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横切口皮下脂肪层2种缝合方法比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横切口皮下脂肪层2种缝合方法比较

发表时间:2013-05-22T10:48:51.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杜宗枢[导读]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1],增加孕妇的并发症,甚至新的问题

杜宗枢 (四川省剑阁县妇幼保健院 6283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385例剖宫产横切口分别采用皮下脂肪层缝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8 P<0.05)。结论采用Z—O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的方法优于改良传统(未经碘伏消毒)丝线常规间断缝合脂肪层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皮下脂肪层缝合方法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1],增加孕妇的并发症,甚至新的问题[2]。术后的切口愈合也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剖宫产是产科的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操作[3],切口的缝合方法多种且不更新,为了选择剖宫产切口愈合良好的最佳缝合方法,本院于2009年元月至2010年12月对385例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进行2种缝合方法,现将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腹部横切口剖宫产385例,产妇年龄20-40岁,最小孕周37周,最大孕周41周,初产孕310例,经产孕75例,疤痕子宫26例。按皮下脂肪缝合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95例,对照组190例。各组在年龄、孕产次、高危因素、剖宫产指证、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血色素水平、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腹部愈合情况分级判断标准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分为甲级、乙级、丙级。手术环境、手术人员、器械消毒、麻醉方式及人员均为固定或相似。

1.2缝合方法:两组均为下腹部横切口,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3-4cm的皮肤皱折处,沿皱折线作长约12-13cm的横切口,两组均用1号PGA带针缝合线连续缝合腹膜,1号PGA带针缝合线U型缝合腹直肌1针,用1号带针缝合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严密止血后,用碘伏消毒皮下脂肪全层及皮肤,观察组用Z—O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第一针于切口中间缝合全层皮下脂肪,第二、三针分别于切口中点至两侧切口顶端之中点全层缝合1针,如果上下两侧脂肪没有靠拢,可适当补充1针。对照组用丝线皮下间距1-2cm按常规间断缝合全层脂肪。两组皮肤均用4-0的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PGA带针缝合线,由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1.3评价标准:甲级愈合:愈合良好;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作切口引流。

1.4统计学处理: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95例观察组中,3天切口换药时,切口甲级愈合194例,乙级愈合1例,丙级愈合0例;190例对照组中,3天切口换药切口甲级愈合183例,乙级愈合7例,丙级愈合0例。产后42天复查两组切口均愈合良好。两组缝合方法的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8 P<0.05)见附表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手术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良好的手术环境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应用对手术后伤口感染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其缝合方法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更加完美现采用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全层和采用丝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全层相比有以下优、缺点:(1)PGA带针缝合线的主要原料为聚乙醇线,采用多股紧密偏织技术,缝线质软,操作方便,线结无磨损、牢固可靠;缝线表面专利润滑涂层,线体平滑,细菌难以附着。传统丝线是由天然蚕丝蛋白为材质纺织而成,其理化结构使其具有最大的细菌黏附效果。有研究报道,可吸收缝线窦道炎发生率为1.3%,而丝线的缝线窦道发生率为7.1%。有报道当1g组织上的细菌总量超过1×105时,外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风险明显升高,而在丝线的存在情况下,1g组织上存在100个金色葡萄球菌便可发生感染,所以丝线易引起切口感染;(2)PGA 带针缝合线为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缝合线,吸收安全可靠,简单水解过程,无弃物残留,与周围组织反应极小,植入组织15天后开始吸收,60-90天完全吸收,吸收过程稳定且可预测,分解代谢产物具有抑菌作用,伤口红肿轻,疤痕不明显;丝线则是动物蛋白,在人体内通过细胞的酶解作用而降解,会引发缝线周围的炎性反应和变态反应,可引起皮肤红肿和硬结反应。(3)采用PGA带针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脂肪,而只缝合三针,有利于组织血液循环,双侧组织靠拢,不留死腔,采用多股紧密编织技术,降低断损可能性,抗张力强度远远高于丝线和肠线,张力维持1周70%以上2周55%以上,3周40%以上,远远超过伤口愈合期5-8天。传统方法缝合皮下脂肪多针缝合,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11],异物残留多,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增高。(4)要注意的是PGA带针缝合3针缝合皮下脂肪前一是彻底止血,避免形成切口内血肿;二是两侧脂肪对缝合时应按解剖关系,平衡穿行,一定要两侧脂肪靠拢、平整[12],不留死腔;三是在切口处有疤痕者,切除疤痕后仍采用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法,愈合效果与初次手术相当。

综上所述,Z—O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操作简单、省时、安全有效,现已在本院常见使用,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宋祥兰,刘兰兰,孙梅玲.剖宫产及剖宫产指证10年变化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90.

[2]郎景和.正视妇产科围产期并发症防治的新形势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8):561.

[3]段萍,饶大庞,占杰强.妇产科传统手术损伤输尿管膀胱31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9):509.

[4]王丹,王娟.剖宫产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