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
• 危重病患者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能预防或改善葡萄 糖毒性,减弱葡萄糖介导的肝脏葡萄糖的合成而降 低血糖;能改善脂肪、蛋白质代谢失调,减少脂质 分解而降低游离脂肪酸,减少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 。 • 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相应 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从而 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10月第4卷第10期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②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葡萄糖常作为非蛋白质 热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葡萄糖摄入的量与速度,直 接影响血糖水平。一般情况下,葡萄糖的输入量 应当控制在≤200g/d。 ③营养液的输入应当注意持续、匀速输注,避免血 糖波动。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④ 当感染引起患者体温升高时,血糖应更快地降至 目标值,要增加血糖监测的次数,采用连续血糖监 测更好。 ⑤ 当饮食中断或减少时,胰岛素用量也要成比例地 减少,不论是静脉输注、管饲还是口服补充葡萄 糖,都应根据糖摄入量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⑥ 当给予大剂量皮质激素(超过90 mg/ 氢化考的 松或等量其他药物) 时,胰岛素用量应增加。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①由于应激性高血糖主要表现为以外周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血 糖升高,并且血糖增高的程度与应激程度成正比;与此同 时,常常伴随着病情变化而不稳定,使血糖控制难度增大。 因此,在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当密切监测血糖,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专家认为:血糖 宁高勿低原则,认为血糖短时间内超过 11.2mmol/l(200mg/dl)以上是允许的,但绝不能降至 3.9mmol/l(70mg/dl)以下。
应用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指南
初始剂量:
初测血糖值(nmol/L) 6.1~12.2 12.2~15.9 15.9~33.3 >33.3 胰岛素用法 2u iv Bolus, 2u/hr 泵入维持 4u iv Bolus, 4u/hr 泵入维持 6u iv Bolus, 4u/hr 泵入维持 10u iv Bolus, 6u/hr 泵入维持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处置措施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处置措施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一、普通胰岛素注射 ▪ 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胰岛素中只有此类可供静脉使用,
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 为2~4小时,持续时间5~8小时。 ▪ 规格:瓶装400U/10ml。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 用法: 1、皮下注射,一般每日三次,餐前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 一次小量(遵医嘱)。 2、注射部位:三角肌、大腿外侧、腹壁(肚脐左、右、下三横指 以外) 3、如血糖较高需静脉滴注胰岛素时,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血糖 变化;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输入。
友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均衡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来增加抵抗力,抵御流 感。 4、预防感染 ▪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在冬 季因为感冒和流感而发生肺炎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血糖,增强抵抗力。
谢谢观看
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
四、胰岛素调整 ▪ 记住几个要点:空腹为
先、2 单位(指2468) 上下、注意凌晨、鉴别 苏木杰现象、(和口服 药物)灵活搭配。
避免应激事件发生
▪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避免应激,避免出现应激性高 血糖。
1、避免情绪激动 ▪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如果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出现情绪波动,这种不良情绪
治疗措施
4、在使用胰岛素方面,一般主张:危重患者首选静脉注射胰岛素 治疗;非危重患者首选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但皮下胰岛素强化治 疗不能用于非进食的危重患者;绝大多数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治疗; 血糖控制应个体化,并严密监测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如果可能, 应尽量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发挥更好控制餐后高血糖、方便而灵活 的给药与减少低血糖发作的作用。

25909718_《2020年版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5909718_《2020年版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的糖尿病患者不在少数,伴随各类新型降糖药物的发现和胰岛素泵的使用要求 临 床 医 师 在 术 前、术 中、术 后 各 个 阶
段对不同病情(危重、普通)的患者做到个体化管理。因此中华医学会麻醉 学 分 会 在 2014 年 制 订 的《围 术 期 血 糖 管
理专家共识》基础上进行最新更新并制定了 2020 年 版 专 家 共 识。 该 共 识 对 围 术 期 全 程 的 评 估、监 测、过 渡 与 转 归
/L而 HbA1c<6.
10 mmo
l
5% ,且在应激消除或停止
/L 以 下 时,
应用降糖治疗 后 血 糖 可 以 降 至 7 mmo
l
复外科(
enhanc
edr
e
c
ove
r
f
t
e
rsu
r
r
ERAS)不
ya
ge
y,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推荐。这在其他研究者中得
糖控制效果
[
8]
糖急 症 发 生 率 并 指 导 手 术 时 机。 当 患 者 血 糖 ≥
ERAS 可能并不能达到满
意效果,甚 至 存 在 导 致 严 重 高 血 糖 的 风 险 [13]。 因
此,同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的一样,多数指南建议糖
尿病或糖耐 量 受 损 的 患 者 不 采 用 ERAS[6]。 此 外,
地塞米松 通 常 应 用 于 术 后 患 者 以 缓 解 术 后 恶 心 呕
师在围术期对患者 进 行 完 整 仔 细 的 血 糖 管 理,尽 可
经病变,常易出现无 症 状 心 肌 缺 血 或 无 痛 性 心 肌 梗
能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降到最低。因此
死,从而使临床医师 易 忽 略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并 产 生 错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应 激 性 高 血 糖 的 发 生 机 制 十 分 复 杂 ,概 括 地
外 、 急性 心 肌梗 死 、感 染 性休 克 等 强 烈刺 激 因素 作 讲 ,与 胰 岛素 拮 抗激 素 分 泌增 多 、细胞 因 子大 量 释
用 下 ,体 内升 糖 激 素分 泌 增加 ,拮 抗胰 岛素 作用 而 放及 外周 组织 胰 岛素 抵抗(IR)密切 相关 。
现一 系列神 经一内分 泌 反应 ,以交感 一肾上腺髓 质和 下 生 的 ,故HbA 值 正常 。
丘 脑一垂 体·肾上腺 皮质 轴功能 增强 为主要 特点 的非特
异性 反应 。在应 激 状 态 下 出现 的高 血 糖称 之 为应 激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
性 高血糖 。应激状 态 可以是 在重大 创伤 、脑血 管意
出现 血 糖 升 高的 现 象 。应 激性 高 血 糖并 非 糖 尿病 ,
1.神 经 调 节机 制 :机体 处 于创 伤 、烧 伤 、大 手
当应 激 因素 消 除 后 ,血 糖 可恢 复 正 常 。当 然 ,糖 尿 术 、严重 感染 等状 态 时 ,可发 生一 系 列神 经.内分 泌
病患 者 在应 激 情 况下 ,病情 可 加 剧 ,甚 至导 致 糖 尿 系统 生理 性 应 激调 节 激 素 的分 泌增 加 ,主要 改 变 为
鉴 别意 义 ,HbA 反 映 了近 2~3个 月的 血 糖 平 均水 分 泌 和导 致IR而 产生 高 血 糖效 应 。 细胞 因子导 致 高
药品评价 2010年第7卷第1 9期 17
特 别 关 注
TEBlEG UANZHU
血糖 可 从两 个 方面 探 讨 :直接 引起胰 岛素 受体 底物 注 的 问题 。应 激性 高血 糖 为 暂时 性 的 ,随应 激 因素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管理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病程、并发症 当前降糖方案及血糖控制情况 服用的其他药品 合并疾病 DKA、严重低血糖等 急诊手术:BS,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术前对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全面评估 并发症的筛查:
▪ 心脏、肾脏损害 ▪ 自主和外周神经损害 ▪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 脑血管病变
不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
手术风险大、术后伤口愈合慢、并发症发生率高 对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反应较差,有时可无临床表
现 加强术前血糖控制与监测,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
并发症 术前检查与血糖调控原则基本同前,FBS须
≥4.5mmol/L
1. 手术与血糖关系 2. 术前评估及血糖管理 3. 术中方案 4. 术后处理
. 术中1~2小时监测一次。
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血糖下降平稳,低血糖发生少
谢 谢!
谢谢观赏
比例
大中型手术 术后禁食者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泵 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 伤口完全愈合后,根据情况决定继续胰岛素或改用口 服降糖药
中小型手术: FBS<7.8mmol/L,随机BS<10mmol/L 既往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可更严格
术后需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 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血糖:7.8-10mmol/L
小型手术患者: 监测血糖,尿酮体,电解质
大型手术患者: 血糖(1~2h/次,平稳后4h/次) 尿糖,尿酮体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监护
禁食:静滴葡萄糖200~250g/日 加入胰岛素,胰岛素:葡萄糖=1:4-6 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足够营养 肾功能、消化功能允许前提下,适当增加蛋白质
老年病人术后血糖处理原则同前,不宜将血糖降 至过低或短时间内快速降低。
术后一旦出现嗜睡、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应考 虑到严重低血糖引起的昏迷或脑水肿

重症病人的血糖控制及意义

重症病人的血糖控制及意义

1
2
3
4
*
试验并发症的影响
频繁监测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与并发症(频繁动/静脉采血的医源性失血/贫血、损伤、继发感染等)对严格血糖控制造成了潜在的障碍和影响
*
试验中生物学因素对血糖影响
动脉血糖浓度比末梢血糖浓度高约5 mg/dl;比静脉约高10 mg/dl 。 血球压积水平<30% ,或> 55% 在一些血糖测量仪可能出现读数降低。但换代产品对血球压积的调整精确度大约在20% and 60 %。『美国FDA要求血糖仪的误差低于20%(测定范围 30–400 mg/dl )』
*
低血糖问题
01
后果: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02
出自对病人的安全过于担忧,唯恐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常下意识地抵触接近目标血糖,结果又导致高血糖及其相关并发症与病死率的发生。
*
制定严格血糖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目 的
01
02
03
04
有效
平稳
安全(低血糖)
避免增加血糖检测次数及人员工作量
血糖浓度(mean)
ICU病死率 %
80~99 mg/dL
9.6
100~119mg/dL
12.5
>300mg/dL
42.5
血糖升高水平与各类重症病人的ICU病死率密切相关 , 存活组平均血糖水平高于非存活组。
重症病人血糖调控影响因素
隐性糖尿病患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老年,长期卧床者 胰腺炎患者 严重感染或炎症患者 低氧血症者 低温 尿毒症 慢性与急性肝病患者
提示3——严格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操作误差。
提示5——建议有条件时应当: 间断抽查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避免误差

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神奇的MUFA

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神奇的MUFA
• 无高血糖组: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 (n=1168)
• 高血糖组:有糖尿病史(n=495) • 高血糖组:无糖尿病史(n=223)
注:高血糖定义:空腹血糖大于等于126mg/dL (7mmol/L) 或 随机血糖大于等于200mg/dL (11.1mmol/L)
*P<0.01
非ICU 死亡率(%)
Moghissi ES, et al. Endocr Pract. 2009 May-Jun;15(4):353-69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高血糖患者更应 使用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
• DSF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or considered when insulin therapy is required. Use of DSFs may also be a beneficial option to optimize glycemic control when the use of insulin is not indicated or poses a risk of causing hypoglycemia.
死亡率(%)
• 回顾性数据分析 • 1826例持续ICU治疗的患者 • 结果:即使发生中度高血糖内科、外科住院患者死亡率也随之大幅升高。
JAMES STEPHEN KRINSLEY ,et al. Mayo Clin Proc. 2003;78:1471-1478 .
应激性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多神经病变
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低糖高脂配方
糖尿病适用型营养制剂被推荐用于 存在高血糖的患者。一般来讲这种 制剂特点是低碳水化合物(3540%),高脂肪(40-50%),特别是 高MUFAs。
Patricia Davidson,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 2015;XX(X);1-9.

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

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

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研究万娜萨;张伟【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2)011【摘要】目的:比较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4 h内入住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检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并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入院时和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别,并比较入院时与手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的高低对其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的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4.27±2.56)mmol/L、(13.23±3.18)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22±3.35)分、(20.65±4.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0.56±1.32)mmol/L、(16.88±2.46)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69±4.16)分、(28.92±4.73)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1).手术后血糖降低组病人的死亡率3.88%,明显低于手术后血糖升高组的86.67%(P<0.01).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手术后比入院时增高的病人死亡率高.【总页数】3页(P1531-1533)【作者】万娜萨;张伟【作者单位】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安徽淮南232038;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3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应激性高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J], 张静;付超;佘亚辉;孙峰;张永娟;董松武2.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J], 张永根;贺文成;杜娜3.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及血糖的影响 [J], 杨伟杰;李小悦;宋刚4.入院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对行PCI治疗后糖尿病合并STEMI病人左心室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周鹏;董金永5.入院应激性高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中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J], 彭凌云;刘安康;丁怀胜;王惠;李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适当控制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适当控制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适 当控 制 危 重 患者 应 激性 高 血糖 的水 平对 预 后 的影 响
蒋红 英 庄 乐 吴 青云
关键 词 : 重 患者 ; 激性 高血 糖 ; 当控制 危 应 适
中图 分类 号 : 5 9 R 8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1 1— 180 10— 9 92 1 )6 03 — 2
在 IU危重 患者 中应激 性 高血 糖非 常 普 遍 , 发生 机 制 主要 C 其 有两 方 面[ ① 应 激反 应 时 , 感 神 经 兴 奋 , 丘 脑— 垂 体一 肾上 5 1 : 交 下 腺 轴 受 刺激 , 高 血 糖 素 、 胰 糖皮 质 激 素 、 儿茶 酚 胺 增 多 , 糖 产 生 血 增多 ; 应 激后 出现 胰 岛素 抵抗 , 组 织对 胰 岛素 敏感 性 下 降 。 ② 使 应 激性 高血糖 对危 重 患者 的危害 [ : 重 机 体 代谢 紊 乱 ; 大全 身 6 加 1 有 放 炎症 反应 、 诱发 感染 、 响 组织 修 复 、 迟 脏器 功 能恢 复 导 致免 疫 影 延 抑制 ; 血糖 的大 幅度 波 动加 重 氧 化应 激 。以上 危 害 使应 激 性 高血 糖 增 加 了多脏 器功 能不 全 的发 生 率 和患 者死 亡 率 。 因此 , 激 性 高血 糖 与 危 重 患 者预 后 不 良直 接 关 联 , 应 而胰 岛 素降 低血 糖直 接影 响 患者 的 预后 。 岛素 能直 接促 进 蛋 白质 的合 胰 成, 纠正 负氮平 衡 , 进伤 后 组织 愈 合 ; 促 同时 , 岛 素有 抗 炎作 用 , 胰 减轻 炎 症 反应 , 利 于 内 环境 的稳 定 , 减 少 并 发症 和 降低 死 亡 有 可 率 。重 症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目标 是 近 几 年 危 重 病 学 界 研 究 的 热点 。 20 年 , 国学 者 V ndnB r e 的研 究 提 出 “ 岛 素 强化 治 01 美 e e eg 等 h 胰 疗” 的概 念 , 血 糖 严 格控 制 于 4 ~ . oL左 右 , 明 显 降低 将 . 61 l 4 mm / 可 危重 患者 的并 发症 与 死亡 率 , 该理 念 在 I U 中 已被 广 泛应 用 。但 C 20 09年 3 , 英格 兰 杂 志 报告 表 明 , 岛素 强 化 治 疗 9d 亡 月 新 胰 0死 率 明显 高 于 常规 胰 岛 素治 疗 组 , 血 糖 发 生 率 明显 增 加 , 示胰 低 提 岛素强 化治 疗严 格控 制 血糖 可增 加 IU危重 患 者 的死 亡 率 , 议 C 建

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影响因素调查

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影响因素调查

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影响因素调查
许有信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15(029)010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糖检测分析应激性高血糖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和病因是影响应激性高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且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发生易合并并发症,升高其死亡率,不利于预后.结论针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许有信
【作者单位】民勤县医院甘肃民勤733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1
【相关文献】
1.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J], 张艳红;宋意
2.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影响因素 [J], 吴标良;覃晓洁;王民登;韦华;何明杰
3.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J], 王煜;曹相原;刘国华
4.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J], 王健;王
晓晖;邸墅;师华华;张晓娟;常伟伟
5.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影响因素分析 [J], 赵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962017.09护理经验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杨 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摘 要】目的:探究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总结护理观察的具体对策。

结果: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原因包括术前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基因、肝炎病毒感染等)、术后因素(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

结论:要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合理调控患者的血糖,才能帮助患者迅速的康复。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原因;护理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为了减少相关危害,现将肝移植血糖发生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3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3.7)岁。

本组的60例患者中包括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1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4例。

本组患者术前均剔除了糖尿病、感染、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患者。

2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2.1 术前相关因素2.1.1 年龄随着年龄的递增及胰岛细胞的退化,糖的异常代谢率也随之递增。

相关专家通过对数据库的移植术后引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的Meta 分析认为,年龄是导致移植术后糖尿病的重要因素[1]。

2.1.2 种族与基因Waters 等人总结其他研究报告提出,白种人、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在行移植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1.3 性别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表明,性别与移植术后糖尿病没有确切的相关性。

余爱荣等[3]的回顾性研究指出,移植患者术后男性发生PTDM 的概率大于女性;而Hur 等发现女性术后1年内发生PTDM 且持续存在的风险比男性高。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发表时间:2016-06-22T13:05:34.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作者:周丽萍[导读]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

周丽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对于怎样定义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进行手术,将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

本文综述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发病机制;手术【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16-03Research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Zhou Lipi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1, China【Abstract】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For patients with how to define the best blood sugar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High blood sugar can be adverse impact on the body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and to keep blood sugar level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it is beneficial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tres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occurrence of hyperglycemia and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ody.【Key words】 The stress hyperglycemia; The pathogenesis of; Surgery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王志高【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应激性高血糖;预后【作者】王志高【作者单位】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北极寺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由于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性损伤[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内科急症,其较易累及中老年人群。

中国是个老年人口大国,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

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若治疗不及时,后果较为严重[3]。

心肌梗死会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免疫、代谢的改变,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就是其中一种[4]。

作者前期临床观察发现,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预后常不佳。

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首次心肌梗死发作,未接受过手术治疗;患者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无合并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患者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分为观察组(出现应激性高血糖)73例和对照组(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45例。

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患者比例及是否合并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202,P=0.002); 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24,P=0.008)。

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
3.胰岛素治疗:


研究提示血糖一旦超过正常水平就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静脉输入胰岛素的初始剂量与病人的病情和血糖水平有 关。一般情况下,血糖每升高2 mmol/L胰岛素输入量应 增加1 U/h,但一般小于0.1 U/(kg·h),待血糖达到理 想水平时,胰岛素的维持用量为1~2 U/h。 建议: 1)控制血糖浓度目标值:3.9—6.1 mmol/L. 2)血糖控制达标时间:12h 24h. 3)阶梯式达标:初期目标值7—10 mmol/L,最佳6小 时内达标,逐渐接近目标值3.9—6.1 mmol/L。
我 快 乐 ,因 为 有 你 们 相 伴 !
发病机制





儿茶酚胺类激素:在创伤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 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并抑 制胰岛素的分泌。 糖皮质激素:应激状态下,HPA被激活,释放大量的GC。 胰高血糖素:应激状态下,血中氨基酸增多与交感神经 兴奋可通过激活B受体,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引起血糖升高。 生长抑素:创伤修复刺激机体内生长抑素的分泌和释放。 细胞因子:作为全身性炎症介质通过刺激反向调节激素 的分泌和导致胰岛素抵抗而产生高血糖效应。 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
产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其ຫໍສະໝຸດ 原因
已知的糖尿病—相对性或绝对性胰岛素不足。 外源性给予儿茶酚胺,特别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老年病人—胰岛素缺乏。 肥胖—胰岛素抵抗。 危重疾病—胰岛素反向调节激素分泌增加。 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岛素缺乏。 严重炎症或感染—胰岛素抵抗。 低温—胰岛素抵抗。 低氧血症—胰岛素缺乏。
脂肪动员增加,脂肪氧化增加,动员氧化, 导致血脂增加 70%游离脂肪酸在肝脏形成甘油三酯,导致肝脂肪变

糖病患者行手术后的血糖监测

糖病患者行手术后的血糖监测

糖病患者行手术后的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接受手术是一项具有特殊挑战的经历。

手术本身带来的生理应激、麻醉影响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都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术后的血糖监测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促使血糖升高。

其次,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进而干扰血糖的调节。

此外,术后患者的饮食和活动受限,身体的代谢状态发生改变,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

在手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通常需要比平时更加频繁。

这是因为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变化,能够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般来说,在术后的早期阶段,可能需要每1 2 小时监测一次血糖,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监测频率可以逐渐减少,但通常仍需要每天监测 4 7 次。

血糖监测的方法主要有指尖血糖监测和动态血糖监测两种。

指尖血糖监测是最常用的方法,患者通过血糖仪采集指尖血来测量血糖值。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但只能反映某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

动态血糖监测则是通过在皮下植入传感器,连续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能够提供更全面、更连续的血糖变化信息,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的低血糖和高血糖。

在进行血糖监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于指尖血糖监测,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是手指的侧面,以减少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采血前要做好手部清洁,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后再进行采血。

采血时,要注意采血针的深度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导致测量误差。

对于动态血糖监测,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佩戴传感器,并注意保护传感器,避免碰撞和脱落。

血糖监测的结果需要准确记录,包括测量时间、血糖值以及患者的饮食、用药、活动等情况。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在 ICU患者中 ,应激 性高血精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十 分普遍 ,即使既往无糖代谢紊乱 的基础病史 ,亦极 为常见。研究表明 这种高血糖 是应激 的结果 ,可 产生多种有 害的病理 生理效应 ,使原 有疾病加重 ,诱发 多种并 发症 ,乃至死亡…。本文就近年来 ICU患者 高m糖的治疗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希望借此引起临床 医护人员对 ICU患 者 高 血 糖 的重 视 。 1 ICU 患 者 发 生 高 血 糖 的机 制 1.1创伤 应激后糖代谢的神经 内分泌调节 大多危重症患者在创 伤 早期 即m现 糖代谢 改变 ,糖 的生成 超过 糖的清 除 。早在 1877年 Glaude Bernard就描述 了在失血性休克 中的高血糖现象I :I。当进入高 代谢期后 ,随着能量消耗增加 ,血糖 可下 降。但 ICU患 者,由于糖异 生增加 ,细胞对糖的利 用降低 ,胰 岛素抵抗 加重 ,血糖 不下降 ,甚至 不降反升 。上述糖代谢变化 的具体 机制及调控暂不 明确 ,但一般认 为与 以下激素及细胞冈子有 关。 1.1.1 升 糖激 素 在创 伤应激状 态下 ,下丘脑一垂体 一肾上腺系统 兴 奋 ,大量分泌儿茶 酚胺 、糖皮质激素 、胰升糖素等激 素。大量升糖 激素 释放最终 导致胰 岛素分泌抑制 ,是创伤早 期血糖升 高的主要 因素 ㈣。 1.1.2 细胞因子 在严重应激的状态下 ,来 自不 同组织 的多种 细胞 因子 对高 血糖 的发 生有 着极 为重 要 的意 义 。 目前 已知 细胞 因子 TNF—d能引起高血糖 及胰 岛素抵抗 。Montori等 的研究认为其机制可 能与其 间接 刺激反 向调节素 的分泌或直接 作用于胰 岛素受体 信号 传导途径和影响葡 萄糖运载体 的功能有关 。 1.2胰 岛素抵 抗 是指 外周靶 组织 (骨骼肌 、肝脏 ,脂肪 组织 等 )对 内源性或 者外源性 胰岛素 的敏感性 和反应性降低 ,导致生 理剂量 的胰 岛素 不能产 生正常有效 的生理效 应。研究证 实危重症 患者常

ICU患者目标血糖管理

ICU患者目标血糖管理

不管患者有无糖尿病史 ,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危 重患者血糖在 4. 4~ 6 . 1mmol/L,确能明显降 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五、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④ 当感染引起患者体温升高时,血糖应更快地降至目 标值,要增加血糖监测的次数,采用连续血糖监测 更好。 ⑤ 当饮食中断或减少时,胰岛素用量也要成比例地减 少,不论是静脉输注、管饲还是口服补充葡萄糖, 都应根据糖摄入量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⑥ 当给予大剂量皮质激素(超过90 mg/ 氢化考的松 或等量其他药物) 时,胰岛素用量应增加。
严重的感染
大手术
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征:
严重创伤、感染等危病人
突出表现:病理性高血糖、糖耐量下降 分解代谢增加:负氮平衡、瘦组织群减少 创口愈合不良及感染率升高 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
多数临床认为,非明确糖尿病史患者入 院后随机两次以上 血糖≥11mmol/L (200mg/dl) 或其空腹血糖≥6.8mmol/L (126mg/dl) 者,即可诊断为应激性高血糖
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的意义
Furnary研究TGC(严格血糖控制)在心外科 开展的效果 TGC在美国St Vincent医院:
1.降低死亡率57% 2.降低伤口感染风险66% 3.危重病人中,新发肾衰竭下降75%,死亡率下 降29.3% 4.外科ICU内的非糖尿病人的院内感染大幅下降
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的意义
低血糖
血糖<3.3 mmol/L (60 mg/dl)
轻度: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寒战(震 颤)、出汗、心悸、饥饿感、头痛、易怒、神 经质、心动过速、面色苍白等
严重: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视力模 糊、体温骤降、行为改变、谵妄、休克

颅脑创伤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颅脑创伤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资料 采 用均 数± 准 差 ( ± ) 示 。组 间 比较 通过 t 标 膏s表
全科医学 临床与教育 2 1 年 3 第 8 00 月 卷第 2 Cicl dctn f eeaPate M r2 1,V 1, o 期 li uao nr rcc a 00 o. N . n aE i oG l i . 8 2
往 有 肾脏 疾病 、 肾功能不 全 、 尿病 及其 他 主要脏器 糖
跌 伤 、 通 意外 等原 因造成 , 情严 重 , 亡 率 和致 原 发性疾 病 的患者 ; 经 1次及 以上 C 交 病 死 ④ T检查 确诊 颅 残率较 高 。本 次研 究监 测 了 3 9例 颅脑创 伤 患者 的 脑 损伤 的患者 ; 排除创 伤前 糖尿 病患 者 、 0 ⑤ 甲状腺 功
不管 何种 原 因所致 的鼻 腔粘连 或 闭锁 .一旦发
粘连 或 闭锁 同时矫正 鼻 中隔 、下 鼻 甲黏骨 膜下减 容 现 即应早 行鼻 腔成 形术 , 以恢 复鼻 腔鼻道 通气 引流 。
和/ 或切 除 中鼻 甲 甲泡 外侧 壁 。则可 使鼻 腔增 宽 , 减 发 病 时 间越 短 , 粘连 越 容易 松解 , 尚未 瘢 痕化 , 且 较 少创 面 的接 触 , 防止术后 鼻腔粘 连复发 。 对充分 保 留 易 剥离完 成粘连 分离 , 鼻黏膜 损伤 小 。

18 9・
全科医学I床与教育 21 年 3 第 8 临 00 月 卷第 2 Cicl dctn f ee lrcc 期 li uao nr ate a.00 o8N . n aE i oG aP i M r21,V1, o . 2
本次 研究 l 例 患者 中 , 内镜下 鼻 腔成形 术在松 解 l 行
体 解 剖 变 异 的差 异 [ . J 中华 耳 鼻 咽 喉科 杂 志 ,0 13 () J 20 ,62:

脑外科常见疾病合并高血糖病人的护理

脑外科常见疾病合并高血糖病人的护理
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IL-1、IL-6、TNF-α
细胞因子导致高血糖:
★ 细胞因子直接引起胰岛素受体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发 生变化,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 细胞因子引起一些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胰岛素受 体信号的传导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
药物影响 脱水、利尿剂、激素等药物的应用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
3.告诉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和微 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加强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交 流 5.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
改善 病人预后
降低死亡率
降低感染及脏器 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护 理 措 施
护理诊断(一)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物质代谢紊乱有 关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运动护理 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饮食护理
1.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估算患者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使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避免
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是颅脑损伤后最为常见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
瞳孔变化
生命体征变化
局灶症状与体征:失语、偏瘫、癫痫
意识障碍分级:
① 嗜睡:声音、疼痛刺激可被唤醒
②意识模糊:思维和语言不连贯
③昏睡:需要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才能唤醒
④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高血糖: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
护理诊断(三)
低血糖:
发生原因:可能与胰岛素用量过大,病情稳定后未及 时减量有关
症状:患者血糖<3.9mmol/L,出现面色苍白、心慌、 出冷汗、手抖、呼吸浅快、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 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处理:应立即停用胰岛素,并给予50%葡萄糖静脉推注, 30分钟后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概况发表时间:2016-06-22T13:05:34.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作者:周丽萍[导读] 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

周丽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对于怎样定义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进行手术,将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

本文综述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发病机制;手术【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16-03Research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Zhou Lipi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1, China【Abstract】Stress hyperglycemia after oper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For patients with how to define the best blood sugar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High blood sugar can be adverse impact on the body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and to keep blood sugar level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it is beneficial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tres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occurrence of hyperglycemia and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ody.【Key words】 The stress hyperglycemia; The pathogenesis of; Surgery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患者之前是否有糖尿病。

过去的十年,尽管在一些报道与研究中揭示患者高血糖的指数不断的增加,但是对于怎样定义这些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手术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

本综述就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

1.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血、大手术、心理社会应激等打击后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1]。

应激性高血糖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的糖代谢紊乱,既包括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升高,也包括非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升高(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SHG)[2]。

1.1 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过程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与胰腺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相同,胰腺以lU/h的速度匀速进行分泌胰岛素,来阻止肝葡萄糖的排出量,在禁食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机体分泌胰岛素[3]。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就餐后糖类物质的增加,以及胰岛还要排出一定数量的胰岛素来保持就餐后血中葡萄糖;假如患者出现血糖升高,胰岛将会分泌纠出相对于的胰岛素。

所以,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分为3个不同时间段:基础胰岛素分泌、餐后胰岛素分泌以及纠正性胰岛素分泌。

临床医师应学会像胰腺般思考,以求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调控血糖时尽可能模拟基础、就餐后和纠正这三个阶段的生理过程。

1.2 胰岛素抵抗(IR)急性重症、创伤等疾病都是导致胰岛素出现抵抗、糖耐量异常及血糖升高的原因,是机体对胰岛素生理功能反应出现损伤,一般称为“创伤性糖尿病”。

在这种状态下,当胰岛素紧缺时,就会导致其人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摄取以及利用葡萄糖量减少,以及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降低,加速糖的分解,使糖异生增长,脂肪加快,造成糖异生的原料增多,进一步促进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而应激性、胰高性血糖素升高会出现更大的刺激,使胰岛素分泌慢慢的恢复于正常,此时胰岛素情况虽然没有降低,但是降低了组织对其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hn resistance,IR),临床上呈现出一对很怪异的现象,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现象。

IR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与效应细胞中的受体数量、结合能力以及结构的完整和受体后信号传导等水平下降有联系。

在肝、骨胳肌等部位均都可检查到到胰岛素的抵抗,此时由胰岛素激活的葡萄糖量呈现出减少状态。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IRS-1-PI3K信号传导过程受到阻碍,使糖代谢出现异常情况。

其升高的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的另一信号传导途径(Ras—MAPK途径)发挥增生的作用,使视网膜形成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

在应激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是否也仅累及IRS—1-PI3K,能否导致出现相似的血管并发症还不明确[4]。

1.3 内分泌作用机体应激后,血糖升高主要原因是,糖原在高代谢状态下进行解体、蛋白质的代谢和脂肪动员的加速以及氨基酸、脂肪酸、乳酸经过糖异生而形成葡萄糖,使进入血液的糖类增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减少对葡萄糖,还有其他类型的葡萄糖摄入等出现[4]。

人体主要是由两个系统与应激反应有联系,一为自身神经调节系统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

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情况不同,不同程度的刺激着这两大系统,导致内平衡出现失调:机体解体加速,合成代谢降低。

所有手术伤口位置的传入对激活肾上腺轴起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使机体的分解激素(儿茶酚胺类、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

在疾病早期,即有蓝斑一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兴奋刺激肾上腺髓质大量释放儿茶酌胺(catecholamine , CA),主要是肾上腺素(adnephrin , AD)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创伤应激后CA物质释放是创伤应激后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4]。

经研究显示,在创伤后3 h内血糖水平、血糖AD水平成的比率明显升高[5]。

CA能直接通过受体抑制胰岛素的结合、酪氨酸激酶的活跃性和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4的易位;患有脓毒症患者,血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也逐渐增高,这可能与CA 和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CR)联合起到作用。

其在出现应激反应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HPA)轴呈兴奋状态,使肾上腺皮质大量的释放GC,还有,应激后细胞内GCR表达水平降低。

GC可以加速糖原的异生,加大蛋白质的溶解,减少周边细胞对氨基酸的利用,增加糖异生的材料,加大肝与关键酶活性。

GC可减少肌肉、脂肪等对胰岛素反应,使葡萄糖利用减少,血糖升高[6];研究显示GC通过各种信号蛋白以及抑制GLUT-4葡萄糖载体从内膜储库到桨膜的易位的方面,进而减少骨胳肌的糖摄取[7]。

1.4 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术后机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不断增加,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细胞因子作为全身性炎症介质,通过刺激来反向调节激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高血糖效应[8]。

白细胞功能的异常反应[9]被确认为是由高血糖导致的。

包括粒细胞粘附功能出现异常[10],吞噬功能受到损伤[11],趋化作用的延迟[12],杀菌能力被抑制[11-13]。

这些白细胞缺陷随严密的血糖控制而改善[14]。

研究证明,围手术期高血糖情况在术后感染中的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说严格的控制血糖相当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5 医源性因素手术前后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含糖的液体输入过多,使肠内、肠外营养热量提供过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不能进行代谢,并且直接影响血糖调节机制,加重高血糖的状态。

一些药物也能引起血糖升高,如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等利尿药物[15]。

2.对机体的影响2.1 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经过短时间的入院治疗,发现高血糖对人身体的液体平衡(通过尿糖、脱水)、免疫功能[16-17]、炎症及治疗效果产生效果不理想。

Invitro研究报道,高血糖与白细胞出现异常有关,包括粒细胞粘附、趋化作用、吞噬作用以及细胞内脱氧等方面有关。

高血糖能损害补体中的激活系统[18]。

血糖通过补体的糖化反应,出现和微生物竞争附着点的现象,就出现了抑制异体细胞的现象[19-20]。

这些异常现象可随着血糖的控制而有所改变。

应激性高血糖可能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

一般情况,应激环境下能降低非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体一Knoninsulin— mediated Glut—1 transporter)的能力进行减量调节,这是高血糖情况下的正常生理保护,导致大量高水平的血糖进入细胞,使更多的葡萄糖转运体一1上调,导致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21]。

2.2 术后感染外科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高血糖情况加大了术后感染(postoperative infection,POI)的发生率,是发病率较高的外科并发症[22-24]。

在美国每年约有500万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中20%以上的患者有糖尿病史,围手术期高血糖是胸骨伤口感染的重大危险因素[25]。

所以,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的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存在着更高的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以及手术后的感染。

严格的控制血糖能降低感染的危险,并改善创伤、心脏病及非糖尿病的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确切地说,在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高血糖与术后发生感染有着一定的联系[26]。

Ramos[22]等将术后高血糖与术后30天感染并发症及长期住院时间、糖尿病状况独立的风险的增加有关。

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他们推荐在普通外科患者进行术后血糖控制的可能利益的评估[22]。

2.3 病死率严格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及大量临床时间表示,严格控制危重患者非糖尿病患者不同亚群的血糖水平可增加患者的的存活率[27-28]。

普通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ll.lmmol/L,其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均升高8倍[29];如危重患者血糖>5.0mmol/L,所以说其病的死亡率与血糖升高有直接关系[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