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议论文阅读训练
初一语文阅读专题议论文练习.
Page 1 of 3 让每一个学生超越老师!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全文的灵魂。
起统帅全文的作用。
)论点要求:鲜明、正确。
鲜明:论点必须表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正确:论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如: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
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
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
马克思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 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道理论证。
作用: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仍然是我们的表率”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议论文基础知识及阅读训练(附有答案)
议论文基础知识及阅读训练(二)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证方法: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找全。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又如《论求知》的第四段用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这一组比喻来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
议论文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
议论文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引言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在学术界和其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践中,掌握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以帮助读者提高相关的技能。
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是理解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 主题和中心观点首先,确定议论文的主题和中心观点。
主题是指文中讨论的总体问题或话题,而中心观点则是作者对这个问题或话题的主要看法。
要尽量准确地抓住主题和中心观点,可以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开头段落来理解。
2. 论证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结构对于阅读议论文至关重要。
作者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段落来呈现不同的论点,并通过论据和例证来支持这些论点。
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段落的论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如何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观点。
3. 调查和证据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可信,需要对作者的调查和证据进行评估。
阅读议论文时,应该留意作者引用的文献、调查数据和案例研究等,以了解这些证据是否充分和可靠。
此外,也要注意作者是否有偏见或利益冲突等可能影响观点客观性的因素。
4. 反驳观点议论文通常会探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作者是否考虑了其他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反驳。
这有助于读者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写作是通过清晰而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下面是一些写作技巧:1. 论点陈述在写议论文时,要在开头段落明确陈述中心观点或论点。
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知道你的立场,并帮助你构建后续段落的逻辑结构。
2. 论述和证据支持论点需要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述和证据。
可以使用统计数据、学术研究、案例分析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也要注意论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使读者能够理解你的思路和推理过程。
3. 反驳和回应议论文不仅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反驳观点进行回应。
这有助于展示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对多样观点的理解。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5篇第一篇: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老师走上讲台的原因很多,每一个老师都有他们自己的动机。
如果把老师的内在动机排一排队,可以发现大致上老师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②第一种老师,“以谋生为目的”。
这种老师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认为教书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
只要能把饭菜放在家庭的饭桌上,什么学生、学校、教书都是次要的。
在美国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这种动机可以理解。
③第二种老师,“以自傲为动力”。
自傲是一些老师工作的原动力。
这些老师,他们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
这类老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
但因为自傲的原因,他们害怕失去面子而过于重视结果,所以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
④第三种老师,“以教育为己任”。
他们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动力。
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重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
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告诉学生怎样做人。
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
例如,亨利克先生常常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
当从亨利克先生的最后一节课里走出来时,我意识到,我这一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人活着的每一天不是为了悲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需要愉快地去生活。
⑤第四种老师,“以爱为根本”。
他们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
他们很努力地工作,一次又一次地遭难,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
就好比父母生养孩子一样,他们任劳任怨地为孩子干这干那,却从来不企盼得到一丝回报。
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的老师,是有着强烈天赋爱心的老师。
他们是那种可以让你像信任父母那样去信赖的人。
这种老师应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
⑥总之,无论哪种老师以什么动机走上讲台,都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喜爱。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练习题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练习题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阐述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明辨是非,议论的生命就在于此。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议论文是学生们的掌握难点,掌握不住在中考就会失分,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关于初中议论文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们。
初中议论文阅读1:自我雕琢①有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每天晚上把所有的木桶擦拭干净并摆放整齐。
然而,令男孩生气的是,他放好的木桶往往一夜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为此,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量。
”男孩苦思冥想了好久,他挑来一桶桶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
从第二天开始,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被风吹倒过。
②漳州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
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
因为这座石雕寓意非同一般,给参观者思考与启迪。
③木桶、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昂扬奋进,一步步登上成功的殿堂。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刻苦努力,奋发向上,才不愧对艺术大师的称号;邰丽华不懈努力,以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演绎着聋哑人的美丽与坚强,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世界。
凡人与伟人,成功与否,大都不是输在起点,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精神。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
俗话说:“心静乾坤大。
”面对物欲横流、觥筹交错的世界,必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我们:在喧嚣与浮躁的生活状态里,在欲望与诱惑面前要沉着淡定,静心修炼;宁静才能致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 附答案
(一)感恩:生命中的心灵之花(11分)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句并不深奥的话,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关于翻脸不认人或以怨报德的“白眼狼”的传说,每每有所耳闻,令人徒然唏嘘不已。
于是,说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责与评论,就在口头传播中无形地为某人画了像,其人品足以让他失去亲友的关爱与尊重,让他的事业和生活面临很多困难。
②现在谈论感恩这个话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钱万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认钱不认人,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淳朴之风、感恩之心日渐淡化;另一方面,独生子女过分受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体贴和心疼父母,虽然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古诗,可是自我中心意识在家人的不断纵容中强化。
因此,感恩教育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决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就能奏效的。
在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如何弘扬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觉形成感恩的伦理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次内容之一。
③感恩不是浅层次的庸俗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
它是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心灵之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乐章,将爱心传递,使人的理智与情感本身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是为人父母者的幸福与欣慰,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与情操,是人与人之间的虔诚。
假如没有感恩,人类的繁衍与生存就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复制,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简单怪圈。
这样,就诞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也欣赏不了童话般的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④由此看来,感恩实在是不用勉强的,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境界与素质。
⑤父母养育子女,并非“施恩图报”,父爱母爱如山高比海深。
那么,子女对父母感恩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灵深处。
有智者说,看一个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
初中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6篇(含答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6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5题。
(10分)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
在国际上, 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
可以说, 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能力。
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
可以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 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 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
无论是一个人, 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 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
共读共写, 一起交流, 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 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 这样的文化共同体, 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
所以, 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 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 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对于个体来说, 阅读是学习的工具, 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 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 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 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发现, 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 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 整体素质就越高, 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A)与(B)。
阅读需要专注, 在知识积累之外, 也是一种精神修行。
通过阅读感受书香, 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 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 从而增加幸福感。
书香的涵养, 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 让喧嚣的沉静下来, 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初一议论文阅读训练
初一议论文阅读训练现阶段初中议论文阅读的实际教学,普遍存在着讲练脱节、以练代讲、轻视文本、应试主导等非正常的、低效的教学现象。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议论文阅读训练,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初一议论文阅读训练篇1上海市一位政协委员近日陪同外籍专家去外滩和新天地游览时发现,那里的餐厅、酒吧普遍只提供英文菜谱和酒水单。
当他建议商家增加中文菜谱和酒水单时,商家却强调,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人。
同行的外籍专家对此事也感到不可思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冷落母语,中国现在经济强大了,为什么母语的地位这么可怜?近年来,来华工作、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中国服务业平等的服务对象,中国土地上的餐饮服务场所不提供中文菜谱是不尊重母语、片曰理解国际化的错误行为。
母语是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集中载体。
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身边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服务场所。
不少地方的科研人员为了晋升职务、职称,8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拼外语”上,出成果无从谈起;国内不少企业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国外“中文热”方兴未艾,来华学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国内许多学生甚至在汉语比赛中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
2005年6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文字大赛中,第一名得主是一支留学生队伍。
更可悲的事发生在上海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口译人才招聘考试中,有的考生竞把“人之初,性本善”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关的”;有的人把“八年抗战”译成“八年反战行动”。
当今中国,上大学、读研、读博、求职、评职称,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汉语水平反而不是大学必修课,更不是考研、评职称的考查项目。
“为考试而学外语”的指挥棒,不但使“外语热”中的急功近利色彩日趋浓厚,而且导致了母语被边缘化的危险。
“外语热”是中国社会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步骤,但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16.(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2分)答:(2)你如何理解“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这句话的含义?(2分)答:15.(2分)国际化首先要尊重母语。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本文旨在探讨科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文章首先指出,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收集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个人位置信息变得易于追踪,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则让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接着,文章分析了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身份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以及对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保护隐私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为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规则;其次,提高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教育人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时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最后,科技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1. 根据文章,科技对个人隐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文章提到了哪些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带来的后果?3. 文章提出了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建议?4. 你认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技便利与个人隐私保护?二、论点分析阅读以下论点,并分析其合理性。
论点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因此,科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紧张。
论点二:科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用户隐私的保护,这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
论点三:个人隐私保护是一个社会问题,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5. 请分析论点一的合理性,并给出支持或反驳的理由。
6. 论点二是否正确?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7. 论点三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三、写作练习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要求:- 明确提出你的观点。
初中议论文阅读理解及练习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理解【基础再现】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常见题目是: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B、文章是怎样提出论点的?C、本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怎样?D、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E、对论点的评述。
(这是开放性试题)2、在什么地方寻找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揭示了论点从常见位置寻找文章的论点,3、论点的呈现方式:明确表述式:在文中可以找到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有四种常见提出方式: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有的文章是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有的是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
4、如何归纳提取文章的论点: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观察论据,根据论据与论点之间所具有的支持与被支持的逻辑关系,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
5、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种。
常见题目:A、本文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B、这个论据(材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阐明什么道理、目的)?分析论据能不能为证明论点服务。
C、围绕论点补充论据。
(这是开放性试题)5、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议论文阅读训练(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14分)(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3)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4)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初级议论文阅读
1、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9。
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10只鸟,被枪打掉1只,这里的10减1就不一定是9,而可能1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10条金鱼,死了1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10减1还是等于10。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10支蜡烛,被风吹灭了1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1,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10个角,砍掉1个角,那么10减1还是不等于9,因为我们将看到11个角。
好了,如果现在再问10减1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9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是的,生活的智慧不同于简单的数学逻辑。
“10减1”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到罗马去,你可以找到很多条大路,只要转一下身子或是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
要拥有“10减1”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需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就如前面那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如果囿于纯数学领域,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答案。
但如果跳出这个圈子,赋予“10”不同的具体事物,那么答案就丰富起来了。
如果我们有探索的兴趣,我们就会发现,苹果换一个切法,里面会有五角星;如果我们还有足够的幽默,我们也能用“天真”一词造出“今天真热”这样可爱的句子。
要拥有“10减1”的智慧,更需要有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的勇气。
就如前面那道数学题,如果数学老师说:“10减1等于9”,我们就认为“10减1”一定等于9,那么就失去了体会后面那么多答案的乐趣。
近代科学家正是打破了“燃素说”,才使化学研究步入正轨;贝多芬正是敢于打破传统乐式,才创造了许多传世之作。
曾经有个故事说,过去的电扇都是黑色的,正由于日本一家公司敢于逆向思维,生产了许多彩色电扇,不仅使其销量大增,更给后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也正是一位日本小女孩,把未用完的长笔芯当做用完了,从而解决了因笔芯长漏油的问题。
10减1等于9。
10减1不等于9。
10减1等于……2、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技巧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技巧第一篇: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技巧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技巧liuying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
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⑴标题揭示;(如:“二,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四,快乐是一种能力”,“十二,熬住就是一切”“十三,将兴趣进行到底”,⑵开头提出;(如,“五,放弃也是一种快乐”,“六,人总得藐视点什么”,“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十八,书中自有黄金屋”。
“二十一,说真情”。
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练习: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3、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1)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③对比论证:一般从下反两方面进行比较,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议论文阅读训练
议论文阅读训练(四篇)(一)给人生加个意义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
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
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
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
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
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
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
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
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
但这一次,我相信了。
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
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
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
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
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身的决心?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我听到有同学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目标这个问题工漂浮不定,就是在美国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很多人在青年时代也大都未确立自己的目标。
议论文的阅读训练方法
议论文的阅读训练方法议论文也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文章体裁。
知识短文《议论文的阅读》指出:“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这一句话就是我们进行议论文阅读的纲要,要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必须按照这个纲要从“抓准论点、找准论据、断准文章的论证方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力量”这五方面认真进行训练。
(一)抓准论点。
抓论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标题关联分析法。
就是根据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和作用,直接抓住或分析出论点的方法。
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四种:①揭示论点,例如: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②暗示议论的缘由,例如:《纪念白求恩》③提示论点,例如: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④提示议论的范围,例如:《谈骨气》、《想和做》。
2. 位置关系分析法。
先从论点的常规位置出发,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出中心句,初定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和文章整体、题目的关系,分辨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的呈现情况有以下几种:(1)统领文章整体或者与题目吻合的观点是中心论点,例如:《谈骨气》开篇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其位置及其和题目的联系看,我们能肯定这句话是中心论点。
(2)在反复出现的观点性语句中,首先出现的、较全面的、肯定性判断语句是中心论点。
又如《想和做》第五段中有“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句,第七段中又有“一面做,一面想。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一句,将这两句相比较,不难判断前句是中心论点,后句不过是归纳并且揭示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3)有些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而提挈段落、层次的中心句就是分论点。
例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在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之后的第9—17段,每一段的段首句都提挈了全段内容,这些段首句就是各段的分论点。
初三初学议论文练习及答案
龙岩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信胡耕①人言即信。
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
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③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
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④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⑤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
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
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失信必寡,寸步难行。
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
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⑥“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
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
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
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
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能力训练(一)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能力训练(一)(一)①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
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暇;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
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祖国和人民。
“,”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
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④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⑤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代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⑥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
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
“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融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
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
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
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
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⑧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
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
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从积累说起①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满腥经纶,出口成诗。
很多人对他横溢的才华感到惊讶,便留心观察他的“秘诀”。
后来发现他无论走路,吃饭,还是游玩,手里常常拿着一支笔,时而在一张纸条上写几下,而后就把小纸条装进一个布口袋中。
待到有人打开那个布口袋时,发现里面写的全是一联、半联的诗句,从这可以看出梅尧臣的秘诀就在于“积累”。
②古今中外,大多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善于积累。
③元末明初,陶宗仪在教学之暇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刻于叶上,放于瓮中。
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他将叶上的文字摘抄整理,完成了长达三十卷的《辍耕录》。
④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为从事文艺创作,总是随身带笔记本将所接触的传说、故事、民歌、谚语及各地风土人情摘抄下来,使其底蕴丰厚。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贾兰坡很注意收集资料。
文革初期,他辛苦收集的资料却被毁弃一空。
l969年,他又开始重新收集,善于积累使他攀上了科学的高峰。
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将一生精力用于科学,他是在书桌上逝世的,临死时仍握笔摘抄,他以勤奋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何为天才?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只有积累者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才能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⑤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
要著书立说.就必须研究、积累,就必须研究古人和现代人的思想、学说、观点、经验。
总之,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
⑥鲁迅说过,无论什么人,如果不断地积累材料,积上十年,终可成一学者。
但积累不是来者不拒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吹毛求疵到鸡蛋里去挑骨头,积累需要眼光,需要判断,然后才能投沙拣金,去粗取精.从而真正学会积累。
⑦积累靠勤,靠恒。
积累能够补拙救愚,能够抑傲挫躁,只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了,你才会领悟到积累的真谛。
一鸣惊人的人,肯定是默默无闻了相当长的时间;豁然开朗的境界。
必须经过一段昏暗狭窄的路程,这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积累。
积累的昨天叫立足,积累的今天叫进取,积累的明天叫成功。
⑧让我们懂得积累吧!要知道滔滔大海来源于雪山的一滴滴水珠,茫茫林海出自一根根小苗,高高大厦起点于一块块砖瓦,生活因积累而精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⑥段划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积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你尝过积累的甜头吗?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二、要学会舍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舍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实际意思偏向于“舍”。
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舍。
②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
③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
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
2007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既想做大规模,又想赚大钱,现有能力还做不到。
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
马云是睿智的,他的舍是为了更大的发展,是为了走得更远.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
④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⑤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
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
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混浊的官场,回归田园。
他舍去对名利的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⑦学会舍,我们能拥有人生的智慧,获得成功;学会舍,我们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
⑧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
”17.第⑦段中的“左右”在文中的意思是___。
(2分)18、概括第③段的具体事例,这—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4分)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证结构是。
(分)20.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
(6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
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三、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A】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12.在作者眼里,“勤”就是。
(2分)13.下面两句话是从文章中A、B两处摘出的,现在要补到原文,应怎样?(2分)(1)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2)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分论点是。
(4分)15.文章开头引用的名言,其作用是。
(2分)16.把第4段所举的两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章论述的观点,请再写出两个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一个。
(6分)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对“勤”的认识。
(4分)四、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
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
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
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
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
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
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
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
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
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
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
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
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
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
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
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