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1各省市城市化率(非农人口比重)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分析

计量经济学分析

3.1 相关分析图1 1980-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散点图用就业结构来衡量城市化水平,采用的指标是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1980-2011年内蒙古非农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二者有着明显的直线相关趋势,并且从图中没有发现影响过强的异常点,从表1中可以得出城市率与非农业就业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728,P值为0,所以可以得出二者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关系式为y=1.6z-28 , R2=0.728其中 y 表示城市化率,z表示非农就业比重,R2为相关系数从表1中可以得出城市率与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716,P值为0,所以可以得出二者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所以通过SPSS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就业人数的变化与城市化率有关,城市化率与非农业就业比重和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不同,可以推断出而就业结构存在偏差,下面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域就业结构是否存在偏差。

3.2 偏差分析1. 城市化率与非农化的关系表城市化率与非农化年均提高速度比较时间段非农就业比重城市化率两者速度之比1981-1990 0.41 0.37 1.096:11991-2000 0.47 0.39 1.21:12001-2010 0.48 0.49 0.983:11990年前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非农就业水平提高1.096个百分点; 到了2000年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非农就业水平提高1.21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非农化相比城市化加速的态势十分明显(见表2),所以城市化与就业非农化之间的关系趋于密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城市化主要滞后于产值结构。

如果认为我国城市化出现了偏差, 那么这种偏差主要是存在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以及产值结构与城市化之间。

人口的城乡迁移最基本的动力是就业机会,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进而引起人口的空间位移, 促成了城市化的发展, 就业结构的转变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制约城市化发展速度最直接的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特征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

人口分布格局成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物产等 经济、社会、政治因素: 帝国主义国家入侵在我国沿海建立通商口岸、商埠,使 工商业在沿海畸形集中; 国家生产力布局引起的人口分布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区域差异影响人口分布格局
137.76
135.04 130.76 130.30
江苏
甘肃 河北 四川
120.19
119.35 118.46 116.37
天津
山西 辽宁 云南
112.97
112.75 112.17 110.57
贵州
青海 西藏
105.37
103.52 97.43

人口迁移或流动会导致区域人口性别比发生变化。
光棍越来越多!



中国社科院2010《社会蓝皮书》:目前我国19 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 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 2400万。另有许多学者估算,到2020年,中国 的光棍数量可能达3000万-4000万。 一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广东一胎政策执行较 好,反而出生性别比很高,而青海、新疆、贵州、 西藏反而低,且只有西藏低于107的合理水平。 这3000万光棍逐步向最底层人群沉淀,向弱势 人群集聚。
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200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地带差异城市个城市相对密度个百万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平均经济规模亿元个城市人均gdp东部地区295077527441957310749中部地区24705622465106345977西部地区12104221849109124906全国合计66305242459146627679城市发展布局变化趋势城市密集地区集聚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和人口进一步向经济核心区和核轴带集聚大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扩散和外来人口向近郊区集聚大城市特大城市周围及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快速交通走廊沿线中小城市迅速崛起部分地区农村小城镇在乡镇企业大分散小集中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图41北京都市区分区县的人口增长fig41populationgrowthbeijingmetropolitanareadistrict21大兴县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朝阳区宣武区崇文区西城区东城区人口年均增长率19821990年19902000年19821990年b19902000年北京都市区分街区人口增长的空间类型1010km人口年均增长率73322110011441010148741010km人口年均增长率84221100114410102285北京人口密度等值线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1990—2011年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1990—2011年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
关键 词 :城 镇 化 ; 中部 地 区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1 . 引 言
பைடு நூலகம்
( 1 . 5 0 9 8 5 3 )
( 0 . 4 4 3 5 0 2)
( O . 0 8 1 0 1 5)
( 0 . 1 4 2 0 5 4 ) ( 2 )
城镇 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的必 由之路 ,也 是2 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 发展进 步的重 要主题之 一 。现有 的众 多研 究 表 明,城镇 化进 程通过集聚要 素 ,促进分 工 ,降低 信息交 流成本 等方式 , 加快城市 技术 创 新 的产 生 与 发展 ,是 促 进技 术 创 新 的 重要 因素 之 一 ( S e g a l ,1 9 7 6 ;姜磊 、季民河 , 2 0 1 1 ;仇怡 ,2 0 1 3 ) 。国内现有关 于 城镇化对技术创 新影 响的研 究 ,可归为两类 :一是 ,将 中国作为一个 整 体来研究其发展 过程 中城 镇化 的技术 创新 外溢 效果 ( 柴志 贤 ( 2 0 0 8 ) , 程开 明 ( 2 0 0 9 ) ) 。二是 ,对 比分析 中国各 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对技 术 创新能力 的影 响 ( 魏下海 ,王岳龙 ( 2 0 1 0 ) 、仇怡 ( 2 0 1 3 ) ) 。 通过 以上分 析知 ,整体而言 中国城镇 化对技术 创新具 有积 极影 响。 但 中国区域发展存 在内部不平衡 ,也由于区域创新具有路径 依赖和锁 定 特征 ] ,使得不同地区城镇化的技术溢 出效应会有差异 ,因此 需针对某 区域 的研究也 就非常 必要 。2 0 1 3年 中国步人 新一轮 的城 镇化 发展 浪 潮 ,作为 中国的腹地—— 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的 良好发展对 缓解 区域 不 平衡 、实现 “ 中部崛起 ”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技 术创 新是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 的重要原动力 ,探究 中部地 区城镇 化发展与技术创新 的关系 ,对 中国政府 因地制 宜地制定城 市化发展政策意义重大。

1979-2012各地区省市省区城镇化率城市化率

1979-2012各地区省市省区城镇化率城市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EPS整理。
1979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数(万人) 897.10 495.20 739.42 380.57 5,105.00 589.00 2,447.20 2,031.81 1,851.80 480.00 3,442.60 1,164.90 2,184.60 701.20 3,168.70 1,162.40 1,132.14 687.38 5,892.55 825.05 3,792.33 459.76 4,803.00 530.00 2,487.93 355.12 3,228.98 480.62 7,232.00 661.00 7,189.00 635.00 4,632.78 718.34 5,223.05 606.55 5,140.50 868.66 3,470.00 386.00 540.30 81.44

2011年我国人口比例、结构等数据统计及分析

2011年我国人口比例、结构等数据统计及分析

2011年我国人口比例、结构等数据统计及分析目录:一、2011年年末中国人口数据统计及分析(一)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态势(四)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五)流动人口继续增加二、2011年年末四川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影响研究(一)四川人口统计及结构分析(二)四川流动人口具有的主要特点:1、流动人口的分布特点2、地域分布以经济发达地区最多(三)四川地区常住人口表(四)四川城乡人口表三、人口迅速增加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一、2011年年末中国人口数据统计及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一)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

(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

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

尽管未来几年会有小幅波动,但对劳动力供给问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态势:2011年末,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比上年下降0.16,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出现下降,表明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显现成效;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8,受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影响,总人口性别比自2005年来一直呈现下降态势。

1990-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人口数(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

1990-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人口数(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

2141 7762 5212 6135 3639 4400 9417
2210 7810 5276 6131 3666 4432 9470
2303 7869 5447 5957 3693 4462 9588
9667 5685 6663 8963 4857 811
9717 5698 6698 9111 4889 818
9027 5719 6355 6689 4493 711
重 四 贵 云
庆 川 州 南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Yunnan 10804 3268 3731 10897 3315 3782 10998 3361 3832 11104 3409 3885 11214 3458 3939
1337 6767 4168 5675 3037 3810 8493
1340 6844 4202 5761 3079 3865 8570
1345 6911 4236 5834 3116 3913 8610
1349 6967 4266 5897 3150 3966 8642
1356 7021 4294 5955 3183 4015 8671
132802
133450
134091
1456 1011 6769 3314 2386
1493 1024 6809 3335 2393
1538 1043 6851 3355 2403
1581 1075 6898 3375 2415
1633 1115 6943 3393 2429
1695 1176 6989 3411 2444
1755 1228 7034 3427 2458
1962 1299 7194 3574 2472

建筑密度对街区热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密度对街区热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密度对街区热环境影响分析邬尚霖【摘要】该文针对高效集约的城市发展需求,以街区尺度为着眼点,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探索建筑密度与街区热环境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建筑密度提升,能够在日间(8:00-18:00)和全天(1:00-24:00)降低街区的热岛强度.证明适度提高建筑密度对街区热环境有改善作用,高密度紧凑发展模式下的街区热环境是可实现可接受的.通过该研究,在城市设计中可对日间、夜间街区热环境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密度,以保证街区热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34)008【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热环境模拟;热岛强度;建筑密度【作者】邬尚霖【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19根据《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中国非农人口4.7亿,户籍城市化率为34.71%[1]。

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2]。

在未来的20年里,城市容量将会急剧扩张,容纳两倍的城市人口。

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时代契机,面对高速增长的城市化需求,摒弃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另一方面,我们要直面并较好地解决城市容量扩张所带来的土地使用紧张、能耗及碳排量增加等问题,才能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地运转。

土地使用紧张必然会导致容积率、建筑密度提升,而城市能耗及碳排量增加将带来大量人工热排放,影响城市热环境质量。

因此,探究土地使用形态和城市热环境之间的关联机制对于制定城市发展决策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工具,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筑密度和区域热环境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

关于建筑密度对区域热环境和能耗量的影响,各位学者所持观点大相径庭。

罗森菲尔德(Rosenfeld)等认为建筑密度增加会导致热环境恶化,区域热岛效应增加,因此,需要耗费更多能源用于调节空气温度,从而导致碳排放量增加[3]。

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4.

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4.

一九九○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四号)1990年11月21日现将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种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据公布如下:一、各种文化程度人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中学(指高中、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大学中学小学北京 1006295人 5358300人 2442702人天津 410120人 3978630人 2603567人河北 583175人 19618146人 22481188人山西 397987人 10944738人 10270840人内蒙古 316557人 7623293人 7165823人辽宁 1024374人 17067957人 13522660人吉林 531194人 9619261人 8711123人黑龙江 753141人 14152494人 12004300人上海 871786人 6820934人 3026293人江苏 988448人 23533830人 23329849人浙江 484950人 12743522人 16439202人安徽 495926人 14046291人 19486263人福建 368830人 7165361人 12992258人江西 373675人 9781475人 15337632人山东 822606人 27277677人 30600841人河南 725037人 28742930人 29696419人湖北 844978人 17284462人 19338488人湖南 690248人 18548048人 25520177人广东 840591人 20085401人 25414771人广西 334276人 10960663人 19028023人海南 81605人 2155675人 2267779人四川 1030290人 28967063人 47047108人贵州 251613人 6015704人 12093646人云南 298466人 6614354人 14014622人西藏 12610人 131129人 408384人陕西 549760人 11053127人 10236293人甘肃 246988人 5520333人 6516016人青海 66388人 1160412人 1180613人宁夏 74904人 1316301人 1367955人新疆 279599人 4703456人 5520128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22人的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陕西、宁夏、湖北、青海、内蒙古、江苏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作者:韩淑娟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07期摘要回顾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是其基本动力,工业化、市场化、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等经济增长要素构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源泉。

但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是“福”是“祸”尚且存在着较大争论。

基于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两大时代背景,本文运用城市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重点研究资源禀赋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矿产资源对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影响,但资源丰裕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资源丰裕地区而言,资源是内生的动力因素,既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同时又作为具有稀缺性的商品获得产品收入,由此对本地的产业结构产生根本影响,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而对于非资源型省份来说,资源是外生的,只是作为外购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资源在这些省份并不构成相对独立的驱动力。

在此前提下,资源丰裕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出现了明显差异: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力量在资源贫乏省份的作用明显大于在资源丰裕省份中的作用;而资源禀赋和固定资产投资在资源丰裕地区中的作用更大。

也就是说,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丰裕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人口城市化发展动力的内在差异性,同时也使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动力机制;资源禀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图分类号F061;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7-0052-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7.009丰富的资源禀赋使得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城市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不同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比较——基于LMDI分解

不同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比较——基于LMDI分解

不同城市化进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比较——基于LMDI分解曹翠;李秋妍【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问题备受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注,同时,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区域之问由于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存在差异而导致碳排放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城市化综合指标为基础,把全国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在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不同城市化进程的三类,进而运用LMDI方法对三大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以期比较三大区域因城市化进程不同而存在的碳排放特征差异.分解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碳排放增长最慢,而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问阶段的区域碳排放增长最快;能源强度对不同城市化进程的区域碳排放的抑制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抑制作用最明显,对处于城市化中间阶段的区域最不明显.【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8页(P25-32)【关键词】碳排放;城市化进程;聚类分析;LMDI方法【作者】曹翠;李秋妍【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2;F299.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碳排放过量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自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来,积极探索和研究低碳经济模式,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在2005年基期的基础上,到2020年单位GDP 碳排放减排40%~45%。

研究不同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从而寻找减排路径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

然而,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其碳排放特征也不同。

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其城市化进程也大不相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碳排放特征,这使得将城市化同碳排放结合起来研究很有必要。

15.迈过_中等收入陷阱_的结构转型_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挑战_马晓河

15.迈过_中等收入陷阱_的结构转型_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挑战_马晓河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结构转型——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挑战马晓河 [摘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无疑还会增长,但是能否实现“中等收入转型”,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是要看其经济结构特别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实现调整和升级。

本文以世界典型国家日本、韩国、巴西三国的“中等收入转型”经验教训为例,分析了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的压力和需求结构调整的困境,并提出了化解思路。

[关键词]中等收入转型 国际经验[中图分类号]F 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1)—04—0003(08)[作者]马晓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北京市 100038 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35美元,按照200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标准衡量,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经验看,二战以后世界许多国家经过努力,都先后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由于在“中等收入转型”中,大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换滞后,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线上。

只有少数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实现转型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无疑还会增长,但是能否实现“中等收入转型”,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是要看其经济结构特别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实现调整和升级。

调整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似乎已经形成全民共识。

但是,现行经济运行中,从体制、政策、社会惯性等方面,都对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极大的挚肘,不消除这些挚肘因素,我国恐难迈入高收入国家之列。

一、世界典型国家“中等收入转型”的经验教训日本是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而后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典型经济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面临着国民财富损毁45%,国内经济严重衰落。

然而,在此后30多年里,日本经济先是得到迅速恢复,接着又连续实现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