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07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蜡封法)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蜡封法)记录表

击实温度(℃)
石蜡相对密度
沥青用量
锤击次数 油石比Pa(%)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
矿料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
矿料合成有效相对密度γse
平均值
试件空气中 蜡封试件空 质量(g) 气中质量(g)
蜡封试件 水中质量
(g)
试件毛体积 相对密度γf
空隙率 VV(%)
矿料间隙率 VMA(%)
中标单位: 母体试验室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取样地点
用途 工地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蜡封法)源自合同号:记录编号:
试验依据
取样人
取样日期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试验日期
混合料种类
试件类型
矿料名称
毛体积相对密度γ
表观相对密度γ’
成分比例P
试件编 号 直径
试件尺寸(mm) 厚度
1
2
3
4
5
6
结论:
沥青标号 沥青相对密度γ
沥青饱和度 VFA(%)
稳定度 (kN)
流值 (mm)
马歇尔模数 (kN/mm)
平均值
试验人:
复核人:
第1/1页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确定沥青的密度和相对密度,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工程用途。

二、实验原理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沥青的质量。

通过沥青试验样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求得沥青的密度。

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

沥青的相对密度可以通过比较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得出。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试验仪器:沥青密度计、电子天平、比重瓶、温度计。

2. 实验材料:沥青试验样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密度计及比重瓶,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染。

b. 校准电子天平,保证精度和准确性。

2. 密度试验:a. 将空密度计放在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1。

b. 将密度计放在蒸馏水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片刻,使其温度与水温相同。

c. 将密度计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同时轻轻移动密度计以排出气泡。

d. 测量沥青密度试验样品的温度,并记录为T1。

e. 将沥青密度试验样品倒入密度计中,待密度计内液体平静后,用比重瓶从密度计上部泵放适量的蒸馏水,使密度计内液面略高于密度计的顶部。

f. 将密度计顶部架于密度计池口,使密度计的液面缓慢、逐步与密度计底部平齐。

g. 用纸巾擦拭密度计和密度计池外侧,使其干燥。

h. 将密度计底部放于密度计池内,稍稍向下压密度计,使其外满,但池外没有溢液。

i. 用纸巾清除密度计池边沿树脂质,使密度计底部外缘清晰可见。

j. 将密度计从胸部移出,居中放置于试验台上,测量记录密度计与试验台上密度计座的质量为M2。

k. 温度计插入密度计内,读出温度,并记录为T2。

l. 将密度计放入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3。

3. 相对密度试验:a. 准备比重瓶,清洁干净。

b. 将标准比重瓶中放入适量蒸馏水,读取并记录重量为M4。

c. 将沥青试验样品放入干净的比重瓶中,至标志线上。

d. 倒入适量蒸馏水,使其稍高于标志线。

e. 清理外部的沥青,并将试管放至比重瓶上,确保密封。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记录(计算法)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记录(计算法)
热料仓 12~22mm 热料仓 6~12mm 热料仓 3~6mm
热料仓 0~3mm
矿粉
水泥
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表观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合成矿料的吸水率 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
t
2.689 2.721
2.687 2.722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4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矿料配合比 12~22mm:6~12mm:3~6mm:0~3mm: 矿粉 (%) =28:32:12:24:4 试验数据 试 验 内 容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1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t
2.689 2.721
2.687 2.722
2.667 2.72 2.695 2.722 0.83 0.4 2.717 2.548 2.542 2.719 2.746
理论最大密度ρ t (g/cm3)
承包人自检意见: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试验人员:
复核: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t
2.689 2.721

沥青密度试验记录表

沥青密度试验记录表
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盐都区郭猛镇郭西线工程项目合同号编号
试表2-7
任务单号
试验环境
室内
试验日期
2011.7.9
试验设备
电炉、沥青薄膜烘箱等
试验规程
JTJ052-2000/T0616-1993
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
JTG F40-2004
复核人员
沥青品种及标号70号道路石油沥青集料岩性石灰岩试样描述集料表面完全裹覆试验方法水煮法
4
5
13.2-19.0
沥青膜少部为水所移动,剥离面积百分率少于10%
4
结论:经评定该沥青粘附性等级为4级。
试验温度
(℃)
比重瓶质量m1(g)
瓶质量+盛满水合质量m2(g)
瓶质量+试样合质量m3(g)
瓶、试样和水的合计质量
m4(g)
沥青密度测值:
(g/cm3)
密度
(g/cm3)
1
15
29.273
53.467
46.005
53.698
1.013
1.014
2
15
27.433
52.989
45.173
53.268
1.015
结论:经检测,该沥青在15°C时的密度为1.014g/cm3。
沥青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延度、软化点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盐都区郭猛镇郭西线工程项目合同号编号
试表2-1
任务单号
试验环境
室内
试验日期
2011.7.9
试验设备
针入度仪、延度仪、软化点仪、高低温恒温水浴等
试验规程
JTJ052-2000/T0604-2000

沥青密度、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延度、软化点表

沥青密度、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延度、软化点表
沥青密度(g/cm3)
沥青密度均值(g/cm3)
沥青相对密度
针入度
试验温度(℃)
10
25
□5□30
10
20
试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针入度值(0.1mm)
单值
平均
直线回归系数
针入度指数PI
25℃时针入度(0.1mm)
当量软化点T800
当量脆点T1.2
塑性温度范围ΔT
延度
试样编号
试验温度(℃)
拉伸速度(cm/min)
延度值(cm)
1
2
3
平均值
软化点
加热所用液体
□水□甘油
试样编号
每分钟温度增量(℃)
软化点(℃)
软化点测定值(℃)
备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沥青密度、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延度、软化点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种类等级标号来自密度试样种类试验时水温(℃)
编号
比重瓶质量(g)
比重瓶盛满水质量(g)
比重瓶与沥青质量(g)
比重瓶与水和沥青质量(g)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真空B、C类容器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真空B、C类容器法)
第 页,共 页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
试件编号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B、C类容器法)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容器类型
干燥试样在 空气中质量
ma(g)
装满25℃水中的 25℃时试样、水
负压容器质量 、负压容器的总
mb(g)
质量mc(g)
试验层位
试样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rt
ma
m a (m 2 m 1)
rt
ma
ma mb mc
试样在25℃水中理
论最大密度测值 理论最大密度测
ρt=rt×ρw
值(g/cm3)
(g/cm3)
理论最大 相对密度
测值
1
2 备 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实验1.目标及实用规模:本办法实用于应用比重瓶测定各类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非特别请求,本办法宜在实验温度25℃及15℃下测定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2.仪具与材料:2.1 比重瓶: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细心研磨.瓶塞中央有一个垂直孔,其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消除空气.比重瓶的容积为20mL-30mL,质量不超出40g.2.2 恒温水槽:控温的精确度为0.1℃.2.3 烘箱:200℃,装有温度主动调节器.2.4 天平:感量不大于1mg.2.5 滤筛:0.6mm.2.36mm各一个.2.6 温度计:0℃-50℃,分度为0.1℃.2.7 烧杯:600mL-800mL.2.8 真空湿润器.2.9 洗液:玻璃仪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剖析纯)等.2.10 蒸馏水(或纯清水).2.11 概况活性剂:洗衣粉(或洗涤灵)2.12 其它:软布.滤纸等.3.办法与步调:3.1 预备工作:3.1.1 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细心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精确至1mg.3.1.2 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侵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拔出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出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3.1.3 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划定的实验温度±0.1℃.3.2 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调:3.2.1 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中,烧杯底侵没水中的深度应许多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3.2.2 待烧杯中水温在次达至划定温度后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过剩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留意,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3.2.3 将烧杯从水槽中掏出,再从烧杯中掏出比重瓶,立刻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敏捷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精确至1mg.留意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因为膨胀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克不及再擦拭.3.2.4 以m2-m1 最为实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注:比重瓶的水值应经常校订,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3.3 液体沥青试样的实验步调:3.3.1 将试样过筛(0.6mm)后注入湿润比重瓶中至满,留意不要混入气泡.3.3.2 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移入恒温水槽(测定温度±0.1℃)内盛有水的烧杯中,谁买呢应在瓶口下约40mm.留意勿使水侵入瓶内.3.3.3 从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请求的温度后起算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上,使过剩的试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挤出.细心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孔口挤出的试样,并留意保持孔中充满试样.3.3.4 从水中掏出比重瓶,立刻用干净软布细心地擦去瓶外的水分或粘附的试样(留意不得再揩孔口)后,称其质量(m3),精确至3位小数.3.4 粘稠沥青试样的实验步调:3.4.1 按本划定办法预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估量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将沥青当心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高度.不得使试样粘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入气泡.3.4.2 掏出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入湿润器中,在室温下冷却许多于1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m4),预备至3位小数.3.4.3 从水槽中掏出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将蒸馏水注入比重瓶,再放入烧杯中(瓶塞也放进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回已达实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从烧杯中的水温达到划定温度时起算保温30min后,使比重瓶中气泡上升到水面,用细针挑除.保温至水的体积不再变更为止.待确认比重瓶已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用保温在划定温度水中的瓶塞塞紧,使过剩的水从塞孔中溢出,此时应留意不得带入气泡.3.4.4 掏出比重瓶,按前述办法敏捷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5),预备至3位小数.3.5 固体沥青试样的实验步调:3.5.1 实验前,如试样概况潮湿,可用湿润.干净的空气吹干,或置50℃烘箱中烘干.3.5.2 将50g-100g试样打碎,过0.6mm及 2.36mm筛.取0.6mm-2.36mm破碎摧毁试样许多于5g放入干净.湿润的比重瓶中,塞紧瓶塞后称其质量(m6),精确至3位小数.3.5.3 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mm,同时参加几滴概况活性剂溶液(如1%洗衣粉,洗涤灵),并动摇比重瓶使大部分试样沉入水底,必须使试样颗粒概况上附气泡逸出.留意,动摇时勿使试样摇出瓶外.3.5.4 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馏水的比重瓶置真空赶在箱(器)中抽真空,逐渐达到真空度98kPa(735mmHg)许多于15min.当比重瓶试样概况仍有气泡时,可再加几滴概况活性剂溶液,动摇后在抽真空.须要时,可反复几回操纵,直至无气泡为止.注:抽真空不宜过快,防止样品带出比重瓶.3.5.5 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馏水再注入比重瓶中至满,轻轻的塞好瓶塞,再将带塞的比重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3.5.6 将有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再置恒温水槽(实验温度±0.1℃)中保持至少30min后,掏出比重瓶,敏捷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m7),精确至3位小数.4.盘算4.1 实验温度下液体沥青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1)及(2)盘算.ρb=(m3-m1)/(m2-m1)×ρw(1)γb=(m3-m1)/(m2-m1)(2)式中:ρb -----试样在实验温度下的密度,g/cm ³;γb-----试样在实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m1-----比重瓶质量,g;m2-----比重瓶与盛满水时的合计质量,g;m3-----比重瓶与盛满水试样时的合计质量,g;ρw---实验温度下水的密度,15℃水的密度为0.9991g /cm³,25℃水的密度为0.9971g/cm³.4.2 实验温度下粘稠沥青试样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3)及(4)盘算.ρb=(m4-m1)/[(m2-m1)-(m5-m4)]×ρw(3)γb=(m4-m1)/[(m2-m1)-(m5-m4)] (4)式中:m4-----比重瓶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g;m5-----比重瓶与试样和水合计质量,g;4.3 实验温度下固体沥青实验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按式(5)及(6)盘算.ρb=(m6-m1)/[(m2-m1)-(m7-m6)]×ρw(5)γb=(m6-m1)/[(m2-m1)-(m7-m6)](6)式中:m6-----比重瓶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g;m7-----比重瓶与试样和水的合计质量,g;5.陈述统一试样应平行实验两次,当两次实验成果的差值相符反复性实验的周详度请求时,以平均值作为沥青的密度实验成果,并精确至3位小数,实验陈述应注明实验温度.6.周详度或许可差6.1 对粘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反复性实验的许可差为0.003g/cm³;复现性实验的许可差为0.007g/cm³..6.2 对固体沥青,反复性实验的许可差为0.01g/cm³,反复性实验的许可差为0.02g/cm³.6.3 相对密度的周详度请求与密度雷同(无单位).。

交通检测沥青原始记录

交通检测沥青原始记录

沥青密度及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针入度指数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工程部位/用任务编号途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温度℃湿度%RH试验日期年月日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针杆总质量(g) 入针时间(s)试验温度(℃)试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针入度值(0.1mm)平均针入度(0.1mm)针入度温度指数A lgpen针入度指数PI备注: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公式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lgP=K+Algpen*TlgP 一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T 一试验温度(℃);K 一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Algpen 一回归方程的系数b。

按式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测,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按公式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并记为PIPI=检测:审核:沥青闪燃点及溶解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煮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动力粘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弹性恢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质量 时质量 合计质量 合计质量 合计质量Hale Waihona Puke 合计质量 合计质量 度 对密度 值
号 m1(g) m2(g)
m3(g)
m4(g)
m5(g)
m6(g)
m7(g) (g/cm3) (g/cm3) (g/cm3)
结 论: 备注: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 师:
日期:
S407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合 同 段: 本表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路段
试验单位
取样地点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材料产地
用途
试验负责人
试 比重瓶 比重瓶与 比重瓶与 比重瓶与 比重瓶与 比重瓶与 比重瓶与 水的 沥青密 平

盛满水 盛满试样 沥青试样 试样和水 沥青试样 试样和水 密 度或相 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