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与难点1移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重点与难点
5.1.1移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由库仑摩擦定律知,摩擦力=f。式中为构件2对构件1的摩擦力大小;f为摩擦系数,与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材料有关;为构件2对构件1的正压力大小。摩擦力总是阻碍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如图5.1所示。因此,的方向总和相对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反(为构件1相对构
件2的运动速度)。为分析问题方便,我们总是把正压力和摩擦力合成运动副总反力,
与
的夹角称为摩擦角φ(tanφ=f)。因此,与的夹角总为钝角π/2+φ。综上所述,在移动副中确定运动副总反力的方法如下:
(1)运动副总反力,和正压力的夹角为φ;
(2)运动副总反反力和相对速度的夹角为钝角π/2+φ。
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和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不同的构件上。而运动副总反力也总是成对出现的,和。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不同构件上。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与外载荷的关系可以用表示。式中,为铅垂外载荷大小;称为当量摩擦系数。当量摩擦系数除了与摩擦系数有关外,还与运动副的形状有关。在图5.1所示的平面移动副中,
=f;在图5.2所示的槽面移动副中,=f/sinβ;在图5.3所示的柱面移动副中,=kf,k为1~1.57,k 值与运动副的接触状态有关,即在相同的外载荷作用下,运动副形状不同,生产的摩擦力不同。这
是由于运动副的形状不同,所产生的正压力不同而引起的。
5.1.2转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转动副中的摩擦力=P。如图5.4所示,摩擦力对轴颈中心的力矩即为摩擦力矩,该摩擦力矩应阻碍构件1对构件2的相对运动,因此和角速度的方向相反,=,式中,r为轴颈半径。而正压力对轴颈中心的力矩等于零。因此,运动副总反力对轴颈中心的力矩即为对轴颈中心的摩擦力矩,即=r=。由力的平衡条件,=-P ,所以有=r 。以为半径作一圆.这个圆称为摩擦圆。运动副总反力恒切于摩擦圆。因此,在转动副中确定运动副总反力的方法
图5.4
是:
(1)运动副总反力,与外载荷P等值反向,并恒切于摩擦圆。
(2)运动副总反力.对轴颈中心的力矩(摩擦力矩)的方向总和构件1相对
于构件2的转动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运动副总反力与也总是成对出现,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于不同的构件上。
5.1.3考虑摩擦时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考虑摩擦时机构力分析.其基本步骤如下:
(1)首先对机构中各构件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此时.机构中各构件的受力状态主要有:二力构
件(受压或受拉)、二力构件和力矩——力偶构件。对于二力构件。要确定其受拉还是受压。三力构件一般是具有三个运动副的构件或者是驱动构件(原动件)和执行构件。力矩——力偶构件主要是驱动构件(原动件)和执行构件〔此时驱动力矩或阻抗力矩作用于该构件,两个运动副总反力构成一个力偶。
(2)逐个分析二力构件。首先在不考虑摩擦时,大致确定运动副总反力的方向,此时,运动副总反力的作用线通过回转副的中心或垂直移动副的移动方向。
考虑摩擦时,对于转动副,运动副总反力切于摩擦圆。根据二力构件与相邻构件之间的角位移关系,确定运动副总反力切于摩擦圆的哪一侧,保证运动副总反力力矩方向与两构件的相对角速度方向相反。例如,产生的摩擦力矩的方向要与相对角速度的方向相反。注意和的下标顺序是相反的。
对于移动副,运动副总反力与正压力的夹角为φ。根据二力构件与相邻构件之间的位移关
系,确定运动副总反力相对正压力向哪一侧偏移φ角.保证运动的总反力与相对速度的夹角为π/2+φ。例如,运动副总反力与相对速度的夹角为π/2+φ。注意与的下标顺序是
相反的。
(3)分析三力构件和力矩-力偶构件。从有已知力作用的构件人手,逐一按顺序分析二力构件和力矩-力偶构件。
对于三力构件,此时,已有两个力的方向已知。根据力平衡条件,三力构件的几个力应汇交于一点。已知方向的两个力应有交点(若无交点,二力平行,三个力为平行力系),未知的第三个力应汇交于该点。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第三个力的指向。然后,根据相对角位移的方向.判断其切于摩擦圆的哪一侧(转动副),或根据相对位移的方向判断其相对正压力向哪一侧偏移φ角(移动副)。最后,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式,并根据力的平衡方程式画出力的多边形,求未知力的大小。
对于力矩-力偶构件,此时.如果已知力矩的大小与方向和一个运动副总反力的方向。根据力偶条件,确定另一个运动副总反力的方向,并根据相对角位移的方向判断该运动副总反力切于摩擦圆的哪一侧。并根据力矩-力偶平衡条件,在图上量出力偶臂的大小,根据已知力矩的大小,求出运动副总反力的大小。如果已知一个运动副总反力的大小与方向和力矩的方向,则另一个运动副总反力的大小与方向也已知,根据相对角位移判断该力切于摩擦圆的哪一侧,然后,根据力矩-力偶平衡条件,在图上量出力偶臂的大小,根据已知运动副总反力的大小计算出力矩的大小。
力矩-力偶构件很少发生在含有移动副的构件中。
5.1.4 机械效率的计算
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为
η=/P=/M=Q/=/
式中。为理想机械所需的驱动力(力矩);P(M)为实际机械所需的驱动力(力矩);Q()为实际机械所能克服的生产阻力(阻力矩);()为理想机械所能克服的生产阻力(阻力矩)。
串联机组的效率等于组成该机组的各个机械的效率的连乘积,即
η=/==
对于并联机组,效率由下式计算:η====
混联机组则应分解成串联和并联两部分,然后分别计算各部分的效率,再计算机组的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