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初一下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科 举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制 的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唐 文学 : 影 诗的繁荣。 响
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 世界: 影响。(如新罗、日本)Βιβλιοθήκη 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 无一寸铁,佘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敢 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 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 锦上添花。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捷报
二、科举制的完善
1.朝代:唐朝 2.人物: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3.过程 (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2)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政治: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殿试
我还要准备参加皇帝亲自主 持的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 的严格性,又增加了我们的光荣 感,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了, 更加忠君爱国。
诗赋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 和教育的发展
秀才 举人(解元) 贡生(会元) 进士(状元)
他们谁的成绩好?
2003年6月25日四川发 现清代科举考试准考 证和补考证。 这是在四川成都发现 的清代科举考试准考 证《院试卷结票》 (左)和补考证 (右)。清代科举考 试准考证名为《院试 卷结票》, 是清代光 绪年间成都府华阳县 的李升荣参加秀才考 试时所用。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
一、科举制的诞生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 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 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 “九品中正制”。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 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 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 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 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
以哪两科最重要?
常设考试科目:明法、明书、明
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最为重要的科目: 进士科和明经科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初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创 唐太宗 武则天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和 选拔 开始殿试和武举
诞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生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科 举 制 度 完 善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 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状 元 卷
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到生员(秀才)要经过县试、 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考中生员后,还要经过乡试、 会试和殿试更为高级的司级考试。有人统计,从童 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
状元匾
贡院考场
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夜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举子看榜图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中,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 倒,待到晚年一中了举,有人送银子,有人 送房子,有人送丫鬟,有人送衣服。就连平 日恶语相对的岳丈胡屠户,也送来了猪肉和 几千钱。而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竟然发疯 了。
3、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
意义: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二、科举制的完 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
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二、科举制的完善
【教学课件】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独占熬头 连中三元 蟾宫折桂
2021/8/17
13
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名。此 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全退出了 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 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 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 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 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 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 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2021/8/17
黄梅戏《女驸马》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喜洋洋 就等告假回故乡 见了李公子 我送他一个状元郎
1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
1、隋文帝时期: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期: 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时期: 扩充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
2、武则天时期 开创武举
3、唐玄宗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用人制度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31/、8/17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
10
2021/8/17
何 物 动 八人 月, 桂二 月 杏 花
11
2021/8/17
2006年10月1 日,韩国首尔, 身着韩国传统 服装的老年韩 国人正在扮演 参加一个国家 考试 “Gwageo” (科举)。 “Gwageo”最 早出现在公元 958年,是为了 选拔政府官员, 在1984年就废 除了。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江宁区龙都中学谢德宝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本课所学内容与我们时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渊源,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考试制度从而引发我们老师和同学对当今考试制度的思考。
同学们都知道隋唐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那么它繁荣昌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应该隋唐所实行的科举制。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显然这种能力还有所欠缺而且因为书上没有介绍隋唐以前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所以学习本课《科举制的创立》感觉上有些突然也不是太好理解那么作为老师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给学生做一个铺垫。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能做到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联系当今社会从而体会历史是可以服务于现实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科举制的创立》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关于科举制的电视剧和音乐那么教师将会选择这些视频和音乐对学生进行听觉、视觉上的刺激从而增加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所以在选择多媒体教室时应该选择一个可以播放音乐和视频的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4.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范丽君——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3、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 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 载(B )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实施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人名尽处是孙山 名落孙山 贤郎更在孙山外
梳理知识
阶段
形成 (隋朝)
关键人物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主要贡献
开始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扩充国学规模 首创殿试和武举 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完善 (唐朝)
武则天 唐玄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问题
隋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远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夏商周:“家天下”“世卿世禄”
战国时期:“游说”和“自荐”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扩大国学 (1)原因:笼络人才 (2)作用: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二、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 (2)武举:增强军事实力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诗赋的发展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
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 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科 举 制 创 立 的 意 义
选拔权力: 地方——中央
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扩大国学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精品历史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寒门苦读
一朝登天
科举制的诞生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朝代:隋朝 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只
——《晋书·刘毅传》
注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重
——《晋书·王沈传》 门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现代史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917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 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 《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 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 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 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地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 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 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科举制的诞生(1)、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的人,却不能到和担任高官。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的过程:①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②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集中到。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①重视人才的和。
②时大力提倡,开创和。
③时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亲自面试。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使得有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士人用功读书的。
(3)、科举制也促进了,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大大有利于的繁荣。
科举制影响的弊端:A\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和科技专研;B、科举考试控制了读书人,使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削弱,逐渐沦为统治者的附庸。
四、科举制结束的时间:科举制度在我国社会延续了年,直到被废除。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1、阅读教材“科举制的诞生”思考:(1)魏晋以来,官员选拔制度的依据是什么?你作何评价?(2)针对上述弊端,隋文帝是怎样解决的?(3)正式创立科举制的是谁?科举选官有何重要意义?2、细读教材“科举制的完善”,完成以下问题:(1)唐太宗为什么扩充国学规模?他的举措使国家教育事业出现了什么景象?(2)殿试的实行对科举考试的完善有何作用?(3)武则天重视科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4)唐朝为何会出现诗歌繁荣的景象?在唐朝成就斐然的文学艺术界人士繁若星辰,这说明了什么?3、细读教材“科举制的影响”完成以下问题:(1)见教材“活动与探究”,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2)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回顾总结,建构知识网络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第4课_科举制度的创立PPT课件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唐太宗:(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的:1、政治上:改善用人制度; 2、教育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文化上: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的: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课堂小结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 分科 考试
正式 设置 进士科
扩充 国学 的规模
殿试、 武举 的开始
诗赋成 进士科
主考 内容
课堂小结:
一、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诞生于隋朝)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唐朝时逐渐完善)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唐玄宗
扩充国学规模 殿试、武举 进士科考诗赋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隋文帝
创立
隋炀帝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正式诞生)
唐太宗
完善
武则天
扩大国学规模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考什么? 分科考试
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明经科:以儒家五五十经为少主进士,三十老明经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终法不为缙为主绅美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唐材摭貌言等》
隋文帝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
拔官员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 诞生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 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 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 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 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 是从我们中塔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的英雄尽白头 新科进—士—鱼唐贯·赵而嘏出
改善了用人制度, 扩大了统治基础, 房玄龄 加强了中央集权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 宰相,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子昂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王尤维其有利于唐诗的繁王昌荣龄
岑参
张九龄
韩愈
柳宗元
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 名。此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 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七年级】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七年级】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七年级】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教案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2.充分了解科举制度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用以下知识独立填空,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结果,努力记住以下知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度的完善:唐代科举制度逐步完善。
在永久性考试科目中,两个科目最重要。
唐太宗、武则天和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2)武则天:武则天创造了宫廷考试。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度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2)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完成上述研究后,您有什么问题吗?请提出来,分组讨论。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教科书第18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材料,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影响?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为了用你的才华报效祖国,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这个机会?想象一下,如果你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你会有什么感觉?途径:你感觉怎么样?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我相信我能顺利通过!)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B、隋阳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a、隋阳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法庭反思】(只有反思才能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一课程内容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单方面的知识教育,而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完整体系。
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新课标,我设计了三方面的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隋唐时期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能概括出隋唐皇帝为科举制的创新与完善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并竞答的方式讨论解决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吏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是隋唐制度创新的典型体现,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了解古今中外,不是为了考试上大学。
而是为了借鉴,为了推陈出新,为我所用,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服务社会;让学生知道,今天世界各国的考试都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难点是科举制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联系实际,引出课题多媒体显示:2011年公务员考试现场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公务员的职业在就业难的今天更显出其夺目的光环。
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其个人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运转。
因此,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各国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制度,或者说官吏考试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 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中间断裂,现在又重新实行,可谓千年大轮回。
当然,是更高一级的轮回。
思考: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2、师生互动,突出重点把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代表6个时期的读书人,分别是魏晋时期、隋文帝时期、隋炀帝时期、唐太宗时期、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合作学习,分别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老师点拨、引导。
优品课件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
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
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材分析】“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使处于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科举制的创立》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安排这一专题课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也为后续学习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作为一个专题学习,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另一方面已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高考制度是我国现在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在古代则是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的。
学习本课——科举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考、隋唐时主要皇帝的图片、科举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些词等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因素,并加以讲解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他们去深入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对未来的展望
改革考试制度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针对科举制度的局限,未来的考试制 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
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和选拔机制,打破社 会阶层的固化,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 脱颖而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化实践能力
未来的选拔制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 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使选拔出来的 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拔人才需要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政 府,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创立过程
隋朝创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 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 成。
唐朝发展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增 加考试科目,严格考试程序,提 高进士科地位,使其成为科举中 最重要的一科。
元朝科举制度的存废之争
元朝曾一度停废科举,但后恢复并确立了科举取 士的规则。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与废除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弊端丛生,废除科举成为必 然。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戊戌变法与废除八股文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 。
辛亥革命后的改革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新式学校开始 兴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人才 选拔提供了相对公平的途径。
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强化了社会对教 育的重视。
科举制度对东亚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科举制。
02
科举制度的起源
起源背景
社会阶层固化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的崛起,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寒门子弟难以进入上层社会。
科举制度的意义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 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 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 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 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 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课后练习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 、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 、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D ) 、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 、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 、
科举制的影响 影响: 四、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 、改善了用人制度, 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的繁荣 4、科举制影响至邻国,日本、新罗也通过考 、科举制影响至邻国,日本、 试选官。 试选官。 5、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创立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完善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开创殿试、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想一想: 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 选拔官员? 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②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课后练习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
课件1: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 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 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出他们分别是谁?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
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课堂小结
科举制度
诞生 完善 影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时扩大了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的
诞
隋炀帝: 正式设置 进士 科,考核参选者 对时事的看法 我
生
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最后一级者称为进士 最
重 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和武举。
要
的
明经 考儒家经书
科
目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生
员
童 试
, 俗 称
科举制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人才选拔、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 风气习俗、国外、后世等方面分析。
三、科举制的影响
人才: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政治: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思想: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士人用功读书,求取功名的风气盛行。 国际: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 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后世:沿用1300多年,直到清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科举制产生、完善及影响。
2.能力: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对科举制的评价。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诗词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今天我们习惯上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那么,这些叫法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九品中正制到了隋代,除了读书人不满之外,还有哪些弊端最终导致了隋文帝下诏废除?大家可以分组讨论,派出代表发言。
一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来成为豪门大族控制政权的工具,选拔不到真实的人才。
二组:新建立的隋政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巩固政权,而九品中正制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
降。
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
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2.科举制的诞生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段,了解科举制的诞生。
请大家复述一下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科举制的实施,会给下列社会阶层带来什么影响?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
(2)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4)朝廷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1)科举制的实施使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不经选拔就可以做官的捷径。
他们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2)科举制使原来把持官员选拔的官员和高门权贵之家的特殊地位失去。
(3)科举制的实施使低微的读书人获得了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政府做官的资格,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4)科举制的实施削弱了贵族专权,把持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中央政府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
教师讲解:科举制的创立,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庶族(寒门)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的是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是在唐朝。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一步步完善起来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科举制的完善”目下内容。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概括出唐朝科举制的完善过程。
唐代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在位期间,大力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但录取极严,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唐玄宗先后八次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之人。
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以诗赋取士的考试方法,大批士大夫潜心钻研于诗赋,大大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投影中的材料来了解一下唐朝科举考试的过程。
(出示幻灯片)雁塔题名
唐朝时社会上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当时人把榜上题名,高中科举者美称为“登龙门”。
另外,还有“曲江宴”“雁塔留名”等说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图一是西安大雁塔,图二是雁塔进士题名帖(拓片)。
唐朝每次科举放榜后,还有曲江宴的盛举。
曲江指长安东南的曲江亭子,宴时热闹非常,皇家教坊乐队特来演奏助兴,有时皇帝也登上曲江亭南岸的紫云楼垂帘观看。
宴会过后,众进士又到大慈恩寺雁塔题名(见图二),以示荣耀。
诗人白居易就在雁塔下题过名,他登第时年方27岁,年纪最小,所以题名后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关于描写及第后喜悦心情的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通过投影来看。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
前面我们学习了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那么,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三、科举制的影响
同学们,关于科举制的影响,请大家在学习前两目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在讨论时,请同学们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与唐朝繁荣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同学们在讨论时,注意要从实例中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出示幻灯片)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