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与观察作业(适用全国)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学案含答案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学案含答案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H 核心判断exinpanduan(1)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3)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 (4)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5)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6)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7)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8)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 (9)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 (10)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 溶液,振荡。

(√) (11)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12)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 (13)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 2CO 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14)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15)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 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1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1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18)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 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考向一 观察类实验Z 真题回放hentihuifang1.(2017·天津理综)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有机物的鉴定专练(无答案)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中有机物的鉴定专练(无答案)

细胞中有机物的鉴定【考纲要求】1—1—4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真题】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2.(不定项选择)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10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基础夯实】《高考零距离突破》中的第一章第二节“糖类和脂质”P4的“实验技能”,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P8的“实验技能”及P11的“本章实验突破”部分。

【重点解读】考点1:本部分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四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在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4、油脂的鉴定中,实验用的花生种子需提前浸泡3~4h,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洗去浮色时不能用清水,因为染液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达标检测】1.(不定项选择)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本尼迪特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2.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新鲜乳酸奶;乙试管:甘氨酸溶液;丙试管:豆浆和蛋白酶;丁试管:兔红细胞和蒸馏水。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02 有机物的种类、功能的分析与判断(解析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02 有机物的种类、功能的分析与判断(解析版)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课时02有机物的种类、功能的分析与判断1.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油脂是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A错误;鸟类的羽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主要由角蛋白组成,B正确;糖元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C错误;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错误。

2.生命是物质的,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

下列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A.果糖、纤维素B.腺苷、RNAC.血红蛋白、叶绿素D.油脂、磷脂【答案】A【解析】果糖和纤维素都是糖类,组成元素都是C、H、O,A正确;腺苷的组成元素是C、H、O、N,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二者的组成元素有差异,B错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是C、H、O、N、Fe,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C错误;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二者的组成元素有差异,D错误。

3.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顺序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缩合④多肽链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组成氨基酸的元素包括C、H、O、N等,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D正确,ABC错误;4.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答案】B【解析】核酸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的数目,排列顺序和组成种类有关,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都是相同的,故选B。

5.下列四个结构式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是()A.B.C.D.【答案】D【解析】A中所示化合物不具有羧基,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不符合题意;B中所示化合物不具有氨基,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B不符合题意;C中所示化合物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该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D中所示化合物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该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D 符合题意。

教师版-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教师版-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第二轮验收测试《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

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筛选目的菌选择(2)化合物A异养需氧型(3)防止外来杂菌污染(4)接种环灼烧(5)防止造成环境污染(6)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检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故培养基中添加化合物A起选择作用。

有机物的检测与鉴定

有机物的检测与鉴定

有机物的检测与鉴定真题回放1.(全国卷Ⅰ)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苏丹Ⅲ(或苏丹Ⅳ)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橘黄(或红)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O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光照__和_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__。

[解析]回顾教材中脂肪的检测实验作答(1);种子干重增加主要是种子吸水所致,再结合空后说明作答(2);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也就是有机物增加,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C、H、O以外的元素还需要萌发种子(幼苗)从溶液中吸收。

核心拓展常考必记的几种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的显色反应物质或结构鉴定试剂颜色反应反应条件蛋白质_双缩脲试剂__ 紫色常温脂肪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 切片,显微镜观察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_水浴加热__淀粉碘液蓝色常温下DNA 二苯胺试剂蓝色沸水浴DNA、RNA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前者绿色,后者红色常温酒精重铬酸钾溶液(酸性条件下)_灰绿色__ —CO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活体染色剂) _蓝绿色__ —染色体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紫色或红色—题型突破1.(2019·山东师大附中一模)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D)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解析]斐林试剂由0.1 g/mL NaOH和0.05 g/mL CuSO4组成,双缩脲试剂由0.1 g/mL NaOH和0.01g/mL CuSO4组成,若把斐林试剂中的CuSO4稀释后,就可用于检测蛋白质,A正确;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可将脂肪染成红色,而食用花生油的颜色接近橘黄色,如果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则不易观察实验结果,因此最好用苏丹Ⅳ染液鉴定食用花生油,C正确;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的蔗糖,但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D错误。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2)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2)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A. 发酵工程B. 酶工程C. 基因工程D. 细胞工程【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详解】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在农业、医学、环境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明确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如图为某二肽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虚框①~④表示其中的部分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是氨基,④是羧基B. 肽键②是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C. 形成②时脱去的水中,氢只来自氨基D. R基③决定氨基酸的种类【答案】C【解析】【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

参与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氨基是氨基酸中与羧基连接在同一个中心碳原子上的氨基,氨基酸的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不参与肽键的形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氨基,②是肽键,③是R基,④是羧基,该化合物为二肽。

【详解】图中①是氨基,④是羧基,A正确;肽键②是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通过脱水缩合形成,B正确;形成②时脱去的水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错误; R基③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二肽分子结构示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要求考生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及肽键形成的实质,特别是掌握肽键形成过程中氢的来源,这是该题的重点。

3.如图是低倍镜下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换高倍镜可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 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粗调节器使物像清晰C. 换高倍镜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增加D. 换高倍镜后图示保卫细胞所占的格数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实验与探究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2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实验与探究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2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2 实验与探究一、高中生物学中常见试剂种类及作用二、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察类实验 1.原色观察类:2.染色(反应)观察类:三、教材经典实验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其他经典实验:四、探究实验流程①确定实验目的→②作出实验假设→③设计实验步骤→④预测实验结果→⑤进行实验→⑥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⑦实验结果的分析→⑧得出实验结论1.下列关于观察或检测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③。

①观察脂肪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

②可用蓝藻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③观察线粒体的实验必须保证细胞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④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时盐酸的作用只是解离。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用高倍镜观察更清晰。

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溶液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⑦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卡诺氏固定液可以代替解离液。

⑧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若检测液无色则说明该组织中不含还原糖。

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匀后加入。

2.下列关于探究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②。

①可用蛋白质、胰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时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

③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NaOH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

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必须设置空白对照。

3.下列关于教材经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

①噬菌体侵染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③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④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3 含答案

2019版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三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13 含答案

专题复习自查案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1.培养基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两种纯化培养方法:(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开。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1)两种选择培养基。

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尿素分解菌。

②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2)两种鉴别培养基。

①添加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可使该培养基变红。

②加刚果红的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

4.两种微生物计数的方法:(1)直接计数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借助显微镜观察计数,不能区分菌种死活,实验结果偏大。

(2)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果偏小。

二、传统发酵技术1.四种传统发酵食品技术的比较:2.发酵过程中消毒、灭菌的措施:(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榨汁前葡萄应该先冲洗再去枝梗。

②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腐乳的制作。

①制作腐乳的玻璃瓶要洗刷干净后用沸水消毒。

②酒、盐、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

③接种、封瓶时都要进行无菌操作。

3.影响酒精发酵的两大因素:(1)发酵前期供氧不足。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少,产生酒精少。

②原因:前期,酵母菌大量增殖,耗能多,需要通入空气或在发酵瓶中留有一定空间。

(2)发酵后期密封不严。

①结果:酵母菌数量充足,但是产生的酒精较少或不能产生酒精。

②原因:后期要通过密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以利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三、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植物有效成分的三种提取方法:(1)蒸馏法:适合提取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且不与水混溶的物质。

(2)压榨法:适合提取高温易分解或原料易焦糊且含量较高的物质。

(3)萃取法:适合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2.物质分离的五种方法:(1)分液法:分离油水混合物。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点4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对点训练(B)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点4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对点训练(B)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B项错误;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橘黄色,C项正确;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项错误。

2.(多选)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AB解析量取试剂时宜选用适度容量量筒,不应选用过大容量量筒,A正确;为使反应液均匀受热,水浴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B正确;斐林试剂是NaOH 溶液和CuSO4溶液生成的Cu(OH)2悬浊液,Cu(OH)2呈蓝色,C错误;Cu(OH)2易分解,故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D错误。

3.下面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B.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D.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答案 C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无还原性,C项正确。

4.下列有关实验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菠菜叶不适于用作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材料B.用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鉴定时,需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用衰老的黄叶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滤纸条上只出现两条明显的色素带D.如果某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出现砖红色,说明其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答案 D解析菠菜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会严重影响对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观察,因此不适于做实验材料,A正确;为避免附着在花生子叶切片上的染色剂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应用有机溶剂洗去浮色,B正确;衰老叶片变黄说明叶绿素已经被分解,只能分离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色素,C正确;在使用斐林试剂时,斐林试剂与待测样液混合后需加热才能呈现砖红色,D错误。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 物 试 题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  物  试  题

徐州、淮阴、宿迁、连云港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 物 试 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选择题时,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质中仅含有核糖核酸B .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 .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都具有生物活性D .质量相同的糖、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2.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系C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 .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3.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关于下列甲、乙、丙3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D .丙图所示物质含有的单糖只能是核糖5.右图为两核糖体沿同一mRNA 分子移动翻译形成相同多肽链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A .此过程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B .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C .合成多肽链的模板是mRNAD .一条mRNA 只能合成一条多肽链 6.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 .是否是纯合体B .产生配子的比例C .基因型D .产生配子的数量7.红绿色盲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 ,男性抗维生素D 佝偻病发病率为b ,则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A .小于a 、大于bB .大于a 、大于bC .小于a 、小于bD .大于a 、小于b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图示9.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 .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突变C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0.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配套试题:第二部分专题1类型二验证鉴定类选择题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配套试题:第二部分专题1类型二验证鉴定类选择题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配套试题:第二部分专题1类型二验证鉴定类选择题(限时:30分钟)1.生物学中常利用物质与特定试剂混合后,呈现出特定旳颜色进行物质鉴定.下列四个实验现象中都有绿色出现,有关叙述不.正确旳是( ) 选项所用试剂 待测材料 颜色变化 A橙色旳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条件下与乙醇混合 溶液呈现灰绿色 B健那绿染液 活旳口腔上皮细胞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混合液由黄变蓝再变绿 D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 HCl 处理旳口腔上皮细胞 核区被染成绿色 解析:选C C 项中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合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旳处理,有关分析正确旳是( )蛋清溶液――――――→①加入NaCl 有蛋白质析出――――→②加入蒸馏水蛋白质溶解,得到溶液甲 蛋清溶液―――――→③煮沸,冷却有蛋白块产生―――――→④加入蛋白酶蛋白块溶解,得到溶液乙 A .经①②③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B .经③④过程处理,分别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C .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D .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解析:选 B ①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②过程为蛋白质的再溶解,这两个过程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③过程中的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有水生成;④过程可破坏肽键,消耗水。

溶液甲和乙(含蛋白酶)中都含有蛋白质,故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③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作用相同④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蓝色反应,不需加热⑤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A.③B.②③C.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 A 此题属于考纲分析推断、综合运用的层次。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15 实验与探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某某师大附中一模)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B.借助光学显微镜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是逆时针流动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B正确;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流动,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能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因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D错误。

2.(2019·某某某某中学期中考试)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C.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红黄色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解析: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B错误;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且反应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D正确。

3.(2019·某某天一大联考)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D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充分混合后再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B.探究底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各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7左右C.可用麦芽糖酶、麦芽糖、淀粉和斐林试剂等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D.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加入碘液以检测各组淀粉的剩余量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各自保温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A错误;探究底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各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1.5左右,B错误;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不能用麦芽糖酶、麦芽糖、淀粉和斐林试剂等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的剩余量不同,加入碘液后的蓝色深浅不同,D正确。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生物卷(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生物卷(考试版)

生物试题 第1页(共12页) 生物试题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生物(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 .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 .性激素属于胆固醇,对生物体生殖器官的产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D .胆固醇在人体中既参与组成细胞膜,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 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B .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设计思路不同D .“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有关 B .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是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 .某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八个肽键D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 、H 、O 、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4.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 .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C .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D .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5.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少一些 B .如果瓶子密封不严,则在腌制过程中会感染杂菌而导致腐败变质 C .毛霉为厌氧菌,码放豆腐时可以不用留出一定的缝隙 D .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有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6.下列有关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推理”指的是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 .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F 1,F 1自交得F 2,F 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C .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 .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B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 .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血浆 8.分析下表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中pH 为无关变量B .2号和3号对照,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C .3号和4号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生物试题 第3页(共12页) 生物试题 第4页(共12页)D .该实验能说明H 2O 2酶具有专一性 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B .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人类遗传病都不能直接通过显微镜检测C .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变D .基因A 可突变为a 1、a 2、a 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10.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 .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数量较多的线粒体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藓类叶片的叶绿体时,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C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呈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D .若标本染色较深,用显微镜观察时可选用凸面反光镜或调小光圈1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 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4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 a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4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 a Word版含解析

[考法综述]单独考查本实验的题目较少,常常与其他实验相结合考查试剂的使用、原理的分析等。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很少出现在非选择题中,属容易题。

命题法有机物鉴定和观察的原理和方法1.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答案 C解析斐林试剂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所以斐林试剂不可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鉴定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若用花生子叶制作临时装片,需用显微镜观察,若用花生种子组织液,则不需要显微镜观察;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加热。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载玻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即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D.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难度较小。

A错误,应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染色;B错误,水解后应先冲洗涂片后再染色;C错误,应选择细胞质色泽较浅的区域,容易观察;D 正确,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防止载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解题法】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方法“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

“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

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

201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攻略:1-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01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攻略:1-1-1《细胞的分子组成》

葡萄糖
脂肪
易错提醒
内质网
甘油、 脂肪酸
甘油、 脂肪酸
蛋白质、核酸具有物种特异性,而生物体内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则不具有 物种特异性。
上页 下页 返回
常考点1
常考点2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2.各种有机物的主要功能
糖类(单糖、二糖、 脂质(脂肪、磷脂、固醇) 种类 多糖)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组成其他化合 物,如:核糖和脱 作用 氧核糖 ③细胞结构的组成 成分,如:纤维素
【押题】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 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 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
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
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
由图可知,大分子物质A、B、C分别表示DNA、
mRNA和蛋白质;单体a、b、c分别表示脱氧核苷酸、核 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元素X表示N和P,元素Y表示N,过 程Ⅰ、Ⅱ、Ⅲ分别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人 体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若C是由n个单体c脱水缩合形成,
则相应的A片段中至少有6n个碱基,而碱基对至少为3n
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常考点1
常考点2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常考点1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分子
(5年39考 ★★★)
常考点1
常考点2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高考经典
1.(2012· 新课标,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

2019-高三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练习题

2019-高三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练习题

2019-2020 年高三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边① ~⑤是利用显微镜察看时的几个操作步骤,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 转动粗准焦螺旋动变换器⑤ 挪动标本在显微镜下要把视线里的标本从图34— 3 中的② 调理光圈③ 转动细准焦螺旋④ 转A.①→②→③→④B.④→⑤→③→②C.②→①→⑤→④D.⑤→④→②→③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察看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时,有一部图 34— 3分细胞较清楚,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因为A.反光镜未调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D.显微镜物镜破坏3.察看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渐渐变小,说明A.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 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 细胞壁缩短致使中央液泡失水4.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判定实验中,对实验资料的选择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许多的糖且近白色,所以能够用于进行可溶性复原糖的判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判定的理想资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判定的理想植物组织资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判定的理想动物组织资料5.察看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散布、察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判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A.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B.都一定使用高倍显微镜察看C. 合适提升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为显然D.都需对资料进行染色6.取生长强健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暂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察看。

欲察看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期间A.应当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连续察看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假如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连续察看C.假如在一个视线中不可以看全各个期间,可挪动装片从四周细胞中找寻D.假如视线过暗,能够转动细准焦螺旋增添视线的亮度7.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色素能溶解在丙酮酸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B.用斐林试剂判定蛋白质的原理是Cu2+在碱性环境下能与肽键发生氧化复原反响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开释氧气的部位D.萨克斯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耗费掉叶片中本来的各样有机物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利用质壁分别实验可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C.在紫色洋葱发生质壁分别复原过程中,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D.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绿色叶片的色素滤液,色素分别后,可看到近似齐心环状的几个色素圈,最内圈呈蓝绿色9、在察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线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在右图状态, a、 b 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能作出的推断是A、此时 a>b,细胞浸透吸水 B 、此时 a=b,浸透系统保持均衡C、此时 a<b,细胞浸透失水 D 、上述答案都有可能10.以下有关实验方法或原理的表达,切合要求的是A.察看细胞质流动、察看质壁分别都选择了适合的天然标记物B.研磨苹果碎屑、研磨剪碎的绿叶都要增添SiO2 和 CaCO3粉末C.判定复原糖、判定蛋白质都利用了碱性条件下Cu2+的氧化性D.提取叶绿体色素、提取DNA都利用了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11.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选项是A.试管中采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肚量B.在光下,假如有气泡产生,能够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能够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D.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凑近,察看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12.以下对于物质判定的方法和结果正确的选项是(第一项为判定的物质,第二项为所使用的试剂,“△”表示开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开水浴加热,最后一项为所产生的颜色)A.葡萄糖,斐林试剂,△,橘黄色B.脂肪,苏丹Ⅲ染液,△,砖红色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D . DNA,二苯胺,×,蓝色13.一位学生做出假定: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生率低于被埋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与观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糖且近乎白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B.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多,是检测蛋白质的理想材料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都需要加热处理
D.在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过程中,染色后需滴加95%的酒精溶液以洗去浮色
3、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细胞中的脂质是由甘油和脂肪酸聚合成的多聚体,具有多种功能
C.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存在和分布
4、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

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蛋白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5、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花生作为实验材料检验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液中的蛋白质时需加热后才能呈紫色
C.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会出现砖红色
D.选用小麦种子的研磨液作为实验材料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需要使用苏丹Ⅳ染液
6、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
B.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D.可用韭菜叶片替代苹果
7、现有待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

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的不同液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
A.A
B.B
C.C
D.D
8、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分别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制成提取液Ⅰ、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

45 ℃水浴保温5min,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D.甲、乙都呈砖红色(乙的颜色比甲深),丙呈蓝色
9、由我国自主开发的艾滋病病毒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已顺利完成Ⅱb期临床试验.西夫韦肽是依据艾滋病病毒(HIV)膜融合蛋白Gp41的空间结构,全新设计并合成的新一代膜融合抑制剂,含有36个天然氨基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西夫韦肽为一种口服制剂
B.HIV的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C.西夫韦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
D.西夫韦肽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其效应
二、非选择题
10、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
11d时减少了 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 C ” “ N ” 或“ 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十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材料及理由是__________。

(2)与小麦种子相比,花生种子更适合用于鉴定脂肪,这是因为__________。

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

(3)下表是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时,先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注入B液3~4滴,摇匀。

其中B液的量只能是3~4滴,而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但没有断裂,A项错误;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项正确;蛋白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发生了改变,D 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淋巴和血浆都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都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仅使用双缩脲试剂无法将组织液和淋巴区分开,也无法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区分开,使用斐林试剂也无法将组织液和淋巴区分开,A、B、D错误;正常人体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可用斐林试剂将血浆与尿液区分开,C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等,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的量越多则砖红色越深。

图中的甲和乙属于实验组,丙属于对照组,且甲和乙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由于丙中没有用淀粉酶,所以不会出现还原糖,故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呈现斐林试剂的蓝色。

甲和乙都加入了淀粉酶,但由于淀粉酶产生时的温度不同,乙中加入的淀粉酶产生时的温度适宜,所以乙中的淀粉酶浓度大,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大于甲,因此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乙的砖红色要比甲的深,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还原糖的鉴定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西夫韦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类,是大分子,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A项错误;HIV 是病毒,没有膜结构,B项错误;西夫韦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类,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C项正确;西夫韦肽是全新设计并合成的新一代膜融合抑制剂,在HIV的宿主细胞表面发挥其效应,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检测、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Ⅵ); 橘黄(或红); 2.O; 3.适宜的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1.种子的胚乳贮存营养物质.如果要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Ⅵ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顆粒
2.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3.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梨,梨的组织细胞颜色为白色,且还原糖含量较高
(2)小麦种子的脂肪含量不如花生种子高,且不容易做切片洗去切片的浮色
(3) C
(4)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CuSO4在碱性环境中产生大量蓝色Cu(OH)2沉淀,会遮掩所产生的紫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