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03496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3.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直觉认识,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每位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语感的培养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语言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妙之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经典诗歌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感。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手段,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于语感的认识和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喜好,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动画片、听故事、演戏等方式来感受语言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外出参观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培养自己的语感。
三、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作、辩论、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个人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语言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喜爱和感悟。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语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b438e9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2.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语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科之一。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具有良好的语感,可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有自信。
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题材和形式的文本,增加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课外阅读、读书社、课堂小组阅读等,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中体验语言的魅力。
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背景知识的补充、文本语言特点的讨论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观察式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事物、场景、情感等,让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为写作提供素材。
2.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课堂作文、课外作文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手,提高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选优秀作文、进行作文点评等方式,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文字的学习,更是口语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口语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互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发言和听取他人观点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93306458fafab069dc0292.png)
教育 学 科
2 1 年第4 0O 期
如何在语文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张艳玲 ( 河北省抚宁县抚 宁镇 大陈庄小学 0 60 ) 630
摘 要 :语 感 是 一 种语 文修 养 ,是 长 期规 范 的语 言 感 受 和语 联系 系 统 的熟练 化 、技 能化 、 自动 化 ,就 形 成 了敏锐 、准确 、 丰 言运 用 中养 成 的一 种 带有 浓厚 经验 色彩 的让人 可 以 比较 直接 迅速 富 的语 言感 受 能力 。学 生 需要 对语 言 材料 进 行反 复揣 摩 、 品味 , 地 感悟 、领 会语 言 文 字的 能 力。 学生语 感 的培 养 是语 文教 学的核 从 而 具备 理解 能力 ,它 是获 得 良好语 感 的重要 途径 和方 法 。 1 整体 感 知 . 心 ,在语 文 教 学 中可 以从 阅读 和感 知 两 方面 对 学生进 行 训练 ,培 语 感 的 整体 性特 征 决 定 了 语感 的养 成 需 要对 语 言材 料 从整 养 学生 对语 言文 字敏 锐 的 、迅速 的领悟 和 驾驭 能 力 ,并 能让 他们 体 上进 行 感 知 ,既要 分 析字 词 , 品味语 句 ,又 要 综合 相关 内容 , 品味 出其 中的 情趣 。 从 本质 上 认 识语 言材 料 ,它 是 一种 更 高层 次 的语 言鉴 别 能力 ,它 关键 词 :语文 ;学生 ;语 感 要 求读 者 有 更高 的立 足 点和 广 阔 的视野 ,这样 才 能准 确地 把 握文 新课 标 明 确 规 定 要让 学 生 具有 独 立 阅读 的 能 力 ,注 重 情 感 章 主 旨,深 刻体 会作 家 情感 和作 品的语 言 风格 ,从而 获得 语 感 。 体验 ,有较 丰 富 的积累 ,形 成 良好 的语 感 。 叶圣 陶先 生 也说 过 : 学生 从整 体 上感 知语 言 , 既挖 掘 了意 境 ,更透 过 语言 把握 了词 的 “ 文字 语 言 的训 练 ,我 以为 最 要 紧 的 是 训 练 语 感 。 ” 吕叔 湘 先 主 旨。学 生 要分 析文 章 的开 头和 结 尾 ,细 细 品味 文章 的 开头 和 结 生 也认 为 : “ 文 教 学 的首 要 任 务 是 培 养 学 生 各 方面 的语 感 能 尾 ,对 提 高语 感 分析 能 力大 有益 处 。把 握 了文 章 的开 头 ,就 能感 语 力 。 ”语 感 能力 ,是人 的语 文 能力 的重 要 标志 , 是语 文 素质 的核 悟 出全 文 的基 调 ; 领 悟 了结 尾 的 点 睛 之 笔 , 则 能 把握 全 文 的 中 心 。培养 学 生 的语 感能 力 ,是 小学 语文 学科 实 施 素质 教育 的 一个 心 。 2 想象 意会 . 关 键 。 因此 ,在 语 文教 学 中 ,应 该 摒弃 繁琐 分 析 ,注 重感 悟 ,让 学 生 在 形 象 、情 感 的基 础 上 ,领 悟 出语 言文 字 所 蕴 藉 的丰 学 生 在教 师 的启 发 、诱 导和 鼓励 下 , 自己用 心 去 思考 语 言文 字 的 内涵 ,去 咀 嚼语 言文 字 的滋 味 ,去 体验 语 言文 字 中蕴 含着 的 思想 富 而深 刻 的含 义 。教 师要 引 导学 生走 进 课文 ,体验 课 文所 提 供给 我 们 的社会 生 活 , 以扩展 人 生经 历 ,感 悟人 生 的 意义 ,价 值优 秀 感 情 ,尤其 要 重视培 养 学生 良好 的语感 和 整体把 握 的能 力 。 的 文学 作 品总 是 言简 而 意丰 。语 感 强 的人不 但 能 正确 理解 作 品 , 在 阅读 教 学 中培 养 学生 的语感 心 理 学研 究 告诉 我们 ,最 基 本 的言 语 能力表 现 为语 感 ,语 感 还 可 将 原 作 品 的 意 蕴 作 新 的 开拓 和 补 充 ,使 阅读 达 到 更 高 的层 就 是对 言语 的直 觉感 知 能力 ,它 的 主要 特征 是直 觉 性和 自动化 。 次 。我 们可 以利用 朗读 后 产 生 的直觉 思 维 ,调动 学 生过 去 的情 感 所 谓培 养语 感 , 实 际上就 是 培养 学 生在 语言 活动 中的直 觉 思维 和 体验 ,力求 让他 们 脑海 中浮现 出作 品所 描绘 的 画面 ,进 而 展开 想 顿 悟思 维 。现 代 的 阅读教 学要 求 把 阅读 教学 课上 成 语言 文字 训 练 象 、 创 造 意 境 , 有 了 丰 富 的想 象 ,学 生 捕 捉 到 语 言 文 字 中 的 信 课 ,使 学 生能 说会 道 , 能读 书看 报 ,能 熟练 地运 用 祖 国语 言文 字 息 ,形 成鲜 明的 内心视 像 ,从 而产 生 领会 能 力 ,激 发 了学 生 的形 表 情达 意 。 阅读教 学 的重 点就 应 该放 在 语言 文字 的训练 上 ,而 语 象语 感 。这个 环节 ,运 用到 古 诗词 教学 中 ,效果 会更 好 。 3 对 比感 知 . 言 文字 素质 的综合 体现 就 是语 感 。学 生 的语 言功 底 、智 力水 平 、 叶圣 陶 先生 说 : “ 要求 语 感敏 锐 ,不 能 单从 语 言 、文字 上 去 思想 品格 、审 美情 趣 、文 学修 养 以及 生 活交 际技 能 等诸 因素 都 是 通过 语感 能力 表现 出来 的。 揣 摩 , 而要 把生 活 经验 联 系到 语 言、 文字 上 去 。 ”在 教 学 中可 以 1 朗读 品味 . 用 比照法 ,即拿 学 生生 活 中可 以看 到 的 同类 事物 来 与课 文 中描 写 在 日常 教 学 中 , 根据 课 文 的 需 要 , 可 以 先 由 教师 范读 , 再 的未 曾见 过 的事 物 作 比照 , 以引发 学 生 的形 象和 情感 体 验 。除此 出示 挂 图 ,让 学生 边看 图边 听 本段 的配乐 朗读 录 音 ;接 着让 学 生 之 外 ,教 师 还应 引 导学 生平 时 多观 察 ,积 累丰 富 的生 活 经验 ,使 闭上 眼 睛 ,再 听一 遍配 乐 朗读 录音 ,还 要 求 学生 随着 朗读 的 内容 学 生 能 自觉地 把 经验 与 语言 紧 密地 联 系起 来 ,研 究表 现 生活 的语 展 开想象 ;最后 , 由学 生 自由朗读 ,品赏 这段 情 景交 融 文字 的情 言 ,揣 摩语 言 文字在 反 映生 活 中的细 微差 别和 变化 。 昧 。通过 教 师精 心 设计 的 朗读 ,把 那段 只 能 意会 、难 以言传 的 内 综 上 所 述 ,语 感 是语 言 能力 的 纲 ’ ,其 他 都是 ‘ 目’ ; 纲 目’。纲 举 目张 ,否 容 ,淋 漓 尽 致 地 表 达 出来 。也 可 以指 导 学 生 第 一遍 读 ,整 体 感 语 感教 学 是语 文 教 学的 ‘ ’,其 他都 是 ‘ 知 ,了解 大 意 ;第 二遍 读 ,理 解 内容 ;第三 遍 读 ,让 学 生吟 诵揣 则 ,纲 既 不举 , 目亦 难 张 。因此 ,在语 文 教学 中 ,我 们 没有 理 由 摩 ,通 过 对 朗读 中轻 重 缓急 、虚 实 浓淡 的体会 来 紧扣 语 言文 字 。 不 重视 语 感 的培养 。语 感能 力是 学 生学 习,特 别 是学 习语 言 的一 在 教 学 中, 凭借 教师 的示范 朗 读和 在指 导 学生 朗读 时,抓 住 句 中 项 重要 能 力 。 良好 的语感 能 力不 是 靠学 生 自己就 能形 成 的 ,它与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有 计划 、有 目的地训 练 是分 不 开 的。 因此 ,作 重 点词 语 去训练 学 生的 朗读 ,都可 以增强 学生 的语 感 。 2 浮想 联翩 . 为 一名 语文 教 师应 对 培养 学 生语 感 的 问题进 行 深入 地研 究 ,从而 语 感 是与 想象 紧 密联 系在 一 起 的 ,浮想 联 翩是 获得 语 感 的重 有 意识地 在 教学 中 引导和 训练 学生 ,帮 助 学生 形成 良好 的语 感 。 要 渠道 。课文 中的有 些词 抒 发 了作 者强 烈 的感 情 ,这些 词 在文 中 表 达 的意 思非 常丰 富,须 让 学生 沿着 文 章 的思 路 ,感情 的脉搏 , 参 考文 献 马 《 M】 武 086 . 展 开想 象 的翅 膀 ,在 想象 中 加深 对文 章 的思 想 感情 和重 点 词 的理 1 鹏举 . 教 海弄 潮 》【 . 汉 :武 汉 出版 社 ,20 . . 王广武. 加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 高语文素养》[. 《 1 中华现 1 解 。通 过 展开 联想 ,把接 近 的 、相似 的 甚至 相 反 的事物 与 理解 对 2 04 . 3 象 联系 起 来 ,才 能深 刻领 会其 内涵 ,体 验其 情 味 ,造成 丰 富 的情 代教 育 ,20 , 3王广 武 《浅谈新课标 下如何培养学 生的语感 能力 》 [ B]. . E 感 , 以形成 语感 。 htp:/ t / www .hx i c z d y.om . 二 、在 感知 分析 中体 会文 章的 语感 . 《 浅论 语 文教 学的 一 个误 感 知分 析 就是 让学 生 在语 感 实践 中 ,从 语 言运 用 的角度 ,扣 4洪镇 涛 . 是 学 习语 言 ,还 是研 究语 言 一 04 . 5 住某 些 语感 因 素很 强 的地 方 ,借助 于 语 言知 识 ,联 系生 活体 验 , 区 》 中学语 文 ,20 . . 《 『文 I 下) 071 0 深入 品味语 言 ,使 学 生进 一步 领悟 语 感 。让 学 生接 触和 使用 具 体 5段 水清 . 语 感 实践训 练 方法谈 》【l 学教 育 ( ,20, . . 《 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20 . 07 的语 言 材料 ,通过 听 、说 、读 、写 ,对 学生 的感 官 反复 进行 言 语 6阎立庆 . 语 文教 育 学 引论 》. . 《 语 2 6 0 刺 激 ,对 语言 材料 进 行 反复 揣摩 、 品味 ,从 而 让学 生具 备 理解 能 7王 尚文 . 语 感 :一 个理 论与 实践 的热 点. 文 学 习》. 0 . 力 ,使 学 生大 脑�
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81d3cea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a.png)
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大家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然而,培养良好的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一、语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和运用能力。
它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语感理解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写作能力语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培养起来的语感,使自己的文字表达更加流畅、准确和生动。
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进而写出优秀的文章。
3.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对方的意图,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三、培养语感的策略与方法1.加强朗读和诵读训练朗读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朗读和诵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领悟力。
在朗读和诵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的变化,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2.注重语境教学语境是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境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创设不同的语境,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运用规律,进而培养良好的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及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2e61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7.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及方法一、引言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
本篇文章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二、培养语感的重要性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感强的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词汇,选择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这对写作和口语交流都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具备良好语感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句子结构及作者的意图。
这种理解不仅限于字面意思,还能帮助学生领会深层含义和情感,从而提升整体的阅读能力。
3. 促进写作水平提升在写作过程中,语感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型,使得文章更具表现力与逻辑性。
良好的语感使得学生在写作中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构思和组织文章。
三、培养语感的具体方法1. 多读优秀的范文和课文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经典的优秀课文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在朗读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 开展语言游戏和活动通过组织各种语言游戏,如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等,增加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语感。
3. 创设语境,进行情境对话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在真实的交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应用的实用性,并逐渐培养起语感。
4. 多进行写作练习定期安排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或日记写作。
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选择与运用,帮助他们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写作风格。
5. 开展讨论与分享课堂上可以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或写作体会。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提升对语言的感知力。
四、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他们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beebc0903d8ce2f00662377.png)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摘要语文首要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熏陶、传染、引导和实践相结合。
语感的培养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的精神。
关键词学生语感培养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教师在教学中要融情范读,熏陶学生的语感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
教师在范读时,倘若能够披文动情、入境,用美的表情、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迅速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意蕴,从而获得“即时语感”。
如《第一场雪》中写雪后美景一段,教师教学时,在优美的笛声中,雪后美景的图片和视频缓缓地在大屏幕上闪现,这时教师声情兼备地吟颂作者重笔浓墨描绘的迷人景致之后,学生仿佛已置身于粉妆玉砌的雪景中。
眼前满是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微风徐来,树枝轻摇,玉屑飞舞……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惬意。
此时的学生在声音、图片、动画的刺激下,在教师饱含作者喜悦情感的熏陶下,已初步领略到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为进一步体会文字的形象感和情趣感铺好了基石。
2.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领读,且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传染给学生语感教师绘声绘色的领读,可以让学生的眼、耳、脑、口协调活动,进入课文意境。
它多适用于层层递进的句式和段式的教学。
如《飞机遇险的时候》描写飞机遇险经过的四句话。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时空感较弱,朗读技巧较差,虽然教师进行了范读与引导,但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朗读来体现出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仍然是读不出真切的感受,这说明学生并未真正领悟其间潜在的语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5076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e.png)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是非常重要的。
语感和韵律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一、注重朗读与模仿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韵律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精选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等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朗读。
通过多次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句子的结构、词语的运用以及语调的把握,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语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朗读者,学习他们的语调和节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课文鉴赏与欣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课文的鉴赏与欣赏。
通过对诗歌、散文等文本的解读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感受到语言的美妙之处。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结构,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艺来提高自信心,并激发对语言的热爱。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借助音乐和舞蹈来教授诗歌,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来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感和韵律感。
四、创设语言环境和氛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朗诵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美妙。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语言表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感和韵律感。
总结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设计。
教师应该注重朗读与模仿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来熟悉语言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5684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3.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多听多读:学生需要接触大量的优秀语言材料,包括听力和阅读。
老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经典文学作品、诗歌、故事等进行朗读和引导学生朗读,帮助他们熟悉优美的语言表达。
练习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语感培养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语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让他们有机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丰富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感的基础。
老师可以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例如使用词根词缀进行词义拓展,学习常用成语、俚语和习惯用语等。
阅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情感、形象描写、修辞手法等,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学习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能丰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表达方式,也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在教学中注重示范和实践。
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感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例如诗词接龙、填字游戏、说故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语言的美妙和乐趣。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和理解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感。
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情感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愉快。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b6e36d48d7c1c708a145d8.png)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一、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
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
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由于汉语言文字具有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而且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
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重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
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
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
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
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有比较才有鉴别。
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45fd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1.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对语文知识进行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包括词语、语法、修辞、文学等很多方面。
而学生的语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篇文章就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感问题作一些浅谈。
一、背诵文学名篇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常常会要求学生背诵古代文学名篇、现代文学佳作等。
而这些名篇可以通过诵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感,通过动情、细致、呼之欲出的表现出经典名篇中的情感,进而增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爱好。
同时,学生背诵这些文学名篇时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优美的句子,并通过模仿这些句式进一步提高语感,让自己的语言能力日渐递进。
二、有声朗读有声朗读是指以适当的语音语调,将课文或文章朗读出来。
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有声朗读来引导学生,调整学生的语言习惯、语音语调等,引导学生从而对语文产生更深层次的感觉。
通过课文朗读,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语言、情感和意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三、夯实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的基础,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才能掌握。
而词汇的积累又需要不断的巩固和补充。
在小学教育中,老师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词汇测试,发现学生词汇量不足的地方,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而通过早期的词汇积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够建立自己的语感,并逐步深化。
四、注重文学欣赏文学是我们了解人性和情感的一种手段,通过文学,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世界。
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通过篇章精选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类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在读完作品后,通过情感交流,让学生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并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魔力。
五、发挥语文游戏的作用语文游戏是应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利用一些有趣引人的语文游戏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载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乐趣,进而加强学生语感的培养。
六、多元化的语言实践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优秀4篇)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39aa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8.png)
如何培养语文语感(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如何培养语文语感(优秀4篇)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20505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f.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语感不仅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也是学生后续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所以,如何科学的培养学生语感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语感。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1、辅助学生记忆词汇。
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相关的词汇,让他们逐一记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也能提高他们的词汇量,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
2、帮助学生练习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了句型、语法、修辞、表达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感所必须的基础。
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更好的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多读书,多练习。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培养语感。
练习写作可以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
二、注重口语训练除了要注重写作,我们还应该注重口语训练。
因为口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而且是每个人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方式。
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穿插问答。
在上语文课时,可以采用问答和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课程中的话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开展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
在学习新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让学生当小老师。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一次小老师,让他们向全班介绍一个故事、一个成语、一句名言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让学生多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d6bb96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4.png)
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语感?初中语文学习中,该如何培养语感?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表达、形象的修辞语言的关键。
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语感,不仅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促进思维发展,增加审美素养。
那么,要如何解决初中生培养语感的问题呢?一、浸润式阅读理解,积累语言素材1. 精读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精读优秀文学作品,如《水浒传》、《骆驼祥子》、《故乡》等,切身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积累语言素材。
2. 广泛涉猎泛读:鼓励学生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科普读物等,扩展阅读面,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丰富语感积累。
3. 注重细节,深刻体会语言的精妙:引导学生留意作品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巧妙的修辞等细节,并参与分析和品味,深刻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进阶语感。
二、写作去练习,锻炼语言表达1. 模仿再练习:引导学生模仿优秀作品的语言风格,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内容,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
2. 命题作文练习: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语言素材,尝试灵活的表达方式,提高语感和写作能力。
3. 自由创作练习:帮助和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三、语言实践,增加语言五感1. 课本剧表演: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语言五感。
2. 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演讲比赛,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感,提升自信心。
3. 朗读文章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抑扬顿挫,感受文字的美感,提升语感。
四、运用科技手段,丰富学习内容1. 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词典、古诗词网站等,拓展阅读范围,提升语言学习效率。
2. 利用语音识别软件:引导学生使用语音识别软件进行大声朗读训练,增强朗读水平,提高语言五感。
3. 使用在线写作平台:帮助和鼓励学生在在线写作平台进行写作练习,获得写作技巧指导,提升写作水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042d2010661ed9ad51f344.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初中语文语感问题言语实践我认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积淀语文知识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
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
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
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
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
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b568845852458fb770b5688.png)
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迅速的领悟和驾驭能力,并能品味出其中的情趣。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悟能力。
语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感悟能力的强弱。
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
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
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其中,读是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朗读对于语感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语气轻重等。
除了技巧上要注重,还应强调情感的投入,声情并茂的朗读尤为重要,在诵读中要大力提倡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更要与作者心灵相通,在深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言语感受。
例如在教学《春》时,可指定朗读能力较强的女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而学习《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可指定音色厚实、音域宽广的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这样。
学生很容易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并能很快了解作者的感受。
这样,利用诵读给学生创设古诗词的意境与神韵,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美感,就能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
只有进入诗文的意境,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才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总之,只要重视朗读训练,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重视背诵效果积累是培养语感的首要任务。
所以,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对背诵的要求。
背诵时也要讲求方法,那种口是心非的读,即使最终能倒背如流意义也不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c8f7427a1eb91a37f1115cce.png)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本文从朗读背诵、听说环境、阅读训练、尝试写作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的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既然语感作为一种能力,绝不是靠灌输生成,而只能在实践中习得,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谈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一、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读书方法,是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
久之,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
1.体会语言的表意语言是思想意义的外壳,思想意义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
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入手来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领会、洞察语言的能力。
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可以通过咀嚼文句中的词语加以训练对比,一方面品味关键词语、意会关键词语。
如朱自清的《绿》,在诵读中,点拨学生紧紧扣住“绿”字去读,理解作者抓住“绿”来做文章。
开头落笔,“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接着不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读实际上在写“惊诧”,到读至“梅雨潭”的绿招引着我们“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了瀑布了”时,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从而抒发发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做法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92831b866fb84ae45c8df6.png)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做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1、兴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语感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保持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特别是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感的练习长期保持兴趣更不容易。
但这又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兴趣是基础是前提,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教师做再多的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前功尽弃。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
1.1 组织学生观摩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散文>、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谈观感体会。
1.2 让学生听朗读录音。
1.3 教师示范朗读。
1.4 组织朗诵比赛。
2、留心生活生活是一条河,处处留心,都有语感的浪花。
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五花八门的广告、商标铺天盖地。
广告大多短小精悍,意蕴丰富。
商家打广告,是为了促销产品;人们选商标,也有其目的。
新颖别致的店名,常受到顾客的青睐,不是广告而收到广告之效。
引导学生揣摩广告、商标、店名,不失为领悟语感的好途径。
请看著名影星周迅给某洗发水打的广告:想不到吧,第一次见面,亲近就是这么自然,没距离,没阻隔,当然也没有头屑。
这个广告,前面说了许多,最后一句轻描淡写点出目的,轻松引入,意蕴深长领悟这类广告词、店名,不仅仅能认识和判断文字语词的妙用,而且语感在其中起了再创造的过程。
3、技巧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朗读技巧的训练要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结合朗读技巧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技巧的指导要学生掌握以下五点:3.1 要注意语音的轻读、重读。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e91976cf5335a8102d220cd.png)
了解得就越 见真切 ” 。如朱 自清 的《 背影》 的基础之 上的, 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 就要求我们必 积 累得越多 , 只有充分调 动读 者 须对典范 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 , 从而获得 认知上的直觉 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 ,
才能更真切地理解文 中所传达 出来 的父对 能力。这种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 的诵读 , 以达 的生活体验 ,
子 到整体感 知。比如 , 习马致远 的《 学 天净沙 ・ 秋思》 枯 子 深 沉 的爱 、 对 父 浓 烈 的情 。 “
藤老树 昏鸦 , 小桥流水 人家 , 道西风瘦 马 , 阳西 下 , 古 夕 断肠人在天涯 。 前二句是景观景物的排列 , ” 先让学生投 入地诵读 几遍 , 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 中所渲染 出
但人物 的性格 特征是无 法改 变的 , 关 语言材料的感受和领悟 , 造成 学生语感 素质不 高 , 文 中举后 大献媚态 , 语 作者用 了“ 、 舒 ” “ 9 “ ” 形 象 攥” “ 、 缩 9 揣 , 、 素质综合能力低下 , 那么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 于那六两银子 , 传神 , 教学时要 结合语境具体揣摩 。 语感呢?我从 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
、
反 复诵 读 吟 咏 , 达到 整 体 感 知
具体品味语 言还要注 重调动生 活经验 , 体会 意境 , 叶老认为“ 单靠翻查 字典 , 就得不 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 惟
把生 活所得 的一点点积 累起来 , 语感 的获得是建立 在对语 言现象条 件反射般 熟悉 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
得体。尤其要 突出的是“ 读写” 许多文学 上有造 , 就道 出了读 书 的真谛 。我 的具 体做 法是 : 先示 范诵 连贯 、 首 学者总结 自己成 长 的经历时 , 总少不 了青少 读, 重在以情 感人 , 出理 趣。像 《 》 《 步》、 济 南 诣的作 家 、 读 春 、散 《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f183d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0.png)
综合2013·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感教学常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有几个途径。
一、拓展语言积累,积极培养语感小学生积累语言经验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教师应要求学生无声朗读和出声朗读,提倡泛读和精读并重。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好精读,重视学生的广泛阅读,重视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
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一目十行地速读,让学生所感知的不是孤独的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等所构成的整篇文章的整体感觉。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速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不必过多注重单独的文字符号及编码,要利用直觉思维密切联系所预见的、猜测的、期待的阅读过程,并敏捷迅速地把握作品。
有了学生速读的基础,广泛阅读就容易多了,教师再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的范围,增加阅读的词汇、句子、句式的储备,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让学生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和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变,形成学生的语感。
二、增强语言训练,全面培养语感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语言、语感的训练,实施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写、识、记、讲解的练习实践,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
阅读教学是让小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直接形成语感的好方式。
教师要引导、指导小学生重视诵读,体悟课本、文本中的语言方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教师要带领学生吟咏诵读,感受文章的真义,重视不经意的时候对语言的重要体验,让学生进入到文本美丽的境界中去。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重视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朗读和思考,在吟诵中学会品味,感受道理,感悟情感和哲理。
例如,课文《军神》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军神》的电影视频,感受紧张的氛围和人物对话,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再给予学生暗示,让学生猜测人物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摘要】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
语感作为主体内在指向言语对象的稳定的心理图式,它是主体经过长期对外界言语对象(包括待破译的语言文字和待表述的人、事、景、物)进行主动感知、体认、领悟的产物,是对无数次体验进行筛选、积淀、提升并加以格式化的结果。
语感无论在人的言语活动还是在人的整体素质中,都具有决定性和标志性作用,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它的形成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语文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
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
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
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时,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
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
其中有这样一段特别优美: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
“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
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机。
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
想,是具体的、生动的。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
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
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荔枝》一文中: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的美好感受和为儿子的孝心而欣慰。
“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在妈妈的眼中那分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怎么忍心把它吃掉;而一个“托”字,把妈妈对这种世间尤物的爱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孩子似的那种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
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我们一定要在学生语感培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