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影响骨折愈合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影响骨折愈合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a5217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影响骨折愈合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6-07T06:58:17.2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4月4期作者:崔宏宇[导读] 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增殖、分化、凋亡等均受到多条信号通路控制,机体维持稳态依赖信号通路地精准调控。
本文系统、深入地概述了参与骨折愈合的多条重要细胞内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崔宏宇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广东广州 511400【摘要】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增殖、分化、凋亡等均受到多条信号通路控制,机体维持稳态依赖信号通路地精准调控。
本文系统、深入地概述了参与骨折愈合的多条重要细胞内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骨折愈合;信号通路;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ing in fracture healing CUI Hongyu(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aedics,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Guangzhou 5114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regulate cellular biology progress,including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To maintain homeostasis depends on precise regul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ing in fracture healing systematically and thoroughly,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and novel perspectives for drug development.Keywords:fracture healing;signaling pathways;research progress 骨折是现代骨外科的常见疾病,骨科手术的新技术及药物治疗等联合应用极大程度地促进骨折愈合,但是仍有约5%-10%的骨折因各种因素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1]。
PDZ结合激酶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PDZ结合激酶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f162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9.png)
《癌症进展》2021年3月第19卷第5期ONCOLOGY PROGRESS,Mar2021V ol.19,No.5*综述*PDZ结合激酶/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宋开蓉1,2,刘媛1,2,陈思璐1,2,杨永秀2,3#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甘肃省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00摘要摘要::PDZ结合激酶/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PBK/TOPK)属于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K)家族,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人类的多种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呈低表达,而在癌变后的组织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激活多条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引起机体内一系列转录因子和肿瘤基因等的表达量发生变化,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甚至抵抗凋亡等,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本文综述了PBK/TOPK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关键词::PDZ结合激酶/T-LAK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恶性肿瘤;抑制剂;抗肿瘤药物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1.19.05.051PBK/TOPK的发现Gaudet等[1]首次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鉴定出一种可与果蝇肿瘤抑制蛋白DLG的人类同源物(the human homologue of the Drosophila Discs-large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hDlg)分子PDZ结构域相结合的新型蛋白激酶,命名为PDZ结合激酶(PDZ binding kinase,PBK)。
经测序发现,其与Abe等[2]克隆并命名的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T细胞源性蛋白激酶(T-LAK cell-originated protein ki-nase,TOPK)属于同一分子,故统称为PBK/ TOPK。
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656d659b6648d7c1c746b3.png)
22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09, V ol. 4, No. 3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09.03.012 ·综述·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王利祥,华子春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一种基因,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故命名该基因为 Notch。
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多个物种中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迄今研究已阐明 Notch 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及核心转导过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该通路实际上处于十分复杂的调控网络之中,而这与其在发育过程中功能的多样性相符合。
本文结合最新进展,系统阐述 Notch 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作用机制及调控,并揭示该通路异常与疾病的联系。
1 Notch 受体Notch 受体是一个相对分子量约为 30 000 的 I 型膜蛋白,由胞外亚基和跨膜亚基组成,2 亚基之间通过 Ca2+ 依赖的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
胞外亚基包含一组串联排列的 EGFR 和 3 个家族特异性的 LNR 重复序列。
EGFR 在 Notch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在果蝇中,Notch 受体的第 11 位和 12 位 EGFR 介导了其与配体的结合。
LNR 位于 EGFR 的下游,富含半胱氨酸,介导了 2 亚基之间 Ca2+ 依赖的相互作用。
跨膜亚基包括跨膜区、RAM 序列、锚蛋白重复序列、核定位序列、多聚谷氨酰胺序列以及 PEST 序列。
RAM 结构域是 Notch 信号效应分子 CBF1/RBPJk 主要的结合部位。
ANK 重复序列结构域是 Deltex、Mastermind 等的结合部位,这些蛋白对Notch 信号通路有修饰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7d2b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a.png)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就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控细胞功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理接触依赖型、旁分泌型和内分泌型。
物理接触依赖型信号传导通常发生在相邻的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来传递信号,例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旁分泌型信号传导则是指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作用于附近的细胞,这些信号分子在局部发挥作用,不会进入血液循环。
而内分泌型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分泌的激素等信号分子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
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是启动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
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
细胞表面受体包括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等。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来传递信号,例如神经细胞中的谷氨酸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它们通过与 G 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肾上腺素受体。
酶联受体则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者与酶结合,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等反应来传递信号,例如胰岛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能够直接与进入细胞的脂溶性信号分子结合,如甾体激素受体。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激活受体的活性。
一旦受体被激活,就会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这些通路通常涉及一系列的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信号转导分子包括蛋白激酶和磷酸酶。
蛋白激酶能够将ATP 上的γ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从而改变底物蛋白质的活性。
磷酸酶则能够去除底物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恢复其原来的活性。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5bfc1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8.png)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Δ陈言1,2*,单留峰3,车文生4,刘昱君2,刘峙岐2,史晓雪2,冯志海1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3;3.郑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郑州 450006;4.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郑州 450053)中图分类号 R965;R285.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23-2934-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23.21摘要骨质疏松症是导致骨骼弱化、易于骨折的重要原因,西医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不能逆转其进程,只能减少骨密度的流失,且长期应用伴随一定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可弥补西医治疗的短板。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参与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多种中药单体(如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及中药复方(如补肾活血汤、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被证明能够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强骨细胞自噬,进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单体及复方,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用药思路。
关键词中药;单体;复方;骨质疏松症;mTOR信号通路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and formula in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CHEN Yan1,2,SHAN Liufeng3,CHE Wensheng4,LIU Yujun2,LIU Zhiqi2,SHI Xiaoxue2,FENG Zhihai1(1. Dep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3,China;2. First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3, China;3. Dept. of Diabetes,Zhengzhou Hospital of TCM,Zhengzhou 450006,China;4. Dept. of TCM,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53, China)ABSTRACT Osteoporosi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bone weakness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s. Anti-osteoporosis drugs of Western medicine cannot reverse its progression,and can only reduce the loss of bone density;long-term use of them is accompanied by certain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cuses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holistic approach,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medicine’s treatment.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signaling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growth,proliferation,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cells,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s (such as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alkaloids,etc.)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such as Bushen huoxue decoction,Liuwei dihuang pills,Erzhi pills,etc.)have been proven to promote bone formation,inhibit bone resorption,enhance bone cell autophagy,and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osteoporosis by regulating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Therefore,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and formula that intervene in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medication idea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formula; osteoporosis; mTOR signaling pathway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b0a0da26fff705cc170a98.png)
细胞周期中 DNA 损伤 的 检 测 和 修 复 有 赖 于 细 胞周期检测 点 信 号 通 路 和 DNA 修 复 系 统 的 作 用, 信号通路失效会导致基因不稳定和对肿瘤易感性。
近年来,毛 细 血 管 扩 张 共 济 失 调 突 变 基 因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基 因 )编 码 产 物———ATM 蛋白激酶在细 胞 周 期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中
具体的来说当真核生物细胞受到电离或紫外线辐射所致dna双链损伤时首先需要识别断裂点然后atm蛋白二聚体分子内自动磷酸化并分离成活性的atm蛋白单体诱发下游相应底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磷酸化级联反应最终引起细胞周期如g1dna修复或凋亡阻止错误的遗传信息向子代细胞传递以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防止恶变
复 旦 学 报 (医 学 版 )
Fudan Univ J Med Sci 2012Jul.,39(4)
生命科学中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及其应用实践
![生命科学中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及其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c0b9d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6.png)
生命科学中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及其应用实践信号转导通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细胞内和细胞间通信的基础,也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调节机制。
本文将从信号转导通路的概念、类型和研究进展、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实践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信号转导通路的概念与类型信号转导通路指分子信号在细胞内或细胞间的传递过程,这些分子信号可以是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转录因子等。
这些分子信号作用于受体并诱导信号转导,从而最终调节细胞的生物学活动,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
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酪氨酸激酶通路:经由受体酪氨酸激酶,而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2.鸟嘌呤酸信号转导通路:鸟嘌呤酸作为受体的第二信使,通过下游的蛋白激酶活性而传递外界信号。
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从细胞膜上的受体开始,通过激酶酶联线作用,释放下游信号转导的丝裂原激活蛋白。
4.磷酸肌酸信号转导通路:由细胞质内PDE调节鸟嘌呤酸二磷酸酯酶等多个酶活性,传输并调节细胞生理活动。
此外,信号转导通路还可以分为多种细分类型,这些细分类型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以下是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进展:1.研究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信号转导通路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研究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研究信号传递网络的复杂性信号传递网络非常复杂,涉及许多的细胞因子、受体、酶、信号转录因子等。
因此,研究信号传递网络的复杂性,可以为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 研究新型治疗方法许多新型治疗方法都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如针对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开发小分子抑制剂等。
研究这些新型治疗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信号转导通路在医学上的应用实践随着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者已经开始利用信号转导通路在医学上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具体实践案例:1. 利用信号转导通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目前许多的癌症治疗都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例如利用小分子信号转导抑制剂针对癌细胞外生境中的细胞因子接受器进行治疗,或从内部调节酶蛋白与外部介导的激活信号的接口连接,从而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癌症。
激酶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激酶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45a85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8.png)
激酶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刘杨;邹笑然;李琛琛;张春阳【摘要】Kinases are a class of enZymes that catalyZe the transfer of a phosphate group from a high-energy molecule to their substrates ( i.e., phosphorylation ).Kinase-induced intracellular phosphoryl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a variety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metabolism, cell signaling, protein regulation, 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Consequently, kinases have become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drug discov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and sensitive methods for kinase assay is highly desirable.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kinase assays with protein kinase A (PKA), casein kinase-2( CKⅡ) and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 T4 PNK) as the models.We focus on the newly emerging methods for kinase assays including fluorescent, single-molecule detection, colorimetric, chemiluminescent, bioluminescent, and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methods.Furthermore, we giv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kinase assays.%激酶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磷酸转移酶,能够催化磷酸基团由高能磷酸基团供体分子(如ATP)向特定底物分子转移.激酶不但在新陈代谢、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调控、细胞传输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在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及疾病靶向治疗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激酶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酪蛋白激酶(Casein kinase-2,CKⅡ)、T4多核苷酸激酶(T4 polynucleotide kinase,T4 PNK)为例,对近年来发展的激酶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荧光分析法、单分子检测、比色法、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分析法、电化学和光电化学分析法,并对激酶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8(046)001【总页数】9页(P11-19)【关键词】激酶;灵敏检测;分析方法;评述【作者】刘杨;邹笑然;李琛琛;张春阳【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激酶(Kinase)是生物体内一类催化磷酸基团由高能磷酸基团供体分子(如ATP)向特定底物分子转移的酶,其催化的磷酸基团转移过程亦称磷酸化。
PKCδ及相关信号通路在NASH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PKCδ及相关信号通路在NASH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c03d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f.png)
PKCδ及相关信号通路在NASH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赖姝婕;陈东风【摘要】蛋白激酶Cδ(PKCδ)是非典型PKC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作为信息分子,PKCδ在多种细胞外刺激因素诱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见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之外,PKCδ还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内质网应激的调节过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密切相关.【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PKCδ;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作者】赖姝婕;陈东风【作者单位】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指无过量饮酒史、以三酰甘油在肝内过度沉积为基础的慢性肝脏炎性疾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迄今为止,对NASH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二次打击”学说,即以胰岛素抵抗(IR)为首的“一次打击”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内质网应激(ERS)、线粒体功能障碍为标志的“二次打击”导致了单纯性脂肪肝向NASH的进展。
IR与胰岛素靶组织(骨骼、肌肉等)脂质沉积密切相关。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新型蛋白激酶C(PKC)家族亚型PKCδ的作用,因为它是能干扰胰岛素信号级联反应步骤的脂质激活信号转导酶。
本文综述了PKCδ的分子结构、激活机制及其参与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以及与NAFLD、NASH的可能关系。
1 PKCδ的分子结构PKCδ由一条多肽链组成,C-末端催化区包含两个保守区,即一个ATP结合区(C3)和一个催化底物结合并进行磷酸基转移的区域(C4);N-末端调节区包含一个假底物的抑制序列,两个膜靶位的组件(C1和C2),其中C1由两个富含半胱氨酸类锌指结构序列(C1A和C1B)组成,C1B基序能够与佛波酯(PDBu)高亲和力结合,尚未发现C1A基序与特定物质有明显结合性[1]。
植物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植物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1dc36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0.png)
植物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王利美; 林丹; 翟晓巧【期刊名称】《《河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生长发育; PrI; ETI【作者】王利美; 林丹; 翟晓巧【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郑州450002;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8相对于动物而言,植物不能自由移动,被限制在特定环境内度过一生,并且时时刻刻承受着各种外界和内部信号因子的制约。
为适应多变的环境,植物体逐渐进化出一套特有机制。
蛋白质磷酸化调节蛋白质活性和功能,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磷酸化指在激酶作用下将ATP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氨基酸残基(S/T/Y)上的过程[1]。
蛋白质磷酸化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参与细胞外到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
真核生物内,广泛存在一类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即MAPK级联途径[2]。
研究表明,MAPK信号转导通路几乎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以及植物对病原物入侵在内的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3]。
植物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通常由MAPKKK(MAP3K或MEKK)、MAPKK(MKK或MEK)和MAPK(MPK)3部分组成。
MAPKKK将MAPKK 上氨基酸序列为S/TXXXXXS/T(X代表任何氨基酸)的S/T残基磷酸化,随后MAPKK将MAPK上氨基酸序列为TXY的T和Y残基磷酸化,MAPK作用于下游激酶或转录因子等,使信号向下游传递[4]。
在拟南芥MAPK通路3组分中,MAPKKK被发现和鉴定到的最多,达80个,包含Raf、 MEKK和ZIK 3类;MAPKK数量最小,只有10个,是一类双重特异性激酶,依据氨基酸序列比对,可分为A(MKK1/2/6)、B(MKK3)、C (MKK4/MKK5)、D(MKK7/8/9/10)4组,C、D两组不含内含子;MAPK 则有20个,在连接上游元件与下游应答因子中起重要作用,以其被修饰序列TXY 可被分为TEY和TDY(植物特有)两类。
mTOR在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mTOR在记忆功能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5b5f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0.png)
mTOR在记忆功能中的作用随力;任杰【摘要】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调控蛋白质翻译起始阶段的一种蛋白激酶.mTOR在脑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mTOR可调控脑突触可塑性改变和长时记忆形成.该文就mTOR的结构、组成及近年来mTOR在脑记忆功能中的作用作了阐述和总结.%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 mTOR ) is a protein kinase which regulates translation initiati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mTOR in brain signal transduction suggests mTOR can regulate brain synaptic plasticity andlong-term memory formation.Herein, the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mTOR and the progress of mTOR in memory are summarized.【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1(027)006【总页数】4页(P748-751)【关键词】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突触可塑性;记忆;雷帕霉素【作者】随力;任杰【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345.57;R338.2;R338.64;R977.3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调控蛋白质翻译起始阶段的一种蛋白激酶。
mTOR参与机体的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和衰老、肿瘤发生、表观遗传调控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3],因此,mTOR信号转导分子和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2d406b1ed9ad51f01df22c.png)
的成 功 鉴 定 , 有助 于进 一步 了解 自噬 的 分 子机 制 、 生 理 功 能及 在 病 理 过 程 中的 作 用 , 但 目前 对错 综 复 杂 的
自噬 相 关信 号 转 导 通 路 之 间相 互 影 响及 具 体 作 用机 制 , 尚 不 明 确 。该 文 就 介 导 自噬 的 mT 0 R 等 主 要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研 究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要调节细胞生 长、 细胞凋 亡 、 能量 代谢 和细胞 自噬 , 后 者 主要与细胞骨架重组和细胞存活有关[ ] 。与 自噬关 系较 为密切的 mT O R C 1活性受 细胞对 氨基 酸摄 入水平 的影
响, 该 过程主要经 由鸟苷三磷酸酶 ( G T P a s e s ) 和有丝 分裂
关 键词 自噬 ; 信 号转 导通 路 ; 雷 帕霉 素靶 蛋 白 ; 磷 脂酰 肌 醇一 3激 酶/ 蛋 白激 酶 B; 活 性氧 类 ; 核 因子一 出;
骨 疾 病 DOI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7 0 8 3 . 2 0 1 3 . 0 4 . 0 1 1
国际骨科学杂志
2 0 1 3年 7月 第 3 4卷
第 4期
I n t J Or t h o p , J u l y 2 5 , 2 0 1 3 ,Vo 1 .3 4 ,N o . 4
・
26 9 ・
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陈松峰
摘要Leabharlann 邵 增务 越 来越 多研 究 证 实 自噬 与 多种 骨病 的发 生 密切 相 关 。对 参 与 自噬性 细 胞 凋 亡 途 径 关键 分 子
对骨肿瘤细胞 , 则 有助 于积极启 动 自噬诱导 细胞死 亡 的 作用机制 , 促进肿瘤细胞 发生 自噬性 细胞死亡 。然 而 , 白 噬相关信号转导 通路错 综复 杂 , 对细胞 自噬调控 机制 的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28dda1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b.png)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0期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38MAPK signal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umorXIAN Wenjia,LI Zumao*(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ABSTRACT: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cascade is an extensive intracellular silk/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superfamily,whose subgroups mainly includ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c-Jun N-terminal kinase/stress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NK/SAPK)and p38MAPK.They are mainly important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transfer extracellular signals into the nucleus and cause corresponding changes,regulating various cellular 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ell growth,differentiation,stress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o far all kinds of research found that p38MAPK can mediate cellular responses induced by stress,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growth factors and other stimulus,and can also change gene expression level through the phosphorylation of downstream effector proteins,obtain the different cellular response,to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invasion,metastasi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various tumor cells,so to clarify p38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different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umor,will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different tumors.KEYWORDS: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tumor;signaling pathway综述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0062作者简介:鲜文佳(1991-),女,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在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miRNA在原发性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miRNA在原发性肺癌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d9a23e08a1284ac9504302.png)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肺癌就是其中最具威胁性的一类。
虽然对肺癌的诊疗方法在不断发展,但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
已有研究发现,WNT 信号通路在原发性肺癌的增殖、分化、转移及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 用[1-2]。
当WNT 信号通路功能异常,失去对肿瘤抑制基因的正常调控是多种肿瘤的始发因素 之一[1]。
《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2期 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215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miRNA在原发性肺癌中的研究进展陆周一1,陈晓峰2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92;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心外科,上海 200040 [摘要]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器官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及与该信号通路相关的miRNA异常调节与原发性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深入研究肺癌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阐明miRNA与该通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发现新的肺癌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本文就原发性肺癌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miRNA及以两者为靶点的肺癌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iRNA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7.02.01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7)02-0151-05Research progress on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miRNA in primary lung cancer LU Zhouyi 1, CHEN Xiaofeng 2 (1.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Correspondence to: CHEN Xiaofeng E-mail: cxf3166@ [Abstract ]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organogenesis. Aberration activation of WNT/β-catenin pathway and dysregulation of miRNA related with this pathway are involved in oncogenesis and tumor progression in primary lung canc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illumin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RNA and the members of this pathway may improve the perspectives of using these molecules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primary lung cancer.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miRNA in lung cancer and discussion of potential targets for this malignancy therap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Lung cancer;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miRNA通信作者:陈晓峰 E-mail: cxf3166@ miRNA 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行使调控功能的一类非编码RNA ,它的异常表达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蛋白激酶A与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A与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937312e518964bcf847cd5.png)
蛋白激酶A与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蛋白激酶A与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摘要:蛋白激酶A(PKA)与蛋白激酶C(PKC)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两类物质。
PKA全酶是四聚体,由两个调节亚基R和两个催化亚基C组成,PKC均为单链多肽,分为3类。
PKA参与的信号通路以cAMP为第二信使,而PKC参与的信号通路却以DAG和IP3为信使。
这两个信号通路都是由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都能调控基因的转录,而在这个过程中,PKA进入细胞核,PKC则与质膜结合。
关键字: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第二信使磷酸化1前言蛋白激酶是一类在胞内信使依赖的、在蛋白质磷酸化过程中起中介和放大作用并帮助完成信号传递过程的酶。
蛋白激酶负责将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底物蛋白上,这类酶用 ATP 或GTP作为磷酸基团的供体,而蛋白质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作为磷酸基团的受体。
目前己发现在真核细胞内有400多种蛋白激酶,它们催化多种功能蛋白,如酶、受体、运输蛋白、调节蛋白、核内蛋白等。
功能蛋白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发生构象互变,导致功能蛋白的活性、性质的改变,从而调节细胞各个生命活动过程。
本文简要介绍蛋白激酶大家族中其中的两类:蛋白激酶A与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A(PKA)又叫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是Kerbs等人在继sutherland 等人提出cAMP第二信使的概念之后,在研究糖原的代谢过程中发现的.是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激酶。
近年来,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研究较多,有学者已经从分子水平上研究cAMP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如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增殖等。
蛋白激酶A特别是蛋白激酶A Iα(PKA Iα)作为cAMP的主要调节分子,在癌细胞系、原发性肿瘤和增生过度的细胞中呈过度表达。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递质。
脓毒症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6046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0.png)
脓毒症相关的microRNA的研究进展阮正上【摘要】微RNA(microRNA)是一系列单链非编码RNA,可以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来最终达到调控基因表达.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被认为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关系.一些microRNA(miR-223、miR-146、miR-150、miR-4772家族等)能够区分脓毒症患者与正常患者.microRNA存在于血液和尿中,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快速测定,这些与细菌学培养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microRNA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脓毒症预后的指标.许多研究显示部分mircoRNA(miR-200家族、miR-149、miR-146家族等)作用于TLR-NF-κB信号通路,从而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部分microRNA体现出可能干预脓毒症发展的应用前景.因此,积极研究microRNA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加深对脓毒症了解,同时对于可能产生的新的治疗方法有相当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脓毒症;微RNA;炎症反应【作者】阮正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3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炎症“瀑布”反应学说:当致病原侵入或损伤组织后可迅速激活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导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并且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即免疫麻痹。
虽然针对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nuclear factor-κB,TLR-NF-κB)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发展过程研究颇多,但根据此理论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内毒素抗体、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使用的效果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有效[1]。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b24b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d.png)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该通路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该通路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可能性和前景。
本文将介绍PI3KAkt信号通路的基本组成和调控机制,阐述该通路如何被激活以及如何通过下游效应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接着,本文将重点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包括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重作用,以及该通路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现差异。
本文还将关注PI3KAkt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些交互作用如何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
本文将探讨针对PI3KAkt 信号通路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抑制该通路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的敏感性等,以期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PI3KAk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对于细胞生长、增殖、存活以及代谢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PI3KAk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Akt(也被称为蛋白激酶B,PKB)的相互作用及其下游效应分子的激活。
当细胞受到外部刺激时,如生长因子、激素等,PI3K会被激活并催化磷脂酰肌醇(PI)生成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
PIP3随后与Akt的PH结构域结合,导致Akt从细胞质转位至细胞膜,并在PDK1(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和mTORC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的作用下被磷酸化激活。
激活的Akt通过磷酸化多种下游底物,包括Bad、Caspase-Forkhead box O(FoxO)转录因子等,来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存活和增殖。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bc3f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f.png)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吴 振1,胡彦建2,尹 琦1,胡彦华1AdvanceofNotchsignalingpathwayregulatingcellapoptosisinmalignanttumorWUZhen1,HUYanjian2,YINQi1,HUYanhua11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HeilongjiangHarbin150086,China;2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HarbinFirstHospitalofAffiliatedto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eilongjiangHarbin150010,China.【Abstract】Notchsignalingpathwayisahighlyevolutionarilyconservedsignalingpathway,whichplaysakeyroleinawidearrayofcellularprocessesincluding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andapoptosis.Recently,wehaveknownthereceptor,ligand,andtransductionprocessofNotchsignalingpathway,andalsomadesignificantprogressinresearchofNotchsignalingpathwayregulatingapoptosisinmalignanttumor.ThisoverviewisoncurrentlynoveladvancesabouttheroleandmechanismofNotchsignalingpathwayinhematologicalandsolidmalignancycellapoptosis.ThefocusofthisarticlewillreviewthehighlycontextdependentnatureoftheNotchsignalingpathwayinvarioussubtypecell,andtheeffectofcross-talkbetweenNotchsignalingpathwayandothersignalingpathwayregulatingapoptosisinmalignanttumor.【Keywords】Notchsignalingpathway,malignanttumorcell,apoptosis,mechanismModernOncology2021,29(05):0901-0906【指示性摘要】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到关键作用。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e71a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0.png)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是一种酶,可以催化磷酸化反应,把一个磷酸基团从三磷酸腺苷(ATP)转移到氨基酸残基上。
这个反应是细胞内信号转导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磷酸化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执行细胞命令的效应。
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蛋白激酶有许多不同的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启动或终止关键的信号通路。
例如,与细胞生存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靶向素(mTOR)通路,它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但是过度活跃却有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抑制这个通路的药物已被用来治疗一些癌症和代谢性疾病。
另一个重要的信号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
它由多个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组成,包括Ras-MAPK等级、MAPK激酶级联反应激活蛋白激酶3(ERK3)等级、p38 MAPK等级和Jun N端激酶(JNK)等级。
该通路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应激反应、运动和记忆形成等。
除了调节信号通路外,蛋白激酶还可以影响蛋白质相互作用。
例如,T-细胞激活诱导分子(TRAF3)在正常情况下抑制NF-κB信号通路,防止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K2能磷酸化TRAF3,抑制其抗凋亡活性,从而有助于T细胞增殖和免疫反应。
此外,蛋白激酶还可以参与细胞内转运、细胞骨架重构、细胞极性和交通等过程,包括黏附分子的选择性表达和胞质转运等。
此外,蛋白激酶还可以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等改变细胞代谢途径。
最终,这些作用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死亡、免疫应答和代谢状态。
虽然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但是它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例如,一些蛋白激酶过度表达或突变会导致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因此,蛋白激酶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主要目标。
总之,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启动或终止关键的信号通路、影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内转运和代谢等过程。
TLRs信号转导通路及负调控分子研究进展
![TLRs信号转导通路及负调控分子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fac0e26294dd88d0d26b37.png)
综论与综述H A I X I A K E X U E TLR s信号转导通路及负调控分子研究进展*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聂惠蓉泉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李裕红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刘迎春[摘要]生物机体存在着多种T LR s的负调控机制,以维持免疫反应的平衡。
该文综述了Tol l样受体(Tol l-l i ke r ecept or s, T LR s)的结构、分布及主要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配体,重点阐述T LR s信号通路的类型和转导机制,并分析论述TLR s信号通路中的负性调控分子。
[关键词]TLR s信号转导通路负调控分子Toll蛋白最早发现于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在背腹侧体轴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1,2]。
Toll样受体是一类病原相关模式识别受体(PRR),该家族与果蝇的Toll蛋白家族在结构上有高度同源性。
TLRs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等细胞表面,是一种跨膜信号转导蛋白。
通过识别微生物的PAMPs或自身的内源性配体激活胞内信号通路,从而诱导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干扰素和共刺激因子,在机体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介导下游细胞因子产生、天然免疫防御、连接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1TL R s的结构、分布及配体研究1.1TL R s的结构与在细胞内的定位TLRs属于I型跨膜受体,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TIL(Toll/IL-R1)区组成。
胞外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约550~980个氨基酸,可识别病原微生物的PAMPs;跨膜区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胞内TIL(Toll/IL-R1)约有200个氨基酸,为所有TI R及IL-l R分子胞内段所共有。
该结构域可以与胞内其他带有相同TI R结构域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启动信号传递,是信号传导的主要区域[3]。
目前,在人体中相继发现了11个TLRs,即TLR1~11,小鼠中不表达TLR10但发现了人没有的TLR11~13[4]。
根据TLRs细胞内定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即位于细胞膜表面的TLR1、TLR2、TLR4、TLR5、TLR6、TTLR11和位于细胞内细胞器膜(如细胞内体、溶酶体或内质网膜)的TLR3、TLR7/8和TLR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TM-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LIU Xiao-qun,QIAO Tian-kui△ ,CHEN Wei,YUAN Shu-juan
(Department of Oncology,Jin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540,China)
ATM 蛋白激酶信 号 转 导 通 路 细 胞 周 期 中 发 生 DNA 损伤 后,活 化 的 ATM 蛋 白 激 酶 通 过 磷 酸 化 一 系 列 蛋 白 底 物 如 Chk2、p53、Nbs1 和 p38MAPK 等而参 与 细 胞 周 期 的 调 控。 其 中,Chk2 是生 物 进 化 过 程 中 非 常 保 守 的 蛋 白 激 酶,在 DNA 损伤引起的细胞周期检测点调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Chk2作为 ATM 蛋白的效应激酶,其活化有利 于维护 DNA 损 伤 修 复 和 细 胞 周 期 检 测 点 调 节,以 保证细胞基因组 的 完 整 和 稳 定。 然 而,在 细 胞 周 期 的不 同 时 期 或 不 同 应 激 条 件 下,ATM 蛋 白 激 酶 作 用于相 应 的 效 应 底 物 而 组 成 了 不 同 的 信 号 转 导 通路。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qiaotk@yahoo.com
· 434·
复 旦 学 报 (医 学 版 ) 2012 年 7 月 ,39(4)
的作用引人关注。 围 绕 肿 瘤、血 液 等 细 胞 领 域 的 研 究表 明:ATM 蛋 白 激 酶 通 过 对 细 胞 周 期 检 测 点 的 关键调控,在 细 胞 周 期 阻 滞、DNA 修 复、细 胞 凋 亡、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 性、防 止 畸 变 甚 至 癌 变 的 过 程 中 发挥着重要 作 用。 进 一 步 研 究 证 实,ATM 蛋 白 激 酶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细胞周期检测点调 控。本文就细胞周期中 ATM 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 转导通路的研究综述如下。
达到高峰;ATR 蛋白激酶是在其他形式的 DNA 损 伤如单链 DNA 损伤 或 复 制 叉 停 止 时 起 作 用 。 [5] 其 中,ATM 蛋 白 激 酶 涉 及 的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是 一 个 更 为复杂的过 程,包 括 DNA 损 伤 识 别、信 号 转 导、效 应作用等3个阶 段。 具 体 的 来 说,当 真 核 生 物 细 胞 受到电离或 紫 外 线 辐 射 所 致 DNA 双 链 损 伤 时,首 先需要识别断 裂 点,然 后 ATM 蛋 白 二 聚 体 分 子 内 自动磷酸化并 分 离 成 活 性 的 ATM 蛋 白 单 体,诱 发 下游相应底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磷酸化级联反应, 最终引 起 细 胞 周 期 如 G1/S 期、S 期 或 G2/M 期 阻 滞、DNA 修 复 或 凋 亡,阻 止 错 误 的 遗 传 信 息 向 子 代 细胞传递,以维 持 染 色 体 的 稳 定 性 和 防 止 恶 变。 值 得注意的是,Paull等[6]认为染色体结构 变 化 也 可 诱 发 ATM 激酶活化。临床研究还发现,ATM 基因缺 陷患者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的几百 倍,且有10%~15%的患者被 诊 断 患 有 淋 巴 瘤 或 急 性白血病。 此 外,ATM 蛋 白 激 酶 在 其 他 生 理 过 程 如生殖细胞的减数 分 裂 中 也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在 减 速分裂的前期,会发生 DSB,ATM 蛋 白 激 酶 能 够 结 合到裂 开 点 而 激 活 检 测 点 的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发 挥 作用。
复 旦 学 报 (医 学 版 )
Fudan Univ J Med Sci 2012Jul.,39(4)
· 433·
ATM 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刘小群(综述) 乔田奎△ (审校) 陈 伟 袁素娟
(复 旦 大 学 附 属 金 山 医 院 肿 瘤 科 上 海 200540)
【摘要】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 毛 细 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M 基 因 编 码 产 物———ATM 蛋 白 激 酶 主 要 分 布 于 增 殖 细 胞核中。根据 ATM 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作用 底 物 如 检 测 点 激 酶 2(checkpoint kinase 2,Chk2)、奈 梅 亨 断 裂 综合症蛋白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protein 1,Nbs1)和 p38丝裂原活化 蛋 白 激 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等 不 同,形 成 了 不 同 的 ATM 蛋 白 激 酶 依 赖 性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最 近 研 究 发 现,ATM 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 周 期 多 个 检 测 点 的 调 控 ,在 DNA 双 链 断 裂 (DNA double-strand break, DSB)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暗示了 ATM 蛋白激酶或将成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增敏新靶点。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 基因); DNA 损伤; 信号; 细胞周 期; 检 测 点; 电 离 辐射 【中 图 分 类 号 】 R 730.2 【文 献 标 志 码 】 B doi:10.3969/j.issn.1672-8467.2012.04.021
ATM 蛋白激酶 生 理 作 用 与 ATM 蛋 白 激 酶 一 样,ATM 与 Rad3 相 关 蛋 白 激 酶 (ATM and Rad3-related protein kinase,ATR)也属于 PIKK 中 的一员,二者 在 识 别 DNA 损 伤 以 及 引 起 磷 酸 化 反 应过程中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3] 然 而,它 们 是 分 别 被 DNA 不同形式的损 伤 所 激 活:ATM 蛋 白 激 酶 主 要 参与 DNA 双链 断 裂 (double-strand break,DSB)损 伤修复[4],发生 DSB 后,ATM 蛋白激酶最早在数分 钟就出现磷酸化,并在2~3h 后磷酸 化 ATM 激 酶
ATM 概 述 毛 细 血 管 扩 张 性 共 济 失 调 症 (ataxia-telangiectasia,A-T)是 一 种 常 染 色 体 隐 性 遗 传 性 疾 病 ,临 床 表 现 为 颜 面 部 毛 细 血 管 扩 张 、胸 腺 过 早 退化、免疫缺 陷 、生 长 发 育 迟 缓、过 早 衰 老 、对 放 射 线 极度敏感 甚 至易发生恶性病变等。该疾病最早在 1995年由 Savitsky等[1]通过原位克隆 技 术 发 现 为 单 基因突变所致,并把该基因命名为 ATM 基因。正常 人表现为野生型 ATM 基因,属于一种 DNA 修 复 基 因,定 位 于 染 色 体 11q22-23,长 度 为 150kb,含 有 66 个 外 显 子 ,编 码 一 个 13kb 长 度 的 转 录 区 。 其 编 码 产 物为 ATM 蛋白,属于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含有 3056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是 一 种 大 分 子 量 蛋 白 ,相 对 分 子 质量 为 370 000。ATM 蛋 白 激 酶 的 羧 基 末 端 约 含 400个氨 基 酸,由 于 该 结 构 域 与 磷 脂 酰 肌 醇 3-激 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的 催 化 亚 基 具 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又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 激酶 家 族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related kinase family,PIKK )中 的 一 员。ATM 蛋 白 激 酶 是 一 种 自 动磷酸化蛋白,通常以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在高等真 核生物体组织细胞内普遍存在,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 质中,一些组织如睾丸、脾脏、胸腺等以及一些细胞如 人宫颈癌细胞、人骨肉瘤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呈高表 达。在受到电离辐射后或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 ATM 蛋白水平以及在细胞内各亚细胞器的分布无明 显变化[2],这一 特 性 可 能 与 保 证 基 因 组 损 伤 后 DNA 修复和细胞周期调节的高保真度有关。
细胞周期中 DNA 损伤 的 检 测 和 修 复 有 赖 于 细 胞周期检测 点 信 号 通 路 和 DNA 修 复 系 统 的 作 用, 信号通路失效会导致基因不稳定和对肿瘤易感性。
近年来,毛 细 血 管 扩 张 共 济 失 调 突 变 基 因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 基 因 )编 码 产 物———中
ATM-Chk2-Cdc25A/B/C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细 胞分裂周期 蛋 白 25(cell division cyclin 25,Cdc25) 家族属 于 酪 氨 酸 磷 酸 酶 家 族 成 员,分 为 Cdc25A、 Cdc25B 和 Cdc25C 3 种 亚 型。 其 中,ATM-Chk2- Cdc25A 信号通 路 主 要 介 导 S 期 检 测 点 的 活 化。S 期检测点在细胞周 期 中 的 作 用 极 其 重 要,在 这 里 若 发生 DNA 病变,则不可避免地诱发 DNA 合成受阻 和复制叉停止。其机 制 是 DNA 病 变 引 起 ATM 蛋 白激酶的激活,活化的 ATM 蛋白激酶使底物 Chk2 磷酸 化,Chk2 再 磷 酸 化 Cdc25A,然 后 通 过 多 聚 泛
【Abstract】 Mutations in the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 (ATM gene)lead to the genetic disorder ataxia-telangiectasia(A-T).The ATM protein kinase,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ATM gen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of proliferating cells.Here we clarify the ATM-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according to phosphorylating various targets that include checkpoint kinase 2 (Chk2), 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protein 1 (Nbs1)and 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ell cycle.Recent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ATM-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 in regulating multiple cell cycle checkpoints and play vital roles in repairing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in the cell cycle,suggesting that the ATM kinase perhaps is a new target for radiosensitization in the radiotherapy of malignant neoplasms. 【Key words】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 (ATM gene); DNA damage; signaling; cell cycle; checkpoint; ionizing rad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