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大全
行政案例集毛光合诉水富县运政管理所道路运输违章处罚抗诉案--------------------------------------------------------------------------------案情简介1995年2月,个体运输户毛光合购买云C-00865中巴小客车一辆,同年4月15日在云南省水富县运政管理所办理了2103233号《道路运输业经营许可证》及8686号《道路运输运营证》,并于4月11日缴纳了运政管理费30元,在水富县范围内从事个体运营。
1996年5月15日,水富县运政管理所在本县境内的盐水公路牛角背处进行路查时,路查人员用手示意云C-00865小客车停车接受检查。
毛光合雇请的驾驶员苏勇(苏持有昭通地区行署公安处1995年2月13日核发的云C-00865机动车驾驶证)停车待检。
路查人员在未出示证件的情况下,要求驾驶员苏勇出示证件,苏未出示。
路查人员当即以未缴规费违反客运管理为由,作出中止车辆运行的处罚决定,并将车开至水富县港口停车场停放,客车被停运112天。
1996年5月21日,水富县运政管理所将011620号处罚决定书送达毛光合。
毛光合不服处罚决定,于1996年5月28日向水富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审判1996年8月28日,水富县人民法院作出(1996)水行初字第7号判决。
判决认为:水富县运政管理所为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管理,进行必要的路查是应该的,路查中发现原告毛光合的营运车辆未缴管理费,也未出示《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行为。
本应按未缴费及未带证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却按《道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中“无营运证又不接受处罚”的规定实施了中止车辆运行的处罚,属适用法规错误,应撤销。
由于运政管理所的行为使毛光合在中止车辆运行期间不能营运,造成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但毛光合没有完善有关的营运手续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八条第一款,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道路运输处罚规定(试行)》第五条、第七条第三项、第十二条第一项、第二十二条第三项、第二十七条之规定,一审判决:一、撤销水富县运政管理所1996年5月15日第0116620号道路运输违章处罚决定书;二、被告水富县运政管理所赔偿原告毛光合中止车辆运行期间的损失每月500元和应交的养路费2046.6元,两项共计3878.60元。
行政法典型案例分析
行政法典型案例分析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法律规范和原则。
在实践中,行政法涉及的案例非常丰富,下面将以三个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王与市人民政府赔偿案》。
该案发生在市,王房屋在市政府规划中被划为拆迁区域,王因此要求市政府赔偿。
市政府认为,拆迁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因此不应该赔偿。
王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市政府应当赔偿。
在该案中,王主张自己的财产权受到了侵犯,市政府则主张自己的拆迁决定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根据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定,政府依法进行拆迁是合法的,但是也应当依法给予被拆迁户相应的补偿。
最终法院判决市政府应该赔偿是因为市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未能充分履行赔偿义务,违反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第二个案例是《省环保局违法排污案》。
该案发生在省,化工企业被省环保局指控违法排放废水,环保局要求停产整顿,并处以高额罚款。
企业认为自己的排污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最终判决环保局的处罚行为违法。
在该案中,企业主张自己的排污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而环保局认为企业的排污行为违法。
通过分析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定,可以发现,环保局应当依法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但是在进行处罚时也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和程序公正的原则。
最终法院判决环保局的处罚违法是因为环保局在进行处罚时没有合法依据,违反了行政法的法定程序原则。
第三个案例是《地高速公路收费争议案》。
该案发生在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市收费口收费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多辆车主被重复收费。
车主要求退还多收费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拒绝。
车主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最终判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退还多收费用。
在该案中,车主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则认为是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重复收费并不属于违法行为。
通过分析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定,可以发现,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并且在出现错误和遗漏时应当及时纠正。
最终法院判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退还多收费用是因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处理问题时未能行使好自己的职能,违反了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定。
法律案例分析行政法(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政府为实施一项重点工程项目,需要征用某村集体土地。
在征用过程中,由于补偿问题引发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纠纷。
村民认为政府补偿标准过低,且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双方就征地补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村民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焦点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是否依法履行了程序?2. 征地补偿标准是否合理?3. 村民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四、案例分析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是否依法履行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依法给予补偿。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征地前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告、听证,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违反了法律规定。
因此,政府在此环节存在程序违法。
2. 征地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土地等级、地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时,未充分考虑土地等级、地价水平等因素,导致补偿标准过低。
因此,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3. 村民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征用土地的,应当依法保障被征用土地的村民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未与村民达成补偿协议,导致村民权益受损。
因此,村民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补偿标准不合理、村民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判决某市政府撤销征地补偿决定,并要求重新进行征地补偿。
六、案例启示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程序,充分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行政法案例分析的示例:
1. 行政部门滥用职权案例:在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门
滥用了其职权,对一家公司采取了过度严厉的行政措施。
公司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但行政部门却罚款并要求关
闭该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寻求司法救济,通过
提起行政诉讼来挑战行政部门的行为。
2. 行政部门错误决定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
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不公正的影响。
例如,一个
申请人被拒绝申请某项福利,但事后证明该申请人符合相
应的资格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可以通过提出行政
申诉来挑战行政部门的错误决定。
3. 行政部门滞后执法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
门没有按时履行其执法职责,使得某些不法行为持续存在。
例如,一个执法机构没有合理地对一个环境污染问题采取
行动,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
利益相关方或其他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该
行政部门履行其执法职责。
4. 行政部门违反程序正义原则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
个行政部门在处理某个案件时违反了程序正义原则。
例如,一个行政部门对一个被指控违法的个人或企业未经公正听
证审理就做出了裁决。
在这种情况下,被指控方可以通过
提起行政诉讼来挑战该行政部门的决定,并要求重新进行
公正听证。
这些案例展示了行政法案例分析的一些典型情况。
在每个
案例中,法院会评估行政部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确保行
政部门遵守法律和公正原则。
行政法经典案例详细分析
行政法经典案例详细分析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行政法案例分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行政法案例分析(一)海口市陈某驾驶货轮在我国内海航运时,被上海市海关缉私队查获,货轮上载有我国禁止进口的货物。
上海市海关对该货轮做出处罚决定:该货轮载有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无合法证明,认定该货物为走私货物,依海关法给予该货轮罚款2万元,拘留10日,并没收上述走私货物。
陈某以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向海关总署申请复议,请求海关总署撤销该处罚决定。
海关总署经复议,决定除没收走私物品予以维持外,罚款改为1.5万元,并决定对陈某处以8日的拘留。
请问:(1)陈某仍然对复议不服。
陈某如果提起行政诉讼应向哪个法院提起?理由是什么?(2)如果陈某提起行政诉讼,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3)陈某是否可以不经过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4)陈某如果不经过复议,而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应由谁管辖,谁是被告?为什么?答:(1)陈某可以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任何一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一,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对海关处理的案件不服的,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行政诉讼法》还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在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第三,行政诉讼法还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和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海关总署所在地的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第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
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既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被没收财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上述行为均不服的,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人民法院可一并管辖。
行政法法律原则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法律原则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体系的基本准则,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和灵魂。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对行政法法律原则进行解析。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某区居民王某因个人原因,未经批准,擅自在其住宅楼前搭建了一座简易房屋。
当地街道办事处发现后,认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遂责令王某自行拆除该简易房屋。
王某不服,向市规划局提起行政复议。
市规划局经审查,维持了街道办事处的决定。
王某仍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和比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必须依法进行。
在本案中,街道办事处责令王某拆除擅自搭建的简易房屋,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占用土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因此,街道办事处的决定在法律依据上是合法的。
(二)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考虑相关因素,作出合理的行政行为。
在本案中,街道办事处在责令王某拆除简易房屋时,考虑了以下因素:1. 王某擅自搭建简易房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2. 王某的房屋搭建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存在安全隐患。
3. 拆除王某的简易房屋,有助于维护城市规划秩序。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街道办事处作出的责令拆除决定是合理的。
(三)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街道办事处在责令王某拆除简易房屋前,已向王某送达了《责令拆除通知书》,并告知其有权申请行政复议。
同时,王某也依法向市规划局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
因此,街道办事处的行为符合程序正当原则。
行政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某市居民。
2010年,张某在未经某市规划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其自用土地上新建一栋三层房屋。
2011年,某市规划局发现该房屋后,经调查取证,认定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张某拆除违法建筑,并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张某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向某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市人民政府经复议维持了原处罚决定。
张某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件焦点:1. 某市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2.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建设?一、关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1. 程序合法:某市规划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进行了调查取证,并依法向张某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张某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陈述和申辩,某市规划局也依法进行了复核。
因此,某市规划局在程序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2. 实体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并处以罚款。
某市规划局根据张某的违法事实,依法作出了责令拆除违法建筑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建设1. 违法事实:张某在未经某市规划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新建房屋,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属于违法建设。
张某的行为符合违法建设的定义。
三、判决结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合法、实体合法,张某的行为构成违法建设,遂判决维持某市规划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擅自新建房屋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属于违法建设。
法律行政法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工厂的污染排放量也逐年增加。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化工厂应向市环保局申请排污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然而,化工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次违反环保法规,超标排放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案件经过2018年3月,某市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化工厂存在违法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经调查核实,化工厂自2017年12月起,多次超出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废气和废水。
此外,化工厂还未经批准擅自建设了新的生产线,进一步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某市环保局对化工厂进行了行政处罚。
具体如下:1. 调查取证某市环保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收集了化工厂的排污许可证、生产记录、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等相关证据。
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监测,确定了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调查结果经调查,化工厂自2017年12月起,多次超出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废气和废水。
具体违法事实如下:(1)废气排放:化工厂废气排放口排放的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均超出排放标准。
(2)废水排放:化工厂废水排放口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均超出排放标准。
(3)擅自建设生产线:化工厂未经批准,擅自建设了新的生产线,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
3. 行政处罚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某市环保局对化工厂作出了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化工厂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整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2)对化工厂超出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处以罚款人民币50万元。
(3)对化工厂擅自建设生产线的行为,处以罚款人民币30万元。
三、案件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环境污染行政处罚案件,涉及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多个法律问题。
以下是对本案的评析:1. 环保执法机关的职责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保执法机关负责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和处罚。
行政法经典案例分析
行政法经典案例分析[案例1]2000年1-2月间,石家庄市康桥药店承包人霍某在该市流沙镇集市个体摊档中,购得印有\中超\牌商标标识的养胃丸一批,运往某市后,由康桥药店批销给本市六家商场及医药公司。
上述单位购入\中超\牌养胃丸后,随即进行了调运、批发与零售,致使本市18家药店经销了这批养胃丸。
在销售过程中,某市医药生产供应总公司获悉消费反映该养胃丸药味不浓,于同年6月派出质检员进行检查,证实该\中超\牌养胃丸质量确实欠佳,便通知所属部门停止销售,并抓紧退货。
该养胃丸注册商标专用人某中药制药一厂于2000年8月6日,分别向石家庄工商局与市卫生局投诉,请求对市医药单位销售冒牌养胃丸案依法查处。
市工商局于2000年9月10日根据药品管理法对此案作出如下处理决定;(1)对现已封存于康桥药店的412盒冒牌养胃丸予以全部销毁;(2)对消费者的退货全部销毁;(3)对康桥药店及其他18家药店的非法利润予以没收,并分别处以2000元罚款。
问:(1)这起处罚案件哪些机关报有管辖权?(2)市工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3)如果市卫生局亦根据《药品管理法》对此案进行处罚,是否违背了\一事不再罚\之原则?为什么?(4)市工商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对相对人履行哪些告知义务?(5)经查,市工商局是以简易程序作出上述处罚决定的,在作出处罚决定时,本拟处以罚款1500元,因康桥药店不断提出申辩,后决定罚款2000元。
从程序上看,市工商局的以上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答案:(1)市卫生局有管辖权。
(2)不合法。
因为市工商局超越了决定职权,该处罚决定属于越权行为。
(3)违背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因为针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行政机关不得依据同一法律根据予以重复处罚。
(4)应当告知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5)不两处不合法。
(6)不应适用简易程序。
(7)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解题思路本案综合考查了行政处罚的管辖,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超越职权行为、行政处罚的程序等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为律考重点内容,应予重视。
行政法法律原则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于2008年依法取得某市某区域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
2010年,某市规划局在未征得甲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将甲公司土地划入城市绿地,并规划为公共绿地。
甲公司认为规划局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某市规划局将甲公司土地划入城市绿地,是否违反了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公开原则、程序正当原则等行政法原则。
三、案例分析(一)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必须合法,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
本案中,某市规划局在未征得甲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将甲公司土地划入城市绿地,其行为违反了以下合法性原则:1. 实体合法性原则:某市规划局在划拨甲公司土地时,未依法进行听证、评估等程序,侵犯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法编制,并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某市规划局在划拨甲公司土地时,未履行法定程序,违反了实体合法性原则。
2. 程序合法性原则:某市规划局在划拨甲公司土地时,未依法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听证程序,侵犯了甲公司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实施,应当公开、公正、公平,听取有关单位、个人和专家的意见。
某市规划局未履行法定程序,违反了程序合法性原则。
(二)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将相关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本案中,某市规划局在划拨甲公司土地时,未依法进行公开,侵犯了甲公司的知情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
某市规划局未依法公开相关信息,违反了行政公开原则。
(三)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某市规划局在划拨甲公司土地时,未依法进行听证、评估等程序,侵犯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201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龙沙区政府)对城中村三合地段实施征收。
马诺在该地段有两处有证非住宅房屋,面积分别为610平方米、352.6平方米。
2011年10月,马诺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城中村改造办)订立了两份非住宅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就房屋安置面积、停产停业损失、临时安置补偿费计算标准等进行了约定。
2016年5月,城中村改造办未征得马诺同意,就两处被征收房屋为马诺预留三合家园商服一套,面积为928.84平方米。
马诺不同意将两户房屋合成一户,故未接收该房。
后马诺与城中村改造办约定将原352.6平方米房屋分成三户安置,并分别订立了三份非住宅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协议书。
将原610平方米房屋分成三户安置,并分别订立了三份非住宅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协议书。
涉案协议系其中一份补偿协议。
该协议约定,从搬迁验收之日起至通知进户止,按月计发停产停业损失、临时安置费。
2018年9月,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以下简称龙沙区征收办)下发三合村地段征收安置(期房)选房进户通知单。
城中村改造办认为2016年5月已通知马诺进户,停产停业损失、临时安置费应给付至2016年5月。
马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给付停产停业损失、临时安置补偿费,计算至2018年9月。
二、案例分析(一)权利与救济1.权利侵害本案原告马诺基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
原告马诺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的非住宅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约定了回迁房屋面积、回迁地点、停产停业损失及临时安置补偿费,该协议属行政协议,且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合法有效,城中村改造办应当依照协议约定对马诺进行安置。
但城中村改造办未经马诺同意将两份协议约定的房屋合为一处安置,与协议约定不符,且因城中村改造办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导致了马诺2016年5月未能入住,侵害了马诺的合法权利,因此原告基于宪法和法律保障可以主张权利。
行政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格式及范文
行政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格式及范文# 行政法鉴定式案例分析。
一、案例。
小明是某市的小商贩,一直在某繁华街道的路边摆摊售卖特色小吃。
一天,该市城管局的执法人员小张等三人在巡逻时,认定小明的摊位属于无照经营且影响市容,未进行事先通知,直接将小明的摊位扣押,并开出了扣押物品清单。
小明不服,认为自己虽然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但家庭困难,摆摊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而且他每天都把摊位周围打扫得很干净,并不影响市容。
小明想要起诉城管局,你作为他的朋友,给他分析一下这个案子。
二、格式及分析。
# (一)请求权基础(即法律依据)1. 行政强制相关规定。
同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并且要遵循比例原则,即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要达到的行政目的相适应。
2. 关于摆摊经营的地方规定。
该市可能有关于路边摆摊的管理规定,比如是否允许在特定区域摆摊,对于无照经营和影响市容的认定标准等。
# (二)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涵摄(将案件事实套入法律规定进行分析)1. 关于程序方面。
听取陈述和申辩:从案例中看,执法人员似乎也没有听取小明关于家庭困难、不影响市容的陈述和申辩,这也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
2. 关于实体方面。
无照经营的认定:小明承认自己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从这个角度看,城管局认定其无照经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但是,小明家庭困难,摆摊为生的情况,城管局在作出扣押决定时是否应该考虑这种特殊情况呢?这涉及到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影响市容的认定:小明认为自己每天打扫摊位周围,不影响市容,而城管局认定其影响市容。
这里就存在双方对“影响市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城管局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来认定小明的摊位影响市容,如果没有合理的标准或者证据,那么这个认定可能是不合理的。
# (三)结论。
1. 程序违法结论。
城管局在扣押小明摊位的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
由于其未履行事先通知、告知义务以及听取陈述和申辩等法定程序,小明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个行政强制措施提出异议。
分析行政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市场监管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某食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食品厂”)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原料;二是未按照规定进行食品生产记录;三是生产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管局对食品厂进行了立案调查。
二、案件经过1. 调查取证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后,立即对食品厂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食品厂存在上述违法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市场监管局依法对食品厂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原料库、产品库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收集了相关证据。
2. 调查核实市场监管局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了核实,确认食品厂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原料,导致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2)未按照规定进行食品生产记录,无法追溯食品生产过程;(3)生产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3. 处理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管局对食品厂作出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2)罚款人民币10万元;(3)责令食品厂停产整顿,整改期间不得生产、销售食品。
三、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行政违法案件,涉及食品安全领域。
食品厂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违法行为分析(1)使用过期原料:食品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过期原料,导致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即食品生产者应当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
(2)未按照规定进行食品生产记录:食品厂未按照规定进行食品生产记录,导致无法追溯食品生产过程。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即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生产记录制度。
(3)生产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食品厂生产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对行政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不同案例涉及的具体问题、理论背景以及行政法规等问题。
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解析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行政法制度,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
案例一:公务车使用管理案例案例背景某地区政府公务用车管理不善,导致部分公务员滥用公车并涉嫌腐败,引起公众的不满和质疑。
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具体问题该案例涉及倡导廉洁政府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公务员职责的履行和监督机制的建立等。
在公务用车使用上,应该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严格执行用车审批流程。
此外,应该加强监督机制,对滥用公车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确保公务用车能够真正为公务服务。
2. 相关法规《公务员法》《公务车使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3. 理论背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公务用车管理方面,行政机关应该依法合规,依靠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公车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
此外,要推进政府的廉政建设,树立廉洁政府形象,确保公务员尽职尽责,不滥用职权。
案例二:城市环境保护案例案例背景某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健康受到威胁,引起广泛关注和社会不满。
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具体问题该案例主要涉及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包括噪音、空气、水源等方面的污染。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并且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此外,还需要增加环境监管部门的力量和效率,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市民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保护。
2.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3. 理论背景城市环境保护是维护公民权益的重要责任。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者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确保城市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行政法法律程序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化工企业(以下简称“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
某市环保局(以下简称“环保局”)经调查核实后,认为化工企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遂于2018年6月15日向化工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化工企业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化工企业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于2018年7月1日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环保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争议焦点1. 环保局是否有权对化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2. 环保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3. 环保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适当?三、案例分析(一)环保局是否有权对化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或者暂停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本案中,化工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因此,环保局有权对化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二)环保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1. 环保局是否履行了调查取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依法进行调查、收集证据。
”本案中,环保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对化工企业进行了调查取证,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检查笔录、监测报告等,履行了调查取证程序。
2. 环保局是否依法告知了化工企业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本案中,环保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化工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了化工企业依法享有的权利。
用案例分析行政法律关系(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基于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和效能,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探讨行政法律关系的运用。
二、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A,因环保不达标,被当地环保局B处以罚款10万元。
企业A不服,认为罚款数额过高,遂向市政府C提起行政复议。
市政府C经审查,认为环保局B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律法规,驳回了企业A的行政复议申请。
企业A不服,向法院D提起行政诉讼。
(二)案例分析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企业A(公民)、环保局B(行政机关)、市政府C(行政机关)、法院D(司法机关)。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企业A的合法权益,即企业A要求环保局B减轻罚款数额的权利。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1)企业A的权利:企业A有权要求环保局B依法进行处罚,并有权向市政府C提起行政复议。
(2)环保局B的义务:环保局B有依法对企业A进行处罚的义务,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市政府C的义务:市政府C有依法审理企业A的行政复议申请的义务,并应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
(4)法院D的义务:法院D有依法审理企业A的行政诉讼案件的义务,并应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判决。
4.行政法律关系的运用(1)企业A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企业A在环保局B处以罚款后,依法向市政府C提起行政复议,体现了企业A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市政府C运用行政法律关系进行行政复议。
市政府C在接到企业A的行政复议申请后,依法进行审查,体现了市政府C运用行政法律关系进行行政复议的能力。
(3)法院D运用行政法律关系进行行政诉讼。
法院D在接到企业A的行政诉讼案件后,依法进行审理,体现了法院D运用行政法律关系进行行政诉讼的能力。
行政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例分析
行政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例分析行政法是指规范政府行为和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体系。
在行政法中,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常见的手段,用于强制执行法律与法规,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行政强制措施的运用和效果。
案例一:城市管理中的拆迁行政强制措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拆迁是非常常见的行政强制措施。
一座城市的规划调整和发展需要,可能会导致某些旧有房屋或建筑物需要被拆除。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强制措施,要求相关业主或居民无条件搬迁,并且对拒绝搬迁的个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例如,某城市计划进行市区改造,需要清理一片老旧房屋群。
政府依法发布公告,通知受影响的居民要在一定期限内搬离。
对于拒绝搬离或逾期不搬迁的居民,政府可以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如强制拆除已指定的房屋,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这种行政强制措施是在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发展。
案例二: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强制措施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违法行为,政府常常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以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
例如,某工厂存在严重的污染排放问题,超过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污标准。
环保部门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要求该工厂停产整治、限期改善排污设施,并处以高额罚款。
对于拒不改正或违反再度排污的情况,政府可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停电、停水等,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例反映了政府依法保护环境的决心和措施,也警示了公众和企业必须积极遵守环保法规,推动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食品安全中的行政强制措施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政府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也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例如,某家食品加工企业被检测出产品不符合卫生健康要求,存在危害公众健康的风险。
卫生监督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并对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或吊销许可证等制裁措施。
同时,政府会发布相关警示信息,警示公众不要购买或消费该企业的产品。
法律行政法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某市某区政府规划局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批准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该区某地块上建设住宅小区的申请。
该地块位于市区边缘,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市民向往的居住区域。
然而,在该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周边居民发现该小区的建筑密度过大,绿化率过低,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并导致周边道路拥堵。
因此,周边居民向市政府规划局提出异议,要求撤销该审批决定。
二、案例分析1. 违法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的立项。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规划局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批准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该地块上建设住宅小区的申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
2. 违法审批原因(1)规划局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在审批过程中,规划局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重视不够。
(2)规划局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规划局在审批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审批过程中出现漏洞。
(3)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益驱动。
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利益驱动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规划局的审批,导致违法审批行为的发生。
3. 案件处理结果经调查,某市政府规划局违法审批行为属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市政府规划局撤销了该审批决定,并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已建成的小区进行整改,提高绿化率,降低建筑密度。
同时,市政府对规划局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其行政处分。
三、案件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审批工作依法进行。
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防止违法审批行为的发生。
3. 强化责任追究。
对于违法审批行为,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警示他人。
行政法律关系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区某居民小区内,居民李某因与邻居陈某就停车位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多次协商无果。
李某认为陈某长期占用其停车位,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出行,遂向A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投诉。
执法局经调查核实,确认陈某确实长期占用李某停车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住宅区停车场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执法局遂作出责令陈某停止占用李某停车位,并恢复原状的决定。
二、案例描述1. 投诉阶段:李某向执法局投诉,提供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视频等。
2. 调查阶段:执法局接到投诉后,立即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3. 处理阶段:执法局经调查核实,确认陈某长期占用李某停车位,违反了相关规定。
执法局遂作出责令陈某停止占用李某停车位,并恢复原状的决定。
4. 执行阶段:执法局将处理决定送达陈某,陈某不服,提出行政复议。
5. 行政复议阶段:陈某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申请行政复议,市执法局经审查,维持了A区执法局的处理决定。
6. 诉讼阶段:陈某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案例分析(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1. 李某:作为行政相对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向执法局投诉。
2. 陈某:作为行政相对人,其违法行为被执法局查处。
3. 执法局:作为行政主体,负责查处陈某的违法行为,维护李某的合法权益。
4. 市执法局:作为行政复议机关,对陈某的行政复议申请进行审查。
5. 法院:作为行政诉讼法院,对陈某的行政诉讼进行审理。
(二)行政法律关系内容1. 李某的权利:要求执法局查处陈某的违法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
2. 陈某的义务:停止占用李某停车位,恢复原状。
3. 执法局的权力:查处陈某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决定。
4. 市执法局的权力:审查陈某的行政复议申请,维持或变更A区执法局的处理决定。
5. 法院的权力:审理陈某的行政诉讼,作出判决。
(三)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本案的行政法律关系客体为:1. 李某的合法权益:包括停车位的所有权、使用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案例一公民某于2002年9月依法取得4亩土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为10年。
2005年2月,上级政府作出批复,批准征收包括某4亩土地在的某村100亩集体土地为建设用地。
征地公告后,某方知自己拥有使用权的4亩集体土地已被征收。
后因地上附着物补偿与县国土资源局未达成协议,遂以不服征地批复为由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上级政府作出的批准征地行为。
思考:某能否就上级政府的批准征地行为提起行政复议?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提起行政复议的条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以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向其上级部门提起行政复议。
本案对公民某实施征收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县国土资源局,所以某只能就县国土资源局实施的征地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二毛某是省市某县从事商品批发的个体工商户。
9月20日,某县工商局以毛某经营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当日给毛某送达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上日期为9月l0日。
11月16日。
毛某申请复议,工商机关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
问:(1)本案的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2)本案应由哪个复议机关管辖?为什么?(3)作为复议机关的工商局的做确吗?答案:(1)本案的被申请人是某县工商局。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本案中某县工商局为被申请人。
(2)本案应由市工商局或某县人民政府管辖,负责复议。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管辖。
(3)市工商局做法错误。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
本案中,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虽然是9月10日作出的,但送达给毛某是9月20日,即毛某在9月20日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
所以,工商局不得以超过申请期间为由不予受理。
三2001年3月,某村村委经镇政府同意,在荒山开办一采石厂。
随后承包给村民某和某经营。
因二人不交第二年承包费,村委会在请镇政府出面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欲请县矿产局进行干预。
县矿产局经调查后认为,该采石厂未依法办理采矿权的主体资格,其收承包费为非法所得。
为此,县矿产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二人停止开采,没收采出的产品,没收村委会及、二人的所得。
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二人申请行政复议,谁可为行政复议机关?(2)在行政复议中,村委会的法律身份如何?(3)如果复议机关认为县矿产局的处罚决定应当撤销,但、并未提出赔偿请求,对二人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应作何处理?(4)如复议决定送达生效后,县矿产局无故拖延不予履行,依法应当如何处理?答:(1)县政府和省矿产局可为行政复议机关。
(2)村委会可作为第三人,也可作为共同申请人参加行政复议。
(3)对行政赔偿问题应当同时作出处理决定。
具体应责令县矿产局返还没收的矿石和村委的收入,或者赔偿相应价款。
(4)由上级机关或复议机关责令其限期履行。
三区公安分局在打击赌博活动时,抓获了经常参与赌博的人员×。
经×交待,该区机械厂经理梁某也曾到他家参赌,公安机关遂派办案人到机械厂向梁某发《传唤证》,要求其于次日下午到区公安局治安科接受讯问和受审。
梁某以自己没有时间、没有任何行为为由拒绝在《传唤证》上签字,并声称自己要马上赶飞机到某市谈生意。
公安、人员遂用手铐将梁某带至公安分局。
经过讯问,区公安分局认为梁某虽参与赌博,但情节较轻,于是未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公安分局处罚了梁某,向梁某发《传唤证》的行为是否是具体行政行为?梁某能否对之提起行政诉讼?(2)公安分局的强制传唤行为是否是具体行政行为?梁某对之不服所提起的行政诉讼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围?案例分析:(1)不是。
因该行为仅仅是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性准备行为,未对梁某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的影响,因而因该行为引发的争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围。
(2)是。
属于强制传唤,是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
梁某对之不服所提起的行政诉讼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围。
四某系个体户。
某日某在A区工商局和A区技术监督局的联合执法检查中被认定为经营活动存在行为,并被处以1000元罚款。
某对此表示不服,准备向A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这一过程中,A区技术监督局已被其上级机关市技术监督局撤销。
某提起诉讼后,却不幸去世,其妻汤某成为某的唯一继承人并继续参与诉讼。
思考:(1)本案中的被告是谁?(2)汤某的诉讼地位是什么?答:1、本案中的被告是A区工商局,因为A区工商局和A区技术监督局联合实施了行政处罚行为,它们是共同的行政主体,但由于起诉时A区技术监督局已被撤销,所以本案的被告只能是A区工商局。
2、汤某的诉讼地位是行政诉讼原告人。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进而明确了原告公民死亡后有权提起诉讼的近亲属的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外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五戴甲、戴乙系兄弟关系,在其父母以前老宅基上甲种植树木若干,盖东屋两间,乙在该宅基上盖北屋三间。
后分家另住,其父亲死后,房产证变更为甲乙的母亲名字,房产证由甲保管。
后乙在电视台公示房产证丢失并变更为乙自己的名字。
在乙准备在该宅基上盖新房时,引起纠纷。
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过程中,有两种意见:1、甲是该案的利害关系人有诉权,应当依法保护甲的合法权利。
2、政府把宅基证按法定程序进行公示后变更给乙,与甲没有利害关系,应驳回甲的诉讼请求。
思考:(1)甲应当向法院提起何种诉讼?被告应当是谁?乙与甲在诉讼中是何种关系?(2)你持哪种意见?答:1、本案甲应当以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撤销行政确认的行政诉讼。
本案中甲为原告,乙为利害关系人。
2、本案中甲是起诉的原告,不是利害关系人。
他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六2003年3月,某县人民政府批准了A村村民吴某建房四间、占地100平方米的申请(附有房屋的四详图)。
一个月后,当吴某划线动工建房之时,其邻居王某发现吴某侵占本属自己的宅基地3平方米,吴某以县人民政府有批件为由拒绝让步,二人遂发生争执。
问:(1)王某对县政府的批准行为是否享有原告资格?为什么?(2)如果县政府撤销了颁发给吴某的建房证,吴某能否起诉,为什么?(3)如果王某提起行政诉讼,此时的当事人有哪些?答:1、王某享有原告资格。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包括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
本案王某虽然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但吴某的建房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王某的合法权益,王某是与该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
因此,王某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2、吴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因为,吴某是县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县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吴某的利益,所以他具有行政诉讼原告的资格,能够针对县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3、如果王某提起行政诉讼,其当事人有:原告为王某,被告为县政府,第三人为吴某。
七某县工商局在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县机电公司从邻县贸易公司购进的3辆进口汽车的准运证均是伪造的,遂根据有关规定对机电公司作出没收3辆汽车和罚款5万元的处罚决定。
县机电公司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
市工商局认为县工商局的处罚过重,遂改变了某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并作出没收3辆汽车但不予罚款的行政复议决定,机电公司对复议决定亦不服,遂提起行政诉讼。
问:(1)法院是否应该受理该起行政诉讼?为什么?(2)哪个法院拥有对该案的管辖权?为什么?(3)本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各是哪个单位?为什么?答:1、法院应该受理该行政诉讼。
因为,县工商局所作的决定属于行政处罚,市工商局在行政复议中改变了县工商局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处理的容也属行政处罚。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服行政机关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市工商局在行政复议中改变了原处罚决定,因而,本案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即县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即市工商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本案中原告为某县机电公司。
因为,县机电公司的利益受到了工商局的行政处罚行为的侵害,所以它具有原告资格,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被告为某市工商局。
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本案中的复议机关即市工商局在行政复议中改变了县工商局的决定,市工商局为行政诉讼被告。
八某县交通工程队经批准申领了《船舶营运证》和《采矿许可证》,并办理了《营业执照》,进行了税务登记,据此获准开采矿石有效期2年。
2个月后,《水法》颁布实施。
县水利局根据《水法》规定,认为县工程队采矿河段危及电灌站安全及枯水期抽水困难,影响行洪、排水工程安全,因此要求县工程队补办河道采矿审批手续,调整采矿地点。
县交通工程队没有接受,继续在原河段采矿。
县水利局遂依据《水法》第45条规定,做出处理决定:(1)责令其停止采矿;(2)罚款4000元;(3)限期清除障碍,改正行为。
问:请说明这三项行政决定的性质?为什么?答: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职权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的相对人的一种行政惩戒行为,属于行政制裁围。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和第23条的规定,这三项决定中,(1)是行政处罚种类中的“责令停产停业”,(2)是行政处罚种类中的“罚款”,显然这两项决定都是行政处罚,而(3)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行为”,其目的在于纠正错误,以恢复被侵害的某种状态。
九正在值勤的交警某,对于本市某单位的违章司机某口头说明了自己的执法身份,并告知了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然后,对其当场作出了罚款50元的处罚决定,并向某出具了本单位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要求某当场缴纳罚款。
问:在该执法过程中,哪些方面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简述理由。
答:1、应出示执法,而不能口头说明;2、除了告知事实、理由、依据外,还应告知权利,而某没有告知权利;3、应出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而非本单位的收据;4、不能要求某当场缴纳罚款。
行政处罚法规定,当场缴纳罚款限于:20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及水上、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当事人交纳罚款有困难,经当事人请求,可以当场收缴。