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

合集下载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8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8

考点8 恒定电流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电源和电流c 电动势c 欧姆定律、U -I 图象及I -U 图象c 焦耳定律c 导体的电阻c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c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d 多用电表的原理a电流 欧姆定律1.电流(1)定义式:I =,q 为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t (2)微观表达式:I =nqS v ,其中n 为导体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的个数,q 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v 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3)方向:电流是标量,为研究问题方便,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到负极,在内电路中电流由电源负极到正极.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I =.UR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或半导体元件.(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 -U )图线①电阻的大小:图线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k =tan θ==;IU 1R ②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③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电阻 电阻定律1.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比较公式R =ρl S R =U I 电阻的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说明了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R 由ρ、l 、S 共同决定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R 与U 、I 均无关区别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2.电阻率(1)计算式:ρ=R .Sl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与联系意义公式联系电功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W =UIt 电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 =I 2Rt 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W =Q =UIt =I 2Rt ;对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W >Q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P =UI热功率单位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P =I 2R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等于热功率,P 电=P 热=UI =I 2R ;对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大于热功率,P 电>P 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特点对比串联并联电流I =I 1=I 2=…=I n I =I 1+I 2+…+I n 电压U =U 1+U 2+…+U n U =U 1=U 2=…=U n 电阻R =R 1+R 2+…+R n=++…+1R 1R 11R 21Rn2.几个常用的推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功率P 总是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之和.(4)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公式:Error!2.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U =E -Ir ,U -I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1)电源电动势E :当电路断路即I =0时,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E .(2)短路电流I 0:当外电路电压U =0时,横轴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 0.(3)电源内阻r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三个功率1.电源的总功率P 总=EI =U 外I +U 内I =P 出+P 内.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则有P 总=I 2(R +r )=.E 2R +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 2r =U 内I =P 总-P 出.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UI =EI -I 2r =P 总-P 内.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则有P 出=I 2R ==.E 2R(R +r )2E 2(R -r )2R+4rP 出-R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 m =.E 24r(2)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3)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4)当P出<P 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可能的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2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2

考点2 相互作用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c弹力c摩擦力c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c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c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形变.(3)弹力方向:(4)弹力有无的判断2.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2)表达式:F =kx .①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 表示;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摩擦力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 ≤F fmF f =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μ=.F fF N (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如图中各组力均为共点力.3.力的合成(1)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F 1、F 2为分力,F为合力.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如图乙,F 1、F 2为分力,F 为合力.(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还可以等于分力.(3)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互相垂直F =F 12+F 22tan θ=F 1F 2两力等大,夹角为θF =2F 1cos θ2F 与F 1夹角为θ2两力等大夹角为120°合力与分力等大F ′与F 夹角为60°4.力的分解方法(1)效果分解法:由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用数学知识求解.(2)正交分解法①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②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使尽量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往往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受力分析1.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2.一般步骤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平衡条件F合=0或者Error!.3.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020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全解读

2020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全解读

2020物理考试大纲解读例题.(原创)A 、B 两小车在t 0 = 0 时刻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 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x 轴且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B 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 1= 1s 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根据图象可知( )A .A 车运动的初速度为2 m/sB .A 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 2C .B 车运动的速度为4 m/sD .t 2 = 4s 时两车相距9m【说明】本题通过A 、B 两小车运动的x -t 图像呈现情境。

考生不仅需要理解图像中A 、B 两小车运动的位移信息,还需要通过分析A 、B 两小车运动的物理过程,获取图像中t 1= 1s 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点的物理意义。

这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图线表示之间的交互作用,体现了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答案】D【解析】以B 车出发点为原点,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位移坐标系Ox 。

由题意A 车的运动位移:20211at t v x A ++=(m ),B 车运动的位移:x B = vt ;由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在切点处有x A = x B ;由以上几式得:01)(2102=+-+t v v at ;0214)(20=⨯--=∆a v v ;在t 1= 1s 时A 、B 的速度相等,即有:v -v 0 = at 1;联立解得:a = 2m/s 2,v - v 0 = 2 m/s ,不能确定A 的初速度v 0与B 运动的速度v 的大小,选项A 、B 、C 错误;t 2 = 4s 时两车的距离m 921)(12220=+--=-=∆at t v v x x x B A ,选项D 正确。

【提醒】运动学图象问题方法1.读图:①确认图象纵、横坐标对应的物理量;②知道图象中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图线的交点、转折点、渐近线表达的物理含义.2.数、形结合:根据运动性质和物理量组合选择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识别图象中的几何关系(如面积、斜率)的物理意义.3.分析求解析:由建立的数、形关系和相应的制约关系展开分析、推理、再读图拓展解题例题1水平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足够长的斜劈A,小物块B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7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7 Word版含解析

考点7 静电场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c库仑定律c电场强度c电势能和电势c电势差c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c静电现象的应用b电容器的电容c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1.元电荷、点电荷(1)元电荷:e=1.60×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点电荷:代表带电体的有一定电荷量的点,忽略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及电荷分布状况的理想化模型.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第 1 页共8 页第 2 页 共 8 页(2)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3)带电实质:物体得失电子.(4)电荷的分配原则:两个形状、大小相同且带同种电荷的同种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带等量同种电荷,若两导体原来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余下的电荷再平分.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F =k ,式中k =9.0×109 N·m 2/C 2,叫做静电力常量.q 1q 2r 2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静止点电荷.(1)在空气中,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情况,可以直接应用公式.(2)当两个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其本身的大小时,可以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2)定义式:E =;单位:N /C 或V/m.Fq(3)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3.三个计算公式公式适用条件说明定义式E=Fq任何电场某点的场强为确定值,大小及方向与q无关决定式E=kQr2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E由场源电荷Q和场源电荷到某点的距离r决定关系式E=Ud匀强电场d是沿电场方向的距离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量和电荷移动过程始、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有关.(2)计算方法①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带电体在沿电场方向的位移.②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称为电势能.(2)说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把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能规定为零.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2)通过W AB=E p A-E p B可知:静电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增加多少.第 3 页共8 页第 4 页 共 8 页(3)电势能的大小:由W AB =E p A -E p B 可知,若令E p B =0,则E p A =W AB ,即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其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电势、电势差1.电势(1)定义式:φ=.E pq(2)相对性:通常选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2.电势差(1)定义式:U AB =φA -φB ,U AB =-U BA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W AB =qU AB .3.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 AB =E ·d ,其中d 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2)电场强度的方向和大小与电势差的关系:E =.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强度方向每Ud 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电场强度方向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电势高低的四种判断方法(1)依据电场线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2)依据电场力做功:根据U AB =,将W AB 、q 的正负号代入,由U AB 的正负判断φA 、φBW ABq 的高低.(3)电荷的正负: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电荷周围电势为正值,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靠近正电荷处电势高,靠近负电荷处电势低.(4)依据电势能的高低:正电荷在电势能大处电势较高,负电荷在电势能大处电势较低.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第 5 页 共 8 页电场线(虚线)和等势面(实线)图样电场线特点等势面特点 匀强电场疏密相同的平行直线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等间距平面正点电荷的电场(1)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集,场强越强,方向由正点电荷指向无穷远,或由无穷远指向负点电荷(2)在正(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存在场强相同的点(3)若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一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各不相同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面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1)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先变小再变大(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线的方向均相同,即场强方向相同,且与中垂线垂直(3)两点电荷连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两点的场强等大,同向连线的中垂面为等势面且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第 6 页 共 8页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1)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的场强为零,此处无电场线(2)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沿中垂线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即场强先变大后变小(3)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和该直线平行,关于中点对称的两点场强等大、反向两点电荷连线上中点处电势最低,而在中垂线上,中点处电势最高电容器及电容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2)定义式:C =.QU(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 F =106 μF =1012 pF.(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第 7 页 共 8 页带电及电压无关.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相对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2)决定式:C =.εr S4πkd 4.两类典型问题(1)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保持不变.(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保持不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加速(1)在匀强电场中,W =qEd =qU =m v 2-m v .121202(2)在非匀强电场中,W =qU =m v 2-m v .1212022.偏转(1)运动情况: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中,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所示.(2)处理方法: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基本关系式:运动时间t =,加速度a ===,偏转量y =at 2=,偏转角θlv 0F m qE m qU md 12qUl 22md v 02第 8 页 共 8 页的正切值:tan θ===.v y v 0at v 0qUlmd v 023.功能关系当讨论带电粒子的末速度v 时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求解:qU y =m v 2-m v ,其中U y =121202y ,指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Ud。

浙江高考物理上(杭州)(提纲)模块分值分析

浙江高考物理上(杭州)(提纲)模块分值分析

第23题图1 第23题图2
三、新选考试卷的命题技术
思考三: 假如你是选考命题老师,如何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一: 如何提高“二次选考”复习的针对性?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二: 如何提高“二次选考”复习的有效性?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三: 如何构建“学为中心” 的教学方式?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八: “二次选考” 实验教学如何设计?
思考八: “二次选考” 实验教学如何设计?
针对各个实验,设计系列“纠错”、“验证”、 “探究”型复习题,是提升实验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九: “二次选考” 选择题教学如何设计?
基本概念和规律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思考六: “知识组块” 单元如何选择和设计?
学生知识结构的“黑洞” 填补知识结构黑洞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思考六: “知识组块” 单元如何选择和设计?
力学组块: 《受力分析》小单元(设计若干微专题) 《运动过程分析》小单元(设计若干微专题) 《能量转化分析》小单元(设计若干微专题)
思考六: “知识组块” 单元如何选择和设计?
2、力学量分析: ⑴受力分析
⑵运动状态分析
⑶运动过程分析
⑷选择合适的规律建立方程
3、能量分析: 功能关系:ΔE电= - W安
4、电量分析?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思考五: “学为中心” 的教学方式有实施案例吗?
案例二:未知“问题考点”教学方式
《力学综合题解题策略》 思路:从尝试到暴露、再到完善
四、二次新选考的复习建议
......
思考六: “知识组块” 单元如何选择和设计?

2020高考大纲__物理

2020高考大纲__物理

物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复习 课件 讲义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第二部分 考点11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复习 课件 讲义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第二部分 考点11

考点11 交变电流
考试标准
正弦式交变电流 1.产生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最大,ΔΦ
Δt =0,e =0,i =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0,ΔΦ
Δt 最大,e
最大,i 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3.电流方向的改变
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
E m =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中性面开始计时) e =nBSωsin ωt .
6.磁通量随时间变化(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Φ=BS cos ωt =Φm cos ωt
交变电流“四值”的区别与联系
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理想变压器
1.(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2.原、副线圈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 (1)电压关系:输入电压U 1决定输出电压U 2. (2)电流关系:输出电流I 2决定输入电流I 1. (3)功率关系:P 出决定P 入.
远距离输电相关的问题 1.输电电路图
2.基本关系
电流关系:n 1I 1=n 2I 2,n 3I 3=n 4I 4,I 2=I 3. 电压关系:U 1n 1=U 2n 2,U 3n 3=U 4
n 4,U 2=U 3+ΔU .
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3+ΔP .。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12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12 Word版含解析

考点12 选修3-4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简谐运动b简谐运动的描述c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b单摆c外力作用下的振动b波的形成和传播b波的图象b波长、频率和波速c波的衍射和干涉b多普勒效应b惠更斯原理b光的反射与折射c全反射c光的颜色、色散b光的干涉c光的衍射b光的偏振b第 1 页共11 页激光a 电磁波的发现a 电磁振荡c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b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a 电磁波谱a第 2 页共11 页第 3 页 共 11页简谐运动的描述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物理量定义意义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描述质点振动中某时刻的位置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的强弱和能量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频率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描述振动的快慢,两者互为倒数:T =1f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1.回复力(1)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2)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2.能量特点弹簧振子运动的过程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1)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2)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3)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第 4 页 共 11 页模型弹簧振子单摆示意图简谐运动条件(1)弹簧质量可忽略(2)无摩擦等阻力(3)弹簧在弹性限度内(1)摆线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2)无空气阻力(3)最大摆角小于或等于5°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平衡位置弹簧原长处最低点周期与振幅无关T =2πl g能量转化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比较 振动项目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共振受力情况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提供回复力受驱动力作用受驱动力作用振动周期和频率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有固有周期T 0和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定,即T =T 驱,f =T 驱=T 0,f 驱=f 0固有频率f0f驱振动能量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不变由产生驱动力的物体提供 振动物体获得的能量最大波的形成和传播1.产生条件(1)有波源.(2)有介质,如空气、水、绳子等.2.传播特点(1)传播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2)质点不随波迁移.(3)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等都与波源相同.(4)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振幅为A),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0.波的图象1.波的图象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某时刻介质中的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图象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2.图象的应用(如图所示)(1)直接读取振幅A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第 5 页共11 页第 6 页 共 11 页(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结合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频率f :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3.波速v 、波长λ和频率f 、周期T 的关系(1)公式:v ==λf .λT(2)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波的干涉和衍射 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现象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隔开的稳定的干涉图样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2.多普勒效应(1)条件: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距离发生变化).(2)现象: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3)实质:波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光的反射与折射第 7 页 共 11 页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n .sin θ1sin θ2(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3)计算公式:n =,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cv(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斜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全反射1.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 )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第 8 页 共 11 页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1n光的颜色 色散1.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2.成因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它们射到分界面时,折射率大的光,偏折角也大.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1)白光为复色光;(2)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3)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光的干涉1.产生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则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2.杨氏双缝干涉(1)原理如图所示.(2)条纹特点①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为亮条纹.②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且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第 9 页 共 11 页(3)条纹间距公式:Δx =λ.ld 3.薄膜干涉(1)相干光:光照射到透明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2)图样特点:同双缝干涉,同一条亮(或暗)条纹对应的薄膜的厚度相等.单色光照射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光的衍射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还小时,衍射现象才会明显.2.衍射条纹的特点(1)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单色光中央为亮且宽的条纹,两侧为明暗相间的条纹,且越靠外,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①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②亮环或暗环间的距离随圆孔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白光中央为亮且宽的白色条纹,两侧为亮度逐渐变暗、宽度逐渐变窄的彩色条纹,其中最靠近中央的色光是紫光,离中央最远的是红光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亮斑,周围是不等间距的彩色的同心圆环(2)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半径很小的小圆盘上时,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第 10 页 共 11页光的偏振现象1.偏振:光波只沿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2.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横波.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电磁振荡和电磁波1.LC 振荡电路和图象(如图所示):2.LC 电路的周期、频率公式:T =2π,f = .LC 12πLC 3.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4.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2)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 m/s ;第 11 页 共 11页(3)v =λf 对电磁波同样适用;(4)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5.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2)电路必须开放,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6.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分布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递变规律:直线传播能力增强,衍射能力减弱.。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浙江卷(精编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浙江卷(精编版)
C.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为100W
D.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均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17.(7分)(1)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1甲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图1乙是拓
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打点计时器打点计N器
图1
(i)挂上托盘和硅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12.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而上的半径为「的金属圆环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8的匀强 磁场。长为/的金属棒,一端与圆环接触良好,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导电转轴OO'上,随轴以角速度出匀 速转动。在圆环的A点和电刷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和电容为C、板间距为4的平行板电容器,有一 带电微粒在电容器极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却不计其它电阻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点的电势低于"点的电势
D.负电荷从“点移动到。点时电势能增加
9.特高压直流输电是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如图所示,两根等高、相互平行的水平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 同的电流L和/2,Q1一、b、c三点连线与两根导线等高并垂直,b点位于两根导线间的中点,〃、c两点与〃点距离相等,,/点位于〃点正下方。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则()
(ii)取下托盘和硅码,测出其总质量为〃?,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你
(iii)改变硅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4 —E的关系。
①实验获得如图2所示的纸带,计数点"、b、c、d、e、/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点时小
车的速度大小心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车()
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急刹车时,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2020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

“2020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

“2020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
2017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重点要求部分选考(高考)1速度、加速度
2速度时间位移关系
3自由落体运动
4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5弹力
6摩擦力
7力的合成
8力的分解
9牛顿第一、三定律
10*牛顿第二定律
11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12*平抛运动
13*圆周运动
14*向心加速度
15*向心力
1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7 万有引力定律
18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9 宇宙航行
20 功
21 功率
22 重力势能
23 *动能和动能定理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
25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26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7 库伦定律
28 电场强度
29 电势能和电势和电势差
30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31 电容电源和电流和电动势
32 欧姆定律,U-I图像
3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4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4 Word版含解析

考点4 曲线运动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曲线运动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c平抛运动d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d生活中的圆周运动c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4.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5.合外力对运动的影响合外力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合外力在沿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增大;第 1 页共7 页第 2 页 共 7 页(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减小;(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标准:看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v 合与a 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v 合与a 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4.小船渡河问题(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船、水的流速v 水、船的实际速度v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 3 页 共 7 页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4.基本规律(如图)(1)速度Error!合速度的大小v ==v x 2+v y 2v 02+g 2t 2设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tan θ==.v y v x gtv 0(2)位移Error!设合位移的大小s ==x 2+y 2(v 0t )2+(12gt 2)2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有tan α==.y x gt 2v0(3)结论:①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是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2倍,即θ≠2α,而是tan θ=2tan α.所以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第 4 页 共 7 页②时间:由y =gt 2,得t =,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只由物体抛出时离地的高度y122yg 决定,而与抛出时的初速度v 0无关.③速度变化: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g )相等,ΔvΔt且必沿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任意两时刻的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Δv 构成三角形,Δv 沿竖直方向.④与斜面结合的平抛运动,分解速度,如图甲所示,分解位移,如图乙所示.如图乙所示,小球抛出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2v 0tan θg 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经过t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v 0tan θg 大距离为.(v 0sin θ)22g cos θ斜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 0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斜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4.基本规律(以斜上抛运动为例,如图所示)第 5 页 共 7页(1)水平方向:v 0x =v 0cos θ,F 合x =0;(2)竖直方向:v 0y =v 0sin θ,F 合y =mg.匀速圆周运动及描述1.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该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2.运动参量定义、意义公式、单位线速度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弧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1)v ==Δs Δt 2πr T(2)单位:m/s 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1)ω==ΔθΔt 2πT(2)单位:rad/s 周期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的时间(T )(1)T ==,单位:s 2πr v2πω(2)f =,单位:Hz1T向心加速度(1)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n)(2)方向指向圆心(1)a n==rω2v2r(2)单位:m/s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作用效果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2.大小F=m=mrω2=m r=mωv=4π2mf2r.v2r4π2T23.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5.几种典型运动模型运动模型向心力的来源图示飞机水平转弯火车转弯第 6 页共7 页第 7 页 共 7 页圆锥摆飞车走壁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水平转台(光滑)离心运动和近心运动1.离心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2.受力特点(如图)(1)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2)当0<F <mrω2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3)当F >mrω2时,物体逐渐向圆心靠近,做近心运动.3.本质:离心运动的本质并不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是提供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小于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 PDF版含答案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 PDF版含答案

物理I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撒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己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井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井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己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讲义【共15套66页】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讲义【共15套66页】

本套资源目录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0电磁感应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1交变电流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2选修3_4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3选修3_5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4力学实验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5电学实验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2相互作用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3牛顿运动定律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4曲线运动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5万有引力定律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6机械能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7静电场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8恒定电流讲义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鸭考点全排查考点9磁场讲义考点10电磁感应考试标准磁通量1.公式:Φ=BS.2.适用条件:(1)匀强磁场.(2)S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3.磁通量是标量.电磁感应现象1.定义: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2.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2.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2)适用情况: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3.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列表说明如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 =n ΔΦΔt,其中n 为线圈匝数.(3)说明:①当ΔΦ仅由B 的变化引起时,则E =n ΔB ·SΔt ;当ΔΦ仅由S 的变化引起时,则E =nB ·ΔS Δt ;当ΔΦ由B 、S 的变化同时引起时,则E =n B 2S 2-B 1S 1Δt ≠n ΔB ·ΔSΔt.②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 是Φ-t 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2.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1)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可用E =Blv 求出,式中l 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2)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 v =12Bl 2ω(平均速度等于中点位置的线速度12lω).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1.自感现象(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2)表达式:E =L ΔIΔt.(3)自感系数L 的影响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 2.自感中“闪亮”与“不闪亮”问题3.涡流现象(1)涡流: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2)产生原因:金属块内磁通量变化→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考点11交变电流考试标准正弦式交变电流1.产生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最大,ΔΦΔt =0,e =0,i =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0,ΔΦΔt 最大,e 最大,i 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3.电流方向的改变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中性面开始计时)e =nBSωsin ωt .6.磁通量随时间变化(从中性面开始计时)Φ=BS cos ωt =Φm cos ωt交变电流“四值”的区别与联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理想变压器1.(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2.原、副线圈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1)电压关系: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2)电流关系:输出电流I 2决定输入电流I 1. (3)功率关系:P 出决定P 入.远距离输电相关的问题1.输电电路图2.基本关系电流关系:n 1I 1=n 2I 2,n 3I 3=n 4I 4,I 2=I 3. 电压关系:U 1n 1=U 2n 2,U 3n 3=U 4n 4,U 2=U 3+ΔU . 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3+ΔP .考点12选修3-4考试标准简谐运动的描述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1.回复力(1)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2)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2.能量特点弹簧振子运动的过程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1)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2)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3)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比较波的形成和传播1.产生条件(1)有波源.(2)有介质,如空气、水、绳子等.2.传播特点(1)传播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2)质点不随波迁移.(3)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等都与波源相同.(4)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振幅为A),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0.波的图象1.波的图象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某时刻介质中的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图象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2.图象的应用(如图所示)(1)直接读取振幅A 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结合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波长、频率和波速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频率f :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 、波长λ和频率f 、周期T 的关系 (1)公式:v =λT=λf .(2)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波的干涉和衍射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和衍射2.多普勒效应(1)条件: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距离发生变化).(2)现象: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3)实质:波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光的反射与折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sin θ1sin θ2=n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3)计算公式:n =cv,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斜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全反射1.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 )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光的颜色 色散1.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 2.成因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它们射到分界面时,折射率大的光,偏折角也大.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1)白光为复色光;(2)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3)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光的干涉1.产生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则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2.杨氏双缝干涉 (1)原理如图所示.(2)条纹特点①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为亮条纹. ②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且中央亮条纹是白色. (3)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λ. 3.薄膜干涉(1)相干光:光照射到透明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2)图样特点:同双缝干涉,同一条亮(或暗)条纹对应的薄膜的厚度相等.单色光照射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光的衍射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还小时,衍射现象才会明显.2.衍射条纹的特点(1)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2)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半径很小的小圆盘上时,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光的偏振现象1.偏振:光波只沿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2.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横波.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电磁振荡和电磁波1.LC振荡电路和图象(如图所示):2.LC电路的周期、频率公式:T=2πLC,f=12πLC.3.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4.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2)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3)v=λf对电磁波同样适用;(4)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5.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2)电路必须开放,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6.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分布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递变规律:直线传播能力增强,衍射能力减弱.考点13选修3-5考试标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1.动量:p=mv,方向同速度方向,状态量.2.冲量:I=Ft,方向同力的方向,过程量.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在一个运动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2)公式:mv′-mv=F(t′-t)或p′-p=I.(3)动量定理的理解①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外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结果.②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③动量定理表达式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4)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3.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2)近似守恒: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3)某一方向守恒: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碰撞1.定义: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过程就可称为碰撞.2.特点:作用时间极短,内力(碰撞相互作用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守恒.3.碰撞分类(1)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没有损失.(2)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有损失.(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合为一体,动能损失最大.光电效应及其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4.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E k=hν-W0或hν=E k+W0.(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5.两条对应关系(1)光照强度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6.三个关系式(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eU c.(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c.7.光电效应四类图象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p,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玻尔理论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3.跃迁: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会放出能量为hν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 m -E n .(m >n ,h 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天然放射现象和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做示踪原子等.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2.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基本关系①核电荷数(Z)=质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3)X元素的原子核的符号为A Z X,其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核电荷数.3.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1)α衰变、β衰变的比较(2)γ射线:γ射线经常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原子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3)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所以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4.半衰期(1)公式:N余=1()2tNτ原,m余=1()2tmτ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核反应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础.如质子(11H)、中子(10n)、α粒子(42He)、β粒子(0-1e)、正电子( 0+1e)、氘核(21H)、氚核(31H)等.(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只能用“→”表示反应方向. (3)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核力和核能1.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2.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Δm,其释放的能量ΔE=Δmc2.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Δm,吸收的能量为ΔE=Δmc2. 3.核能的计算(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计算核能.质能方程ΔE=Δmc2中Δm的单位用“kg”,c的单位用“m/s”,则ΔE的单位为“J”.(2)ΔE=Δmc2中,若Δm的单位用“u”,则可直接利用ΔE=Δm×931.5MeV计算ΔE,此时ΔE的单位为“MeV”,即1u=1.6606×10-27kg,相当于931.5MeV,这个结论可在计算中直接应用.(3)利用比结合能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比结合能×核子数.核反应中反应前系统内所有原子核的总结合能与反应后生成的所有新核的总结合能之差,就是该核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核能.考点14 力学实验1.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2)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3)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误差.(4)有效数字: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206为三位有效数字. 2.基本仪器的使用3.实验要点实验名称装置图常考要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数据处理方法:①公式法:2tv=v,Δx=aT2②图象法:v-t图象(2)摩擦力:无需平衡(木板平放或斜放均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①考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②考操作: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等效替代法)③求合力:根据分力F1、F2的大小与方向用作图法求合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考装置:器材装配正误;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标准;质量控制要求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③图象的处理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④判成因:给定异常a-F图象,判断其可能成因研究平抛运动①考操作: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②留迹法的应用③考原理:平抛运动的规律,处理数据求初速度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考点15电学实验1.基本仪器的使用2.电流表和电压表3.实验要点4.两种测量电路5.两种控制电路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考试标准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复习 课件 讲义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第二部分 考点3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复习 课件 讲义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第二部分 考点3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从加速度的
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 角度判断
完全失重状态 从速度变化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的角度判断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六 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的运动特点 轻绳连接——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轻杆连接——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连接——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物体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 变最大时,两端物体的速度相等.
五 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第二部分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超重与失重
考试要求 c c b c d b
一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 况无关.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2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精选全文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2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精选全文

[解析] 法一: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 故 xBC=at22BC,xAC=a(t+2tBC)2,又 xBC=x4AC, 由以上三式解得 tBC=t.
法二:基本公式法
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
时间为 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常用方法
规律特点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方法.例
逆向思维法 如,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反向
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应用 v-t 图象,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
图象法 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
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典题例析】 (2019·浙江省名校考前押宝)物体以一 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 为 l,到达斜面最高点 C 时速度恰好为零,如 图.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34l 处的 B 点时,所用时间为 t, 求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 2 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_任__意__连__续___相等时间内完成的位移相同的直线运动. 2.特点:(1) _速__度___为恒量;(2)加速度为___零___. 3.规律:(1)x=vt;(2)图象:如图所示.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_v_=__v__0+__a_t________.
B.1 m/s2 D.0.2 m/s2
解析:选 C.将动车的运动逆向等效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动车第 7 节车厢通过旅客过程,12at2=25 m,第 6、7 节车厢通 过旅客过程,12a(t+4 s)2=2×25 m,解两式得: a=285( 2-1)2 m/s2≈0.5 m/s2,C 项正确.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1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新选考考点全排查 考点1 Word版含解析

第 1 页 共 5页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考试标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b 时间和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c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d 自由落体运动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第 2 页 共 5 页(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位移路程定义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区别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联系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2.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是矢量,其方向v ΔxΔt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第 3 页 共 5 页(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Fm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的方向无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 =v 0+at .(2)位移公式:x =v 0t +at 2.1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ax .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22t v第 4 页 共 5 页3.位移中点速度=.2x v v 02+v 22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2.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 =gt .(2)位移公式:x =gt 2.12(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x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运动学图象1.运动学图象的识别根据图象中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该图象是位移—时间图象(xt 图象),还是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或是加速度—时间图象(at 图象),这是解读运动学图象信息的前提.2.图象信息的解读图象x-t 图象v -t 图象a-t 图象图象实例图线图象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动图线②表示质点静止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含义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第 5 页共 5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重点要求部分选考(高考)1速度、加速度
2速度时间位移关系
3自由落体运动
4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5弹力
6摩擦力
7力的合成
8力的分解
9牛顿第一、三定律
10*牛顿第二定律
11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12*平抛运动
13*圆周运动
14*向心加速度
15*向心力
1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7 万有引力定律
18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9 宇宙航行
20 功
21 功率
22 重力势能
23 *动能和动能定理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
25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26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7 库伦定律
28 电场强度
29 电势能和电势和电势差
30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31 电容电源和电流和电动势
32 欧姆定律,U-I图像
3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4 焦耳定律
35 导体的电阻
36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7 磁感应强度
38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39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40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41 楞次定律
4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3 交变电流
44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45 变压器
46 电能的输送
47 简谐运动的描述
48 波长、频率、波速
49 光的反射和折射
50 光的干涉
51 电磁振荡
52 动量和动量守恒
53 动量守恒定律
54 光的粒子性
55 粒子的波动性
56 波尔的原子模型
57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58 核力与结合能
59 核裂变
2017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重点要求部分选考实验(高考)
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4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5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6 研究平抛运动
7 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9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0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
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2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3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14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5 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6 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17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8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9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017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重点要求部分(*为超重点)
学考(会考)
1速度、加速度
2 速度时间位移关系
3 自由落体运动
4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5 弹力
6 摩擦力
7 力的合成
8 力的分解
9 牛顿第一、三定律
10 *牛顿第二定律
11 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12 *平抛运动
13 *圆周运动
14 *向心加速度
15 *向心力
17 万有引力定律
18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9 宇宙航行
20 功
21 功率
22 重力势能
23 *动能和动能定理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
25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26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7 库伦定律
28 电场强度
29 电势能和电势和电势差
30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32 欧姆定律,U-I图像
3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4 焦耳定律
35 导体的电阻
36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7 磁感应强度
38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39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40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41 楞次定律
4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3 交变电流
44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45 变压器
2017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考纲重点要求部分学考实验(会考)
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4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5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6 研究平抛运动
7 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9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0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1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