于此产生并迅速传播。该区域目前也是我国重 要的农业产区,其优良的土壤资源是农业高产的有力保障,现代地表广泛覆盖被群众称为 “填土”的农业土壤,学名为“土垫旱耕人为土”。这种土壤类型正是在自然尘降和人类不 断耕作施肥双重作用的影响下,在自然褐土层表面叠加了厚度约,>50cm的人为堆垫熟化 层,该层具有优良的生产特性,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H]。但在原始农业向 传统精耕细作农业转变的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尚无深厚的堆垫熟化层,那时农业耕作 的土壤环境如何,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及改良土壤仍有值得深入研究之处,也为进一步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1卷第1期(2012年):86—93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01.31
No.1(2012)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杜 娟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摘要“凄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 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 的文献中。文章通过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古农书及相关文献中土壤信息的提取和 整理,结合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及其 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研究表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土壤尽管为全国优 良的土壤类型,但土壤质地不良,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盐碱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土 壤的适耕性减弱。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治土和治田过程使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 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促使了关中 平原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迅速转变。
关键词秦汉时期 文献标识码A 关中平原
土壤环境《汜胜之书》利用改良
中图分类号N092:S.092 文章编号1000.0224(2012)01.0086.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