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疹性疾病李占周整理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赫蒯,#赫
Stinson⅛
鼬色版着
献样献
儿童常见出诊性疾病的鉴别表
\魅
亲M
融体
皮制现桐
好会
史黏麻序
林林现
是否包翘着

脑触
0.5-1天
红色蚯浮
白醐Hfffffi⅛
耳后、放后、期融毓大

⅛∕bθ

械就
疝林*
0.பைடு நூலகம்T天
多形性(僻、丘机魅、⅛
京)
呈批出现施fλ干一头配科一奸
向心分机0
即&Hf


-O隗林螟婀有)
摄稣
桂楠
卜2天
⅛ft⅛m
瓦上楠期「大小丘村
萦2肝、Ift沟∙÷全身
∏M⅛8,草乾,M⅛,咽败

面部及奸麟
梅彼,琰大
片献
手是咪
⅛,雕解71
S
卜2天
施,雕翅红患棘财就
口鼠做软民M麟、手足科糠雌
0»,手足心,MA
*,其余独娱

i,
帆急*
人趟济精6基加7基
3-4天
蛀东丘*
⅞f→^→S⅛(夕
A)

覆.

麻韩等
3-4天
红色班丘•
魅-妇奸一四
Jftf手足心(少见)

精神分裂症伴过敏性皮疹病人查房护理课件

精神分裂症伴过敏性皮疹病人查房护理课件

经验二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了解 其感受和需求,提供心理 支持。
经验三
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 时反馈病人情况,调整治 疗方案。
护理问题与挑战探讨
问题一
如何有效管理病人的过敏 性皮疹,减轻其症状和不 适感?
问题二
如何提高病人对药物治疗 的依从性,减少过敏反应 的发生?
问题三
如何在护理过程中关注病 人的心理需求,提高其生 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与表 现
思维障碍
如妄想、思维破裂等。
意志和行为障碍
如意志减退、缺乏等。
感知觉障碍
如幻听、幻视等。
情感障碍
如情感淡漠、情感 反应不协调等。
认知功能障碍
如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等。
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皮肤瘙痒
皮疹处皮肤瘙痒难耐。
皮肤红肿
皮疹处皮肤红肿,甚至出现水 疱、大疱。
皮肤护理与清洁
总结词
保持皮肤清洁和健康对于缓解过敏性皮疹症状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病人应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产品。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 涂抹全身。避免用力搓揉或搔抓皮疹处,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症状。
运动与休息安排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对精神分裂症和过敏性皮疹的康复都有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
向病人及家属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其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或更改剂 量。
副作用应对
告知病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如皮疹、恶心、头晕等,同时鼓励病人及时 向医护人员反馈情况。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心理调适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罕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阿布丰王创作概述 ; 特异性皮疹经常是某种感染病的特征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预防接种的普及,传统发疹性感染病明显减少,很少引起流行,临床上见到的发疹性感染病多是散发病例,且皮疹经常不典范,对论断带来一定的难度.临床引起皮疹的疾病颇多.罕见于沾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亦可见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等.各种疾病的皮疹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正确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可是,皮疹在每个患者身上因个体不同而暗示又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应该掌握发疹性疾病的时间、季节、规律和特点,才华作出正确的诊治.现就围绕罕见的各种感染病皮疹的形态特点、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确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一、皮疹的界说及感染病罕见皮疹的种类、形态特点皮疹(rash)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招致渗出或出血所致.见于体表的叫外疹(exanthem),见于体内如口腔粘膜的叫内疹(enanthem).罕见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淤点、淤斑、荨麻疹疱疹、红斑疹等.—些感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呈现分歧形态的皮疹,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对皮疹的形态、年夜小、数目、分布及出疹顺序、演变、继续时间及退疹情况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斑疹 ; 暗示为局限性的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成触之,直径多在lcm以内.常可演酿成丘疹.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2.五疹 ; 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年夜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年夜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3.斑丘疹 ; 为斑疹向丘疹发展的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稍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有些疾病可既有斑疹,也有丘疹.4.疱疹 ; 是含有清澈液体的小水疱,隆起于皮肤,可不规则地散布在皮肤上,如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或纯真疱疹.疱疹年夜于豌豆者称年夜疱疹(bulla)或年夜疱(bleb),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见于表皮坏死松解症.疱疹如有感染,则液体混浊,其中混有WBC,周围有红晕称脓疱疹(pustule),见于水痘.脓疱也可由局部性败血症直接形成.5.玫瑰疹 ;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形成,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现,见于伤寒、副伤寒.6.红斑疹 ; 为皮肤弥漫性或局限性潮红,压之退色,见于猩红热等.红斑的特点可根据病种分歧而异,如环状、点滴状、红斑状等.7.淤点、淤斑 ; 皮肤粘膜下出血,直径小者称为淤点(petechia),直径年夜于5mm者称为淤斑(ecchymosis),均为出血性皮疹,初呈鲜红色,压之不退色,后呈暗紫色,罕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8.荨麻疹 ; 由皮内局限性液体渗出所形成的皮肤隆起,呈斑块或片状,白色或粉红色,周围可有红晕.其年夜小纷歧,决不破裂,有痒感.为过敏性皮疹的特征性暗示,尤多见于血清病.9.结痂 ; 局部损害的分泌物在皮肤或损害的概况凝结成痂.结痂是脓疱病的突出暗示,也为疱疹演变的最后阶段.二、感染病皮疹的发展、演变规律1.皮疹呈现的日期 ; 某些出疹性疾病具特有的出疹规律,尤其在分歧病程期间呈现皮疹.如水痘罕见于病程早期即第一天就呈现皮疹,猩红热一般在病程第二天出疹,天花在病程第三天出疹,麻疹出疹罕见于病程第四天,斑疹伤寒出疹常在病程第五天,而伤寒则在病程第六天左右才呈现玫瑰疹.上述六种疾患按其出疹于病程的第1~6天,其记忆口诀为“水(水痘)、红(猩红热)、花(天花)、麻(麻疹)、斑(斑疹伤寒)、伤(伤寒)”.循此规律可作鉴别诊断.2.皮疹形态 ; 皮疹常暗示为斑疹、—丘疹或斑丘疹、疱疹、瘀点、瘀斑、荨麻疹等分歧形态.如斑疹伤寒多暗示为红色斑疹,伤寒暗示为充血的玫瑰色的斑丘疹,水痘、纯真疱疹等暗示为疱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暗示为瘀点、瘀斑,急性血吸虫病常呈现黑点状或片状隆起的瘙痒性荨麻疹等.3.皮疹的演变 ; 分歧疾患的皮疹分布情况及出疹顺序经常分歧,如水痘出疹时往往呈斑疹、水疱、结痂的顺序进行,由于同一部位可在分歧时间发生皮疹,因此在同一部位皮肤上可同时存在分歧形态的皮疹.而麻疹出疹虽在病程第四天,但出疹顺序是:先耳后和发际皮肤,继而面、颈、胸、腹、四肢,三天才出齐.风疹可在病程第—天出疹,先见于面颈部,第二天蔓延至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年夜都无疹;初出皮疹为稀疏散在的斑疹,加压退色,犹如麻疹;第二天转为弥漫性红斑,类似猩红热;第三日皮疹完全消退,往往是下出上消.4.出疹后的皮肤情况及临床暗示 ; 猩红热的皮疹是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密布细小的充血性斑丘疹,疹间难见正常皮肤;而麻疹则可见到皮疹之间的正常皮肤.猩红热皮疹继续2--4天,疹退后皮肤呈现膜状脱皮;麻疹皮疹继续5—7天,皮疹消退后有碎屑状的“糠皮状脱屑”.麻疹和幼儿急疹都在病程第四天出疹,前者出疹后体温更高、症状更重,后者疹出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均可资鉴别.5.退疹情况 ; 如麻疹皮疹消退后可呈现细糠状脱屑和色素冷静斑,猩红热皮疹消退后可呈现脱皮,部份可呈膜状或片状脱皮.我们常对一些罕见的出疹性疾病总结出能够记忆的简单规律,如:猩红热病程规律为“2、4、6”,即病程第二天出疹,第四天疹子出齐,第六天疹退热降.麻疹出疹规律为“l、4、7、10",即病程第一天发热,第四天出疹,第七天疹子出透,第十天疹子消退.风疹疹子暗示为“一麻、二猩、三退疹”,即第一天疹子如同麻疹,第二天疹子如同猩红热,第三天疹子消退.在麻疹和幼儿急疹均在病程的第四天出疹,但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是两句话,即“麻疹出疹热更高,幼儿急疹疹出热就消”.三、罕见的出疹性疾病1.麻疹 ; 麻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沾染病.多见于儿童,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以发热、呼吸道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等暗示为主.皮疹和黏膜斑的形成认为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与单核细胞浸润并渗出所致.发疹特点有:①先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3天—5天出疹,继续4天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留有脱屑和色素冷静;②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此点有鉴别意义:⑧病后2天—3天可在口腔粘膜见到特异性小白点,周围红晕,为科普利氏斑,有确诊意义.出疹前后可在眼、鼻、咽部粘膜涂片中找到特殊形态的巨细胞,对早期诊断有帮手.本病与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疹和药疹鉴别.2.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沾染病.多见于儿童,冬春季发病率高.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症.链球菌发生的红疹毒素(致热性外毒素)可引起皮肤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殖及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范的猩红热样皮疹.黏膜可呈现充血及点状出血,称为“内疹”.皮疹特点有:①皮疹为猩红色细如针尖年夜小黑点,融合成片,皮疹之间界线不清;②在颈、肘弯、腋窝、腹股沟部的皮肤皱褶缝处,皮疹呈线条状分布:⑧可见草莓样舌:口周苍白圈;④有咽峡炎,并常有恶心呕吐;⑤疹退后按出疹顺序年夜片皮肤脱屑.本病与麻疹、药疹和葡萄球菌感染鉴别.3.水痘 ; 水痘是病毒所致急性沾染病.多见于儿童,全年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临床以轻度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呈现斑疹、丘疹、水疱及痂疹等暗示为主.水疱的形成是由于皮肤棘细胞肿胀变性所致,同时还有核内嗜酸性包容体的多核巨细胞形成,肿胀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形成疱疹.水疱液中含有年夜量的感染性病毒颗粒.皮疹特点有:①病后l天出疹,先见于躯干,并以躯干最多,呈向心性分布:②皮疹演变顺序为斑疹~丘疹~疱疹,感染后形成脓疱—结痂.同一时期可有各种皮疹混合;③疹后不留痕迹.并发症少.本病应与天花、脓疱疮、丘疹样荨麻疹、带状疱疹相鉴别.4.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终年散发.临床以成簇的水疱,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行带状分布,且有神经痛等暗示.活化的病毒经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至皮肤,在其支配皮肤区域繁殖而引起带状疱疹.皮疹特点有:①皮疹前先有局部淋凑趣肿痛及皮肤刺痛或有灼热感,约2~3天皮肤成簇的小米到绿豆年夜样丘疱疹,迅速发展咸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廓清,外周红晕:②成簇的小疱群之间隔有正常皮肤,并沿周围神经排列成带状,可发生任何部位:③以躯干中线为界,皮疹分布通常在身体一侧,偶有对称或一侧数条神经受累:④病损皮肤陪伴灼热及刺痛;⑤个别严重者可广泛全身,广泛性水痘样皮疹.本病应与纯真疱疹、水痘鉴别.5.风疹 ; 风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沾染病.多见l岁—5岁儿童,以城市为主,冬春季发病率高.临床以枕后淋凑趣肿年夜和全身红色斑丘疹为主要暗示.病毒可经血流达到皮肤引起真皮上层的毛细血管充血及轻度炎性渗出,真皮内单核细胞浸润.皮疹特点有:①先有轻微卡他症状,数小时至l天迅速呈现皮疹,先见于面颈部,24小时广泛全身.为斑疹或斑丘疹,年夜小纷歧,可融合成片:耳后淋凑趣肿年夜并有压痛;②血白细胞,中性及淋巴细胞均少.本病应与麻疹、猩红热和幼儿急疹鉴别.6.幼儿急疹 ; 幼儿急疹为一种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沾染病.亦称婴儿玫瑰疹,仅见于乳儿期.对皮疹的形成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病毒血症引起机体呈现免疫应答所造成的皮肤损伤:另一种认为病毒血症自己造成的局部暗示.皮疹特点有:①一般热退后出疹,仅见于躯干,面部少,皮疹为玫瑰色斑疹,多在1天内出齐,疹退后无色素冷静及脱屑:②起病急骤,高热、亦有呕吐惊厥等.但精神良好:⑨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本病应与麻疹、风疹鉴别.7.伤寒 ; 伤寒是以继续性发热,相对缓脉、脾年夜,、血白细胞降低和皮疹等暗示为特征.其出疹特点有:①发病后6天—12天呈现充血性玫瑰疹,数目约10个左右,多在躯于,以胸部和背部为著;②因高热汗多可见汗疹或称白痱;⑧继续高热及相对缓脉;④脾年夜:⑤特殊中毒颜貌:⑥血白细胞减少,血、骨髓、胆汁培养阳性,肥达氏反应阳性.本病应与斑疹伤寒(第5--6病日出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皮疹消退后有色素冷静),副伤寒的皮疹(玫瑰疹,呈现较伤寒早,且数量多,可达十余枚或数十枚,直径年夜,分布广泛,可广泛全身)及脑膜炎皮疹相鉴别.8.药疹 ; 药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季节,但以青壮年居多.引起药疹的药物可归纳四年夜类:①磺胺类:②抗生素类:⑧解热镇痛剂:④镇静、催眠剂等.此四类占所有药疹56.3%.药疹的特点有:①有近期用药史;②根据用药品种分歧,皮疹亦多样化,如猩红热样、麻疹样、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等皮疹;⑧药疹呈现无按期,一般5天—20天内发生;④血中以嗜酸性细胞增多为主.药疹应与猩红热、麻疹、荨麻疹鉴别.9.荨麻疹 ; 荨麻疹多与各种过敏物质有关.临床以急起急退,皮肤痛痒或灼热感.部份患者可有呕吐、腹痛等暗示.皮疹特点有:①急性发作,皮疹隆起表皮,年夜小不等或白或红风团块,好发某一部位或广泛全身;②常有进某种卵白质类食物或某些药物;也可能有肠道寄生虫或受凉后急起;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本病应与多形红斑及丘疹性荨麻疹鉴别.10.某些脑膜炎引起的皮疹(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本病约70%可呈现皮疹.其特点有:①多为出血疹,亦有斑丘疹,重者形成淤斑,甚或年夜片皮肤坏死;②皮疹年夜小纷歧,数目不等,分布不均;③周身粘膜可见出血点;④淤斑穿刺涂片可见脑膜炎双球菌.如结合脑膜安慰征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确诊,易与其它出血、出疹性疾病鉴别.(2)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 本病皮疹为各种各样,有的为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的为小脓疱样皮疹等.其中尤以全身性小脓泡疹最有特征性.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须与流行性脑膜炎鉴别.(3)无菌性脑膜炎 ; 本病多为散在性的斑丘疹,形似风疹,也可为淤点、淤斑.全身均可见,也见于掌足部.一般1日—3日后消退,不留痕迹.必需通过脑脊液和病原学检查才华与其它脑膜炎引起的皮疹作最后鉴别诊断.11.其他(1)莱姆病一慢性移行性红斑:好发于年夜腿、腋窝、腹股沟等硬蜱叮咬部位.初为一红色斑丘疹,逐渐扩年夜为年夜的圆形皮损,外缘为鲜红色鸿沟,偶可隆起,中央呈退行性变,似一红环或皮损内又形成几圈新的红圈而呈靶形,平均直径16cm(6~68em).一般经2—3周自行消退,偶留疤痕或色素冷静.(2)恙虫病一焦痂溃疡:多见于腹股沟、会阴、腋窝等湿润、有异味、较隐蔽的部位,亦可见于体表各处;恙螨叮咬处先呈现红色丘疹,继成为水泡,1~2天后中央部份坏死,形成黑褐色或黄褐色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0 mm,常为1个,个别有2—3个或更多,绕以红晕,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整个过程不痛不痒.(3)结节性脂膜炎一皮下结节:皮损以四肢多见,主要分布于腹、臀、股等处,为坚硬的皮下结节或斑块,年夜多有轻度压痛;直径自绿豆至手掌年夜小纷歧,鸿沟清楚, ; 一般3—4个,也可达数十个;概况正常或与皮肤皮肤粘连呈淡红或紫红色,少数结:节可坏死破溃,流出脂状物质,但不化脓;数日或数周后自行消退,可不留痕迹或有色素冷静. ; ;(4)风湿热一皮下小结常位于肘、膝、腕、踝、指(趾)关节伸侧以及枕部、前额、棘突等质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如豌豆年夜小,数目不等,较硬,触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常数个以上聚集成群,对称性分布:通常2—4周自然消失,亦可继续数月或隐而复现.(5)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皮下小结:10%~30%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关节的隆突部位,如上肢的鹰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呈现皮下小结,坚硬如橡皮,不容易吸收.在临床除上述疾病引起皮疹外,尚有许多疾病在病程中亦有分歧水平的皮疹.诸如钩端螺旋体可呈现斑疹或丘疹或麻疹样皮疹,鼠咬热可呈现红斑样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过敏性紫瘫全身可呈现散在淤点,类似皮疹.还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处所性斑疹伤寒等,都有形态各异的皮疹.只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发病时间、季节和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用药史、起病缓急以及皮疹的分布部位等,再与临床暗示及其它体征、实验室检查,就不难做出引起皮疹性疾病的诊断.四、小结1.罕见的皮疹种类:重点的约有8种,即斑疹、丘疹、斑丘疹、疱疹、玫瑰疹、红斑疹、瘀点、瘀斑、荨麻疹等,并记住各种皮疹的形态特征.2.熟悉其出疹规律 ; 如猩红热的出疹规律:2出疹、4出齐、6疹退热退;麻疹为1发热、4出疹、7疹透、10疹退:麻疹与幼儿急疹:麻疹为出疹高热,幼儿急疹为出疹热退.3.熟悉某些特殊情况及借助惯例的检测办法,如:接种疫苗后发生麻疹,其症状轻,出疹规律及皮疹均可不典范,可检测麻疹抗体.伤寒与副伤寒可作血培养及肥达氏反应等.4.在诊断模糊时,应努力寻找其他的鉴别.流脑与化脑、出血热、金葡菌败血症、猩红热等的皮疹均有相同点,但仍有许多分歧点可寻.如发病季节、年龄、用药史、接触史,尤为重要的是要全面仔细地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同时要适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皮肤科病历举例

皮肤科病历举例

之吉白夕凡创作皮肤科病历举例入院记录仇天柱。

男性32岁,汉族,上海市人,上海羊毛衫五厂职工,现住上海市共和路7弄12号,于1991年5月19日因全身出现痒性红色皮疹10天、发热3天,入院诊断。

患者于今年4月11日因肺结核用链霉素、利福平治疗近一个月,5月9日躯干、四肢出现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

胸背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呈鲜红色,压之退色,双下肢较密集粟粒大小暗红色丘疹,压之不退色。

自觉微痒。

曾用扑尔敏及外用药(药名不详)疗效不明显。

5月10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用青霉素、SMZ治疗。

5月15日面部出现红肿,不痛,微痒,同时伴随发热,39℃左右。

发热持续,未用退热药物,且面部红肿逐渐加重,于5月19日来我院门诊拟诊药物入院治疗。

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发病前后未进食鱼、虾、蟹等,未接触柏油及生漆等。

幼年无麻诊、水痘、猩红热、流腮等急性传染病史。

否认伤寒、菌痢、肝炎病史。

1977年患肺结核至今未愈,否认咯血、气喘史。

患足癣、甲癣5年余至今未愈。

生于上海市,未到过外地。

无烟酒啫好。

23岁结婚,生一女,妻、女身体健康。

父母健在。

℃,脉搏100/min,血压17.3/11.2kPa(130/84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

浅表淋凑趣不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良好,巩膜无黄染,耳鼻检查无异常发现,乳突部及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暗紫色,牙齿无缺失,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

颈软,两侧对称,无静脉恕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及杂音。

无桶状胸,无胸壁静脉曲张。

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右上肺可闻及管型呼吸音,心率100/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

腹壁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肝下缘在肋缘下0.5cm质软,无压痛。

脾未触及。

肠鸣音存在。

肝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

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皮肤检查面颈部明显潮红、肿胀,以双侧上,下眼睑为重,以至眼裂缩小呈线状,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躯干、四肢可见密集、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呈麻疹样红斑表示,躯干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压之退色。

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

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

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瘢经验**基金项目: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防治皮肤病创新团队(2019HC001)第一作者简介:李梦琪(1996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皮肤病的中医防治与研究。

△通信作者:欧阳晓勇,E - mail :oyxy68@ 126- com李梦琪】,黄 南】,张成丹】,邓 洋】,邹纯燕】,车朝敏】,谢太琴2,欧阳晓勇仏(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2.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建水654399%摘要:过敏性紫瘢是皮肤科多发难治的细小血管炎,常见儿童皮肤病,中西医治疗本病各有优0,中医药 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作用等方面具有优势。

笔者运用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复兴的自拟方四草汤,结合欧阳晓勇教授临证经验,道驭法术,合方治之,多有佳效。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瘢;四草汤;刘复兴中图分类号:R554- 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21 %04 - 0044 - 04过敏性紫瘢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生于儿童的 变态反应性疾病,吾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瘢奏效显 著,擅长化裁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复兴的自拟方——四草汤。

导师欧阳晓勇教授是刘复兴教授学术继 承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系云南省 中医医院皮肤内科主任,尤善经方治疗皮肤病,临床尤重辨证,用药精炼,现将欧阳晓勇教授运用四 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瘢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望同道斧正。

1中西医对过敏性紫瘢的认识过敏性紫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IgA 抗 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性细小血管炎,其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瘢,可伴有腹痛、关节痛及肾脏病 变。

本病冬春季易发,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皮损 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重者可延及上肢或躯干。

研究显示儿童过敏性紫瘢每年发病率高达 (3〜26.7 )/10万#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皮肤科临床速记口诀

皮肤科临床速记口诀

皮肤科临床速记口诀 Design by Ziliang Chan,Wednesday,March 30,2011干对干,湿对湿,半干对半湿:皮肤科外用药物时,有渗出,用湿敷;皮疹有苔藓化时可以用硬膏,皮疹为慢性或亚急性时用软膏或霜剂SLE 十一条诊断标准,去第一字: 碟盘广口罐,浆肾神,血免抗碟形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血液系统改变,免疫指标,抗核抗体.天疱疮水泡位置:红斑落叶上,寻常增殖下;中间疱疹样,全层家慢良。

麻风病特征: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红斑白斑,麻木闭汗;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川崎病的主要标准,记住“My Heart"会有帮助:M :黏膜改变:特别是口腔和上呼吸道,唇干裂,”杨梅舌“ H :手和四肢改变:掌/足底红肿,从指尖和趾尖开始脱皮(后期) E :眼的变化:主要是双侧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A :淋巴结肿大,通常在颈部,多为单侧,直径在1.5CM 以上 R :皮疹:通常在躯干部有皮疹,无水疱或结痂 T :体温升高,通常达38度以上,并持续5天以上关于皮科外用药的剂量:10g:美去恩肤皮尤新(美克、去炎松尿素霜、恩肤霜、皮康霜、尤卓尔、新适确得)肤乐布耐倍克夫(肤乐乳膏、布特、耐瑞、倍氯美松、克霉唑软膏、夫坦)30g:红达复愈强弱地(红锌糊、达芙文凝胶、复方苯甲酸膏、愈裂膏、强/弱复方硫磺软膏、地氧膏)20g:美得干冰海普林(美得喜、干芙美、冰黄肤乐膏、) 5g:爱百兰(艾洛松、百多邦、兰美抒) 15g:派(瑞松)迪(维霜) 14g 的喜疗妥四环考的(松眼膏)2.5常见的疾病发疹时间: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即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糖皮质激素绝对禁忌:脚上起疱系真菌过敏(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系统性真菌感染、GS 高度过敏) 相对禁忌:DM TB (结核) HP (高血压); CHF (充血心衰)精神病(早期);急性溃疡(新)吻合术; 青白骨松人(妊娠)忧郁(重度)。

(完整版)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最新整理

(完整版)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最新整理

皮肤性病病历整理最常考:药疹,天疱疮1、患者男性,45岁,农民,突然高热,全身皮肤起大疱,口腔溃烂不能进食,少尿两天。

既往体健,近日因“感冒”自服"磺胺"两天,高热不退,且逐起皮疹。

体检:体温39、3度,血压125/80mmHg,心率110次/分。

心肺(一)。

腹平坦,移浊(一),肝脏肋下一指。

专科体检:头面、四肢浮肿明显,双眼分泌物多和睁眼困难,口、鼻腔糜烂出血、血痂,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脓血痂和大片糜烂面。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固定型药疹(2)简述该病的治疗:①停服“磺胺”药,②给予抗组胺剂、维C等,给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皮损停止发展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③局部用0.1%依沙吖啶尔或3%硼酸溶液等间歇湿敷,湿敷间歇期间可选用氧化锌油外用。

2、患者男性,50岁,因右胸背部皮肤疼痛伴丘疹、水疱5天入院,患者5天前受凉后感冒,同时感右胸背部皮肤疼痛,针刺样,间断性,在内科就诊拍胸片无异常发现。

2天前疼痛处皮肤出现丘疹、水疱。

查体,体温36、8°C,一般情况好,右胸背部皮肤群集性水疱,部分溃疡,糜烂,少许结痂,皮疹沿肋间神经呈带状分布,不超越中线。

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000,中性56%,淋巴44%,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

问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带状疱疹(2)简述该病的治疗3、患者男性,37岁。

因口腔溃烂4个月、全身皮肤起水疱半个月就诊。

患者4个月前口腔内开始出现糜烂、疼痛,在当地以“口腔炎”治疗,时好时坏。

半个月前头面部、躯干、四肢突然发生许多大疱,皮肤糜烂。

起病来,精神差,进食困难。

体查:T38ºC,头面部、躯干、四肢可见多个松弛性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大面积糜烂,渗出明显,有腥臭味,部分糜烂面有结痂。

口腔内舌、颊、上颚可见糜烂面和小水疱。

问题:(1)诊断是什么?寻常型天疱疮(2)如何治疗?4、患者××,男,40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肿大量脱屑伴瘙痒20天,发黄5天入院。

简帛医书所载皮肤病及治疗方法探略

简帛医书所载皮肤病及治疗方法探略

简帛医书所载皮肤病及治疗方法探略龙荣芬1,周祖亮1,李娜娜2(1.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摘要] 简帛医书记载了较多皮肤病类型及治疗方药,其所载皮肤病可分为感染性、物理性、动物性、过敏性、色素性等五类,包含了“、螟、肤疽、夕下、大风、大带、白㾷、爒”等古病名。

皮肤病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祝由法三类,其中以外治法为主。

外治法重在清外邪,内治法重在补正气。

系统梳理简帛医书皮肤病及其治疗方法,可以管窥秦汉时期皮肤病的诊治水平,有助于完善早期皮肤病病史研究,也可为现代临床治疗皮肤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出土文献;简帛医书;皮肤病;秦汉时期;外治法;内治法;祝由法[中图分类号] R26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1-0112-05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1.018Analysis of Skin Disea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ManuscriptsLONG Rongfen 1,ZHOU Zuliang 1,LI Nana 2(1.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China ;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23,China )Abstract Many skin diseases were recorded in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manuscripts ,which can be mainly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nfectious skin diseases ,physical skin diseases ,animal skin diseases ,allergic skindiseases and pigmented skin diseases ,including ancient disease names such as “Ma ,Ming ,Fuju ,Xixia ,Dafeng ,Dadai ,Baishi and Liao ”.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skin diseases include external treatment ,internal treatment and Zhuyou treatment ,among which the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 is the main one. External treatment focuses on removing external pathogens of skin diseases ,while internal treatment focuses on replenishing healthy qi.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kin disea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bamboo and silkmedical manuscripts can provide a glimpse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of skin diseases in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early medical history of skin diseases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modern clinical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Keywords excavated document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manuscripts ;skin disease ;Qin and Han dy⁃nasties ;external treatment ;internal treatment ;Zhuyoutreatment[收稿日期] 2022-12-2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0YJA740065);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项目(编号:2019XK0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编号:CTYX03)。

最新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李占周PPT课件

最新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李占周PPT课件

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包括发作期治疗以及 避免再次发作的社区管理
发作期治疗
快速治疗是发作期治疗非常关键的因素。 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其他药物均为辅助 治疗
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
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和冠脉灌 注充盈,可减轻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增加心率及心肌收缩力
介导血管扩张,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次0.01~0.03mg/kg ,必要时15~20分钟重复注射1 次。 如果是静脉给药,建议0.1 lzg/(kg·min)。最近, 心脏骤停抢救措施中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有所降 低。因为儿科的资料提示高剂量肾上腺素效果比 不上较低剂量的肾上腺素,尤其是对于由窒息引 起的心脏骤停
3.肌肉注射异丙嗪,每次0.5~1.0mg/kg ,以对 抗组织胺的作用。H 拮抗剂对严重过敏反应的作 用并不确。
抗生素,尤其是B内酰胺类以及青霉素,是 过敏监测网报告的最常见致敏药物。
肌松药是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的最常见 致敏物。
有过敏反应性疾病史
脊柱裂或有多次手术史的儿童是发生乳胶 严重过敏反应的高危人群。
严重过敏反应也见于特异性免疫治疗。
最后一种是特发性严重过敏反应,需除外 其他原因方能诊断,其在儿童中的发生率 还不清楚。
但要注意缺乏皮肤表现并不代表不会进展为严重 过敏反应
儿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最令人担忧的是支气 管痉挛。
医生应重视由于喉头水肿造成的上呼吸道症状, 如喉鸣、发音障碍、失声或呼吸衰竭。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早期很少出现低血压及休克。 低血压常常伴随头晕,患者常感到大祸临头或意
识丧失。突发的严重腹绞痛,往往伴随呕吐或/ 和腹泻,提示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他早期 表现有突然流涕、鼻眼痒。 0.65%~2%的严重过敏反应是致命性的,每年 每100万人中有1~3人因此丧生

荆防败毒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验案

荆防败毒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验案
结 痂 , 瘙痒 ,鼻塞 ,喷 嚏连 连 ,流 清 涕 ,遇 冷 加 重 ,无 汗 恶 寒 ; 舌质淡 ,苔薄 白 ,脉 浮濡 。西 医诊 断 :特 应性 皮炎 ;过敏 性鼻炎。中医诊断 :四弯 风 ;鼻渊 。辨 证 :风 寒束 表 ,湿
毒浸淫。治法 :疏 风散 寒 ,渗 湿解 毒 ,通 鼻窍 。方 药 :荆 防败 毒散加减 。药用 :荆芥 1g 0 ,防风 1g 0 ,羌活 5 ,独活 g
疹 。中医诊断 :湿疮 。辨证 :风寒袭表 ,痰湿 蕴结 。治法 : 祛风散寒 ,化痰除湿 。方 药 :荆 防败 毒散 加减 。药用 :荆
病史 :半年前 ,发现胭 窝起 丘疹 、瘙 痒 ,继 而 ,肘 窝也 发 生此症 ,外涂皮炎 平 软 膏缓 解 ,不 久 ,因外 感 风寒 湿 邪 , 症状加重 ,同时 出现鼻塞 ,流清涕 ,曾在 某 医院诊 断为过 敏性皮炎 ,虽 经治疗 但反 复发作 ,缠绵 不愈 。现 症 :肘 窝
白某 ,男 ,2 。2 1 6月 1 5岁 0 0年 9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 史 :一年前 因食海鲜辛辣 ,后背 出现丘疹 、丘疱疹 、瘙痒 ,
【 关键词 】 荆 防败毒散 ;过敏性皮肤病
【 中图分类号】 R8 2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57 (02 1 03 — 2 0 8 1 2 1)0 — 06 0 0
荆 防败毒散 (《 摄生众妙方》 功效 为发汗解表 ,消疮 ) 止痛 。从其组成看 , 防败 毒散去 掉 了人 参败毒 散 中益 气 荆 之人参 ,发散外 邪之生 姜 、薄荷 ,加 祛风 解表 ,透 疹 消疮 之荆芥及祛风 解表 ,胜 湿止痛 之防风 。益 气功 能减 ,但解
5 ,柴胡 5 ,前胡 1g g g 0 ,桔梗 5 ,川芎 5 , g g 茯苓 1g 0 ,白芷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药物疗效评估和辨证施治案例分享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药物疗效评估和辨证施治案例分享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药物疗效评估和辨证施治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儿童皮肤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儿童皮疹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以其独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儿童皮疹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广大患儿家长们的信赖。

本文将评估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药物疗效,并分享一些经典的辨证施治案例。

一、湿疹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初患年龄多在婴幼儿期。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由于湿邪内停、脾虚湿浊所致,故治疗时以祛湿、健脾为主要方法。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有小儿清热泻火汤、小儿痒疹丸等。

通过临床观察,这些方剂在缓解湿疹症状、改善皮肤状况方面疗效显著,且多数可防止复发。

例如,一位3岁男童患湿疹已有两年,多次就医未见好转。

经中医辨证辨证,诊断为“湿热郁闭”。

采用小儿清热泻火汤治疗,坚持服药一个疗程,湿疹症状明显减轻,宝宝整体情况改善,再配合一些中药外用药物,逐渐康复。

二、风疹风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性疾病,多见于儿童。

中医认为,风疹是因风热病邪外袭所致,常表现为皮疹、发热、咳嗽等症状。

治疗时需清热祛邪、活血化瘀。

常用的方剂有连翘赤小豆汤、薏苡附子散等。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治疗风疹可减轻病毒感染的炎症反应,促进病灶修复,提高免疫力。

举个例子,一位6岁女童患风疹后,出现持续性的皮疹和发热症状。

经中医辨证,诊断为“风热犯肺”。

采用连翘赤小豆汤进行治疗,同时结合清热解毒的中药外用药物,皮疹逐渐消退,体温也恢复正常。

三、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儿童也是常见患者之一。

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风热、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表现为丘疹、水肿、瘙痒等症状。

治疗时以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为主要方法,常用的方剂有荨麻疹汤、生脉散等。

例如,一位8岁男童患荨麻疹已有半年,反复发作,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

经中医辨证,诊断为“湿热蕴肌”。

采用荨麻疹汤进行治疗,连续服药两周后,荨麻疹逐渐消退,瘙痒感明显减轻。

皮肤科常见病

皮肤科常见病
气滞血瘀型 【证见】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眠不宁,精神疲乏。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各12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延胡索9克,川芎、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疼痛较甚,舌有瘀斑者,加桃红、川红花各9克,三七末3克(冲)。
(2)胃肠湿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处方:茵陈10克,黄柏7克,知母9克,枇杷叶9克(包),生地30克,黄芩9克,丹皮9克,黄柏12克,米仁20克,茯苓12克,制大黄9克,生甘草3克。 加减:有脓头形成加蒲公英、蚤休;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纳呆乏味者加山楂、炙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水湿敷患处。 疗效: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共治疗417例,基本痊愈286例,显效76例,有效4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8.3%。 常用成方:三黄汤、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胃散、承气汤等。
血热瘀滞 治法:清热凉血化瘀。 处方:丹参30克,生地36克,赤芍15克,土大黄15克,当归尾9克,红花6克,丹皮12克,蛇舌草15克,凌霄花10克,生甘草3克。 加减:搔痒甚者加地肤子、苦参;疤痕形成加马勃、牡蛎、皂刺。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78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8%。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
痤 疮
临床特点: 损害呈多形性,最早典型皮损为位于毛囊口的粉刺,分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两种,在发展过程中可产生红色丘疹、脓皰、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 皮损好发颜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颏部,其次为胸背和肩胛间节,对称分布。

过敏性紫癜病历演讲稿范文

过敏性紫癜病历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过敏性紫癜病历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方案也相对复杂。

以下是我对一例过敏性紫癜病历的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病历摘要:患者,男,12岁,主因“发现皮肤紫癜1周,伴关节疼痛、腹痛1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紫癜,主要分布在双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部分融合成片。

患者自诉关节疼痛,以下肢关节为主,活动受限。

1天前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疼痛位于脐周,无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

无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个人史:患者平素饮食规律,无烟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皮肤:双下肢及臀部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紫癜,呈对称性分布,部分融合成片。

关节:双膝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

腹部:脐周压痛,无反跳痛。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8×10^9/L,红细胞计数4.0×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

2. 尿常规:红细胞 (+++),白细胞 (+),隐血试验 (+++)。

3.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正常。

4. 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阴性。

5. 血培养、尿培养阴性。

诊断:过敏性紫癜。

治疗:1. 抗过敏治疗:给予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减轻过敏反应。

2. 保护关节: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关节疼痛。

3. 保护胃肠:给予奥美拉唑、胃复安等药物,保护胃肠道。

4.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等症状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患者皮肤紫癜逐渐消退,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腹痛症状消失。

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

分析: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皮肤周报总结范文

中医皮肤周报总结范文

一、本周工作概述本周,中医皮肤科共接诊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

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最小患者为2岁,最大患者为82岁。

本周接诊病例主要包括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二、病例分析1. 湿疹本周共接诊湿疹患者30例,占本周总病例的25%。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张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周湿疹患者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外用及针灸为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银屑病本周共接诊银屑病患者20例,占本周总病例的17%。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银屑病属于“白疕”范畴,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本周银屑病患者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外用及紫外线照射为主,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 痤疮本周共接诊痤疮患者15例,占本周总病例的12.5%。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病因可能与激素水平、皮脂分泌、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痤疮属于“粉刺”范畴,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本周痤疮患者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外用及局部药物涂抹为主,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4. 荨麻疹本周共接诊荨麻疹患者10例,占本周总病例的8.3%。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可能与过敏原、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风疹块”范畴,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本周荨麻疹患者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外用及抗过敏药物为主,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5. 带状疱疹本周共接诊带状疱疹患者5例,占本周总病例的4.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属于“缠腰龙”范畴,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本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外用及抗病毒药物为主,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皮疹辨疾病

皮疹辨疾病

皮疹辨疾病
包佐义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皮疹辨疾病文/包佐义图/呼延敬皮疹是不少儿童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

但皮疹颜色、形态、出现的部位和出疹的顺序以及皮疹持续的时间,却因疾病的不同而有其特点和规律,从这些特点和规律中可以辨别出不少婴幼儿的疾病。

1风疹发热1~2天后,皮疹先从颜面开始迅速波及躯...
【总页数】1页(P6)
【作者】包佐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4
【相关文献】
1.瘙痒性皮疹辨治4例 [J], 彭小平;李勇华
2.林丽珠辨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经验探析 [J], 余国芳;林丽珠
3.PD-1抑制剂相关性皮疹辨治体会 [J], 赖祎;周河燃;郭俊华;黄挺
4.《医家赤帜益辨全书》辨治耳鼻喉科疾病初探 [J], 欧家霖;邓琤琤;洪静
5.中医辨病、辨证、辨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回顾与思考 [J], 刘戴维;崔慧娟;李占林;樊捷婷;耿艳琴;范怿洁;冯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静安主任医师外治小儿顽固性皮疹经验

王静安主任医师外治小儿顽固性皮疹经验

王静安主任医师外治小儿顽固性皮疹经验
林艳;刁本恕;周家骧;李小嘉;黄映君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7(33)1
【摘要】小儿顽固性皮疹是皮肤呈多形性的丘疹、疱疹,此起彼伏,瘙痒不断或瘙痒交作,或滋水流溢为主证的一类疾病。

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多见于春末夏秋时节。

本病不外风热邪气淫于肌表,湿热蕴蒸肌腠,或湿热火毒干及血分而成。

但因其出疹部位,或疹子形态分布各具特点,所以其证又各有名称,如“浸淫疮”“旋耳风”“肾囊风”“粟疮”“癞风”“血风”等。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林艳;刁本恕;周家骧;李小嘉;黄映君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17;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17;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
【相关文献】
1.刘晓萍主任医师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经验拾零
2.王静安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急症经验
3.王静安小儿外治学术经验学术思想探析
4.王静安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5.王熙国主任医师诊治小儿泄泻经验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皮肤出疹该如何鉴别

小儿皮肤出疹该如何鉴别

小儿皮肤出疹该如何鉴别
王小衡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05()9
【摘要】立夏时节,刚满周岁的儿子着凉后“感冒”了,连续发高烧3天,测量体温在39℃左右,在附近医院接受输液和抗炎治疗,第三天热退时我们发现孩子胸背上长出许多淡红色疹子,医生最后诊断为幼儿急疹。

请问,小儿皮肤出疹见于哪些疾病?该如何鉴别?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小儿;皮肤出疹;皮疹;全身性疾病;传染病
【作者】王小衡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
【相关文献】
1.鉴别小儿出疹性疾病的方法 [J], 孟小英;
2.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J], 尼嘎尔·阿不利孜;等
3.鉴别小儿出疹性疾病 [J], 吴水冰;李金才
4.皮肤镜在毛发红糠疹与斑块型银屑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陈洁
5.中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24)——出疹皮肤瘙痒 [J], 朱文锋;朱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感染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局部增殖 ↓
初次病毒血症( 2~3d) ↓
局部和远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增殖( 3~5d) ↓
第二次病毒血症( 5~7d) ↓
靶器官(皮肤、肺)繁殖 →各种症状( 7~14d) (病毒细胞毒、特异性 Tc 作用、IC损伤血管内皮 )
↓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病毒血症消退,脏器内病毒消除( 15~17d)
出疹性疾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
禹州市人民医院儿童分院 李占周整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原特点、致病机制;
熟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病原学诊断;
掌握临床特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介绍:麻疹
麻 疹(Measles)
定义: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 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临 床特征:发热、流涕、结膜 炎、咳嗽、麻疹黏膜斑、全 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 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PPD假阴性
病原学 (etiology)
measles virus——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单股负链RNA 6种结构蛋白: M、F、H、N、P和L蛋白。 H:与细胞受体结合,具血凝功能 F:与病毒细胞融合和溶血特性有关 M:参与病毒释出 15个基因型;一个血清型 体外抵抗力弱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机体免疫反应(一)
特异性IgM:发热后2~3d → 30~特异性IgG:同时或稍晚出现,长期维持 SIgA:呼吸道粘膜可分泌 细胞免疫 :CD8+杀伤性T细胞
CD4+T细胞→细胞因子 Th1→Th2反应 病后获终身免疫
机体免疫反应(二)
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 出疹开始,持续6~7周 免疫抑制机制: IL-12表达下降→Th1反应↓、Th2反应↑ 后果:结核病恶化
传染源: 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 5天-出疹后 5天 并发肺炎:出疹后 10天
传播途径: 飞沫 间接:日用品、玩具
易感者和流行特征: ≤9y多见(≥90%) 普种疫苗后发病率和病死率↓↓; 流行周期性消失 发病年龄两端上升 (<8m; >15y);
致病机制
(pathogene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