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块二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模块训练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高中物理模块训练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模块综合测评(分值:100分)1.(3分)用遥控器调换电视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A .红外报警装置B .走廊照明灯的声控装置C .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 .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A [红外报警装置是传感器把光信号(红外线)转化成电信号;走廊照明灯的声控装置是传感器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是把位移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是把温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2.(3分)如图(a)所示,有一个面积为100 cm 2的金属圆环,电阻为0.1 Ω,圆环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且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相垂直,在A →B 过程中,圆环中感应电流I 方向和流过它的电荷量q 为( )A .逆时针,q =0.01 CB .逆时针,q =0.02C C .顺时针,q =0.02 CD .逆时针,q =0.03 CA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再由题图(b)可知ΔB =(0.2-0.1)T =0.1 T ,所以q =I Δt =ΔΦR =S ΔB R=0.01 C 。

] 3.(3分)三角形导线框abc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规定线框中感应电流i 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下列i ­t 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C DB [磁通量均匀变化,所以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因为第1 s 内向里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规定的负方向,1~3 s 时间内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即规定的正方向,选项B 正确。

]4.(3分)如图所示,L 为电阻很小的线圈,G 1和G 2为内阻可不计、零点在表盘中央的电流计。

当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表的指针皆偏向右方。

2023年版高中物理最新教学大纲

2023年版高中物理最新教学大纲

2023年版高中物理最新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 通过研究物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分析和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其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模块一:力学- 物体的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抛运动- 物体的圆周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万有引力模块二:热学- 温度和热量-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量和功的关系- 理想气体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机和热效率模块三:光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偏振和色散- 光的电磁波理论- 光的光电效应和光谱学模块四:电磁学- 电荷和电场- 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差- 电流和电路- 电阻、电功率和欧姆定律-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三、教学方法- 授课结合实验,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理解。

-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其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提高其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评价方式-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 考试评价:包括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等。

- 项目评价:包括科研项目和实验设计等。

- 个人评价:包括研究笔记、课外阅读和讨论参与等。

五、教材参考- 《高中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实验教程》- 《物理常识读本》- 《物理实验设计与分析》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力学模块、热学模块- 第二学期:光学模块、电磁学模块以上为2023年版高中物理最学大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的学习反思在物理必修这个模块中,一共包含三个主题。

它们分别是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本模块也属于共同必修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

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施新课程以来,既看到了新课程给同学的带来的可喜的变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困惑。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及实施建议》这门课的学习,使我我把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又一次如实的呈现并引起引起了我的再一次的思考。

认真学习新课程,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理解新课程的内涵,避免老师的课堂“穿新鞋、走老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直接体验。

了解科学家发现知识过程的辛酸苦辣,这是一种替代体验。

通过直接体验、替代体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投身科学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增加了一些近代物理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在经典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有他的局限性,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这些内容尽管学生可能是半懂不懂,但并不影响他的教育效果。

就如同在物理学大厦上开了几扇窗户,而阳光迟早会从窗户射进来,学生的视野会从这扇窗户延伸出去。

区别对待“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专栏这些专栏中,有一些是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有些对建立基本概念很有好处,有一些体现了科学的方法,很多“做一做”栏目对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很有好处,也有一些介绍了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极好的教学资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价值。

而对一些与学生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距较远的内容,课上一时也搞不太清楚,则在课后鼓励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高中物理二级培训模块样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二级培训模块样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二级培训模块样题及参考答案模块二知识与技能(二)试题一单选题1 高中物理选修系列分为_____个模块A . 8B . 9 C. 10 D. 112高中物理选修系列分为____个子系列A.2B. 3C. 4D. 53. 高中物理:选修3 - 1 ,选修3 - 2 ,选修3 - 3 ,选修3 - 4 ,选修3 - 5 为第三个子系列,该系列____A.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B.侧重从技术应用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C.它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进一步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1分_____章.A.2B.3C.4D.5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2分_____章.A.2B.3C.4D.5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3分_____章.A.2B.3C.4D.5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4分______章.A.2B.3C.4D.58.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5分______章.A.2B.3C.4D.59.下列内容哪些在高中物理选修3—5中:()A.曲线运动; B.万有引力与航天;C.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D. 动量守恒定律10.“原子结构”“原子结构”被安排在选修:()A.3—1B. 3—2C. 3---3D. 3--4E. 3--511.“机械振动”“机械波”被安排在选修:()A.3—1B. 3—2C. 3---3D. 3--412.“光”被安排在选修:()A.3—1B. 3—2C. 3---3D. 3--41. C2. B3. C4. B5. B6. C7. D8. C9.D 10.E 11。

D 12.D二、判断题1 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

2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3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数学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4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方法,为物理学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工具。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

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解读在物理2这个模块中,一共包含三个主题。

它们分别是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机械能和能源、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本模块也属于共同必修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

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一.抛体运动: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下这条标准:“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第二个是抛体运动。

对于抛体运动,没有具体的说明是平抛、斜抛还是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功,而核心是“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因此,在这里,高中物理新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不仅仅要强调对知识的掌握,还强调对科学方法的学习。

这条标准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去分析问题。

学生一旦学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问题,学生也就掌握了分析抛体运动的钥匙,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分析有关斜抛、平抛的一些问题。

也就是说,这部分标准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相当的弹性。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斜抛是不要求的,包括现在的考纲也是不要求斜抛的。

但在课程标准里,上抛下抛、平抛斜抛作为一个整体的抛体运动提出来,似乎涵盖了斜抛。

我们提出斜抛,主要是认为斜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平抛则是一种很特殊的运动。

因此,为了加强物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联系并解释生活现象,我们把斜抛涵盖进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想以前那样有繁琐的数学计算,更多地还是希望学生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用以解释斜抛、平抛、上、下抛等相关的运动。

斜抛运动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并不要求学生去进行复杂的计算。

假设你的教学对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课时也是允许的,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也是可以的。

但目前大家都在反映课时紧、压力大、负担重的情况,像这样的负担就应该酌情剪掉。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模块综合试卷二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模块综合试卷二

模块综合试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大名一中月考)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方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非常小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 .定义加速度a =Δv Δt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 和Δt 无关 答案 C2.某短跑运动员参加100 m 竞赛,测得他在5 s 末的速度为10.4 m /s ,在10 s 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 m/s ,整个比赛过程,关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等于10 m /sB .可能等于10.2 m/sC .一定大于10.3 m /sD .可能等于10.4 m/s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 m ,时间为10 s ,则平均速度v =x t=10 m/s ,A 正确. 3.(2019·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滑雪者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已知他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其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 ) A.2+12v B .(2+1)vC.2vD.12v 答案 C解析 设斜面的长度为x ,滑雪者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 ·x 2,v ′2=2ax ,联立两式解得v ′=2v ,C 正确.4.如图1所示,一长直木板的上表面一端放有一小木块,当木板以远离木块的另一端O 为轴,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α角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转过的角度α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图1答案 C解析木块开始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 f=mg sin α;当木块相对木板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F f=μmg cos α,又知α角在增大,故C正确.5.(2019·双鸭山一中高一上期末)两辆汽车a、b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行,两车运动的v-t 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a、b曲线关于它们两交点的连线对称,且在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在t1~t2这段时间内的任意时刻,a车与b车的加速度都相同C.在t2时刻,两车再次处于同一位置D.在t1~t2这段时间内,a车始终在b车前面答案 D解析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t2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在t1~t2这段时间内的任意时刻,a车与b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B错误;在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且在t1~t2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始终大于b的位移,所以在t1~t2这段时间内,a车始终在b车前面,在t2时刻,两车不会处于同一位置,故C错误,D正确.6.(2019·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两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叠放在一起,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两木块一起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如图3(a)所示.现取走木块B,在木块A上施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恒力F1,F1=mg(g为重力加速度).木块A仍在上述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如图(b)所示.下列关于a1和a2的关系,正确的是()图3A.a2=2a1B.a2=a1C.a2>2a1D.a1<a2<2a1答案 A解析题图(a)中,对A、B整体有F-2μmg=2ma1,题图(b)中,对A,有F-μ(F1+mg)=ma2,且F1=mg,联立可得a2=2a1,A正确.7.(2019·安徽舒城中学高一期中)如图4所示,半径为3R的半圆柱体P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于P上的光滑小圆柱体Q质量为m,半径为R,此时竖直挡板MN恰好与P、Q相切,重力加速度为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4A.Q受到的P的弹力为33mgB.Q受到的挡板MN的弹力为33mgC.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且P仍静止时,P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变D.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且P仍静止时,Q受到P的弹力变小答案 B解析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挡板MN的支持力F N1和P对Q的支持力F N2,如图,由几何关系得:cos θ=0.5,所以θ=60°根据平衡条件得:F N1=mgtan θ=33mg,F N2=mgsin θ=233mg,故A错误,B正确;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 f=F N1=mg tan 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小,故F f变大,由F N2=mgsin θ可知,F N2变大,故C、D错误.8.(2020·泊头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两质量均为m的物块A、B用轻弹簧连接起来用细线悬挂在升降机内,如图5所示.升降机以大小为a=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某时刻细线突然断裂,则在细线断裂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图5A.-2 m/s2,2 m/s2B.-12 m/s2,2 m/s2C.-24 m/s2,0 D.-22 m/s2,2 m/s2答案 D解析在细线断裂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F1-2mg=2ma对B有:F2-mg=ma解得:细线拉力F1=2m(a+g)弹簧弹力F2=m(a+g)在细线断裂瞬间,F1突然消失而F2和A、B的重力不变,则A受到的合力大小F1′=F2+mg=2mg+ma加速度a A=-(2g+a)=-22 m/s2在此瞬间B的受力不变,加速度不变,为2 m/s2.选项D正确,A、B、C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6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像,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图6A.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3 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C.A、B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答案CD解析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3 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 s末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物体B 在3 s内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则3 s内B的平均速度大于A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在减速阶段A的加速度a A=-2 m/s2,B的加速度a B=-1 m/s2,故|a A|∶|a B|=2∶1,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1~3 s内A、B两物体位移相等,且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所以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故D正确.10.如图7所示,质量均为m=1 kg的两滑块A、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结实的轻质细线相连,轻杆OA、OB放在滑块上,且可绕铰链O自由转动,两杆长度相等,夹角θ=60°,g取10 m/s2,当竖直向下的力F=150 N作用在铰链上时()图7A.A滑块对地面的压力为85 NB.A滑块对地面的压力为75 NC.A、B滑块间细线的张力为25 3 ND.A、B滑块间细线的张力为50 3 N答案AC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两个细杆的作用力进行合成,有F A cos θ2+F B cosθ2=F,且F A=F B,故F A=F B=F2cosθ2=1502×32N=50 3 N,所以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mg+F A cos θ2=85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滑块对地面的压力为85 N,滑块间细线的张力F′=F A sin θ2=25 3 N,故A、C正确.11.如图8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该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B.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D.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答案ACD解析三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对a、b、c系统:F=3μmg,对b、c系统:F T=2μmg,则:F>F T,即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故A正确;c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当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F′=1.5F=4.5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b、c系统:F′-3μmg=3ma,对c:F f=ma,解得:F f=0.5μmg,故C正确;剪断轻绳后,b、c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对b、c 系统:2μmg=2ma′,对c:F f′=ma′,解得:F f′=μmg,故D正确.12.如图9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水平传送带始终保持v=0.4 m/s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2,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行李经过2 s到达B处C.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 m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 2 s才能到达B处答案AD解析对行李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μmg=ma,得a=2 m/s2,故A正确;行李加速时间t 1=v a =0.2 s ,加速运动位移x 1=12at 12=12×2×0.22 m =0.04 m ,匀速运动时间t 2=x -x 1v =2-0.040.4 s =4.9 s ,可得到达B 处需要的总时间t =t 1+t 2=5.1 s ,故B 错误;行李加速过程中传送带运动的距离x 1′=v t 1=0.4×0.2 m =0.08 m ,Δx =x 1′-x 1=0.04 m ,摩擦痕迹长度为0.04 m ,C 错误;行李一直加速用时最短,x =12at min 2,t min =2x a =2×22s = 2 s ,故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2020·四川棠湖中学高一月考)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及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动橡皮条,将结点拉到O 点,如图10甲所示 .图10(1)如果没有操作错误,图乙中F ′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则图乙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3)在同一对比实验的两次操作中,O 点位置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变动.(4)如图丙,使弹簧测力计b 从水平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至竖直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 点位置和弹簧测力计a 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a 、b 的读数变化是________.A .a 增大,b 减小B .a 减小,b 增大C .a 减小,b 先增大后减小D .a 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1)F ′(1分) (2)B(1分) (3)不可以(2分) (4)D(2分)14.(8分)(2019·武宣县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 Hz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图11(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s 1=2.02 cm ,s 2=4.00 cm ,s 3=6.01 cm ,则B 点的速度为v B =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 与小车质量M 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图12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1M 图线.从a -1M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________ 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m·s -21.2 1.1 0.6 0.4 0.3 1M /kg -1 4.0 3.62.0 1.4 1.0图12答案 (1)B(2分) (2)0.301(2分) (3)见解析图(2分) 0.30(2分)解析 (2)由题意可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5T =5f=0.1 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B 点的瞬时速度v B =s 1+s 22t =0.020 2+0.040 00.2m /s =0.301 m/s (3)利用描点法画出图像如下所示,由图像可知,a -1M 图线过原点,合外力等于图线的斜率,大小为F 合=1.24 N =0.30 N. 15.(8分)(2019·四川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期末)如图13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A 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 2的物体B 相连,连接A 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B 左侧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B 右侧与竖直墙壁相连的轻绳保持水平,此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 所在的桌面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13(1)细绳对物体A 的拉力大小;(2)A 物体受到的桌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答案 (1)m 2g sin θ (2)(m 1-m 2)g m 2g tan θ解析 (1)A 、B 都静止,均处于平衡状态,对B 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F T sin θ=m 2g (2分)解得绳子上的拉力F T =m 2g sin θ,即细绳对物体A 的拉力大小也是m 2g sin θ.(1分) (2)对A 进行受力分析有:竖直方向:F T sin θ+F N =m 1g (2分)水平方向:F T cos θ=F f (1分)解得A 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大小:F N =(m 1-m 2)g ,A 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 f =m 2g tan θ.(2分) 16.(10分)(2019·寻甸县第五中学高一期末)一辆货车以8 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 m 处有一辆客车以72 km/h 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车司机发觉后立即踩下刹车,但客车要滑行2 000 m 才能停止.(1)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计算后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答案 (1)0.1 m/s 2 (2)会相撞解析 (1)设v 2=72 km /h =20 m/s ,由v 22-v 02=2ax (2分)得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022×2 000m /s 2=0.1 m/s 2(1分) (2)假设不相撞,设两车达到共同速度用时为t ,则v 2-at =v 1(2分)t =120 s(1分)货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x 1=v 1t =8×120 m =960 m(1分)客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x 2=v 2t -12at 2=1 680 m(1分) 位移大小关系:x 2=1 680 m>600 m +x 1=1 560 m ,故会相撞.(2分)17.(12分)如图14,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 =2 m /s 匀速运行,在A 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6 s ,物体到达B 处,AB 相距L =10 m ,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图14(1)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2)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3)若物体是煤块,求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答案 (1)2 s (2)0.1 (3)2 m解析 (1)由题意可知,物体从A 到B 先经历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皮带达到相同速度,匀速运动到B 端,设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t所以v 2t +v (6 s -t )=L (3分) 代入数据得:t =2 s(1分)(2)在匀加速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 =ma (1分)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v =at (1分)联立得:μ=0.1(1分)(3)在匀加速阶段,皮带上表面相对于地面的位移x =v t =4 m(2分)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x ′=12at 2=2 m(2分) 所以物体在皮带上的划痕长度Δx =x -x ′=2 m .(1分)18.(16分)(2020·四川高一期末)如图15甲,质量m =2 kg 的物体置于倾角θ=30°的足够长且固定的斜面上,t =0时刻,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t =1 s 时刻撤去力F ,物体运动的部分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图15(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力F 的大小;(2)求t =6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3)求物体返回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 (1)3548 N (2)6 m/s (3)4 6 m/s 解析 (1)设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2分)撤去力后,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2分)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a 1=Δv 1Δt 1=16 m/s 2(1分) a 2=Δv 2Δt 2=8 m/s 2(1分) 代入解得F =48 N(1分)μ=35(1分) (2)根据v -t 图像可知,3 s 末物体速度减为零,之后物体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30°-μmg cos 30°=ma 3(2分)解得a 3=2 m/s 2(1分)再过3 s ,由速度时间公式得v =a 3t =6 m /s ,故物体6 s 末速度大小为6 m/s.(1分)(3)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前3 s 的位移为x m =12×3×16 m =24 m(1分) 返回过程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公式有v 32=2a 3x m (2分)解得返回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3=4 6 m/s.(1分)。

高中物理 模块二 相互作用 考点3 摩擦力试题高中全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模块二 相互作用 考点3 摩擦力试题高中全册物理试题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考点3 摩擦力考点3.1 静摩擦力(1)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接触且挤压,即存在弹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物体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4)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 m之间,即0<F≤F m.(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 m,其大小于物体刚要运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最小外力.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相对静止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有静摩擦力产生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为零如右图所示,地面上静止叠放着A、B两个物体,力F作用在A上时,A、B仍然静止,试分别分析A、B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答案】f BA=F,向左;f AB=F,向右;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于F如下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的施力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物体保持静止,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摩擦力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 N直接计算D.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多选)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A、B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的墙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B物体对A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F增大时,A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C.若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则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墙对A的摩擦力D.不论A、B的重力哪个大,B受到的摩擦力一小于墙对A的摩擦力如下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A.0 B.mg C.mg/2 D.mg/4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 )A.10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右D.0如图所示,一质量m=0.20 kg 的物体,在F1、F2两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6 N.若F1为0.6 N,则F2不可能是( D )A.0.2 N B.0.6 N C.0.7 N D.1.3 N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答案

-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答案一、1. C 点拨:两个运动的初速度合成与加速度合成图如答图1所示,当a 与v 重合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a 与v 不重合时,物体做抛物线运动。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两个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的具体数值及方向,所以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故正确答案为C 。

2. A 点拨: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外力一定指向弯曲一侧,如果是轨迹a,质点所受外力方向一定是变化的,跟题干质点受到恒力作用矛盾,故不可能是轨迹a 。

3. D 点拨: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gt v y =。

所以选项D 正确。

4.BC 点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 D 点拨:由R T 4R G 222πm Mm =得,2234T G R πM =,所以41641T T R R 332B2A B ===A ;又因为3322242TGMGMT TR v πππω===,所以1218T T v v 33A B B ===A 。

6. D 点拨:设1S 和2S 的质量分别为1m 、2m ,对于1S 有221121r )T 2(r m m G m ⋅=π,得212224m GTr r π=。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到双星系统上,紧紧抓住一方对另一方的引力是另一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7.BC 点拨: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最小发射速度;而在卫星中的所有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因此在卫星中物体的质量不变。

8.A 点拨: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根据功的公式αcos Fx W =,外力做功一定为零,故A 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是变速运动,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但由于跟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动能不变,故B 、C 、D 错误。

9.CD 点拨: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在尚未打开降落伞的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向下运动,重力对运动员做正功,-2-重力势能减少,空气阻力对运动员做负功;由于重力大于空气阻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其动能增加,故A 、B 错,C 、D 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二检测:模块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试卷

高中物理必修二检测:模块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试卷

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解析: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变,故选项C错误.由于在D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则在C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以质点由C到D速率减小,即C点速率比D点大,故选项A正确.在A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也为钝角,故选项B错误.而从B到E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故选项D错误.答案:A2.如图所示,两个相对的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A.1∶1B.4∶3C.16∶9 D.9∶16解析:两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均落在斜面上,则对于A球有tan 37°=yx=12gt2Av0t A=gt A2v0,解得t A=2v0tan 37°g,同理对于B球有t B =2v0tan 53°g,则t At B=tan 37°tan 53°=916,故D正确.答案:D3.如图所示,河水流动的速度为v,且处处相同,河宽度为a,在船下水点A的下游距离为b处是瀑布,为了使小船安全渡河(不掉到瀑布里去),本题中小船速度均指静水中的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bv,此时小船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 max=a vbB.小船沿y轴方向渡河,位移最小,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 max =a vbC.小船沿轨迹AB运动,位移最大,时间最长,速度最小,最小速度v min =a v bD .小船沿轨迹AB 运动,位移最大,速度最小,最小速度v min =a v a 2+b 2 解析:小船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a v 船,A 错误;小船沿y 轴方向渡河,位移最小,此时船头与河岸有一定夹角,指向上游,即小船的两个分速度夹角为钝角,合速度比两分速度夹角为锐角时小,故不是最大速度,B 错误;小船沿轨迹AB 运动位移最大,但渡河的时间由船速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此时船速有最小值,即当船速方向与AB 垂直时,船速最小,由相似三角形,得a v min =a 2+b 2v ,解得v min =a va 2+b 2,C 错误,D 正确.答案:D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前一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功率为P 1,后一段时间内的功率为P 2,已知在两段时间内发动机做的功相等,则在全部时间内发动机的平均功率为( )A.P 1+P 22B.P 1P 2C.P 1P 2P 1+P 2D.2P 1P 2P 1+P 2 解析:平均功率P =2W t 1+t 2,又t 1=W P 1,t 2=W P 2,故P =2P 1P 2P 1+P 2,故选项D 正确.答案:D5.以一定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f,则从抛出至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 B.-F f hC.-2F f h D.-4F f h解析:上升阶段,空气阻力做功W1=-F f h.下落阶段空气阻力做功W2=-F f h,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W=W1+W2=-2F f h,故C选项正确.答案:C6.质量为2×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 N,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汽车的最大速度是10 m/sB.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 s末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32 kWC.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为10 sD.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其速度为5 m/s时,加速度为8 m/s2解析:当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根据P=f v m得,汽车的最大速度v m=Pf=80 0004 000m/s=20 m/s,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4 000 N+2 000×2 N=8 000 N,第2 s末的速度v=at=2×2 m/s=4 m/s,第2 s末发动机的实际功率P=F v=8 000×4 W=32 kW,故B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v=PF=80 0008 000m/s=10 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va=102 s =5 s ,故C 错误;当汽车速度为5 m/s 时,牵引力F =P v =80 0005N =16 00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的加速度a =F -f m=16 000-4 0002 000m/s 2=6 m/s 2,故D 错误.选B. 答案:B7.质量为m 的滑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 ,若滑块与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A .μmgB .μm v 2RC .μm ⎝ ⎛⎭⎪⎫g +v 2RD .μm ⎝ ⎛⎭⎪⎫v 2R -g 解析:滑块经过碗底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R ,则碗底对球支持力F N =mg +m v 2R.所以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 =μF N =μ⎝⎛⎭⎪⎫mg +m v 2R =μm ⎝⎛⎭⎪⎫g +v 2R ,故选C. 答案:C8.一质量为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B .第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 JC .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 s 末与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5解析:0~1 s 内,质点的加速度a 1=F 1m =31 m/s 2=3 m/s 2,则质点在0~1 s 内的位移x 1=12a 1t 21=12×3×1 m =1.5 m ,1 s 末的速度v 1=a 1t 1=3×1 m/s =3 m/s ,第2 s 内质点的加速度a 2=F 2m =11m/s 2=1 m/s 2,第2 s 内的位移x 2=v 1t 2+12a 2t 22=3×1 m +12×1×1 m =3.5 m ,在0~2 s 内外力F 做功的大小W =F 1x 1+F 2x 2=3×1.5 J +1×3.5 J=8 J ,可知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P =W t =82W =4 W ,故A 正确;第2 s 内外力做功W 2=F 2x 2=1×3.5 J =3.5 J ,故B 错误;第1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P 1=F 1v 1=3×3 W =9 W ,第2 s 末的速度v 2=v 1+a 2t 2=3 m/s +1×1 m/s =4 m/s ,则外力的瞬时功率P 2=F 2v 2=1×4 W =4 W ,可知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不是最大,第1 s 末和第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故C 、D 错误.答案:A9.长为0.5 m 的轻杆,其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连有质量m =2 kg 的小球,它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通过最高点时,v =1 m/s ,小球受到杆的力是(g 取10 m/s 2)( )A .16 N 推力B .16 N 拉力C .4 N 推力D .4 N 拉力解析:小球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设杆的弹力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N =m v 2L ,解得F N =mg -m v 2L =2×10 N -2×120.5N =16 N ,故球受到杆竖直向上的推力作用,大小为16 N ,选项A 正确.答案:A10.如图所示,两颗星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 .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D .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解析:根据F 万=F 向,对m 1得G m 1m 2L 2=m 1v 21r 1=m 1r 1ω2,对m 2得G m 1m 2L 2=m 2v 22r 2=m 2r 2ω2,又r 1+r 2=L ,由以上各式得v 1v 2=r 1r 2=m 2m 1=23,A 错误.由于T 1=T 2,故ω=2πT 相同,B 错误.r 1=25L ,r 2=35L ,C 正确,D 错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11.我国已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A点采取措施,降至近月点高度为h的椭圆轨道Ⅱ上,如图所示.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Ⅰ上需加速才能降至椭圆轨道ⅡB.“嫦娥三号”在图中椭圆轨道Ⅱ上的周期为(2R+H+h)38(R+H)3TC.月球的质量为4π2(R+H)3GT2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R(R+H)3TR解析:“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运动,要使其沿椭圆轨道运动,“嫦娥三号”需做近心运动,故在轨道Ⅰ上需要对“嫦娥三号”减速,“嫦娥三号”才可以沿轨道Ⅱ运动,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得“嫦娥三号”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的周期应满足TⅠTⅡ=(R+H)3⎣⎢⎡⎦⎥⎤12(2R+H+h)3,TⅠ=T,解得TⅡ=(2R+H+h)38(R+H)3T,故B正确;“嫦娥三号”在图中轨道Ⅰ上运动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 +H )2=m 4π2T 2(R +H ),解得月球的质量为M =4π2(R +H )3GT 2,故C 正确;据G Mm R2=m v 2R ,得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GM R =2πR (R +H )3TR,故D 正确. 答案:BCD1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 为水平直径,cd 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 )A .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B .只有在a 、b 、c 、d 四点,物块受到合外力才指向圆心C .从a 到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 .从b 到a ,物块处于超重状态解析:在cd 两点处,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在其他位置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作用,故A 错误;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故B 错误;从a 运动到b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所受木板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 正确.从b 运动到a ,向心加速度有向上的分量,所以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故D 正确.答案:CD13.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飞船在半径为4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半径约为R 的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A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等于12g 0R B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速率C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加速度D .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Ⅰ∶T Ⅲ=4∶1解析:根据G Mm (4R )2=m v 214R ,得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 1=GM 4R ,又GM =g 0R 2,解得v 1= g 0R 4=12g 0R ,故A 正确;根据G Mm r 2=m v 2r ,解得v = GM r,飞船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的速率关系为v Ⅲ>v Ⅰ,飞船在轨道Ⅱ上的B 处减速进入轨道Ⅲ,则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速率,故B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G Mm r 2m =GM r2,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加速度,故C 错误;根据G Mm r 2=mr 4π2T2,得T =4π2r 3GM,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则周期之比为8∶1,故D 错误.答案:AB14.将一物体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反映物体的机械能E、动能E k、重力势能E p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随距地面高度h变化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阻力,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物体一直克服阻力做功,故机械能不断减小,但落回原地时有速度,机械能不可能为零,故A 错误;物体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阻力,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上升过程动能不断减小,表达式为-(mg+f)h=E k-E k0,下降过程动能不断增大,表达式为(mg-f)(H-h)=E k,故B正确;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故E p=mgh,故C正确;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fh,下降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H-h)=fH-fh,故D正确.答案: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g=9.80 m/s2).(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 m/s.解析:(1)每次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有相同的初速度.(2)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从A到B和从B到C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竖直方向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有y2-y1=gT2,且v0T=x.解以上两式得:v0=xgy2-y1.(3)代入数据解得v0=1.00 m/s.答案:(1)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2)xgy2-y1(3)1.0016.(8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物块与陶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24mg.(1)若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此时的角速度ω0;(2)若小物块一直相对陶罐静止,求陶罐旋转的角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1)当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 tan θ=mω20R sin θ,解得ω0=2g R.(2)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最大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最大角速度为ω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F N sin θ=mω21R sin θ,f sin θ+mg=F N cos θ,联立以上三式,解得ω1=32g 2R.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所需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当角速度最小时,摩擦力向上达到最大值,设此最小角速度为ω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sin θ-f cos θ=mω22R sin θ,mg =F N cos θ+f sin θ,联立解得ω2= 2g 2R . 答案:(1) 2g R (2) 32g 2R 2g 2R17.(14分)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 530 J ,取g =10 m/s 2.(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解析:(1)运动员在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则有v 2B =2ax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H x-F f =ma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 f=144 N.③(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 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W=12m v2C-12m v2B,④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mg=m v2C R,⑤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R=12.5 m.答案:(1)144 N(2)12.5 m18.(16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左侧,水平轨道的PQ段粗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0=1.5 m,水平轨道右侧连接半径为R=0.4 m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经过水平轨道PQ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已知滑块质量m=1 kg,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g取10 m/s2,求:(1)弹簧压缩至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2)若每次均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同时调节PQ段的长度,为使滑块在进入圆形轨道后能够不脱离轨道而运动,PQ段的长度l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1)设滑块冲上圆形轨道最高点B时速度为v,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 p=12m v2+2mgR+μmgl0,①滑块在B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R,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解得E p =16 J.(2)若要使滑块不脱离轨道,分两种情况讨论:①滑块能够通过B 点而不脱离轨道,则应满足l ≤1.5 m ,③ ②滑块能够到达圆形轨道,则应满足E p ≥μmgl ,解得l ≤4 m ,④滑块到达圆形轨道而又不超过与圆心等高的C 点时,如图所示,临界条件取到达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有E p ≤mgR +μmgl ,解得l ≥3 m ,⑤联立③④⑤式,可得PQ 段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是:l ≤1.5 m 或3 m ≤l ≤4 m.答案:(1)16 J (2)l ≤1.5 m 或3 m ≤l ≤4 m。

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O 点的正上方有A 、B 两点,已知OA =AB =h .现分别从A 、B 两点以20 m/s 和10 m/s 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甲、乙两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都在空中时,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B .两球都在空中时,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不变C .两球有可能同时落地D .如果h 取某一合适的值,甲、乙两球有可能落到水平地面上的同一点解析: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两球都在空中时,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A 正确;由x =v 0t ,可知水平间距将越来越大,由t =2hg可知两球不可能同时落地,由x A =v A2hg ,x B =v B4hg=v A ·hg,可知x A >x B ,两球不可能落在地面上同一点,故B 、C 、D 错误. 答案:A2.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 、B 、C 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 A >r B =r 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关系是( )A .a A =aB =aC B .a C >a A >a B C .a C <a A <a BD .a C =a B >a A解析:A 、B 两点线速度相等,由a =v 2r知,a A <a B ;A 、C 两点角速度相等,由a =ω2r ,知a C <a A ,故选C.答案:C3.以一定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f ,则从抛出至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 .0B .-F f hC .-2F f hD .-4F f h解析:上升阶段,空气阻力做功W 1=-F f h .下落阶段空气阻力做功W 2=-F f h ,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W =W 1+W 2=-2F f h ,故C 选项正确.答案:C4.2017年11月6日报道,中国的首批隐形战斗机现已在一线部队全面投入使用,演习时,在某一高度匀速飞行的战斗机在离目标水平距离s 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现战斗机飞行高度减半,速度大小减为原来的23,要仍能命中目标,则战斗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不考虑空气阻力) ( )A.13sB.23sC.23s D.223s 解析:设原来的速度大小为v ,高度为h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有h =12gt 2,解得t =2hg;在水平方向有s =vt =v2hg.现战斗机高度减半,速度大小减为原来的23,要仍能命中目标,则有s ′=23vt ′,12h =12gt ′2,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s ′=23s ,故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5.(2019·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 )A .v 1>v 2.v 1= GMr B .v 1>v 2,v 1> GM r C .v 1<v 2,v 1=GM rD .v 1<v 2,v 1>GM r解析:“东方红一号”从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v 1>v 2,过近地点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GMr ,由于“东方红一号”在椭圆上运动,所以v 1> GMr,故B 正确.答案:B6.一物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关于拉力F 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解析:由题意,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式为f =k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kv =ma ,解得a =F m -kmv ,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可知vt 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根据P =Fv 知,F 不变,则Pt 图线的形状与vt 图线的形状相同,故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7.如图甲所示,以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一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关系的图象(E-x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0~x 1过程的图线为曲线,x 1~x 2过程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x 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可能沿斜面向下B .0~x 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 .x 1~x 2过程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x 1~x 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物体下滑过程只有重力、拉力做功,由题图可知,0~x 1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减少,由功能关系得拉力做负功,所以物体所受拉力沿斜面向上,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物体发生相同的位移,克服拉力做的功越来越少,重力做的功不变,故合外力做的功越来越多,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故B 错误;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合外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在x 1~x 2过程中,机械能和位移成线性关系,故拉力大小不变,物体受力恒定,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8.如图所示,两颗星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 .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D .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解析:根据F 万=F 向,对m 1有G m 1m 2L 2=m 1v 21r 1=m 1r 1ω2,对m 2有G m 1m 2L 2=m 2v 22r 2=m 2r 2ω2,又r 1+r 2=L ,由以上各式得v 1v 2=r 1r 2=m 2m 1=23,A 错误;由于T 1=T 2,故ω=2πT 相同,B 错误;r 1=25L ,r 2=35L ,C 正确,D 错误.答案:C9.如图甲、乙所示,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驰的马背上沿跑道AB 运动,且向他左侧的固定目标拉弓放箭.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 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箭的速度为v 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OC =d .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A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v 1v 2dB .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 v 21+v 22v 2dC .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d v 2D .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dv 22-v 21解析:联系“小船渡河模型”,可知射出的箭同时参与了v 1、v 2两个运动,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箭射出的方向应与马运动的方向垂直,故箭射到固定目标的最短时间为t =dv 2,箭的速度v =v 21+v 22,所以运动员放箭处离固定目标的距离为x =vt=v21+v22v2d,B、C正确.答案:BC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为水平直径,cd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 )A.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B.只有在a、b、c、d四点,物块受到合外力才指向圆心C.从a到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从b到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解析:在cd两点处,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在其他位置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故B错误;从a运动到b,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所受木板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从b运动到a,向心加速度有向上的分量,所以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答案:CD11.将一物体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反映物体的机械能E、动能E k、重力势能E p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随距地面高度h变化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阻力,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物体一直克服阻力做功,故机械能不断减小,但落回原地时有速度,机械能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物体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阻力,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上升过程动能不断减小,表达式为-(mg+f)h=E k-E k0,下降过程动能不断增大,表达式为(mg -f)(H-h)=E k,故B正确;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故E p=mgh,故C正确;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fh,下降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H-h)=fH-fh,故D正确.答案:BCD12.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 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 ,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恰好每三天看到五次卫星掠过某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在如图A 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 到地心距离为r 2.设卫星由A 到B 运动的时间为t ,地球自转周期为T 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T =3T 05B .T =3T 08C .t =(r 1+r 2)T 4r 1r 1+r 22r 1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的过程,机械能不变解析: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恰好每三天看到五次卫星掠过其正上方,知三天内卫星转了8圈,则有3T 0=8T ,解得T =3T 08,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 ⎛⎭⎪⎫r 1+r 223(2t )2=r 31T 2,解得t =(r 1+r 2)T4r 1r 1+r 22r 1,故C 正确;卫星由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减速,则机械能减小,故D 错误.答案:B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6分)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 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 =5 cm ,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解析:(2)解法一 取点(32.0,19.6)分析可得:0.196=12×9.8×t 21,0.32=v 0t 1,解得v 0=1.6 m/s.解法二 取点(48.0,44.1)分析可得:0.441=12×9.8×t 22,0.48=v 0t 2, 解得v 0=1.6 m/s.(3)由图可知,物体由A →B 和B →C 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Δy =gT 2,x =v 0T , 解得v 0=1.48 m/s.答案:(1)水平 初速度相同 (2)1.6 (3)1.4814.(9分)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 .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 .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 .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填字母代号).A .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 .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 .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 .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解析:(1)实验要处理纸带测速度,需要刻度尺,要分析动能的变化,必须要测出小车的质量,因此还需要天平.(2)实验中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如果不平行,细绳的拉力在垂直于木板的方向上就有分力,改变了摩擦力就不能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D 正确.(3)在所挂钩码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以增大小车的质量,即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4)如果用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比小车动能的增量大,原因可能是阻力未被完全平衡掉,因此拉力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大小车动能,一部分用来克服阻力做功;也可能是小车做加速运动,因此细绳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钧码的重力做的功大于细绳的拉力做的功,即大于小车动能的增量,C 、D 项正确.答案:(1)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2)D (3)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 (4)CD15.(10分)雨伞边缘的半径为r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现将雨伞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使雨滴自伞边缘甩出,落在地面上成一个大圆圈.求:(1)大圆圈的半径; (2)雨滴落到地面时的速率.解:(1)因为雨滴离开雨伞的速度为v 0=ωr ,雨滴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2h g.雨滴的水平位移为x =v 0t =ωr2h g,雨滴落在地上形成的大圆的半径为R =r 2+x 2=r1+2hω2g.(2)设雨滴落地时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mv2=12mv20+mgh,解得v=ω2r2+2gh.16.(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45°.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物块与陶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24 mg.(1)若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此时的角速度ω0;(2)若小物块一直相对陶罐静止,求陶罐旋转的角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1)当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 tan θ=mω20R sin θ,解得ω0=2g R.(2)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最大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最大角速度为ω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F N sin θ=mω21R sin θ,f sin θ+mg=F N cos θ,联立以上三式,解得ω1=32g 2R.当ω<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所需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当角速度最小时,摩擦力向上达到最大值,设此最小角速度为ω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sin θ-f cos θ=mω22R sin θ,mg=F N cos θ+f sin θ,联立解得ω2=2g 2R.答案:(1) 2gR(2)32g2R2g2R17.(15分)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雪橇运动,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直线雪道AB 与曲线雪道BCDE 在B 点平滑连接,其中A 、E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雪道最高点C 所对应的圆弧半径R =10 m ,B 、C 两点距离水平面AE 的高度分别为h 1=18 m 与h 2=20 m ,雪橇与雪道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运动员可坐在电动雪橇上由A 点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电动雪橇以恒定功率1.2 kW 工作10 s 后自动关闭,则雪橇和运动员(总质量m =50 kg)到达C 点的速度为2 m/s ,到达E 点的速度为10 m/s.已知雪橇运动过程中不脱离雪道,且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1)雪橇在C 点时对雪道的压力. (2)雪橇在BC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若仅将DE 改成与曲线雪道CD 平滑相接的倾斜直线雪道(如图中虚线所示),求雪橇到E 点时速度.解析:(1)在C 点,雪橇和人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N =m v 2R,代入数据解得F N =4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雪橇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80 N ,方向竖直向下. (2)雪橇在AB 段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μmg cos 37°=40 N ,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得Pt -mgh 2-F f ·h 1sin 37°-W fBC =12mv 2,解得W fBC =700 J.(3)设CE 的水平距离为x ,从C 点到E 点过程,若是曲线轨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CE =μmgL 1cos θ1+μmgL 2cos θ2+μmgL 3cos θ3+…=μmg (x 1+x 2+x 3+…)=μmgx ,若是直线轨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CE =μmgL cos θ=μmgx ,故将DE 改成倾斜直轨道,克服摩擦力做功不变,即损失的机械能也不变,则E 点速度v E =10 m/s.答案:(1)480 N 方向竖直向下 (2)700 J (3)10 m/s。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 期末测试模块综合试卷(二)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 期末测试模块综合试卷(二)

A. 3B0
√3
B. 2 B0
1
C.B0
D.2B0
图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依题意,每根导线在 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12B0,方向竖直向下, 当将 M 处长直导线移至 P 处时,两根导线在 O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成 60° 角,则 O 点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12B0×cos 30°= 23B0,故 B 正确.
A.a、b、c三点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φc>φb
√B.质点由a到b,电势能增加
√C.质点在a、b、c三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2
D.质点在b点电势能最小
图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负点电荷的等势面的分布可知离负点 电荷越近的电势越低,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同一圆 周上的电势相等,则a、b、c三点处电势高低关 系是φa=φc<φb,A错误; 根据曲线运动合外力总是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所以质点由a到b,静 电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质点在b点电势能最大,B正确,D错误; 由库仑定律可得 kqr1q2 2=ma,由上式可知加速度 a 与 r2 成反比,又由几何关 系可得 ra∶rb∶rc=1∶ 2∶1,则有 ra2∶rb2∶rc2=1∶2∶1,所以质点在 a、 b、c 三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2,C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如图2所示,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有1、2、3、4、5、6各点,
其中1、2之间的距离与2、3之间的距离相等,2、5之间的距离与2、6之

高二物理模块测试二

高二物理模块测试二

东至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模块测试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9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0-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60分)1.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C.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D.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2.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3.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Ⅰ和位置Ⅲ都很接近位置Ⅱ,这个过程中线圈感应电流( )A.沿abcd流动 B.沿dcba流动C.先沿abcd流动,后沿dcba流动D.先沿dcba流动,后沿abcd流动4.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圆盘安装在竖直的转动轴上,置于蹄形磁铁之间,两块铜片A、O分别与金属盘的边缘和转动轴接触.若使金属盘按图示方向(俯视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中有Q→R→P方向的感应电流B.电阻R中有P→R→Q方向的感应电流C.穿过圆盘的磁通量始终没有变化,电阻R中无感应电流D.调换磁铁的N、S极同时改变金属盘的转动方向,R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5.一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若想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强一倍,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A.使线圈匝数增加一倍 B.使线圈面积增加一倍C.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增大一倍6.穿过一个电阻为R=1 的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始终每秒钟均匀的减少2Wb,则:()A.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少2V 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2VC.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每秒钟减少2A D.线圈中的电流是2A7.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C.线圈放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D.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8.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将一水平放置的金属棒ab以水平速度v0抛出,设在整个过程中棒的方向不变且不计空气阻力,则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变化情况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9.如图,磁场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水平方向非均匀分布.一铜制圆环用丝线悬挂于O点,将圆环拉至位置a后无初速释放,在圆环从a摆向b的过程中( ) A.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逆时针B.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是逆时针C.安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D.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10.如图所示,AOC是光滑的金属轨道,AO沿竖直方向,OC沿水平方向,PQ是一根金属直杆,如图所示立在导轨上,直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Q端始终在OC上,空间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在PQ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的方向始终是由P→QB.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由P→Q,后是由Q→PC.PQ受磁场力的方向垂直杆向左D.PQ受磁场力的方向先垂直于杆向左,后垂直于杆向右11.一根直导线长0.1 m,在磁感应强度为0.1 T的匀强磁场中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A.一定为0.1 V B.可能为零 C.可能为0.01 V D.最大值为0.1 V12.如图所示,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则( )A .t =0时刻,线圈中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也最大B .在t =1×10-2s 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C .在t =2×10-2 s 时,感应电动势为零D .在0~2×10-2 s 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零姓名 得分二、填空题(第13题4分,第14题12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过关检测卷(100分,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直线运动B.一定是抛物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抛物线运动D.可能是圆周运动2.一质点以一定的速度通过P点时,开始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则此后该质点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图1中的()A.a B.bC.c D.d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yv (取向下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2中的()4.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率变化越快B.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C.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方向变化越快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量5.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8:1T:T=BA,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1:4R:R=BA,2:1:=BAvvB.1:4R:R=BA,1:2:=BAvvC.4:1R:R=BA,2:1:=BAvvD.4:1R:R=BA,1:2:=BAvv6.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1S和2S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图1图2-1--2-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1S 到C 点的距离为1r ,1S 和2S 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2S 的质量为( )A .2122G )(4T r r r -π B .2312G 4T r πC .232G 4Trπ D .2122G 4T r r π7.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卫星的速度一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 .在卫星中用弹簧秤称一个物体,读数为零C .在卫星中,一个天平的两个盘上,分别放上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天平不偏转D .在卫星中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8.关于下列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9.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阻力做正功B.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D.空气阻力做负功10.质量为m 的木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木块的速率不变,那么(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零B .木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 .木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 .木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11.如图3所示,某人以平行斜面的拉力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 模块二 相互作用 考点5.4 正交分解法试题

高中物理 模块二 相互作用 考点5.4 正交分解法试题

考点5.4 正交分解法(1)定义:在许多情况下,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我们可以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的正交分解法.(2)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成.(3)步骤:①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②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在图上注明,用符号F x 和F y 表示,如图所示.③在图上标出力与x 轴或力与y 轴的夹角,然后列出F x 、F y 的数学表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④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力的分力的合力,即:F x =F 1x +F 2x +…F y =F 1y +F 2y +…⑤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2x +F 2y ,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F yF x,即α=arc tan F y F x. ①如图(a ),提箱子的力F 产生两个效果:竖直向上的效果F 1,水平向左压在腿上的效果F 2,若F 与水平夹角为θ.则F 1=________,F 2=________.②如图(b ),斜面上的小孩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G 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G 2.G 1=________,G 2=________.③如图(c ),一人通过箱带拉着一个旅行箱前进,拉力是12N ,箱带与水平面夹角是30°,该拉力的水平分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竖直分力的大小为________N.【答案】①F1=sinFαF2=cosFα②G1=Gsin θG2=G·cosθ③63 3如下图所示,三个共点力F1=5N,F2=10N,F3=15N,θ=60°,它们的合力沿x轴分量F x为______N,y轴分量F y为______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合力方向跟x轴正方向夹角为________.【答案】15 5310330°一个质点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F1、F2、F3,大小分别为10N、20N、30N,方向如图所示,且两两之间夹角为120°,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与方向。

高中物理12个模块

高中物理12个模块

高中物理12个模块高中物理12个模块:一、运动与力运动与力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受力的影响。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解释物体受力后的行为。

二、功、能和机械能守恒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功和能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守恒定律。

通过学习功和能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弹性力与弹簧振子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弹性力和弹簧振子的特性。

通过学习弹性力,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受力后的形变和恢复过程,理解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以及弹簧振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万有引力的概念以及行星运动的规律。

通过学习万有引力,我们可以了解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以及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规律,进一步认识宇宙中的星体运动。

五、静电与电场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静电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场的特性。

通过学习静电和电场,我们可以了解带电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电场在电器中的应用。

六、电流与电阻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电流的概念以及电阻的特性。

通过学习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了解电流的产生和流动规律,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以及电路中的各种元件的作用。

七、电压与电功率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电压的概念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电压和电功率,我们可以了解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势差,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电器的功率消耗和效率问题。

八、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电磁感应的规律以及电磁波的特性。

通过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我们可以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应用,以及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九、光的反射与折射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2)全部参考答案 (修正稿)

高一物理(必修模块2)全部参考答案 (修正稿)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 曲线运动 p871、A ,2、AD ,3、B ,4、A ,5、ABC ,6、C第二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p901、B ,2、C ,3、CD ,4、150m ,5、3V6、位置(1m 2m ) 速度22m/s 方向与x 、y 轴均成45度7、C8、(1)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3)不一定 两个分运动速度方向共线,合运动为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速度方向不共线,合运动为曲线运动;9、ACD 10、C 11、BC 12、A第三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研究平抛运动 p931、ACD2、BD3、C4、11.55 m/s5、750 m6、22.4 m/s ,28.3 m/s, 10 m/s, 10 m/s ;7、gh θcos ; 8、(1)根据子弹做平抛运动,测出子弹的水平位移x 和竖直位移y ;(2)原理同上测出s,H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计算;9、20 , 10、B , 11、(1)A 枪子弹速度大,因为两颗子弹发生相同的竖直位移时,A 的水平位移较大 ; (2) 447 m/s第五节 圆周运动 p951、AC ,2、AC ,3、 1.256 m/s , 3.14m , 0.57m ;4、7.27×10-5rad/s \ 7.27×10-5rad/s , 465 m/s \ 395.3 m/s5、60 3600 ;6、D7、2:175第六节 向心加速度 p971、BC ,2、B D ,3、1.57 m/s 0.041 m/s 2 (或:22s /m 240 ; s /m 120ππ),4、1︰1︰2 , 1︰2︰2 , 1︰2︰4 ;5、0.66 m/s 2 , 6.6×10-27 N ;6、AD第七节 向心力 p991、15 m/s ,2、3.163、BC4、C ,5、AD6、压力:18.4 N 拉力:19.4 N7、3mw 2L , 2mw 2L ; 8、b 先发生相对运动第八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p1021、ABC ;2、B ;3、C ;4、ma 2πaR ; 5、80, 202 6、(原题删除), 7、A 8、22w g Rw - 9、D ; 10、ACD 11、B 12、 静摩擦力 大于 离心运动 ; 13、张力为0, 3mg14、BD 15、453.5 16、 C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p1111、CD ,2、BD ,3、ba v a , 4、5.11R :5.12R ; 5、A ; 6、B 7. B ; 8. T R R a 5.15.12)2(- 第二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p1141. (原题删除)2. A ,3. AD4. BD5. (原题删除)6. D;7. 9:18、 9 ; 9、D ; 10、3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p1161、 D ;2、A ;3、A ;4、3322RGT m r π ; 5、 (1) mR 2: Mr 2 , (2) r 1.5:R 1.5 6、(略) ;7、D; 8、A; 9、A10、Gt R L 22232; 11.(1) 不正确,应将h 换成h+R ……; (2) 还有三种表达方法(从略)第五节 宇宙航行 p1191、D ,2、BD ,3、 AD ;4、(原题删除);5、A ;6、D ;7、g R ω2- R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 第二节 功p1271、D ,2、B ,3、AD ,4、C ;5、D ;6、D; 7. A ; 8. D ; 9.BC第三节 功率 p1301. D;2. D;3. B;4. BCD ;5. B;6. C ;7. 21mg 2 t 2 , mg 2 t 8、 1 ; 9、D ; 10、12.5J, 2W第四节 重力势能 第五节 探究弹力势能的表达式p1331、 ABC ;2、C ;3、A ;4、BD ;5、 21Mg (a b a -+22) ; 6、20 ; 7、400; 8、C; 9、1:5,1:1 第六节探索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p1361、D ,2、A ,3、ACD;4、D;5、(原题删除) ;6、AD;7、C8、B ; 9、ABC ; 10、6000J第八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p1381、BC ;2、C ;3、CD ;4、B ;5、C;6、BCD ,7、2.5R第九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1401、ABD ;2、BC , D ;3、(原题删除);4、7.78, 7.52 ;第十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能源 p 1411、BD ;2、A ;3、0.5 ;4、2g, g ;5、 ACD;第五章 动量 (选修)第一节 冲量和动量 p1491、B ,2、CD ,3、D ,4、1:2 ,5、C,6、CD;7、20, 16, -4第二节 动量定理p1511、BD ,2、B,3、C ;4、D ;5、-10kg.m/s, 40N.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6、8.45;7、 1.0N.s ;8、 2mgv 0/g ;9、700N; 10、6×1013 N.s, 1.8×1015J第三节 动量守恒定律 p1531、CD ;2、BC ;3、-0.667,负号表示其方向与原方向相反 ;4、14个 ;5、mg+m(M m m )2 L v2; 6、2v; 7、 m g Mv, m Mv;第四节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p1551、B ;2、AB ;3、 ABC;4、31mv 02 ; 5、D;6、7:8;7、(1) 2.1m/s, (2) 4m/s第五节 反冲运动 p1571、C ;2、C ,3、A ;4、A;5、R 328。

高中物理模块要点回眸2轨迹弯曲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互判新人教版必修220180307237

高中物理模块要点回眸2轨迹弯曲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互判新人教版必修220180307237

第2点 轨迹弯曲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互判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不仅与速度方向成一夹角,而且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即轨迹总是向合外力所指的方向弯曲,轨迹在合外力与速度的夹角之间.因此物体的运动轨迹与合外力的方向可以粗略的互相判断.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物体的轨迹在速度和合外力夹角之间且与速度相切.
(2)物体的运动轨迹向合外力的方向弯曲.
(3)合外力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速度方向,合外力在沿着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速度大小.
对点例题 “神舟十号”在飞行过程中,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神舟十号”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解题指导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向合力方向弯曲,A、D错误;“神舟十号”速度减小,表明它所受的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C正确.
答案 C
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做曲线运动,已知在此过程中物体只受一个恒力F作用,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则由M到N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将( )
图1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D
解析 判断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时,应从下列关系入手: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增大;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减小;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始终为直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不变.在本题中,合力F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为钝角,后为锐角,故D选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模块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模块二《速度,加速度》
1.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标志,图中的“120”表示小汽车必须限制在120 km/h内行
驶,“南京40 km”表示到南京还有40 km.“120 km/h”和“40km”分别指()
A.瞬时速度,位移 B.瞬时速度,路程 C.平均速度,位移 D.平均速度,路程
2.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指瞬时速度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指平均速度
D.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3.日常生活中,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 m/s
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D.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4.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 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
5.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20 km,又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10 km,
则汽车在这30 km中的平均速度为( )
A.0 m/s B.22.5 m/s C.25 m/s D.81 m/s
6.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 s,A、B两地相距900 m;在B处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 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 s内的平均速度?(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8.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具有下列运动性质物体的判断正确的()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
9、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23.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经过4s后物体的速率为()
A、5m/s
B、4m/s
C、3m/s
D、0
10. 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5m/s,加速度为-5m/s2,这表示()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增大
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速度在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速度在增大
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
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12.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a BC>a OA>a 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