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初探

合集下载

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一、引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水管理问题。

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旨在解决城市雨水排放、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防灾减灾能力。

本文将从雨水管理概念、城市雨水排放、雨水综合利用和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雨水管理概述城市雨水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将降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雨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雨水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减少洪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雨水管理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设雨水利用系统、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提高城市绿地空间利用率。

三、城市雨水排放城市雨水排放是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通过排放管网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采用“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的理念,通过改变城市排水方式,将雨水留在地表或回归地下水,实现雨水的综合管理。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补充地下水资源,还能够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四、雨水综合利用雨水综合利用是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用于景观绿化、冲洗马路、冲灌厕所和工业用水等方面,使得雨水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雨水综合利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五、研究进展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城市排水系统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新型的雨水管理技术,例如蓄洪池、雨水花园和雨水滞留设施等。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减少了雨洪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雨水综合利用方面,研究者分析了不同的雨水利用系统对城市水资源存量和质量的影响,并指出了雨水综合利用在城市节水和环境保护中的潜力。

六、结论城市雨水管理与综合利用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能够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防灾减灾能力。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雨水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应对雨水管理难题,许多地方开始实施初期雨水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背景、内容和效果进行探讨。

一、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硬化土地面积大幅增加,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同时,城市排水设施的滞后建设也加剧了雨水聚集和排放困难的问题。

传统的雨水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以更好地处理雨水问题。

二、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内容1. 规划设计要求初期雨水管理制度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初期就考虑雨水管理的问题,确定合理的雨水管理目标和标准。

例如,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设置绿地和雨水花园等空间,以便实现雨水的渗透和存储。

2. 水工结构设施建设制度要求在城市建设初期就进行雨水管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例如,在城市设计中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雨水滞留池等设施,以促进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减缓雨水排放压力。

3. 生态措施实施初期雨水管理制度要求在城市建设中采取生态措施,以增加自然的雨水处理能力。

比如,通过合理的植被覆盖和湿地建设来增强雨水的滞留与渗透。

4. 鼓励创新技术应用初期雨水管理制度鼓励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广并应用于雨水管理领域。

例如,可以引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雨水渗透板等先进设备,提高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三、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效果1. 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城市雨水得到合理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系统的负荷,从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水体的影响。

2. 缓解城市内涝状况通过初期雨水管理制度,城市的雨水可以得到更好的渗透,减少了因城市硬化面积的增加而引发的内涝问题,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

3. 促进生态建设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推行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增加绿地和湿地的规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2024年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范文

《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雨水问题尤为显著。

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及其实施策略,分析其对城市水环境改善的影响,以期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挑战(一)现状目前,我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集中在雨水收集、雨水渗透、雨水回收利用等方面。

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排水压力,减轻了水环境压力。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各城市在雨水利用方面的实践存在差异,整体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挑战1. 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日益短缺,对城市雨水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排水系统落后: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难以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暴雨洪涝灾害。

3. 公众意识不足:公众对雨水利用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雨水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与策略(一)雨水收集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用途。

同时,可以建设小型湿地公园等生态设施,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能力。

(二)雨水渗透通过增加地面透水面积,如建设透水铺装、绿屋顶等设施,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

这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还可以补充地下水,改善土壤质量。

(三)雨水回收利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

同时,可以建设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收集池、地下蓄水池等,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四、城市雨水利用对水环境改善的影响(一)减轻水环境压力通过城市雨水利用,减少雨水径流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对水环境的压力。

同时,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能力,改善水质。

(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雨水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通过增加透水面积和建设生态设施,改善土壤质量和微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水管理问题。

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城市雨水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城市的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当前,城市雨水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土地的大规模铺装,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增加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其次,城市雨水排放不当,导致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此外,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缺乏对雨水管理的综合考虑,使得雨水管理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效果不佳。

二、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挑战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传统的雨水管理设施如雨水下水道和蓄水池等已经无法满足城市雨水管理的需求。

其次,城市雨水管理技术需要兼顾水量调控和水质改善,这对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克服财政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

三、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面临的问题,需要在技术研究和政策支持上共同努力。

首先,应加大对新型雨水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内涝,并提供了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的机会。

其次,应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雨水管理的综合考虑。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设置雨水管理设施,提高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相关研究和应用。

四、国内外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的比较国内外在城市雨水管理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经验。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等在城市雨水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雨水管理的需要,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雨水管理技术。

例如,荷兰采用了“雨水分离”技术,通过将雨水与污水分开收集和处理,实现了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探究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探究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探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雨水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化带来的大量硬化地表、排水设施不足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城市在遭遇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因此,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设施不足:许多城市的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导致雨水难以及时排出,造成内涝现象。

2. 雨水资源浪费:传统的排水方式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大量雨水资源的浪费。

3. 污染问题:城市地表的大量污染物随雨水一起流入河流,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二、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规划的原则在规划城市雨水管理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考虑: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雨水管理效果。

2. 灵活性:规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

3. 可持续性:规划应注重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雨水收集系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水体等用途,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

2. 雨水渗透系统:通过构建雨水渗透系统,将雨水逐渐渗入地下水层,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3. 雨水储存系统:建立雨水储存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供水、消防等。

4. 雨水净化系统:通过雨水净化系统,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提高雨水的水质。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1. 新加坡:新加坡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和雨水净化系统,成功解决了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东京:东京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化和雨水管理,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渗透系统,成功减轻了城市的洪涝灾害。

3. 柏林:柏林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储存系统,成功利用雨水资源,减少了城市的用水压力。

城市公园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水管理初探——以城市雨水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水管理初探——以城市雨水公园为例
s t or m wo t e r p ar k , an d r ea s on a bl e ma n a gemen t s t r a t e gy o f r ai n wa t e r I a n ds c ap e di s cu s s i on an d s umm a r v ,s t r i v e f o r t h e s ame t yp e o f r ai n wa t e r p ar k I an ds c ap e s i t e ma n a ge me n t f or r e f e r e n c e. Ke y Wor ds: Gr e e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Rai n wa t er man a ge men t ;Ur b an r ai n p a r k
t h e n e w s t o r mwa t er man a geme n t co n ce p t i n t o t h e l a n ds c ap e i n s h ap e. wi t h c i t y wa t e r pa r k a s an e x ampl e, e x pl or e t h e u r b an pa r k l an d s c ap e, t he op t i ma l wa y o f r ai n wa t e r r es o ur c e man a gemen t . An al y s i s of t h e di f f e r en t t ypes o f go od m an age m en t pr ac t i c e a r ea f or r a i n wa t er
源管理的最优途径 。分析不同类型的优 秀雨水管理实践场地进行水 消 水——植物一 系列的景观系统 ,从 雨水的产流 、汇流 、排放等 纳包容 、水资源净 化、调蓄径流专项整 治的雨水公园 ,并对雨水景观 各个环节 的管理 】 。通过多源头控制机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 的合理管理策 略的讨论和总结 ,力求为 同类 型的雨水生物多样性 且形成 的适宜 于各种

探讨对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认识和管理

探讨对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认识和管理

探讨对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认识和管理【摘要】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关系到全市人民的行路和安全,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其独立性、特殊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要进行加强管理。

标签雨水排放系统、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我国城市已全面实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雨水排放系统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其功能主要是排出地面雨水、雪水。

一个城市拥有一个良好的雨水排放系统就能够保障雨水的城市交通,最大限度地消减洪涝灾害,全面改善我市卫生条件。

一、充分认识雨水排放系统的完整性城市中根据雨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将对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组成概括为四个方面内容:1、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包括天沟、竖管及房屋周围的雨水管沟。

2、街坊或厂区和街道雨水系统:包括雨水口、庭院雨水沟、支管、干管等。

3、泵站。

4、出水口或渠。

而且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还应包括城市中的河流,其组成还可以根据管理范围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概念。

市内河流应当成为城市雨水排放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建在河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河流本身及其冲击形成的地质结构给人们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淡水。

从河流的形成过程来看,河流本身就是相应流域内降水的排泄通道。

虽然城市中很多河流已不是取水的水源,但其行洪泄水的功能依然如故。

因此,城市中的河流应是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市区河流的排洪能力限制着市政干线的排泄能力。

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规划工作中,布置市政雨水干线必须考虑市内河流的分布情况和排洪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对城市河道的建设和维护给予充分的重视,狭窄之处要拓宽,淤积之处要清理,违章建筑要拆除。

在我市东南明渠维护管理中,就经常需要处里这些问题。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组成按管理范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1、河道系统:包括城市內的各条河流、河汊及附属设施。

2、市政雨水干线和次干线:包括沿大街及街坊路雨水主、次干线管渠系统和泵站。

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

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

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引言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则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的重要性、现状及解决方案。

一、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雨水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城市雨水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1 雨水管理的重要性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通过雨水管理措施,如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其次,雨水管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地表被水泥和沥青所覆盖,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地下,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水资源浪费。

而通过雨水管理措施,如建设雨水花园、湿地等,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最后,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合理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2 雨水管理的现状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雨水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建设中缺乏对雨水管理的重视。

由于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许多城市规划中忽视了雨水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城市排水系统存在不足。

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雨水排放需求,导致城市洪涝问题的加剧。

最后,缺乏雨水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目前,我国在雨水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导致雨水管理工作的推进缓慢。

二、城市规划中的洪水防治洪水防治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防洪系统,以减少洪水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城市洪水防治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洪涝风险、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2024年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范文

《2024年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范文

《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篇一一、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预防城市内涝、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排水体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二、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主要采用雨污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方式。

其中,雨污分流制已成为主流,该制度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处理和排放,有效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部分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仍采用合流制,导致排水系统存在诸多问题。

三、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存在的问题1. 设施老化:部分城市排水管道老化、破损严重,影响了排水效率。

2. 雨污分流不彻底:虽然雨污分流制已成为主流,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污水进入雨水管道,污染环境。

3. 内涝频发: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老旧设施多等原因,导致内涝频发,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4. 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设施维护和更新困难。

四、改进措施1. 加强设施维护:对老旧排水管道进行检测、维修和更换,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排水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雨污分流彻底。

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3. 提高设计标准: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气候特点,提高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确保系统能够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4. 引入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对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确保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6.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初探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初探


要 : 析 了城 市 初 期 雨水 污染 的特 点 , 合 国 内外 的 防治 经 验 , 对 城 市 内工 业 区 、 共 区和 居 民 生 活 区 等 污 染 特 征 的不 分 结 针 公
同 , 出分 别采 用 工 业 区 雨 水 截 留池 , 面 渗 滤 处 理 、 提 路 生态 护坡 和 公 园 绿 地 , 面 雨 水弃 流 以及 屋 顶 绿 化 等措 施 进 行 初 期 雨 水 污染 屋 防治。 关键词 : 期雨水; 初 污染 控 制 ; 市 城
1 国 内 外 城 市 初 期 雨 水 治 理 的 发 展
城市初 期雨 水污染 问题 的研究 始 于 2 0世 纪 7 0
家下水道推 进计划 。19 9 2年 , 日本政府 颁 布 了“ 二 第 代 城市下水 总体 规划” 正式将雨水 渗沟 、 , 渗塘及透 水 地 面作为城市 总体 规划的组成部 分 。本 世纪初 , 日本
塘 或 小 型 水 库 等 ; 20 到 02年 , 国 已 拥 有 3 8万 座 雨 德 .
早 在 15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年 Wi isn等 在研 究屋 面雨水 污 l no k 染 时就发 现 雨水 径 流 存 在 污染 物 冲刷 规 律 , a s— S na
l e o 等 在 路 面 径 流 的 研 究 中 提 出 , 期 2 % 雨 水 n 初 0
卢 文健 李 军 刘 斌 。谢 佩 瑾 谭 佳 辉 。 , , , ,
L nfa U We - n,L u ,L U Bn,X E P i n A Jah i i IJ n I i 1 e- ,T N i— u i f
(. 1 同济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海 20 9 ;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建 筑 工 程学 院 , 江 杭 州 3 0 1 ) 上 00 2 2 浙 10 4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雨水管理与防洪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雨水管理与防洪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雨水管理与防洪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雨水管理与防洪问题。

雨水管理与防洪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雨水管理与防洪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雨水管理与防洪的重要性城市的雨水管理与防洪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首先,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城市地表的自然渗透能力减弱,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出,造成了城市内涝的问题。

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通过雨水收集、蓄滞洪、渗滞洪等措施,将雨水有效地利用起来,减少城市排水压力,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其次,雨水管理与防洪工作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而是直接流入排水系统,最终进入河流和湖泊。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导致了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廊道等措施,将雨水引导到植被覆盖的区域,促进城市的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后,雨水管理与防洪工作对于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内涝和洪水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

因此,合理的雨水管理可以通过规划建设抗洪设施、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措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雨水管理与防洪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的雨水管理与防洪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中的雨水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雨水管理往往被忽视或者只是简单地考虑了排水问题,而没有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中。

这导致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雨水管理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优化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现状与问题(一)排水设施老化与不足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时间较早,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原有的排水设施逐渐老化,管径过小、管道堵塞等问题频繁出现,导致排水能力不足。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容易出现内涝现象,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雨水资源利用率低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雨水直接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同时,由于缺乏雨水利用设施和技术,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成本较高,也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

(三)城市建设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如道路、建筑物等,减少了雨水的渗透和涵养能力。

这使得雨水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雨水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市政、水务、环保等,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存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这导致雨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无法实现系统的优化和整合。

二、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优化的目标和原则(一)优化目标1、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内涝灾害的发生。

2、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3、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促进雨水的自然循环。

4、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雨水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优化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综合分析雨水的产生、排放、收集、利用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的协同优化。

2、可持续性原则在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技术和措施,实现城市雨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现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雨水管理方案。

关于城市雨水及雨水利用规划的问题研究

关于城市雨水及雨水利用规划的问题研究

关于城市雨水及雨水利用规划的问题研究城市雨水及雨水利用规划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雨水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的规划方案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城市雨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城市雨水排放导致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对雨水的渗透面积在不断减小,导致大量的雨水无法有效排放,形成了城市内的雨水积洪。

特别是在雷雨天气过后,城市中的积水问题尤为严重。

大量的雨水积聚在城市道路上,导致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困难,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害。

城市内的积水也容易导致城市内涝,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2. 雨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传统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是将雨水全部排放至排水管网或河道中,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雨水资源,还容易造成城市水体的污染。

在雨水流经城市时,会携带着大量的污染物质,如沥青路面上的废油、油渍、生活污水等,这些物质会经由排水管网排放至水体,导致水体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3. 雨水管理的缺乏规划与统一标准目前,城市雨水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统一的标准。

不同城市对于雨水管理的理念、实践和技术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城市雨水管理的碎片化和低效化。

由于城市雨水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协调困难,导致了许多城市的雨水管理方案难以有效实施。

二、城市雨水可持续利用的规划方案1. 发展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为了充分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可以在城市建设中发展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如雨水桶、雨水花园等,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绿化、冲洗等用途。

在一些针对大规模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划方案中,还可以建设雨水蓄存池或地下蓄水工程,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日后城市用水或紧急救灾之需。

2. 推广雨水渗透技术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雨水利用方案是通过雨水渗透技术,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存。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

初期雨水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雨水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硬化地面和排水设施的不完善导致雨水不能得到有效排除,引发了洪涝灾害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初期雨水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意义城市雨水管理是指对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排放等进行科学管理的系统。

对于城市而言,建立初期雨水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 环境保护:合理管理雨水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 防洪减灾:合理规划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节约资源:通过收集、利用雨水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等水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二、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目标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收集和利用城市雨水,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减少雨水排放:制定合理的雨水管理政策和措施,降低城市雨水的直接排放量,防止因排水不畅而引发的洪涝灾害。

2. 促进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建立完善的收集体系,利用雨水进行植物浇灌、景观水体充水以及地下水补给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 优化城市景观: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利用雨水打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三、初期雨水管理制度的措施1.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考虑雨水收集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包括室内和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管网,并将其连接到建筑的下水道系统,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储存。

2. 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在城市道路、广场等硬化地面设置透水铺装材料,通过透水面积的增加,达到收集雨水和减少径流的目的。

3. 雨水利用系统建设:建立雨水利用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建筑物的冲洗和景观水体的补给等,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率。

4. 监测与管理:建立雨水管理的监测和管理机制,包括雨水质量监测和雨水收集利用效果的评估,以保障雨水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研究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研究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研究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可以享受到便利和舒适,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

城市地区的雨水排放和水循环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地区的水环境,减少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的浪费,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研究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研究1. 收集技术城市地区的雨水资源十分丰富,对此我们需要寻找可以收集这些雨水的途径。

在城市的屋顶上,可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停车场、绿地等地方。

2. 清理技术经过收集后的雨水需要进行处理和清理,以满足城市灌溉、排放要求。

清理技术一般分为物理清理、生物清理和化学清理等。

3. 存储技术清理后的雨水需要储存,以便在干旱时期使用。

储存一般采用地下水收集罐和地下水库等。

4. 利用技术储存的雨水可以作为城市绿化、冲洗公共卫生设施、消防等场合的备用水源。

利用技术包括雨水回用、滞留和渗透、蒸发等。

二、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管理研究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管理是技术逐步实现的保障。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管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规划与设计研究城市雨水利用系统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规划,包括尺度、布局、路径等。

规划的核心是合理规划城市雨水的走向,最大化利用水资源,减少排放。

2. 运营与维护研究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营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周期性检查、养护工作也应随之展开。

3. 法律和政策研究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管理除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更需要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的青睐。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可以推进云经济的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促进使用雨水的合理化,并将利用雨水纳入城市生态建设和节水管理推广计划,保障城市雨水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研究一直是我们追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通过不断完善技术与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的倡导做出贡献。

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

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

浅析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本文回顾了中国雨水治理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按雨水排放体制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选取了北京紫禁城、江西赣州、山东青岛、北京奥运公园、上海世博园区作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雨水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对现代城市规划工作有所启迪。

城市;雨水;排水设施;城市规划0引言国内关于雨水方面的研究,自古以来都以尽快排放、保护城市安全作为出发点,雨水的污染、处理、利用等问题考虑的并不多,近几年随着城市内涝的加剧,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并在一些国际项目中借鉴了一些优秀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我国的雨水治理正在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可持续化的道路。

1国内雨水治理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雨水的排放与治理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其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以及突变的节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缓慢,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设施,将雨水尽快排出,保证城市安全。

工程技术从粗糙简陋到系统化规模化(见表1),适应当时农耕社会城市的生活建设需要;并发扬了“天人合一”的城市排水理念,全局性的、综合性的、可持续性的考虑城市建设与给水排水,建造了很多“城水共生”的优秀城市,例如汉长安、齐临淄、宋东京[[]杜鹏飞,钱易.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18(2):136~146]、云南古城丽江,江西赣州、北京紫禁城等。

第二个阶段是从建国初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成立后,参照当时苏联的城市建设经验,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的排水工程建设,为当时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

城市排水主要考虑污水的排放问题,对雨水还是从排除暴雨渍水危害为主,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加大,水污染问题愈加明显,于是一些城市沿受纳水体建造截留管道,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厂规模以及利用城市郊区洼地建设稳定塘,减轻城市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从无到有,以苏联高寒区的建设经验为理论参考,快速地推进城市化,一方面是加快了中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但同时也是为日后城市扩张与发展留下了制约与隐患,如暴雨标准不适合中国国情,排水管道过于狭小等问题。

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初探

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初探

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初探摘要:在对城市内涝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有大致理解的情况下,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出发,分析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尺度入手,运用生态和低成本的维护等方式对雨水进行管理。

关键词:城市内涝;海绵城市;雨水管理;公共空间1、当前城市内涝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当“武汉看海”成为一种常态,“南京看海”又屡见报端,面对一夜而起的城市内涝,人们苦不堪言。

对此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思考,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以下几方面的认知:(1)城市公共空间雨水排放过于依赖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2)新建的建筑对天然排水通道的排水造成阻碍,同时也填埋了原先蓄水的湿地,当面对平均降雨量高达50ml的暴雨时,雨水积水深度急剧增长,却不得疏导以及无地储蓄,进而引起内涝;(3)对于雨水充沛的城市,在管道设计时,没有长远的估量和正确的认知,管道的内径远远小于雨水的排放量,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丧失;(4)城市公共空间表面过多地使用硬质铺砖,阻隔了雨水对土壤的回流,在低洼地被时常淹没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

雨水问题已经成为破坏城市生态平衡和影响城市正常功能运行的最大威胁之一,对此为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秩序的正常,营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对雨水进行系统管理。

2、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2.1 排水能力不足,地表径流增加,引起湖水回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城市雨洪灾害暴露了城市市政管网的老化、滞后和不完善等痼疾,而这些痼疾同时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城市市政管网设计的问题,要从1953年说起,当时中国引入的便是“苏联式”的城市规划模式,但在照搬前苏联城市规划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前苏联与中国在气温以及降雨量上的不同。

没有依照“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理念进行修改,而是按照他们的城市雨水排量来套用我国的城市下水道管径的大小,这也许便是我国城市“内涝悲剧”的开始。

2.2 规划建设不足,雨水管理疏忽,缺乏协调联系当前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没有对城市水系的动态变化进行排水系统上的预先考虑和设计,同时也缺乏对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浅谈城市雨水管理问题

浅谈城市雨水管理问题

浅谈城市雨水管理问题戴于龙孙敏庆吕德宝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城市建设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城市积水问题,通过分析造成城市积水的原因,结合一些城市雨水管理经验,对如何科学合理的建设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城市积水雨水管理设想前言近年来很多大、中、小城市在大暴雨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问题。

城市的积水问题主要还是城市雨水如何管理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管理正是要充分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力求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城市的雨水得以回归自然。

简言之,就是使得城区雨水的蒸发、径流、入渗各得其所,各行其道,使雨水的生态功能得以修复。

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城市管理者应该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度,来推进城市雨水的统筹管理。

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讲,雨水并不陌生。

可是在被问到城市雨水应该管什么、归谁管、如何管之类的问题时,人们又难免会感到有些突兀。

几乎从地球上有人类生存的那一天起,“天上下雨地上流”就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城市雨水管理该从何谈起?一、城市建设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雨水是一种天然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借用欧洲水框架指导委员会评价水资源的一句话来评价雨水毫不为过,雨水“不是商品,而是应当像遗产那样受到保护、防卫和对待”。

作为自然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大气降水是大自然给予“地球村”全体村民的恩赐,而降雨、蒸发、径流、入渗的循环往复就是维系自然水文循环、确保大自然恩赐的基本保障。

正如李时珍所说:“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

事实上,所谓“地气”可理解为“蒸发、蒸腾之气”,而“天气”,指的正是来自“蒸发、蒸腾之气”的“云气”。

在自然水文循环中,任何地区降雨的蒸发、径流、入渗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尽管这种比例会随着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区别,但在总体上是合理分配的。

为便于与城市化所带来的变化进行比较,这里姑且将此简化成为固定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城市化,落地之后的降雨应该是按照城市所在地应有的比例和沿着前面提到的“雨水自然通路”各行其道:一定比例的蒸发、蒸腾,为日后的降雨作好储备;一定比例的入渗,使地下水得以不断补充更新;一定比例的径流,为河流的畅通补充水源。

我国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初探

我国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初探

我国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初探摘要: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排水防涝效果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排水防涝现状的分析可知,部分县城在雨季期间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内涝问题。

为了提升环保水平,解决雨季城市内涝对人们日常出行产生的干扰和影响,应该根据实际降雨量及排水系统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关键词: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初探导言: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城市化建设新时代,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定要对基础设施建设足够重视,因而城市排水系统,除了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外,还要保证其质量,使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有一定提高,使居民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主要对施工现存的技术难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并提出更完善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城市排水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1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1.1.雨水系统安全性偏低。

2010年9月,237个中国城市内涝,超过前两年的总和,其中洪涝灾50cm以上占74.6%,15cm以上的水深(可以淹没的小客车排气管)高达90%。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呈现水深、水长的特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据统计显示,近80%的城市内涝原因是排水系统建设滞后,设计标准偏低。

老管网不及时更新,新的管网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扩张步伐,完善城市落后的排水系统的发展迫在眉睫。

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6)提高了一般区域城市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下限,并引入了防涝要求,但在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设计标准下限值。

1.2污水收集效率偏低。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设计是根据调查数据确定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南部很多污水处理厂运行低于设计值,如广州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值的50%,福建海洋污水处理厂进水仅为设计值的55%。

污水的浓度直接决定了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当实际水质标准远低于设计质量,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效率便会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在对城市内涝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有大致理解的情况下,本文从城市公共
空间的雨水管理出发,分析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尺度入手,运用生态和低成本的维护等方式对雨水进行管理。

关键词:城市内涝;海绵城市;雨水管理;公共空间
1、当前城市内涝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当“武汉看海”成为一种常态,“南京看海”又屡见报端,面对一夜而起的城市内涝,人们苦不堪言。

对此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思考,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以下几
方面的认知:
(1)城市公共空间雨水排放过于依赖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
(2)新建的建筑对天然排水通道的排水造成阻碍,同时也填埋了原先蓄水的湿地,当面对平均降雨量高达50ml的暴雨时,雨水积水深度急剧增长,却不得疏导以及无地储蓄,进而引起内涝;
(3)对于雨水充沛的城市,在管道设计时,没有长远的估量和正确的认知,管道的内径远远小于雨水的排放量,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丧失;
(4)城市公共空间表面过多地使用硬质铺砖,阻隔了雨水对土壤的回流,在低洼地被时常淹没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

雨水问题已经成为破坏城市生态平衡和影响城市正常功能运行的最大威胁之一,对此为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秩序的正常,营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对雨水进行系统管理。

2、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排水能力不足,地表径流增加,引起湖水回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城市雨洪灾害暴露了城市市政管网的老化、滞后和不完善等痼疾,而这些痼疾同时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城市市政管网设计的问题,要从1953年说起,当时中国引入的便是“苏联式”的城市规划模式,但在照搬前苏联城市规划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前苏联与中国在气温以及降雨量上的不同。

没有依照“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理念进行修改,而是按照他们的城市雨水排量来套用我国的城市下水道管径的大小,这也许便是我国城市“内涝悲剧”的开始。

2.2 规划建设不足,雨水管理疏忽,缺乏协调联系
当前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没有对城市水系的动态变化进行排水系统上的预先考虑和设计,同时也缺乏对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并且我国现有的雨水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设施也比较陈旧,在管理机制上也缺乏提前的预防和总体上协调,过于依靠临时性的决策。

而且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和城市径流等各城市组成结构也相互独立,缺乏必要的联系,从而不能相互协调,合力应对内涝危机。

对此,我们应该把这些城市组成结构协调综合起来,进而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应对机制。

2.3 思维模式固化,管理观念老旧,缺乏发展眼光
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丧失,当前我国对于雨水管理的观念需要有以下几个转
变:(1)改变以往以水为患的观念,提倡以控制利用为主的思维模式。

努力改善我国部分城市雨水过多,急需排走,浪费水资源;而另外部分城市却要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情况。

(2)加强对雨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从传统的思维理念中跳出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认清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的缺陷,对该领域进行系统学习,增强对该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的制定等。

3、国内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经验总结
3.1 美国的雨水管理体系
美国的雨水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两部分或者是两阶段,第一阶段的雨水管理体系为BPMs体系(最佳的管理措施),该体系颁布于1972年,美国环保局把BMPs定义为“特定条件下用作控制雨水径流量和改善雨水径流水质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施的最有效方式”[1],该体系主要是对雨水径流控制、土壤侵蚀、沉淀控制控制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但其却有效率低,设备集中和使用范围有限的缺陷。

见于此,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BPMs体系开发出了第二阶段的雨水管理体系——LID体系(低影响开发体系),它主要是维持开发前的自然水文,来保证自然水循环的顺畅,措施有生物滞留及过滤设施、透水路面和其他小型辅助设施等。

3.2 其他国家的雨水管理体系
而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许多国家也都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雨水管理对策。

德国比较强调政府的介入,采用政府管制制度,对于雨水排放加以收费,对于雨水利用则进行经济鼓励,进而控制雨水的排放,保证雨水被土壤就地吸收。

澳大利亚则将其纳入居民生活,进行多途径的利用。

英国则关注雨水中污染物的管理和预防,从而使得净化后的雨水能够快速地进入城市景观利用体系中。

3.3 中国传统经验及当前雨水管理状况
我国在雨水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目前还处在研究和建设阶段。

对于中国传统的雨水管理,我们则可以对赣州的福寿沟进行学习,其通过对街道地形和建筑布局的巧妙结合,对契合当地气候和土质的材质及断面的利用,对水窗和起储蓄作用水池的合理布置及设计,来获得对赣州进行防涝保护长达940多年之久的福寿沟的宝贵启示和经验。

而当前我国对于雨水的管理,则主要是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即通过雨污分流改造,来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同时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来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2]使得城市在处理雨水时能够对水进行合理吐纳,使得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
4、不同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对策
4.1 区域尺度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对策城市区域尺度的公共空间雨水管理对策是指在较大的城市尺度范围内,对城市周边及其本身的流域进行考虑,我们主要是对流域结构中的蓄水吸水部分,如林地、水体、湿地及草地进行设计规划,尽可能地在对城市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对原先土地生态,如原来的水体循环系统、湿地蓄水系统,进行生态恢复,使其能达到曾经状态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改变当前在暴雨时无水可排和无水可蓄的状态。

4.2 社区尺度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对策
社区尺度相对于区域尺度范围有所减少,但其依旧是城市公共空间雨水管理过程
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区尺度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包括居住区内公共空间,也包括范围大小与居住区相近的其他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花园、城市公共绿地等。

因为当前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由政府进行主导,在居住区公共空间方面,住宅因其在城市建筑所占比例相当多,如果能够从居住区公共空间入手进行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协助和鼓励居住区本身进行改造,如增加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透水铺砖等措施,则可对社区尺度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在进行设置透水、输水和蓄水措施时结合雨水景观进行设计,如可以在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内部进行“旱溪”及植草沟等输水装置的连接来形成别致的景观。

4.3 场所尺度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对策
场所尺度是公共空间雨水管理的最小单元,它所占的范围比较小,但却又分布广泛,它主要分布在建筑屋顶、小区花园和广场等处,类型也以雨水花园和广场为主,考虑到该公共空间的尺度,在进行雨水管理时,可将其与景观和雨水储存相结合,在体现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利用的同时,也起到减少雨水径流,改善雨水品质的作用。

5、结语
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我们只有对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产生的实际背景,以及我国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过程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认知和深刻剖析,进而反思,从区域、社区和场所三个不同的尺度对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进行思考,从而制定对策,防止内涝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车伍,王建龙,何卫华,等.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理念与实践[J].建设科技,2008(21):30-31.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
[4]Peters N E.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Stream Water Quality in the City of Atlan-ta,Georgia,USA. Water,Air,Soil Pollute . 2007. [5]车伍,吕放放,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龙.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20).
[6]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 城市规划. 201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