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发热证治

合集下载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5条

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

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

吐利,心腹濡软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清·吴谦《医宗金鉴》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吐下利,而以大柴胡汤下之之理乎?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表尚未已也;心中痞,大便不利,里病又急矣。

呕吐,少阳、阳明兼有之证也。

少阳、阳明两急,心中热结成痞,故以大柴胡汤,外解少阳发热未尽之表,内攻阳明成实痞之里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下利不呕吐者,此表里俱虚,桂枝人参汤证也。

若呕吐不利者,此表里俱实,大柴胡汤证也。

彼则脉微弱,此则脉必有力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汗出不解,蒸蒸发热者,是调胃承气证。

汗出解后,心下痞硬、下利者,是生姜泻心汤证。

此心下痞硬,协热而利,表里不解,似桂枝人参证。

然彼在妄下后而不呕,则此未经下而呕,则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矣。

然痞硬在心下而不在胁下,斯虚实补泻之所由分也。

故去参、甘之甘温益气,而加枳、芍之酸苦涌泄耳。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表证发热,汗出当解,乃汗出不解,是内有阳明里证。

热自内发,非关表寒,汗去津亡,则燥热愈增矣。

心下痞硬,是胆胃两家之郁塞也。

呕吐而下利者,是戊土迫于甲木,上下二脘不能容纳水谷也。

吐利心痞,自是太阴证,而见于发热汗出之后,则非太阴而阳明也。

大柴胡汤,柴、芩、芍药,清少阳之火,枳实、大黄,泻阳明之热,生姜、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者,病机已属阳明。

心脏本实,虽胃系脉道所属,为营气出纳之所,但容积甚隘,心中正不当有痞,可知所谓心中痞者,特虚气为胃中实热所迫,阻遏于心之部位而不能散,故转似心中痞硬,实即后文胸中痞耳。

《伤寒论》发热症治疗八法

《伤寒论》发热症治疗八法

有发热症 的太阳 中风表虚证用桂 枝汤治疗 。本病 为外
邪犯表 ,卫 阳浮盛 ,抗邪 于外而 发热 。桂枝汤解肌祛 风 ,调和营卫 ,使营 ]和 而热 自灭 ! J
《 经 》 云 :“ 者 血 , 肺 者 气 , 血 为 营 ,气 为 难 心
感 受风热 的外感发热症不 能适用 。并且,值得注 意的 是:发汗 能损伤津液 ,而过汗会 使汀出不止,造成亡 阳等不 良后果。所 以一方 面应 掌握适 当剂量,一方面
须考虑患者的体质 。 2 调和营卫退热 法
《 伤寒论 》1 条 云: “ 3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
维普资讯







O n
《 伤寒论 》发热症治疗八法
李 芳
u呈 . C

唱 d №

( 甘肃 中医学院
甘肃兰 州 70 0 3 00)

【 摘要 】发 热症在 临床 是种常见症 ,其治疗方法 多种 多样。《 伤寒论 》发展创造 了关于发热症的辨证涵义 ,并
a d v r e . { r a i e o e r 1 d s a e 》 d v l p n r a e t e d a e t c l m l c t o b u n a i d t e t s n f b i e i e s e e o s a d c e t s h i l c i a i p i a i n a o t
[ e w r s t e t s n f b i e d s a e ;h t s m t m , r a m n K y o d ] ra i e o e r l i e s o y p o s ;t et e t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中图分类号】R2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61-01发热病于伤寒者,首见于《素问·热论》曰:“今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伤于寒也,则病为热”。

而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更为详细。

其所著伤寒论用的六经辩证,是以发热贯穿绐终的,而其所述发热者更详于三阳经,而对于三阴发热,则仲景只设少阴二条,谓之反发热也,即“少阴病使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由此可见,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是详于三阳经,而略于三阴经的。

对于伤寒发热的状态,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已有确切的描述:“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然散而成热是也。

”明确地说明了太阳发热是发于皮肤之间,所谓翕翕发热。

对阳明发热,即所谓烦燥者在内为潮热之热,是有时而热,不失其时是蒸蒸发热也。

少阳之热是谓寒热之热,是寒极而热,相继而发是寒热往来也。

以上是指三阳本身的热态,除此之外尚有三阳之热与邪气互结之热,即太阳之热与水邪互结的太阳热结证。

是日哺小有潮热。

阳明之热与燥邪互结的阳明热结证,是日哺所发潮热。

少阳之热与气互结的少阳热结证,是热与气结而致郁郁微烦。

因此,本人根据仲景伤寒所述发热之旨,对其总结如下:太阳发热,伤寒论所述最为详细,但全面看来,可总结为三个汤证,即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大陷胸汤证。

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其病机为邪热客于阳经,郁而阳蒸,争则蒸而为热,因此把邪之居于阳而阳郁发热的证候,归类于此。

谓之太阳伤寒发热证,如青龙汤等证。

桂枝汤主治“太阳病,阳强而营弱,阳强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其病机为太阳被风邪所伤而致阳强阴弱发热,所以将有类似病机的病证归于此,谓之太阳中风发热证,如桂枝加芍药汤等证。

《伤寒论》发热证治

《伤寒论》发热证治
邪易 直 中少 阴 . 因太 阳 、 阴 为表里 , 此证 又称 “ 少 故 太 茯苓 白术 汤 主之
少两感 证” 症见 : 发热 。 恶寒甚 , 精神倦 怠 , 脉沉 时 此
辨证要 点为沉 脉 . 沉脉 主里 为少阴里 虚寒证 的确据 但本方 非常服久 服之 品 . 见效 即止 . . 2 营卫不 和发 热
肾主 水 , 少 阴 阳虚 . 若 气化 失 司 , 不 化 津 . 水 水湿 病 发汗 出不 解 , 人 仍 发热 , 下 悸 , 眩 , 喟 汗 其 心 头 身 动. 振振 欲擗 地 者 . 真武 汤 主之 。 此 条 中发 热不 应 为 ”
宜表 里 同治 . 用 麻黄 附子 细辛 汤温 阳解 表 时 的 之气 泛 于肌 肤 亦可 造 成发 热 伤寒 论 } 2条 : 太 阳 故 此 《 8 “
床 有重 要 的指导 意 义 不揣 浅 陋 , 《 寒论 》 现 将 伤 中关 强 , 故使 汗 出 , 救 邪 风 者 , 桂 枝 汤 其 临床 特 点 欲 宜 ”
于发热 的证治 进行 归纳 整理 . 俾对 临床有 所 参考
1 外 感 发 热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发 热 、 出 、 寒 、 汗 恶 脉浮 缓 , 即太 阳 中风 证 , 此 以桂 枝汤 调和 营卫 . 解肌 祛风
风寒 外袭 . 表受 邪 , 阳被遏 , 肌 卫 营阴郁滞 , 正邪 3 蓄水发 热 交争 , 故而发 热 伤寒论 } 5条 :太 阳病 , 痛 发热 , 《 3 “ 头 因膀 胱 气 化 不 利 , 道 失 调 , 蓄 于 内 , 使 上 水 水 致 身疼 腰 痛 , 节疼 痛 , 风 , 汗 而 喘 者 , 黄 汤 主 焦 不 行 而 营 卫 不 利 , 骨 恶 无 麻 故有 发 热 之 证 。 《 寒 论 } 8 如 伤 2

伤寒论的发热总结

伤寒论的发热总结

伤寒论的发热总结《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其中关于发热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并对发热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本文将对《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发热的基本概念《伤寒论》将发热分为两种类型:实热和虚热。

实热是指实际发热的病理过程,常伴有身体发热、头痛、口渴、大便干结等症状;虚热则是一种无实质性热量,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导致的热感。

在《伤寒论》中,发热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气侵袭、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其中,六淫邪气是指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入侵体内,导致体温异常升高。

发热的症状表现《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发热的症状表现,包括以下几点:1.发热:发热是发热病的主要症状,常伴有面红、汗出、口渴等症状。

2.头痛:发热时常伴有头痛,头痛的位置和性质可根据具体病情做出进一步分析。

3.其他症状:发热还可能伴随着口渴、胸闷、咳嗽、呕吐、腹痛等不适感。

发热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发热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排汗疗法:对于实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汗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使患者出汗,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2.温补疗法:对于虚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温补疗法,通过补养阴阳平衡来改善发热症状。

3.清热疗法:根据《伤寒论》的理论,热病属于实证范畴,因此对于实热型发热患者,可采用清热疗法,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4.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发热的治疗很重要,可以多摄入寒凉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缓解发热症状。

总体而言,《伤寒论》对于发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为医学界对于发热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借鉴。

然而,《伤寒论》写作于古代,对于现代医学的发热诊断和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对《伤寒论》中关于发热的内容进行的梳理和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发热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伤寒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方法简介

《伤寒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方法简介

《伤寒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方法简介《伤寒论》中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八种基本方法。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也称为解表法。

它是治疗外感表证的主要方法,通过出汗使病邪随汗而出,达到治疗目的。

2.吐法:通过患者的呕吐使积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质得以排出。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治疗痰浊、宿食等病邪在上焦胸部的病症。

3.下法: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实证,通过泻下病邪从大便排出。

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得以缓解。

这种方法强调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之恢复平衡。

5.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

6.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方法,清除体内的热邪。

适用于里热证,如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脏腑等热证。

7.补法:通过补益气血、阴阳等方法,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

补法分为清补、温补、平补、峻补等多种方式,以适
应不同体质和病情的需要。

8.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软坚散结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瘕、痞、肿等病证。

这八种治法并非孤立使用,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运用,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六经理论 渊源于《 黄帝 内经 》《 问 ・ 论 》 外 ,素 热 将
感热病 临床症状 的部 位分 布 同六 经循 行 路线 联 系 起
来 , 出了外感 热病发病后 依太 阳、 提 阳明 、 阳 、 阴 、 少 太
体属 纯阳 , 热病最 多 。如何采取 更多样 有 效 的干预 措 施 治疗热性 疾病 , 临床 医师 面 临 的关 键 问题 。《 是 伤
通 讯 作 者 : 静 ,1 0 9广 州 , 州 市 黄 埔 区 中 医 院 。 张 502 广
【 要】 张 仲 景 在 《 问 ・ 论 》 经 分 证 理 论 的 启 发 下 , 造 性 地 把 外 感 疾 病 错 综 复 杂 的 证 候 , 其 摘 素 热 六 创 及
演 变 的 规 律 加 以总 结 , 成较 为完 整 的 六 经 辨 证 体 系 ; 对 外 感 热 病 的 发 生 、 展 和 辨 证 论 治 , 出 了切 合 形 并 发 提
许 华 , 张 雪 丽 , 张 静
作 者单 位 : 14 5广 州 , 500 广州 中 医药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儿 科 ( 华 , 许 张雪 丽 )5 0 2 ; 10 9广 州 , 州 市 黄埔 区 中 医 院 ( 静) 广 张
作 者 简介 : 华 (9 5 ) 女 , 授 、 任 医 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D 液 病 、 许 16一 , 教 主 博 dJ血 消化 系统 疾 病 、 疫 系 统 疾 病 的诊 断 与 治 疗 。 免
ma o xc l20 9 1 4( ) 1 — . c lTo io , 0 , 0 1 : 7 21
中 国 中 西 医 结合 儿 科 学 2 1 0 2年 2月 第 4 第 1 卷 期

《伤寒论》113方——大柴胡汤

《伤寒论》113方——大柴胡汤

《伤寒论》113⽅——⼤柴胡汤第七⼗⼀⽅——⼤柴胡汤少阳⼗三1 ⼊阳明去路伤寒发热,汗出不解,⼼下痞硬,呕吐⽽下利者,⼤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枣⼗⼆枚,擘⼤黄⼆两上七味,以⽔⼀⽃⼆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升,⽇三服。

伤寒表证发热,汗出当解,乃汗出不解,是内有阳明⾥证。

热⾃内发,⾮关表寒,汗去津亡,则燥热愈增矣。

⼼下痞硬,是胆胃两家之郁塞也。

呕吐⽽下利者,是戊⼟迫于甲⽊,上下⼆脘不能容纳⽔⾕也。

吐利⼼痞,⾃是太阴证,⽽见于发热汗出之后,则⾮太阴⽽阳明也。

⼤柴胡汤,柴、芩、芍药,清少阳之⽕,枳实、⼤黄,泻阳明之热,⽣姜、半夏,降胃逆⽽⽌呕吐也。

1 本条提纲,呕吐与下利者,胆⽊克胃也。

即是上条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汤证。

⽽治辨的重点,在前⾯⼀句。

伤寒发热,汗出当解,⽽反不解,此是阳明胃腑,外蒸之热,所以汗出热不解。

⼼下痞硬,呕吐加下利者,此少阳经病,贼克阳明也。

⼤柴胡汤,解少阳之经与阳明胃腑,双解⼆阳也。

2 附两条提纲,此是少阳⼊阳明去路之变证。

本来也是⼤柴胡汤证的。

少阳⼗四 ⼊阳明去路伤寒五六⽇,头汗出,微恶寒,⼿⾜冷,⼼下满,⼝不欲⾷,⼤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也。

脉沉,亦在⾥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在⾥,此为半在表半在⾥也。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少阴也,可与⼩柴胡汤。

设不了了者,得屎⽽解。

少阳三⼗⼊阳明去路太阳病,过经⼗余⽇,反⼆三下之,后四五⽇,柴胡证仍在者,先与⼩柴胡汤。

呕不⽌,⼼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柴胡汤下之则愈。

黄元御医学研究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个想学习《伤寒论+⾦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3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腹满⼗七2按之⼼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柴胡汤。

⼼下满痛者,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 者, 柴胡桂枝汤 主之。

方十二。

桂枝 去皮 黄芩 一两半 人参 一两半 甘草 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 一两半大枣 六枚,擘 生姜 一两半,切 柴胡 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陈修园:再由此而推言乎诸结:伤寒六日已过,至于七日,又值太阳主气之期。

发热,病在太阳之标气;微恶寒,病在太阳之本气。

病气不能从胸而入,结于经脉之支,骨节之交,故肢节疼痛,经气郁而欲疏,故微呕;不结于经脉之正络,而结于支络,故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以其寒热犹在也,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取其解外,又达太阳之气,而解支节之结。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化而结于经脉之别支也。

黄元御:太阳病,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此发热恶寒,肢节烦痛者,以太阳之外证未去,而相火旺干半表,故恶寒不甚,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

《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秉气于胃,胃与四肢气脉流通,则疼痛不作,胃病而气不四达,四肢经络,壅滞不行,是以痛生。

节者,四肢之溪谷,经气郁遏,溪谷填塞,故痛在骨节。

相火郁发,是以烦生也。

少阳经自胃口旁下胁肋,故心下支结。

(支结者,旁支偏结也)。

经病多而腑病少,故微呕不甚。

此皆少阳之病,而微见恶寒,则大阳之外证未去也,宜柴胡合桂枝,双解太少之经邪也。

小柴胡加减:外有微热者,加桂枝,此微恶寒,即外有微热之互文。

少阳以相火化气,寒往则纯是发热,若但热无寒,则发热更剧,无发热而兼恶寒者。

微有恶寒,或外热轻微,便是太阳外证未去,故与桂枝汤合用。

伤寒而不用麻黄者,以其恶寒之微也。

刘世祯:自此以下二条,皆演太阳少阳并病之例。

明证由体变.而病机各异浅深;示法随证 转,而制方当权轻重。

教学者触类旁通,反复以求一贯之旨。

曰伤寒六七日者,见病气留连,非传经计日之义。

发热微恶寒者,太阳之外证也。

六经发热证治规律

六经发热证治规律

六经发热证治规律黄福发;黄福忠;黄俊;黄毅【摘要】本文对《伤寒论》六经发热证治进行初步探讨,阐述六经发热的涵义、特征、病机及辨证论治.对中医治疗发热急证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4(012)019【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六经发热;病机;证治;伤寒【作者】黄福发;黄福忠;黄俊;黄毅【作者单位】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荣县643100;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荣县643100;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荣县643100;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荣县643100【正文语种】中文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对中医急症论述颇多,其中记载发热症状的原文达120余条,约占全书原文的1/3。

金·成无己撰《伤寒明理论》将发热列于诸症之前。

可见,古代医家对发热之症十分重视。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医学交流的热潮,仲景学说已成为中外医学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学术理论和实用价值,吸引着中外医学家的研究兴趣。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对六经发热证治的研究,所见甚少,本文兹就六经发热的病机、证治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1 六经发热的涵义发热在《伤寒论》中是泛指病者自身有发热感觉,或医者手病者肌肤有异常的热感。

在该书中记载有发热、壮热、潮热、往来寒热、手足自温、心中疼热、热结在里及发热脉沉、厥热等症,对发热的热势、部位、时间、程度、原因、相兼脉证都有详细记载,这些都属于六经发热的范畴。

六经发热包括今人所指的发热,是指各种原因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口腔或舌下正常体温为36.5℃~37℃),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

六经发热各经具有特殊的热型。

2 六经发热的特征《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统称而言。

六经证候,皆有发热的症状,但各有其特征,如太阳病以发热恶寒为其特征。

阳明病以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或潮热、腹满、便秘为其特征。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2001:
35

[
4]匡萃璋«金匮 要 略 »阴 阳 毒 病 证 探 析 [
J]
江西中医学院学
报,
2007,
19(
2):




[
5]付滨,王宝娟,高常柏“阴阳毒”考略[
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2):
130

132

(收稿日期:
2019

10

09)
« 伤寒论 » 上热下寒证 5 首经方浅析
的治法调换.«
医宗金鉴»
对此也有异议,
认为可能是在传抄
阴阳毒在东汉时期究竟属于何病,已不可考,也无法用现
过程中存在错讹,
笔者比较赞同传抄错讹之说.
代病名与之相套,临床运用时应尽量做到谨守病机,辨证
正如前文所述,阳毒和阴毒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表
论治,凡是血分有热的病证均可选用升麻鳖甲汤.如果
证,而唐代以前治疗表证多用麻黄、桂枝,因此,可以推测
参考文献
[
1]王振国 敦 煌 曲 子 词 中 的 “咏 伤 寒 ”词 [
J]
中 医 文 献 杂 志,
1995(
2):




[
2]宋耀鸿 阴阳 毒 病 证 治 之 浅 见 [
J]
四 川 中 医,
2001,
19(
5):
10

11

[
3]尤在 泾 金 匮 要 略 心 典 [M ]
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王一迪 ,唐尊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伤寒论临床教程——热证

伤寒论临床教程——热证
张志民.伤寒论方运用法.第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5~106
五、热证
【误案举例】 某男,欠佳,自感喉中有物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严 重时进食有阻塞感。进食硬食物时此感尤甚,自认 为“噎食病”,悲恐交集寝食不安,胃镜检查示正 常。以食管炎治之投以香砂、金银花、橘半、黄芩 无效,证见口苦咽干,乏力,舌红苔白,脉细弦。 为肝郁脾虚、寒热互结之证。拟健脾疏肝,辛开苦 降法。用:党参20g、白术15g、柴胡9g、陈皮9g、 白芍16g、栀子9g、干姜9g、甘草6g,服药3剂症状 减轻,守方21剂痊愈。
五、热证
2.热郁胸膈兼中焦气滞证 【证候形成】
伤寒表证误下,邪气化热内陷,上扰胸 膈,下阻脘腹,而形成以心烦、腹满、卧起 不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证候表现】
心烦,失眠,发热,纳呆,腹满,卧起 不安,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 数或滑数。
五、热证
2.热郁胸膈兼中焦气滞证 【诊断依据】 符合以下两点即可参考诊断: ①具有心烦懊憹等热扰胸膈证的临床指征。 ②兼有腹满、卧起不安等气阻脘腹的表现。
五、热证
【验案举例】 医案:袁某,男,24岁。患伤寒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不增减药味,服后汗 出即瘥。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 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 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惶,恐生 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见其神情急躁,面容 怫郁。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 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 曰:心乱如麻,言难表述。余曰无妨,此余热扰乱 心神之候。乃书栀子豉汤一剂:栀子9g,淡豆豉9g。 先煎栀子,后纳豆豉。一服烦稍安,再服病若失。
心烦微热,胃脘痛,口苦,呕逆,腹胀 痛,便溏或下利,舌红苔黄,脉数而无力。

温习经典《伤寒论》六经证治总纲

温习经典《伤寒论》六经证治总纲

温习经典:《伤寒论》六经证治总纲六经证治:总纲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词解]①病:疾病。

这里主要指外感病。

②发:产生、根源的意思。

[提要]辨外感病阴阳两大证型的总纲。

[分析]弄清这一条,需要回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辨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这是认识疾病的前提。

对外感病来说,也同其它疾病一样,首先要辨明阴阳,这是治病求本的重要所在。

“阴阳错识,一错全错;辨明阴阳,成竹在胸”,就是这个道理。

2.怎样辨阴阳?(1)“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揭示了阳证(三阳证)的共同特点。

这里要抓住发热这个关键。

三阳证都有发热,如太阳的发热恶寒,少阳的往来寒热,阳明的但热不寒。

由于三阳证皆有发热,故统属阳的范畴。

三阳证之所以都有发热,这是由该阶段的病性所决定的。

三阳为病,邪气较盛,正气相对未虚,正邪交争比较激烈,故出现发热症状。

可见,发热是正气抗邪的表现,是机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反应。

《内经》概括为“邪气盛则实”,“实则泻之”,故三阳病的治疗以驱邪为主。

(2)“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揭示了阴证(三阴证)的共同特点。

这里要抓住恶寒这个关键。

三阴证都有恶寒,如太阴的脾胃虚寒,少阴的全身虚寒,厥阴的寒热错杂。

由于三阴证皆有恶寒,故统属阴的范畴。

三阴证之所以都有恶寒,是由三阴阶段的病性所决定的。

三阴为病,阴邪较盛,正气已虚,正气无力与邪相争,此时机体处于消极状态,故无热恶寒。

《内经》概括为“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故三阴病的治疗以扶正为主。

历代医家对本条阴阳所指的认识颇不一致。

有指寒热,有指风寒之邪和营卫,有指太阳和少阴,有指阴经和阳经等。

我们认为,既然本条是总纲,就有指导整个六经辨证的意义。

也就是说,把六经高度概括为阴阳两大类,做为辨证的纲领。

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从这个意义上讲,指阴经和阳经是可取的。

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上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

学会在颜面和舌头的望诊中,读出健康状态、趋势和隐患,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子。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可以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

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寒药、热药杂用的方子。

它属于和解脾胃寒热之邪的代表方。

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都是在它的方药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病证。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如结合临床观察,此证当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之证。

本证的产生,由于脾胃阴阳不和,升降失序,中焦之气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之所致。

故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涤痰为主。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

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心下痞的主方。

【按】心下为半表半里部位(在胸之下、腹之上),故其为病,则用泻心汤和解为宜。

然小柴胡汤治在肝胆,而泻心汤则治在脾胃。

两证的气机皆有出入升降不利的特点,又皆系阴阳的乖戾不和所致,若不用和解而用它法治疗,则病不能愈。

尤以“心下”位于胸腹之间,乃气之上下要道,故阴阳交通不利则作痞。

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非血非水,中实无物,故按之则濡,但气痞耳。

张某,男,36岁。

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治疗,不见功效。

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证为酒伤脾胃,升降失调,痰从中生。

发热的辨证论治

发热的辨证论治
有许多临床报道,利用温病旳辨证论治理论 治疗多种西医所谓旳原因不明旳发烧证,涉 及新病和久病,均取得明显旳效果。
一、发汗退热法
发汗退热法合用于外感邪气所致旳发烧, 即治疗病在表旳发烧(称为表热)。
经过发汗来疏散表热,又称为 “疏表法” 或 “解表法”,是临床上最为常用退热法。
外邪种类不一,性质不同,不同邪气造成 旳发烧,应用发汗解表旳措施不同。
临床上最常用凉膈散,因其具有清热和通便 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旳发烧兼便秘患 者,有相当疗效。轻浅旳表邪传里旳发烧证, 见到大便困难,也应考虑到后果,先与瓜蒌 之类润肠,能够降低热盛伤阴。
发烧证用通便法,目旳是使通便后退热,给 邪热以出路,同步还兼有清热、解毒、护阴、 生津等作用,与一般通便不同,应谨慎选用。
中医对发烧旳辨证施治有着丰富旳经验,从 发烧旳不同证型,判断其病之浅深、病情之 轻重、预后之好坏、等等。
发烧恶寒并见:邪在肺卫旳征象。 寒热往来:邪郁半表半里。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邪正剧争,里热炽盛。 日晡潮热:热结肠腑、下焦蓄血。 身热不扬:湿热内郁,湿蕴热蒸旳体现。
身热肢厥:见于热陷心包证。 发烧夜甚:为热灼营阴,或热瘀胶结证。 夜热早凉:为余邪留伏阴分旳征象。 低热或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为肝肾阴虚,
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脉数,以苦寒清热解毒之品直清三焦里热, 泻火解毒。
黄芩:苦寒泻火、直清里热;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使清热
解毒而不伤阴; 临床上,加黄连加强清热解毒旳力量,加
玄参养阴解毒,淡豆豉发郁热,透邪外达。
甘寒和苦寒旳性质旳药物作用不同,所以使 用时必须辨别,尤其在发烧早期,不宜早用 芩、连之类。
5、辛凉解表合清热解毒
因温邪变化最多,常郁而化毒,热毒壅结, 能引起多种伴有发烧旳病证,如痄腮(耳前 耳后漫肿疼痛)、乳蛾(咽喉红肿、咽饮梗痛)、 赤眼(目红、迎风流泪)、牙痈(牙龈肿痛化 脓)等,都有不同程度旳发烧。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马文辉《伤寒论》把人体分为三个系统,六类疾病症候群,九大治疗方法。

一、三部的划分1、表部系统:凡是和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都属于表。

《内经》曰:“肺与皮毛相表里。

”故肌表和肺系均属表部的范畴,完成呼吸功能,以通天。

2、里部系统:凡与饮食物接触并行消化、吸收、排泄的部位都属里,即《伤寒论》所称之“胃家”,以通地。

3、半表半里系统:介于表里之间的部位,即半表半里,实则是与血液接触的部位,包括整个循环系统,心为之主,以通人。

二、六证的确立疾病的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依对立统一法则,把正胜于邪的实热、亢奋、进行性症候群的统称为阳性病,把邪盛正衰的虚寒,抑制、退行性的症候群统称为阴性病。

《伤寒论》将其命名为:表部的太阳证、厥阴证,里部的阳明证,太阴证,半表半里部的少阳证,少阴证。

1、六病提纲及其证治(1)太阳证根据《伤寒论》第1条的太阳病提纲,并参考第7条:“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太阳证应有发热,且以“恶寒发热”为特征。

因表部以自汗为虚,无汗为实,且结合第31条看,补入“无汗”。

又因“肺与皮毛相表里”,“温邪上爱,首先犯肺”,所以肺系咳喘之症当列入主症为妥,但因咳喘未必人人皆见,故冠以一“或”字。

这样太阳证的提纲修改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太阳证之治,当辛凉解表。

过去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其主方,但是以热治热,犹抱薪救火。

麻黄、桂枝汤证只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型,而非太阳证。

通过多年实践,以葛根合麻杏石甘汤作为太阳证的主方,命名为“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余药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以解表部之实热。

(2)厥阴证素以第326条为提纲,从原文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均属里部症候。

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和方之四:炙甘草汤

《伤寒论》和方之四:炙甘草汤
2.厥阴病寒证(当归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1
3.厥阴热利(白头翁汤证)1
七、霍乱病辨证论治霍乱病辨治霍乱病辨治(理中丸证)1
八、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瘥后劳复证瘥后劳复证(竹叶石膏汤证)1
主治医师金匮要略大纲
一痉湿暍病篇
(一)痉病证治柔痉证治(瓜蒌桂枝汤证)1
(二)湿病证治1.风湿在表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12.风湿兼气虚证(防己黄芪汤证)1
1.白虎汤, 燥热
2.桅豉汤, 郁热
3.承气汤, 结热
4.大黄黄连泻心,湿热
5.抵当汤, 血热
5.大陷胸汤, 湿热与燥结
6.桃核承气汤, 血热与燥结
7.茵陈蒿汤, 郁热与燥结
..0...
四,解读太阴:
1.四逆汤: 里寒
一。解读太阳:
1.桂枝汤, 表热有汗
2.麻 黄, 表热无汗
3.葛根汤类,表热有汗/无汗 (有汗去麻黄)
4.麻杏石甘,表热里燥热有汗(太阳阳明合病)
5.大青龙, 表热里燥热无汗(太阳阳明合病)
8.葛根芩连,表热里湿热 (太阳阳明合病)
9.麻连赤, 表热里郁热 (太阳阳明合病)
二、中风历节病篇历节病证治1.风湿历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1
2.寒湿历节证(乌头汤证)1
三、血痹虚劳病篇
(一)血痹证治血痹重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1
(二)虚劳病证治1.虚劳失精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12.虚劳腰痛证(肾气丸证)1
3.虚劳不寐证(酸枣仁汤证)1
(一)肺痿证治1.虚热肺痿(麦门冬汤证)1四、肺痿肺痈2.虚寒肺痿(甘草干姜汤证)1
阳者,其性为热,其形为火(或日风)。---同理不一定要发热才叫有热,目赤,舌红苔黄,尿黄等都是热。

《伤寒论》重点方剂

《伤寒论》重点方剂

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1、桂枝加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2、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3、桃核承气汤证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4、蓄水证证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6、桂枝人参汤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7、大陷胸汤证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8、小青龙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与湿合,湿热郁蒸,交结不解而致发热。《伤寒 论)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 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 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此即论湿热郁蒸发热的证治。因湿热交蒸,热不得外 越.湿不得下泄,故而发热,口渴,身目俱黄,色泽鲜
明,小便黄赤短少。或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舌 苔黄腻。脉沉数,治以菌陈蒿汤以清利湿热。
因膀胱气化不利,水道失调。水蓄于内.致使上 焦不行而营卫不利。故有发热之证。如《伤寒论)28 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 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汤主之。”其头项强痛。非为表证.乃是水邪郁遏太阳 经中之阳气所致。其辨证要点为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即为气化不利、水邪内停的反映。故治用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术汤主之。
编辑:张越傅如海
万方数据
弘岩中医药!竺竺璺竺竺兰苎!竺固
因阳气大衰.阴寒内盛.虚阳被格拒于外而现假 热的证候。《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 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 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全同,只是 干姜、附子的用量较大。因而温阳驱寒、回阳救逆的 力量更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虚阳外越的证候。
热;(10)虚阳外越发热。并分别总结出其特点及其治法,最后指出《伤寒论》中还有两种病因同时所致的发热。 关键词发热 伤寒论 中医学术发掘
中图分类号 R.22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8)09—0018—02
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伤寒论》中有100多个 条文提及发热.明确其病因.确立治法.充分体现了 辨证论治的法则。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目前仍对临 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现小揣浅陋,将《伤寒论》中关 于发热的证治进行归纳整理。俾对临床有所参考。 1外感发热
~学术探讨
《伤寒论》发热证治
张涛常秀生王彦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600)
摘 要 通过整理归纳《伤寒论》中有关发热的条文,把发热的病因归纳为IO个方面:(1)外感发热;(2)营卫不和发
热;(3)蓄水发热;(4)瘀血发热;(5)阳明气分发热;(6)热郁胸膈发热;(7)阳明里实发热;(8)湿热郁蒸发热;(9)少阳病发
第一作者:唐清华(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主 要研究方向:温病辨证方法与临床。电子邮箱:
tangyaya_O@163.om
收稿日期:2008—03—24
编辑:韦 杭冯广清
田兰塑!兰竺苎竺堂兰!塑弘善中医药另一方面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又 能产生内热.停水与内热相互搏结.则形成了水热互 结这一特殊的病理结果….亦可导致发热.此时当以 猪苓汤育阴利水清热。 4瘀血发热
外邪入里化热,津液受伤,燥结成实,或邪热与 肠中宿食结为燥屎,阻塞肠道。腑气不通所致发热, 也即三承气汤证。其临床特点是日晡潮热.手足溅然 汗出.大便不通,脘腹痞满,腹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 燥起刺.脉沉实或实大滑数,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实 热.荡涤燥屎.此乃阳明腑实重证的治法。若燥坚不 甚.可用小承气汤轻下热结,泻热除满。 8湿热郁蒸发热
因瘀血阻滞于内.气血运行不畅.血与热结于下 焦,引起发热。《伤寒论)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町余药, 宜抵当丸。”临床特点为:少腹满而小便通利。舌质紫 暗或有瘀点.脉涩。以抵当丸攻下瘀血nij除热。 5阳明气分发热
此乃邪气内传阳明.从燥化热,无形邪热,充斥 表里内外而致发热。《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 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本条里有寒,应 作里有热解。其临床特点为不恶寒.但恶热,大汗出, 脉滑数.其中脉滑为辨证的关键。若伴有渴欲饮水. 乃热盛津伤.宜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这 里应注意的是.仲景是用人参保胃中津液的,而不是 石膏,试观《伤寒论》中白虎加人参汤各条,无一不 渴。而白虎汤各条.均没有提到口渴。由此可知。 6热郁胸膈发热
上为湿热并重之法.若热大于湿.可予栀子柏皮 汤为主加减;若兼有表邪未解.可予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 9少阳病发热
少阳病发热.其主要的特点是往来寒热,即寒热 交替出现,因邪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纷 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往来寒热。《伤寒论)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 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其临床特点 即为上述柴胡四症。及其提纲症,即口苦、咽干、目 眩.此外。脉弦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症,有时发 热并不表现为典型的往来寒热.可以只凭脉即定为 少阳病发热,如《伤寒论)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 发热者.属少阳。……”此条补出少阳之脉。至此可以 看出。同为头痛发热.脉不同而病位各异。若脉浮而 头痛发热,是病在太阳之表,当用汗解;若脉沉而头 痛发热。乃太少两感证。当助阳解表,太少同治;若脉 洪大或滑数而头痛发热.是病在阳明之里.当清下里 热: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是病在少阳半表半里,当 和解治之。可见学伤寒应前后互参,方能融会贯通。 lO虚阳外越发热
除此以外.在临床上也常常见到两种病因相兼 而致发热的证候,仲景在书中也有论述。如《伤寒论》 第38条的大青龙汤证.是风寒束表、里有郁热之证。 立解表清里之法;《伤寒论》第40条的小青龙汤证, 是风寒束表、里有水饮之证.立解表化饮之法;《伤寒 论》第146条的柴胡桂枝汤证.是太少并病之证。立 太少双解之法:《伤寒论》第165条大柴胡汤证,乃少 阳阳明并病之证.立和解少阳兼通下里实之法。不一 而足,均需对证而用。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ll参考文献
此类发热乃是由于无形之邪热扰乱胸膈而蕴郁不 去所致。在于火郁而不伸。《伤寒论》76条:“……发汗 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憔, 栀子豉汤主之。……”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 中窒者……”78条:“……身热不去,心下结痛者……” 均表明有火邪蕴郁于胸膈之上.或下胃之上脘而表现 虚烦,甚则懊侬.或胸中窒。或心下结痛等症状。懊侬指 烦郁特甚,坐卧不宁。使人难以忍耐,口不能述其状。手 不能指其苦.乃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火郁症状闭。治以栀 子豉汤以清宣郁热。若热邪伤气而见少气者.则加甘草 以补之:若兼呕吐者.则加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 7阳明里实发热
散.最易伤阴耗气.暑邪久热就易f}{现气阴两虚之 证。此证除夜寐不安、食不甘味、神识不清,还可伴见 气短、EI十、舌苔干、脉细数等。吴氏用三才汤治之。 此方补气、益阴兼顾,用人参、天冬、干地黄.方后补 充道:“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是以甘凉法复其 气阴。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对邪热已去、伏暑已解 之饮食未进及不寐,提出“敛液补虚”之法,以人参、 茯神、麦冬、五味、炒自芍、辰砂治之。
风寒外袭。肌表受邪.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正邪 交争,故而发热。《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 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 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一 般而言,其临床特点是: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舌淡 苔白,脉浮紧。治当以发汗解表,立麻黄汤以开之。临 床注意不可过汗。若其人年高体弱或平素阳虚.则寒 邪易直中少阴.因太阳、少阴为表里,故此证又称“太 少两感证”。症见:发热,恶寒甚。精神倦怠,脉沉。此时 宜表里同治.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此时的 辨证要点为沉脉,沉脉主里。为少阴里虚寒证的确据。 但本方非常服久服之品.见效即止。 2营卫不和发热
【l】陈明.刘渡舟运用猪苓汤的经验:76例验案分析.山东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41
【2】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86 第一作者:张涛(1973一),男,主治医师,本科学
历。中医内科专业。电子邮箱:ztwk2005@sina.corn 收稿日期:2008—03—20
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而致 发热、汗出之证,,《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 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十呕者,桂枝汤主之。”54条: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 和也。”95条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 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其临床特点 是发热、汗出、恶寒、脉浮缓,此即太阳中风证,以桂 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3蓄水发热
肾主水,若少阴阳虚,气化失司,水不化津。水湿 之气泛于肌肤亦口r造成发热。《伤寒论》82条:“太阳 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喟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条中发热不应为
虚阳外越之发热。乃阳虚水泛、水气泛于肌肤所致, 此时应以真武汤温阳利水.水去则热除。
若少阴阴虚。无以主水,可致阴虚水停。不过,肾 阴不足所产生的水液病变在病理上有其特征: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