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长春路面现状分析报告

长春路面现状分析报告

长春路面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交通发展迅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路面状况成为制约交通出行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将对长春市道路路面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于了解当前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 道路总体状况长春市的道路总里程为XXX公里,其中城市道路占总里程的XX%。

道路网络密度较高,但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2. 路面状况分析2.1 原因分析长春市道路路面存在以下问题:- 老化:一些道路路面存在老化问题,与相应的使用年限相比,道路老化加剧,需要重新进行修复或更换。

- 腐蚀: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车辆重载等,部分道路出现了腐蚀现象,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 裂缝:部分道路出现了裂缝,主要由于自然力量(如温度、水分等)和交通负荷引起的道路变形造成的。

- 坑洼:一些道路出现了坑洼,主要是由于材料密实度不够、工艺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2.2 影响道路路面问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行驶不顺畅:路面的坑洼和裂缝会导致车辆行驶不顺畅,影响交通效率。

- 安全隐患:道路腐蚀和老化会导致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 交通堵塞:由于路面损坏和修复施工带来的交通阻塞,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现象。

3.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长春市道路路面状况,以下方案可供参考:- 加强维护:定期维护和检修道路路面,及时处理裂缝、坑洼等问题,确保道路平整、光滑。

- 选择优质材料:在修建和维护道路时,选择优质的材料,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加强管理:加强对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减少道路损坏的风险。

- 合理规划: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视道路建设和改善,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减少交通堵塞现象。

4. 结论长春市道路路面的现状需要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解决道路路面问题,不仅需要适当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选择更好的维护方案和材料。

长春市改进交通的建议

长春市改进交通的建议

长春市改进交通的建议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商业、工业和文化中心。

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此,我谨献上几点关于长春市改进交通的建议。

一、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各大城市的标配。

通过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运营安全,同时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因此,长春市应该加快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二、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长春市的公共交通建设中,应该加强公交线路的建设和调整,完善公交车分时分段运营,同时做好公交站点的规划和建设。

这样,市民就可以更加方便地乘坐公交车,同时也降低了市民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三、开展智能交通建设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自动化地收集城市交通信息,进行交通预测、智能路线规划等,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长春市应该加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四、加强非机动车道建设非机动车道是指为行人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所设立的交通道路。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加强非机动车道的建设不仅可以保障行人和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比例,降低交通排放和城市噪音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长春市的交通建设中,应该加强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和管理,完善非机动车巡逻监控体系。

以上就是我对于长春市改进交通的建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

只要长春市充分发挥优势、加强合作,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相信一定可以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

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对策

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对策

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对策作者:张敏任俞霏颜丽馨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

城市交通拥堵逐渐在我国大中城市蔓延,严重制约城市综合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和居民出行时间等都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长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这种单中心结构容易造成在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于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的道路又起不到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的作用,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将就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长春市城市交通交通拥堵交通治理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一系列的交通问题随之而来。

城市交通问题的出现降低了城市交通效率,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造成长春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其次是道路资源、公共交通工具有限、驾驶员素质不高、道路设置不达标等。

城市发展受到交通情况的重要影响,道路交通也是保证城市和外界交流的途径。

因此,促进长春市健康稳定的发展,采取措施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是首要任务。

1 ;交通概况1.1道路现状长春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演变,形成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单中心圈层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环装放射形和棋盘式的道路布局,构建了亚泰大街、北人民大街、东南湖大路、东三环路等“五横五纵四环城”的路网构架。

中心城区道路总长1570千米,人均道路用地15.4平方米,现有机动车停车位3.4万个。

1.2交通设施城市公共交通状况:我市现有城市公交企业26户。

现有城市公交线路 240条,每平方公里公交线网密度2.45公里。

现有城市公交车辆4317台,日客运量在 200 万人次左右。

现有城市出租汽车经营企业56家,拥有城市出租汽车15404台,日客运量为 110万人次左右。

1.3交通现状长春市的主干道有人民大街、自由大路、青年路、临河街、景阳大路、东风大街等。

2023长春交通报告最新

2023长春交通报告最新

2023长春交通报告最新1. 概述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春市的交通状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报告将对2023年长春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2. 道路交通情况2.1 道路网络长春市的道路网络发达,主要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支路等。

2023年,长春市的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道路总里程达到2000公里。

同时,长春市也在加大对道路的维护和修缮工作,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2.2 交通拥堵情况随着长春市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上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为缓解交通拥堵,长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建设高架桥和地下通道、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等。

3. 公共交通情况3.1 公交系统长春市的公交系统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3年,长春市的公交线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开通了多条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长春市公交车辆的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如增加了空调车辆的比例、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等服务。

3.2 地铁系统长春市的地铁系统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3年,长春市地铁线路数量增加到5条,覆盖了市中心及周边地区。

地铁系统的建设对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出行方式变化4.1 公共交通出行增加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市民出行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023年,长春市的公共交通出行量预计将比去年增加20%。

4.2 汽车出行增长尽管公共交通出行量增加,但由于城市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依然在快速增长。

2023年,预计长春市的汽车拥有量将增加至30万辆。

5. 智能交通系统5.1 电子收费系统长春市在2023年推出了新的电子收费系统,取代传统的人工收费点。

这不仅提高了收费的效率,还减少了交通拥堵。

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治理对策

长春市交通拥堵问题治理对策

失调等原 因造成的。想要破解这一难题 ,必须以着重发展公共 交通为
首要 原 则 ,做 到 转 变观 念 ,将公 共 交通 纳入 基 本 的 民生保 障体 系;加
为市 民提 供 便 捷 、顺 畅 、优 质 的 出行 环境 是 当前 及今 后 一 段 时期 需 要我 们 共 同面 对并 认 真
里。以医疗资源分布状况为例 ,
长 春市 二 环 以 内就 集 中了 8家 三 甲医 院, 占到 了长 春 市 三 甲 医 院 总数 的 6 1 %。这些 区域 及
个城 市 而 言 ,并 不能 无 限地
增 加道 路 供 给。根 据 我 国 现行 的《 城 市道 路 交通 规 划 设计 规
和行动纲领。
题成 因 分析
改 革 开放 以 来 ,我 国城 市
居 民平 均可 支配收 入大幅提 高 ,
作 为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 , 近年来交通拥堵状 况呈逐年加剧态势 ,
制约 了城 市经济 的发展 ,影响 了城市 的生态环境 ,降低 了居 民的幸福
2 o 1 7 . 1 5 9
迎 来 了爆 炸 式 增长 。在 需 求 的
快 速 增长 面 前 。城 市 交 通 建设 的增长 变得 微 不足 道 ,矛 盾愈
发突 出。 面 对机动车 的爆发式增 长 ,
性 之 间矛 盾 突 出。从 公 共 资源
的 分 布来 看 ,长春 市 建 城 区 面
积从 2 0 0 0年的 1 5 8平 方公里增 长到了 2 0 1 5年的 3 6 0多平 方公

医 院、重 点 中小 学 ,还 主 要是
分 布于 原 有老 城 区这 个 核 心 区
长春也正式加入这一行列。 据 统 计, 从 1 9 4 8年 到 2 0 0 0年 的 5 2年 时 间里 ,长 春 市 机 动车 的保 有 量 从零 仅 增 长

长春市地下过街通道的改善策略分析

长春市地下过街通道的改善策略分析

长春市地下过街通道的改善策略分析摘要现在国内各大城市陆续开始展开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行人作为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行人过街设施的规划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对长春市重庆路地下过街通道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分析的调查结果,并结合长春市的实际情况,对长春市地下过街设施的改善设计及选址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地下;过街通道;改善策略0引言近几年来,长春市机动车以年均18.7%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约10万辆。

随着机动车的增加,人行道变窄。

当行人和车辆发生事故时,受伤害的往往是行人。

因此,在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

行人立体过街系统是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设计保证了步行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

由于长春市冬季气候寒冷,并且冰雪期漫长,建议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应以地下通道为主,其他方式为辅。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对长春市重庆路地下过街通道使用状况的调查,并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情况,对地下过街通道的改善策略进行了探索。

1 长春市地下过街通道现状及优化改善1.1规划及实践层面国内各大城市逐渐开展行人过街系统方面的规划与研究,以此解决日益严重的过街问题。

相比较其他城市,长春市缺少立体过街设施专项规划及人行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管理办法。

长春市慢行交通出行密集区,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区域,以及主要交通干道路段上,缺少立体过街设施。

长春市现有的地下过街通道,多是依托人防工程设立的,并兼作为地下商业街,如春华商场、重庆路地下商场、红旗街地下商场、站前地下商场等。

1.2地下过街通道现状及优化策略本次研究设计了地下通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重庆路地下过街通道的现状,并提出对应的改善策略,既可以为我市已建的地下过街通道的改善提供思路,又可以为即将建设的地下过街通道提供参考。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知,43.3%的人更愿意选择地下通道方式过街,然而26.7%的人会经常使用地下过街通道。

033、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033、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宋云婷 赵阳摘要:城市功能空间作为城市功能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场所。

交通空间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空间之一,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空间的组织布局。

近年来,快速路、地铁等交通空间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并将对长春市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已有交通空间仍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通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运用AutoCAD、ArcGIS等软件工具和实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长春城市交通空间相关数据资料,旨在分析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以剖析交通空间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交通空间优化策略。

关键词:长春市;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公共交通《雅典宪章》指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活动。

无论是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服务空间等单个功能空间内部各种要素的流动,还是不同性质功能空间各种要素的交换、交流,对交通空间的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通空间的体系化构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功能空间及其设施的体系化构建。

深刻研究长春市交通空间,为科学架构城市空间,更好的组织优化各个功能空间,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1、交通空间的现状分析1.1交通空间总体现状分析通过查阅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现状相关数据资料,以各城区街道和新规划单元为基本单位,以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用地面积/城市空间用地面积)为主要指标,结合使用AutoCAD和ArcGIS软件,得出长春市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空间比例图从图1.1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总体上呈现出“中高外低”的布局特征,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交通空间体系在城市核心区现状建设完善,然后向外逐渐降低,在城市边缘区现状建设薄弱的总体特征。

交通空间比例按大小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重庆街道、永昌街道和桂林街道,皆位于城市中心的朝阳区内。

长春市城市交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建议

长春市城市交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建议

年第1期(总第期)长春市城市交通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建议课题组(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县局级后备培训班,吉林长春130022)[摘要]长春市交通路网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演变,规模不断壮大,但是由于各个时代规划思想和建设模式互不衔接,形成了今天环状放射形加棋盘式的路网布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向心交通的弊病日益显现。

长春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应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调整:打造多个中心,分解交通流量;建好社区,减少不必要出行;大力发展合理、有效的公交系统;建设东西-南北平衡的道路网络;控制非公交机动车数量;让静态交通有法可依;大力提倡绿色交通的意识。

[关键词]长春市;城市交通;城市空间;交通导向开发区;绿色交通[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66(2009)01-00088-03长春市交通路网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演变,规模不断壮大,但是由于各个时代规划思想和建设模式互不衔接,形成了今天环状放射形加棋盘式的路网布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向心交通的弊病日益显现。

高峰时段城区主要街路拥堵时间越来越长,市民的出行时间普遍拉长,汽车噪声、尾气污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现象显现。

据统计,2008年前8个月长春市共发生交通事故2400多起,事故受伤28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903.8万元。

一、长春市城市交通基本概况(一)道路状况长春市的发展有208年历史,经历清、民国(伪满)、新中国几个阶段。

其中伪满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时期,长春的建设速度最快,也是城市交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1800年清政府设置长春厅到1948年解放,长春除经历清政府、民国政府统治以外,期间还存在过俄、日政治势力的盘踞经营,长春城区也依此先后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几片区域:宽城子老城区,中东铁路附属地,南满铁路附属地,商埠地。

由此构成了长春城市发展的初始格局。

但是,由于各自的政治背景不同,四片区域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其建设理念和空间布局互不吻合。

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分析

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分析

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长春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人从长春市的概况说起,介绍了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具体到规划中每条线路的里程、途经地带以及建设情况等,然后对目前长春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对长春城市轨道交通的展望,最后针对长春轨道交通目前的运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发展; 运营现状; 建议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rail 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 Firstly the writer gives an overview on the city of Changchun, and then introduces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Changchun,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each line and the areas it passes through and so on. Secondly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present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here and looks ahead at rail transport in Changchun. Finally, the writer mak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operational status; suggestion引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长春市最新措施

长春市最新措施

长春市最新措施引言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城市发展和改革。

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长春市政府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来应对城市面临的新问题。

本文将介绍长春市最新措施的一些关键内容。

措施一:推行绿色出行政策为了应对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这些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春市政府决定推行绿色出行政策。

该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长春市将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乘坐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 鼓励骑行和步行:长春市将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减少机动车出行。

- 推广电动汽车:长春市政府将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措施二:加大城市绿化力度长春市政府也注意到城市绿化水平对居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政府决定实施以下措施: - 建设更多公园和绿地:长春市将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 种植更多树木:政府将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

- 提高绿化覆盖率:为了提高绿化水平,政府将提高绿化覆盖率的要求,鼓励居民在小区和家庭中种植花草树木。

这些举措将使长春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措施三:提升教育水平长春市政府也非常关注教育问题,为了提升居民的教育水平,政府决定实施以下措施: -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政府将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将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和课程,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

- 提高教育公平性:政府将加大对贫困家庭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提高教育公平性,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

这些措施将促进长春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的整体素质。

长春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

长春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

长春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长春,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近几年在轨道交通方面可谓是大刀阔斧,发展得如火如荼。

想象一下,以前在街上穿梭的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简直让人头疼。

现在,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大家的出行方式可谓是“风生水起”,轻松多了。

就拿地铁来说,早上上班高峰期,挤在地铁里的情景,想想都让人忍俊不禁。

人们像沙丁鱼一样,紧紧贴在一起,偶尔会有个小插曲,像是有人不小心踩到别人脚,互相道个歉,气氛倒也热闹。

说到长春的轨道交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地铁线路越来越多,覆盖的区域也越来越广。

你看看,市区和周边的交通,简直是畅通无阻。

上班族们再也不用为堵车发愁,地铁一来,大家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焕发,赶紧跳上车,想想这场景,简直比春运还热闹。

每个站点的设计也都很用心,干净整洁,感觉走进一个小型的艺术馆,瞬间提升了出行的幸福感。

长春的地铁还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小社区。

在车厢里,常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对话。

有人在聊家庭琐事,有人在讨论最新的电视剧,甚至还有人因为一只小猫而争论不休。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故事,坐在一起的陌生人,有时就像老朋友一样,唠着唠着,气氛亲切得很。

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哎,生活嘛,就是这么简单,搭个地铁,认识个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长春的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科技感十足。

你瞧,现在的地铁都有智能屏幕,实时显示车次和到站信息,让人一目了然。

再加上各种便民服务,比如无障碍通道、停车场、周边商圈的便利,真的是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关怀。

就连那些小细节,比如座椅上的扶手、站台的安全提示,都让人觉得很贴心,心里暖暖的。

不过,发展这么快,难免也有点小插曲。

比如,有时候地铁会因为设备检修而临时停运,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可大家也都理解,毕竟,安全第一嘛。

于是,站台上总能看到一群耐心等待的人,互相聊着,打打手机,倒也没什么怨言。

这种乐观的态度,让人觉得,生活嘛,就是要有点小意外,才会更精彩。

长春的轨道交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改变着市民的出行方式。

长春市桂林路商业区交通改善研究讲解

长春市桂林路商业区交通改善研究讲解

长春市桂林路商业区交通改善研究讲解一、引言长春市桂林路商业区是我市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许多人经过的重要交通路线,因此交通状况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的发展与繁荣。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桂林路商业区的交通压力也逐渐增大,目前的交通状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为了改善该区域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有必要进行一项有效的交通改善研究。

二、现状分析1.交通状况目前桂林路商业区的交通情况十分拥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车辆密度高、行驶速度慢,常常出现交通堵塞,给居民和商家带来不便。

此外,缺乏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引导措施,使交通事故频发。

2.道路设施虽然桂林路商业区内有多条道路供车辆通行,但总体来说,道路设施并不完善。

道路宽度狭窄,缺乏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导致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不得不与机动车辆共享道路,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停车设施由于商业区域内的停车位有限,并且停车管理不规范,停车位经常被占满,难以满足车辆停放需求。

这不仅导致道路占用率增加,也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不便。

三、交通改善对策1.提升道路设施首先,应提升桂林路商业区所在道路的设施,包括扩宽道路宽度、建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同时增加交通信号灯、指示标志等设施,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2.改善公共交通其次,应加强桂林路商业区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交车辆出行效率。

此外,可以引进轨道交通,建设地铁或轻轨线路,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3.优化停车管理针对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或者多层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数量。

同时,应加强对停车管理的监管,建立规范的停车收费制度,引导车辆合理停放,避免资源浪费和停车位占用率过高。

4.加强交通组织和引导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引导是保障交通顺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设置导航引导标识,并在关键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指挥员,引导车辆和行人按规定通行。

2023长春交通报告

2023长春交通报告

2023长春交通报告1. 引言长春是中国吉林省的首府和经济中心,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长春的交通状况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2023年长春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道路交通状况2.1 道路拥堵情况长春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一直存在。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2023年长春市的道路拥堵状况呈现如下特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早晚高峰时段,长春市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大,往往出现严重的拥堵情况。

这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郊区道路状况相对较好:相比市区,长春市郊区的道路状况相对较好,交通拥堵情况相对较轻。

2.2 道路建设情况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长春市在道路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

2023年,长春市道路建设的主要情况如下:•建设新的高速公路:长春市加大了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新增了几条高速公路,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道路改造和扩建:长春市对一些交通压力较大的道路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3. 公共交通状况3.1 公共交通网络长春市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出行选择。

2023年,长春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情况如下:•地铁网络扩大:长春市地铁网持续扩大,新开通了一些地铁线路,并且在已有线路上增加了列车班次,提高了地铁的运力。

•公交线路优化:长春市对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线路的覆盖范围和运行频率。

3.2 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公共交通在长春市的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2023年长春市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如下:•公交出行人数增加:随着公交网络的不断扩大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公交出行,公交出行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地铁出行人数持续增长:地铁的运力提升和线路扩大,吸引了更多的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地铁出行的人数持续增长。

4. 改进建议鉴于长春市目前的交通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继续加大道路建设力度:长春市应继续加大对道路的建设力度,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道路拥堵问题。

针对长春市道路交通的建议

针对长春市道路交通的建议

针对长春市道路交通的建议尊敬的长春市交通管理部门:您好!我是长春市市民,对于我们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我有一些建议想要向您提出。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对改善长春市的交通状况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改善交通拥堵的关键是完善道路规划和建设。

长春市的道路网络建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一些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主干道、分支道路以及重要区域,可以考虑拓宽道路、增加车道数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应考虑道路建设的连贯性和缓冲带的设置,以减少因车辆制动反应不及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其次,为缓解交通拥堵,应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长春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可以考虑增加公交线路的数量,缩小市民的出行距离,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此外,应加强公交站点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站点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方便市民的换乘和出行。

第三,应加大对车辆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

长春市的交通违法行为相对较多,对此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可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以起到震慑作用。

此外,还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交通违法行为的检测和处理效率,如推广使用电子警察、交通监控等工具。

第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

交通安全是每个市民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方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可以利用媒体、互联网等渠道,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第五,加大对交通设施的维修和更新力度。

长春市部分道路的交通设施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这不仅给交通带来不便,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应加大对交通设施的维修力度,及时更换损坏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设施,确保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

最后,需要加强对交通拥挤地区的监控和管控。

对于交通拥堵的主要路段和区域,应设置交通监控设备,及时了解交通情况,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

可以通过引导车辆行驶、调整信号灯等方式,促进交通流畅。

以上是我对长春市道路交通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进一步改善长春市的交通问题。

长春市交通运输业道路发展报告

长春市交通运输业道路发展报告

长春市交通运输业(道路)发展报告交通运输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如何推进交通运输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道路运输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长春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道路运输业蓬勃发展,运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运输网络不断扩展,运输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道路运输市场机制逐步开成,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长春市从事道路劳动的客车2371辆,班线客车2136辆,客运线路1127条,其中:跨省69条,跨地区156条,地区内902条;日发车班次3927.7个,其中跨省89.7个,跨市429个,本市辖区内3409个。

2006年,全市公路客运量达200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6亿人公里。

公路客运量占公路、铁路、民航年客运量60%以上,现有公路客运站场65个,其中一级客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7个,三级客运站14个,三级以下客运站40个,农村候车亭21个,候车站牌16个。

全市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车辆51,864台,总吨位198,101吨,其中:专用载货车辆2,397台、14,220吨,大件货物运输车601台,14,270吨,危险货物运输车788台,5,132吨。

2006年,全市货物运输量达9,942万吨,货物周转量达370,738万吨公里,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货运量占80%。

(二)主要特点1、客运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加快。

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十五”以来,我市加快对客运基础设施改造,长春市(区)、县(市)、双阳区的公路客运站全部得到改造,其中榆树市公路客运站改造后,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公路客运站。

新建了投资1.59亿元,建筑面积14686平方米的长春凯旋路客运站和36个乡镇客运站。

2、道路客运车辆结构明显优化。

全市2136车辆班线客车中,有高级客车733辆、中级客畏罪844辆,普通客车559辆;大型客车520辆、中型客车1375辆、小型客车241辆,车型结构得到优化,车辆档次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旅客运输的需要。

长春市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长春市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长春市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刘莎莎
【期刊名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3)003
【摘要】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内很多城市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瓶颈。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目前长春市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状况等具体实际,通过比较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方法,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重点,结合特定情况,辅助发展、优化其他公共设施。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刘莎莎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1
【相关文献】
1.浅谈我国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J], 黄庆先
2.观其行知其效明其道--从城市运行综合效率谈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之道[J], 刘成海
3.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探讨--以长春市为例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J], 王健;李志国;张忠义
4.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探讨——以长春市为例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J], 王健;李志国;张忠义;;;
5.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探讨——以长春市为例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J], 王健;李志国;张忠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春市城市出入口交通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长春市城市出入口交通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 技论 坛 1 1、 1
闫 雪冰 ’ 臧 如 意 :
长春市城市出入 I交通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1
(、 1 长春 市城 乡规划设计研 究院 , 吉林 长春 10 3 2 长春市政府投 资建设项 目管理 中心, 30 3 、 吉林 长春 10 3 ) 30 3
摘 要: 长春市城 市 出 1交通现状进行调查 , 入 : 2 进而分析 了长春 市未来 交通需求的方向与程度。 关键词 : 长春市 ; 交通现状 ; 未来需求 1 出人 口机动车调查方案 此次调 查 目的是掌握 进 出及 穿越长 春城 市建成 区的机动车流 O D分布情况 ,进而获得 长春市区与周边城镇 的交通联系特征 ,对长春 市未来 交通需求做 出正确 的分析及预测 。 调查 内容包 括车 型 、 车辆所属 地 区、 出发 地和到达地 , 各项 内容 的填写均 以编码 的形式 进行 。此次 出入 口机动车 O D调查 的调查范 围 为位于长春市区外 围的 1 条对外连接道路 , 0 分 别为 12国道东北 出 口 (0 0 1 2国道与 1 1 0 省道 重合段 )长 吉高速出 口、 月大街 、 、 净 新城 大街 、 人民大街高速 出口、0 12国道南 出口、 汽大众 高速 出口、0 省 道西 出 口、0 省道西 出 口和 15 16 32国道西北 出 口, 1 0 共 O个断面。 调 查对 象为长春 市城 市出入 口道路 的各 类大 、 小型客货 车以及摩托车 。 综合 考虑节假 E 、 t天气等 因素对交通 的影 响 , 与其他交 通调查 同步 , 并 确定在 20 年 4 08 月1 7日进行调查 。 调查 点主要选取在城市对外公路 出入 口, 主要 调查 出入长春市 区的机动车辆 。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各 出入 口机动车 E交通 量 以及 高峰 小时 l 交通量如表 2 所示 。 各出人 口交通量统计结果显示 , 在出入长 春市的机动车 中 , 小客车仍然 占主要地位一 占 所有 出入 口交通量的 5 . %, 次是货车 , 53 其 5 占 到所 有 出入 口交通 量的 2 . %。同时可 以看 28 9 出,城镇居 民中使用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 比例 较大 , 占出人 口总交通量 的 1. %。出入 口交 13 5

长春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规划

长春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规划

长春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规划现状调查:长春市现有大型地下空间及正在建设的地下空间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以长春市四大商业圈(重庆商圈、桂林商圈、红旗商圈和欧亚卖场商圈)为主的大型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第二类是以长春站北站房和长春西客站为主的大型综合换乘中心;第三类是以正在建设的地铁1、2号线及将来建设的5、6、7号地铁线为主体的地下轨道交通网。

规划原则:地下与地上相协调原则:分层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为基础,以城市公共中心为重点开发区域来统筹布局。

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核双心、一环两轴、环状放射”网络化布局。

一核即长春人民广场一带和人民广场南端南部核心商业区;双心是指主城西部西客站为中心和北部长春站北站房为中心打造两个主要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一环是指长春主城区三环线;两轴是指依托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形成地下空间开发南北发展轴线、依托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形成地下空间开发东西发展轴线;环状放射指以1、2、5、6、7号线五条轨道交通为轴,依托轨道站点,形成以主城一环为圆心向外放射的结构形态。

地下空间功能划分;单一功能是指地下空间的功能相对单一,对相互之间的连通不做强制性的要求;混合功能指地下空间的功能会因不同用地性质、不同区位、不同发展要求呈现出多种功能相混合,表现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交通集散+其他”的功能,鼓励混合功能的地下空间之间的相互连通:综合功能指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和主要节点,地下空间不仅表现为混合功能,而且表现出与轨道地下站点、交通枢纽以及其他用的的地下空间的相互连通,形成功能更加综合、联系更为紧密的综合功能。

表现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交通集散+其他+公共通道”的功能。

综合功能的地下空间要求相互连通。

地下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地下空间利用综合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商业商务较为集中地区域,包括人民广场中心和重庆路商业区,文化广场和红旗街商业区,火车站南北站地区等,二环以外地区,卫星广场区域,长春西客站等轨道地下站点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混合功能区主要分布在二环沿线结合城市更新计划发展的区域,地铁轨道线网沿线的地下站点也有少量分布;单一功能区主要分布在三环以外地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学校等用地以单一地下停车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宋云婷 赵阳摘要:城市功能空间作为城市功能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场所。

交通空间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空间之一,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空间的组织布局。

近年来,快速路、地铁等交通空间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并将对长春市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已有交通空间仍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通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运用AutoCAD、ArcGIS等软件工具和实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长春城市交通空间相关数据资料,旨在分析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以剖析交通空间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交通空间优化策略。

关键词:长春市;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公共交通《雅典宪章》指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活动。

无论是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服务空间等单个功能空间内部各种要素的流动,还是不同性质功能空间各种要素的交换、交流,对交通空间的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通空间的体系化构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功能空间及其设施的体系化构建。

深刻研究长春市交通空间,为科学架构城市空间,更好的组织优化各个功能空间,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1、交通空间的现状分析1.1交通空间总体现状分析通过查阅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现状相关数据资料,以各城区街道和新规划单元为基本单位,以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用地面积/城市空间用地面积)为主要指标,结合使用AutoCAD和ArcGIS软件,得出长春市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空间比例图从图1.1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总体上呈现出“中高外低”的布局特征,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交通空间体系在城市核心区现状建设完善,然后向外逐渐降低,在城市边缘区现状建设薄弱的总体特征。

交通空间比例按大小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重庆街道、永昌街道和桂林街道,皆位于城市中心的朝阳区内。

其中,重庆街道以27.84%的交通空间比例居长春市各街道与新规划单元交通空间比例之首。

以各城区、开发区的行政辖区为界,得出各区的交通空间比例对照表,如表1.1所示。

表1.1 各区交通空间比例对照表 (单位:公顷、%) 城区 总空间面积 交通空间面积 交通空间比例朝阳 3645.95 508.87 13.96宽城 3690.02 473.39 12.83经开 4538.73 552.54 12.17二道 2970.91 338.26 11.39高新 2793.74 313.82 11.23绿园 4315.54 411.10 9.53南关 3259.93 307.05 9.42汽开 3264.35 301.49 9.24净月 2776.29 207.65 7.48可以看出,在长春市各个城区及开发区中,朝阳区的交通空间比例最高,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朝阳区的交通空间建设比较发达。

净月开发区作为新区,尽管其干路交通空间建设比较完备,但由于其区域内多为文教空间、服务空间和居住空间,其内部道路多为不能承担城市交通分流职能的小区级道路,加上净月开发区仍有大片城市空间未被开发建设,使得净月开发区的交通空间建设显得相对薄弱。

1.2动态交通空间现状分析依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规划要求,结合长春市快速路体系尚未形成的现状实际,本文将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三级道路作为统计指标。

其中,将正在修建及规划修建快速路的路段和城市三环路、四环路均作为城市主干路。

根据已获取的长春市城市遥感影像图,对照《长春市区地图》与《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得出长春市中心城区道路等级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中心城区道路等级图借助CAD和ArcGIS软件,对ArcGIS所量数值使用0.9018的纠正系数,统计得出长春市中心城区现状道路长度与密度统计表。

表1.2 中心城区道路长度统计表(单位:千米)道 路朝阳区 南关区 宽城区 二道区绿园区经济区高新区汽开区 净月 汇总 等 级主干路 43.9 56.1 45.7 33.5 56.8 80.2 56.3 53.0 45.1 470.7 次干路 52.3 42.1 52.9 41.0 50.3 54.1 55.5 36.3 49.3 433.8 干 路 96.2 98.2 98.6 74.5 107.1 134.3 111.8 89.3 94.4 904.4支 路 132.1 100.2 67.2 72.7 70.4 103.2 66.0 71.7 72.2 755.6 总 计 228.3 198.3 165.8 147.2 177.5 237.5 177.8 161.0 166.6 1660.0表1.3 中心城区建成区密度统计表 (单位:千米/平方千米)道 路朝阳区 南关区 宽城区 二道区绿园区经济区高新区汽开区 净月 汇总等 级主干路 1.20 1.54 1.25 0.92 1.56 2.20 1.54 1.45 1.24 1.51次干路 1.43 1.15 1.45 1.12 1.38 1.48 1.52 1.00 1.35 1.39干路网 2.64 2.98 2.67 2.51 2.54 2.96 4.00 2.74 3.40 2.90支 路 3.62 2.75 1.84 1.99 1.93 2.83 1.81 1.97 1.98 2.42总路网 6.26 6.02 4.49 4.95 4.21 5.23 6.36 4.93 6.00 5.32从表1.2可以得出,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总长为1660千米,其中主干路长度为470.7千米、次干路长度为433.8千米,由主、次干路组合成的干路长度为904.4千米,支路长度为755.6千米。

三级道路之比为1:0.92:1.61,干路与支路之比为1:0.84。

主干路与支干路的建设长度较为接近,支路长度是主干路长度的1.61倍、次干路的1.75倍,为干路总长的0.84。

结合图1.2,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主干路在整个长春市的分布较为均匀,且在城市边缘区有较多正在修建的主干道尚未衔接贯通;次干路则在三环路以内相对集中。

中心城区边缘区,特别是南部新城与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干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而城市支路则在一环路内高度密集,然后向外围逐渐稀疏,而经开南区与二道区临伊通河区域的支路系统也较为发达。

从表1.3可以得出,整个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为5.32千米/平方千米,干路网密度与支路密度分别为2.9千米/平方千米和2.42千米/平方千米,其中主干路密度为1.51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密度为1.39千米/平方千米。

朝阳区道路网密度仍居首位,与其排名第一的交通空间比例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道路网密度居末的绿园区,其干路网密度2.54千米/平方千米,与朝阳区差距并不大,但其支路密度仅约为朝阳区支路密度的一半,使其整体道路网密度较低。

与此同时,在9个统计的城区、开发区中,除朝阳区外,其余城区、开发区的干路网密度均大于支路密度,高新区的干路网与支路密度之比甚至达到了1:0.45的悬殊比例,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长春市支路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干路体系。

1.3静态交通空间现状分析本文将长春市停车场站分为路内停车场站、路外停车场站和封闭停车场站三个大类,其中封闭停车场站包括住宅小区停车场站、公共建筑停车场站和社会公共停车场站。

长春市区现共有停车泊位数量4.4万个,其中路内停车泊位数0.132万个,路外停车泊位数1.232万个,封闭停车泊位数3.036万个。

图1.3 路内停车泊位分布图从图1.3可以看出,长春市现状的路内停车泊位几乎全部都分布在三环路范围以内,二环路范围内泊位占总量的75%左右。

路内停车泊位几乎全部分布在中心城区域的支路上,主要道路两侧没有设置路内停车泊位。

图1.4 路外停车泊位分布图从图1.4可以看出,现状建成区域均有路外停车泊位分布,但分布密度不均,三环以外分布密度明显减少。

三环路内的路外停车泊位占全市总数的84.6%,其中二环路以内的路外停车泊位约占全市总量的50%。

图1.5 封闭停车泊位分布图从图1.5可以看出,现状封闭院落配建停车泊位分布范围最广,三环路以内停车泊位约占总量的75%,但二环路以内范围的配建泊位供给占总量的30%左右。

在中心城区的分布形态上看,呈现出一种“中空”的形态。

2、交通空间的问题剖析2.1、交通空间整体组织不流畅随着长春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带来了人口出行和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空间需求的巨大压力。

在长春市区核心区(以重庆路及周边为例),城市道路密度达到了9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干路密度为2.9千米/平方千米,支路密度为6.1千米/平方千米,干路与支路密度之比为1:2.1;而整个中心城区的路网密度为5.32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干路密度为2.9千米/平方千米,支路密度仅为2.42千米/平方千米(换算为干路与支路之比为1:0.83)。

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给出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适宜密度比例1:2:3:7.5(换算为干路与支路之比为1:1.25)相比较可以看出,长春市核心区的道路交通空间结构比例较为合理,交通空间承载能力较大;就整个长春市中心城区而言,其结构比例则明显失调,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长春市中心城区快速路体系建设的缺失。

加上支路比重偏低的直接后果就是迫使机动车流向城市干路集聚,使得城市干路在承担着跨城区跨地区的长距离交通流的同时,还要承担部分城区内部或居住区之间的支路运输功能,加剧了城市干路的交通承受负担,严重影响了整个交通空间的组织流畅性。

此外,各级道路在空间上的组合布局也不甚合理,干路交叉口过密、交叉路口畸形等问题,使得道路交通空间的通行能力下降,交通组织不畅。

[2]交通空间整体组织的不流畅,不只是道路结构构成的不合理,就干路本身而言,也存在着南北走向干路相比东西走向干路组织不流畅的问题。

从长春市中心城区城市主要干路的布局来看,南北走向的干路仅7条主要通道;而东西走向的干路10多条主要通道。

加之部分新建城区,道路建设标准相对较高,路网结构规划更科学,因此交通压力相对较小。

而宽城区政府北移和长春市政府南迁则将使要素流向南北两端聚集,南北交通干路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交通空间整体组织不流畅的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凸显。

2.2局部交通空间压力过大长春市道路交通空间的结构缺陷,特别是快速路体系建设的缺失和支路体系建设比例的不合理,使得干路交通空间的承受着巨大的交通压力。

中心城区干路在规划设计时,一般用饱和度来表示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以0.7作为道路交通空间饱和度的临界值,超过0.7则已达到超饱和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