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解剖及生理学
非洲鸵鸟的主要消化器官解剖

非洲鸵鸟的主要消化器官解剖特点1.口腔喙是非洲鸵鸟的采食器官,分为上喙和下喙,非洲鸵鸟没有牙齿,舌体光滑呈钝三角形,唾液中不含消化酶。
2.食道非洲鸵鸟的食管是从颈部右侧经过,非洲鸵鸟没有嗉囊.3.胃分为腺胃和肌胃。
腺胃:又称前胃,位于食管与肌胃间正中线略偏左。
胃壁腹侧有1个约含500个腺体的腺区,该腺区能分泌胃酸和蛋白酶。
剥下一层黄色薄膜可以检查到这些腺体,腺胃内壁上有腺胃乳头6---10排,每排约70---90个。
肌胃:位于腺胃后部,另一端通过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肌胃几乎呈圆形,触摸有坚实感。
4.肠分为小肠和大肠,大肠后端止于泄殖腔。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起始于肌胃,分为近侧的降支和远侧的升支,并借助胰十二指肠韧带相连。
大肠前端为盲肠,一对盲肠在回盲接合部与小肠相连,盲肠壁很薄,朝尖端逐渐变细。
中端为结肠,壁薄。
后端为直肠,壁较厚且腔较小,内有坚实的粪质。
直肠末端是粪道泄殖腔5.泄殖腔是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后端的共同通道,略呈球形,向后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
泄殖腔以黏膜褶为界分3部:前部为粪道,与直肠相通;中部为泄殖道,向前以环形褶与粪道为界,向后以半月形褶与肛道为界,输尿管、输精管或输卵管均开口于泄殖道;后部为肛道,壁内有肛腺和发达的括约肌,并含有淋巴组织。
6.肝脏位于胸腔,呈蓝棕色,质地坚实分为左右两叶。
胆管从肝右叶伸出,没有胆囊,肝汁呈鲜绿色。
7.胰脏位于十二指肠降支和升支之间的袢内,呈长条形。
小结非洲鸵鸟与大多数鸟类不同的是,非洲鸵鸟没有嗉囊。
另外,非洲鸵鸟有一种横行的膜性的膈样结构,将胸腔和腹腔分开,而大多数鸟只有一个称之为体腔的单腔.非洲鸵鸟与大多数鸟类不同的是,非洲鸵鸟没有胆囊,胆汁从肝右叶经肝管直接到达十二指肠。
非洲鸵鸟的卵黄囊憩室与家禽有很大的区别。
家禽的卵黄囊憩室位于空肠后1/3处;而非洲鸵鸟的卵黄囊憩位于空肠前1/3处,距十二指肠较近.非洲鸵鸟的胰腺和禽类一样,呈长条状。
非洲鸵鸟形态学研究进展

非洲鸵鸟形态学研究进展张立保;张小婷;王家乡【摘要】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对非洲鸵鸟(Struthiocam-elus)的形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非洲鸵鸟(Struthiocamelus);形态学;研究进展【作者】张立保;张小婷;王家乡【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鸵鸟研究所, 湖北荆州43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11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唯一的二趾类草食性鸟类,主要生活在条件恶劣的非洲及炎热的阿拉伯沙漠地带[1]。
近年来,鸵鸟因其经济价值高而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目前,人们对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形态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笔者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对非洲鸵鸟的的形态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非洲鸵鸟的养殖和疾病防治及其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人们对非洲鸵鸟骨骼的解剖学早已有详细研究。
鸵鸟胸骨呈正方形舟状,无龙骨突,形成平胸[2]。
全部腰椎和荐椎与最后2个胸椎及前2个尾椎愈合成一整体的腰荐骨,两侧耻骨在中心线以软骨连接,形成不开放的骨盆联合[3]。
股骨和小腿骨的组织结构均与家畜相似[2]。
非洲鸵鸟的后肢骨特别发达。
程佳月[4]发现非洲鸵鸟胫骨的远端关节只能前后伸曲活动,这一解剖学特征有利于承重,且有利于其提高奔跑速率。
鸵鸟胫骨骨密度很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胫骨无蜂窝状结构,骨质结构坚固[5]。
而非洲鸵鸟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行走和奔跑,双腿承受的重量相较于其他鸟类要大得多,故胫骨的结构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非洲鸵鸟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
鸵鸟的某些解剖特点及生活习性

鸵鸟的某些解剖特点及生活习性
金键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1995()6
【摘要】鸵鸟的某些解剖特点及生活习性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具有鸟类的一般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但因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进化发展过程,在生理和解剖结构上又有一些不同于一般。
鸟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脚有二趾,仅其中一趾有三个关节,且其危险性的大型爪。
当...
【总页数】2页(P39-40)
【关键词】鸵鸟;解剖结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
【作者】金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5.341;S852.1
【相关文献】
1.鸵鸟的生活习性及养殖技术 [J], 张鹏岳
2.鸵鸟习性漫谈 [J], 解玉军;解乐勇
3.鸵鸟部分解剖学特点 [J], 张进林;王海涛
4.档案害虫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 [J], 荆秀昆
5.非洲鸵鸟在我国北方的繁殖习性及人工孵化 [J], 王苏舰;张贵友;徐文联;曹玮;蒋五玲;白文彬;耿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章 鸵鸟分解

6、腿部
双足强健,善于 奔跑,具2趾, 内趾(第三趾) 较大,外趾(第 四趾)较小。
7、其它
皮肤毛孔粗大,无嗉囊及胆囊,肝脏长在胸腔 内
三、经济价值
1、鸵鸟肉 属纯红肌肉,具有“五高三低”的特点,即高
蛋白、高铁、高钙、高硒、高活性糖、低脂肪、 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
2、鸵鸟皮
3、鸵鸟蛋壳
பைடு நூலகம்
11.70-12.12 10.87-11.29
21-22
16-17
4
4
6-10
10-15
1-1.5
0.9-1.2
0.6-0.8
0.6-0.8
产蛋期
10.50 18 4 12 3.2 1
休产期
11.20 14 4 18 1.3 0.8
二、饲料
1、青绿饲料 鸵鸟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约占日粮的70%,
二、鸵鸟的形态特征
1、头部:头小平坦、眼睛较大,有瞬膜,睫毛 是细长的刚羽。视力好。耳能开能闭。
2、颈部
颈长、皮肤有弹性,具绒羽,无正羽
3、躯干
雄鸟羽毛为黑色,雌鸟为污灰褐色,无龙骨突起
4、翼
翅膀退化,无飞翔能力,末端有两爪。雄鸟翅 羽为黑色和白色,雌鸟为淡灰褐色。
5、尾
没有尾脂腺,雄 鸟羽毛白色和黑 色,雌鸟为灰褐 色。雄鸟有交接 器,排粪排尿时 露出。
出雏器中放置24-36小时后送育雏室。
(5)雌雄鉴别 多采用翻肛法,即翻开雏鸵鸟的肛门,
看是否有向左弯曲的生殖器,一般在1周 龄,2月龄、3月龄分别进行鉴定。
第三节 营养与饲料
一、营养需要
营养素
代谢能(MJ/kg)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钙(%) 磷(%)
鸵鸟解剖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鸵鸟解剖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鸵鸟的内部结构,掌握鸵鸟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主要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形态结构,为今后的动物解剖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动物实验室四、实训材料1. 实验用鸵鸟尸体1具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板、解剖灯等解剖工具3. 实验记录本、绘图工具五、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在实验室中准备好解剖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将鸵鸟尸体放置在解剖板上,确保其稳定。
2. 皮肤解剖从鸵鸟的颈部开始,沿腹中线向泄殖腔方向剪开皮肤,注意保护皮肤下的肌肉组织。
剪开皮肤后,用解剖剪将肌肉组织与皮肤分离。
3. 消化系统解剖首先,沿食管向下剪开,暴露出食道、胃和小肠。
观察食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记录胃的位置和形态。
接着,将胃从食管处剪下,观察胃壁的层次和肌胃的质地。
4. 呼吸系统解剖在消化系统解剖完成后,继续沿胸腔的侧壁剪开,暴露出肺部。
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记录肺叶的数量和分布。
5. 循环系统解剖在呼吸系统解剖完成后,沿心脏的表面剪开,暴露出心脏的四个腔室。
观察心脏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记录瓣膜的位置和功能。
6. 生殖系统解剖在循环系统解剖完成后,沿生殖道剪开,暴露出卵巢和输卵管。
观察卵巢的大小和形状,记录输卵管的结构。
7. 其他器官解剖在完成主要系统的解剖后,继续解剖其他器官,如肝脏、脾脏、肾脏等,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8. 整理与记录在解剖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结构和形态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并绘制相应的解剖图。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鸵鸟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胃分为腺胃和肌胃,腺胃分泌胃酸和蛋白酶,肌胃具有磨碎食物的功能。
2. 呼吸系统鸵鸟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肺部呈囊状,肺叶分布均匀。
3. 循环系统鸵鸟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
心脏为四腔心,瓣膜结构完整。
非洲鸵鸟与固始鸡大肠的解剖学与组织学比较

非洲鸵鸟与固始鸡大肠的解剖学与组织学比较赵魁(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5班)摘要:应用大体解剖,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3只非洲鸵鸟的大肠与3只固始鸡的大肠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非洲鸵鸟有两条大的盲肠和很长的结肠,盲肠外观呈圆锥状,管径向盲端逐渐变细。
盲肠内表面有很多不规则且细小的横行黏膜褶;结肠黏膜上皮与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相互交错的半月形皱襞。
固始鸡大肠可分为盲肠和直肠,盲肠分为三部分。
非洲鸵鸟大肠与固始鸡大肠的黏膜上皮是排列较整齐的单层柱状细胞,其间夹有杯状细胞。
非洲鸵鸟的肠腺发达,腺上皮中有大量的杯状细胞;黏膜下层发达,有淋巴组织和血管存在;肌层较发达。
关键词:非洲鸵鸟;固始鸡;大肠;解剖学;组织学The Compar i sion Between the Large Intestine of African Ostrich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of Gushi Chicken with Anatomyand HistologyZhao Kui(Class 5,Grade 2001,Veterinary Medicin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bstract: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the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3 African ostrich's large intestines and 3 Gushi chicken's large intestines were observed on dissection on the whole,routine paraffin sections that were stained with H.E. dyeing.The results showed:The African ostrich has 2 big caecums and a very long colon,the caecum appears cone shape,the diameter of the caecum attenuates gradually.There are many irregular and small mucous membrane pleats inside caecums;mucous membrane epithelium and inherent layer of the African ostrich's colon protrudes and forms folds which not overlay each other.Gushi chicken's large intestine can be divided into caecum and rectum.The caecum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Mucous membrane epithelium of African ostrich's large intestine is made of simple cuboidal cells which arrange neatly,only one layer,and there are goblet cells among them.The glands of African ostrich's large intestine are developed,glandular epithelium consists of numerous goblet cells.The submucosa is filled with lymph tissue and well developed vessels.The muscle layer of African ostrich is very developed.Key Words: African o strich;Gushi chicken;Large intestine;Anatomy;Histology鸵鸟(ostrich)属鸟纲(Aves),鸵形目(Struthioniforme),鸵鸟科(Struthionidae),鸵鸟属(Struthio),鸵鸟种(Struthio camelu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主要发源于非洲的一些干旱地区(如南非、东非、索马利等),目前人工饲养的鸵鸟(domestic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Var.demesticus)常称为非洲黑鸵鸟。
鸵鸟的课件

现代鸵鸟与人类的关系
1 2 3
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中的展示
鸵鸟是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中的常见动物,用于 展示和教育目的,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奇特的 鸟类。
科学研究
鸵鸟是生物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研究 的对象,对于了解鸟类进化和生态适应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鸵鸟养殖与产业发展
一些地区发展了鸵鸟养殖业,用于提供肉、蛋、 羽毛等产品,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生态平衡
鸵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草原上的重要食草动物,有助于控制植物生长和防止草原退化。
保护措施
保护区设立
为了保护鸵鸟及其栖息地,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在非洲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 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为鸵鸟提供了安全的繁殖和栖息环境,并限制了非法捕猎和贸易活动 。
鸵鸟公园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打造集观赏、 科普、休闲为一体的鸵鸟主题公园, 为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鸵鸟的 机会。
保护教育与社会参与
保护教育
加强公众对鸵鸟及其生态价值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宣传等方式,传播鸵鸟保护知识和理 念。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鸵鸟保护工作,包括资金捐赠、志愿服务和合作研究等。建立多方参与的保护机制,共 同推进鸵鸟的保护事业。
群体觅食
鸵鸟通常会结成群体一起觅食 ,以提高生存机会和保护领地
。
居住习性
领地意识
鸵鸟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们会用强 壮的腿和嘴巴来捍卫自己的领地。
栖息地选择
鸵鸟通常选择开阔的草原、沙漠等地 区作为栖息地,因为这些地方食物和 水源都体一起生活,这样 可以共同防御天敌和寻找食物。
鸵鸟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鸵鸟的课件

05
鸵鸟与人类的关系
鸵鸟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鸵鸟在人类文化中具 有象征意义,常被视 为力量、自由和坚韧 的象征。
鸵鸟肉在一些地区被 视为美味佳肴,但同 时也存在一些文化禁 忌和争议。
鸵鸟羽毛在某些文化 中被用作装饰品或仪 式用品,如头饰、服 装等。
人类对鸵鸟的影响和威胁
鸵鸟栖息地的丧失
随着人类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鸵鸟的生存环 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澳洲鸵鸟
原产于澳洲,又称鸸鹋, 是澳洲的特有鸟类。
鸵鸟的习性和特点
奔跑速度快
鸵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 鸟类之一,最高时速可达 到70-80公里。
视力敏锐
鸵鸟有一双大眼睛,视力 敏锐,能够及时发现远处 的危险。
适应性强
鸵鸟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 存,包括沙漠、草原和丛 林等。
鸵鸟的生存现状和保护
生存威胁
羽毛
鸵鸟的羽毛呈灰色或黑 色,且具有反光性,有 助于在阳光下保护体温
。
脚部
鸵鸟的脚部有三个脚趾 ,其中两个用于行走,
一个退化。
嘴巴
鸵鸟的嘴巴呈黄色或橙 色,且非常坚硬,适合
啄食和挖掘。
鸵鸟的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
关节
鸵鸟的骨骼非常坚固,能够支撑其庞 大的身体。
鸵鸟的关节灵活,能够进行快速、灵 活的动作。
非法狩猎和贸易
一些非法狩猎者猎杀鸵鸟,将其羽毛、肉等用于 非法贸易,对鸵鸟种群构成威胁。
交通பைடு நூலகம்外
随着道路和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鸵鸟与车辆碰 撞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对种群生存造成威胁。
人类如何保护和利用鸵鸟资源
01
02
03
04
建立自然保护区
鸵鸟和骆驼肌体结构

鸵鸟和骆驼肌体结构鸵鸟,鸵鸟科鸵鸟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成鸟身高可达2.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
其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
其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栖息于荒漠、草原和灌丛等地带。
非洲鸵鸟体长约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体重130-150千克,雌鸟稍小。
长相很奇特,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黄色,下嘴略呈粉红色,还有两只如同青蛙眼一样的褐色大眼睛,炯炯有神。
躯干粗短,胸骨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上面生有一对显得与身体很不相称的短翅膀,已经退化,没有飞羽,不能飞翔,只是在繁殖期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就必须炫耀双翅的羽毛,在孵化期和育雏期成鸟要展开双翅使卵或雏鸟不致于受到炽热的阳光的曝晒,还能张开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吓唬敢于进犯之敌,此外在迅速奔跑时也要展开双翅,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若是顺风还能起到船帆的作用。
尾羽蓬松而下垂,每个尾椎骨都呈分离状。
腿很长,十分粗壮,有一部分裸露无羽,呈粉红色,脚也极为强大,趾的下面有角质的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适于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
成年雄鸟羽毛为明显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颈部稀疏的细羽中裸露出蓝灰色或桃红色皮肤,大多数公鸟在颈部裸毛下缘还有一圈白毛,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及两趾背部鳞片会呈现桃红色。
雄鸟体形较雌鸟大,成年雌鸟全身羽毛多数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
雌鸟体形略小。
幼鸟羽毛为刺状浅黄色软毛,毛顶端为黑色,颈部带有黑色的斑点。
在3个月大后需经多次更换羽毛,雄鸟羽毛颜色要到11月个月大才开始显现。
幼鸟羽毛为刺状浅黄色软毛,毛顶端为黑色,颈部带有黑色的斑点。
在3个月大后需经多次更换羽毛,雄鸟羽毛颜色要到11月个月大才开始显现。
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

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
王辉;杨玉荣;倪沛佩;孙哲;于高水;康静静;梁宏德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科学》
【年(卷),期】2009(39)3
【摘要】为了研究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组织结构特点,采用大体解剖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1月龄和12月龄非洲鸵鸟盲肠盲端进行了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
结果显示,在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固有层中有大量的淋巴滤泡。
1月龄非洲鸵鸟的
盲肠盲端在固有层形成一层炮弹状淋巴滤泡,淋巴滤泡被结缔组织分隔,而12月龄时,固有层形成散在扁圆形的淋巴滤泡。
表明,非洲鸵鸟的盲肠盲端与盲肠前段有很
大差别,在盲肠盲端形成一个特殊的免疫器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很大变化。
【总页数】4页(P257-260)
【关键词】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组织学结构;形态
【作者】王辉;杨玉荣;倪沛佩;孙哲;于高水;康静静;梁宏德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162
【相关文献】
1.非洲鸵鸟食管组织学观察 [J], 肖传斌;刘忠虎;梁宏德;党静;高春生;王平利
2.非洲鸵鸟小肠组织学观察 [J], 常展伟;杨玉荣;千国胜;卫红丽;王璟;白晓辉;梁宏德
3.雌性鸵鸟生殖器官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J], 赵慧英;龙敏;孙健红;李义书;刘根胜;
马夜肥
4.回盲肠Treves皱襞的解剖学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J], 王文俊;李占武;张晓宇;王小周;姜磊;刘强;王丰艺;崔永鹤
5.非洲雏鸵鸟消化管的组织学观察 [J], 王家乡;彭克美;杜安娜;唐丽;位兰;靳二辉;王岩;李升和;宋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鸵鸟的养殖》课件

繁殖管理
选择健康的种鸵鸟,合理 安排繁殖计划;加强繁殖 期间的饲养管理,提高受 精率和孵化率。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提 高鸵鸟的抗病能力;及时 发现和治疗疾病。
04
鸵鸟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鸵鸟球虫病
定期更换垫料,保持环境卫生,对病鸟进行 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等。
整优化。
鸵鸟的生物学特性
鸵鸟的外形特征
身高
羽毛
脚和腿
嘴巴和眼睛
鸵鸟是世界上最高的鸟 类,成年雄性鸵鸟身高 可达2.5米,雌性略矮。
鸵鸟的羽毛短而粗糙, 呈灰褐色,主要分布在
背部和尾部。
鸵鸟的脚和腿都非常长 ,脚趾下有角质垫,具
有减震作用。
鸵鸟的嘴巴短而坚硬, 眼睛较大,视野开阔。
鸵鸟的生活习性
建设布局
合理规划养殖场地的布局,包括鸵 鸟舍、饲料加工区、饲料储存区、 办公区、员工生活区等,保证各区 域互不干扰且方便管理。
鸵鸟的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
鸵鸟的饲料主要包括青绿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其中青绿饲料包括各种蔬菜、 树叶等,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大麦等,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粕、鱼粉等。
营养需求
《鸵鸟的养殖》ppt 课件
xx年xx月xx日
• 鸵鸟养殖概述 • 鸵鸟的生物学特性 • 鸵鸟养殖技术 • 鸵鸟疾病防治 • 鸵鸟养殖的市场前景与趋势
目录
01
鸵鸟养殖概述
鸵鸟的简介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具有强健 的双腿和发达的翅膀,但无法飞行。
鸵鸟的体型高大,雄性鸵鸟身高可达 2.5米,体重可达150公斤,雌性相对 较小。
鸵鸟蛔虫病
定期驱虫,对病鸟进行治疗,使用抗蠕虫药 物等。
鸵鸟骨骼的解剖学观察

鸵鸟骨骼的解剖学观察
彭克美;罗旋
【期刊名称】《野生动物》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年非洲鸵鸟骨骼进行了观察,发现,鸵鸟胸骨极为发达,正方形舟状,无龙骨突,形成平胸,全部腰椎和荐椎与最后2个胸椎前2个尾椎愈合成一整体的腰存骨。
后肢骨特别发达。
两侧耻骨在中心线以软骨连接,形成不开放的骨盆联合。
鸵鸟的解剖学结构其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相适应。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彭克美;罗旋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4.5
【相关文献】
1.鸵鸟骨骼观察 [J], 姚纪元;孙泽威;姜怀志;李绪刚
2.雌性鸵鸟生殖器官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J], 赵慧英;龙敏;孙健红;李义书;刘根胜;马夜肥
3.红腹锦鸡组织解剖学的研究Ⅰ:骨骼系统的观察和比较研究 [J], 马纲;孔祥明
4.台湾地区科学家分析鸵鸟宰后骨骼肌中钙蛋白酶的变化 [J],
5.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 [J], 王辉;杨玉荣;倪沛佩;孙哲;于高水;康静静;梁宏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雄性非洲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雄性非洲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位兰;王家乡;彭克美;罗来强;宋卉;王岩;李升和;唐丽;杜安娜;靳二辉【期刊名称】《野生动物》【年(卷),期】2006(027)006【摘要】了解非洲雄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对获取优质多量的精液,改进采精技术和开展鸵鸟的人工授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雄性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鸵鸟睾丸呈短棒状,两侧睾丸位置不对称,与其它家禽睾丸的特点有明显的差异;鸵鸟阴茎也很特殊,其阴茎背侧有用于射精的阴茎沟,它不同于哺乳类的尿生殖道,也不同于家禽的螺旋状的排精沟.【总页数】3页(P35-37)【作者】位兰;王家乡;彭克美;罗来强;宋卉;王岩;李升和;唐丽;杜安娜;靳二辉【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东北天南星生殖器官解剖学研究 [J], 刘继生;全雪丽;刘迪2.小儿女性生殖器官年龄解剖学研究 [J], 邵正仁;秦登友3.狸獭生殖器官解剖观察:—雄性生殖器官 [J], 潘庆杰;高冰4.孕期非那雄胺暴露致子代雄性小鼠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J], 范霞; 李飞; 黄璜5.非洲鸵鸟脑的解剖学研究 [J], 彭克美;张维民;冯悦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洲鸵鸟奇怪的繁殖机制,雄鸟共享妻子,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美洲鸵鸟奇怪的繁殖机制,雄鸟共享妻子,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美洲鸵鸟的习性美洲鸵鸟亦称南美鸵鸟、大美洲驼,是美洲大陆体型最大的鸟类。
美洲鸵鸟从解剖学和分类学上来看,和我们熟悉的非洲鸵鸟没有半点亲戚关系,属于趋同进化的结果。
非洲鸵鸟身高超2米,体重100公斤以上,相比之下,美洲鸵鸟显得娇小许多,身高1.5米左右,体重在40公斤以下。
两种鸵鸟还有个明显的区别,非洲鸵鸟只有两个脚趾头,而美洲鸵鸟有三个。
美洲鸵鸟以素食为主,90%以上的食物来源为植物的种子,尤其喜欢豆科植物。
出于营养均衡的考虑,有时也会开荤,主要是一些小脊椎动物和昆虫。
就像家里养的鸡一样,每美洲鸵鸟还喜欢吃一些小石子来帮助研磨、消化食物。
大多数时候成年美洲鸵鸟是沉默寡言的闷葫芦,很少发出声响,繁殖季节到来之时,美洲鸵鸟才变得吵吵闹闹,热闹非凡。
雄性美洲鸵鸟挑选好的地段,用树枝、树叶和干草筑造爱巢,利用自己响亮的叫声和健美的身材吸引雌性美洲鸵鸟前来交配、下蛋。
雌性美洲鸵鸟通常成群出现,逗留几天完成交配就离开,继续寻找下一个优质的雄性美洲鸵鸟,把孵蛋的艰巨任务抛给了雄鸟。
美洲鸵鸟的繁殖机制美洲鸵鸟具有复杂、奇怪的繁殖机制。
我们经常能看到两只雄性美洲鸵鸟共筑爱巢,共享妻子,看似乱七八糟,实际上实现双赢的局面。
两只共享妻子的雄性美洲鸵鸟,一只比较强壮,为主雄鸟,另外一只比较弱小,为次雄鸟。
次雄鸟卑躬屈膝,主动帮助主雄鸟筑巢;主雄鸟主要负责吸引雌鸟群前来,交配、产卵后,主雄鸟就弃巢而走,另起炉灶,再吸引一批雌鸟;而被主雄鸟丢弃的那一窝鸵鸟蛋,则由弱小的次雄鸟负责孵化,并将小鸵鸟抚养长大。
弱小的雄性美洲鸵鸟自然也不是傻子,在生殖这件事情上它比人还精明。
主雄鸟为了答谢、安抚次雄鸟,会把部分的交配机会让给对方,这样一来,次雄鸟也就得到了繁殖的机会。
强壮的雄性美洲鸵鸟和弱小的美洲鸵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享妻子,扬长避短,强壮者得到了更多的交配机会,留下更多的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鸵鸟解剖及生理学
2-1 皮肤
缺少汗腺,体温之调节靠呼吸作用,体温界于39-40o C。
因神经分布少,故手术缝合时可不用麻醉剂。
在胸部及耻骨、脚各有增厚的皮肤是保护作用,让体重达100多公斤的鸵鸟蹲坐时有保护作用。
2-2 鼻孔和鼻窦
鼻孔无羽毛覆盖。
鼻窦相当的大。
鼻腺是鸵鸟鼻腔特有的腺体,具有维持及调节体内水份功能,即当饮水不足、失水、食盐摄取过多时,分泌出来润湿喉咙。
2-3 气管与肺脏
气管稍呈现扁平状,具有相当好的弹性,口径易撑大。
肺脏与一般鸟类一样,埋在背部肋间,没有横隔膜,但呼吸作用依赖胸郭之扩张作用。
一般而言,腹部气囊较小不发达,呼吸作用是当新鲜空气先进入气囊,而原先在气囊的空气则进入肺部行空气交换,由于新鲜空气之直接进入气囊,让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容易感染气囊,即所谓大肠杆菌感染的气囊炎。
每分钟呼吸次数约8-12次。
2-4 骨骼系统
脚指骨两个,一长一短。
腿与脚间缺膝盖骨。
胸骨呈平坦,左右两边愈合在一起,没有龙骨突起,所以附着肌肉很少。
颈椎18个,肋骨5或6对。
2-5 消化系统
1. 食道:在颈部的右侧,具有相当的弹性,缺嗉囊构造。
2. 腺胃:位于胸部内,是一个比鸡的嗉囊更大比例、具腺体构
造、壁薄的胃,很容易撑开的袋子也造成容易食滞的
疾病。
3. 肌胃:肌肉层厚亦有角质层构造,胃内有大小不一的石头是
正常的。
与其他鸟类或禽类最大不同是解剖位置位于
腺胃之前。
4. 肠:小肠位于肌胃之右边,即位于腹部中线之左边,盲肠发
达具有与反刍类相同的发酵功能,大肠与盲肠亦发达。
5. 没有胆囊
2-6 生殖系统
卵巢及输卵管只有左边,其右边者已退化,精巢成对,一样大小,公鸟阴胫是平胸鸟类中最粗大者,有精液沟引导精液
射出体外。
2-7 血液学
成鸟血液及血液生化值如表2-1, 表2-2
表2-1 成鸟平均血液值
表2-2 鸵鸟正常血清生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