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
[内容摘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决定着学校的面貌。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变量,时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效果产生能动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给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和迫切。。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及和谐合作。
[关键词] 新课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与学校教育相伴生,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教育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它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学校教育是人学,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人文教育工程”,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教”的外化过程与学生“学”的内化过程的完美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启动和渐趋深化,无疑会引发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新课程在课改新理念指导下,教材编排上突出探究性,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合作、交流、提问、实验等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就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质、体、美的和谐发展。第(二)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也非常清楚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呢?
一、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字面上看来是师生双方平等对待,不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学生一般不敢也不会歧视教师(极少数顽劣学生除外),
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渗透着这样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逻辑起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从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理解宽容——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理解和宽容是双向的,但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要理解和宽容。对教师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了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们的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我也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由于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局限,很多成年人可以想到、做到的事情,他们往往想不到也做不到。很多事情成年人不去想、不去做,他们却非常好奇地想到了、去做了。这就是师生关系为什么需要理解宽容的原因。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发展可能性的,作为教师不能对某些学生放弃这种发展的可能,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理解宽容是教师度量的体现,也体现着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当然,理解宽容绝不是包庇纵容、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育手段。对于关系到学生现在与未来人格的,比如意识、品行、情感、理想、毅力等,要严格,要一丝不苟,要抓住不放。对于反映学生天真烂漫童心、童举的,比如追逐打闹、偶犯错误、甚至故意恶作剧的,要宽容或点到为止,不要揪住不放。教师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教育教学中才会出现来自师生双方的宽容,课堂才会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
三、互尊互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师生之间首先是朋友关系,是一个大朋友有责任帮助小朋友,小朋友有义务接受大朋友帮助
的关系。既然是朋友,就要相互尊重。时代的发展,使得老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学生的活跃,使得老师的尊崇神圣受到无意的亵渎。“相互尊重”主要在于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交往的需要,学生具有成材的需要,教师要从尊重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要。此外,对学生的不尊重往往会衍生出一系列体罚行为。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需要,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换来学生一颗平静的心。“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老师怀有尊重、崇敬的心态,老师的话就愿意听从,坚信不移,并且乐于实践。
四、和谐合作——新型师生关系的表征
所谓和谐合作是指新课程下师生间应是和谐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师生间的互相友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尤其强调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现代信息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信息的流动才是高效的,该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的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润滑剂、催化剂: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心态指导下,在“授之以渔”的同时“获人之渔”;学生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和善于创新。
综上所述,要构建一个新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新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承鳌:《现代教育新概念:“学道尊严”》(教师报)
3、张荣伟:《师生关系转型论》(教师报)
4、黄庆坤:《新世纪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